胸穿基本流程

合集下载

胸穿操作规范

胸穿操作规范

胸穿操作规范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一、准备工作1、医务人员的准备:洗手、工作衣、帽、口罩。

2、器械的准备:胸腔穿刺包(内装有穿刺针、注射器及针头、血管钳;洞巾、玻璃接头及橡皮管、试管、清洁盘及纱布等)、胸腔穿刺针、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5ml注射器一个、50ml注射器一个、常规管等等)、需作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基。

3、向患者舒述检查的目的:诊断性穿刺、治疗性穿刺以及腔内给药治疗,血友病的患者禁做(必须询问患者有无血友病)。

4、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

二、操作流程质量规范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姓名、床号、性别,向病人解释。

2、患者准备:患者多取坐位。

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3、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的部位作为穿刺点,抽液一般常选患侧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和腋前线第5~6肋间;或采用超声波检查所定之点。

抽气一般常选患侧腋中线第4~5肋间或锁骨中线第2肋间,并予以标志。

4、常规消毒皮肤,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无菌孔巾,注意消毒直径为15cm。

5、以2%利多卡因先做皮下局麻,然后逐层局麻至壁层胸膜,并且注意进针的深度,期间注意要回抽以明确是否在血管内以及观察有无气体、胸液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6、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至阻力突然消失,将注射器接上,松开血管钳,抽吸胸液,助手协助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并配合松开或夹紧乳胶管。

7、需向胸腔内注药时,在抽液后将稀释好的药液通过乳胶管注入。

胸腔穿刺术操作流程ppt课件

胸腔穿刺术操作流程ppt课件
19
体位
※ 通常半卧或仰卧 ※ 少量腹水可穿刺侧侧卧位 ※ 嘱患者术前排尿
20
穿刺点选择 (1)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
交界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2)少量腹水取侧卧位,脐水平与腋前 线交界处。常用于诊断性刺。 (3)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厘 米,偏左或偏右1至1.5cm处,此处无重 要器官且易愈合。 (4)少量积液,有包裹性分隔时,B超
定位。
21
操作步骤 1、准备工作
常规皮肤消毒
戴无菌手套
铺无菌洞巾
22
2、麻 醉
2%利多卡因 自皮肤逐层向下浸润麻醉直到腹 膜壁层
23
3、穿刺抽液 左手手示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 肤 ,做诊断性穿刺时,右手持带适 当针头的20ml或50ml消毒注射器, 针头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 45°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 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表示针尖已 进入腹膜腔,抽腹水20~100ml送检
26
注意事项
1 穿刺前排空膀胱,以免穿刺时损 伤充盈的膀胱。 2 放液不宜过快、过多, 肝硬化,一次放液不宜超3000ml, 以免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 但在维持大量输入白蛋白的基础上, 也可大量放液。
27
3 若腹水流出不畅, 可将穿刺针 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28
4 术后嘱患者仰卧,使针孔位于上 方, 防止腹水渗漏。 若大量放腹水,腹压太高,应采取 迷路穿刺,即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 皮下后,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 围移动一下针头,而后再向腹腔刺 入。如仍有漏出,用消毒火棉胶粘 贴穿刺孔,并用蝶形胶布拉紧,再 用多头腹带包裹腹部。
8
3、穿刺抽液
术者用血管钳夹闭穿刺针后的橡皮管,
有三通活塞的将活塞转到与胸腔关闭处,

执业医师考试基本操作穿刺类

执业医师考试基本操作穿刺类

基本操作· 穿刺类1.胸穿器械准备无菌胸穿包内含弯盘2个,16G和18G穿刺针各一尾部连有橡胶管,中弯止血钳4把,洞巾1块,巾钳2把,棉球若干一般是10个,纱布两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瓶5个注射器5ml,50ml各一,500ml标本容器,1000ml量筒,胶布一卷,靠背椅1张,无菌手套2副,麻醉药,碘伏,抢救车1个;术前检查①核对患者,准备好物品,戴口罩帽子洗手②患者直立坐位,倒坐于靠背椅上,上身稍前倾,双前臂合抱椅背必要时可在前胸和椅背间放置枕头,充分暴露肋间隙;操作流程①确定穿刺点:结合X线和叩诊选取穿刺点,一般在腋前线第5肋间、腋中线第6肋间,腋后线或肩胛下角线第7~8肋间隙作为穿刺点,或由B超定位下选择穿刺点,标记穿刺点用手指掐一十字为宜,注意穿刺点避开皮肤感染灶;②打开胸穿包;③消毒穿刺点3遍,铺巾;④逐层麻醉;⑤术者用中弯血管钳夹闭橡胶管在穿刺点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穿刺点附近皮肤,右手执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进针,注意在穿刺间隙下一肋的上缘进针,以免伤及肋间神经血管,穿刺过程应缓慢,并观察患者面色、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穿刺;穿刺深度到达麻醉时穿刺深度后,如有突破感且见积液流出,停止穿刺,如未见积液流出则改变穿刺角度、深度直至积液流出;⑥助手戴无菌手套,取一中弯血管钳于皮肤附近固定穿刺针,再取无菌50ml注射器连接橡皮管,松开夹闭在橡皮管上的中弯血管钳,负压回抽注射器,注射器抽满后夹闭橡皮管再取下注射器,首次抽液应作为检验标本置于标本瓶内,排空注射器后,连接橡皮管,打开止血钳,再次抽液,如此反复,连接时注意防止漏气,以免造成气胸;⑦拔针、消毒、贴敷料;⑧清点物品,处理污物,标本贴标签送检,书写操作记录,待有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患者;注意事项①打开胸穿包的方法助手打开胸穿包外层前3片,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灭菌指示卡,打开外层最后一片及内层4片,术者在两个小消毒杯内放入棉球,助手不接触的分别倒入碘酒和乙醇或在2杯内加入碘伏/活力碘②抽液量:诊断性穿刺不超过50ml,治疗性穿刺抽液速度不宜快,抽液量首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宜超过1000ml;③拔针时在患者呼气末拔去;2.腹穿器械准备无菌腹穿包内含弯盘2个,16G和18G穿刺针各一尾部连有橡胶管,组织镊1把,中弯止血钳4把,洞巾1块,棉球若干一般是10个,纱布两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瓶5个注射器5ml,50ml各一,500ml标本容器,1000ml量筒,胶布一卷,无菌手套2副,抢救车1个,麻醉药,碘伏;术前检查①戴好帽子口罩,洗手,携器械至床旁,核对患者,解释操作,征得同意;②患者平卧、半卧或稍左侧卧位;操作流程①选择穿刺点1°取脐与左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反麦氏点”,2°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 cm,左右旁开1.5 cm,3°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中线交点,4°由B超定位下选择穿刺点,标记穿刺点;②打开腹穿包;③消毒穿刺点附近3遍,铺洞巾;④逐层麻醉;⑤术者用无菌血管钳夹闭橡胶管,并在穿刺点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穿刺点附近皮肤,右手执穿刺针于穿刺点45°进针1~2 cm,再垂直进针,并观察患者面色、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穿刺;穿刺深度到达麻醉时穿刺深度后,如有突破感且见积液流出,停止穿刺,如未见积液流出则改变穿刺角度、深度直至积液流出;⑥助手戴无菌手套,取一中弯血管钳于皮肤附近固定穿刺针,再取无菌50ml注射器连接橡皮管,松开夹闭在橡皮管上的中弯血管钳,负压回抽注射器,注射器抽满后夹闭橡皮管再取下注射器,首次抽液不应作为检验标本,须丢弃,排空注射器后,连接橡皮管,打开止血钳,再次抽液,如此反复,连接时注意防止漏气;⑦拔针、消毒、贴敷料;⑧清点物品,处理污物,标本贴标签送检,书写操作记录,待有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患者;注意事项①打开腹穿包的方法:助手打开胸穿包外层前3片,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灭菌指示卡,打开外层最后一片及内层4片,术者在两个小消毒杯内放入棉球,助手不接触的分别倒入碘酒和乙醇或在2杯内加入碘伏/活力碘;②抽液量:诊断性穿刺不超过50ml,治疗性穿刺抽液速度不宜快,抽液量首次不宜超过3000ml,以后每次不宜超过6000ml;③标本送检:腹水常规4ml,腹水生化2ml,腹水培养5ml,无菌的注入细菌培养瓶,腹水病理250ml取沉渣送检;3.腰穿器械准备无菌腰穿包内含弯盘2个,腰穿针内含针芯,中弯止血钳4把,镊子一个,洞巾1块,巾钳2把,棉球若干一般是10个,纱布两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瓶若干个,无菌测压计,注射器5ml,胶布一卷,无菌手套2副,抢救车1个,三通管,麻醉药,碘伏;术前检查①备齐物品,核对病人,操作前解释说明;②患者体位:患者侧卧位背靠床沿,头向前胸部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脊柱尽量向后弓,呈“虾米”状,充分暴露患者背部,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操作流程①确定穿刺点:去双侧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交点,相当于腰3~4椎间隙,也可选择其上或其下的一个椎间隙,标记穿刺点用手指掐一十字为宜,注意穿刺点避开皮肤感染灶;②打开胸穿包;③消毒穿刺点3遍,铺巾;④逐层麻醉;⑤取腰椎穿刺针,检查腰穿针通畅性及密闭性,根据麻醉针头穿刺深度确定穿刺针预期穿刺深度;助手协助固定体位:助手抱住患者颈部和膝;术者在穿刺点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穿刺点附近皮肤,右手执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进针,注意在穿刺针针尖斜面应朝头侧,穿刺过程应缓慢,并观察患者面色、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穿刺;穿刺深度到达麻醉时穿刺深度后,如有2次突破感进入蛛网膜下腔,拔出针芯,见脑脊液流出,停止穿刺插入针芯,如未见脑脊液流出则插入针芯,改变穿刺角度、深度直至积液流出;⑥测压:术者检查测压计刻度后,拔出针芯,连接三通管,确认其处于关闭状态,将测压计竖直插入三通管,打开三通至穿刺针和测压计两通状态,待液面平稳后读取数值 cmH2O;⑦放液:取标本瓶,首先调节三通放出测压计内的脑脊液,再调节三通放出蛛网膜下腔内的脑脊液,注意放液速度不能太快以免发生脑疝,共取3瓶脑脊液,每瓶2~5ml分别为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脑脊液涂片染色或培养;⑧注药如有此步骤:注射药量应与放出脑脊液量相等,或不超过放液量;⑨拔针、消毒、贴敷料;⑩清点物品,处理污物,标本贴标签送检,书写操作记录,待有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患者;注意事项①打开腰穿包的方法:助手打开胸穿包外层前3片,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灭菌指示卡,打开外层最后一片及内层4片,术者在两个小消毒杯内放入棉球,助手不接触的分别倒入碘酒和乙醇或在2杯内加入碘伏/活力碘;4.骨穿器械准备骨穿包骨髓刺针1个含针芯,洞巾1块,棉球若干一般是10个,纱布两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瓶5个,镊子1个注射器5ml,20ml各一,干净玻片6~8张,推片一张,胶布一卷,无菌手套2副,抢救车1个,麻醉药、碘伏;术前检查①携物品至床旁,核对患者;②患者体位:1°俯卧位或侧卧位髂后上棘穿刺点,2°仰卧位髂前上棘及胸骨穿刺点,3°坐位或侧卧位腰椎穿刺点;操作流程①确定穿刺点:1°髂后上棘穿刺点首选,位于腰5和骶1水平旁开3 cm的圆钝凸起处,2°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 cm平坦骨面,3°胸骨穿刺点,位于前正中线与第二肋间隙水平交点处,4°腰椎穿刺点少用,位于腰椎棘突;标记穿刺点用手指掐一十字为宜,注意穿刺点避开皮肤感染灶;②打开腰穿包;③消毒穿刺点3遍,铺巾;④逐层麻醉;⑤穿刺以髂前髂后上棘穿刺点为例取骨髓穿刺针,检查其通畅性和密闭性,根据麻醉针头穿刺深度确定固定器位置;术者在穿刺点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穿刺点附近皮肤,右手执穿刺针于穿刺点垂直进针,,穿刺过程应缓慢,并观察患者面色、询问患者感受,一旦出现不适立即停止穿刺;穿刺深度到达麻醉时穿刺深度后,穿刺针接触骨面后,沿穿刺针长轴左右旋转针体钻刺骨质前进,出现突破感且穿刺针固定于骨内,表明穿刺针已经浸入骨髓腔,调整进针深度至针尖刺入骨膜1 cm;⑥抽液:拔出针芯,再取无菌20ml注射器连接穿刺针,轻柔缓慢地负压回抽注射器,抽取0.1~0.2ml骨髓液,取下注射器,助手取一干净玻片接取骨髓液制片,再拔出针芯,连接注射器抽取适量骨髓液进行骨髓培养、融合基因检测或骨髓流式细胞术;⑦制片:助手用推片沾取少量骨髓液,另取一干净玻片,用推片快速涂片6~8张;⑧拔针:停止抽液后,插入针芯,取无菌纱布一块,拔针的同时纱布按压;⑨拔针、消毒、贴敷料;⑩清点物品,处理污物,标本贴标签送检,书写操作记录,待有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患者;注意事项①打开骨穿包的方法:助手打开骨胸穿包外层前3片,术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灭菌指示卡,打开外层最后一片及内层4片,术者在两个小消毒杯内放入棉球,助手不接触的分别倒入碘酒和乙醇或在2杯内加入碘伏/活力碘;②胸骨穿刺时应注意避免穿透胸骨内侧骨板,否则可能出现心脏大血管损伤,危及生命动脉穿刺器械准备弯盘,无菌玻璃注射器或血气针,止血带,肝素注射液;消毒用品:2%~3%碘酒、75%乙醇或0.5%碘伏/活力碘;其他:灭菌棉签,胶布一卷,无菌手套1副,污物桶,一次性治疗巾,无菌橡皮塞;术前检查①核对患者,准备好物品,戴口罩帽子洗手②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暴露前臂和上臂,上臂稍外展,触诊桡动脉搏动清晰;操作流程①选取腕横纹上方1 cm处为穿刺点,注意穿刺点避开皮肤感染灶,穿刺点下方垫一治疗巾;②消毒穿刺点三遍;③穿刺前准备:取肝素,用安瓿瓶颈小点处用砂轮打磨,并用碘伏棉签消毒后,以无菌纱布包裹打开,取玻璃注射器,再次确认包装完好无破损在有效期内,打开包装,拔去针帽,抽取少量肝素润管后,将注射器内肝素弃去;④穿刺:操作者无菌戴手套,用碘伏消毒左手示指中指及无名指并保持其无菌,操作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在拟穿刺部位两侧相距1 cm处按压固定欲穿刺动脉,右手拇指和中指持注射器使用血气针则先将活塞拉至1ml处针头斜面朝上,以45~90°角进针,见有鲜红血液顶入注射器,固定针头至采集足量血样;⑤拔针:当采样结束后,快速拔去注射器针或血气针,压迫止血,压迫5~10分钟;⑥送检:排空空气后,将注射器枕头上迅速插上橡皮塞血气针则迅速盖上盖子,轻轻旋转6~8次是血样与肝素混合,低温30min内送检,送检申请单上需标注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及吸氧浓度吸空气氧浓度为21%,吸氧氧浓度=21%+4氧流量⑦后期处理5.静脉穿刺器械准备弯盘,无菌注射器或采血针,止血带,试管或采血真空管;消毒用品:2%~3%碘酒、75%乙醇或0.5%碘伏/活力碘;其他:灭菌棉签,胶布一卷,手套1副,锐器盒,污物桶,一次性治疗巾;术前检查①核对患者,准备好物品,戴口罩帽子洗手②患者平卧位或坐位,暴露前臂和上臂,上臂稍外展,在肘横纹上方或其他穿刺点上方5~6 cm处扎止血带,嘱咐患者握拳,穿刺点下方垫一治疗巾;操作流程①确定穿刺点:选取血管直、弹性好、无破损、充盈良好的部位穿刺,注意穿刺点避开皮肤感染灶;②消毒;③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穿刺目的,待消毒液干透,操作者戴手套;④取穿刺针和注射器;⑤拔去针帽,操作者在消毒范围外以左手拇指紧绷皮肤,右手拇指和中指持采血针用注射器时右手拇指和中指持针筒,食指固定针头下座针头斜面朝上,以15~30°角进针,待有回血后,将针头压平再前进少许;⑥采血左手固定好采血针,右手取真空管,将采血针另一头插入真空管,依次采集1~2ml样本使用注射器则回抽所需样本量;⑦拔针:当采样结束后,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快速拔去采血针或注射器,以棉签压迫止血,棉签与血管走向平行,压迫1~5分钟;⑧清点物品,处理污物,待有检验结果及时通知患者;注意事项①采血管的颜色和意义:输血全套——橙色,凝血常规——蓝色,ESR——黑色,血生化——绿色,血常规——紫色,血糖——灰色;②送检前准备:使用注射器时,将采好样品的注射器穿刺入真空管中打入样品,若为试管,则拔去针头,将样本沿试管壁注入试管摇晃标本6~8次,再次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送检;。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胸腔穿刺技术适应症:1.诊断性穿刺(1)胸部外伤后疑有血气胸,需进一步明确者(2)胸腔积液性质待定,需穿刺抽取积液作实验室检查者。

2.治疗性穿刺(1)大量胸腔积液(或积血)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且尚不具备条件施行胸腔引流术时(2)气胸影响呼吸功能者.(3)脓胸或恶性胸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禁忌症:病情危重,有严重出血倾向,大咯血,穿刺部位有炎症病灶,对麻醉药过敏.术前准备: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

器械与药物准备穿刺部位选择:(1)胸腔积液-叩诊为实音及呼吸音明显减低处,一般常选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第7~9肋间,也可在腋中线第6~7肋间穿刺,现多作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及进针深度,并应注意参照X线检查结果及查体情况。

包裹性积液及少量积液者,则必须于X线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标记定位后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2)气胸—参照胸部透视或拍片结果,穿刺点取第2~3肋间锁骨中线处,或第4~5肋间腋前线处。

如为张力性气胸,病情危急无法作X线检查时,可按上述部位直接作诊断性穿刺。

操作方法:(1)术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打开胸穿包。

按无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3-5ml局部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缓慢推进并注药,预计接近胸膜时麻醉要充分,至有落空感时可轻回抽,如抽出液体,证明已进入胸腔内积液处,记住进针方向及深度后拔针。

(2)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

(3)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按上述方向及深度穿刺,有落空感后以注射器连接胶管抽液。

助手注意抽液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每次取下注射器前先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腔.(4)脓胸患者在抽脓液后,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至流出的灌洗液清洁时为止。

而后可注入适当的抗生素.(5)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嘱患者卧床休息。

胸腔穿刺流程及评分标准

胸腔穿刺流程及评分标准

胸腔穿刺流程及评分标准胸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诊断和治疗胸腔内疾病。

其流程及评分标准如下:流程:1. 术前准备:患者采取仰卧位,胸部暴露,消毒皮肤,并进行局部麻醉。

2. 确定穿刺点:通常在第7-8肋间隙的腋前线或前锁骨中线。

3. 皮肤切口:用手指压定穿刺点,用手术刀切开皮肤至浅筋膜层。

4. 穿刺扩张:用穿刺针或导管逐步刺破浅筋膜和胸膜,进入胸腔。

5. 抽取胸腔积液或进行其他治疗:根据需要,可以通过导管抽取积液、注入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操作。

6. 完成操作:将穿刺针或导管取出,进行局部包扎。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通常用于评估胸腔穿刺操作的难度和安全性。

其中常用的评分系统有Krieger评分和British Thoracic Society评分。

Krieger评分:1. 看或摸到肋骨:0分(无);1分(有)。

2. 触及肺:0分(肺未触及);1分(触及肺、但无移动);2分(触及肺、能感到肺移动)。

3. 要求多次穿刺尝试:0分(无);1分(有)。

4. 出血:0分(无);1分(有/轻微);2分(大出血)。

5. 动脉穿刺:0分(无);1分(有)。

评分越高,表示穿刺操作越困难。

British Thoracic Society评分:1. Site of puncture:0分(chest wall only);1分(effusion);2分(hub vessel)。

2. Accessibility of puncture site:0分(easily accessible);1分(cessation of effusion postponed or failed effusion investigationin previous attempts in another hospital);2分(cessation of effusion postponed or failed in previous attempts in the same hospital)。

胸穿置管引流术操作流程

胸穿置管引流术操作流程

胸穿置管引流术操作流程Chest tube insertion, also known as thoracostomy or chest tube drainage, is a medical procedure used to drain air, blood, or other fluid from the pleural space of the chest. This procedure is often necessary in cases of pneumothorax, hemothorax, pleural effusion, or empyema.胸穿置管引流术是一种用于从胸部胸腔间隙排出空气、血液或其他液体的医疗手术。

在气胸、血胸、胸腔积液或脓胸的情况下,这一手术通常是必要的。

The process involves a surgeon or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making an incision in the chest wall and inserting a drainage tubeinto the pleural space. This allows the fluid or air to drain out, relieving pressure on the lungs and allowing them to fully expand. Chest tube insertion is typically performed in a hospital setting under local anesthesia, though in some cases general anesthesia may be used.该过程涉及外科医生或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在胸壁上做切口并将引流管插入胸腔间隙。

这使得液体或空气可以排出,减轻对肺部的压力并使其能够充分扩张。

河南大学胸腔穿刺术

河南大学胸腔穿刺术
6.穿刺部位或附近有感染。
胸腔穿刺术-患者准备
1.测量生命体征(体温、心率、血压、呼吸), 体力状况评价。 2.向患者解释胸穿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 风险。 3.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避免剧烈 咳嗽,保持体位,如有头晕、心悸、气促等 不适及时报告)。 4.签署知情同意书。
胸腔穿刺术知情同意书
胸腔穿刺术-操作步骤
消毒铺单 1)准备:术者戴好无菌手套,在消毒小杯内放 入数个棉球,助手协助,倒入少量安尔碘。 2)消毒:用安尔碘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边环 形扩展至少15厘米; 3)铺巾:无菌孔巾中心对准穿刺点,上方以巾 钳固定于患者上衣上。
胸腔穿刺术-操作步骤
麻醉 1)准备:5ml注射器吸入利多卡因约3ml。 2)在穿刺点局部皮下注射形成1个皮丘,将注射器垂直于皮 肤表面,沿肋骨上缘缓缓刺入。 3)间断负压回抽,每进2-3mm回吸一次,如无液体或鲜血吸 出,则注射麻药,逐层浸润麻醉各层组织,直至胸膜;如有 液体吸出,则提示进入胸腔,记录进针长度,作为下一步穿 刺大概需要的进针深度;如有鲜血吸出,且体外凝集,则提 示损伤血管,应拔针、压迫、平稳后,更换穿刺部位或方向 再穿(有时患者胸壁或胸膜很厚,一般的5ml注射器配套的 针头长度不够,难以达到胸腔积液的部位,回吸吸不出液体, 须更换较长的胸腔穿刺针,才可达到积液部位,抽得积液)。
胸腔穿刺术-物品准备
1.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 a)胸穿包:内有18或16号带有乳胶管的胸腔穿刺针、 小镊子、止血钳、纱布、孔巾和换药碗,无菌试管 数只(留送常规、生化、细菌、 病理标本等)。 b)消毒用品 c)麻药 2.其他:注射器(5ml的1个,20ml或50ml的1个), 500ml标本容器2个,胶布1卷,lOOOml量筒或量杯1 个;有靠背的座椅1个;抢救车1个;无菌手套2副。

四大穿刺操作流程

四大穿刺操作流程

四大穿刺操作流程胸膜腔穿刺术胸膜腔穿刺术是指对有胸腔积液(或气胸)的患者,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需要而通过胸膜腔穿刺抽取积液或气体的一种医疗技术。

一、目的检查胸腔积液的性质、抽液减压或通过穿刺胸腔内给药。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一)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对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及生化检查,从而确定胸腔积液的性质,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2.治疗:胸腔大量积液、气胸产生压迫症状,可抽液或抽气以减压;急性脓胸或恶性肿瘤侵及胸膜引起积液,可抽液或注入药物。

(二)禁忌证1.有严重出、凝血倾向,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60×109/L,或用肝素、双香豆等抗凝治疗者;2.对麻醉剂过敏者;3.剧烈咳嗽或严重肺部疾病等不能配合者;4.胸膜粘连者;5.病情垂危者;6.大咯血、严重肺结核及肺气肿者;7.局部皮肤感染者。

三、准备工作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

再次核对适应证,查看有无禁忌证。

2.与病人及家属谈话,交代穿刺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消除顾虑,并签知情同意书。

3.询问药物过敏史。

4.穿刺前清洁穿刺部位,嘱患者排尿。

5.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予地西泮10mg肌注。

嘱患者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深呼吸和咳嗽,如有任何不适及时提出。

6.准备物品:消毒物品、穿刺包、无菌胸腔引流管及引流瓶、手套、麻醉药品(2%利多卡因10ml)、抢救物品(0.1%肾上腺素、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血压计、听诊器、污物盒、利器盒、(必要时)肝素。

同时检查各物品的消毒状态及有效日期(包括总有效期和开封后有效期)。

治疗车及物品放臵于右手边。

7.操作者熟悉操作步骤,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帽子、口罩。

四、操作步骤1.穿刺前核对患者信息,测量血压。

2.体位选择:病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臵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自然呼吸。

卧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3.暴露穿刺点,叩诊浊音定位穿刺部位、做记号。

穿刺点定位方法:可行超声波定位,或选在胸部叩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一般取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也可选腋中线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最好结合X线或超声定位,以确保穿刺成功;气胸病人选择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

医学四穿流程

医学四穿流程

胸穿流程1、术前准备:洗手,戴帽子及口罩。

操作前核对患者。

(口述):请问是张三么,今天将为您进行胸腔穿刺,以便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穿刺过程可能有点痛,有什么不适及时和我们说,下面我们进行穿刺了。

2、摆体位:(口述)病人取坐位,面向椅背,双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自然呼吸。

3、确认穿刺点:选择胸壁双侧叩诊,取叩诊实音最明显的位置坐位穿刺点,一般选择肩胛下角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

积气时,选第2肋间锁骨中线外侧。

选好后用标记笔标记。

4、a戴无菌手套(外科无菌要求);b清点器械,检查注射器及穿刺针是否通畅;c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5cm行持笔式消毒,消毒三次;d铺巾:铺无菌洞巾并固定。

5、局麻:a核对麻药(术者及助手);b拇食指撑开穿刺点周围皮肤,注射皮丘,后垂直进针,边回吸边注药,逐层麻醉至壁层胸膜后拔出注射器。

(进针-回吸-注药)6、穿刺:a操作,穿刺;以食指和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优势持针在局麻部位沿下一肋上缘缓缓垂直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标明进入胸膜腔。

助手止血钳固定穿刺针。

术者连接注射器,打开穿刺针阀门,抽取胸腔积液。

b收集穿刺液;(口述):留取常规、生化、脱落细胞、抗酸杆菌等标本送检。

c纱布按压拔针,抽取结束后,关闭阀门,纱布按压后拔出穿刺针。

7、术后处理:用碘酒消毒穿刺点,盖无菌纱布,揭洞巾,助手纱布固定。

8、术后医嘱:同志您好,穿刺结束了,穿刺过程顺利,穿刺以后去枕平卧4-6小时,保持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干燥3天。

腹穿流程1、术前准备:洗手,戴帽子及口罩。

操作前核对患者。

(口述):请问是张三么,今天将为您进行腹腔穿刺,以便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穿刺过程可能有点痛,有什么不适及时和我们说,下面我们进行穿刺了。

2、摆体位:(口述)病人取坐在靠背椅上,虚弱者可采取坐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3、确认穿刺点:一般经腹部叩诊检查后,确定穿刺点,并用标记笔标记。

胸穿置管引流术操作流程

胸穿置管引流术操作流程

胸穿置管引流术操作流程英文回答:Chest tube insertion is a medical procedure used todrain fluid or air from the pleural space in the chest. Itis typically performed to treat conditions such as pneumothorax (collapsed lung), hemothorax (blood in the chest), or pleural effusion (excess fluid in the chest).The procedure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1. Preparation: The patient is positioned properly, usually lying on their back with the affected side elevated. The area where the tube will be inserted is cleaned and sterilized.2. Anesthesia: Local anesthesia is administered to numb the area where the tube will be inserted. This helps to minimize discomfort during the procedure.3. Incision: A small incision is made in the chest wall, usually between the ribs. This allows access to the pleural space.4. Tube insertion: A trocar or a large-bore needle is used to puncture the chest wall and enter the pleural space. Once the trocar or needle is in place, it is removed, and a chest tube is threaded through the incision and into the pleural space. The tube is then secured with sutures or adhesive dressings.5. Drainage system connection: The other end of the chest tube is connected to a drainage system, which may bea water seal or a suction system. This allows the fluid or air to be drained out of the chest.6. Monitoring and care: The chest tube is connected toa drainage system, which is monitored to ensure proper functioning.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and chest X-rays are also monitored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cedure and the patient's progress.7. Removal: Once the drainage has slowed down or stopped, and the underlying condition has improved, the chest tube can be removed. This is typically done by a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in a controlled manner to minimize discomfort and complications.中文回答:胸穿置管引流术是一种用于排除胸腔内液体或气体的医疗手术。

四大穿刺流程

四大穿刺流程

腰椎穿刺术术前准备:1、术者准备:口罩、衣、帽、鞋穿戴整齐,修指甲、洗手.2、物品准备:环境舒适、保护隐私(窗帘、屏风),备齐用物(腰穿包、测压管、培养瓶、手套、碘伏、麻药、注射器、胶布、知情同意书、纸和笔)、放置合理.3、患者准备:核对、做好解释、评估、签知情同意书。

考官:物品已准备完毕,是否可以开始1。

体位:病人侧卧位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双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

或由助手协助使病人躯干呈弓形。

2。

确定穿刺点: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

有时可上移或下移一个腰椎间隙。

3。

消毒、麻醉: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15cm大小,三遍,消毒范围一次比一次略小),盖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助手打开注射器和麻药)。

4。

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的方向或略向头侧缓慢刺入,针尖稍斜向头部、针体偏向臀部,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则为2~4cm。

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

此时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可见脑脊液流出。

5.测量脑脊液压力: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

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为0,或40~50滴/分钟.70~180mmH26。

留送检标本: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2~5ml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留标本。

7。

拔针: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

8.交待注意事项:嘱患者去枕平卧4—6h,观察脑脊液,洗手记录。

胸腔穿刺术术前准备:1、术者准备:口罩、衣、帽、鞋穿戴整齐,修指甲、洗手.2、物品准备:环境舒适、保护隐私(窗帘、屏风),备齐用物(胸穿包、手套、碘伏、麻药、5ml、50ml注射器、胶布、知情同意书、纸和笔)、放置合理。

3、患者准备:核对、做好解释、评估、签知情同意书。

考官:物品已准备完毕,是否可以开始1。

心胸甲乳外科穿管操作流程

心胸甲乳外科穿管操作流程

心胸甲乳外科穿管操作流程
心胸甲乳外科穿管操作流程如下:
1.定位:胸水超声定位明确穿刺部位以及局部有无包裹粘连分隔等。

2.消毒、铺巾、戴手套:常规皮肤消毒,带无菌手套,铺巾。

3.麻醉:2%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腔。

4.穿刺:持穿刺针(y型)沿麻醉点进针至回吸有胸水流出。

5.置入导引钢丝:通过穿刺针针芯置入导引钢丝(弯头朝前)深度弯头超过穿刺针针尖即可,不要过深以
免导丝打折,固定导丝不动拔出穿刺针。

6.扩皮:沿导引钢丝置入扩皮器扩皮,注意力度适当,不要采取暴力,拔出扩皮器。

7.置入静脉留置软管:沿导丝置入静脉留置软管,深度10-15厘米均可,宁深勿浅,因为可以逐渐往外拔
管以利于引流,胶贴固定。

胸腔穿刺置管术属于一种开胸手术,所以患者在术后要以卧床休息为主,不要剧烈的运动,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物质,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避免影响到病情的恢复。

1。

心胸甲乳外科穿管操作流程

心胸甲乳外科穿管操作流程

心胸甲乳外科穿管操作流程Performing a chest tube insertion procedure in thoracic surgery requires a high level of precision and expertise.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ocess is to properly prepare the patient for the procedure. This involves obtaining informed consent from the patient or their designated representative, explaining the risks and benefits of the procedure, and ensuring that the patient is in a suitable position for the chest tube insertion.进行乳外科胸腔穿刺手术程序需要极高的精确度和专业知识。

该过程的第一步是为患者准备好手术。

这包括从患者或其指定代表处获得知情同意,解释手术的风险和好处,并确保患者适合进行乳外科胸腔穿刺。

Once the patient has been properly prepared, the next step is to select the appropriate site for the chest tube insertion. This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the patient's anatomy, the underlying condition necessitating the procedure, and any potential complications that may arise. The site should be chosen based on factors such as the presence of free fluid or air in the pleural cavity, the absence of underlying structures that could be damaged duringthe procedure, and the ease of access for subsequent management of the chest tube.患者准备就绪后,下一步是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

呼吸科常见操作技术流程胸腔穿刺技术适应症:1.诊断性穿刺(1)胸部外伤后疑有血气胸,需进一步明确者(2)胸腔积液性质待定,需穿刺抽取积液作实验室检查者;2.治疗性穿刺(1)大量胸腔积液或积血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且尚不具备条件施行胸腔引流术时(2)气胸影响呼吸功能者;(3)脓胸或恶性胸液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禁忌症:病情危重,有严重出血倾向,大咯血,穿刺部位有炎症病灶,对麻醉药过敏;术前准备: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器械与药物准备穿刺部位选择:1胸腔积液-叩诊为实音及呼吸音明显减低处,一般常选腋后线与肩胛下角线之间第7~9肋间,也可在腋中线第6~7肋间穿刺,现多作B型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及进针深度,并应注意参照X线检查结果及查体情况;包裹性积液及少量积液者,则必须于X线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标记定位后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2气胸-参照胸部透视或拍片结果,穿刺点取第2~3肋间锁骨中线处,或第4~5肋间腋前线处;如为张力性气胸,病情危急无法作X线检查时,可按上述部位直接作诊断性穿刺;操作方法:(1)术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打开胸穿包;按无菌操作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3-5ml局部麻醉,在选定的穿刺点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缓慢推进并注药,预计接近胸膜时麻醉要充分,至有落空感时可轻回抽,如抽出液体,证明已进入胸腔内积液处,记住进针方向及深度后拔针;2 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3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按上述方向及深度穿刺,有落空感后以注射器连接胶管抽液;助手注意抽液时固定好穿刺针位置,每次取下注射器前先夹闭胶管,防止空气进入胸腔;(4)脓胸患者在抽脓液后,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至流出的灌洗液清洁时为止;而后可注入适当的抗生素;(5)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嘱患者卧床休息;(6)抽出的胸液,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送检;注意事项:1术前应向患者阐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以消除其顾虑,取得配合;对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安定10mg,或可待因以镇静止痛;2严重肺气肿、广泛肺大泡者,或病变邻近心脏、大血管者以及胸腔积液量甚少者,胸腔穿刺宜慎重;3穿刺部位的胸壁组织有急性化脓性感染时,不宜在该处穿刺,待感染控制后或避开感染部位进行穿刺;4不合作或有精神病患者不宜作胸腔穿刺;5穿刺针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不可斜向上方,以免损伤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6局部麻醉应充分,固定好穿刺针,避免刺破肺组织;夹紧乳胶管避免气体进入胸腔;7穿刺抽液量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负压性肺水肿发生;以诊断为目的者,一般为50~100ml;以减压为目的时,第一次不宜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要超过1000ml;创伤性血胸穿刺时,宜间断放出积血,随时注意血压,并加快输血输液速度,以防抽液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循环功能紊乱或休克;8穿刺中患者应避免咳嗽及转动,必要时可事先服用可待因;术中如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胸闷、面包苍白、出汗,甚至昏厥等胸膜反应,应即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胸腔闭式引流术适应症:(1)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者(2)胸腔穿刺术治疗肺无法复张者(3)需使用机械通气或者人工通气的气胸或血气胸(4)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气胸或血胸复发者(5)剖胸手术禁忌症:结核性脓胸◆引流气体一般选在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3肋间插管◆引流液体选在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的第6—8肋间插管◆排脓在脓腔最低点操作方法:◆局部浸润麻醉壁层胸膜后,进针少许,再行胸膜腔穿刺抽吸确诊;◆沿肋间做2—3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2把弯止血钳交替钝性分离胸壁肌层达肋骨上缘,于肋间穿破壁层胸膜进入胸膜腔,此时可有突破感,同时切口有液体或气体溢出;◆立即将引流管顺止血钳进入胸膜腔;◆侧孔位于胸腔2~3CM.◆切口间断缝合1—2针,并结扎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结于水封瓶,各接口处必须严密,以防漏气;术后护理观察:◆严格灭菌◆妥善固定,管道密封◆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玻璃管水柱随呼吸波动的幅度,并记录引流液量,颜色,性状◆发生意外,及时处理:水封瓶破裂或连接部位脱节应立即用血管钳夹闭软质的引流管;用手将其折叠后捏紧,勿使漏气,立即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装置;鼓励病人咳嗽和深呼吸,排出胸膜腔内的空气和液体;拔管:◆24小时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溢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听诊呼吸音恢复,X线检查肺膨胀良好.◆拔管时病人应取半卧位或坐在床边,鼓励病人咳嗽,挤压引流管后夹闭,嘱病人深吸一口气后屏住;病人屏气时拔管,拔管后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伤口;◆拔管后,要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气胸和皮下气肿;检查流口覆盖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拔管后第二天应更换敷料;注意事项:引流管的长度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胸腔穿刺置管术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术适应症:肿瘤、心衰等原因所致的反复持续出现的大量胸水患者且没有明显的粘连、包裹或分隔,胸水一两次根本抽不净,而且会持续生成或者需要反复穿刺冲洗注药的患者,可以减少穿刺次数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禁忌症:病情垂危者;有严重出血倾向者;顽固性咳嗽;操作前应查血常规、止凝血时间、术前标志物、心电图操作步骤:1.胸水超声定位明确穿刺部位以及局部有无包裹粘连分隔等;2.常规皮肤消毒,带无菌手套,铺巾;3. 2%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腔;4.持蓝空针y型沿麻醉点进针至回吸有胸水流出;5.通过蓝空针针芯置入导引钢丝弯头朝前深度弯头超过蓝空针针尖即可,不要过深以免导丝打折,固定导丝不动拔出蓝空针;6.沿导引钢丝置入扩皮器扩皮,注意力度适当,不要采取暴力,拔出扩皮器;7.沿导丝置入静脉留置软管,深度10-15厘米均可,宁深勿浅,因为可以逐渐往外拔管以利于引流,胶贴固定;8.注意每次放液或注药完毕后一定要用肝素封管肝素液配制:普通肝素12500U加入125-250毫升生理盐水中每次2-3毫升即可;9.胸穿前要和患者沟通,尽量不要咳嗽,即使咳嗽也要先告知;术后护理:1.每日更换引流管,盐水冲洗,避免堵管2.隔日消毒,更换敷贴3.记录引流量,颜色性状等注意事项:1、术前最好能完善胸部X线及胸腔B超定位,胸穿前一定要在床边核对胸片和病人的定位点,这样可以避免定位错位时造成的严重后果;2、消毒、铺巾、戴手套后,局麻前要再次触摸肋骨的位置,确定穿刺点;反复定位,明确穿刺点是穿刺成功很重要的一点;3、下一肋上缘进针很重要;但肋间隙中间也是可以的;4、“垂直进针”是相对的,病人往往倒座在木椅上并不是笔直的,需要把针尾抬高一点才是真正的垂真进针;5当手下感觉穿刺受阻,穿刺针可能刺到骨头,此时可退针至皮下,微微调整穿刺方向后再继续进针;6、穿刺时一定要谨慎,进针深度不可太深;如抽不出胸腔积液,需及时请上级医师接手;7、局麻进针及穿刺进针时,均应边进针边回抽;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适应症:1.肺内实质性病变,尤其位于周边用其它方法不能确诊者;2.双侧病变或不能手术的恶性病变,需要病理类型诊断指导放疗或者;3.为了确定肺内转移性病变的性质;主要禁忌证:1.病变附近有严重、肺大泡者;2.怀疑有血管病变如血管瘤、肺动静脉瘘;3.怀疑肺内囊性病变如肺包虫病;4.病人系出血素质,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正在抗凝治疗中;5.病人不合作,不能控制咳嗽,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者; 操作方法:1.常规术前准备,训练病人配合呼吸;2.先用自制导管栅条定位尺回形针也可以贴于拟穿刺部位行CT扫描,确定最佳穿刺点,进针角度及达到靶点的深度,在CT光标指示下,以记号笔或者龙胆紫标记出穿刺点;3.常规消毒、铺巾,顺穿刺方向用2%普鲁卡因行穿刺点、局部皮下及穿刺道胸壁,皮下保留麻醉用注射器针头行CT扫描,直观地确定进针角度及呼吸对穿刺的影响,顺针头方向,在病人平静呼吸下进行穿刺,当穿刺接近胸膜时,嘱病人平静呼吸后屏气进针穿破胸膜,按预定的进针角度和深度穿刺进针至靶点,行靶层面CT扫描,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内或病灶边缘后,即可行扇形抽吸活检或自动活检枪击发取材;4.抽吸活检时抽吸针保持负压拨出,将内容物推到玻片上;5.组织针取出有形组织条送入10%福尔马林液内固定;6.病人术后留观2~4h,常规胸部CT扫描,观察有无等并发症发生; 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1.首先要确定好穿刺层面和进针点,以及进针深度、角度和呼吸对穿刺的影响;2.最佳穿刺入路为:①穿刺点到病变距离最短,以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为佳;②组织损伤轻;尽量避开叶间胸膜、肋间神经、及CT下能显示的粗大血管影或肺纹理等,有胸膜粘连时,选择有粘连处进针,减少气胸发生;③深度达到病变实质区,避开坏死区;3.麻醉时不宜穿刺太深,若刺破胸膜,有发生气胸之可能;4.在定点定层面和穿刺时,令病人保持相同的呼吸状态,一般以平静呼吸后屏气即可;穿刺前需训练病人,以求良好配合;5.保留麻醉针头CT扫描,是观察呼吸对穿刺影响最直观方法;6.穿刺胸膜时,病人应在平静呼吸后屏气状态下进行,动作迅速地刺入靶点,尽量缩短穿刺时间;应避免多次穿破胸膜,如一次未刺中靶目标,穿刺针只应退至胸膜下,调整方向后再穿刺,不可完全拔出后多次穿刺;7.正确选择取材部位;较大活检,应从肿瘤边缘有强化部位取材,若从肿瘤中心取材,常为坏死区;空洞病变应在内、外边缘活检;炎变应从病变内部有强化部位取材并做细菌学检查;、胸膜肥厚伴肺内实变时,选择软组织密度区穿刺;合并肺不张时,穿刺中心须在肿块区,即强化区;8.根据活检的部位、肿块邻近组织结构和病变的特性,正确选择穿刺针的型号;粗口径针和切割针不宜用于多血管病变或可疑血管病变;抽吸针不宜用于硬癌或组织结构致密的病变;穿刺针进入病变,一般应控制在3~4次内;粗于20G的针,穿刺次数宜少,细于20G 的针,则较安全;胸膜穿刺活检术1.各种原因不明的胸膜病变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为此项检查的适应症;2.原因未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3.原因未明的胸膜病变伴胸腔积液;4.胸膜增厚明显而病因不明时,即使无胸腔积液,也可考虑;1.出凝血机制障碍;应用抗凝剂、出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凝血机制障碍,且不能用常规治疗方法纠正者血小板<50×109/L,PT>25秒;2.脓胸或胸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者;3.可疑血管病变者;4.严重心律失常、新近发生心肌梗死的患者;5.不合作或精神病患者;6.呼吸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及心肺功能储备低下者为相对禁忌症; 操作前准备:1.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凝血三项,行X线、肺CT检查;2.做ECG及动脉血气分析3.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指标4.胸腔B超定位,确定穿刺部位5.准备常规消毒物品、麻醉药、无菌穿刺包等;6.必要的抢救措施,如输液物品、止血药、吸氧、胸穿包等;操作方法:1.一般以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为穿刺点,包裹性积液或胸膜病变可结合X线、CT或超声检查确定穿刺点;皮肤常规消毒,利多卡因局麻;在逐层麻醉过程中,测出并标记抽出胸液时的进针深度;2.将套管连同穿刺针刺入胸膜腔后,拔出穿刺针,迅速接上50ml注射器,并留取胸液;3.保持套管位置不变,移开注射器,迅速插入钝头钩针,将整个针从垂直位变成与胸壁成45°位置;将套管连同钝头钩针缓慢后退,遇阻力,将钩针紧紧钩住胸膜并固定,然后将套管推入1cm左右后将钩针拉出,即可获得活检标本;4.分别在3、6、9点处各重复操作1-2次,以获得足够的标本送检;5.拔出套管及钩针,常规消毒,无菌纱布敷盖,加压包扎或延长压迫时间尤其胸腔积液量大,胸腔压力高者;注意事项:1.患者生命指标是否平衡2.B超定位标志有无脱落3.注意病灶大小/胸膜肥厚程度,确定进针深度4.术后有无呼吸困难加重,有无紫绀、大汗、咯血及发热等;5.注意肺部听诊变化情况6.注意穿刺局部有无胸液外渗、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及其防治:1.气胸治疗措施:1紧急拍胸片确定肺组织压缩范围,必要时胸穿排气;2间断高流量吸氧;3若症状持续加重,行胸腔闭式引流;2.出血治疗措施:1应用止血药物;2若为血胸,可考虑行胸腔穿刺放液;3补液对症;3.胸液外渗、胸壁感染治疗措施:1加压包扎或延长压迫时间;2积极抗感染;4.肿瘤沿针刺通道种植播散治疗措施:局部放疗;。

胸穿操作规范

胸穿操作规范

胸腔穿刺术操作规范一、准备工作1、医务人员的准备:洗手、工作衣、帽、口罩.2、器械的准备:胸腔穿刺包(内装有穿刺针、注射器及针头、血管钳;洞巾、玻璃接头及橡皮管、试管、清洁盘及纱布等)、胸腔穿刺针、手套、治疗盘(碘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5ml注射器一个、50ml注射器一个、常规管等等)、需作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基.3、向患者舒述检查的目的:诊断性穿刺、治疗性穿刺以及腔内给药治疗,血友病的患者禁做(必须询问患者有无血友病)。

4、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上穿刺记号。

二、操作流程质量规范1、用物带至患者床旁,对姓名、床号、性别,向病人解释。

2、患者准备:患者多取坐位.面向椅背,两手交叉抱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使肋间隙增宽;不能坐起者,可采取半卧位,举起患侧上臂。

3、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的部位作为穿刺点,抽液一般常选患侧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和腋前线第5~6肋间;或采用超声波检查所定之点。

抽气一般常选患侧腋中线第4~5肋间或锁骨中线第2肋间,并予以标志。

4、常规消毒皮肤,解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铺盖无菌孔巾,注意消毒直径为15cm。

5、以2%利多卡因先做皮下局麻,然后逐层局麻至壁层胸膜,并且注意进针的深度,期间注意要回抽以明确是否在血管内以及观察有无气体、胸液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6、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与穿刺针连结的乳胶管先用血管钳夹住准备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肋骨上缘缓慢刺入至阻力突然消失,将注射器接上,松开血管钳,抽吸胸液,助手协助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并配合松开或夹紧乳胶管。

7、需向胸腔内注药时,在抽液后将稀释好的药液通过乳胶管注入。

8、如需作培养,抽吸胸液8~10 ml注入培养基内。

9、穿刺完毕,拔出穿刺针,盖以无菌棉球及纱布,用胶布固定.10、抽出的胸液,根据病情需要分别送检.11、术后嘱患者静卧休息,观察术后反应,注意并发症,如气胸、肺水肿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穿刺基本流程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考生**,今天我操作的项目是胸腔穿刺术,本次穿刺需要助手1名,这是我的助手。

胸穿的目的为诊断和治疗胸腔内疾病,适应症为:1.抽取积液协助诊断,了解胸水性质,进行常规、生化、细菌及病理学检查;2.缓解胸水产生的压迫症状;3.胸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症: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2.有严重的出血倾向;
3.穿刺部位肺大疱;
4.单侧全肺切除而对侧胸腔积液;
5.严重肺结核及大咯血。

检查所需要的物品有:胸穿包1个,消毒合格,在有效期。

手套2副,密封完好,在有效期,棉签1包,消毒合格,在有效期。

吉尔碘,在有效期,2%利多卡因,密封完好,在有效期,5ml注射器1个,密封完好,在有效期,50ml 注射器1个,密封完好,在有效期,送检容器,胶布若干,记号笔,快速手消液,在有效期,物品已备齐,请问是否可以开始,请指示!
7步洗手法洗手,推治疗车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头卡,1床,丁一,男,35岁,你好,请问你是1床丁一吗?请让我看一下你的腕带好吗?1床,丁一,男,35岁,你好丁一,根据你之前所做的胸片结果提示你的右肺有大量胸腔积液,我们需要给你做一个胸腔穿刺来了解一下胸腔积液的性质,请你配合一下好吗?关于胸穿的必要性和风险在刚才签的胸穿同意书上已经向您告知,穿刺过程中有任何不适请及时和我说,本次穿刺大约需要10分钟,请问你需要去厕所吗?不需要了是吧,那我们开始吧,来,咱们这样坐在椅子上,嘱患者反向坐于靠背椅上,双手平置于椅背上缘,头伏于前臂。

快速手消液洗手。

定位:于肩胛中线第7肋间开始叩诊,叩诊呈浊音,穿刺部位定于第7肋间,记号笔做标记。

消毒:吉尔碘消毒第一遍,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不小于15cm,消毒第二遍,消毒范围略小于第一遍,消毒第三遍,消毒范围略小于第二遍。

打开胸穿包外包装,带无菌手套,打开胸穿包内层,铺无菌洞巾,及方巾,助手胶布固定。

助手打开注射器,放入胸穿包,检查胸穿针,胸穿针通畅,密闭性良好,无脱落。

你好丁一,我们现在开始穿刺了,先打一个麻醉针,穿刺的过程中千万别咳嗽,有啥不舒服及时和我说。

局部麻醉:助手核对局麻药,2%利多卡因,操作者递纱布给助手,打开利多卡因,术者自皮肤至胸膜做局部浸润麻醉,先打一个皮丘,边抽吸边进针边注射。

穿刺:再次检查并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左手食指于中指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沿下一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停止进针,连接50ml注射器,放开钳子开始抽液,助手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并随时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腔。

抽液完毕,纱布按压穿刺点,拔出穿刺针,助手协助消毒穿刺点,盖上无菌纱布,胶布固定。

撤无菌巾,你好丁一,穿刺已经结束,没有啥不舒服吧?回去之后好好休息,穿刺部位三天别让沾水,有啥不舒服及时和我们联系。

为患者整理衣物,注意保暖,整理物品,所用物品按消毒隔离规范处理,洗手,作好记录。

操作完毕,谢谢评委老师!
注意事项:1.穿刺针应沿肋骨上缘垂直进针,不可斜向上方,以免损伤肋骨下缘处的神经和血管;2.抽液不可过多过快,严防负压性肺水肿发生,以诊断为目的者抽液50-100ml,以减压为目的者,第一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术中如果发生连续咳嗽或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甚至晕厥等胸膜反应,应停止抽液,拔出穿刺针,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4.避免在第九肋间下穿刺。

5.严重肺气肿、广泛肺大疱者,或病变临近心脏、大血管者以及胸腔积液甚少者,胸腔穿刺宜慎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