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进对策以人为本学生发展
体育课的结构一般采用四个部份划分的结构形式,即开始部份、准备部份、基本部份、结束部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因此,在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影响下和新课标出台的大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找改进策略,是摆在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这一思想的驱使下,教学实施者更多地考虑到人体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技术动作的形成规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为运动技能教学服务的,无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是大大小小的考试,运动技能是唯一的内容,学生只不过是运动机器而已。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健康成了体育的基础而不是体育的目的,健康状况差的学生甚至可以免修体育,因为他们的体能状况不能适应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情感、能力的发展都不是体育教学的目标。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一般都采用“开始部份—准备部份—基本部份—结束部份”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对课的几个部份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份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的追求时间在各部份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只注重完成教师“教”的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这些模式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来进行设计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的需要;从理论高度来进行设计的教学课的结构模式,也只能是一种总体的框架,它的每一步都以它的前一步作为依据,因此缺乏个性化,这种结构也仅限于传统式的教学模式。以往一节体育课中,教师教的多,而学生学的少,而且学的被动,学得枯燥,学生真正参与活动的时间不多,有些课上学生活动的时间还不到30%,这表明学生在一节课中只能有12—15分钟的活动时间。教师一手调控着整堂课的进程,教师处于完全主导地位,学生却始终处于僵化的被动地位。而教学的价值体现却与之相反,评价一堂体育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真正学到了多少。传统教学的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了,影响了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
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培养和教育,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是不相符的。
通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我感觉到课的结构只是课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方法,但是让学生学有所长,提高能力,积累情感体验,完成课的预设目标,才是一堂课的价值取向。因此新课标提出了有效教学目标的概念:“评价时应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如果教师过于注重课的结构流程,流于形式,为教而教,不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那么实际的教学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在一堂体育课的准备部份中,教师为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一定的启发,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和学生自主动脑实践,然后推选出动作正确、新颖的学生给大家领操。这样在准备部份就要花更多的时间,但作为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不必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可以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框条条,教师首先要转变以往的以教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切实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一定的空间。我们在教学中从根本上把单纯的技术传授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健身的方法转变。把在体育课中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自我评价作为体育教育的首要目的。使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身心发展和终身体育观结合起来。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融洽师生关系,注重每一位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教无定法”,现代体育教育提倡课堂教学、结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不断发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