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触电技术
防触电安全技术
![防触电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368012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5.png)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防触电安全技术的更新和升级的速度 也日益加快,需要不断跟进和适应新的技术变化。
防触电安全意识的普及
要真正实现防触电安全,除了技术的支持,还需要人们提高 安全意识,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THANKS
感谢观看
电击伤害
触电可能导致瞬间电流通过人体,严重时可能引发烧伤、器官 损伤和休克等伤害。
电火灾
触电产生的电流可能引起电线短路或设备着火,导致火灾和爆 炸等危险。
电能泄露
设备或电线破损可能导致电能外泄,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危 害。
防触电安全技术的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
对设备、电路、环境及相关操作进行详细评估,识别潜 在的触电风险。
安全认证
通过权威机构的安全认证,例如UL、TüV SüD等,以确保防 触电安全技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05
防触电安全技术的未来发展
防触电பைடு நூலகம்全技术的未来需求
用电安全技术的普及和升级
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复杂,用电安全技术的普及和升级将成为防触电安全技 术的重要方向。
智能防触电技术的研发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防触电技术的研发将成为未 来的重要需求。
工业
在工业领域,防触电安全技术同样重要。在电力系统的设计、设备的制造和维修、带电作 业等方面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触电措施。
公共场所
学校、医院、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也需要重视防触电安全。在电力系统的设计、设备的 选择和安装、安全教育等方面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触电措施。
防触电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防触电安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防触电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eb1be7901f69e31433294bb.png)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为了达到安全用电的目的,必须采用可靠的技术措施,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绝缘、安全间距、漏电保护、安全电压、遮栏及阻挡物等都是防止直接触电的防护措施。
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是间接触电防护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
所谓间接触电防护措施是指防止人体各个部位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才变为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的技术措施。
专业电工人员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时,在技术措施上,必须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后,才能开始工作。
一、绝缘1.绝缘的作用绝缘是用绝缘材料把带电体隔离起来,实现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电气隔离,使设备能长期安全、正常地工作,同时可以防止人体触及带电部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所以绝缘在电气安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绝缘是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防止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绝缘具有很强隔电能力,被广泛地应用在许多电器、电气设备、装置及电气工程上,如胶木、塑料、橡胶、云母及矿物油等都是常用的绝缘材料。
2.绝缘破坏绝缘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会发生绝缘破坏。
绝缘材料除因在强电场作用下被击穿而破坏外,自然老化、电化学击穿、机械损伤、潮湿、腐蚀、热老化等也会降低其绝缘性能或导致绝缘破坏。
绝缘体承受的电压超过一定数值时,电流穿过绝缘体而发生放电现象称为电击穿。
气体绝缘在击穿电压消失后,绝缘性能还能恢复;液体绝缘多次击穿后,将严重降低绝缘性能;而固体绝缘击穿后,就不能再恢复绝缘性能。
在长时间存在电压的情况下,由于绝缘材料的自然老化、电化学作用、热效应作用,使其绝缘性能逐渐降低,有时电压并不是很高也会造成电击穿。
所以绝缘需定期检测,保证电气绝缘的安全可靠。
3.绝缘安全用具在一些情况下,手持电动工具的操作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靴),或站在绝缘垫(台)上工作,采用这些绝缘安全用具使人与地面,或使人与工具的金属外壳,其中包括与相连的金属导体,隔离开来。
触电防护技术
![触电防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a5c8a22581b6bd97f19eae7.png)
触电防护技术一、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 绝缘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封闭和隔离,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欧,并应符合专业标准规定。
2. 屏护采用护罩、箱闸、遮拦等将带电体与外界隔离;金属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遮拦应挂标示牌,必要时配备光电报警连锁装置。
遮拦高度不应低于1.7m,下部边缘离地不超过0.1m,栅遮拦高度户内不低于1.2m,户外不低于1.5m。
栏条间距不应大于0.2m。
对于低压设备,遮拦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8m。
户外变配电装置围墙高度一般不小于2.5m。
3. 间距①线路间距②用电设备间距,常用开关电器安装高度为1.3~1.5m,开关手柄与建筑物之间应保留150mm的距离,室内灯具高度应高于2.5m,低于2.2m应采取安全措施,人碰不到的地方可减为1.5m,户外灯具应高于3m,安装在墙上时可减为2.5m③检修间距,低压操作中,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小于0.1m;二、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1. IT系统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对保护接地电阻有要求,380V不接地系统要求≤4欧,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容量不超过100kV.A时,要求≤10欧,不接地配电网,如果高压设备与低压设备公用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且≤120/IE2. TT系统(配电网接地,电气外壳接地) 主要用于低压用户,且必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优先使用前者。
3. TN系统保护接零要求:在同一接零系统中,不允许部分设备只接地不接零的做法(只能接地的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重复接地合格。
零线上除工作接地以外的其他点的再次接地(位置:电缆或架空线进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配电线路的最远端及每1km处。
接地电阻:RS≤10Ω )。
工作接地合格。
减轻各种过电压的危险。
工作接地电阻RN≤4Ω。
发生对 PE线的单相短路时能迅速切断电源。
(手持式电气设备不超过0.4s,固定式电气设备不超过5s);PE线和PEN线上不得安装单极开关和熔断器。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bef71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8.png)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触电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或动物而导致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触电是一种常见的事故,因此重视触电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触电安全知识。
1.使用绝缘工具和设备在工作或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使用各种电器和工具。
为了保障触电安全,我们应该选择使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工具和设备。
例如,绝缘手套、绝缘工具和绝缘杆等能够有效地防止电流的传导,降低触电的风险。
同时,我们也要定期检查这些工具和设备的绝缘性能,确保其正常使用。
2.安全用电正确使用电器设备是预防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首先,我们要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电器设备,并在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其次,在使用电器设备时,要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正确操作,避免私自拆卸、改装电器设备。
另外,我们也要保持插座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插头接触不良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3.安全绝缘在电器设备维护或维修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程序。
首先,我们要保证电器设备在维修时已经断电、切断电源。
其次,在进行电器设备维护时,应该使用绝缘工具和绝缘手套,尽量减少直接触碰电器设备的机会。
另外,我们也要避免在高温、潮湿或有腐蚀性的环境中进行电器设备的维修,以减少触电事故的风险。
4.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是一种重要的触电安全技术措施。
在电器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设备故障或线路短路等原因导致电流异常增大,为了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通过接地保护来排除电器设备的漏电故障。
为了保证接地保护的有效性,我们要定期检测和维护接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5.标识警示在电器设备周围设置符合标准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触电安全。
例如,在高压区域或者易发生触电事故的区域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以提示人们注意安全,并且避免误入危险区域。
6.培训教育触电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对于预防触电事故非常重要。
03 第三章 防触电技术
![03 第三章 防触电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c94604a33687e21af45a9ec.png)
(b)
L1
断线后
L2
无设备 漏电,但
L3
三相负 PEN
荷不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衡,导
致0点
“漂移”
U≠0
P1=1000W
U1=127V
P2=2000W U2=253V
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和设备烧毁
PEN
L1
L2
L3
PEN
U≠0
(c)
断线后
无设备
漏电,但
工作零
线被切
断
(c) 断线后 无设备 漏电,但 工作零 线被切 断
4)围墙:室外落地安装的变配电设施应有完好的围墙。围墙的 实体部分的高度不应低于2.5m。
三、安全距离 1、安全距离的意义 安全距离指的是,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
体,防止车辆或其他物体碰撞或接近带电体等 造成的危险,在其间所需保持的一定空间距离。
2、安全距离的规定 安全间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运
就可以把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控制在安全范 围之内,而且接地电流被接地保护电阻分流, 流过人体RP的电流很小,保证了操作人员 的人身安全。
L1
保护接地
L2
的原理就
L3
是给人体
并联一个
很小电阻,
以保证发
生故障时,
RP 减小流过
IP
人体的电
流和承受
的电压很
小。
二、 TT系统原理
TT系统——设备外壳及配电网均直接接地。原理:当一项漏电,则电流经RN 及RE构成回路,流经人体电流较小。
绝缘材料及制品
棉纱、布带、纸
105
黄(黑)蜡布(绸)
120
玻璃布、聚酯薄膜
防触电技术
![防触电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276a94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3.png)
r/3
220V
R
第二节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二、接地保护原理
2
定义 不采用情况 采用情况 实质
∵ RE与RP (人体电阻) 呈并联关系, 且RE // RP ≈ RE
∵ RE<<│Z│, ∴ UP (人体电压)↓↓——在安全范围内。
适用范围 存在问题
L1 L2 L3
r/3
注意事项
220V
2
定义 不采用情况 采用情况 实质 适用范围 存在问题 注意事项
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采 用保护接地可靠。
对三相四线制系统,采用保护接地十分不 可靠。一旦外壳带电时,电流将通过保护 接地的接地极、大地、电源的接地极而回 到电源。因为接地极的电阻值基本相同, 则每个接地极电阻上的电压是相电压的一 半。人体触及外壳时,就会触电。所以在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电气设备不推荐采用 保护接地,最好采用保护接零。
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种类、 安装的方式等。
三、安全间距
1、线路间距
1
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m)
线路电压(kV) 1以下
10
35
垂直距离
2.5
3.0
4.0
水平距离
1.0
1.5
3.0
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m)
线路电压(kV) 1以下
10
35
垂直距离
1.0
1.5
3.0
水平距离
1.0
(1)、绝缘电阻检测
兆欧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
④摇测时,摇表必须平放,转速要均匀,每分钟约120 转,勿使摇表振动。 ⑤摇表的接线必须使用两根独立绝缘导线,不得使用平 行线或绞线。 ⑥测量后,应将被测设备充分放电。 ⑦用摇表测量电阻时,要持续1min。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d52cee6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2.png)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触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和措施。
1.正确使用电器:- 选购合格的电器产品,并确保其具有相关的安全认证标志。
- 在使用电器之前,仔细阅读并遵守使用说明书中的安全指南。
- 不要随意改装电器或擅自打开电器的外壳。
2.避免水与电接触:- 在使用电器时,尽量避免接触水或将电器放在潮湿的地方使用。
- 保证手干燥后再接触电器,特别是在插拔电源插头或调整电器开关时。
3.正确使用电源插座和插头:- 使用符合标准的电源插座和插头,并确保插座连接良好。
- 不要随意插拔电源插头,特别是插头上带有湿手或湿的电线。
4.接地和漏电保护:- 针对地面放置有敏感电器的场所,如厨房和浴室,应安装漏电保护器。
- 漏电保护器可以在检测到电流泄漏时迅速切断电源,从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5.避免过载:- 了解每个插座的负载能力,并确保不过载使用插座。
- 不要同时连接过多的电器到同一个插座上。
6.室内和户外电缆的安全使用:- 使用符合标准的电缆,并确保电线没有破损或绝缘层没有暴露。
- 避免电缆过度拉伸或过度弯曲,以防止电线的损坏。
7.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电器和电线的状况,特别是老化或受损的电线。
-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修理或更换。
8.培养良好的用电习惯:- 不要将电器放在易碰触的地方,特别是有儿童或宠物的家庭。
- 不将电器放在床上或易燃物附近使用。
- 不在床上使用电热毯或电热垫。
- 不在睡觉或离开房间时使用电器。
9.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 强调电器的危险性,并教育孩子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
- 监督孩子在使用电器时,确保他们遵守安全规则。
10.保持警觉和紧急应对:- 在发生触电事故时,要保持冷静,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 立即切断电源,并提前做好急救准备。
- 如果伤者出现人事不省或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应立即拨打紧急电话号码(如120)并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
触电的防护技术
![触电的防护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ea1fe0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a.png)
3、适用范围:中心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TN—C)和三相五线线制(TN—S)
低压配电系统。 高压
低压
L1
L2
L3
N
2023/5/2
图 1—9 工作接地和保护零示意图 !
返任务二
知识4 漏电保护器
漏电保护器多用于1 kV以下的低压配电系统,是防止由于间接或直接接触引起 的单相触电事故、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监测或切除各种一相接地故障、 防止电气设备损坏的一种技术措施。
在工作的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电风扇等)的金属外壳就会触电。通常要求固定电 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500 千欧;可移动的电气设备,如手枪式电钻、冲击钻、 台式电扇、洗衣机等的绝缘电阻还应高一些。一般电气设备在出厂前,都测量过它 们的绝缘电阻,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但是在使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 绝缘材料,预防绝缘材料受伤和老化。
且可减少触电机会。另外,火线进开关还可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有的 3 瓦荧光灯 在关灯后仍会隐隐发光,就是因为火线未进开关引起的,此时应改成火线进开关的 电路。
2 、照明电压的合理选择 一般工厂和家庭的照明灯具多采用悬挂式,人体接触机会较少,可选用 220
伏电压供电;工人接触机会较多的机床照明灯则应选 36 伏供电,决不允许采用 220 伏灯具做机床照明;在潮湿、有导电灰尘、有腐蚀性气体的情况下,则应选用 24 伏、 12 伏甚至是 6 伏电压来供照明灯具使用。
3、实训内容
(1)安装熔断器、电能表、漏电保护器; (2)安装照明电路部分; (3)安装电动机部分。
2023/5/2
!
返任务二
实训 漏电保护装置的安装
4、实训步骤及工艺要点
(1)按图1—12电路图在木制配电板设置位置,并把各器件固定在配电板上。 (2)按图连接熔断器、电能表、漏电保护器 (3)按图连接照明部分电路。 (4)按图连接动力部分的线路。 (5)检查无误后,通电运行。 (6)用实验电阻,逐相进行一次接地试验,观看保护器动作是否正确。
防止直接接触触电通常采用的安全技术
![防止直接接触触电通常采用的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2edb5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e.png)
防止直接接触触电通常采用的安全技术电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触电是一种常见的电力事故,如果不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以防止直接接触触电,我们通常采用以下安全技术:1. 绝缘材料的使用:绝缘材料是指那些不导电的物质,如橡胶、塑料等。
在电力设备和线路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通常会使用绝缘材料来包覆导电部分,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绝缘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离电流,减少电流流经人体的可能,从而保护人身安全。
2. 接地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或线路的金属部分与地面相连接,以便将电流通过接地导线排除到地下。
接地保护可以有效地减少电流通过人体的可能,降低触电的危险性。
在建筑物、家庭和工业场所中,通常会设置接地装置,确保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运行。
3. 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漏电保护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电流泄漏的电气装置。
当电流泄漏超过预设值时,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路,以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漏电保护器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和商业场所,成为一种重要的安全措施。
4. 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培训:在电力行业,制定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触电事故的重要手段。
安全操作规程包括电气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维护保养要求、紧急故障处理等内容。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触电事故的发生。
5. 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在电力设备和线路周围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可以有效地防止人员接触到危险区域。
例如,在高压线路周围设置防护栏杆或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电力危险,避免直接接触触电。
6.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检测和维护电气设备和线路是保障电力安全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同时,定期维护可以保持设备和线路的良好状态,提高其安全性能。
7. 使用合格的电气设备和材料:选择合格的电气设备和材料是预防触电事故的基础。
合格的设备和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安全可靠性,能够有效地减少触电的风险。
防触电安全技术
![防触电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7c0e9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7.png)
xx年xx月xx日
防触电安全技术
防触电安全技术概述防触电安全技术的核心原理防触电安全技术的应用场景防触电安全技术的解决方案防触电安全技术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防触电安全技术的案例分析
contents
目录
01
防触电安全技术概述
防触电安全技术是利用各种技术和设备,防止人接触带电体或导电性良好的物质而发生触电事故的一门技术。
天然绝缘材料(如木材、棉麻等)、合成绝缘材料(如橡胶、塑料等)和复合绝缘材料(如玻璃纤维、聚酰亚胺等)。
绝缘原理
通过材料本身具有的电阻特性,隔离电路中带电导体,防止电流流过人体而触电。
绝缘材料与原理
接地保护类型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
接地保护原理
将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构架等与大地连接,使设备与大地保持等电位,降低人体触电风险。
案例一
某建筑工地因电线破损导致触电事故。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工地用电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案例二
某建筑工地因违反规定使用电动工具导致触电事故。施工单位应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强调按规定使用电动工具和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建筑行业领域的案例分析
某医院因手术器械质量问题导致触电事故。医院应建立严格的设备采购和验收制度,确保所使用的医疗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自动化设备
采用防触电保护措施,如金属外壳、安全插头等,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工业生产领域
在建筑行业中,采用防触电保护装置,如隔离变压器、双重绝缘等,确保建筑工人和设备的安全。
电气设备
采用防触电保护措施,如金属外壳、安全插头等,确保施工机械运行安全。
施工机械
建筑行业领域
诊断设备
在医疗设备领域中,采用防触电保护装置,如隔离变压器、双重绝缘等,确保医疗设备和患者的安全。
防触电技术【共66张PPT】
![防触电技术【共6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f276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d.png)
第一节、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措施
绝缘 屏护 安全间距
绝缘
• 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电器 线路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 用来防止直接接触电击。
• 电阻率 107欧米以上
提问:电气设备的喷漆可否 单独作为防止电击的绝缘?
绝缘破坏的形式
击穿 老化 损伤
击穿
• 绝缘物在强电场及其他因素的作 用下,如电场强度超过一定限度 ,将急速地发生破裂或分解,完 全失去绝缘性能。这种破坏方式 称为击穿。
YAEBFHC
损伤
动物、植物以及工作人员的 误操作,外界的破坏
绝缘检测和绝缘试验
1)、兆欧表(又称摇表) • 吸收比R60/R15:
判断受潮程度和内部有无缺陷(吸收 比越大越好) 2)、绝缘电阻指标:电动机0.5MΩ 3)、耐压试验 4)、泄漏电流指标 5)、介质损耗指标
二、屏护
• 用遮拦、护罩、闸箱等,把带电 体同外界隔绝开来的措施。
网的保护零线连接在一起
部分的电位实现基本相等的一
处理方法
• 局部土壤置换,换入粘土或 黑土
• 填入减阻剂,如工业食盐、 木炭、石灰,但不能填入有 毒物质
装设要求
• 多根接地体互相靠近时,垂直接地 体的间距不小于接地体长的2倍,水 平接地体大于5米
• 尽量使地面电位分布均匀,减小跨 步电压。10KV变电所接地网应敷 设水平均匀带
注意事项
• 管道必须连通,接头处需安 装跨接线
• 1000V以下,不考虑跨步电 压,但应避开进出通道
• 与数字视频线路保持一定距 离
• 进入浴室的PE线不应再由 出线
• 按规范施工
第三节、双重绝缘和安全电压
• 加强绝缘——防止间接接触触电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394b2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4.png)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触电是一种电流通过身体而造成的伤害。
触电不仅可以导致短期的伤害,如电击和烧伤,还可能引起严重的长期后果,如心脏骤停和神经损伤。
因此,了解和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防止触电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1. 避免接触导电物体:首先,要避免接触任何带电的物体。
这意味着在进行电气维修或操作时,应首先关闭电源,确保电路中不存在电流,然后才能开始工作。
此外,应尽可能避免触摸水、金属物体或潮湿的表面,尤其是在潮湿的环境中。
2. 使用绝缘工具:在进行电气维修或操作时,应使用绝缘工具。
绝缘工具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可以防止电流通过到达手部。
例如,使用绝缘手套、绝缘螺丝刀和绝缘扳手等工具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屏障。
3.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当从事需要接触电流的工作时,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非常重要。
这包括穿戴绝缘鞋、手套和工作服等。
这些防护装备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防止电流通过到达身体。
4. 安全使用电源插座:电源插座是触电的常见源头,因此使用电源插座时要格外小心。
应确保插座和插头干燥,无损坏或暴露的导线。
此外,不要在插座上堆放过多插头,以免过载引起火灾和触电风险。
5. 安装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防止电流流入人体的重要手段。
通过将设备和电源的金属外壳连接到地面,可以将电流引导到地面,而不是通过人体。
因此,在家庭或办公场所安装和维护好接地系统非常重要。
6. 定期检查电线和电器:电线和电器的损坏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
因此,定期检查和维护家里和办公室的电线和电器是很重要的。
任何损坏的电线或电器都应立即修复或更换。
7. 避免在潮湿或湿润的环境中操作电器:潮湿或湿润的环境会增加触电的风险。
因此,在接通电源前,应确保周围环境干燥,并避免在潮湿的场所操作电器。
8. 学习急救知识:即使采取了所有的预防措施,有时还是无法完全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因此,学习急救知识对处理触电事故至关重要。
即使是基本的心肺复苏(CPR)技能也可能挽救生命。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4316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8.png)
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1. 绝缘防护:使用绝缘材料将带电部分与人体隔离开来,减少电流通过人体的可能性。
例如,使用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2. 接地保护: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地面连接,形成一条低阻抗的回路,当设备漏电时,电流会通过接地导线导入大地,从而保护人体免受触电危险。
3. 漏电保护器:安装漏电保护器是一种常见的防止触电的措施。
漏电保护器可以检测到电路中的漏电电流,并在电流超过安全值时迅速切断电源,以保护人身安全。
4. 标识和警示:在电气设备周围设置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提醒人们注意触电危险。
标识应包括警告标志、电气符号、操作说明等。
5. 培训和教育:对员工和使用者进行电气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触电的危险、正确的操作方法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6.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绝缘状态良好,电线连接牢固,无漏电等问题。
7. 安全距离:保持与电气设备和电源的安全距离,避免直接接触带电部分。
8. 避免湿手操作:在接触电气设备时,应确保手部干燥,以减少触电的风险。
9. 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对于高风险的电气设备,可以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设计,增加设备的绝缘性能。
总之,防止触电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管理和个人意识等多个方面。
遵守电气安全规定,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并保持警惕,能够有效降低触电事故的发生。
如果遇到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寻求紧急医疗救助。
第四章防讲义触电技术
![第四章防讲义触电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a7583fc5901020206409c90.png)
105
E
聚脂薄膜和A级材料复合、玻璃布、油性树脂漆、聚乙烯醇缩醛高强度 漆包线、乙酸乙烯耐热漆包线
B
聚脂薄膜,经合适树脂浸渍涂复的云母、玻璃纤维、石棉等制品、聚 酯漆、聚酯漆包线
以有机纤维材料补强和石棉带补强的云母片制品、玻璃丝和石棉、玻
F
璃漆布、以玻璃丝布和石棉纤维为基础的层压制品、以无机材料作补强和 石棉带补强的云母粉制品、化学热稳定性较好的酯和醇类材料、复合硅有
❖ 变配电设备各项安全距离一般不应小于 表5—6所列的数值。
❖ 表中需要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裸导体之 间一般指水平距离,如指垂直距离,35kV以 下者可减为1000mm。
❖变配电设备的最小允许距离(mm)
额定电压(kV)
1以下 1~3 6
10
不同相带电部分之间 户外 75
及带电部分与接地部
分之间
4.0
水平距离
1.0
1.5
3.0
架空线路导线与街道或厂区树木的距离不应低于表3—5所列 的数值。 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m)
线路电压(kV)
1以下
10
35
垂直距离
1.0
1.5
3.0
水平距离
1.0
2.0
-
架空线路应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有火灾危险 的厂房保持必要的防火间距。
架空线路与铁道、道路、管道、索道及其它 架空线路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60 500 550
580 700 650 1350 1300 3100 2850 2600 2350
❖ 室内安装的变压器,其外廓与变压器室四壁应 留有适当距离。变压器外廓至后壁及侧壁的距 离,容量1000kVA及以下者不应小于0.6m, 容量1250kVA及以上者不应小于0.8m;变压 器外廓至门的距离,分别不应小于0.8m和 1.0m。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bc57b0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3.png)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触电是指人体与电流的直接接触,可能导致电流通过人体产生伤害的情况。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有许多安全技术措施可以采取来防止触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安全技术措施。
1.接地系统:电气设备都应该配备有效的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的作用是将零线与大地相连接,使电流能够通过良好的导体回流到地面,减少电流通过人体的风险。
2.绝缘材料:为了防止电流通过物体传导到人体,电气设备的外壳和导线通常都会使用绝缘材料进行包裹。
绝缘材料可以有效地隔离电路与人体之间的接触,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3.安全开关和保护装置:在电气系统中,应该配备安全开关和保护装置。
安全开关可以快速切断电源,以防止电流继续流经故障点。
保护装置则可以监测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则会自动切断电源,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4.隔离开关:在进行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或检修时,应该使用隔离开关来隔离电源。
隔离开关能够切断电源与设备之间的连接,确保维修人员在操作设备时不会触电。
5.个人防护装备:在需要进行与电气工作相关的操作时,人们应该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例如,工作人员应该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衣物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触电的风险。
6.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针对从事与电气工作相关的人员,公司或机构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通过培训,工作人员可以了解到触电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7.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电气设备和电路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非常重要。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隐患,并进行修复和更换。
维护使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电气故障和触电的风险。
8.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工作场所,人们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例如,不随意触摸电线、插头、开关等电气设备;不在有电流的情况下使用潮湿的手或脚;禁止将电线穿过门缝或铺设在易磨损的地方等。
9.与电气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布线:在日常使用电气设备时,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
03第三章《防触电技术》
![03第三章《防触电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da153dd76c66137ef061921.png)
三、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
(一)、接地
1、接地
临时接地 固定接地
检修接地—临时接地线
事故接地—带电体与地意外连接 工作接地—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
保护接地
安全接地
防雷接地 防静电接地 屏蔽接地
3
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统编教材
2、保护接地
电业安全
变压器中性点(或一相)不直接接地的电网
内,一切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以及和 它连接的金属部分与大地作可靠电气连接。
事故原因:1、炉内原料潮湿,回炉钢水过快造成爆 炸喷射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风扇防护罩不全,遇见突发时件惊慌失措是事故 的直接原因
事故案例
• 2 000、7、22日下午17:00炉前工樊xx在3# 电炉进行冶炼作业,还原期站在炉侧向炉 内加白灰时,从炉内飞出钢花进入樊xx左耳 道,造成左耳道耳膜穿孔。
在高压无遮拦操作中,人体或其所带工具与带电体 之间的最小距离(m)
10 kV以下 20—35 kV 35 kV
一般情况下
0.7
1.0
用绝缘杆操作时
0.4
在线路上工作时
人与临近带电线的距离
1.0
使用火焰时,火焰与线
1.5
0.6
2.5 3.0
11
事故案例
2000、7、21日中午12:00,天车工桑xx在30t北跨作 业,当驶到30t附近时, 30t电炉由于回炉钢水发 生爆炸,钢水向空中喷溅,桑xx立即站起来向操 作室后方躲避,在慌乱中将左手伸到操作室的风 扇中,扇叶将食指打成放射性骨折。
• 事故原因:冶炼过程中钢花无规则飞溅是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 防范措施及教训:加料时选择合适的站位, 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防触电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防触电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efb71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c.png)
防触电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引言防触电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是为了保护人们免受触电伤害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在电力系统、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都存在着触电的风险。
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触电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触电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包括设计安全电路、安全用电、安全操作等方面。
防触电技术措施设计安全电路合理的电路设计是防止触电事故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设计安全电路的技术措施:1.接地电阻和接地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应正确连接到接地体上,而且接地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电流引导到地下,减少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2.绝缘材料和绝缘屏障:在电路中使用绝缘材料和绝缘屏障可以有效防止电流外漏,减少触电的风险。
3.工频电流保护器:安装工频电流保护器能够实时监测电路中的电流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当电流超过阈值时,保护器会立即切断电源,保护人们免受触电伤害。
安全用电安全用电是预防触电事故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一些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1.规范用电设备选购: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认证的用电设备,如插座、开关、电线等。
购买正规渠道的电器产品,避免购买仿制品或低质量产品。
这些规范符合的设备能够提供更好的电气安全性能,从根本上减少触电风险。
2.定期维护检修:定期对用电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发现线路老化、漏电等问题,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3.使用合适的电源插座:插座的选择应根据设备的功率和标准要求进行。
不要随意更换插座,以免电流过大导致触电事故。
安全操作安全操作对于防止触电事故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安全操作的技术措施:1.绝不触碰电线和设备:在工作现场或生活环境中,严禁触碰电线和电力设备,尤其是湿手或脚沾水时更应慎重。
2.使用防触电工具和装备:工作需要接触电力设备时,应使用带有绝缘把手的工具,并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靴等防护装备,确保安全工作。
3.接地线和绝缘措施:在工作现场应设置可靠的接地线,将漏电电流引入地下。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a6870c8fc4ffe473368abde.png)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
防止触电的安全技术有绝缘防护、保护接地、保护接零、漏电保护等。
(1)电气设备绝缘防护的措施主要有:不使用质量不合格的电气产品;按规程和规范安装电气设备或线路;按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正确选用电气设备;按照技术参数使用电气设备,避免过电压和过负荷运行:正确选用绝缘材料;按规定周期和项目对电气设备进行绝缘防护性能试验;改善绝缘结构;在搬运、安装、运行和维修中避免电气设备的绝缘结构受机械损伤、受潮、脏污;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装设绝缘监察装置和消弧设备。
(2)为防止人身因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遭受触电,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形成保护接地。
(3)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V/220V三相四线制系统,采用把电气设备外壳与电源的中性线N连接形成保护接零。
(4)在低压电源回路加装漏电保护器,当人体与低压导体接
触时快速切断电源,起到对人体的保护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
全
4、采用保护接零的注意事项
a.在由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
o
U V W PEN
统中,不宜将一部分设备保护 接地而另一部分设备保护接零。 即在同一系统中不宜保护接地 和保护接零混用。 如右图所示
b.接零保护的系统,其工作接
RE R0
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 必须符合要求。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混用的危险
Xc Xc
Xc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发生碰壳故障
但当线路电压较高,但当线路电压较高时,线路对地电容的容抗较 小,所有这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就会较大,对人的危害就会很大。 由上可知,不接地的电气在发生碰壳故障时,一旦有人触及其外壳, 也有可能造成人身触电。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安
全
(3)保护接地在IT系统中的作用 如右图所示,当 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 使外壳带电时,接地 短路电流经接地体和 人体同时流过。 o
安
全
2、名词解释 (1)中性线 N——引自电源中性点的导线。其功能有:用来通过单 相负载工作电流;用来通过三相电路中的不平衡电流;使不平衡三 相负载上的电压均等;与设备外壳相连,防止人体间接触电。 (2)保护线 PE——以防止触电为目的而用来与设备或线路的金属 外壳、接地母线、接地端子、接地极、接地金属部件等作电气连接 的导线或导体。 (3) 保护零线 PEN——当零线与保护线PE共为一体,同时具有零 线与保护线两种功能的导线。 (4)IT系统——指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阻抗1000欧姆接地), 而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经各自的保护线PE线直接接地的三相三线制 低压配电系统。 (5) TT系统——指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而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 电部分经各自的PE线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系统。
工作接地电阻R0 PEN U V W
安
全
U V W
当设备外壳发生碰壳故障 o 时,在保护装置还没有断电的 过程中,如果有人接触电气设 备的外壳,流过人体的电流及 加在人体的电压可以通过右图 的等效电路图求出 设人体电阻RN >>R0(接 地电阻),Rb>>RN(零线电 阻)时,RΦ—相线电阻,RN— 零线电阻,若相线截面为零线 的2倍,则RN=2RΦ,利用欧姆 定律可以求出此时人体承受的 电压Ub=147V。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 知道,保护接零的有效性在于 线路的短路保护装置能否在碰 壳短路故障发生后灵敏的动作 迅速切断电源。 低 压 电
c.接零保护必须有灵敏可靠的保护装置配合。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安
全
5、重复接地的要求 按照有关技术文件规定,TN系统的保护线或保护零线必须在以下 处所装设重复接地。 a.架空线路干线和长度超过200m的分支线终端及沿线路每100m处; b.线路引入车间及大型建筑物的第一面配电装置处; c.采用金属管配线时,金属管与保护零线连接后作重复接地;
由于人体的电阻 Z 要比接地电阻RE大数 百倍,流经人体的电 流也比流过接地体的 电流小数百倍。当接 RE 地电阻极小时,流过 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 在IT系统中发生碰壳故障时保护接地的作用 零。 设另外,由于接地电阻很小,接地短路电流流过时,所产生的压 降也很小,故外壳对大地的电压也很低,人站在大地上去碰触外壳时, 人体所承受的电压很低,不会有危险。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第二节 IT系统、TT系统、TN系统 防护及接地装置
一、接地与保护接地的概念 二、保护接地 三、保护接零 四、接地装置
安全低压电 Nhomakorabea工
作
业
安
全
一 、接地与保护接地的概念
1、接地与接地的方式 什么是接地? 出于不同的目的,将电气装置中某一部位经接地线和接地体与大 地做良好的电气连接,称为接地。 接地有哪些类型? 根据接地的目的不同,分为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是指 ~ 为运行需要而将电力系统或设备的某一点接地,如变压器中性点直接 接地等;保护接地是指为防止人身触电事故而将电气设备的某一点接 地,如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等。 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适用3~60KV系统;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适用3~60KV系统,可 避免电弧过电压的产生; (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适用110KV以上及380KV以下 低压系统;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三相负载
单相负载
断线点后面所有接零设备外壳上将出现危险电压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安
全
U V W N PE
( 2) TN—S系统 TN—S系统的零线N和保 护线 PE 是分开设置的,所 有设备的外壳只与公共的PE 线相连,如右图所示。
在TN—S系统中,零线N 的作用仅仅是用来通过单相 负载的电流和三相不平衡电 三相负载 单相负载 流,所以称作工作零线,对 人体触电起保护作用的是PE TN—S 低压配电系统 线,所以称为保护零线。 由于N线和PE线作用不同,功能各异,所以自电源中性点之后, N线和PE线之间以及对地之间均需加以绝缘。 TN—S系统的优点: (1)一旦N线断开,只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不会导致在断 线点后的设备外壳上出现危险电压;(2)即使负载电流在零线上产 生较大的电位差,与PE线相连设备外壳上仍能保持零电位,不会出现 危险电压;(3)由于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过,因此在用电 设备之间不会产生电磁干扰。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安
全
第一节 绝缘、屏护和安全距离
一、绝缘 1.绝缘材料 2.绝缘破坏 3.绝缘电阻 二、屏护 三、安全间距 1.线路间距 2.设备间距 3.检修间距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安
全
本节知识点
1.遮栏高度不应低于1.5米,下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0.1米。 2、常用的绝缘材料有云母、塑料、橡胶、玻璃等。 3、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主要有绝缘、遮拦、阻挡 物、漏电保护、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 4、漏电保护是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共用的触电防护措 施。 5、新安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电阻不低于0.5 兆欧。 6、携带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低于2兆欧。 7、配电盘二次线路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 兆欧。 4、为了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必须将金属 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 5、在高压小于等于10KV无遮栏操作中,人体及其所携带工 具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7 米。
U V W N PE
三相负载
单相负载
TN—C—S 低压配电系统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安
全
3、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是指在TN系统中,除了对电源的中性点工作接地外, 还在一定得处所把PE线或PEN线再进行接地。如下图所示。 U (1)重复接地的作用 V o a.TN线路完整时,重复接地可 W PEN R 以降低碰壳故障时所有被保护 设备金属外壳的对地电压,减 零线电阻 轻开关保护装置动作之前触电 的危险性。 b.在PEN线断线的情况下,重 复接地可以降低断线点后面碰 R R 壳故障时PE线的对地电压,减 R 轻触电事故的严重程度。 重复接地的作用 c.缩短了漏电故障的持续时间。 d.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 e.等效降低了工作接地电阻,降低了三相负载不平衡时零线的对地 电压。 f.在零线断线时起一定的平衡各相电压的作用;降低高压窜入低压电 网的对地电压。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Z
Z
安
全
(4) 保护接地在TT系统中的作用 右图所示为TT系统采用 o 保护接地极其等效电路。 通过等效电路图我们可以 看出人体电阻和保护接地电阻 的关系为并联,然后与中性点 接地电阻串联,一般情况下 设RE=R0=4Ω,Rb=1700Ω,在 380/220V电网中,利用欧姆定 律可以求出,接地故障电流 R0 RE IE=27.5A,人体承受的电压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采用保护接地的危险 UE=Ub=110V。流过人体的电 流Ib=65mA>30mA。 注意,在大多数情况下,27.5A的 故障电流不足以使电路的过流保护装 置动作,这将使用电设备外壳长期存 U相=220V R0 在110V的对地电压,这对人体是很不 安全的。 低 压 电 工
RE
IE
Rb
Ib
等效电路
作
业
安
全
结论: 保护接地主要应用于中性点不接地或不直接接地的电网中(IT系 统)。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并联电路中的小电阻(保护接地电阻)对大电 阻(人体电阻)的强分流作用。因此,接地电阻的数值对于保护的效果 是最至关重要的! 2、保护接地电阻的确定 (1) 中性点不接地的380/220V系统,要求RE≤4Ω;当变压器容量在 100KVA以下时,可放宽到RE≤10Ω。 (2)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高压系统RE≤10Ω。 ( 3)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高压系统(额定电压在100KV及以上),设 备外壳接地并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0.5Ω。
三相负载 单相负载
TN—C 低压配电系统 低 压 电 工 作 业
安
全
U V W PEN
缺点: 当PEN线断线时,在断线点 P以后的设备外壳上,由于负载 中性点偏移,可能出现危险电压。 更为严重的是,若断线点后 某一设备发生碰壳故障,开关保 护装置不会动作,致使断线点后 所有采用保护接零的设备外壳上 都将长时间带有相电压。(如右 图)
e.同杆架设的高低压架空线路的共同敷设段的两端。
对重复接地电阻的要求: (1)当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4Ω时,每处重复接地电阻不得超过 10Ω; (2)当允许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时,允许重复接地电阻不超过 30Ω,但重复接地点不得少于3处。
PEN
工作接地电阻R0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采用的保护接零
U=220V
RΦ
RN R0
Rb
保护接零电路的等效电路 工 作
业
安
全
2、接零保护的三种形式 什么是TN系统? 是指电源的中性点接地,负载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 线连接到此接地点的低压配电系统。“T”表示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 “N”表示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根据零线N和保护线PE不同的安 排方式,TN系统可分为三种形式。 U (1)TN—C系统 V W 这种系统的零线N和保 PEN 护线 PE 合为一根保护零线 PEN。所有设备的外露可导 电部分均与PEN连接,如右 图所示。 优点:投资较省,节约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