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讲述讲解
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2)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二)惯性12、惯性的理解1)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理的质量的大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位置及受力情况毫无关系。
3)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3、防止惯性的现象带来的危害:汽车安装安全气襄,汽车安装安全带。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拍打衣服可除尘4、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二、基础知识检测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让小车每次从斜面顶端处由静止滑下,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测量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结果记录在下表中.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2)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_。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
亚里士多德
力是维持 物体运动 的原因。
历史上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
现实生活中,我们推动物体,物体才前进,停止推动物体,物体就停下来; 马拉车,车前进,停止拉车,车就停下了。那么力真的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吗?
伽利略理想实验
伽利略认为,一个运动的物体,假如有了某种速度以后,只要没有增加或 减小速度的外部原因,便会始终保持这一速度——这个条件只有在水平的平面 上才有可能,因为在斜面的情况下,朝下的斜面提供了加速的原因,而朝上的 斜面提供了减速的原因。
力不是维持 物体运动的
原因。
伽利略
伽利略理想实验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伽利略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让一个小球从静 止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 当倾角变小,运动的距离将变长,当斜面变成水平面后,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伽利略
伽利略理想实验
因为阻力并不能完全消除,所以伽利略的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他这 种依据逻辑推理将实际实验理想化的思想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伽利略
运动和力的关系
与伽利略同时代的科学家笛卡儿认为,如果物体处于运动之中,那么如无 其他作用的话,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 来方向。
笛卡儿
思考
运动和力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太空中的运动
思考:为什么太空中航天员很难停下来?而地上的物体不推就不动?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Isaac Newton ,
1643-1727)
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切物体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周围的物体有相互作用,即力的作用, 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 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5篇】
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19重力牛顿第一定律
重力牛顿第一定律一、知识概述1. 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施力物体和重力的方向及重力的作用点是重心;2. 知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公式:G=mg,知道g=9.8N/kg 的物理意义;3. 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认识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4. 理解惯性的定义,应用惯性解释惯性现象;二、重难点知识归纳与讲解(一)重力1.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 重力的大小:(1)在同一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大小相等;(2)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3)g值:G/m=g ,g=9.8N/Kg;(4)重力大小计算式:G=mg。
3.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4.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处。
5. 重力与质量的区别:(1)概念:(2)符号: G、m(3)单位: N、Kg(4)测量工具:弹簧秤、天平(5)方向:竖直向下、无(6)与位置的关系:有关、无关(二)惯性定律1、伽利略斜面实验:(1)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2)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3)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4)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高考物理动力学知识点讲解
高考物理动力学知识点讲解在高考物理中,动力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涉及到物体的运动以及引起运动变化的原因。
理解和掌握动力学的知识点对于解决物理问题、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高考物理中常见的动力学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即惯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比如说,一辆重型卡车比一辆小汽车更难改变其运动状态,就是因为重型卡车的质量大,惯性大。
接下来是牛顿第二定律,这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其表达式为 F = ma,其中 F 是合力,m是物体的质量,a 是加速度。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对物体施加一个力时,物体的加速度会随之改变。
例如,当我们用力推一个箱子,如果推力越大,箱子的加速度就越大;而如果箱子质量很大,要使其产生相同的加速度,就需要更大的力。
然后是牛顿第三定律,即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比如,我们站在地面上,脚对地面施加一个压力,地面同时也会给脚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持力。
这一定律在分析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非常有用。
在解决动力学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两类基本问题。
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这就需要我们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位移等物理量。
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此时,我们要先通过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然后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进而分析各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
假设一个质量为 5kg 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一个大小为 20N 的拉力,同时受到一个大小为 10N 的摩擦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一定律的讲解
5PART 5注意事项意事项需要注意的是,牛顿第一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也就是说,只有在没 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如果有外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20XX
牛顿第一定律的讲 解
汇报人:xxx
-
简介 1 定律的表述 3
注意事项 5
目录
2 历史背景 4 意义和价值 6 结论
1PART 1
简介
简介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
这个定律表述为:如果一个物体 不受外力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 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PART 2
受到外力作用
2
这个定律不仅在物理学中 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日
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3
理解这个定律可以帮助我 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 规律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3PART 3
定律的表述
定律的表述
如果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者所受外 力之和为零,那么这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它要么保持静止状态,要么保持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这个定律可以用公式来表述:F=ma,其中F 代表外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 加速度。当F=0时,a=0,即物体的加速度为
此外,牛顿第一定律也说明了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参考 系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中, 如果汽车突然刹车,车内的乘客会因为惯性而继续向前运动,但是车外的 人看到乘客却是静止的。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物理知识点详解力与运动
物理知识点详解力与运动力是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引起物体的运动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本文将详细解析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从牛顿三定律、重力、摩擦力以及弹力等方面进行讲解。
1. 牛顿的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称为惯性。
这一定律被称为牛顿的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即静止物体会一直保持静止,运动物体会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的第二定律牛顿的第二定律给出了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物体的加速度,即 F = ma,其中 F 表示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根据该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时,它会产生加速度,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地球表面,重力近似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g(g 约等于 9.8 m/s²)。
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垂直向下的力,所以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是它的唯一作用力。
4.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之间接触面上相互阻碍运动的力。
它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静摩擦力与物体受到的推力相等,使物体保持静止。
当物体开始运动时,静摩擦力逐渐减小,直到达到动摩擦力的大小。
动摩擦力始终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的运动。
5. 弹力当一个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它会产生弹性变形,相应地产生弹力。
弹力是物体恢复原状的力,它的方向与物体的变形方向相反。
根据胡克定律,弹力与物体的变形成正比,与弹簧的劲度系数 k 有关。
弹力可以用来解释弹簧振动、橡胶带的回弹等现象。
综上所述,力与运动密不可分。
牛顿的三定律给出了力的基本规律,重力、摩擦力和弹力则是力的常见形式。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讲解
牛顿第一定律(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理解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
【要点梳理】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要点诠释:对定律的理解: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
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要点二、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要点诠释:对惯性的理解。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
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
惯性只有大小,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惯性也大。
专题09-1 力 运动和力 第1节 力 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
第九课力运动和力第1节力牛顿第一定律基础知识过关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2.符号和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3.力的作用效果:①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改变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描述:①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②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5.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弹簧测力计三、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通常用字母G表示。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大小: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公式:G=mg。
4.方向:竖直向下。
5.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四.牛顿第一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影响因素:惯性是物体自身的属性,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的状态和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3)理解:①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②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
高频考点过关考点一:力的作用效果1.(2022•鄂州)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学们课后开始联想一些生活中与物理相关的情景。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世界级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基本包揽所有乒乓球项目的金牌,为国争光,扬我国威。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讲义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讲义一、牛顿运动定律的概述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由艾萨克·牛顿在 17 世纪提出。
它包括三条定律,分别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是: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这一定律揭示了物体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力以及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其表达式为 F = ma,其中 F 表示合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加速度。
这一定律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且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二、牛顿运动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一)行走与跑步当我们行走或跑步时,脚向后蹬地,地面会给我们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正是这个力推动我们前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我们施加给地面的力和地面给我们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而我们能够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是因为我们通过肌肉的力量改变了施加在地面上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了地面给我们的反作用力,进而改变了我们的运动状态,这也体现了牛顿第二定律。
(二)车辆的启动与制动汽车的启动是一个典型的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发动机提供的牵引力使得汽车产生向前的加速度,从而使汽车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
而在制动时,刹车系统施加一个阻力,产生一个向后的加速度,使汽车逐渐减速直至停止。
(三)体育运动在体育运动中,牛顿运动定律也无处不在。
例如,篮球运动员投篮时,手臂对篮球施加一个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篮球获得一个加速度飞出去。
而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踢球的力量越大,球获得的加速度就越大,飞行的速度和距离也就越远。
(四)电梯的运行当我们乘坐电梯时,如果电梯向上加速运动,我们会感觉到身体变重,这是因为电梯对我们的支持力大于我们的重力。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关系说课讲解
精品文档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关系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奠定了整个牛顿力学的基础,它定义了两个概念——惯性和力,指出了惯性和力怎样影响着物体的运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本性——抵抗速度改变的性质;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时,由于惯性,物体的自然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或者保持静止);物体受力时,物体的速度就要变化,不过,此时惯性仍然有表现——它抵抗速度的改变,使得物体的速度只能渐变,不能突变。
注意:不受力,不包括所受合力为零的情况,具体解释见牛顿第二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定义了惯性和力的概念,定性指出了惯性和力对物体速度的影响;牛顿第二定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定量的定义了惯性的大小和力的大小,定量的指出了惯性大小和力的大小对物体运动(具体化为加速度)的影响。
惯性大小——惯性质量的定义,是牛顿第二定律给出的,这是大多数中学老师所不知道的;大学教材中惯性质量的操作定义是这样的——两个孤立物体相互作用,经过一段时间,两个物体的速度该变量分别为A V1和02,则两个物体的惯性质量大小之比就是m i/m2= A v2/ A i,即卩m i/m2= (A v2/ A/(A/ A,即m i/m2=a i/a2。
具体请参见大学教材动量守恒”一章。
力的大小,是在惯性质量大小定义的基础上,由F=ma来定义的,即力是由加速度来定义的。
从力的定义可以看出来,牛顿第二定律首先是一个定义式;但是牛顿第二定律之所以称之为定律,是因为实验发现,不仅仅对标准物体,a * F,而且对任何物体,也有a* F——此处的 F 的大小是用标准物体来定义的。
牛顿第二定律a=F/m。
这个表达式是和牛顿第一定律协调的,当F=0时,a=0,即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当F工0寸,由于任何物体的质量都不为零,因此物体加速度并不是无穷大,有运动学知识可知,物体的速度就只能随着时间逐渐变化,而不能突变。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三篇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三篇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篇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程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4章第1节,主要内容有牛顿第一定律的概念和发现历程,是对前面所学惯性等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学习,也是对后续所学牛顿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等知识的铺垫,是物理学中的基础,需要学生准确把握。
二、学情分析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及时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发展变化,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的思维尚处在由经验型向抽象型转化的阶段,需要由我运用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逐步引导学生对物理学建立起严谨、深刻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为中心,渗透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之中,因此,本节的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推理过程,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理想实验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领略科学的魅力,养成客观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四、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及课程目标的确立,本节的重点有:重点:牛顿第一定律难点:探讨力和运动的关系五、教学方法为了顺利的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节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下面主要谈谈我对本节教学过程的设计(一)新课导入首先是新课导入环节,本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1学生实验,如何让课桌上的字典运动?停止用力会怎么样?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容易得出与亚里士多德相同的谬论:物体运动需要靠力维持。
牛顿定律三大定律讲解
牛顿定律三大定律讲解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牛顿定律那三大宝贝!牛顿第一定律啊,就像是个倔强的小孩,一旦动起来就不想停,或者安安静静地待着就不想被打扰。
你想想看,一个球在地上滚着,要是没东西挡它,它不就一直滚下去嘛,这就是它的“倔脾气”。
要是球本来就安静地待在那,你不去踢它,它也不会乱动呀。
这定律就告诉我们,物体都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的习惯呢,多有意思呀!再说说牛顿第二定律,这可厉害了!就好比你去推一个大箱子和一个小箱子,同样的力气,小箱子嗖的一下就跑老远了,大箱子却慢悠悠的。
为啥呀?因为质量不一样呀!力就像个小皮鞭,抽在物体上,物体的反应大小就和它的质量有关。
这就好像不同体重的人跑步,同样的风,瘦子可能被吹得晃悠,胖子可能就纹丝不动,是不是很形象?然后是牛顿第三定律,这个简直太奇妙啦!你打人一拳,自己的手也会疼,这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呀!就像你和朋友在冰上推来推去,你推他,他也推你,你们俩都会往后退呢。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多啦,船在水上开,水给船一个阻力,船也给了水一个力,不然水怎么会被推开呢?牛顿定律可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它们无处不在呀!你走路的时候,脚给地面一个力,地面也给你一个力,不然你怎么能往前走呢?你扔东西的时候,东西飞出去,你的手也会感觉到反作用力呢。
牛顿定律就像生活的小秘密,等你去发现。
想想看,如果没有牛顿定律,这世界得变成啥样呀?东西都莫名其妙地乱动或者不动,那可就乱套啦!所以说呀,牛顿可真是个大功臣,他发现的这些定律让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更深了一步呢。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和牛顿定律息息相关呀,从小小的动作到大大的机器运转,都有它们的影子。
它们就像隐藏在幕后的导演,指挥着一切物体的运动。
我们得好好感谢牛顿,让我们知道了这些神奇的规律。
所以呀,别小看了这三大定律,它们可是很重要的呢!大家在生活中多留意留意,就能发现它们的奇妙之处啦!怎么样,是不是觉得牛顿定律很有趣呀?。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
它由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在17世纪提出,被认为是经典力学的基石。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的惯性特性,讲述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行为。
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是: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意味着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其原有的状态。
如果物体静止,则会一直保持静止;如果物体在运动中,则会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会自发地改变其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惯性运动的解释,即物体会保持自己的状态,只有在受到力的作用下才会发生变化。
这一定律对于理解和解释物体的运动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举个例子来说明牛顿第一定律:假设我们将一个小球推向一个光滑的水平地面,当小球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
即使我们停止推动小球,小球仍会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为止。
这是因为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将保持其原有的运动状态,直到受到力的干扰。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与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的现象。
例如,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惯性,当司机突然刹车时,乘坐的乘客会向前倾斜,这是因为乘客的身体具有惯性,保持了原有的运动状态。
此外,球类运动、飞行器中的惯性导航系统、航天器进入地球轨道等都是基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
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我们解释物体的运动提供了基础,奠定了力学定律的基石。
它的发现和应用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其他学科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来说,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总结起来,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它告诉我们物体具有惯性特性,将保持其原有的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广泛,不仅在物理学中有关键的地位,而且在其他领域也有重要的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优秀10篇)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优秀10篇)《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本节在第二节实验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分析得出牛顿第二定律,它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运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将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联系,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这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此定律是联系力与运动的桥梁,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在整个教材教学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重点、难点在确定本节的重点、难点时我认为不只是让学生停留在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更应注重学生认识到牛顿第二定律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该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故重点是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难点是通过简单应用正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涵。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及数学表达式;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因果关系;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出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定律的探索过程,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从认识到实验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并加以运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四、教法与学法教无成法,但教要得法,高一学生创造力比较欠缺,对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创造出新理论的能力很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推理能力较弱,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归纳规律能力不强。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虽简单完美,记住也不难,但要全面、深入理解该定律中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联系,牢固掌握定律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我们偏远地区的城步苗乡学生来说是较为困难的。
【实用】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4篇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实用】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4篇【实用】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敬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高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第一节的知识。
2、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
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针对教材,提出本节教学目标。
3、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况、推理)(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2)通过伽利略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4、教学重点及依据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作为重点理由是: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科学探究急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其认识事物的规律及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5、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利于运动的关系。
学生从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
高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第一名《牛顿第一定律》试讲逐字稿
高中物理教师招聘面试第一名《牛顿第一定律》试讲逐字稿引言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第一位面试者,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试讲课。
我是XXX,热爱物理教育,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相信我能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XXX,热爱物理教育,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相信我能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物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一、引入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大家在初中研究过的力学知识。
在力学中,我们学过了牛顿的三大定律,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二、理论讲解那么,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呢?它是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这个定律简单来说就是: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们。
这个定律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
假设你正在开车,车突然刹车,你的身体会向前倾斜,这是因为你的身体具有惯性,保持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而当你坐在火车上,突然火车启动或停止,你的身体也会有相同的感觉,这同样是因为你的身体保持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这就是因为牛顿第一定律在起作用。
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会发生变化,而外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或状态。
三、实验演示为了更好地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个简单的实验。
请注意观察。
(我在台上摆放一个小木块,上面放着一本书)我将尝试推动桌子,使桌子上的木块移动。
请大家观察,当我推动桌子时,木块是如何移动的?(我推动桌子,木块不动)观察到了吗?当我推动桌子时,木块并未随之移动,这是因为木块具有惯性,保持了静止的状态。
这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
现在,我再尝试对木块施加一个向后的力。
(我用力向后拉木块)请大家观察,木块是如何反应的?(木块向前滑动)观察到了吗?当我对木块施加向后的力时,木块向前滑动,这是因为外力改变了木块的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优秀4篇
《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优秀4篇篇一: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1、地位及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所讲述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动力学的基础问题。
这节课学好了,学生建立了对运动和力关系的正确认识,就不容易从日常经验出发产生同历史前人产生过的相同的错误,也为学习动力学奠定了知识基础。
2、教材特点:①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了几千年都含糊不清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进一步深入理解。
②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理想实验,应充分引导学生探索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方法。
3、教材的重点、难点①重点:运用实验手段探索力和运动的本质关系,着重培养学生探索物理问题、分析物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②难点:如何用科学的观点来代替部分学生头脑中对运动和力关系的错误认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通过实验加探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三、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四、教学设计通过实验引入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
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用力去推,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一段时间后撤掉该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何?进一步提出问题:思考"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
通过学生的讨论,进行适时引导:相同条件下空中飞行的足球比地滚球运动的距离要长很多,地滚球为什么运动一会儿就停止呢?学生有的能回答出受阻力。
如果没有阻力的作用,足球将会怎样运动?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同州中学教师:王亚文1.知识与技能一、三维目标⑴体会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思想。
⑵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⑶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回顾历史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过程。
⑵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规律的形成都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⑵通过理想斜面的教学,体会理想实验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是整个力学体系的基石,而牛顿第一定律又是这个“基石”中的“基石”,它定性地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惯性的概念,为定量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拉开了序幕。
高中教材与初中相比,主要有四方面的不同。
一是定律内容深浅不同:初中教材叙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高中教材叙述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高中教材中的表述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它强调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突出了第一定律的独立性和重要意义,也为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做了一定的铺垫。
二是惯性的认识层次不同:初中强调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高中侧重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三是实验的设计、探究及思维深度不同:初中为斜面小车实验;高中为伽利略理想实验,突出了理想实验这种科学方法的价值所在。
四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不同:初中对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历史一语带过,高中教材回顾了历史,让学生体会一个规律的获得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结果,能够激发学生追求科学,勇于创新的情感。
三、学情分析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初步知道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的概念,但是缺乏对牛顿第一定律建立历史的了解,对内容也是一知半解。
学生对于“质量是惯性唯一的量度”更是缺乏认识,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速度也是惯性的量度。
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引导,配合实验、结合生活事例来澄清概念。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力和运动关系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常常形成与亚里士多德相似的观点,且根深蒂固。
处理具体的实际问题时,一些直觉的错误观点不时冒出来,存在着严重的"口是心非"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回顾历史探究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理解。
2.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五、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游戏,引入课题撕纸游戏猜一猜:1.一张纸已剪成两截,但未完全剪断,如果迅速用力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2.现在把纸剪成三截,但未完全剪断,如果迅速用力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大家不要动手,先猜一猜。
3.如果在中间的纸下面夹一个夹子,然后迅速撕两边,纸会断成几截?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结果呢?怎样解释我们的游戏呢?其实,在我们的游戏中还涉及到一个古老的话题──力和运动:用力撕纸,纸条断开运动起来。
运动和力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体验古人的探究过程,学习古人的探究方法,进一步理解论述运动和力关系的牛顿第一定律。
(二)回顾历史,探究定律1.情景设问,经验猜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运动和力如影随形,总是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比如:马拉车则车前进,不再拉,前进的车会停下来;人象推车则车前进,不再推,前进的车会停下来;踢球,球沿草地向前滚动,不再踢,滚动的球会慢慢停下来。
思考:运动和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最早提出这个问题并给出经验猜想的是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
他根据生活生产经验猜想: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运动需要力维持。
他的观点来自实际经验,还能用实际经验验证,所以被人们广泛接受,并维持了近两千年。
设问:我们现在知道,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那么他有贡献吗?亚里士多德的贡献: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首先质疑并深入研究的是十六世纪的伽利略。
他观察了球的滚动。
2.质疑假设,科学猜想当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增大,而向上滚动时,速度减小。
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它的速度应该不增不减。
实际观察的结果是:沿水平面滚动的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①现象:沿水平面滚动的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球停下来是因为没有力的作用。
伽利略恰恰从这一现象出发,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质疑。
②质疑:滚动的球之所以停下来,真的是因为没有力的作用吗?设问:球停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伽利略之前,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摩擦力这种无形的力,伽利略是第一个意识到摩擦力的人。
他改变了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发现:水平面越光滑,球滚得越远。
于是,他推断这是摩擦阻力作用的结果。
结论:滚动的球停下来,是摩擦阻力作用的结果。
③假设:若没有摩擦阻力,沿水平面滚动的球将怎样运动呢?④猜想: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动下去。
过渡:伽利略设计了一个双斜面实验。
3.实验探究,得出结论(1)双斜面实验左斜面固定,右斜面倾角可变。
实验中我们设定小球始终从左斜面定位卡处由静止释放。
①固定右斜面,改变小球所受的摩擦,观察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怎样变化。
重复一次。
思考:1.小球所受摩擦阻力的大小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2.摩擦阻力的大小与释放点到上升的最高点的高度差是什么关系?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会上升到多高的地方?②减小右斜面倾角,观察小球沿斜面运动的最远距离怎样变化。
重复一次。
思考:1.减小右斜面倾角,小球沿斜面运动的最远距离如何变化?2.如果没有摩擦,减小右斜面倾角,沿斜面滚动的最远距离怎样变化?小球将上升到多高的地方?③将右斜面放平,释放小球,观察小球的运动。
思考:1.如果水平木板足够长,小球会停下来吗?2.如果没有摩擦,水平木板足够长,小球将滚到哪里去呢?实验事实逻辑推理(无摩擦,右斜面足够长)右斜面固定摩擦越小,球滚得越高球将滚上原来的高度减小右倾角球沿斜面滚得越远球沿斜面滚得越远,一直滚到原来的高度放平右斜面球滚得最远球将一直滚动下去过渡:现在通过动画来模拟没有摩擦阻力时小球的运动。
我们为动画配了一段话剧。
(2)动画模拟(老师扮演伽利略,学生扮演小球。
)伽利略:小球先生(小姐),如果没有摩擦,你会爬上什么高度呢?小球:我会搭乘梦想的阶梯一步一步往上爬,直到爬上原来的高度。
伽利略;如果我减小右斜面的倾角,你还会爬到原来的高度吗?小球:梦想有多高,我就可以爬多高,只是我要走的路程更长了。
伽利略:如果我继续减小右斜面的倾角呢?小球:我心依旧,只是又多了一段山水之程。
伽利略:如果我把右斜面放平,你还会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前行吗?小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既然选择了高度,留给世界的便只能是背影。
播放周杰伦的《蜗牛》节选: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小小的天留过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希望同学们像小球一样怀着梦想,沿着人生的轨道一步一步往前行!总有一天,你有属于你的天!过渡:伽利略的双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3)理想实验的魅力:实验(事实)+逻辑推理通过可靠的实验事实,加上合理的逻辑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方法。
理想实验的魅力:实验不能实现的地方,思维向前一步。
这种方法非常了不起!爱因斯坦是这样评价的: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这个评价实事求是,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经历了2000多年,物理学徘徊不前;从伽利略到爱因斯坦,只经历300多年,物理学的大厦初步建立,大师辈出。
这都得益于伽利略首创的实验研究方法。
过渡:通过双斜面理想实验,伽利略得出了结论。
(3)伽利略:若没有摩擦阻力,沿水平面滚动的球将永远滚动下去。
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回顾、思考:①静止的车、足球为什么运动起来?②运动的车、足球为什么会停下来?③力和运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设问:运动状态是用什么物理量描述?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受到了推、拉力;由运动变为静止,受到了摩擦阻力。
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受到了脚的力;由运动变为静止,受到了草地的摩擦阻力。
过渡:与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对他的观点进行了补充。
4.补充完善,形成定律(1)笛卡尔的补充: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这应成为一个原理,它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
笛卡尔补充了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过渡:1642年,伽利略逝世,1643年牛顿在英国诞生。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计并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
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牛顿把伽利略、笛卡尔的正确结论总结成为牛顿第一定律,它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过渡:现在我们来理解定律。
(三)理解定律,了解惯性思考:牛顿第一定律中论述的运动和力的关系是怎样的?1.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不受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运动状态变化,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思考: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能不能通过实验验证呢?不能。
由于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许多阻力很小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阻力很小的现象:冰壶从视频可以看出,冰壶在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几乎不变,直到碰上另一个冰壶。
思考:定律中还论述了什么呢?3.惯性:①概念: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设问: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吗?当物体做变速运动时,由于惯性,物体会抵抗速度的改变,从而使速度的改变需要一段时间。
比如汽车紧急刹车时不会立即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②一切物体有惯性,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
物体惯性大,“本领”大,运动状态难改变;物体惯性小,“本领”小,运动状态易改变。
思考并猜想:物体的惯性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游戏:用嘴吹书提起书,用最大力气吹垂下的封面;用手提起封面,用最大力气吹垂下的书。
思考: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能说明惯性和质量的关系吗?③惯性与质量: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为kg。
在初中质量定义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现在进一步从惯性的角度认识了质量;以后还要从物体间的引力认识质量。
过渡:现在,就可以解释撕纸游戏了。
(四)再设情景,规律应用1.思考:怎样解释撕纸游戏?有夹子,增大了中部的质量,增大了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