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有效性分析练习题及范文(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证有效性分析练习题及范文(一)
题目:
10 月 21 日,辽宁日报官方微信以《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为题开展征集,后台共收到 300 多个微故事。一位叫 Kiko 的大学生的留言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他说:“不知从何时起,说中国坏话、骂这个社会成为了时尚。我们一个老师,逢课必讲‘瞧瞧人家国外’。案例教学时,负面的例子全是中国。如果中国真像老师们讲得这么灰暗,我们毕业之后将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社会?谁来给予我们建设这个国家的信心和力量?”中国成为大学课堂负面典型的案例库,这是个别,还是普遍?我们用新媒体手段做了调查,结果 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碰到过课堂上“爱发牢骚”的老师。
辽宁日报的记者深入 5 座城市的 20 多所高校,听了近百堂专业课。整理近 13 万字的听课笔记,大致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例如有的老师用戏谑的方式讲思想理论课,揭秘所谓马克思恩格斯的“隐私”。当我们把这些问题求教于老师时,不管是博导、教授,还是讲师、助教,回答都是旗帜鲜明的:不能这样!但也有老师如此质问:“课堂怎么讲老师说了算,你能干涉我的学术自由吗?”
“对社会现实问题避而不谈,这课还怎么讲?怕发牢骚,这个社会也太脆弱了吧?”
“问诊”中国,需要给出全面准确的报告单。大学生尚未走入社会,对国情的了解还不深刻,老师有责任讲述中国整体的模样。完整的中国,绝不是灰暗的,而是色彩斑斓的;绝不是消极的,而是坚韧昂扬的;绝不是迷茫的,而是目光四射的。
文学家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伟大的生活原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数量减
1
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更有情绪、情感和情怀。站在讲台上是一个心态光明的老师,教出的就是一群积极光明的学生。
2
范文:
有失偏颇的论证
本文通过收集微故事和深入高校调查,得出了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存在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的问题,该论证过程中存在多处不足之处,因此结论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文中通过收集 300 个微故事以及新媒体手段调查,得出 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过碰到课堂上“爱发牢骚”的老师,这个论证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300个微故事及媒体调查的对象可能知识一部分学生,无法代表大多数大学生的情况,得出 80%这个数据是不太合理的。
其次,材料中提到记者深入 5 座成是的 20 多所高校调查得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存在问题,该论证缺乏说服力,20 多所高校能否代表中国大部分的高校值得商榷,况且这近百堂专业课中存在问题的比例又是多少也未表明,少数老师的言论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高校。
再次,文中提到大学生涉世未深,老师有责任讲述中国整体的模样,而下文却只提到讲述积极的一面,这个论证是自我矛盾的,中国整体的模样必定是由好与不好的一面同时构成的。
最后,文中指出文学家认为教育是一切社会里减少恶,增加善的唯一手段,是犯了过于绝对的问题,除了教育,还有法律、道德等的制约与宣传能起到作用。
综上所述,论证过程存在诸多问题,故而这是一段有失偏颇的论证。
3
一段值得商榷的论证
上述材料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结论:批评高校教师普遍讲中国作为反面案例引入课堂,该论证是有失偏颇的。
首先,文中通过“80%以上的学生遇过爱发牢骚的老师”来推断高校普遍存在该问题是值得商榷的。“80%”只是相对数,作者未指明其基数以及其基数是否具有代表性等关键问题。因此,我们无法从中得出高校教师普遍爱发牢骚这一结论。
其次,作者用了 5 座城市 20 多所高效的近百堂课来概括整个中国高校课堂的问题是经不起推敲的。中国共有几百座成是,数千所高校,可见文中的调查样本根本不具有代表性,不足以说明整个中国所有高校课堂的特点。因此,文中的概括是值得怀疑的。
再次,“老师有责任描述中国整体的摸样”不能作为批评教师讲负面案例的论据。中国整体的模样既应该包括正能能量的一面,又应包括其不足之处。因此,教师讲负面案例是描述中国整体所必须的,又何来理由批评呢?
最后,“教育是一切社会把熟悉的数量减少,把喜欢的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的说法是有缺陷的,使社会恶渐少善渐多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道德约束、法制管理、文化习俗等等,而教育知识诸多方式中的一个,因此,说它是唯一手段是不恰当的。
综上所述,作者没有提供充分论证来证明其观点,因此“批评高校教师普遍将中国座位负面案例讲授”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字数 533 字)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