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及管控措施
建筑业总分包工程业务的帐务处理及涉税分析
![建筑业总分包工程业务的帐务处理及涉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5465a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a.png)
建筑业总分包工程业务的帐务处理及涉税分析1.建筑业总分包工程业务的帐务处理首先,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帐务流程,包括收集、整理和归档分包方的财务票据和报告。
分包方的财务报告应包括工程款项结算表、成本费用计算表、账龄报告等。
其次,建筑企业应将分包工程的工程款项计入总包工程的工程收入,以正确反映企业的工程业务的实际情况。
同时,建筑企业还需要将分包方的成本费用计入总包工程的费用支出,确保准确计算工程利润。
此外,建筑企业还需要根据税法规定,合理处理总包与分包工程的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事项。
特别是增值税方面,建筑企业需要根据总包工程和分包工程的不同纳税方式,进行相应的核算,确保增值税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2.建筑业总分包工程业务的涉税分析首先,建筑企业需要根据税法规定,确定总包工程和分包工程的不同纳税方式。
一般情况下,总包工程按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方式进行纳税,而分包工程可以选择按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的方式进行纳税。
其次,建筑企业需要合理核算和处理总包与分包工程的增值税。
对于总包工程,建筑企业需要根据扣除条件和比例,正确计算可抵扣进项税额,并按照相应的税率缴纳增值税。
对于分包工程,企业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的税率缴纳增值税,或者按照一定比例计算经营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此外,建筑企业还需要关注个人所得税的处理。
建筑企业在支付分包工程款时,需要根据合同约定,扣除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并办理相应的申报和缴纳手续。
总之,建筑业总分包工程业务的帐务处理和涉税分析是建筑企业进行合规经营的基础工作。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帐务流程,合理处理帐务处理和涉税事宜,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并遵守税法规定,避免出现税务风险。
建筑工程分包的风险与风险管理
![建筑工程分包的风险与风险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5bbf56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8.png)
建筑工程分包的风险与风险管理建筑工程分包是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常见的合作模式,通过将工程任务分为不同的部分,分包商可以专注于特定的工作范围,提高效率和质量。
然而,建筑工程分包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一、合同风险建筑工程分包合同是分包工程的基础,合同条款直接影响分包商在项目中的权益和责任。
存在以下合同风险:1.1 不明确的合同条款:合同中的条款如果模糊不清或不明确,可能导致分包商和总包商在项目过程中产生争议。
因此,合同中的工作范围、报酬和支付方式等应当明确具体。
1.2 合同变更: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但合同变更的风险在于可能引发分包商和总包商之间的纠纷。
因此,在合同中应明确变更的程序和责任分担等事项。
1.3 合同履约保证:为保障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合同通常会要求分包商提供一定的履约保证,如履约保证金或银行担保。
但如果合同对履约保证的要求不合理过高,可能增加了分包商的经济压力。
二、进度风险2.1 分包商延迟交付:分包商延迟交付工程或无法按时完成任务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延误,影响整体工期和项目效益。
因此,风险管理需确保分包商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来履行合同义务。
2.2 总包商延迟付款:如果总包商迟迟未能按时支付分包商的合同报酬,可能会导致分包商资金周转困难,进而影响其工程计划和执行能力。
因此,风险管理需要确保付款流程合理规范。
2.3 高峰期资源短缺:建筑行业的高峰期可能导致某些特定工种或材料供应短缺,分包商可能面临人员和物资不足的风险。
因此,在合同中应考虑到资源供应的可能限制。
三、质量风险3.1 分包商施工质量问题:分包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可能对整个项目的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因此,风险管理需要确保分包商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和技术标准。
3.2 分包商资质风险:选择不合格的分包商可能导致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的出现。
因此,风险管理需要对分包商进行充分的背景调查和资质核实。
建筑业总包方涉税风险及对策
![建筑业总包方涉税风险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240e71a14791711cc79175b.png)
浅析建筑业总包方涉税风险及对策摘要:建筑业属于营业税征税范畴,建筑业税收是地方重要税源之一,也是国家连续多年实施税务稽查的重点行业。
与建筑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税收政策、法规几经调整,逐步完善,对纳税人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建筑业总包方在业务链条中具有特殊重要位置,工程管理和纳税环节却问题不断,甚至出现了危及企业正常经营的涉税风险。
笔者结合所在单位相关工作实际,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业;总包方;涉税风险;对策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建筑业是指建筑安装工程作业,包括建筑工程、安装工程、修缮工程、装饰工程和其他工程作业等内容,具有种类多样、流动性大、施工条件多变、工程周期较长等特点。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及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本文的总包方系广义概念,不仅指工程总承包人,还包括从工程总承包人分包工程后再对外分包的施工单位。
一、税收政策与实务简介(一)根据《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及发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6]128号)第九条规定,建筑业纳税人分为自开票纳税人和代为开票纳税人。
凡未在建筑业劳务发生地办理税务登记证,非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所辖企业,属异地提供应税劳务,须到该地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并向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
笔者单位主要从事高速公路养护维修工程,注册地为广州市,但承接的工程项目覆盖广东省多个地区,如梅州、河源、阳江、江门等地级市或所辖的县级市、区、镇等。
需要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简称“外管证”),持该证明和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资料前往劳务发生地开展工程作业,就地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等建筑业流转税种,企业所得税仍回注册地缴纳。
(二)根据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简称“旧条例”)规定,“建筑安装业务实行分包或者转包的,以总承包人为扣缴义务人”。
建筑工程合同涉税风险防范
![建筑工程合同涉税风险防范](https://img.taocdn.com/s3/m/dfe7eed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e.png)
建筑工程合同涉税风险防范甲方(发包方):[公司名称]- 乙方(承包方):[公司名称]- 合同编号:[合同编号]- 签订日期:[签订日期]二、合同目的本合同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税务责任、义务及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双方遵守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三、税务合规1. 税务登记:乙方必须持有有效的税务登记证,并在合同签订前向甲方提供副本。
2. 发票管理:乙方应按照国家规定开具发票,甲方在收到合格发票后按合同约定支付款项。
3. 税率变动:如遇国家税率调整,双方应协商调整合同价格或税费承担方式。
四、税收筹划1. 税收优惠政策:乙方应充分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合理降低税负。
2. 成本控制:乙方应合理规划成本,确保合同价格中已充分考虑税收成本。
五、风险防范1. 风险评估:甲方应定期对乙方的税务合规性进行评估。
2. 风险提示:乙方在发现可能的税务风险时,应及时通知甲方,并提出解决方案。
3. 风险控制:甲方应建立风险控制机制,对乙方的税务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
六、违约责任1. 乙方违约:如乙方未遵守税务法规或未按合同约定开具发票,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甲方违约:如甲方未按合同约定支付款项,导致乙方无法按时纳税,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七、争议解决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发生税务争议,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可提交至[约定的仲裁机构或法院]进行解决。
八、附则1.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签订日期: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草案,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在签订正式合同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和税务顾问,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探讨建筑业总包方涉税风险与措施
![探讨建筑业总包方涉税风险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21eb8263169a4517723a34a.png)
为, 相应 的转包 价款 必定会 被扣除在营业额的计算 中。
的 劳舞行为都需暴时详缯的 谓载 一定器摩的给 弹舞机 募的工作带来 了 但季 Ⅱ , 同 时, = ; } 每方稀摹霹时的向 总每方提供相关缴私的发票作为霉 _ } 正 , 傅于社每方申 揖相关税I l 皋 的抵扣。 新晕倒中 对于擐扣的限制问蘑器 时刻锋谓, 只有建筑王释才熊享有差额抵扣的 优枣待渴。同时, 总 方 《 畲 同{ 毒 》 等许多相关法律 法规都 做出 了重点强 调。针对建筑工程 出现 提摹顺利亭有拳帮搀扣体枣 岿须捧腰港律幕枣 保证申 幸 醍 耀序斡 寅鼙。
收 中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建 筑业 税 务 缴 纳 相 关 法 律 法规 的 不 断 完 善 决 定
了纳税人面临着愈 来愈严峻的挑战 。 不仅要 求增 多了, 且严格度 也增强
了。 对 于 一 项 建 筑 工 程 来说 , 总 包方 的 地 位 不 仅 特 殊 , 且十分重要 , 由 于
据调查显示 。我国建筑业总包方涉税风 险的具体表现 主要分 为两 大类, 一种是 纳税金额重 复风险 , 另一种是严 重的税款 金额滞纳风 险 。 其 中第一 种风险的发生主要是 由两种规定变 化造成的 ,分别是 可以抵
扣 的 相关 项 目规 定 和 扣 缴 义 务 规 定 。
税务 机关正式履行纳税义务 , 其 中预付款额 , 暂 时不 需缴税。 自新条例
一
、
间细化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纳税人在进行应税 劳务时和进行无形资产 的转让时 ; 另 一 种是 不 动产 的销 售 工 作 最 终 获 得 营 业 收 入 的 当 天 。 其 中
建筑总承包业务中的涉税风险及其控制的合同签订技巧
![建筑总承包业务中的涉税风险及其控制的合同签订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73fd8e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7.png)
建筑总承包业务中的涉税风险及其控制的合同签订技巧建筑总承包业务是一个繁琐且风险高的行业,特别是涉及到税务方面的问题。
在签订合同之前,双方应当明确控制税务风险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合同签订技巧来保护自身利益。
本文将重点讨论建筑总承包业务中的涉税风险及其控制的合同签订技巧。
在涉税风险方面,建筑总承包业务主要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等方面的风险。
为了控制这些风险,合同签订方面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
首先,要明确税务义务和责任的分配。
在合同签订之前,双方应明确建筑总承包方的税务义务和责任,并在合同中明确规定。
例如,建筑总承包方应承担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责任,而业主方应负责缴纳土地增值税等。
这样可以降低双方因税务问题引起的争议和纠纷,提高合作效率。
其次,要规范发票的开具和使用。
在建筑总承包业务中,发票是最重要的税务凭证之一。
双方应签订明确的合同条款,规定建筑总承包方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金额开具发票,并在发票上明确标注合同的相关信息。
业主方在支付款项时,必须凭有效发票进行付款,以确保税务合规性和账务透明度。
第三,要合理安排合同款项的支付方式。
在建筑总承包业务中,由于项目周期较长,支付款项通常分为多个阶段进行。
为了控制涉税风险,合同签订双方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支付方式。
例如,可以将款项支付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金额与工程进展相匹配,并在每个阶段支付款项前要求提供相应的税务证明文件,如纳税申报表、缴税凭证等。
这样可以确保在税务层面的合规性,并防止因税款逃避或拖欠导致的纠纷。
此外,建议合同签订方在涉及到税务方面的条款中注明违约的后果和补偿责任。
例如,如果建筑总承包方未按时缴纳税款或提供虚假的税务文件,业主方可以要求其支付相应的违约金或赔偿款项。
通过明确违约责任,可以增强双方对税务合规性的重视,降低潜在的涉税风险。
最后,建议签订合同的双方在涉税风险控制方面寻求专业税务律师或会计师的帮助。
由于建筑总承包业务中的税务风险较高,合同签订方可能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税务政策和法规。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及管控措施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及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10224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3.png)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及管控措施建筑业总分包合同是指建筑施工项目中,总包方与分包方之间签订的一种合作合同,总包方将部分工程转包给分包方进行施工。
由于总分包合同涉及到资金流转、税收管理、法律规定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涉税风险。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
一、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1.税收管理不规范。
在建筑业总分包合同中,总包方与分包方之间的资金流转复杂,如果双方未能按照国家税收法规进行准确申报和纳税,就有可能存在偷税漏税的风险。
2.税收税费调整。
由于建筑业总分包合同一般是长期合作,施工周期较长,期间可能会发生税收政策的调整,如增值税率的变化、税制等,这将对双方的合同履行产生影响,增加涉税风险。
4.涉及跨地区业务。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往往涉及跨不同地区的施工,不同地区的税收政策有所差异,导致涉税管理的复杂性增加,增加了风险的存在。
二、建筑业总分包合同涉税风险的管控措施1.加强合同的规范性。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应制定明确的合同条款,包括分包费用、税务处理、纳税义务等方面的规定,防止双方因税务问题产生争议。
2.建立税务合规管理机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管理机制,明确税务管理责任和流程,做到纳税义务的准确履行和税收风险的管控,及时了解税收政策的变化,做好适应性调整。
4.加强跨地区税收管理。
对于涉及跨地区的建筑业总分包合同,企业需要详细了解各地的税收政策,加强税收风险的评估和管控,确保合同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
5.建立良好的纳税记录和账务管理。
企业应建立规范的纳税记录和账务管理制度,保证纳税义务的准确申报和缴纳,加强对税务处理过程的监控和内部审计。
结论:建筑业总分包合同涉税风险的存在对企业的经营和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但通过建立健全的税务合规管理机制,加强合同规范性和风险管控,企业可以有效降低涉税风险,实现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建筑企业总分包之间的3个财税疑难问题处理
![建筑企业总分包之间的3个财税疑难问题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e11a7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f.png)
建筑企业总分包之间的3个财税疑难问题处理全面营改增后,建筑企业总分包之间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涉税问题:一是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总分包之间差额征收增值税的发票开具及账务处理;二是建筑企业老项目营改增后发生的分包业务,分包人增值税计税方法的选择;三是总分包之间预收账款预交增值税的税收风险及规避策略;具体分析如下。
(一)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总分包之间差额征收增值税的发票开具及账务处理1、总分包之间差额征收增值税与抵扣增值税的区别总分包之间差额征收增值税是指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总包,在发生分包的情况下,为了规避总包重复纳税而选择的一种增值税征收方法。
总分包之间差额征收增值税分为三种:一是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总承包方发生跨省建筑服务或不在同一地级行政区域内的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而且发生分包业务时,在工程所在地国税局差额预交增值税;二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总承包方在同一地级行政区域内的跨县(区)发生建筑服务而且发生分包业务时,在总包机构所在地国税局差额预交增值税;三是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总承包方发生分包业务时的总分包在总包机构所在地国税局差额申报增值税。
由于简易计税的总分包在工程所在地国税局按照3%的税率差额预交了在增值税,所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总承包方发生分包业务时的总分包在总包机构所在地国税局实质上零申报增值税。
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总分包之间差额预交增值税的公式是:应预缴税款=(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 ÷(1+3%)×3%总分包之间抵扣增值税是指选择一般计税方法的总包,在发生分包的情况下,依照总包发生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减去分包向总包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缴纳增值税。
因此,总分包之间差额征收增值税与抵扣增值税的区别主要体现为:总分包之间抵扣增值税制度是专门应用于总包选择一般计税方法计征增值税的总分包业务之间的增值税申报制度,而总分包之间差额征收增值税制度是专门应用于总包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征增值税的总分包业务之间的增值税申报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分包税务风险及对策研究
![建筑施工企业分包税务风险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291c4b7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65.png)
建筑施工企业分包税务风险及对策研究引言随着大中型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总承包和分包模式逐渐成为行业主流。
然而,随着分包模式的广泛应用,其带来的税务风险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分包结算的复杂性、施工进度确认的困难以及税务法规的不断变化,都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税务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建筑施工企业分包模式概述建筑施工企业分包业务模式指的是企业作为总承包方拿到某项工程后,对其中非主体、非关键工程进行合理拆分,分包给其他有能力的承包人,在此过程中形成分包单位对总承包方负责,总承包方对业主负责的责任机制,分包模式按分包方式可分为内部分包和外部分包,按分包内容可分为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
从现实情况来看,分包模式是建筑施工企业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分包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在设备、施工能力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足,辅助建筑施工企业主合同履约进度,在解决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难度、实现降本增效中发挥关键作用,也为一些小规模工程承包商在承接大型项目时,提供了施工经验和工程资质等方面的支持。
另一方面,分包模式意味着参与建筑工程的主体数量增加,分包队伍的作业水平和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项目效益,建筑工程面临的风险也会有所增加。
但同时,由于分包专业化市场管理机制尚未有效形成,分包业务复杂,分包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较多,建筑业作为税务机关重点稽查行业,分包过程中的税务风险管理不容忽视。
随着“金税四期”的全面推进,税收法律法规和税务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税务机关从“以票治税”转换到“以数治税”,利用税收大数据实现精确执法和精准监管,税收监管手段持续升级、监管能力不断提高。
在此形势下,施工企业应当转换以往应对税收管理的被动思维,积极甄别分包经营过程中潜在的涉税风险,主动进行税务风险自查与管理。
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分包税务管理,确保分包前提条件、资源引进、合规性审批、分包选择以及过程管控等各个环节在合法合规的条件下推进,既是保障建筑施工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工程项目高质量、低风险履约的客观要求。
建筑工程合同的涉税风险
![建筑工程合同的涉税风险](https://img.taocdn.com/s3/m/1b3cb7a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1e.png)
建筑工程合同的涉税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风险,其中涉税风险就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建筑工程合同作为建筑企业与业主之间的重要协议,涉及到大量的经济利益,因此,掌握建筑工程合同的涉税风险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合同的涉税风险概述1. 合同签订过程中的涉税风险在建筑工程合同签订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合同内容不规范、合同条款不明确等问题,这可能导致企业在税务申报时出现偏差,从而引发税务风险。
例如,合同中的价款、税率、税种等表述不清楚,可能导致企业在税务核算时产生误差。
2. 合同执行过程中的涉税风险在建筑工程合同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工程款项支付不规范、发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这可能导致企业在税务申报时出现违法行为,从而引发税务风险。
例如,企业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项,可能导致业主方未能及时开具发票,进而影响企业的税务申报。
3. 合同变更过程中的涉税风险在建筑工程合同变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合同价款调整、工程进度变化等问题,这可能导致企业在税务申报时出现差异,从而引发税务风险。
例如,合同价款的调整未及时更新税务申报信息,可能导致企业在税务核查时出现问题。
二、建筑工程合同涉税风险的防范措施1. 加强合同签订环节的管理建筑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应确保合同内容的规范性、明确性,避免因合同不规范导致的税务风险。
企业应认真审查合同条款,特别是价款、税率、税种等涉税内容,确保合同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强化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税务管理建筑企业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应规范工程款项的支付,确保及时取得合规发票。
企业应加强发票管理,防止出现发票丢失、滞留等问题,确保税务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
3. 优化合同变更环节的税务处理建筑企业在合同变更过程中,应及时更新税务申报信息,确保税务核查的顺利进行。
企业应加强对合同变更的税务评估,合理预计合同变更对税务的影响,避免出现税务风险。
建筑工程合同涉税风险防控
![建筑工程合同涉税风险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33fdb2b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1.png)
建筑工程合同涉税风险防控甲方(发包方)与乙方(承包方)签订,旨在明确双方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税务责任、义务及风险防控措施,确保合同执行过程中税务合规,降低税务风险。
二、合同双方信息- 甲方(发包方):[公司名称],地址:[地址],税务登记号:[税务登记号]。
- 乙方(承包方):[公司名称],地址:[地址],税务登记号:[税务登记号]。
三、税务责任和义务1. 税务登记与申报:双方应确保各自依法进行税务登记,并按照法定要求进行税务申报。
2. 发票开具与获取:乙方应向甲方开具合法有效的税务发票,甲方应确保按时支付款项并获取相应发票。
3. 税款缴纳:双方应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各自应承担的税款。
四、税务风险防控措施1. 合同价格条款:合同价格应明确是否含税,以及税率的适用情况。
2. 税务合规审查:双方应定期进行税务合规性审查,确保合同执行符合税法规定。
3. 税务筹划:鼓励双方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以降低税负,但不得违反税法规定。
4. 风险告知:任何一方在知悉可能对对方产生税务风险的情况时,应及时通知对方。
五、风险分配1. 违规责任:如因一方违反税法规定导致另一方遭受税务处罚或损失,违规方应负责赔偿。
2. 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导致的税务风险,双方应协商解决,合理分担风险。
六、争议解决双方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遇税务争议,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时,可提交至[约定的仲裁机构或法院]进行解决。
七、其他1. 合同修改:本合同的任何修改均需双方书面同意,并应符合税法规定。
2. 法律适用:本合同的签订、执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国家/地区]法律。
八、签署甲方代表: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乙方代表:_________ 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模板,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来定制。
在起草正式合同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和税务顾问,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建筑行业的税收风险点及风险防范措施
![建筑行业的税收风险点及风险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06f872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0.png)
建筑行业的税收风险点及风险防范措施在建筑行业做生意,大家都知道,挣钱不容易,想把钱赚到手里,税务风险可真是个大难题。
很多老板、经理、会计之类的,常常因为税务问题头大,尤其是那些不懂税法的,简直就像在刀尖上跳舞。
毕竟,建筑行业本身就复杂,一堆法规、合同、账目,稍不留神,税务问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把你炸得七零八落。
想避开这些麻烦,关键就在于知道有哪些税收风险点,然后提前做足准备。
建筑行业的税收风险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你看,建筑项目涉及到的税种多,最常见的就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还有一些地方税种。
这些税种搞不好,不仅会被税务机关盯上,严重的甚至会被罚得体无完肤。
说白了,建筑行业的税务问题,根本就是一个“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的游戏。
很多建筑公司在项目开工之前,或者是项目进行过程中,没能及时对税务进行准确的规划,这样就容易出问题了。
再说了,建筑行业的合同特别复杂。
施工合同分包合同,分得五花八门。
一旦出了差错,税务局抓住把柄,你不但得重新审查合同,缴纳税款,还得支付一大笔罚款。
这些合同的风险可真不少,比如在合同签订时,没准确核算出增值税的扣除项目。
你别说,你觉得小问题,税务局可不这么看,他们就喜欢你这种觉得“没事”的心态,等你到时候为难了,才知道自己犯了错。
所以,签合同之前,务必找专业的税务人员来审核,别让小失误变成大问题。
再有就是建筑行业的工程款问题。
很多老板会想,工程款一到手,赶紧把账做完,大家都开心。
这里面的税收问题可多着呢。
比如,很多老板在收款时没有按规定开具发票,或者是把工程款通过“分期付款”这种方式绕过了税收。
结果呢,税务局一查,你就麻烦了,严重的公司直接被罚得血本无归。
你看着这些钱,觉得赚到了,但这可是在“偷税漏税”的边缘试探,后果就是大麻烦。
所以,做生意不能“钻空子”,一定得按规矩办事,发票、付款,都得正儿八经地操作。
再有个大问题,就是劳务外包。
建筑行业很多时候会有劳务外包的情况,很多时候这些劳务人员并不是正式员工,而是通过外包公司来解决。
建筑总承包合同的涉税风险管控
![建筑总承包合同的涉税风险管控](https://img.taocdn.com/s3/m/683e9a9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4.png)
建筑总承包合同的涉税风险管控建筑总承包合同的涉税风险管控建筑总承包合同是指具有建筑总承包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或甲方或建设方所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安装合同、装修合同和其他建筑工程合同的总称。
在这些建筑总承包合同中,涉及到包工包料、甲供设备和甲供材料现象,其中的税收风险是不同的。
要控制其中的涉税风险,根源在于如何正确签订合同。
本文基于现有的税收法律,对建筑总承包合同中的涉税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涉税风险管控策略。
一、建设方代施工方扣缴水电费的税收风险及控制策略(一)税收风险分析在实践中,由于水电费用都是由电力公司和自来水公司委托其开户银行进行代收,实际承担水电费用的主体是水表和电表的所有权人,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是租用或借用甲方的水表或电表,因此,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水电费用,往往是由水表和电表的所有权人建设方或甲方进行代缴,并于今后与施工方进行工程结算时,从应给予施工方的工程款中进行扣缴。
这种由建设方代施工方支付水电费存在一定的税收风险,主要体现在,施工企业的企业所得税前无法扣除建设方代施工方支付的水电费。
因为,施工方承担的水电费用,由建设方进行代扣代缴,而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收取水电费用后,开具的发票抬头是建设方的名字,建设方把该张发票交给施工方进行账务处理。
根据国税发〔2008〕40号和国税发〔2008〕80号文的规定,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发票和其他凭证,包括虚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均不得用以税前扣除、出口退税、抵扣税款,企业取得的发票没有开具支付人全称的,不得扣除,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申请退税。
因此,自来水公司和电力公司收取水电费用后,开具发票抬头是建设方名字的发票,该发票给予施工方入账是不可以在施工方企业所得税前进行扣除。
(二)控制策略为了控制和化解建设方代施工方扣缴水电费的税收风险,应采取以下控制策略:施工方与建设方在签订建设总承包合同时,必须在总承包合同中明确约定:建设方代施工方缴纳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水电费,并与今后与施工方进行工程结算时,从工程结算款中进行扣缴。
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存在的风险及规避分析
![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存在的风险及规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68bf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a.png)
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存在的风险及规避分析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工程项目都会通过分包的方式来完成,分包合同的签订成为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
分包合同的签订也会伴随着诸多风险,如果不加以规避,可能会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
本文将针对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
一、分包合同存在的风险1. 合同风险分包合同属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合同之一,而合同风险是所有合同中普遍存在的风险之一。
分包合同的签订涉及到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等诸多环节,一旦出现合同条款不清晰、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就可能导致项目推进的受阻。
2. 技术风险工程项目的分包往往需要依赖于分包商提供的专业技术和设备,如果分包商技术水平不高或者设备不达标,就可能对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造成影响。
3. 成本风险分包合同的签订可能涉及到分包商的报价、工程中的材料价格波动等问题,一旦出现成本超支等情况,就可能对项目的资金投入产生不利影响。
4. 安全风险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可能伴随着高空作业、大型机械操作等危险行为,而分包商的施工作业安全风险是无法忽视的。
一旦发生工程安全事故,将给工程项目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5. 合规风险分包商在工程项目中的参与可能涉及到规章制度的遵守、环保标准的执行等问题,一旦违反相关规定,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对工程项目造成影响。
1. 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在签订分包合同之前,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审查、合同履行监督等环节,从源头上规避合同风险。
2. 严格的资质审查对分包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包括技术实力、施工能力、安全生产记录等方面,确保分包商具备相应的承包能力。
3. 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建立成本监控机制,对分包商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超支等问题。
4. 加强安全管理在分包合同中明确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分包商的安全生产检查和教育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建筑工程合同涉税风险分析
![建筑工程合同涉税风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432c4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2.png)
建筑工程合同涉税风险分析一、合同签订前的税务考量在建筑工程合同签订前,必须对合同双方的税务身份进行明确。
这包括确认承包商和业主的税务登记情况、增值税纳税人身份以及是否存在跨地区经营的情况。
合同条款中应明确各项税费的承担方,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等。
二、发票管理的风险点发票管理是建筑工程税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发票的类型、开具时间、金额等内容,并要求承包商提供合法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任何延迟或错误的发票都可能导致业主无法及时抵扣进项税,从而增加税务成本。
三、税务合规性的审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定期审查税务合规性,包括但不限于检查是否按时申报税款、是否正确计算税款、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缴纳税款等。
对于跨地区的工程项目,还需要关注地方税收政策的差异,确保符合当地的税务规定。
四、税务争议的解决途径合同中应预先设定解决税务争议的机制,包括争议的通知、协商解决的程序以及仲裁或诉讼的途径。
这有助于在出现税务分歧时,双方能够依据合同约定迅速解决问题,减少争议带来的时间和经济损失。
五、税务风险管理措施为了有效管理税务风险,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内部税务管理制度,明确税务管理的责任人和流程。
2. 定期进行税务知识的培训,提高项目团队的税务意识和应对能力。
3. 与专业税务顾问合作,获取最新的税法解读和税务筹划建议。
4. 建立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税务问题。
六、结语建筑工程合同涉税风险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合同双方共同努力,从合同签订到项目结束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细致考虑税务因素。
通过上述分析,希望能够为建筑行业的同仁们提供一些税务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确保项目能够在合规的前提下,高效、顺利地推进。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及管控措施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及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591e8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62.png)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及管控措施建筑业是指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作业等五大征税范围的建筑安装工程作业。
建筑业的总分包合同涉税问题较多,为了控制和降低总分包间的税收成本和控制税收风险,必须对总分包合同中的涉税问题加强管控。
为此,本文主要就建筑业总分包合同中的涉税风险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管控策略。
总分包合同的涉税风险分析笔者通过对全国建筑业的调研分析,发现建筑业总分包合同中主要有以下涉税风险。
(一)总分包间差额抵扣营业税的风险在建筑业总分包间差额抵扣营业税的风险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1.建筑工程的转包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
不履行合同约定,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发包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发包给他人的,属于转包行为。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三)项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基于以上规定,在建筑工程总分包之间,如果总承包方把工程转包给建筑企业,则总承包方必须全额缴纳营业税,而不能差额抵扣营业税。
2.总承包人把建筑工程分包给个人或没有建筑资质的公司,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
《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同时,《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第十四条第(一)规定:“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的是违法分包。
”根据以上政策法律规定,如果总承包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个人或没有建筑资质的公司,必须全额缴纳营业税,而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
3.安装工程、装修工程、修缮工程和其他工程的总分包之间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及管控措施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及管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7079b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5.png)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及管控措施一、涉税风险及影响1.阴阳合同:在建筑业总分包过程中,总包方可能与分包方达成合理的合作协议,但却采用两份合同进行签订,一份合同标明正常的合同金额,另一份合同上标明较低的金额并将其作为合同存档。
这种操作可能是为逃避税务部门的监管,从而造成国家税收损失。
2.假冒发票:在建筑业总分包过程中,有些分包方可能会为了获得更高的出厂价或减少应纳税款,使用假冒发票进行虚增或虚减,并将其作为合同凭证,此举不仅侵害了税收利益,还可能导致税务部门对合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从而引发税务风险。
3.不合规操作:由于建筑业总分包合同的细节复杂,包括实施方案、材料选择、施工周期等,分包方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合规的操作,如虚报材料费用、虚报员工工资等,以降低税收负担,这可能导致税务风险。
二、涉税风险管控措施为了避免涉税风险和确保合同的合规性,建筑业企业应采取以下管控措施:1.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对涉税合同进行认真审查和真实记录,确保合同文件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同时,应建立合同档案库,妥善保存合同文件,以备税务部门查阅。
2.正规发票核验:总包方在与分包方签订合同前,应核实分包方的纳税资质,确保其具备合格的发票开具能力。
同时,总包方要认真核对所收到的发票,确认其真实性,避免与假冒发票相关的税务风险。
3.加强内部控制:建筑业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内部审计,对涉税关键环节进行监控。
同时,建立成本核算和税务自查制度,定期对涉税事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加强培训和沟通:建筑业企业应加强税法和相关法规的培训,提高员工对税务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与税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及时了解涉税政策和要求,确保企业的税务合规。
5.强化合作关系管理:总包方应建立与分包方的良好合作关系,共同确保合同的合规性。
同时,对潜在分包方的纳税信用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选择正规的分包方进行合作,降低税务风险。
建筑企业总承包合同的涉税风险隐患源头及破解之道
![建筑企业总承包合同的涉税风险隐患源头及破解之道](https://img.taocdn.com/s3/m/975a5d064b35eefdc8d333aa.png)
建筑企业总承包合同的涉税风险隐患源头及破解之道建筑合同往往与招标投标文件存在实质条款不一致的地方,这些不一致将会导致一定的财务、税务和审计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且看为您详细解答。
建筑企业总承包合同的涉税风险隐患源头是建筑总承包合同与招投标文件不一致,建筑合同与招标投标文件的实质条款不一致将会导致一定的财务、税务和审计风险。
为了防范以上风险,在签订建筑总承包合同前,必须审视和察看招标文件和建筑合同中的涉税条款,在签订建筑总承包合同时,务必在建筑合同与招标投标文件的实质条款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才签订合同。
(一)建筑企业总承包合同的涉税风险隐患源头:建筑合同与招标投标文件的实质条款不一致建筑总承包合同与招投标文件的实质条款不一致是建筑企业总承包合同存在涉税风险的主要源头所在。
为了控制企业税务风险,必须掌握招投标文件中的实质条款有哪些?必须洞察建筑合同与招投标文件实质条款不一致的财务、税务和审计风险。
1、基于税法视觉下的招标文件中实质条款分析在税收视觉下,招标文件中的实质条款主要是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承包分包方式、建筑材料设备供应、价款调整和变动、工程结算等条款。
在这些实质条款中,要特别关注以下条款:第一、承包分包方式条款。
该条款主要涉及到总承包方承包的建筑工程能否在进行专业分包的问题。
如果招标文件明确规定:建筑总承包方承包下的工程不允许再进行分包,则总承包方就不可以与专业资质的建筑企业签订专业分包合同,否则签订的专业分包合同无效!今后发包方将给总承包方处以罚款,收取违约金等法律风险。
如果招标文件明确规定:禁止联合投标方式投标,则建筑企业总承包方就不可以联络其他建筑施工企业一起进行联合投标,否则将被废标处理。
第二、建筑材料设备供应条款。
该条款直接涉及到总承包方能否选择简易计税方法计征增值税的问题。
如果招标文件明确规定: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由施工企业自行采购,则依据税法的规定,建筑总承包企业必须选择一般计税方法按照10%的增值税税率向发包方开具增值税发票。
建筑业存在的主要税收风险及自查补救措施
![建筑业存在的主要税收风险及自查补救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527d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7.png)
建筑业存在的主要税收风险及自查补救措施近年来,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税收风险。
本文将探讨建筑业存在的主要税收风险,并提出自查补救措施,以帮助建筑企业规避潜在的税务风险。
首先,建筑业存在的主要税收风险之一是虚开发票。
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和巨额资金流动,一些企业可能会利用虚假的发票进行虚开,以逃避税收监管。
虚开发票不仅导致企业偷税漏税,还可能被税务部门追责处罚。
为了避免这一风险,建筑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发票管理流程,并加强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的风险评估,确保发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其次,建筑业存在的另一个税收风险是偷漏税行为。
一些企业可能通过账外经营、少报利润等手段来减少应缴纳的税款。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而且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
为了避免偷漏税的风险,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报告的监管和审核,确保税务申报的准确性与合规性。
第三,建筑业还存在着建设进度支付税务风险。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建筑项目的款项是按进度支付的。
然而,一些企业可能会利用建设进度支付的特点,通过虚构合同、虚假报账等手段,进行税务欺诈行为。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合同的审查和管理,并确保相关报账的真实可靠。
此外,建筑业还存在着建筑材料偷逃税风险。
在建筑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采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成本。
一些企业可能会通过偷逃税、伪造发票等方式,以减少采购成本。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建筑企业应完善供应链管理,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风险评估,确保建筑材料采购的合法性和税收合规性。
另外,建筑业还可能面临税务审查的风险。
税务部门可能会对企业的税务申报进行审查,并要求企业提供相关的财务和税务文件。
如果发现企业存在偷漏税、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将面临罚款、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的风险。
为了应对税务审查风险,建筑企业应及时建立和健全财务和税务档案,确保相关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加强对税务政策和法规的学习,确保企业的税务申报合规性。
建筑业常见涉税风险及应对指引
![建筑业常见涉税风险及应对指引](https://img.taocdn.com/s3/m/6500b94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2.png)
建筑业常见涉税风险及应对指引好,今天我们聊聊建筑行业的那些涉税风险。
别看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但我保证,咱们轻松点讲,搞得像咱们平常唠嗑一样。
你要是觉得复杂,那就来,咱们一起拆解、一起琢磨。
现在你可能会问,什么叫“涉税风险”?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建筑行业这片大海里,哪怕你游得再顺,水里也总是有那么一些暗礁,稍不注意就会碰上。
这些“暗礁”可不是什么小问题,它们一旦被碰到,搞不好就得花上不小的代价。
咱得说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建筑行业的税务繁琐。
你瞧,很多建筑企业老板,平常忙着工地上瞎折腾,哪个工人该干啥,哪个项目要跟进,都顾不上去研究税务上的事儿。
你要是问他:“老板,怎么规避税务风险啊?”他可能一脸懵,搔搔头,回答:“啥?我不是交税吗?”说实话,这种情况还真不少,很多老板不了解税收,一不小心就掉进了税务风险的坑里。
比如说,发票的管理,别看是个小事儿,可这一忽略,麻烦可就大了。
你要是没按规定开票,或者开发票上做点小手脚,税务局一查,能让你哭都没地方。
尤其是建筑公司搞承包、分包的,发票上的花样可就多了去了,要是真的出个问题,后果那可就严重了。
咱说的第二个风险,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那就是项目的实际收入与账面收入不一致。
哎,这个问题你们听着肯定觉得挺神奇的,可实际上,建筑行业的老板们为了省钱,常常会选择不在账面上全部反映收入。
你看,他们一方面为了少交税,另一方面又怕这些收入引起税务的关注,结果就有很多灰色地带。
大家都知道,收入少了,交的税自然也少,但这种做法不光违背了税法,万一税务局查到,后果可不堪设想。
除非你是在“神仙”企业,想钻空子,总有一天会暴露的。
万一税务局来查账,你解释得再漂亮也没有用。
到时候,不仅面临补税,还得罚款、滞纳金,甚至可能牵扯到刑事责任。
所以,想偷税漏税?那可得三思而后行。
说到这里,咱再提一个让人头疼的“涉税风险”,那就是项目变更和结算。
建筑公司做项目时,往往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项目变更在所难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存在的涉税风险及管控措施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业是指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其他工程作业等五大征税范围的建筑安装工
程作业。
建筑业的总分包合同涉税问题较多,为了控制和降低总分包间的税收成本和控制税
收风险,必须对总分包合同中的涉税问题加强管控。
为此,本文主要就建筑业总分包合同中
的涉税风险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管控策略。
总分包合同的涉税风险分析
笔者通过对全国建筑业的调研分析,发现建筑业总分包合同中主要有以下涉税风险。
(一)总分包间差额抵扣营业税的风险
在建筑业总分包间差额抵扣营业税的风险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建筑工程的转包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
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禁止将承包的工程进行转包。
不履行合同约定,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发包给他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发包给他人的,属于转包行为。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三)项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基于以上规定,在建筑工程总分包之间,如果总承包方把工程转包给建筑企业,则总承包方必须全额缴纳营业税,而不能差额抵扣营业税。
2.总承包人把建筑工程分包给个人或没有建筑资质的公司,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
〈〈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
”同时,〈〈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严禁个人承揽分包工程业务。
”第十四条第(一)规定:“分包工程发包人将专业工程或者劳务作业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工程承包人的是违法分包。
”根据以上政策法律规定,如果总承包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个人或没有建筑资质的公司,必须全额缴纳营业税,而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
3.安装工程、装修工程、修缮工程和其他工程的总分包之间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三)项规定:“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以其取得的
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其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基于此规定,总分包之间差额抵扣营业税,只限于建筑工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第149号)第二条的规定,所谓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工程作业,包括与建筑物相连的各种设备或支柱、操作平台的安装或装设工程作业,以及各种窑炉和金属结构工程作业在内。
因此,如果安装工程、装修工程、
修缮工程和其他工程的总承包方把其中的部分安装工程、装修工程、修缮工程和其他工程分
包给其他人(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不能享受差额抵扣营业税的税收待遇。
4.总包人没有履行抵扣营业税的法定申报程序,不可以差额抵扣营业税。
为了抵扣营业
税,总承包人必须履行一定的法定申报程序。
主要符合以下申报程序:分包人必须向总包人
开具建安发票,而且总承包人必须向建筑劳务所在地地税局提供分包人开具的建筑业发票和税收缴款书复印件;有的地方税务机关要求分包额除以总包额小于50%。
〈〈建筑法》第二十
九条第二款规定:“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
基于此规定,一个建筑工程的主体工程在总工程中一定超过50% ,有的地方税务局在审查
总分包时,如果总包只做工程的一小部分,则认定为总包发生转包行为,不可以差额抵扣营
业税。
(二)总分包之间的配合费和违约金存在的税收风险
总分包之间的配合费和违约金存在的税收风险主要体现在:总包向分包收取的配合费和
违约金以及分包向总包收取的违约金是否要缴纳营业税。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总包向分包收取配合费用是否要缴纳营业税。
在实践中,总包为了促使分包方按照总
包的要求及时按质按时完成工程,必须到分包所负责的工程现场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服务,
从而需要向分包方收取一定的配合费用或者管理费用,在总包与分包人结算工程款时进行扣
除。
对总包向分包收取的配合费用到底要不要申报缴纳营业税?如果要申报缴纳营业税,是
按建造业3%申报还是按照非建筑业5%申报呢?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
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
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
”基于此规定,总包向分包指导、监督和管理服务而收取的配合费用实质上是“好处
费”,必须申报缴纳营业税。
由于总包是接受分包的建筑劳务,即:总包是劳
务的接受方,总包向分包收取或在与分包工程结算时扣下的配合费用不是“价外费用。
”因此,总包向分包收取的配合费用应该按照5%申报缴纳营业税。
2.总包向分包
收取的违约金或分包向总包收取的违约金是否要缴纳营业税。
为了规范和
约束总分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总分包合同往往有违约金条款。
这种违约金要不要申报缴纳
营业税,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因分包方没有按照安全作业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总包必须向分包方收取安全作
业违约金,不需要申报缴纳营业税,也不需要向分包人开具发票。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规定,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劳务提供方而不是劳务的接受方。
在总分合同之间,总包是建筑劳务的接受方,分包是建筑劳务的提供方,因此,总包必须向分包方收
取安全作业违约金,不需要申报缴纳营业税。
为什么不需要向分包开发票呢?因为,总包收取分包人的违约金不申报缴纳营业税,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不需要开发票。
只要总包给分包开具关于收取违约金的收据即可。
第二,因总包违约,分包向总包收取的违约金要申报缴纳营业税。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
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文件的规定,单位和个人提
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时,因受让方违约而从受让方取得的赔偿金收入,应并入营业额中征收营业税。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条例第五条所称价外费用,包括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罚息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基于此规定,分包人向总包收取的违约金是分包人向总包结算工程款时,收取工程款的价外
费用,需要申报缴纳营业税,并向总包开具建筑业的发票。
分包人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支付给总包的违约金。
(三)总分包之间材料领用的税务风险
为了节约成本,保证工程质量,总包在包工包料的情况下,工程中的主要建筑材料或主
体建材都是由总包统一购买,辅料由分包方自己采购。
在这种情况下,总分包签定的总分包合同中,合同中会确定总包发给分包方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的数量、型号和种类,在与分包
进行工程结算时,总包会在工程款中扣下总包发给分包使用或分包领用的建筑材料款。
总分包之间的材料领用的税务风险主要体现为:分包人从总包人领用的建筑材料是由总
包采购的,并且含在总分包合同中和总包与分包的工程结算价中,分包方没有按照结算价给
总包开具建筑业发票而是只针对劳务部分给总包开具建安发票,结果少申报应缴纳的营业税,构成漏税的风险。
(四)总包方代替分包方扣缴营业税的税收风险
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已经取消了总包是分包人营业税扣缴义务人的规定。
也就是说,总分包之间在平常的业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总包代替分包人扣缴营业税;另一种情况是分包人自己作为独立的营业税纳税人,
向总包开具建安发票,让总包进行营业税的抵扣。
总包方代替分包方扣缴营业税的税收风险主要体现在,总包已经代分包人扣缴了营业税,总包给分包人结算工程款时,总包还向分包人索取建安发票,结果使分包人多缴纳了营业税,或者说分包人对分包额重复缴纳营业税。
总分包合同的涉税风险管控策略
通过以上总分包合同的涉税分析,提出以下税务风险管控策略:
(一)掌握建筑业总分包合同差额抵扣营业税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