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平鳍鳅科鱼类同域共存的机理探究
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
第53卷 第11期 2023年11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P E R I O D I C A L O F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53(11):047~054N o v .,2023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蒋明峰1,陈新军1,2,3,4,许子安1,林泓羽1,吕泽华1,2,3,4,雷 林1,2,3,4,贺海平5,贾海滨5,汪金涛1,2,3,4❋❋(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2.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3.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4.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5.大洋世家(浙江)股份公司,浙江舟山310009)摘 要: 为了解在不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 N S O )事件下中西太平洋鲣鱼(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资源的变动规律,本研究根据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 C P F C )2008 2018年中西太平洋鲣鱼的生产数据,结合海洋尼诺指数(O N I),利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季时间尺度下鲣鱼的自由鱼群和随附鱼群的渔场空间特征及其与E N S O 事件的关系㊂季尺度下渔场重心聚类分析表明,各簇所包含季度发生的异常气候事件具有一致性㊂拉尼娜时期,两种鱼群的主要渔场都有向西移动的趋势,厄尔尼诺时期则相反㊂在异常气候事件下,随附鱼群的迁移幅度小于自由鱼群,且随附鱼群渔场的经向分布更稳定㊂不同E N S O 模态下,资源丰度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㊂对自由鱼群而言,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1㊁2季度时165ʎE 以西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650,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3㊁4季度时165ʎE 180ʎ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411,在厄尔尼诺时期,180ʎ以东海域的资源丰度最高,灰色关联度为0.727㊂对随附鱼群而言,165ʎE 以西海域及165ʎE 180ʎ海域资源丰度最高时期为拉尼娜时期,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852和1.000,180ʎ以东海域资源丰度最高时期为厄尔尼诺时期,灰色关联度为1.000㊂研究结果可用于气候变化背景下鲣鱼渔情的预报㊂关键词: 鲣鱼;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中西太平洋;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中图法分类号: S 9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5174(2023)11-047-08D O I : 10.16441/j.c n k i .h d x b .20220320引用格式: 蒋明峰,陈新军,许子安,等.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3(11):47-54.J i a n g M i n g f e n g ,C h e n X i n j u n ,X u Z i a n ,e t a l .S p a t i a l c l u s t e r i n g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i n W e s t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 a n d i t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E N S O [J ].P e r i o d i c a l o f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f C h i n a ,2023,53(11):47-54. ❋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9Y F D 090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6141);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项目(19D Z 1207502)资助S u p p o r t e d b y t h e N a t i o n a l K e y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gr a m o f C h i n a (2019Y F D 0901404);t h e N a t i o n a l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C h i n a (41876141);t h e S h a n g h a i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P l a n P r o gr a m (19D Z 1207502)收稿日期:2022-06-27;修订日期:2022-09-13作者简介:蒋明峰(1998 ),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渔业资源㊂E -m a i l :j m f 822221y yt @163.c o m ❋❋ 通信作者:E -m a i l :j t w a n g@s h o u .e d u .c n 鲣鱼(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属鲭科(S c o m b r i d a)鲣属(K a t s u w o n u s ),为大洋性中上层洄游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㊁亚热带海域[1]㊂2018年,全球鲣鱼总产量达320万t ,仅次于秘鲁鳀(E n g r a u l i s r i n ge n s )和阿拉斯加狭鳕(T h e r a g r a c h a l c o g r a mm a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2]㊂中西太平洋海域是鲣鱼渔业的主要作业渔场,近年来,其鲣鱼平均产量超过150万t ,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而其中70%以上的产量来自于围网渔业[3]㊂中西太平洋鲣鱼鱼群按其活动特性可分为自由集结的自由鱼群㊁随附于鲸豚类的鲸豚随附群和随附于天然漂流物㊁漂流性人工集鱼装置(D r i f t i n g f i s h a g gr e -ga t i o n d e v i c e s ,D F A D s )等的漂流物随附群;其中,自由鱼群和漂流物随附群(以下简称随附鱼群)是围网渔业的主要对象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 l N in o -S o u t h e r n O s c i l l a t i o n ,E N S O )事件是影响中西太平洋鲣鱼时空分布和生活史特征的主要因素[4]㊂已有研究表明,中西太平洋两种鲣鱼鱼群的形态特点㊁摄食习性㊁洄游模式等生物学特征存在差异[5-6],而目前对不同鱼群鲣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E N S O 关系的研究较少㊂本研究基于2008 2018年中西太平洋鲣鱼渔业数据,利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鲣鱼的自由和随附鱼群在不同E N S O 模态下的分布特征,进一步了解中西太平洋鲣鱼资源变动规律,为鲣鱼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依据㊂1 材料与方法1.1数据来源与作业海域中西太平洋海域鲣鱼围网生产统计数据来源于中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2023年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f i s h -e r i e s c o m m i s s i o n ,W C P F C ),数据涵盖作业时间(年㊁月)㊁作业地点(经度㊁纬度)㊁投网次数和渔获量(t)等,研究海域为130ʎE 140ʎW ㊁20ʎN 20ʎS㊂渔业统计数据空间分辨率均为5ʎˑ5ʎ,研究时间为2008 2018年㊂1.2分析方法1.2.1C P U E 的计算 本研究以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 a t c h p e r u n i t e f f o r t ,C P U E )代表鲣鱼的资源丰度,定义投网次数为捕捞努力量,以5ʎˑ5ʎ为一个渔区,分别计算不同围网操作方式下各渔区各年㊁季的C P U E ,并分析其时空差异㊂C P U E 计算公式如下:E C P U E i j=c i jn i j㊂(1)式中:E C P U E i j为渔区i 中操作方式j 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t /网);c i j 为渔区i 中操作方式j 的总渔获量(t ),n i j 为渔区i 中操作方式j 的总捕捞努力量(投网次数)㊂1.2.2渔场重心聚类分析 利用渔场重心法,计算各季度不同鲣鱼鱼群渔场重心㊂其计算公式如下[7]:X m =ðai =1c i ˑX i ðai =1c i ;(2)Y m =ðai =1c i ˑY i ðai =1c i ㊂(3)式中:c i 为渔区i 的总渔获量;X m 为季度m 渔场重心的经度;Y m 为季度m 渔场重心的纬度;X i 为渔区i 的经度;Y i 为渔区i 的纬度;a 为渔区总数㊂分别对两种鲣鱼鱼群2008 2018年各季度渔场重心进行标准化后,计算渔场重心间的欧氏距离㊂受F A D s 休渔制度的影响,2010 2016年第三季度产量均明显低于其余各季度,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故在随附鱼群聚类分析中排除这7个季度㊂根据计算后的欧氏距离,将各季度渔场重心按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8],比较分析其季间变化,渔场重心标准化及欧氏距离计算公式如下[9]:Z l o n ,m =X m -XS l o n ;(4)Z l a t ,m =Y m -YS l a t;(5)D m n =(Z l o n ,m -Z l o n ,n )2+(Z l a t ,m -Z l a t ,n )2㊂(6)式中:Z l o n ,m 为季度m 渔场重心经度坐标的标准分;Z l a t ,m 为季度m 渔场重心纬度坐标的标准分;S l o n 为经度坐标的标准差;S l a t 为纬度坐标的标准差;D m n 为季度m 和季度n 渔场重心的欧氏距离㊂1.2.3不同聚类下渔场分布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受海洋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影响,鲣鱼会在东西方向上做长距离洄游,而南北方向则无明显变化[6]㊂因此,本研究通过统计各季度对应的海洋尼诺指数(O c e a n i c E lN in o i n d e x ,O N I ),分析各聚类与E N S O 循环的关系,并根据O N I 值从各簇中选取具代表性的时间区间,以5ʎ为经度区间,对比分析各代表时间区间中渔获量比重的经向变化,以此指代不同E N S O 模态下的渔场分布情况,采用N in o 3.4区的3个月滑动平均海表温度距平值(S e a s u r f a c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o m a l y,S S T A )为O N I 值,数据来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h t t p s ://o r i g i n .c p c .n c e p .n o a a .go v /),依照N O A A 对E N S O 事件的定义,将各季度所发生气候事件进行归类,即连续5个月N in o 3.4区S S T A 的3个月滑动平均值ɤ-0.5ħ为一次拉尼娜事件,连续5个月N in o 3.4区S S T A 的3个月滑动平均值ȡ0.5ħ为一次厄尔尼诺事件㊂1.2.4资源丰度评价 根据渔获量比重的经向分布及各国专属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将研究海域划分为三部分,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各海域在各代表时间区间的资源丰度差异[10],以此指代不同E N S O 模态下资源丰度的变化情况㊂以5ʎ为经度区间,分别选取各海域两种鱼群聚类所有代表性季度中每一经度区间最大C P U E 值构成最优向量并作为母序列,计算各聚类子序列与母序列的灰色关联度,以灰色关联度的大小作为资源丰度好坏的评价标准㊂其计算公式如下:ξa k =m i n am i n k x 0k -x a k +ρˑma x a m a x kx 0k -x a k x 0k -x a k +ρˑm a x a m a x kx 0k -x a k ;(7)r a =1nðnk =1ξa k ㊂(8)式中:ξa k 为气候模态a 下第k 个经度区间的灰色关联系数;x 0k 为母序列;x a k 为子序列;ρ为分辨系数;本研究取值0.5,r a 为气候模态a 下该研究海域的灰色关联度㊂本研究中聚类分析部分由R 4.0.3软件中的 N b -C l u s t 包[11]及 f a c t o e x t r a包[12]完成,灰色关联分析由E x c e l 2019软件完成,图片制作由o r i gi n 2019b 软件及R 4.0.3软件中的 g gt r e e 包[13]完成㊂2 结果2.1渔场重心聚类分析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以空间距离4为阈值可将自由鱼群的季间渔场重心分为4簇(见图1(a )和图2(a)),各重心间欧氏距离介于0.045~5.344之间㊂对比分析聚类结果与O N I 的关系(见图3(a))可知,簇1中有7个季度处于拉尼娜时期,占54%,其余各季度均处于拉尼娜时期前后;簇2中有8个季度处于拉尼娜时期,占58%,3个季度8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1期蒋明峰,等: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处于厄尔尼诺时期,占21%;簇3中各季度均处于厄尔尼诺时期;簇4中有10个季度处于正常气候条件下,占77%,其余3个季度均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㊂以空间距离4为阈值可将随附鱼群的季间渔场重心分为3簇(见图1(b )和图2(b)),各重心间欧氏距离介于0.101~4.743之间㊂对比分析聚类结果与E N S O事件的关系(见图3(b))可知,簇1中各季度均在拉尼娜时期;簇2中7个季度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占70%;簇3中有12个季度处于正常气候条件下,占75%㊂图1 自由鱼群(a )及随附鱼群(b)聚类融合水平值F i g .1 F u s i o n l e v e l v a l u e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 c h o o l c l u s t e r i n g (a )a n d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c l u s t e r i n g (b)(图中数字标签为 年份/季度 格式㊂T h e n u m e r i c l a b e l s i n t h e f i g u r e s a r e i n t h e f o r m a t o f y e a r /qu a r t e r .)图2 自由鱼群(a )及随附鱼群(b)渔场重心聚类结果F i g .2 C l u s t e r i n g r e s u l t s o f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b a r y c e n t e r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a )a nd a s s o c i a te d s c h o o l (b ) 综上所述,自由鱼群聚类中,簇1㊁簇2涵盖了研究范围内93%的拉尼娜季度,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簇1中各因子多属第1㊁2季度,渔场重心位于2ʎS 以北(见图4),而簇2中各因子多属第3㊁4季度,渔场重心位于2ʎS 以南,簇3中渔场重心位于2ʎS 以南,175ʎE 以东海域,涵盖了44%的厄尔尼诺季度;随附鱼群聚类中,簇1中渔场重心多位于2ʎS 以南,165ʎE 以西海域,涵盖了研究范围内73%的拉尼娜季度,而簇2中渔场重心则位于2ʎS 以南,170ʎE 以东海域,涵盖了78%的厄尔尼诺季度㊂因此,以自由鱼群的簇1㊁2代指拉尼娜时期,簇3代指厄尔尼诺时期,簇4代指正常气候时期;以随附鱼群的簇1代指拉尼娜时期,簇2代指厄尔尼诺时期,簇3则代指正常气候时期㊂2.2不同气候模态下渔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分别选取各聚类中与气候事件对应的季度作为代表时间区间(见表1),计算各代表时间区间渔获量比重的平均值,并分析其经度上的差异㊂由图5可知,自由鱼群和随附鱼群高产渔场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强的规律性,自由鱼群聚类中,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1㊁2季度时,高产渔场集中在140ʎE 160ʎE 海域,160ʎE 以东渔获量比重呈下降趋势;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3㊁4季度时,渔获量高值区略向东移,集中在145ʎE 165ʎE 海域,165ʎE 以东渔获量比重呈下降趋势;厄尔尼诺事件及正常气候条件下各季度渔获量高值区分布较广,但各区间内9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 国 海 洋 大 学 学 报2023年占比相对较低,厄尔尼诺时期主要渔场位于175ʎE 155ʎW 海域,正常气候条件下,主要渔场位于155ʎE 180ʎ海域㊂图3 自由鱼群(a )及随附鱼群(b )各簇及其对应O N IF i g .3 C l u s t e r s a n d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O N I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a )a nd a s s o c i a te d s c h o o l (b)图4 自由鱼群(a )及随附鱼群(b)各簇的空间分布F i g .4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c l u s t e r s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a )a nd a s s o c i a te d s c h o o l (b )表1 各簇代表时间区间T a b l e 1 T y p i c a l pe r i o d of e a c h c l u s t e r 类别C a t eg o r y自由鱼群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随附鱼群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簇1代表时间区间T y p i c a l pe r i o d of c l u s t e r 12008/1,2009/1,2012/1,2011/2,2011/3,2018/1,2018/22008/1,2008/2,2008/4,2009/1,2010/4,2011/1,2011/4,2012/1簇2代表时间区间T y p i c a l pe r i o d of c l u s t e r 22008/2,2008/4,2010/3,2010/4,2011/4,2016/4,2017/42010/1,2014/4,2015/1,2015/2,2015/4,2016/1,2018/4簇3代表时间区间T y p i c a l pe r i o d of c l u s t e r 32009/4,2014/4,2015/3,2015/42008/3,2009/2,2010/2,2012/2,2012/4,2013/1,2013/2,2014/1,2014/2,2016/2,2018/2,簇4代表时间区间T y p i c a l pe r i o d of c l u s t e r 42008/3,2012/3,2014/1,2014/2,2014/3,2016/2,2017/2,2017/3,2018/3注:随附鱼群聚类仅有3簇,故簇4代表时间区间处为 ㊂表中数字标签为 年份/季度 格式㊂F o r t h e r e a r e o n l y 3cl u s t e r s i n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a w a s s h o w n i n t y p i c a l p e r i o d o f c l u s t e r 4o f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T h e n u m e r i c l a b e l s i n t h e t a b l e a r e i n t h e f o r m a t o f y e a r /qu a r t e r . 不同气候模态下,随附鱼群渔获量在经度上的分布相比自由鱼群更稳定,不存在明显的高值区㊂拉尼娜时期主要渔场为140ʎE 180ʎ海域,厄尔尼诺时期主要渔场为165ʎE 165ʎW 海域,正常气候条件下,主要0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1期蒋明峰,等: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 N S O 的关系渔场则位于160ʎE 180ʎ海域㊂2.3资源丰度评价根据渔获量的空间分布及各沿海国专属经济区的地理位置将研究海域分为3部分,分别为165ʎE 以西海域㊁165ʎE 180ʎ海域及180ʎ以东海域㊂灰色关联分析表明(见表2),对自由鱼群而言,165ʎE 以西海域资源丰度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1㊁2季度时最高,165ʎE180ʎ海域资源丰度在拉尼娜事件发生于第3,4季度时最高,180ʎ以东海域资源丰度在厄尔尼诺时期最高㊂对随附鱼群而言,165ʎE 以西海域及165ʎE 180ʎ海域资源丰度均在拉尼娜时期最高,180ʎ以东海域最高资源丰度则出现于厄尔尼诺时期㊂图5 自由鱼群(a )及随附鱼群(b)各簇代表时间区间渔获量比重在经度上的分布F i g 5 P e r c e n t o f c a t c h o f e a c h l o n g i t u d e i n t y p i c a l p e r i o d o f e a c h c l u s t e r f o r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a )a nd a s s o c i a te d s c h o o l (b )表2 各研究海域不同气候模态下两种鱼群的灰色关联度T a b l e 2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d e g r e e o f t w o d i f f e r e n t s c h o o l s o f e a c h s t u d y ar e a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c l i m a t e p a t t e r n s 海域S e a a r e a不同气候模态下自由鱼群灰色关联度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d e g r e e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c h o o l u nde r d if f e r e n t c l i m a t e p a t t e r n s拉尼娜时期(1,2季度)L a N in a (Q 1t h ,Q 2t h)拉尼娜时期(3,4季度)L a N in a (Q 3t h ,Q 4t h)厄尔尼诺时期E l N in o 正常气候N o r m a lc l i m a t ep a t t e r n 不同气候模态下随附鱼群灰色关联度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d e gr e e o f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c l i m a t e p a t t e r n s拉尼娜时期L a N in a 厄尔尼诺时期E l N in o 正常气候N o r m a lc l i m a t ep a t t e r n 165ʎE 以西0.6500.4720.4190.4710.8520.5910.637165ʎE 180ʎ0.3780.4110.3830.3961.0000.7510.761180ʎ以东0.6920.5230.7270.7020.7601.0000.8503 讨论与分析E N S O 作为气候系统中最强的年际气候信号之一,对鲣鱼的空间分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4]㊂不同E N S O 模态下,中西太平洋的水温㊁饵料生物丰度㊁海流等环境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鲣鱼的适宜栖息地出现变动㊂西太平洋暖池是维系E N S O 循环的纽带,其边界29ħ等温线可作为表征鲣鱼渔场经向分布特征的指标[15-16],拉尼娜时期,暖池面积缩小,29ħ等温线边界西移,适宜栖息地面积缩小,鲣鱼鱼群向西迁徙,导致捕捞努力量向海域西部聚集,出现了渔获量集中的现象;厄尔尼诺时期则相反,随着暖池的扩散,29ħ等温线边界东移,适宜栖息地面积增大,鲣鱼资源的分布更广泛,渔获量分布也相对均匀[17-18]㊂本研究认为,季尺度上的渔场重心聚类可有效表征中西太平洋鲣鱼在不同E N S O 模态下的空间特征,且不同模态下渔场重心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㊂沈建华等[19]研究发现,鲣鱼渔场重心在拉尼娜时期偏向西北,而在拉尼娜时期偏向东南,这与本研究中自由鱼群渔场重心的分布规律基本相符㊂拉尼娜时期,自由1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3年鱼群渔场重心总体偏向中西太平洋西北部及西部海域,其聚类以2ʎS为界被分为南㊁北2簇,而随附鱼群渔场重心则主要位于2ʎS以南,温跃层上界深度的变化可能是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㊂S c h a e f e r和F u l l e r[20]研究发现,鲣鱼自由鱼群80.5%的时间都活动于温跃层之上,因此温跃层上界深度较浅的海域捕捞自由鱼群的成功率更高;而随附鱼群会更频繁地进入温跃层索饵,其渔获率与温跃层深度关联较弱[21]㊂拉尼娜时期,鲣鱼鱼群向中西太平洋西部迁移,温跃层呈西弱东强的趋势,其上界深度较厄尔尼诺时期及正常气候时期更深,且存在明显的年内变化[22],上半年间,赤道北部海域温跃层上界深度相对较浅,南部海域则通常较深,而在下半年,赤道南部温跃层上界深度逐渐降低,这为捕捞自由鱼群的成功率提供了保障,导致渔场重心向南偏移㊂王学昉等[23]认为,正常气候条件下,自由鱼群与随附鱼群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在本研究中得到了印证,正常气候条件下,两种鱼群的季间渔场重心都集中于2ʎS以北,160ʎE 175ʎE的中西太平洋中部海域,且其高产渔场也都处于165ʎE 180ʎ海域㊂不同E N S O模态下,自由鱼群和随附鱼群的洄游模式存在差异㊂拉尼娜时期,相比自由鱼群,随附鱼群主要渔场西移幅度较小,厄尔尼诺时期其东移幅度较小㊂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样的㊂一方面,饵料生物丰度是影响鲣鱼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24],中西太平洋海域生产力较低,饵料生物分布呈斑块状,因此鲣鱼会为寻找适宜的索饵场而进行长距离洄游[25-26]㊂D F A D s的大规模使用改变了鲣鱼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其提供了一种替代大尺度洄游的新生活史策略[27]㊂C a s t r o等[28]研究发现,天然流木等漂浮物往往会停留在饵料丰富的锋区与涡旋中,因此鲣鱼等热带金枪鱼在进化过程中将漂浮物与摄食活动相关联,表现出对漂浮物的随附性与趋向性㊂有研究认为,D F A D s作为天然漂浮物的替代物,起到了 生态陷阱 的作用,从而对鲣鱼的摄食模式产生影响,聚集在D F A D s等漂浮物附近的鲣鱼群体会以其为参考点在周围海域索饵[29]㊂H i d a y a t等[30]研究发现,自由鱼群渔场叶绿素浓度通常高于随附鱼群渔场,表明随附鱼群对海洋环境中饵料丰度的变化不如自由鱼群敏感㊂自由鱼群往往聚集于暖池和冷舌交汇处形成的高营养盐辐合锋区索饵,而该锋区的经向移动与拉尼娜及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存在同步性[31];随附鱼群受饵料丰度影响较小,故在异常气候条件下,其经向移动范围较自由鱼群更小,渔场分布相对稳定㊂另一方面,流木等天然漂浮物多出现在靠近陆地的海区,并随海流流动,天然流木渔场往往集中于170ʎE以西的中西太平洋中部海域[3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随附鱼群的分布㊂D F A D s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围网渔业的捕捞效率和产量,但同时也衍生了兼捕黄鳍金枪鱼(T h u n-n u s a l b a c o r e s)和大目金枪鱼(T h u n n u s o b e s u s)幼鱼的问题㊂为此,W C P F C自2008年起采取了针对随附鱼群的F A D s禁渔期管理措施,禁渔时间由最初的2个月延长至现在的3~4个月,在此期间,禁止对随附鱼群进行捕捞,以达到养护黄鳍金枪鱼和大目金枪鱼资源的目的[33-34]㊂资源状况良好的鲣鱼渔业也受到该政策的影响,2008年以来,中西太平洋海域针对随附鱼群的投网次数逐渐降低,其比重维持在30%~40%(见图6),而其渔获量比重从先前的60%以上降至目前的40%~50%㊂因此,了解不同鱼群在不同气候模态下的时空分布特征有助于提高捕捞效率,为企业入渔提供参考㊂图62008 2018年自由鱼群及随附鱼群渔获量/投网次数比重F i g.6P e r c e n t o f c a t c h/s e t o n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 c h o o l a n d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f r o m2008t o20184结语本研究利用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季尺度上研究了鲣鱼不同鱼群的分布特征差异及其与E N-S O的关系㊂鲣鱼渔场的空间分布除受E N S O现象影响外,还受到鲣鱼自身洄游特征及F A D s禁渔期等管理措施的影响,同时,出于数据的局限性,本研究所用的5ʎˑ5ʎ空间分辨率稍显粗糙,未来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数据收集精细化的基础上利用更小空间分辨率进行分析,以期更精确地了解鲣鱼渔场的变动趋势,为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㊂参考文献:[1]黄锡昌,苗振清.远洋金枪鱼渔业[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55-60.H u a n g X C,M i a o Z Q.D i s t a n t W a t e r T u n a F i s h e r y[M].S h a n g-2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1期蒋明峰,等:中西太平洋鲣鱼空间聚类特征及其与E N S O的关系h a i:S h a n g h a i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L i t e r a t u r e P r e s s,2003:55-60.[2] F o o d a n d A g r i c u l t u r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T h eS t a t e o f W o r l d F i s h e r i e s a n d A q u a c u l t u r e[R].R o m e:F o o d a n dA g r i c u l t u r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U n i t e d N a t i o n s,2020.[3]方舟,陈洋洋,陈新军,等.中西太平洋鲣渔场时空分布研究[J].海洋渔业,2019,41(2):149-159.F a n g Z,C h e n Y Y,C h e n X J,e t a l.S p a t i a l a n d t e m p o r a l d i s t r i b u-t i o n a n a l y s i s o f h i g h c a t c h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f o r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J].M a r i n e F i s h e r i e s,2019,41(2):149-159.[4]L e h o d e y P,B e r t i g n a c M,H a m p t o n J,e t a l.E l N i n o S o u t h e r n O s-c i l l a t i o n a nd t u n a i n t he w e s t e r n P a c if i c[J].N a t u r e,1997,389: 715-718.[5] A s h i d a H,T a n a b e T,S u z u k i N.D i f f e r e n c e o n r e p r o d u c t i v e t r a i t o f s k i p j a c k t u n a K a t s u o n u s p e l a m i s f e m a l e b e t w e e n s c h o o l s(f r e e v s F A D s c h o o l)i n t h e t r o p i c a l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 [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i o l o g y o f F i s h e s,2017,100(8):935-945.[6] W a n g X,X u L,C h e n Y,e t a l.I m p a c t s o f f i s h a g g r e g a t i o n d e v i c e s o n s i z e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s k i p j a c k t u n a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J].A-q u a t i c E c o l o g y,2012,46(3):343-352.[7]王韫沛,陈新军,余为.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重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0,29(6):899-909.W a n g Y P,C h e n X J,Y u W.V a r i a t i o n s o f g r a v i t y c e n t e r s o f f i s h-i n g g r o u n d f o r n e o n f l y i n g s q u i d O m m a s t r e p h e s b a r t r a m i i i n t h e n o r t h w e s t P a c i f i c O c e a n a n d i t s r e l a t i o n w i t h m 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J].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2020,29(6):899-909.[8] M u r t a g h F,L e g e n d r e P.W a r d s h i e r a r c h i c a l a g g l o m e r a t i v e c l u s t e-r i n g m e t h o d:W h i c h a l g o r i t h m s i m p l e m e n t W a r d s c r i t e r i o n?[J]. J o u r n a l o f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2014,31(3):274-295.[9]薛薇.S P S 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301-323.X u e W.S t a t i s t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S P S S[M].B e i j i n g:E l e c t r o n i c I n d u s t r y P r e s s,2005:301-323.[10]陈新军,许柳雄,田思泉.北太平洋柔鱼资源与渔场的时空分析[J].水产学报,2003,27(4):334-342.C h e n X J,X u L X,T i a n S Q.S p a t i a l a n d t e m p o r a l a n a l y s i s o fO m m a s t r e p h e b a r t r a m i i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i t s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i n N o r t h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J o u r n a l o f F i s h e r i e s o f C h i n a,2003,27(4): 334-342.[11]C h a r r a d M,G h a z z a l i N,B o i t e a u V,e t a l.N b C l u s t:A n R p a c k-a g e f o r d e t e r m i n i n g t h e r e l e v a n t n u mb e r o fc l u s t e r s i n ad a t a se t[J].J o u r n a l o f S t a t i s t i c a l S o f t w a r e,2014,61:1-36. [12] K a s s a m b a r a A.P r a c t i c a l g u i d e t o p r i n c i p a l c o m p o n e n t m e t h o d s i nR[D B/O L].(2017-08-10)[2022-06-02].h t t p://w w w.s t h d a.c o m.[13] Y u G,S m i t h D K,Z h u H,e t a l.g g t r e e:A n R p a c k a g e f o r v i s u-a l i z a t i o n a n d a n n o t a t i o n o f p h y l o g e n e t i c t r e e s w i t h t h e i r c o v a r i a t e sa n d o t h e r a s s o c i a t e d d a t a[J].M e t h o d s i n E c o l o g y a n d E v o l u t i o n,2017,8(1):28-36.[14]李晓燕,翟盘茂.E N S O事件指数与指标研究[J].气象学报,2000(1):102-109.L i X Y,Z h a i P M.O n I n d i c e s a n d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E N S O E p i s o d e s[J].A c t a M e t e o r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2000(1):102-109.[15]晏然,陈新军,陈作志.拉尼娜期间中西太平洋鲣栖息地分布特征[J].海洋学报,2018,40(4):76-85.Y a n R,C h e n X J,C h e n Z Z.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 k i p-j a c k h a b i t a t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d u r i n g t h e L a N i n a p e r i o d s[J].H a i y a n g X u e b a o,2018,40(4):76-85. [16]王凡,刘传玉,胡石建,等.太平洋暖池冷舌交汇区盐度变异机制及气候效应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18,33(8):775-782.W a n g F,L i u C Y,H u S J,e t a l.V a r i a b i l i t y a n d c l i m a t e e f f e c t o f t h e s a l i n i t y i n t h e P a c i f i c w a r m p o o l-c o l d t o n g u e c o n f l u e n c e r e g i o n[J].A d v a n c e s i n E a r t h S c i e n c e,2018,33(8):775-782. [17] H a n d a y a n i C,S o e p a r d j o A H,A l d r i a n E.I m p a c t o f a E l-N i n oS o u t h e r n O s c i l l a t i o n(E N S O)t o F l u c t u a t i o n o f S k i p j a c k C a t c h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S o u t h e r n E a s t J a v a[C].[S.l.]:I O P P u b l i s h i n g, 2019,1217(1):012170.[18] K i m J,N a H,P a r k Y G,e t a l.P o t e n t i a l p r e d i c t a b i l i t y o f s k i p-j a c k t u n a(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c a t c h e s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J].S c i e n t i f i c R e p o r t s,2020,10(1):1-8. [19]沈建华,陈雪冬,崔雪森.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渔获量时空分布分析[J].海洋渔业,2006(1):13-19.S h e n J H,C h e n X D,C u i X S.A n a l y s i s o n s p a t i a l-t e m p o r a l d i s-t r i b u t i o n o f s k i p j a c k t u n a c a t c h e s b y p u r s e s e i n e i n t h e W e s t e r n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M a r i n e F i s h e r i e s,2006(1):13-19.[20]S c h a e f e r K M,F u l l e r D W.V e r t i c a l m o v e m e n t p a t t e r n s o f s k i p-j a c k t u n a(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i n t h e e a s t e r n e q u a t o r i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a s r e v e a l e d w i t h a r c h i v a l t a g s[J].F i s h e r y B u l l e t i n,2007, 105(3):379-389.[21] M a t s u m o t o T,S a t o h K,S e m b a Y,e t a l.C o m p a r i s o n o f t h e b e-h a v i o r o f s k i p j a c k(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y e l l o w f i n(T h u n n u sa lb ac a r e s)a nd b i ge y e(T.o b e s u s)t u n a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d r if t i n gF A D s i n t h e e q u a t o r i a l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F i s h e r i e s O c e a-n o g r a p h y,2016,25(6):565-581.[22] H a r r i s o n D E,V e c c h i G A.E l N i n o a n d L a N i n a e q u a t o r i a l P a-c i f i c t h e r m o c l i n ede p t h a n d s e a s u rf a c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o m a l i e s,1986-98[J].G e o p h y s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L e t t e r s,2001,28(6):1051-1054.[23]王学昉,许柳雄,戴小杰,等.金枪鱼渔业中人工集鱼装置生态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2015,22(6):1289-1298.W a n g X F,X u L X,D a i X J,e t a l.R e v i e w o f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i m-p a c t o f f i s h a g g r e g a t i o n d e v i c e s o n t u n a f i s h e r i e s[J].J o u r n a l o fF i s h e r y S c i e n c e s o f C h i n a,2015,22(6):1289-1298.[24] F i e d l e r P C,B e r n a r d H J.T u n a a g g r e g a t i o n a n d f e e d i n g n e a rf r o n t s o b s e r v e d i n s a t e l l i t e i m ag e r y[J].C o n t i n e n t a l Sh e l f R e-s e a r c h,1987,7(8):871-881.[25]P i t c h e r T J.T h e i m p a c t o f p e l a g i c f i s h b e h a v i o r o n f i s h e r i e s[J].S c i e n t i a M a r i n a,1995,59(3-4):295.[26]杨晓明,戴小杰,王学昉,等.基于点格局的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中鲣的空间格局特征[J].中国水产科学,2017,24(3):633-639.Y a n g X M,D a i X J,W a n g X F,e t a l.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h a r a c-t e r s o f t h e p u r s e-s e i n e s k i p j a c k f i s h e r y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b a s e d o n p o i n t-p a t t e r n a n a l y s i s[J].J o u r n a l o f F i s h e r y S c i-e n c e s of C h i n a,2017,24(3):633-639.[27] W a n g X,C h e n Y,T r u e s d e l l S,e t a l.T h e l a r g e-s c a l e d e p l o y m e n to f f i s h a g g r e g a t i o n d e v i c e s a l t e r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l y-b a s e d m i g r a t o r yb e h a v i o r o f s k i p j ac k t u n a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P L o S3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23年O n e,2014,9(5):e98226.[28]C a s t r o J J,S a n t i a g o J A,S a n t a n a-O r t e g a A T.A g e n e r a l t h e o r yo n f i s h a g g r e g a t i o n t o f l o a t i n g o b j e c t s:A n a l t e r n a t i v e t o t h em e e t i n g p o i n t h y p o t h e s i s[J].R e v i e w s i n F i s h B i o l o g y a n d F i s h e r-i e s,2001,11(3):255-277.[29] D a g o r n L,H o l l a n d K N,F i l m a l t e r J.A r e d r i f t i n g F A D s e s s e n t i a lf o r t e s t i ng th e e c o l o gi c a l t r a p h y p o t h e s i s[J].F i s h e r i e s R e-s e a r c h,2010,106(1):60-63.[30] H i d a y a t R,Z a i n u d d i n M,M a l l a w a A,e t a l.C o m p a r i n g s k i p j a c kt u n a c a t c h a n d o c e a n o g r a p h i c c o n d i t i o n s a t F A D l o c a t i o n s i n t h eG u l f o f B o n e a n d M a k a s s a r S t r a i t[C]//I O P C o n f e r e n c e S e r i e s:E a r t h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S.l.]:I O P P u b l i s h i n g,2019:012038.[31]周甦芳.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对中西太平洋鲣鱼围网渔场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5(6):73-78.Z h o u S F.I m p a c t s o f t h e E l N iňo S o u t h e r n O s c i l l a t i o n o n s k i p j a c k t u-n a p u r s e-s e i n e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s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J o u r n a l o f F i s h e r y S c i e n c e s o f C h i n a,2005(6):73-78.[32]L e r o y B,P h i l l i p s J S,N i c o l S,e t a l.A c r i t i q u e o f t h e e c o s y s t e mi m p a c t s o f d r i f t i n g a n d a n c h o r e d F A D s u s e b y p u r s e-s e i n e t u n af i s h e r i e s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J].A q u a t i cL i v i n g R e s o u r c e s,2013,26(1):49-61.[33]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F i s h e r i e s C o m m i s s i o n.W e s t e r n a n d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F i s h e r i e s C o m m i s s i o n t u n a f i s h e r y y e a r b o o k[R].P o h n p e i: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F i s h e r i e s C o m m i s s i o n, 2017.[34] M i l l e r A M,B u s h S R,V a n Z w i e t e n P A.S u b-r e g i o n a l i s a t i o n o ff i s h e r i e sg o v e r n a n c e:Th e c a s e o f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i f i cO c e a n t u n a f i s h e r i e s[J].M a r i t i m e S t u d i e s,2014,13(17):1-20.S p a t i a l C l u s t e r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i n W e s t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 a n d I t s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E N S OJ i a n g M i n g f e n g1,C h e n X i n j u n1,2,3,4,X u Z i a n1,L i n H o n g y u1,L v Z e h u a1,2,3,4,L e i L i n1,2,3,4,H e H a i p i n g5,J i a H a i b i n5,W a n g J i n t a o1,2,3,4(1.C o l l e g e o f M a r i n e S c i e n c e s,S h a n g h a i O c e a n U n i v e r s i t y,S h a n g h a i201306,C h i n a;2.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u s t a i n a b l e E x-p l o i t a t i o n o f O c e a n i c F i s h e r i e s R e s o u r c e s o f M i n i s t r y o f E d u c a t i o n,S h a n g h a i201306,C h i n a;3.N a t i o n a l D i s t a n t-W a t e r F i s h e r i e s E n g i n e e r i n g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S h a n g h a i201306,C h i n a;4.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O c e a n i c F i s h e r i e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o f M i n i s t r y o f 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 R u r a l A f f a i r s,S h a n g h a i201306,C h i n a;5.Z h e j i a n g O c e a n F a m i l y C o m p a n y L i m i t e d,Z h o u s h-a n310009,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r e g u l a r i t y o f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i n t h e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 b a s e d o n c a t c h d a t a o f 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 f r o m W e s t e r n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F i s h e r i e s C o m m i s s i o n(W C P F C)i n c o m b i n a t i o n w i t h O c e a n i c E l N i n o i n d e x,w e s t u d i e d t h e s p a t i a l a n d t e m p o r a l v a r i a t i o n o f f r e e s w i m m i n g s c h o o l a n d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a n d t h e i r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w i t h E l N i n o-S o u t h e r n O s c i l l a t i o n(E N S O)t h r o u g h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a n d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S e a s o n a l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b a r y c e n t e r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 e x t r e m e c l i m a t e e v e n t s i n e a c h c l u s t e r h a d u n i f o r m i t y.D u r i n g L a N i n a,t h e m a i n f i s h i n g g r o u n d o f t h e t w o s c h o o l s h a d a t r e n d o f m o v i n g w e s t w a r d s w h i l e t h e s i t u a t i o n w a s o n t h e c o n t r a r y d u r i n g E l N i n o.T h e m o v i n g a m p l i t u d e a n d m e r i d i o n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 u n d e r e x t r e m e c l i m a t e e v e n t s w a s s m a l l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f r e e-s w i m m i n g s c h o o l.T h e r e e x i s t e d d i f f e r e n c e i n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s k i p j a c k t u n a r e s o u r c e a b u n d a n c e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E N S O p a t t e r n s.A s t o f r e e-s w i m m i n g s c h o o l,a n a r e a t o t h e w e s t o f165ʎE h a d t h e h i g h e s t a b u n d a n c e w h e n L a N i n a e v e n t s h a p p e n e d i n t h e f i r s t t w o q u a r t e r s w i t h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0.650,a n d t h e a r e a b e t w e e n 165ʎE a n d180ʎh a d t h e h i g h e s t a b u n d a n c e w h e n L a N i n a e v e n t s h a p p e n e d i n t h e l a s t t w o q u a r t e r s w i t h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0.411.W h e n i t c a m e t o a s s o c i a t e d s c h o o l,t h e a r e a t o t h e w e s t o f165ʎE a n d t h e a r e a b e t w e e n165ʎE a n d180ʎh a d t h e h i g h e s t a b u n d a n c e w i t h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0.852a n d1.000.H o w e v e r, u n d e r E l N i n o e v e n t s,b o t h t w o s c h o o l s h a d t h e h i g h e s t a b u n d a n c e t o t h e e a s t o f180ʎw i t h 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 o f1.000a n d0.727.T h e r e s u l t i s c o n d u c t i v e t o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a c c u r a c y o f f i s h i n g f o r e c a s t i n g i n t h e c o n t e x t o f c l i m a t i c o s c i l l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K a t s u w o n u s p e l a m i s;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g r e y c o r r e l a t i o n;W e s t a n d C e n t r a l P a c i f i c O c e a n;E l N i n o-S o u t h e r n O s c i l l a t i o n责任编辑朱宝象4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利用鳍研究鱼类同工酶
利用鳍研究鱼类同工酶
王强
【期刊名称】《淡水渔业》
【年(卷),期】1987(000)004
【摘要】鱼类的鳍由支鳍骨、鳍条和鳍膜组成。
因为剪断鳍条和鳍膜对鱼的生存危害较小,且鳍条和鳍膜有再生能力,所以常常有人通过剪鳍进行实验标记。
硬骨鱼类的鳍条是骨质的,鳍膜由表皮细胞组成。
表皮没有血管,它所需要的代谢物质由真皮提供。
表皮细胞和其它(如肌肉及脏器)细胞一样,
【总页数】3页(P41-42,40)
【作者】王强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12
【相关文献】
1.北祁连山东段早石炭世棘鱼类、辐鳍鱼类和软骨鱼类--北祁连山东段石炭纪鱼类序列研究之一 [J], 王念忠;金帆;王炜
2.中国粗鳍鱼属鱼类分类研究(月鱼目:粗鳍鱼科) [J], 王火根;范忠勇
3.论中国鲉形目鱼类鳍的比较形态和鳍的式型 [J], 朱元鼎;金鑫波
4.中国平鳍鳅科鱼类系统分类的研究:Ⅱ.腹吸鳅亚科鱼类的分类 [J], 陈宜瑜
5.中国平鳍鳅科鱼类系统分类的研究Ⅰ.平鳍鳅亚科鱼类的分类 [J], 陈宜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生物的共生关系
海洋生物的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便利的关系。
在海洋生物界中,共生关系非常普遍,成为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洋生物的共生关系。
一、共生关系的概述共生关系可分为三类:互利共生、正向共生和负向共生。
互利共生是指双方都从中获益;正向共生是指一方从中获益,而另一方不受损失;负向共生则是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到损失。
海洋生物的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互利共生和正向共生两个方面。
二、珊瑚与藻类的共生关系在大多数珊瑚中,存在一种叫做寄居藻的藻类与珊瑚之间的共生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被称为共生作用,寄居藻通过光合作用提供大量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给珊瑚,而珊瑚为寄居藻提供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这种互利共生关系使得珊瑚能够在浅海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三、海葵与七星瓢虫的共生关系一些海葵上生活着一种叫做七星瓢虫的甲壳动物。
海葵为七星瓢虫提供一种休息和觅食的场所,同时也保护七星瓢虫免受捕食者的侵袭。
而七星瓢虫则通过吃海葵的废弃物和小型无脊椎动物来获取食物。
这种正向共生关系对于海葵和七星瓢虫双方都是有益的。
四、鱼类与水母的共生关系一些鱼类与水母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共生关系。
这些鱼类会隐藏在水母的触须中,以觅食或寻找保护。
对于水母来说,这些鱼类提供了防御和营养的来源。
这种互利共生关系使得鱼类得以在水母的保护下生存,而水母则通过鱼类的存在增加了运动的灵活性。
五、浮游动物与藻类的共生关系浮游动物与藻类之间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共生的关系。
藻类为浮游动物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而浮游动物则为藻类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这种共生关系对于海洋食物链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总结海洋生物的共生关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互利共生和正向共生,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合作,使整个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和稳定。
这些共生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海洋生物的适应性和进化历程,也对保护和管理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似鮈(Pseudogobio vaillanti)的分子生物地理学分析.pdf
似鮈和桂林似鮈 # ! 桂林似 ! " # $ % & & ( ) &’ $ ) , ) # " ) "$ ’ 鮈仅分布于西江 水 系 # 近 年 来 ! 一 些 研 究 对 它 们 的 形态变异 & 物种 有 效 性 等 问 题 进 行 了 分 析 #M E N H 分析 未显 示划分为 桂林似 鮈和 似鮈的 样 本 之间 有 生
! & 0 (
’ 0( 国动物 志 * 将 我 国 的 似 鮈 属 鱼 类 划 分 为 两 个 种!
司完成 # $% -! 数据分析 ’"( 并在 H IE 序 列 的 比 对 使 用 , 5 8 G = 3 5- 软 件 !
’%( 中 辅 以 手 工 校 正# 以 L . C 3 F 4 C V! C ; W 3 ; X中蛇鮈 的: 序列号为 # / + $ 0 & & ( ) &% + ( 0 )$ = (基因全序列# < ’ 1
’ ( "! %
2 = H I E 单倍型的变异呈现明显的地理差异 ! 可以 清 楚地揭示鱼类物种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历史 # 似鮈 # ! " # $ % & & ( ) &* + ) , , + . )$隶 属 于 鲤 形 目 ’ 鲤科# 鮈亚科# # $ D 4 ; 4 J A D 2 C G D 4 ; 4 K 3 C$ L A 9 4 A ) , , < > < > $ 似鮈属 # $ ! 为 小 型 & 流 水 性 底 栖 ; 4 ; 3 C ! " # $ % & & ( ) & ’ 鱼类 # 似 鮈 在 海 南 & 灵 江 & 北 江 & 闽 江 & 富 春 江 &
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中精养池的理化生物因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中精养池的理化生物因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凡纳滨对虾是一种优质的水产养殖品种,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养殖。
鲻鱼作为凡纳滨对虾养殖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混养鱼种,既能补充对虾养殖中的营养元素,同时又能清除对虾养殖中产生的废弃物,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混养方式。
然而,凡纳滨对虾和鲻鱼混养中的精养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系统,在运作过程中需要考虑诸多的生态因素,如水体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养殖密度等等,而其中的生态学因素更是需要严格考虑,因为它们是决定对虾和鲻鱼混养环境是否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通过对凡纳滨对虾和鲻鱼混养中精养池中的生态因素进行研究,探索这种混养模式下理想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对凡纳滨对虾和鲻鱼混养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着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 研究内容(1)养殖密度与生态因子的关系:通过对凡纳滨对虾和鲻鱼在不同密度下的生长状况的观察和对生态因子的监测,探究对虾和鲻鱼的最佳混养密度,确定最佳的混养模式。
(2)理化生物因子的检测:研究凡纳滨对虾和鲻鱼混养中精养池所涉及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子,如水温、ph值、溶氧量、氨氮含量、硝酸盐含量、磷酸盐含量、氮磷比值、藻类数量与种类、微生物活性等。
(3)综合分析和建议:在上述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适用于凡纳滨对虾和鲻鱼混养中精养池的优化养殖方案。
同时,对工业化养殖和养殖池的运作和管理问题提出建议。
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室和野外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不同密度下的对虾和鲻鱼的生长情况和养殖环境进行实地采样和观察,分析和比较不同密度下养殖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养殖环境因素和生物量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起适用于实际养殖的优化养殖方案。
三、预期目标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探究凡纳滨对虾与鲻鱼混养环境中关键的理化生物因子对养殖模式的影响,并且为实际养殖提供具有参考助益和控制水平的新思路和技术,预期达到以下目标和意义:(1)为凡纳滨对虾和鲻鱼混养环境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实现养殖良性循环、环保高效、标准化管理模式,提高养殖产量和利润。
洱海鲤属鱼类同域分化形成的分子遗传学证据
洱海鲤属鱼类同域分化形成的分子遗传学证据洱海鲤属鱼类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物种,因此也被称为“中国西南角的珍宝”。
近年来,基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洱海鲤属鱼类在洱海区域内形成了多个同域分化的种群。
本文将对洱海鲤属鱼类同域分化形成的分子遗传学证据进行综述。
首先,要研究洱海鲤属鱼类形成多个同域分化种群,需要收集洱海鲤属鱼类的染色体原材料。
染色体原材料可用以观察洱海鲤属鱼类在洱海盆地区域内形成种群的变异程度。
事实上,基于两个实验室检测的结果表明,洱海鲤属鱼类在洱海地区形成的变异程度较高,并且分布有规律。
其次,将收集到的染色体原材料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以检测洱海鲤属鱼类在洱海地区域内形成的群体之间的分子遗传变异。
从分子生物学分析中可以看出,洱海鲤属鱼类在洱海地区内形成的多个群体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变异,这反映出洱海鲤属鱼类的同域分化程度非常高。
此外,将洱海鲤属鱼类的种群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结合起来,进行同域分化分析,以检测洱海鲤属鱼类在洱海地区形成的多个群体之间的分化程度。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洱海鲤属鱼类在洱海地区内形成的群体之间具有非常高的遗传分化指数,佐证了洱海鲤属鱼类在洱海区域内形成多个同域分化的种群的事实。
最后,分析同域分化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洱海鲤属鱼类的分布规律,从而对其保护有利。
因此,洱海鲤属鱼类同域分化形成的分子遗传学证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有助于为洱海鲤属鱼类的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参考。
综上所述,通过分子遗传学研究,可以观察到洱海鲤属鱼类在洱海地区形成多个同域分化种群的事实,从而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作用。
这些研究表明,洱海鲤属鱼类形成的同域分化种群是由共同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变异所造成的,为洱海鲤属鱼类的保护提供了相关的理论参考。
中国北鳅谱系地理学分析
doi: 10.7541/2021.2019.163中国北鳅谱系地理学分析杨银盆 杨慧兰 王银肖 谭慧敏 陈咏霞(河北大学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保定 071002)摘要: 北鳅(Lefua costata )为冷水性鱼类, 分布于淮河以北, 分析遗传结构能够反映其适应环境变迁的响应。
基于线粒体D-loop 区211条序列分析了我国北鳅的谱系地理学和遗传多样性, 样本采自9条水系共18个样点。
单倍型分析显示共计55个单倍型, 呈高单倍型多样性(h =0.9304)和高核苷酸多样性(π=0.0087)。
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最高的为辽东半岛种群(LD) (h =0.8920, π=0.0074), 其他地理种群距辽东半岛越远, 单倍型多样性越低。
遗传距离(K2P)、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 ST )及AMOVA 分子方差分析均显示LD 种群与其他地理种群存在显著分化。
基于单倍型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和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均显示9条水系的单倍型不能各自聚类, 形成3大分支: 分支A 以LD 种群为主; 分支B 含所有地理种群; 分支C 以淮黄河种群(HH)和海滦河种群(HL)为主。
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显示不同地理种群有扩张现象。
基于化石校准点和北鳅鱼类D-loop 序列1.00%Ma 的平均进化速率评估各地理种群的分歧时间, 为2.3784— 0.0477Ma 前, LD 种群与其他地理种群分化时间最早(2.3784 Ma 前), 推测LD 种群受第四纪冰期影响较小, 辽东半岛为我国北鳅起源地之一, 其他地理种群以辽东半岛为中心借助松辽古大湖和黄渤海平原河口等发生多次迁移。
关键词: 北鳅; D-loop; 遗传结构; 种群历史动态中图分类号: Q3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207(2021)02-0405-09生物多样性及物种的分布格局都与冰期及期间形成的避难所密切相关[1]。
淡水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与底栖动物的协同关系
淡水生态系统中微生物与底栖动物的协同关
系
淡水生态系统是指由河流、湖泊、沼泽、湿地等组成的水域生态系统。
这里是许多生物群落的栖息地,包括各种微生物和底栖动物。
微生物在淡水生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代谢底栖动物所产生的有机废物,还能分解水中的无机物和溶解性有机物,这在维持淡水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意义。
底栖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例如蟹、蚯蚓、龟、甲鱼等都是底栖动物。
它们在淡水生态系统中,除了吃草、食藻和其它水生生物,还起到了物质转化、破坏和沉积物分解等作用。
微生物和底栖动物之间存在一种密切的协同关系。
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质,将其转换为营养物,然后被底栖动物吃掉,这种转换过程支持着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底层生态位,也是一个典型的食物链模型。
在淡水生态系统中,不同的微生物和底栖动物通过相互作用进行协同。
例如,微生物通过代谢他们的有机废物获得能量,并且将有机物转化成形成生物营养的溶解性矿物质,底栖动物通过消化微生物获得生存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
另外,微生物和底栖动物之间也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微生物之间的竞争可以影响它们的代谢活性,这可能会对生态位造成影响。
底栖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则影响它们的摄食率和数量,这直接影响生态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微生物和底栖动物之间的协同关系还能够在某些环境下进行生物修复和生态恢复,例如污染水域和生态系统衰退。
总之,淡水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和底栖动物的协同关系非常复杂,这一关系对整个淡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都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底栖动物的科学研究,才能更好地维护和保护淡水湿地的生态环境。
池塘多品种鱼类混养的原理及优点---“共生互利”
池塘多品种鱼类混养的原理及优点---“共⽣互利”鱼的⽣态环境本⾝就是⼀个⼈为的⽴体⽣态环保⼯程,为了合理利⽤各个⽔层和各种天然饵料资源,就必须采取多种鱼类混养的养殖⽅式,巧妙利⽤各种鱼类⽣活习性之间的互补性,各种鱼类分居各⾃的⽔层,在主养品种中适当套养部分有利的品种,达到调节⽔质、防治病害、以鱼养鱼的⽬的,以期获得尽可能⾼的鱼产量,充分发挥池⽔的最⼤功效。
(四⼤家鱼混养是中国淡⽔鱼养殖的主要模式)⼀、四⼤家鱼的混养是最典型的混养模式池塘鱼类多品种混养是为了充分利⽤⽔体和天然饵料⽣物,同时也可使天然饵料和⼈⼯饲料得到多次转化利⽤,提⾼其利⽤率。
池塘⼏种主要养殖鱼类,其中鲢鱼、鳙鱼属上层鱼类,滤⾷⽔体中的天然饵料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草鱼和团头鲂属中层和沿岸带鱼类,天然饵料为各类⽔草,鱼粪⼜培植了浮游⽣物,对鲢鱼、鳙鱼有利,鲢鱼、鳙鱼滤⾷了浮游⽣物,清瘦了⽔质,对草鱼、青鱼、团头鲂和鲤鱼、鲫鱼都有利;⽽鲤鱼、鲫鱼和青鱼属底层性鱼类,⽔⽣昆⾍、底栖⽣物和螺类等为其天然饵料,还吃其他饲料。
总之,鱼类混养充分利⽤了上、下⽔体和天然饵料,既互惠⼜互利。
为此,在放养时,除有外源性肥料⾃然流⼊池塘外,由于⽔易肥沃、肥料易得或因养殖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各类鱼种难以配套时,往往以主养鲢鱼或鳙鱼(占70%〜80%)外,⼀般⼤多以主养摄⾷性鱼类搭配混养滤⾷性鱼类(15%〜20%)。
⼆、池塘鱼类混养原理池塘鱼类混养是指在主养某种品种的同时兼养其它⼀种或多个品种的混合养殖模式。
其原理是通过合理搭配不同⽣物品种及数量⽐例,利⽤虾、蟹、鱼、贝及⽔⽣植物等共⽣原理,调整⽣态布局,提⾼池塘⾃⾝净化能⼒。
三、池塘鱼类混养⽬的⽬的是:解决⽔环境和池塘本⾝的富营养化对⽣物造成的压⼒,保持⽣态平衡和⽔质稳定,从⽽降低发病率,为⾼产稳产奠定基础。
同时充分利⽤已有的养殖设施,提⾼池塘综合⽣产⼒,继⽽提⾼总体经济效益。
四、池塘鱼类混养成功的标志鱼类养殖以及混养成功的标志应是:混养的终极⽬的是各类鱼均为长势最优化。
中国条鳅科洞穴鱼类的经典分类、适应演化和动物地理
中国条鳅科洞穴鱼类的经典分类、适应演化和动物地理洞穴鱼类指在自然状态下必须依靠地下水环境才能完成其部分或整个生活史的鱼类,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将洞穴鱼类划分为典型洞穴鱼类和非典型洞穴鱼类两种。
条鳅科(Nemacheilidae)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小型鱼类,条鳅科中的洞穴鱼类群主要分属于高原鳅属(Triplophysa)、洞鳅属(Troglonectes)、岭鳅属(Oreonectes)、间条鳅属(Heminoemacheilus)、异条鳅属(Paranemachilus)、南鳅属(Schistura)和云南鳅属(Yunnanilus),条鳅科洞穴鱼的分类学研究起步较晚,存在诸多的问题,本研究主要就条鳅科的洞穴鱼类群进行物种修订、分类和重新描述。
在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讨条鳅科洞穴鱼类的动物地理和分布格局,并进一步分析条鳅科洞穴鱼类的资源状况,对其资源的保护提出具体意见。
根据分类学研究结果,将原高原鳅属中的峒敢高原鳅(Triplophysa dongganensis)、佳荣盲高原鳅(Triplophysa jiarongensis)、里湖高原鳅(Triplophysa lihuensis)和凌云高原鳅(Triplophysa lingyunensis)划分入洞鳅属,并将其种名更正为峒敢洞鳅(Troglonectes dongganensis)、佳荣洞鳅(Troglonectes jiarongensis)、里湖洞鳅(Troglonectes lihuensis)和凌云洞鳅(Troglonectes lingyunensis);将原高原鳅属中的环江高原鳅(Troglonectes huanjiangensis)与长体洞鳅(Troglonectes elongatus)并为一种,并归入洞鳅属,种名更正为环江洞鳅(Troglonectes huanjiangensis);将长须盲高原鳅(Triplophysa longibarbatus)与后鳍盲副鳅(Homatula posterodarsalus)并为一种,种名更正为长须盲洞鳅(Troglonectes longibarbatus);将原岭鳅属中的东兰岭鳅(Oreonectes donglanensis)与都安岭鳅(Oreonectes duanensis)划分入洞鳅属,并将其种名分别更正为东兰洞鳅(Troglonectes donglanensis)和都安洞鳅(Troglonectes duanensis)。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赵俊 发现唐鱼隐存多样性 育丰产鲫惠千家万户
I赵俊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鱼类分类、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 用.培育的水产养殖新品种白金丰产鲫获国家水产新 品种认定.对濒危物种唐鱼的种群分化和分布开展了系 统深入的研究,发现我国唐 鱼至少存在7个隐存种。
发现唐鱼隐存多样性 育丰产鲫惠千家万户文丨〈海洋与渔业> 记者曾凡美丨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赵俊I^■现野生唐鱼种群高度分化于濒危之际,培育丰产鲫于广东渔业 大发展之中,30多年来,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赵俊把宝贵的青春岁月倾注在了这两条鱼身上。
也正是这两条鱼,游进了赵俊的兴渔之梦,使他在那段平凡而充实的时光里畅享理论的光辉和实践的喜悦。
发现瀕危唐鱼多个隐存种1986年,赵俊考人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2002年生物系和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组建为现在的生命科学学院),师从我国著名的鱼类学家陈湘粦教 授,从事鱼类分类和渔业资源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从此与唐鱼结下不解之缘。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于白云山山涧首次被发现以来,唐鱼一直被认为是广州当地的特色鱼类,至八十年代一度被宣告野外灭绝。
“从我们鱼类研究的角度出发,一种生物的灭绝尤其是本地野生唐鱼的灭绝,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唐鱼虽然分布区狭窄,对水生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但还算是一种生命力比较强盛的鱼类我们宁愿相信野外灭绝是一种保守的说法,所以从未停止研究的步伐。
”在赵俊的兴渔梦里,有一群群漂亮的唐鱼悠然自得。
2003年之后,广州多家研究机构和院校重启野生唐鱼资源调查。
陈湘粦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率先在流溪河山涧发现了野生唐鱼的踪迹,掀起了唐鱼研究和保护的“唐鱼热现象”。
“2007年,我们在广州市水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中,在从化以外的增城小楼等地发现了新的唐鱼野生种群。
”首次在从化以外的地方发现新的种群,这让赵俊喜出望外。
同时,更坚定了他对唐鱼野生种群分布和分化的研究方向。
“增城河流水系不属流溪河流域,新的野生种群既然能在增城山区出现,那么在更远的其他地方有没有可能存在?”这一发现拓宽了研究思 路,赵俊认为,唐鱼很有可能同样存在于别的更多地方。
同域共存的两种平鳍鳅科鱼类消化系统的形态差异
2.1 形态学结果 西昌华吸鳅和峨眉后平鳅消化系统均由消化
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起于口而止于后肠, 包括 口咽腔、食道、胃和肠等4个部分。西昌华吸鳅和 峨眉后平鳅均为弧形的下位口, 其前端有吻皮下包 形成的吻沟, 上唇有8—10个乳突, 下唇乳突不明显。 下颌前缘外展, 表面有角质化放射状的沟。由于泪 骨的扩大, 侧筛骨发达, 因此口咽腔也较大。食道 较短, 连接口咽腔与胃, 鳔管将其与胃分开。胃膨 大呈U型, 可明显的分为贲门部、盲囊部和幽门部, 胃腔从贲门至幽门先增大后减小, 幽门与肠道连接 处胃腔骤然变窄。胆管在幽门最窄处连接肠的前 段。西昌华吸鳅肠盘旋2回, 呈“φ”字形, 幽门至第 一个转折为前肠, 两转折间为中肠, 第二转折后为 后肠, 肠道呈粉红色, 由前至后逐渐变细(图版Ⅰ1、Ⅰ-3)。胰脏弥散分布在肝脏中, 形成肝胰脏。 肝胰脏紧贴肠系膜, 覆盖在消化管腹面。峨眉后平 鳅肠道盘旋5—7回, 按长度平均分为前、中、后肠 (图版Ⅰ-2、Ⅰ-4)。胰脏弥散在肝脏中, 包裹在消 化管中间。总体而言, 西昌华吸鳅成鱼个体长度、 体重均显著大于峨眉后平鳅(P<0.05); 两者的比消 化系统重无显著差异, 但峨眉后平鳅的比肠长显著 大于西昌华吸鳅(P<0.05)(表 1)。 2.2 组织学结果
此, 了解共存物种特别是形态上相似的共存物种间 的消化器官形态差异及其食性分化机制, 有助于解 释物种间的分化过程和共存机制[13, 14]。
西昌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sichangensis)和 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 omeiensis)同属鲤形
目(Cypriniformes)平鳍鳅科(Balitoridae), 分别是华 吸鳅属(Sinogastromyzon)和后平鳅属(Metahomaloptera)的底栖急流性小型鱼类。2种鱼类外形相 似, 目前仅凭鳃裂大小进行区分[15]。本文通过形态 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等方法对2种鱼类消化系统 结构上的差异进行比较, 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二者共 存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池塘种水草进行凡纳滨对虾与鱼混养试验
池塘种水草进行凡纳滨对虾与鱼混养试验张艳秋;方怀义;何芋壮;廖永岩;周绍红;杨正宽【期刊名称】《科学养鱼》【年(卷),期】2018(000)012【总页数】2页(P31-32)【作者】张艳秋;方怀义;何芋壮;廖永岩;周绍红;杨正宽【作者单位】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广西钦州 535011;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 535011;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广西钦州 535011;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 535011;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广西钦州535011;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广西钦州 535011;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 535011;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广西钦州 535011;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钦州学院海洋学院,广西钦州 535011【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凡纳滨对虾养殖在病害的袭扰下养殖成功率大幅降低。
结合凡纳滨对虾的养殖习惯及混养鱼类、小茨藻的生态习性,我们于2017年下半年在广西钦州钦南区尖山镇谷仓村进行养殖试验。
本试验所用的水草为小茨藻,属于茨藻科、茨藻属,一年生沉水植物,能较快地除去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元素,是一种较强的水体净化植物。
试验所用的奥尼罗非鱼(奥尼鱼),是利用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与尼罗罗非鱼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的杂交子一代,为杂食性鱼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在盐度8以下生长良好。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准备池塘交通方便,形状为长方形,池底平坦,东西长75米,南北宽50米,水面面积约5.6亩。
泥土池堤,底质为泥沙底,沙的占比约15%。
进水前,用生石灰50千克/亩消毒清塘。
6月15日进水40厘米,用茶枯10千克/亩清除野杂鱼。
2.苗种放养(1)水草种植:至2017年6月26日,移植长度5~10厘米的小茨藻,小茨藻带有次生根,用泥压住即可。
小茨藻繁殖迅速,按2米的间距在池塘均匀种植。
为了便于中后期投喂及水质管理,离池塘岸边的8米范围不种植水草。
雌核发育三倍体方正银鲫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第1 9卷第 1期
的后代 与母 本相 似 。沈俊 宝 等 用鲤 鱼 精 子 与方 正银 鲫 受 精 时没 出现 杂交 个 体 ,蒋 一 琏 等… 用 照射处 理 的草鱼 精 液受 精 的鲫 鱼 后 代也 与母 本相 似 。与 日本 银 鲫 和 东 欧银 鲫 不 同的是 ,在 自然群 体 中方正 银鲫 雄 鱼 约 占 1%[ 。 由于 方正 银 鲫 较二 倍 体 鲫 鱼具 有 5 4 1 生 长速度 快 的特点 ,因而它 已成 为 我 国重 要 的养 殖鱼 类 。本 文综 述 了方 正银 鲫 研 究 成
水平 的研究 证 据 。到 目前 为止 ,已有大 量 的研 究结果 表 明父本 的遗 传物 质能够 进入 子代 基 因组 中 ,但 传 递 的遗传 物 质 是 mD A、染 色 体 D A还 是微 小染 色 体 D A【 tN N N 1 需要 进 。
一
步探索 。
2 异源精 子生物效应假说
果 ,特 别是对 其特 定遗传 特性 如性别 决定 等作 了详 细论述 。
1 银 鲫 两 性 种 群 的发 现 及 两性 生 殖 的遗 传 证 据
早在 4 O年前 就有学 者 注 意 到黑 龙 江水 域 中存 在 性 成熟 的雄 性 银 鲫 J 。但 由于行 正 常两 性融 合生殖 的二倍 体鲫 鱼与行 雌核发 育生 殖 的三倍 体银 鲫生 活在 同一水域 中 ,因 而 直 到上世 纪 8 O年代初 期 ,沈 俊 宝 和周 嘉 申¨2才 发 现 黑龙 江 水 域 中既 存 在 着行 雌 核 . 发 育 的三倍 体两性 型 群 体 ,也 存 在 着 二倍 体 的两性 型 群 体 。沈 俊 宝 等 通 过 调查 研 究 发 现在 双风 水库 中大 约有 5~ 0 的雄性 方正 银鲫 ,但是 由于 自然 群 体 中存在 二倍 体 鲫 2%
16--史谟荣(new)
中国水产科学 2016年1月, 23(1): 169-176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研究论文收稿日期: 2015-06-12; 修订日期: 2015-07-16.基金项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基本业务费项目(2014T11).作者简介: 史赟荣(1981−), 博士后, 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渔业生态学评价研究. E-mail: jiapushi@ 通信作者: 王云龙, 研究员. E-mail: yunlong_wang@DOI: 10.3724/SP.J.1118.2016.15236海湾鱼类群落物种共存机制——以湄洲湾为例史赟荣, 沈新强, 王云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 200090摘要: 海湾鱼类群落共存机制仍不明确, 分析群落物种生态隔离及生境过滤的相对重要性是探讨物种共存模式的重要途径。
以湄洲湾鱼类群落为例, 根据2012年9月及2013年4月单拖网调查数据, 运用零模型对其鱼类共存机制展开研究。
结果表明, 基于物种出现/不出现的C-score 、成对物种棋盘格数目、SES 指数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差异均不显著(P >0.05), 基于丰度数据的Pianka 及Czechanowski 生态重叠指数的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差异也不显著(P >0.05), 说明无论是物种还是个体之间均呈随机分布格局, 显示湄洲湾鱼类群落是一种受竞争排斥与生境过滤双重影响的群落。
研究结果对湄洲湾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零模型; 共存机制; 鱼类群落; 湄洲湾; 随机分布格局中图分类号: S9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8737-(2016)01-0169-08海湾等海岸带生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是很多海洋生物重要的索饵和育幼场所[1]。
由于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加剧, 海岸带生境及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 因而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科学保护显得尤为迫切。
两种泥鳅再生尾鳍中HSP60和HSP70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的开题报告
两种泥鳅再生尾鳍中HSP60和HSP70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泥鳅是一种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其繁殖能力强,生长快,食味鲜美,被广泛应用于渔业养殖。
然而,其尾鳍受到环境、捕捞和疾病的影响,容易发生受损或缺失,导致养殖过程中的经济损失。
因此,尾鳍再生成为泥鳅繁殖和养殖的重要研究方向。
尾鳍再生是指在受损或缺失的尾鳍处重新生长结构完整的尾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泥鳅尾鳍再生的分子调控机理。
热休克蛋白是在细胞应对各种应激(如高温、低温、缺氧、重金属等)时表达的一类高度保守的蛋白质,被认为参与多种生理过程的调控。
因此,对HSP基因在泥鳅尾鳍再生中的表达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尾鳍再生过程中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克隆两种泥鳅(黄河泥鳅、长江泥鳅)尾鳍再生过程中HSP60和HSP70基因序列,并分析其表达模式以及受到不同温度刺激后的表达变化。
通过比较两种泥鳅在HSP60和HSP70基因表达上的差异,探讨两种泥鳅尾鳍再生过程的分子差异,为进一步揭示泥鳅尾鳍再生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实验动物及样品采集本研究选取黄河泥鳅和长江泥鳅作为实验材料。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割断尾鳍造成受损后,记录每日尾鳍再生情况,并在不同再生时间(1d、3d、5d、7d)采集尾鳍组织样品,分别储存在 RNAstore Reagent 中。
2. 总 RNA 提取与 cDNA 合成使用 TRIzol 试剂提取样品的总 RNA,并通过 NanoDrop 和蛋白磷酸酸酶凝胶电泳检测 RNA 的纯度和完整性。
提取的 RNA 样品通过PrimeScript™ RT Master Mix 合成一链 cDNA 。
3. HSP60 和 HSP70 基因的克隆和测序利用相应的引物,对泥鳅尾鳍再生过程中HSP60和HSP70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电泳和纯化操作,将PCR产物测序并比对获得目标基因的序列。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细胞色素P450 c17-Ⅰ(CYP17-Ⅰ)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细胞色素P450 c17-Ⅰ(CYP17-Ⅰ)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刘士力;张爱菊;练青平;吴卫君;贾永义;蒋文枰;李飞【期刊名称】《浙江农业学报》【年(卷),期】2016(028)011【摘要】采用3′-和5′-RACE法克隆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CYP17-Ⅰ基因的cDNA 全长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其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泥鳅CYP17-Ⅰ基因cDNA全长1706 bp,开放阅读框( open reading frame,ORF)1563 bp,编码520个氨基酸;大鳞副泥鳅CYP17⁃Ⅰ基因cDNA全长1763 bp,ORF长1545 bp,编码514个氨基酸。
2种鳅CYP17-Ⅰ氨基酸序列都有1个信号肽、1个跨膜区、1个保守的蛋白结构域和3个功能保守区。
相似度分析显示,2种鳅之间CYP17-Ⅰ相似度为99%,与其他鱼类的相似度也超过70%。
系统进化分析显示,2种鳅之间关系最为接近,其系统发育关系基本符合传统的分类地位。
qRT-PCR结果显示,CYP17⁃Ⅰ在2种鳅的肠、肌肉、心脏、胃、肝脏、精巢、卵巢、脾脏等8个组织均有表达,在精巢和卵巢中表达量相对较高。
【总页数】9页(P1853-1861)【作者】刘士力;张爱菊;练青平;吴卫君;贾永义;蒋文枰;李飞【作者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庆元县水利局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庆元323800; 庆元县水电学会水产分会,浙江庆元323800;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7.4;Q753【相关文献】1.薇甘菊颈盲蝽细胞色素P450 PmCYP4\r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J], 张传光;泽桑梓;朱家颖;季梅;刘凌;张乃明2.苹果蠹蛾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32A19和CYP337B1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陈高满;陈展博;葛辉;杨雪清;王小奇3.梨小食心虫细胞色素P450CYP6AE12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J], 韩慧;王彪龙;李恩;胡军;马瑞燕;高玲玲;郭艳琼4.大鳞副泥鳅β-肌动蛋白基因的cDNA全长克隆及表达分析 [J], 刘士力;王雨辰;张德华;张宇飞;练青平;李倩;胡廷尖5.高羊茅细胞色素FaP450基因克隆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表达分析 [J], 陈莹;陈锡;吴佳海;王茜;王小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洋生物的竞争与共存关系
海洋生物的竞争与共存关系海洋生物的竞争与共存关系是指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在海洋中,各种生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与其他生物展开竞争,并通过一系列相互依赖的关系实现共存。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物竞争与共存的几个主要方面。
一、资源竞争海洋是生物的重要生存环境,其中包含着多种资源,如食物、栖息地和光照等。
不同物种的生物需要竞争这些资源,以满足其生存的需要。
例如,食物是生物生存的基本需求,许多鱼类在海洋中争夺有限的食物资源。
通常情况下,较大体型和较强捕食能力的鱼类会占据更多的食物资源,而体型较小或资源捕食能力较弱的鱼类则可能受到限制。
这种资源竞争促使海洋生物之间形成了互相竞争的动态平衡,使得不同种类的生物在共同的资源环境中共存。
二、互利共生除了竞争,海洋生物之间还可以通过互利共生的方式实现共存。
互利共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通过提供资源或服务来获得互利的关系。
例如,珊瑚礁是一种极其丰富多样的海洋生态系统,珊瑚与藻类之间建立了共生关系。
珊瑚提供栖息地和养分给藻类,而藻类则为珊瑚提供光合产物。
这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使得珊瑚礁能够繁荣生长,并且提供了其他生物的栖息地。
三、捕食与被捕食捕食与被捕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许多海洋生物通过捕食其他生物来获取能量和养分,而被捕食的生物则成为其食物链的一部分。
例如,鲨鱼是海洋中的顶级捕食者,它们以小鱼、海豚等其他海洋生物为食。
在这种捕食关系中,鲨鱼控制着捕食对象的数量,维持了海洋中物种之间的平衡关系。
同时,被捕食的生物也通过适应性进化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以避免被捕食。
四、共享栖息地海洋中的栖息地是众多生物的生存空间。
不同种类的海洋生物需要共享这些栖息地,它们之间通过分布和行为的差异来避免直接竞争。
例如,珊瑚礁是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栖息地,这些生物通过在不同深度和不同区域内选择栖息来避免竞争。
大型鱼类通常选择栖息在珊瑚礁的外围,而小型鱼类则在珊瑚的缝隙中寻找避难所。
原缨口鳅属一新种(鲤形目:平鳍鳅科)
原缨口鳅属一新种(鲤形目:平鳍鳅科)
张春光;赵亚辉
【期刊名称】《动物分类学报》
【年(卷),期】2000(025)004
【摘要】记述采自广西永福县百寿乡的平鳍鳅科Homalopteridae鱼类一新种,即平头原缨口鳅Vanmanenia homalocephala Zhang et Zhao,sp.nov..新种偶鳍宽大,仅有1根不分枝鳍条,鳃孔下角延伸到头部腹面,下唇中部具4个分叶乳突,口前具吻沟和吻褶.新种吻褶分化的程度与属内其它已知种明显不同,根据新种的特征,其应系界于原缨口鳅属和缨口鳅属之间的类型.
【总页数】4页(P458-461)
【作者】张春光;赵亚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100080;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4
【相关文献】
1.广西条鳅亚科间条鳅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爬鳅科) [J], 朱瑜;朱定贵
2.爬岩鳅属鱼类一新种(鲤形目:平鳍鳅科) [J], 唐文乔;王大忠;余涛
3.云南似原吸鳅属鱼类一新种记述(鲤形目,平鳍鳅科) [J], 卢玉发;卢宗民;卯卫宁
4.中国爬岩鳅属鱼类一新种记述(鲤形目,平鳍鳅科) [J], 陈自明;黄艳飞;杨君兴
5.中国浙江缨口鳅属一新种(鲤形目,平鳍鳅科,腹吸鳅亚科) [J], 王火根;范忠勇;陈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物种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原因
物种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原因物种生态分布的基本相同性是指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不同物种的分布范围有较大的重叠和相似性。
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可以从多个方面解释。
物种生态分布的基本相同性可以归因于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域等各种非生物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对物种的生存和繁殖起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适宜于热带植物的生长,因此许多热带植物的分布范围重叠。
同样,寒冷干燥的极地地区适合于耐寒的动物生存,因此北极熊等动物的分布也有较大的相似性。
这些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物种的生态分布。
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也是物种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原因之一。
生态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竞争排除原理”。
简单来说,当两个物种拥有相似的生态位(即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相同的资源和生境),它们之间就会产生竞争。
为了避免过度竞争,物种往往会选择不同的生态位,或者在空间上分布开来。
因此,当一片生态环境中存在多个相似物种时,它们的分布范围往往会有所重叠,但也会根据资源的利用和竞争的结果而有所不同。
迁移和扩散也是物种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原因之一。
迁移是指物种在不同季节或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周期性移动,而扩散是指物种在新的地理区域中逐渐扩展其分布范围。
这些迁移和扩散过程往往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例如食物、水源和气候等。
当多个物种具有相似的迁移和扩散能力时,它们的生态分布也会有较大的相似性。
物种间的共生关系也会影响它们的生态分布。
共生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并从中获益的关系。
例如,许多植物和昆虫之间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往往会导致物种的分布范围重叠,以便相互利用和相互合作。
物种生态分布的基本相同性可以归因于环境因素、物种间的相互作用、迁移和扩散以及共生关系等多种原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分布范围和相似性。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管理,深入理解物种生态分布的基本相同性是非常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平鳍鳅科鱼类同域共存的机理探究
食物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键因素,鱼类常通过利用不同的食物资源减弱种间竞争。
食物资源的分化利用可以引发与摄食相关的形态特征的变化,进一步特化鱼类的食性,减弱竞争。
近年来,同域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策略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热点。
为探究藻渡河内两种形态相似的平鳍鳅科鱼类的共存机理,本文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于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在藻渡河贵州省境内狮溪江段采集同域共存的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 omeiensis)、西昌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sichangensis)及其潜在食物:固着藻类(Fixation algae);优势陆生植物(Terrestrial plant);水生昆虫(Aquatic insect)以及POM(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并检测δ<sup>13</sup>C、δ<sup>15</sup>N稳定性同位素比值。
通过SIAR模型计算冬、夏季两种鱼类的食物来源和食性生态位宽度(Niche width)。
以揭示两种鱼类在食物资源利用上的差异。
测量相对尾柄长(RLP)、相对口裂宽(RMW)、相对肠长(RGL)、相对头长(RHL)、相对眼径(RED)、相对体高(RBH)等生态形态学特征计算种间差异,并与δ<sup>13</sup>C、δ<sup>15</sup>N进行Spearman’s相关性分析。
以揭示外部形态与食物资源利用的关系。
选取西昌华吸鳅和峨眉后平鳅标本各80尾,测量体长、体重、消化系统重,计算比消化系统重。
选取鲜活成鱼,观察口和消化道形态,通过组织学、组织化等技术,测量并比较两种鱼消化道各段黏膜褶皱高度、肌层厚度及黏液细胞数量。
以揭示不同食物资源利用下,两种鱼消化系统的差异。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同位素结果显示:各潜在食物的δ<sup>13</sup>C、δ<sup>15</sup>N分布值均低于西昌华吸鳅和峨眉后平鳅,两种鱼δ
<sup>13</sup>C值相近,西昌华吸鳅δ<sup>15</sup>N值高于峨眉后平鳅。
二者食物组成不同,西昌华吸鳅主要以水生昆虫为食,在其食物组成中水生昆虫占54%,POM占25%,固着藻类占15%;峨眉后平鳅食物组成中,水生昆虫、POM和固着藻类的占比相当。
西昌华吸鳅食性生态位宽度全年大于峨眉后平鳅,种内生态位宽度随季节变化,夏季大于冬季。
二者间食性生态位几乎不发生重叠,种间食物资源竞争较弱。
2.生态形态学结果显示西昌华吸鳅和峨眉后平鳅在相对尾柄长(RPL)、相对口裂宽(RMW)、相对肠长(RGL)、相对体高(RBH)等生态形态特征上差异显著。
Spearman’s相关性分析显示:RLP与δ<sup>13</sup>C、δ<sup>15</sup>N呈显著正相关,RMW、RGL与δ<sup>13</sup>C、δ<sup>15</sup>N呈显著负相关。
3.消化系统解剖学结果显示:两种鱼的消化系统均由:口咽腔、食道、胃、肠和肝胰脏组成,但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
西昌华吸鳅消化道盘旋2回,呈“φ”字形,肝胰脏覆盖在消化管腹面;峨眉后平鳅肠道盘绕5-7回,肝胰脏镶嵌在消化管之间。
西昌华吸鳅比消化系统重大于峨眉后平鳅。
组织学结果显示,两种鱼肠道黏膜褶皱高度由前肠至后肠逐渐降低,肌层厚度先增厚后变薄,黏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
西昌华吸鳅消化道黏膜褶皱高度、肌层厚度等特征显著大于(P<0.05)峨眉后平鳅,消化道内黏液细胞数量和肝胰脏没有显著差异。
AB-PAS染色显示,两种鱼消化道内黏液细胞种类相似,可分为Ⅰ、Ⅱ、Ⅲ和Ⅳ型4种。
Ⅰ型为红色,Ⅱ型为蓝色,Ⅲ型紫红色,Ⅳ型蓝紫色。
二者口咽腔多为Ⅲ型和Ⅳ型,偶见Ⅰ型和Ⅱ型黏液细胞。
食道均为Ⅱ型和Ⅳ型黏液细胞,未见Ⅰ型、Ⅲ型黏液细胞。
胃内主要为Ⅲ型和Ⅳ型,部分区域散布Ⅰ型和Ⅱ型黏液细胞。
肠道内以Ⅱ型和Ⅳ型黏液细胞为主,可见Ⅲ型黏液细胞,未见Ⅰ型黏液细胞。
综上研究:我们的结果提示,藻渡河内同域共存的西昌华吸鳅和峨眉后平鳅虽然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重叠,但在食物资源利用上存在分化。
形态特征上的分化与它们食性生态位的分化相关,减弱了两种同域共存的近缘物种间的竞争,确保二者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