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原则
师生关系的原则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
师生关系的原则包括以下几条:
1.尊师重教:尊重教师,重视教师的职业尊严,遵守教师的教育规
范和教学要求。
2.学生自觉: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守时、守纪、
守诚信。
3.师生互助: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帮助,学生要积
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4.师生交流:师生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在学习和生活中交
流意见,增进彼此的理解。
5.师生共同责任:教师和学生都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负起促
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责任。
这些原则是师生关系健康、良好发展的基础,是师生关系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准则。
师生关系
每个小组的领导人由受过训练的实验人员担任,
分别充当 “专制的”、“民主的”和“放任的” 领
导人,进行轮组实验,每个小组都要经受3种不同领
导方式的领导人的领导。
案例:三种领导方式
专制组领导人
由自己一个人决定石膏制作工作的一切方针,讲
解技术,指定课题,指定小组作业的时间,亲自作出
表扬或批评,与小组成员保持一定距离,缺乏人情味;
影片:苏联影片《乡 村女教师》摄制于一 九四七年,属于黑白 影片 主演:玛列茨卡亚
摄反映师生关系的影片时,这类故事也成
为理所当然的主流。
思考与讨论:
1. 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2. 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3. 举例说明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
(一)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
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与学生作为未成年的 社会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代际关系、政 治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类型
(二)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
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促进学生的 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被教育、组织 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体间的关系。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意义
2. 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 量的重要指标 师生关系除了具有手段价值外,还对教 师和学生的发展具有本体价值、目的价值。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3. 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 际关系,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校风、 教风、学风的整体反映和最直观的反映。 师生关系投射出学校价值取向、人际关系 状况、管理水平等。
而中国学生则怯生生地望着老师说:“什么叫‘自己的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的特点: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
这是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师生关系的类型(1)学生中心论(2)教师中心论1)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
这种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目标上的协调一致。
在师生关系中,工作关系是师生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一种合理化的结合关系,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和素质修养。
2)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心理关系是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而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喜爱以及暗含于教育中的期待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肯定,从而激发起极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教师对学生爱的效应。
3)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师生之间在学校组织中所产生的关系是一种正式关系,但师生之间也会发生正式关系之外的非正式关系,即个人关系。
它是一种非外来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以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实现正式关系中难于达到的师生之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
师生关系
要求教师即把学生当成教育的对象, 要求教师即把学生当成教育的对象,又要承认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导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导体。
尊师爱生
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明确指出: 爱孩子” 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明确指出:要“爱孩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生,才能对教育教学工 作高度负责,才能真正教好学生。 作高度负责,才能真正教好学生。 教师要经常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 教师要经常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努力 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发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对来自学生和班集 体的各种信息要慎重对待, 体的各种信息要慎重对待,要了解他们各自所处 的环境和产生不良行为的主客观原因, 的环境和产生不良行为的主客观原因,设身处地 地处理好学生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地处理好学生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做到师生间情 理相融,达到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高尚境界。 理相融,达到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高尚境界。
• “绝不轻易放过这个学生,一定要争取一 绝不轻易放过这个学生,一定要争取一 争取 个良好的开局。 苏老师心想, 个良好的开局。”苏老师心想,但她还是 按捺住了火气 住了火气。 按捺住了火气。只是用眼光告诉那位坐着 的学生,老师已经发现了他的诡计, 的学生,老师已经发现了他的诡计,希望 他能赶快起立,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然而, 他能赶快起立,亡羊补牢犹未晚矣。然而, 仍不见动静。这时,苏老师眼光更加严厉, 仍不见动静。这时,苏老师眼光更加严厉, 狠狠的盯着他,他居然回望着老师没有一 狠狠的盯着他, 丝害怕和恐慌。苏老师继续狠狠的盯着他, 丝害怕和恐慌。苏老师继续狠狠的盯着他, 虽然不长, 虽然不长,但明显已经超出了组织课堂的 班规, 班规,全班同学的眼光很快也都集中到他 身上。他的目光终于下移了, 身上。他的目光终于下移了,头也低了下 然而,他还是坐在那一动不动, 来。然而,他还是坐在那一动不动,只是 眼里多了一份屈辱 委屈。 屈辱和 眼里多了一份屈辱和委屈。
名词解释师生关系
名词解释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在学校中师生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
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因素。
它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和探索师生关系对建立良好的学校教育至关重要。
( 1)什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按照心理学的观点,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教师不仅是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是学生智慧、道德和人格的塑造者。
这种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融洽、互助、互学、合作、共进的关系。
那种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严师出高徒的师生关系,以及只顾自己一味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师生关系,显然都不能称为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觉得,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标准,首先就是尊师爱生,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感情上互相亲近,思想上互相沟通,精神上互相鼓励,学习上互相帮助,在共同的基础上各自获得发展。
( 2)那么怎样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一、教师威信不高。
( 3)为了提高教师的威信,必须建立以下几个原则:其一,任何时候都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其二,课堂教学不宜太满。
每节课不超过20分钟,并给学生留下5-10分钟的休息时间。
其三,不能借故调离学校,无论教师多么优秀,有谁会想失去一位教师呢?所以,一定要有责任心。
其四,作为教师,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学生。
其五,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其六,要有风趣幽默的谈吐和举止。
其七,对待学生要宽容,教师要有风度。
二、教学质量不高。
教师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教师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对待学生很少采取启发式教育,而多是灌输式。
三、交流缺乏深度。
由于受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有些教师不敢当众向学生说明某些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往往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或让学生产生自卑感。
教师不能创设轻松愉快的气氛,经常板着面孔教育学生。
所以,教师要做到:其一,一视同仁。
师生关系的理解
师生关系的理解
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
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产生关系,它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
3、它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而转移的客观存在,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的协调一致。
4、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赖以传授的重要条件,而且是学生人生初期人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5、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交往关系,它的目标是满足人交往的需要,教师希望通过与学生交往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和信任,学生希望通过交往博得教师的喜爱、关心和重视。
6、其中贯穿一个共同的准则,教师爱学生,爱事业,学生爱教师,爱知识。
7、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各自有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从组织和制度上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8、师生是相互平等的成员,既重视发扬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既严格要求又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个性差异。
9、师生情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受,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理联系。
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有着丰富情感生活的个
体而存在的,在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也进行着特殊的情感互动。
简述师生的基本关系
简述师生的基本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个学术教育机构中的基本关系之一,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
师生之间的基本关系包括:
1. 教育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和指导者,负责传授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学生则是接受教育和指导的对象,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2. 互动关系:师生之间通过互动和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提供资源和信息,回答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参与讨论,接受教师的指导。
3. 尊重关系:师生之间应相互尊重和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不歧视或偏袒学生;学生尊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权威,尊重其他学生的学习权利。
4. 信任关系:师生之间建立信任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教师应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困惑,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应相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意愿帮助自己,主动向教师寻求帮助。
5. 互助关系:师生之间建立互助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应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提供指导和支持;学生也应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分享经验和资源。
师生的基本关系对于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成就和个人发展。
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满意度和学生的学习动机。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 relation ,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教育关系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师生关系的核心。
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
这种关系是从教育过程本身出发,根据对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各自承担的不同任务和所处的不同地位的考察,对两者关系作出的教育学意义上的解释。
一般来说,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促进者、组织者和研究者,而学生一般是参与者、学习者,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
这种关系形式,并不随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而转移,而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并且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活动中得以表现。
教育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人格力量等。
在教育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中心都与教育目标有关,并体现着学校教育工作的任务与特点。
这种关系既应符合教育科学规律,又应体现教育创造艺术,既能为师生双方提供最大的发挥主体力量的空间,又能使双方的力量形成有效合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和谐发展。
心理关系师生之间不仅有正式的教育关系,还有因情感的交往和交流而形成的心理关系。
心理关系是师生为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产生的心理交往和情感交流,这种关系能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师生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一、师生关系表现师生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首先不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它的目标是指向于满足人的交往需要。
情感是人际关系的主要调节器,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表现为情感上的融洽。
师生间的组织关系师生间的心理关系:(1)认知关系:一切心里关系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2)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功能: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情感具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还具有调节学生行为的功能;学生与他所喜爱的教师相处,可以形成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良好心境,这种心境能够激起积极的认识,意志等活动,有利于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对他所喜爱的教师总是伴有某种信赖感;学生对他喜爱的教师,必然产生出更多交往的愿望和行动,从而也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更多的教益。
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感情:社会性普遍性稳定性影响因素:建立在对某种社会目标追求的基础上。
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也要受到来自学生反馈信息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感情又以对每个学生具体特征的认识为其前提。
教师对学生的感情一般要经历生疏——熟悉——亲近——热爱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对教师的感情也经历接近——亲近——共鸣——信赖二、师生关系的改善父母(P)态:明显的权威感和优越感,主张教师主导学习环境,以教师权威为中心。
教学上十分注重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不使用探索性的发现学习方法;在学生观上认为学生是“孩子”,强调指令行为;在课堂上,教学知识精确、清楚、纪律好;在处理外部关系上对学生有明显的监护作用。
成人(A)态:客观、理智。
往往以学者的理智的学院式的态度对待学校传统。
他们关心学生的需要,热心地照顾学生的兴趣。
相信学生是愿意学习的,能够提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条件和环境。
儿童(C)态:服从、任人摆布教师的人际知觉:人际知觉,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包括自己与他人关系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知觉。
表现:教师与所教班级集体的关系知觉教师与某个学生个体关系的知觉传统教育只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精神。
师生关系及其内容
师生关系及其内容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被广泛认为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师生关系的好坏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还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下面将从师生关系的定义、内容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师生关系的定义可理解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则是知识获取者和发展者。
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合作和引导来实现。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尊重、信任和平等基础上的。
师生关系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1. 生理和心理关系: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同时,教师应该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2. 学习和教学关系: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3. 情感和沟通关系: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独特性,用心倾听他们的思想和感受。
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回应他们的疑虑和问题。
4. 角色和权责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应该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维护学校纪律和秩序。
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职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师生关系的好坏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1. 学习动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业成绩: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提升。
教师的引导和支持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达到更好的学习目标。
3. 心理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的关怀和理解可以为学生提供安全感和情感支持。
4. 人格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师生关系
简介
心理关系
教育关系
伦理关系
教育关系
师生关系教育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也是师生关系的核心。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为完成一 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这种关系是从教育过程本身出发,根据对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各自承担的不同任务 和所处的不同地位的考察,对两者关系作出的教育学意义上的解释。教不严师之惰,一般来说,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是促进者、组织者和研究者,而学生一般是参与者、学习者,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这种 关系形式,并不随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而转移,而是由客观条件所决定,并且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活动中得以 表现。教育关系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和人格力量等。在 教育关系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中心都与教育目标有关,并体现着学校教育工作的任务与特点。这种关系既应符 合教育科学规律,又应体现教育创造艺术,既能为师生双方提供最大的发挥主体力量的空间,又能使双方的力量 形成有效合力,从而使学生获得和谐发展。
方法
1.遵循理解原则。小学生年龄小,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总是上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 作,教师有必要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处理问题时充分理解学生, 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
师生关系的一些裂痕,往往是由于彼此缺乏理解造成的。一次,一位教师发现一个学生故意让旁边的一个同 学抄作业,便在全班同学面前严厉地批评了他,说他这样做是害了那个同学。挨批评的学生很不服气,下课后, 主动找到老师说:“我知道让他抄作业不好,可是他说看看我怎么做的。我想让他看看也没什么不对。”听学生 一说,老师意识到自己调查了解不够,没完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批评他是不对的。便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及 时解决了出现的矛盾。学生认为让同学“参考”一下自己的作业“没什么”,教师却把这类事看得很严重,这就 是认识上的差异。其实,学生实在不会做作业,看看别人怎样做的,再动脑思考不是坏事,学生的学习愿望还是 值得肯定的。不过对于一点不动脑筋、完全照抄别人作业的学生还是要适当批评,绝不能听之任之。诸如此类事 情,师生双方如果相互理解,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当然,学生对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理解并 不深刻,有时可能还有些偏激。如,把老师对他们的批评看成是找岔儿;教师的态度稍微严厉一点,就认为是不 尊重他们、不民主等等。孩子看待某些问题思想有一些偏激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终究是不成熟的孩子。社会、 家庭、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有责任给他们讲清道理,告诉他们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错误的 思想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是教师的责任,班主任老师要帮助学生区分善意的批语帮助和恶意的训斥指责。
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1. 尊重:师生应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和职业。
2. 信任:师生应建立信任关系,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交流和合作。
3.理解:师生应相互理解,能够理解对方的困难和特殊情况,互相体谅和支持。
4. 互动:师生应积极参与互动,包括课堂讨论、学术探讨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
5.指导:师生应建立指导关系,指导学生学习和成长。
6.鼓励:师生应鼓励对方积极进取,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和发展。
7.宽容:师生应宽容对方的不足和错误,给予改进和改正的机会。
8.爱心:师生应用爱心和关怀交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教育学辅导6第九章师生关系
(三)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指教师 和学生为了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而 构成的内在联系,包括师生间的认 知关系、情感关系等。
(四)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是指在师 生交往中,教师与学生或因志趣相 同,或因性格接近,或因特长共同 而能建立起具有非正式色彩的个人 关系。
(三)融合说
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注重学生 主体性的发挥,其学说被称为“融 合说”。
第二节 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
一、影响师生关系形成的因素 (一)教师因素 1.教育观念 2.领导方式: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
放任型与民主型三种。 3.教师素质 4.人格特征: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人
格特征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
第九章 师生关系
第一节 师生关系概述 一、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 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 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 待的态度等。
(一)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师生之间 的教育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 育教学活动中依据特定的目的与任 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建 立的一种工作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理论探索
(一)教师中心说 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持此
观点。 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与支配权,而学生
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只能 接受教师的任意管教与塑造。
(二)学生中心说
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 “做中 学”。
强调按照儿童的兴趣、经验与需要组织 教育活动,要求一切教育措施都要 围绕儿童制定,因为“儿童是起点, 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二)学生因素
(三)环境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个
良好师生关系的内容和特点
良好师生关系的内容和特点
良好师生关系的内容和特点如下:
一、内容:
1. 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人格与尊严,对教师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
教师爱护学生,这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
2. 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利、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等关系。
3. 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共享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与不安,它是师生情感交流深化的表现。
共创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发,使师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共同生活的质量不断跃进。
二、特点:
1.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
2. 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三个方面。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阅读教育学书籍或请教教育专业人士,了解更全面的信息。
师生关系的四种类型
师生关系的四种类型
师生关系是一种需要双方的既定的角色的关系,在传统的观念里,师生关系体现为“师道尊严”,师生双方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在此形成一种具有尊重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四种类型,分别是尊敬、欣赏、友善和反对。
其中,尊敬是师生之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体现在师生双方各自尊重彼此,尊重彼此的不同观点,在让步、宽容上彼此相互体谅,以各自的言行和行为来展示和体现尊敬。
欣赏是师生之间发生的另一种关系,就是师生之间互相赞赏对方的优点和成绩,老师欣赏学生的努力成果,它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也可以欣赏老师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欲望。
友善是师生之间自然而又特殊的一种关系,它体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友谊,他们除了学习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可以通过偶尔的聊天或交谈来提升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反对是指师生之间发生的冲突关系,老师会反对学生在课堂上过多干扰他人,或者违反学校纪律,学生也可以反对老师的规则和要求,虽然存在冲突,但这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
总之,师生关系是一种有规定的关系,具有多种形式,尊敬、欣赏、友善和反对等等,师生双方需要以谦虚、耐心、尊重、理解、信任等态度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以搭建一座快乐又有温度的师生关系桥梁。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结成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师生关系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也是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
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充分体现尊重、民主、诚信、友爱的教育教学关系,是培养素质全面、个性鲜明、具有丰富创造精神的现代人的必要条件。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师生全面交往的基础上,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生关系
其实说到和谐的师生关系,我首先想到的是两个词语,一个是尊重,一个是理解。
首先说尊重,一位教育学家就曾经说过,教育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的碰撞过程。
当我们老师与学生真正产生共鸣、碰撞出火花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是完美的。
就打招呼这个案例来说,我觉得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学生主动与我们打招呼,我们更应该热情。
第二个我想到的是理解,有的时候,学生不和我们主动打招呼,我们应该理解;有的时候,学生因为性格内向,不和老师打招呼,有的时候是不认识这位老师,不给自己任课,不知道这位老师姓甚名谁,所以不敢和老师打招呼。
所以,我们要理解学生不和老师打招呼的原因。
第三点,我想说,学生不和我们主动打招呼,我们也应该主动和学生打招呼,我觉得这样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另外,其实这个打招呼不要太死板。
也不要学校里明确规定了见了老师以后一定要说老师好,敬礼,不一定。
可以以各种方式打招呼。
关键是发自内心的表示尊重,表示一种亲切。
有时候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孩子见面以后,不打招呼,他就躲开了,可能有多种原因。
小孩子,他胆子小,胆怯。
大孩子,他可能有很多心理问题,正不高兴,恨不能躲着所有的老师呢。
这不要勉强。
见到以后也不要批评,你怎
么不打招呼,该怎么怎么样。
至于关系熟了以后,就像你刚才说的,见面以后,击个掌,拍拍肩膀,都可以。
我想,这件事学校里可以研究,班主任老师也可以思考,就是说,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真正地表现出尊重,真正地能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