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车速调查方案

合集下载

地点车速调查实习报告

地点车速调查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了解某地点车速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为交通规划、道路设计、交通安全分析和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实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为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实习地点为XX市XX路段。

三、实习内容1. 调查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通过对XX路段的车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该路段的车速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为后续的交通规划、道路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2. 分析车速与交通流量、道路状况、交通设施等因素的关系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探讨车速与交通流量、道路状况、交通设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改善交通状况提供参考。

3. 评估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结合调查数据,评估现有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为制定更加有效的交通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四、实习方法1. 调查方法采用人工观测法进行车速调查。

具体步骤如下:(1)在XX路段选择调查点,设置观测区域;(2)选择调查时间段,确保观测数据具有代表性;(3)在观测区域随机选取车辆,记录车辆通过观测区域的时间;(4)计算车辆通过观测区域的平均车速。

2. 数据分析方法(1)对调查数据进行分组,绘制地点车速频率分布图及累计频率分布图;(2)计算平均车速、标准差、变异系数等统计指标;(3)分析车速与交通流量、道路状况、交通设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五、实习成果1. 车速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通过对XX路段的车速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XX路段的车速分布呈现正态分布,平均车速约为XX km/h;(2)车速在高峰时段明显低于平峰时段,早晚高峰时段车速低于XX km/h;(3)车速在道路瓶颈处、交叉路口等区域明显低于路段其他区域。

2. 车速与交通流量、道路状况、交通设施等因素的关系(1)车速与交通流量呈正相关,交通流量越大,车速越低;(2)车速与道路状况呈负相关,道路状况越差,车速越低;(3)车速与交通设施呈正相关,交通设施越完善,车速越高。

车速与车速调查

车速与车速调查
39
2.3.3 实际案例
对车速进行区间估计
结论:调查时间内所有车辆的时间平均车速在置信度95% 前提下为39.58km/h—41. 58km/h
40
2.3.4 数据处理的其他应用
区间车速数据处理 计算速差比 r= ( V-Vi)/V
绘制速差比曲线图:以每小时的时间间隔为横坐标, 其对应的速差比为纵坐标,将各点连成曲线
42
车辆自由 行驶时的 车速
测定显示
雷达测速 仪,速度 表盘
通过观测与 计算
通过观测 与计算
设计要求
需要综合 分析确定
设计要求
用处
交通管理 交通规划 道路设计
评适能价性力线与性 通舒 行评 通 估 延畅计价误程行道度车路、
道路计算 和设计的 标准
分析通行 能力
分析通行 能力选择 道路等级
2
1.1 车速的有关概念
14
2.1.3 样本要求
样本选择 交通量较低,选择所有车辆 抽样随机,避免特殊情况 抽样车辆比例有代表性
15
2.1.4 调查方法
人工法
选择一微小路段(2-3s路程),0. 27778m的n倍
16
2.1.4 调查方法
人工法
17
2.1.4 调查方法
人工法
18
2.1.4 调查方法
车速与车速调查
车速的有关概念 车速的调查方法 车速调查的数据处理
1
1.1 车速的有关概念
速度 地点车速 行驶车速 区间速度 计算速度 临界速度 畅行速度
描述
行驶路程与 路程与车 瞬时速度 有效行驶时 辆通过所
间之比 需总时间
道路条件 限制保持 的最大安 全速度
道路通行 能力达到 最大值时 的车速

(完整版)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完整版)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交通调查与分析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地点车速调查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地点车速调查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地点速度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资料掌握某地点车速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交通安全分析、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和设置的依据、制定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的依据以及作为交通流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数二、实验内容及原理1.实验内容:采用人工观测法对车速进行测定,对某路段的地点车速进行测定,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从而了解车速的变化情况。

2.实验原理:地点车速是指车辆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瞬时车速。

用皮尺在道路上拉出25米长的距离,选取车辆,测定车辆通过此距离的时间,从而得到地点车速。

三、实验仪器秒表、皮尺.四、实验方法及人员分工1.调查方案设计:选择工农路一段25m路段进行调查,确定调查人员及调查位置。

2.调查过程:选择在非高峰时间进行,至少连续调查1个小时,随机调查200-300辆车。

以人工观测法分车型进行调查,得到车辆通过路段的时间。

3.数据记录数据分析:对地点车速进行分组,绘制地点车速频率分布图及累计频率分布图;求出平均车速及特征车速,分析地点车速的分布特征。

4.撰写分析报告。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1.数据记录表另附2.数据具体分析与相关直方图绘制地点车速样本整理表对样本进行整理分析,分为9组,组距为2,如下表:19--21 20 3 192 0.02 1.003.车速特征值计算:平均车速:v=∑vi/N=10.3(m/s)15%和85%地点车速计算:V15%=(0.15-0.16)*2+6=5.98(m/s)V85%=(0.85-0.76)*2+12=12.18(m/s)六、总结这次调查地点靠近繁华地区,车辆较多且为阴天调查,风较大,大多数车辆以10 m/s—15 m/s的速度行驶,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尽管极少的车辆以大于15 m/s,也相对其他地方较慢,符合一般规律.附录:调查地点:交叉口流量调查地点:地点车速调查地点:中南城—欧尚体育会展中心工农南路与桃园路交叉口工农南路选取合适路段。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一、引言车速是指车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是衡量交通流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合理的车速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和道路利用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不同地点的车速情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观察和摄像记录两种方法。

首先,在不同地点设立了观察点,利用计时器记录通过车辆的通过时间,并计算其车速。

同时,在观察点设置了摄像机,用于约束观察数据。

调查时间段为一周,每天早上与下午各进行2小时观察。

三、调查结果1.市区主干道市区主干道车速较快,平均车速为50~60公里/小时。

上午车速相对较慢,大约在50公里/小时左右,而下午车速相对较快,可达到60公里/小时。

交通繁忙时,车速有所降低,下行车道的车速稍快于上行车道。

2.高速公路高速公路车速较快,平均车速为80~100公里/小时。

上午和下午车速相差不大,通常在80~90公里/小时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高峰期交通繁忙时,车速可能降低至60公里/小时左右。

3.农村道路农村道路车速较慢,平均车速为30~40公里/小时。

这主要是因为农村道路狭窄,且存在大量行人和非机动车辆。

上午和下午车速相差不大,都在30~40公里/小时左右。

4.居民小区居民小区车速最慢,平均车速约为20公里/小时。

这是因为居民小区道路幽窄,有许多盲区和交叉路口,需要特别注意行人和儿童的安全。

上午和下午车速相差不大,都在20公里/小时左右。

四、调查分析1.由于市区主干道交通繁忙,上下班时间车流量高峰,导致车速相对较慢。

应加强市区主干道交通管制,提高交通流量。

2.高速公路的车速较快,超速行驶现象普遍存在。

应加强巡逻检查与罚款力度,提高驾驶员自觉抑制超速行为。

3.农村道路存在行人与非机动车辆较多,道路宽度较窄的问题。

应加强农村道路的交通标识和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居民小区车速较慢,与居民生活和儿童活动有关。

应加强小区道路的交通管理,维护小区居民安全。

地点车速与行程车速调查报告

地点车速与行程车速调查报告
地点车速与行程车速调查报告
一.地点车速调查
1.概述
地点车速是车辆通过道路某一地点的瞬时车速。 对车辆通过道路较短区间的地点车速进行调查,取得 通过该地点的车速分布状况,掌握车速变化时态和车 速发展变化趋势可为交通规划、交通管理、道路几 何设计提供依据。
2.测量地点车速的目的
(1)对某处作周期性速度调查,掌握速度分布状态及变化特性,为规划设计指标 与服务水平提供依据。 (2)为交通管理与控制提供速度资料。 (3)通过事前、事后调查判断交通管理和工程措施的效果。 (4)为事故分析提供速度资料。 (5)用于决定道路几何设计要素。 (6)用于其他交通研究。
N=(tS/E)2 =(1.64*8/2)2 = 43
为了使数据更加精确,我们选取 N=50组数据进行统计算;
6、数据整理
平峰小汽车数据整理如下:
平峰小汽车地点车速分布表
速度范围 (km/h) 27.5-30.5 30.5-33.5 33.5-36.5 36.5-39.5 39.5-42.5 42.5-45.5 45.5-48.5 48.5-51.5 51.5-54.5
总计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1 8 15 14 4 3 4 1 50
2 16 30 Biblioteka 8 8 6 8 21 9 24 38 42 45 49 50
2 18 48 76 84 90 98 100
检验:进行频率的正态拟合检验(置信水平90%),即: A=[ 2 16 30 28 8 6 8 2]; alpha=0.10; [mu,sigma]=normfit(A); P1=normcdf(A,mu,sigma); [H1,s1]=kstest(A,[A,P1],alpha); n=length(A); if H1==0 disp('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end; 该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 ;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乡村路段
平均车速为30-50公里/小时,其中弯道和上下坡较多的路段 车速较低,而直线路段车速较高。
高速公路
平均车速为80-100公里/小时,其中收费站和交通枢纽附近 车速较低,而在直线路段则车速较高。
不同时间段的平均车速
下午
平均车速为40-60公里/小时,其 中城区路段略高于乡村路段。
上午
平均车速为30-50公里/小时,其 中城区路段和乡村路段相差不大 。
05
04
03
02
01
晚上
平均车速为25-45公里/小时,其 中城区路段和乡村路段相差不大 。
中午
平均车速为35-55公里/小时,其 中城区路段略高于乡村路段。
早晨高峰期
平均车速为20-40公里/小时,其 中学校和商业街周边车速较低, 而在高架桥和高速公路上则车速 较高。
不同车型的平均车速
小型轿车
平均车速为60-80公里/小时,其中高速公路上行驶较快,而在繁华商业街和学校周边则行驶较慢 。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2020). Traffic safety facts: speeding.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European Transport Safety Council (ETSC). (2019). Speed and safety: understanding the facts. Brussels: ETSC.
安全管理。
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普及交通 安全知识,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 识。

地点车速调查-

地点车速调查-

交通调查与分析地点车速调查学院:专业:成员姓名:指导老师:机械与车辆学院交通工程一、调查目的由于道路设计、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设计及道路质量评价,均以车速作为最基本得资料,因此车速调查成为道路交通工程中最重要的调查项目之一。

常见的调查有地点车速调查和区间车速(行程车速)调查。

地点车速调查的目的:1.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速度变化趋势;2.作为交叉口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3.用于交通事故分析;4.判断交通改善措施的成效;5.确定道路限制车速;6.设置交通标志的依据;7.局部地点如知道道路弯道、坡度、瓶颈等处的交通改善设计的依据;8.交通流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数;二、车速调查方法决定车速的两个变量是距离和时间。

在实际调查中,通常将距离事先测定,成为一个常量,然后观测车辆通过该段距离所需的时间。

车速量测的方法可分为人工测量法和自动测量法。

人工测量法是选择测速地点,量取一定距离,然后用秒表测定车辆行驶于该距离内所需要的时间,从而用秒表测定车辆行驶于该距离内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计算得到车速;自动量测法往往是同时测得距离和时间,通过仪器内部计算,得到该路段的车速。

使用的仪器有五轮仪、光感测速仪、雷达测速仪、气压管测速及各种检测器。

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测速方法也有差异,各种车速测量的具体方法及适用场合。

地点调查方法:1.人工测速法最常见的是秒表测速法,即在欲调查的地点,量测一小段距离L,在两端做好标记,观测人员用秒表测定各种类型车辆经过前后两标记的时间,记录在标准记录表上距离,车型及通过两标记的时间,经整理计算。

三、调查时间及地点1.时间:2012年10月30日 5:30-6:302.地点:南方软件园至珍珠乐园路段图- 1-调查地点地图四、地点车速调查数据L=50m,n=120(量)地点车速样本数据(m/s)五、地点车速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地点车速的观测数据按观测目的进行汇总,然后把数据整理成图表,并用统计的方法调查结果作统计计算,以保证取得对交通现状的完整认识。

3车速与车速调查

3车速与车速调查
(2)雷达测速法
车 载 雷 达 测 速 仪
手持式雷达测速枪
地点车速调查方法
(3)检测器测速
• • • • • •
感应线圈式检测器 视频检测器 压管式检测器(气压式、液压式) 微波检测器(RTMS) 地磁检测器(NC-97) 地磁检测器(NC-97) 光电检测器、红外线检测器等
环形线圈检测
环形线圈检测基本原理
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的调查
调查目的 1、掌握道路交通的现状 2、作为衡量道路上车辆运营经济性的重要参数; 3、用作分流和改建的依据; 4、评价道路改建及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
区间速度调查方法
牌照法 跟车法 五轮仪法 光感测速法 流动车法
区间车速调查方法
L≤500m
B C A
(1)牌照法
B C A
t1
车速调查与车速资料的整理
一、地点车速调查
1、地点车速调查概述 2、地点车速调查样本的选择
二、区间车速调查
1、区间车速调查的目的 2、区间车速调查方法 3、区间车速调查样本要求
三、车速资料的整理
1、绘制速度分布图与分布曲线 2、统计处理
三、速度调查
地点速度的调查 1、观测地点的选择 (1)一般速度调查时 (2)确定信号控制时 (3)判断交通措施效果 (4)事故多发点 注意要点—不要引起注意 2、调查时间的选择 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时段 (1) 一般情况——天气良好、交通和道路状况正常; (2)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
线圈埋设图
远程微波检测
RTMS微波束及其投影
R T M S 的 安 装 方 式
视频检测系统
VideoTrace™ VT2100R 视频检测系统
视频检测摄像机安装示意图
摄像机正在采集视频图像

地点车速内容

地点车速内容

一:调查目的1 由于道路设计、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设计及道路质量评价,均已设计作为最基本的资料,因此车速调查成为道路交通工程中最重要的调查项目之一。

常见的调查有地点车速调查和区间车速调查。

本次采用地点车速调查方法中的雷达测速法对公路路段进行地点车速的调查并对此路段进行拟合优度检验。

2 地点车速调查的目的有:(1)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速度变化趋势;(2)作为交叉口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3)用于交通事故分析;(4)判断交通改善措施的成效;(5)确定道路限制车速;(6)设置交通标志的依据;(7)局部地点如道路弯道、坡度、瓶颈等处的交通改善设计的依据;(8)交通流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二:调查内容(1)车速抽样在本次样本选择中,通过雷达测速法随机地选取了车辆,既符合每一行驶车辆被选取作为样本的机会是均等的;样本的选择避免了某种偏向即高速车辆、低速车辆和正常车速的车辆均有同等概率被抽作样本;每一个样本相互独立,互不影响;选取数据的地点相同,满足样本所有项目条件必须一致的原则。

(2)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整理①调查结果地点车速样本(km/h)②将地点车速样本单位″km/h″转换成″m/s″,如下表:11.7 11.4 16.1 16.1 10 12.214.2 23.1 17.2 17.8 13.9 16.915 9.4 14.4 10.6 10.6 11.113.1 12.5 16.9 11.1 18.6 13.611.7 13.6 14.4 14.2 13.1 11.713.6 18.3 12.8 12.2 17.5 16.914.7 15.3 17.5 12.8 9.4 20.818.3 14.7 12.5 17.5 16.4 16.112.8 19.4 19.7 13.3 16.9 10.616.1 11.9 16.7 12.5 21.7 16.113.6 15.6 16.4 19.4 15.6 14.418.9 10.6 10.8 12.8 9.7 14.213.1 20 15 19.2 16.1 21.716.1 12.5 22.8 13.3 17.2 19.715.3 16.4 16.7 13.1 10.6 19.216.1 14.7 13.3 15.3 18.9 11.7(3)实测车速分组频数见下表:实测车速分组频数(4)地点车速频率分布见下表:地点车速频率分布表(4)绘制地点车速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5)绘制地点车速累计频率曲线(6)地点车速特征值计算:车速特征值-v 与S 计算,可用样本变换的方法简化计算。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调查背景和目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概述•详细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与建议01调查背景和目的交通拥堵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难题不同路段的车速差异较大,需要调查分析原因调查背景分析造成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评估不同路段的交通状况,为改善交通提供依据选取城市中的不同路段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2022年1月份,调查时长:1个月02调查方法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对所有样本进行等概率抽取,可减少抽样误差。

多阶段抽样将总体分成几个阶段,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抽取下一阶段的样本。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驾驶员的行驶速度和其他信息。

网络调查通过在线问卷、监控录像等方式收集数据。

1 2 3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类、计算等操作,得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等统计指标。

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因素对车速的影响程度和方向,预测车速变化趋势。

回归分析将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车速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时间序列分析03调查结果概述车速较慢,受交通流量和道路条件影响,速度波动较大。

城市道路车速较快,由于良好的道路条件和较少的车流,速度较为稳定。

高速公路车速适中,受交通流量和道路条件影响较小,速度波动较小。

乡村道路各地点车速总体情况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路口交织影响速度,高峰期间速度下降明显。

高速公路长时间行驶和驾驶员疲劳影响速度,大型车辆对速度影响较小。

乡村道路季节性因素和天气情况影响速度,农忙季节速度下降明显。

010203城市道路与乡村道路城市道路车速低于乡村道路,交通状况较差是主要原因。

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车速低于高速公路,道路条件和交通流量是主要原因。

高速公路与乡村道路高速公路车速高于乡村道路,道路条件和交通量是主要原因。

04详细调查结果地点A的车速调查结果车辆数量:200辆平均车速:50.2 km/h天气情况:晴朗,无雨雪天气道路状况:良好,无施工或事故影响地点B的车速调查结果车辆数量:150辆道路状况:拥堵,有施工和事平均车速:35.8 km/h天气情况:雨天,路面湿滑故影响平均车速:70.1 km/h 道路状况:顺畅,无施工和事故影响天气情况:晴朗,无雨雪天气车辆数量:300辆地点C的车速调查结果1其他地点车速调查结果23地点D的平均车速为48.2 km/h,车辆数量为180辆,道路状况良好但有轻度拥堵,天气情况为阴天。

行程车速的调查

行程车速的调查

行程车速的调查1、概述行程车速的调查是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各个路段采取调查的方法进行实地观测获得的车速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后,展示其车速的分布趋势,寻求其特征值。

1、调查方案调查地点:友谊东路调查距离:283米调查原理:车牌号对照法,在调查区间的两端点设置调查人员,记录通过车辆的车辆号码和其通过断面的时刻然后通过始、终点记录,对照后即可得出某一车辆通过该区间的时间。

并由此算出该车通过区间的平均速度。

2、调查过程四名同学分为A、B两个小组,一组两人。

A组同学在初始位置处,一位同学拿手表报出经过的车辆最后四位车牌号和当时的分、秒,另一位同学记录;B 组同学在被测路段的终点位置也如此。

最后比对车牌号相同的车辆,由路段长度比相差时间得出行程车速。

5、数据整理平峰时行程车速如下:平峰行程车速观测表气候情况:晴距离:283米车牌号通过观测断面时刻行程时间(s) 入口出口183 17:20:19 17:20:52 33 193 20:3521:12 37 5B6 22:06 22:31 25891 22:34 23:04 30 636 22:46 23:17 31 211 24:11 24:41 30 E30 24:54 25:20 26 87G 26:15 26:39 24 275 26:25 26:52 27 160 26:49 27:28 39 3A V 28:17 28:37 20 52G 30:22 30:50 28 202 30:28 31:01 33 T52 30:33 31:04 31 22K 30:44 31:19 35 M21 30:49 31:23 34 896 31:08 31:38 30 B16 32:44 33:01 17 CI5 33:09 33:55 46 27E 34:34 35:01 27 95B 34:42 35:13 31 329 34:46 35:19 33 929 34:49 35:24 35 586 34:55 35:32 37 6EG 35:07 35:46 39 0NQ 36:12 36:50 38 625 36:36 37:05 29 O35 36:38 36:59 21 665 36:41 37:11 30 59E 36:45 37:20 35 平均31V平均=(0.283/31)*3600=32.86km/hS=6.21km/h高峰时段行程车速的数据如下:高峰行程车速观测表气候情况:晴距离:283m车牌号通过观测断面时刻行程时间(s) 入口出口566 18:26:10 18:26:58 48 9V1 26:29 27:20 417C6 27:32 28:30 58270 28:30 29:17 47G28 30:25 31:19 54638 30:31 31:15 44951 30:43 31:31 48626 32:34 33:40 66Y70 32:54 33:51 57311 34:34 35:18 44817 35:04 35:59 55568 35:16 36:20 647M0 36:29 37:09 403X0 38:32 39:14 42623 38:49 39:30 41886 41:03 42:00 57212 41:20 42:11 518A3 41:57 42:42 45635 42:42 43:29 47H32 42:51 43:41 50725 43:11 43:54 43552 44:55 45:37 42915 45:05 45:51 46704 45:17 46:16 593H8 45:58 46:46 48237 46:38 47:20 4221L 46:44 47:31 47O06 47:50 48:48 588K2 48:39 49:32 53331 49:22 50:11 49平均49.5V平均=(0.283/49.5)*3600=20.58km/hS=7.09km/h3、调查结果比对分析在高峰时段行程车速明显低于平峰时期,且高峰时段的速度波动较大。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交通调查与分析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地点车速调查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地点车速调查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地点速度调查的目的在于经过调查资料掌握某地点车速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交通安全分析、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和设置的依据、制定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的依据以及作为交通流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数二、实验内容及原理1.实验内容:采用人工观测法对车速进行测定,对某路段的地点车速进行测定,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从而了解车速的变化情况。

2.实验原理:地点车速是指车辆经过道路某一断面的瞬时车速。

用皮尺在道路上拉出25米长的距离,选取车辆,测定车辆经过此距离的时间,从而得到地点车速。

三、实验仪器秒表、皮尺.四、实验方法及人员分工1.调查方案设计:选择工农路一段25m路段进行调查,确定调查人员及调查位置。

2.调查过程:选择在非高峰时间进行,至少连续调查1个小时,随机调查200-300辆车。

以人工观测法分车型进行调查,得到车辆经过路段的时间。

3.数据记录数据分析:对地点车速进行分组,绘制地点车速频率分布图及累计频率分布图;求出平均车速及特征车速,分析地点车速的分布特征。

4.撰写分析报告。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1.数据记录表另附2.数据具体分析与相关直方图绘制地点车速样本整理表对样本进行整理分析,分为9组,组距为2,如下表:19--21 20 3 192 0.02 1.003.车速特征值计算:平均车速:v=∑vi/N=10.3(m/s)15%和85%地点车速计算:V15%=(0.15-0.16)*2+6=5.98(m/s)V85%=(0.85-0.76)*2+12=12.18(m/s)六、总结这次调查地点靠近繁华地区,车辆较多且为阴天调查,风较大,大多数车辆以10 m/s—15 m/s的速度行驶,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尽管极少的车辆以大于15 m/s,也相对其它地方较慢,符合一般规律.附录:调查地点:交叉口流量调查地点:地点车速调查地点:中南城—欧尚体育会展中心工农南路与桃园路交叉口工农南路选取合适路段。

(完整版)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完整版)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交通调查与分析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地点车速调查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地点车速调查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地点速度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资料掌握某地点车速的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交通安全分析、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和设置的依据、制定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的依据以及作为交通流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数二、实验内容及原理1.实验内容:采用人工观测法对车速进行测定,对某路段的地点车速进行测定,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及分析,从而了解车速的变化情况。

2.实验原理:地点车速是指车辆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瞬时车速。

用皮尺在道路上拉出25米长的距离,选取车辆,测定车辆通过此距离的时间,从而得到地点车速。

三、实验仪器秒表、皮尺.四、实验方法及人员分工1.调查方案设计:选择工农路一段25m路段进行调查,确定调查人员及调查位置。

2.调查过程:选择在非高峰时间进行,至少连续调查1个小时,随机调查200-300辆车。

以人工观测法分车型进行调查,得到车辆通过路段的时间。

3.数据记录数据分析:对地点车速进行分组,绘制地点车速频率分布图及累计频率分布图;求出平均车速及特征车速,分析地点车速的分布特征。

4.撰写分析报告。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1.数据记录表另附2.数据具体分析与相关直方图绘制地点车速样本整理表对样本进行整理分析,分为9组,组距为2,如下表:19--21 20 3 192 0.02 1.003.车速特征值计算:平均车速:v=∑vi/N=10.3(m/s)15%和85%地点车速计算:V15%=(0.15-0.16)*2+6=5.98(m/s)V85%=(0.85-0.76)*2+12=12.18(m/s)六、总结这次调查地点靠近繁华地区,车辆较多且为阴天调查,风较大,大多数车辆以10 m/s—15 m/s的速度行驶,保证了行车的安全性,尽管极少的车辆以大于15 m/s,也相对其他地方较慢,符合一般规律.附录:调查地点:交叉口流量调查地点:地点车速调查地点:中南城—欧尚体育会展中心工农南路与桃园路交叉口工农南路选取合适路段。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

地点车速调查报告汇报人:2023-12-31•引言•调查方法•调查结果目录•结果分析•建议和对策•结论01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交通状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我们进行了地点车速调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交通流量不断增加,车辆行驶速度对交通安全和交通顺畅度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因此,对地点车速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调查背景通过对不同地点、不同时段的车辆行驶速度进行调查,了解城市交通流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分析车辆行驶速度与交通安全、交通顺畅度之间的关系,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优化交通组织和管理措施。

通过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现有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提出改进建议和优化方案。

调查目的02调查方法调查城市内主要道路、交叉口和交通枢纽的车速情况。

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高速公路调查乡村公路、乡间小路和田间小径的车速情况。

调查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的车速情况。

030201使用测速仪、雷达枪等工具,在指定地点对过往车辆进行速度测量。

实地测量利用道路监控系统,对交通流量较大路段的车辆速度进行实时监测。

视频监控向驾驶员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在不同路段的车速习惯和感受。

问卷调查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采集通过实地测量、视频监控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车辆速度数据。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

结果呈现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表格等形式呈现,便于理解和比较。

03调查结果平均车速总结词本次调查的平均车速为60公里/小时。

详细描述在调查的地点中,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为60公里/小时。

这个速度是在所有被调查车辆的速度中计算得出的平均值,包括各种类型的车辆。

本次调查中,最高车速达到了120公里/小时。

在调查的地点中,有一辆车达到了120公里/小时的速度。

这是所有被调查车辆中的最高速度,该车辆是一辆跑车。

最高车速详细描述总结词总结词在调查的地点中,大部分车辆的车速在40-80公里/小时之间。

测量车速的方案

测量车速的方案

测量车速的方案一、准备阶段。

1. 工具准备。

找一个靠谱的小伙伴,这可是很重要的“人力资源”哦。

再拿上一个秒表,就像体育老师测百米冲刺用的那种,还有一把卷尺,越长越好,最好是那种能拉老长还不会自己缩回去的。

如果有条件的话,搞个激光测距仪也不错,那玩意儿看起来就很酷炫,像个未来战士的装备。

2. 选择测量路段。

得找个比较直的路,要是弯弯曲曲的,那车的速度就像调皮的小蛇一样不好测量了。

而且这条路最好车流量不要太大,不然还没等你测呢,就被别的车给干扰得晕头转向了。

比如说,找那种刚修好还没多少人知道的郊区直路,或者是工厂区里比较宽又没太多车走的路。

二、测量过程。

1. 标记距离。

用卷尺或者激光测距仪量出一段合适的距离,比如说100米或者200米。

在这段距离的起点和终点都做个明显的标记。

可以是在地上画个大大的叉,或者立两个颜色鲜艳的小杆子,就像给车设了个小赛道一样。

2. 计时操作。

小伙伴站在起点旁边,眼睛紧紧盯着路上来的车。

当车的车头刚到达起点标记的时候,小伙伴就像发令员一样,大喊一声“开始”,同时按下秒表。

然后就紧紧盯着那辆车,等车的车头到达终点标记的时候,再大喊一声“停”,同时按停秒表。

这时候,秒表上显示的时间就是车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啦。

三、计算车速。

1. 简单计算。

车速的计算公式很简单,就像做小学数学题一样。

如果我们测量的距离是d (单位是米),车通过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是t(单位是秒),那么车速v(单位是米/秒)就等于v = d/t。

比如说,我们量的距离是100米,车通过这100米用了5秒,那车速就是v=100/5 = 20米/秒。

如果想把车速换算成千米/小时,那就再乘以3.6,这样20米/秒换算后就是20×3.6 = 72千米/小时。

2. 多次测量求平均。

为了让测量结果更准确,我们可以多测几次。

让不同的车通过这个小“赛道”,每辆车都按照上面的方法测个三四次,然后把每次得到的车速加起来,再除以测量的次数,这样得到的平均车速就更靠谱啦。

地点车速实习报告

地点车速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地点车速调查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和掌握某一地点的车速分布规律及速度变化趋势。

此次实习对于研究制定限制车速、设计车速,及进行交通流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地点为某城市中心路段。

三、实习工具与方法实习工具主要包括皮尺、秒表(手机)、记录表和笔。

实习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观察、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实习内容与过程1. 调查地点与时间的选择调查地点选择在某城市中心路段,该路段交通流量较大,具有代表性。

调查时间选择在白天和工作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采集实习期间,我们对该路段的机动车道进行了双向车速测量。

共测量了110个瞬时速度(小车)和50个瞬时速度(大型车辆)。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该路段的车速分布规律和速度变化趋势。

五、实习结论与建议根据实习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该路段的车速分布较为均匀,平均车速约为40km/h。

同时,我们也发现车速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天气条件下存在一定的变化。

针对此次实习,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交通管理,确保路段安全畅通。

2. 根据车速分布规律,合理制定限制车速和设计车速。

3. 进一步研究交通流理论,为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4. 考虑天气和时间段等因素,适时调整交通控制措施。

六、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地点车速调查的方法和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地点车速调查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为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本次实习取得了圆满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我们对地点车速调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行程车速的调查

行程车速的调查

行程车速的调查1、概述行程车速的调查是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各个路段采取调查的方法进行实地观测获得的车速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后,展示其车速的分布趋势,寻求其特征值。

1、调查方案调查地点:友谊东路调查距离:283米调查原理:车牌号对照法,在调查区间的两端点设置调查人员,记录通过车辆的车辆号码和其通过断面的时刻然后通过始、终点记录,对照后即可得出某一车辆通过该区间的时间。

并由此算出该车通过区间的平均速度。

2、调查过程四名同学分为A、B两个小组,一组两人。

A组同学在初始位置处,一位同学拿手表报出经过的车辆最后四位车牌号和当时的分、秒,另一位同学记录;B 组同学在被测路段的终点位置也如此。

最后比对车牌号相同的车辆,由路段长度比相差时间得出行程车速。

5、数据整理平峰时行程车速如下:平峰行程车速观测表气候情况:晴距离:283米车牌号通过观测断面时刻行程时间(s) 入口出口183 17:20:19 17:20:52 33 193 20:3521:12 37 5B6 22:06 22:31 25891 22:34 23:04 30 636 22:46 23:17 31 211 24:11 24:41 30 E30 24:54 25:20 26 87G 26:15 26:39 24 275 26:25 26:52 27 160 26:49 27:28 39 3A V 28:17 28:37 20 52G 30:22 30:50 28 202 30:28 31:01 33 T52 30:33 31:04 31 22K 30:44 31:19 35 M21 30:49 31:23 34 896 31:08 31:38 30 B16 32:44 33:01 17 CI5 33:09 33:55 46 27E 34:34 35:01 27 95B 34:42 35:13 31 329 34:46 35:19 33 929 34:49 35:24 35 586 34:55 35:32 37 6EG 35:07 35:46 39 0NQ 36:12 36:50 38 625 36:36 37:05 29 O35 36:38 36:59 21 665 36:41 37:11 30 59E 36:45 37:20 35 平均31V平均=(0.283/31)*3600=32.86km/hS=6.21km/h高峰时段行程车速的数据如下:高峰行程车速观测表气候情况:晴距离:283m车牌号通过观测断面时刻行程时间(s) 入口出口566 18:26:10 18:26:58 48 9V1 26:29 27:20 417C6 27:32 28:30 58270 28:30 29:17 47G28 30:25 31:19 54638 30:31 31:15 44951 30:43 31:31 48626 32:34 33:40 66Y70 32:54 33:51 57311 34:34 35:18 44817 35:04 35:59 55568 35:16 36:20 647M0 36:29 37:09 403X0 38:32 39:14 42623 38:49 39:30 41886 41:03 42:00 57212 41:20 42:11 518A3 41:57 42:42 45635 42:42 43:29 47H32 42:51 43:41 50725 43:11 43:54 43552 44:55 45:37 42915 45:05 45:51 46704 45:17 46:16 593H8 45:58 46:46 48237 46:38 47:20 4221L 46:44 47:31 47O06 47:50 48:48 588K2 48:39 49:32 53331 49:22 50:11 49平均49.5V平均=(0.283/49.5)*3600=20.58km/hS=7.09km/h3、调查结果比对分析在高峰时段行程车速明显低于平峰时期,且高峰时段的速度波动较大。

第四章-车速调查

第四章-车速调查

vs
L* n
n
ti
i 1
L* n nL
v i 1
i
n
n
1
i 1 v i
式中:vs ——区间平均车速,km/h;
vi ——第i辆车旳地点车速,km/h; ti ——第i次行程旳行程时间,h;
n —— 行驶该行程L旳次数; L —— 行程长度,km。
例:设有3辆汽车,分别以20、40、60km/h旳速度, 经过旅程长度为10km旳路段,试求时间平均车速和 区间平均车速。
1.平均行驶时间
t2
1n
n
i 1
t
2
i
1 5.96 6.35 6.24 6.39 6.46 6.28min
5
2.平均停车时间
t1
1n
n
i 1
t
1i
1 5.26 6.78 3.13 5.66 5.84 5.33min
5
3.平均行程时间
解:查表得,地点速度原则差S=7.9km/h, 95%置信水平相应旳常数K=1.96
N
(
SK
22
)(
v2)
E2
(7.9*1.96)2 22
(2
1.042 )
2
92.35(辆)
即至少应观察93辆车。
2、抽样措施
抽样应是随机旳,要避开特殊情况,如减速、 停车、忽然加速等,不要特意抽取高速或者 慢速车辆;
1. 牌照法
原理:在调查路段旳起终点设置观察点,观察人员统 计经过观察点旳车辆类型、牌照号码(后三位数字)、 各辆车旳到达时间。测完后,将两处旳车型及牌照 号码进行对照,选出相同旳牌照号码,计算经过起 终点断面旳时间差即为行程时间,路段距离除以行 程时间,得到行程车速。

地点与区间车速调研报告

地点与区间车速调研报告

地点与区间车速调研报告课程名称:交通调查与分析年级专业:组号:学生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成绩:日期: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1 调查地点车速的目的及意义 (3)2 调查地点: (3)3 调查时段: (3)4 调查内容: (3)5 调查方案: (3)6 调查工具: (4)7 调查方法: (4)8 心得体会: (4)1 调查地点车速的目的及意义1、地点车速调查:(1)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变化趋势;(2)作为交叉口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3)交通事故分析,评价交通改善措施成效;(4)确定限制车速、设置交通标志、局部地点交通改善设计。

2、区间车速调查:(1)掌握道路现状,评价服务水平;(2)路网流量分配,路线改善设计,交通管制(3)衡量车辆运营经济性、判断改善措施前后效果对比。

2 调查地点:闽江大道即园里居花卉平价购物中心------正祥香槟风范站3 调查时段:2015年6月24日(周三)下午15:40-16:204 调查内容:区间车速和地点车速调查5 调查方案:直行路段(6月24日下午15:40-16:20、全体成员负责)图一:调查地点2015年6月24日(周三)下午15:40-16:20,本组在闽江大道即园里居花卉平价购物中心直行路段进行车速调查(全体成员负责),分为三小组组每小组5人,其余一人为机动人员。

6 调查工具:工具:表格、铅笔、秒表(手表或手机)、记录板表格:机动车交速汇总表7 调查方法:采用车牌照法对区间和地点车速的调查。

首先全组人员按照“调查人员安排”分配任务,指定的计时人员用手机计时,同时按下手机秒表,然后到达自己的指定地点。

当第一个把他所记下的第一辆车的车牌号码记下并告诉后面的几组。

后面的小组看到第一小组告诉的车辆后开始进行计时和计数。

8 心得体会:2015年6月24号,我们开始交通调查分析课程实习。

为了让实习进行的更顺畅,前一天我们到调查地点踩点,记录下现场的大概情况,便于人员的合理分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点车速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
(1)、掌握某地点车速分布规律及速度变化趋势;
(2)、作为交叉口交通设计的重要参数;
(3)、用于交通事故分析;
(4)、判断交通改善措施的成效;
(5)、确定道路限制车速;
(6)、设置交通标志的依据;
(7)、局部地点如道路弯度、坡度、瓶颈等处的交通改善设计的依据;
(8)交通流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数。

二、调查意义
由于道路设计、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设计及道路质量评价,均以车速作为最基本的资料,因此车速调查称为道路交通工程中最重要的调查项目之一,本次实验中,我们进行地点车速调查
三、调查内容
时间:xxxxxxx
地点:xxxxxxx
选取路段距离:海怡湾畔-渔村
方法:本次实验采取人工调查法,利用秒表或手机秒表测速,即在欲调查的地点,量测一小段距离L,在两端做好标记(见表),观测员用秒表测定各种类型车辆经过前后两标记的时间,记录员在标准记录表上记录距离、车型及通过两标记的时间,经整理计算,得到各类车辆的地点车速,记录表格格式见下表。

实验中选取视野较好的无交叉路口的路段进行调查,本实验中,选取的样本为小型车,大型车和公交车。

人员分配:东向车辆地点车速测量记录员:王思凡、赵柄超
西向车辆地点车速测量记录员:许齐焕、陈威
四、数据处理
用100个样本的地点车速,整理出该车速的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累计频率曲线,计算速度分布特征值(平均车速、标准离差,85%地点车速、15%地点车速)。

五。

、数据分析
进行地点车速观测时,除记录观测时间、地点、观测者、天气、车速外,还必须将有关车速的主要因素一并记录下来,这些影响因素有交通条件、道路条件交通管理条件、环境条件等。

瞬时车速记录表
日期:星期:天气:记录者:
起讫路线:起讫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