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学教育哲学到科学教育哲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的经验
• 一个班级讨论文化的塑造必须经历 心理性、社会性、科学性的发展阶 段。
• 当前的重点:如何能由“社会性的 提问”转向“学科性的提问”?
[例]当前常见的一些课堂用语
• 你真聪明! • 你真棒! • 让我们大家为他鼓掌! • 还有什么不同的作法?
……
有益的比较
• 你是怎么知道的? • 你是否同意,为什么? • 你赞同哪种方法?为什么? • ……
进一步的思考
• 防止对于形式的片面追求,特别是, “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却没有 收获。”
• 这样的辩论是否也会有一定的副作 用?
插入:家长与儿子的一段对话
• 与儿子一起听电台的辩论节目,双方唇枪 舌战,斗争激烈。我问儿子:“如果让你 辩论,你愿意作正方还是反方?”儿子说: “我们学校也有这样的辩论。正方反方都 是抽签的,抽到哪一方就得替哪一方辩论。 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会说,把对方驳倒 你就赢了。”
不同的分析视角
• 社会性的视角:有益于增强学生的 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帮 助学生学会倾听……;
• 问题:什么又是“学科性(数学教 学)视角”在这一问题上的体现?
教学中的常态
• 学生对于其它方法往往视而不见, 根本不予关心,更不用说将这些方 法与自己的方法作出必要的比较。
• 会的不用画,不会的却不会画。
• 这堂课成功的秘诀就在于通过朗读创设了 这样一个氛围:对于小珍珠鸟的关切、爱 怜……孩子们甚至不知不觉地放低了声音, 整个教室静稍稍的……。
分析与思考
• 语文教学主要是一种“情知教学”, 即是以情感来带动知识的学习……。
• “让学生对文本生‘情’,用‘情’ 来理解文本,……用‘情’来感染学 生。”(朱小亮 )
问题的具体化
• 第一,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处理“情 境设置”与数学化的关系?什么又是 数学教学中实现“去情境化”的有效 手段?
• 第二,除去积极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究 以外,教师又应如何发挥应有的指导 作用,特别是,什么更可看成数学教 师在这一方面的基本功?
• 第三,什么是好的“合作学习”所应 满足的基本要求?从数学教学的角度 看我们又应如何去实现这些要求;特 别是,数学教学在这一方面是否也有 其一定的特殊性?
正确的方向: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 价值?
(1)究竟什么是所谓的“数学文化”?
(2)两个基本认识:
• 文化并不是外部强加或刻意做作的结 果,而是体现于生活或工作的方方面 面,举手投足之中。
• “数学文化”正是人们通过数学活动 (包括数学学习)所不知不觉形成的 东西,包括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等。
一个特殊的切入点
教学方法改革问题上的一般性结论
• 应当反对教学方法改革问题上的简单 化观点,特别是,以教学方法的“新 旧”代替方法的“好坏”,并因此而 采取绝对的立场。
• 明确肯定教学工作的创造性,即应鼓 励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对象、 环境(以及教师本人的个性特征)创 造性地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2. 转向数学教育思想
• 哲学的主要功能:批判性、反思性 (努力促成人们由不自觉状态向自 觉状态的重要转变)。
当前的重要课题:数学课程改革如 何深入?
• 背景:数学课程改革“再上路”。
• 问题:如何能够取得真正的进步, 而不是“原地踏步”、乃至出现又 一次的“钟摆现象”?
• 关键:认真的总结与反思。
1. 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 对于数学教学我们是否也可作出同样 的结论?
可能的结论
•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种以情感带动 知识学习的“情知教学”,
• 那么,数学教学就主要是“以知贻 情”,其涉及的情感也截然不同。
• 语文教学中所涉及的是人类最为基本的一 些感情:人世间的爱恨和冷暖,生命的短 暂和崇高,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神奇和悲 欢……这就是说,即如种种文学作品,在 此首先吸引你的不是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 而是文字中的精神滋养,包括对大自然的 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 黑暗的恐惧等。
不同的思考
• 数学课上的辩论与一般的辩论(例如,大 学生辩论赛)是否存在重要的区别?
• 在数学中我们往往首先寻找相应的理由, 并由此而决定自己所应选择的立场,从而 这就主要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正因为此, 数学中就很少、甚至从不通过辩论来解决 观点的分歧);与此相对照,在各种辩论 赛中人们却往往是首先决定立场,然后再 去寻找相关的理由。
• “ 讲到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 展,很多老师认为是很空泛的。有这样一 个例子,讲的是去花店买花的问题:我要 给妈妈买一束花,该怎么买?从表面上看, 这里是教学加减运算的问题,这是一种知 识和技能。但这里面还隐含着另一层含义: 给妈妈买一束花,送她作生日礼物,通过 学生的讨论交流,引发了对母亲的一种敬 爱的感情,这就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 我问他:“那如果你抽到你反对的观点呢? 你自己都说不服自己,怎样去说服别人…”
• 儿子说:“如果非要我选择跟自己观点不 同的辩方。那我就不参加。”
• “可是你刚才说了,这是一场比赛,目的 就是要击败对手,跟观点没关系。你弃权 表示你已经输了。”
• 儿子问我:“妈妈,那你是想我做个聪明 的人呢,还是做个善良的人?”儿子丢了 个问题给我。
从数学教育哲学到 科学教育哲学
郑毓信 (南京大学哲学系)
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数学教育哲学概论 • 第二部分:走向科学教育哲学
一、数学教育哲学概论
• 数学教育哲学的兴起。 • 应有的思考:这是否仅仅是一种
时髦,还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 合理性?
回顾:数学教育的整体发展
• 60年代:新数运动; • 70年代:回到基础; • 80年代:问题解决; • 90年代:大众数学、建构主义 • 进入21世纪:中国新一轮的数学
• 我陷入了思索中,是啊,如果你为之辩论 的观点让你反感,不屑,你是颠倒黑白打 倒对方证明自己有多聪明呢?还是坚持自 己的原则,做个诚实善良的人?你是决定 做个识时务的聪明人指鹿为马?还是做个 坚持原则真诚善良的人独立在风口浪尖? 也许成年人都难以明白的道理,孩子却清 晰如明镜:人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善 良。
[例] “工厂要建造污水处理系统吗”?
• 教学中教师设计了“学生辩论”这样一个 环节:通过明确正、反方的观点,教师安 排学生通过抽签进行分组辩论,包括陈述 观点与依据以及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 驳……
教师的自我总结
• “我感到……对于辩论这种教学形式, 学生比较感兴趣。”
• “这样的学习过程试图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 多角度、多方面考虑问题的习惯与能 力。”
课程改革
如何开展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
• 防止简单化的做法:“一般教育哲 学”+“数学的例子”
• 切实立足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
一些相关的观点
• “事实上,无论其有着怎样的主观愿望, 所有的数学教学法……都依赖于数学 哲学。”(赫斯)
• “主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什么是最好 的教学法?而是数学究竟是什 么?……如果我们不正视关于数学性 质的问题,关于教学…的争论就不可 能得到解决。” (欧内斯特)
基本认识之二
• 与外插、简单组合等作法相对立, 我们应当突出强调文化价值与知识 内容的相互渗透,真正做到“以知 贻情”。
关键之一: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
• 如果说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通过 朗读创设出好的学习情境,也即要求学生 带着感情去读,读出感情来;那么,数学 教学中调动学生好奇心、上进心的主要手 段就是创造恰当的问题情境,也即提出具 有挑战性、同时又适合于学生认知水平的 问题,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从而不断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积极地学习, 而且不仅能学到知识、也能学会思维,包 括养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回顾: (1)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形式主
义的盛行。 (2)对于形式主义的必要纠正。 • 问题: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看待上ຫໍສະໝຸດ Baidu
述的发展?
已建立的共识
• 第一,由片面强调“数学的生活化”转而 认识到了数学教学不应停留于学生的日常 生活,我们更不能以“生活味”去取代数 学课所应具有的“数学味”。
• 第二,由片面强调“学生主动探究”转而 认识到了人们认识的发展不可能事事都靠 自己相对独立地去进行探究,恰恰相反, 学习主要是一个文化继承的过程,更必然 地有一个优化的过程。
[例] “问题解决”的教学(解题策略: 画图)
• 问题:动物车展,第一天卖了65 辆车,第二天销量增加了1/5, 问:第二天卖了多少?
• 教学重点:画图策略
相关的思考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 去实现学生间的积极互动?特别是, 我们在课堂上是否应当充分展示各 种不同的画法,如直接画65个小圈, 画5个圈以代表65辆车,等等?
• 与此相对照,在数学课上我们所希望 学生养成的则是一种新的精神:它并 非与生俱来,而是一种后天养成的理 性精神 ;一种新的认识方式:客观的
研究;一种新的追求:超越现象以认 识隐藏于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为什 么);一种不同的美感:数学美(罗 素形容为“冷而严肃的美”)……
基本认识之一
• 应当突出数学课自身的文化韵味.
• 第四,我们又应如何去认识“动手实 践”与数学认识发展之间的关系?什 么是“活动的内化”的真正涵义?
聚焦“合作学习”
• 一个长期的热点与难点。 • 在一次调查中,在一个学区中有90%
的教师表示自己在教学中已经采用了 “合作学习”;但在后继的“面对面” 调查中,在17个作出肯定性回答的教 师中,却只有1人被确认为真正采取了 与“正式教学”不同的合作学习。
实际发展途径
• 从数学哲学到数学教育哲学。
数学教育哲学的主要内容
(1)数学观; (2)数学教育观; (3)数学学习观与数学教学观
数学教育哲学的合理定位
(1)突出观念成分: (2)正确处理理论研究与教学
实践之间的关系。
[例] 课程改革以来的自觉定位
• 政府行为与学术研究的理论导向与 批判作用的必要互补;
相关的评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有必要审视初期的 一些做法:强调了对原有的数学课程的批 判后,是否还要去继承;在强调了动手实 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后, 是否还要充分发挥认真听讲、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的作用;……或许这些都是常识, 但在所谓的‘新理念’的光芒下往往连常 识都会迷失,迷失在被煽动起的浮躁中。” (徐青松.直接导入,充分想象,自然提升 [J].教学月刊.2006(5))
• 语文教学反照下的数学教学。 • 类似的提法:“语文天生多情,
天生浪漫,语文教学……有其 自身的文化韵味。”
有益的比较
• 但是,究竟什么是数学课所应具有 的“数学味”?什么又是语文课所 特有的“语文味”?这两者究竟有 什么不同?
[例] 窦桂梅老师的《珍珠鸟》
• 教师突出地强调了课文中如下一些关键词: 小脑袋,小红嘴,小红爪子……,并要求 学生在朗读时努力体现“娇小玲珑、十分 怕人”这样一种意境(“读出味道来”)。
分析与思考
•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应当真正促进思 维(包括方法等)的优化。
• 实现积极互动的关键:第一,加强 比较;第二,应使优化成为学生的 自觉需要。
两段相关的论述
• 互动“不应被看成线性的和纯 因果性的”;恰恰相反,这一 过程应被理解成“反思性、循 环性和相互依赖的。”(科比)
• “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 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另 人的见解交换,会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思考数学问题需要很长时间。 我不知道中小学数学课堂是否能够 提供很多的思考时间。”(陈省身)
• 第三,由片面推崇“合作学习”转而 认识到了教学活动不应满足于表面上 的热热闹,而应更加重视实质的效果。
• 第四,由片面强调“动手实践”转而 认识到了不应“为动手而动手”,并 应注意对于操作层面的必要超越。
分析与思考
• 过去几年中的“进步”事实上只是 回归到了“常识”。
• 应当努力做到对于“常识”的超越, 从而才可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 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贡献:由唯一 强调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转向了 “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 问题:究竟什么是这里所说的“数 学思维”与“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我们又应如何去处理这两者 与数学知识的教学之间的关系?
现实中的问题
• 认识的泛化; • 做法上的简单化(取代与简单
组合)。
[例] 买花与培养对母亲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