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丹毒病人护理体会
中药外用治疗丹毒护理体会
![中药外用治疗丹毒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d3407e0998fcc22bcd10d25.png)
l9 9
223 肢体康复护 理 ..
成 人 偏 瘫 的 康 复 过 程 分 为 5期 : 早
期 、 瘫期 、 挛 期 、 对 恢 复 期 和 后 遗 症 期 。 时 期 不 同 治 疗 软 痉 相
3 小 结
随 着 人 们 观 念 的转 变和 神 经 外 科 手 术技 术越 来 越 被 更 多 的患 者 所 认识 , 自发 性 小 脑 出血 的 手 术 治 疗 已 逐 渐 代 替 了 传 统 的 非 手 术 治疗 。治 疗 方 式 改 变 的 同时 也 给 护 理 工 作 带来 了 新 的 挑 战 , 前 进 行 心 理 护 理 能 稳 定 患 者 的 病 情 , 捷 、 确 术 快 准 的术 前 准 备 为 患 者 手 术 赢 得 时 机 , 后 的 病 情 观 察 为 治 疗 提 术 供依 据 , 室 引 流 术 的护 理 可 预 防 并 发症 的发 生 , 脑 具有 个 体 差 异 的康 复 护 理 促 进 患 者 的 康 复 , 高 了生 活质 量 。 提 [ 参 考 文 献 ]
菌 、 畅 , 接 口衔 接 牢 固 , 用 无 菌 敷 料 包 扎 。本 组 患 者 病 通 各 均 情 稳 定 , 无 上 述情 况 发 生 。 均
・16 ・ 67
摸头 顶 等 。加 强 出 院 患 者 的 随 访 , 此 类 患 者 由专 职 康 复 护 对 士 每 月上 门 随 访 1 ~2次 , 步 纠 正 患 者 错 误 的运 动模 式 , 逐 产 生正 确 的运 动 模 式 , 至 患 者 渡 过 康 复 期 。 本 组 患 者 及 家 属 直 均能 很 好 配 合 , 得 满 意 的 效 果 。 取
一例2型糖尿病合并右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
![一例2型糖尿病合并右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374ec9083d049649b66587f.png)
理 已取得 了满 意 的效果 ,现 将治 疗 与护理 体会 报告 如 下 。
肪饮 食,禁 忌辛辣 、刺激 陛食物及油炸食品。并告 知患者戒烟酒。
1 一般 资料
3.5 药物 护理 :因患 者 口服 降糖药 物 ,血糖 控 制不 佳 ,遵 医嘱 给予
患 者 男性 ,35岁 ,主 因 ‘右 下 肢 红 肿 ,疼 痛 3天 ,发 热 1天”于 胰 岛 素 即诺和 锐 30R早 晚餐前 皮 下 注射 。密 切监 测血 糖 的变 化 ,
物 ,遵 医嘱 给予 0.9%NaCL100mL+注 射用 头 孢 哌酮舒 巴坦 2g/静 顾 虑 ,树立 信心 ,配合 治疗 。
脉点 滴 ,每 日2次 。0.9%NaCL250mL+血 必 净 50mL/静 脉点 滴 ,每 4 健康 教育
日 1次 。持 续 14天 。
嘱患者 预 防和积极治 疗原 发病灶 ,如 足癣 、鼻 炎及各 种皮肤 损
2014年 11月 10日人 院 ,查体 :体 温 39℃ ,脉 搏 88次/分 ,呼 吸 20 嘱患 者早 晚餐 前 及餐 后 2h测 血 糖 ,并记 录 在血 糖 登记 表上 ,表格
次/分 ,血 压 140/80mmHg,右下 肢胫 骨 中段皮 肤 红肿 ,无破 溃 ,皮 一 式 两份 (一 份放 在病 历里 ,一 份 留给病 人 )。患 者住 院期 间 空腹
2.2 局 部治 疗 :嘱患 者 卧床 ,抬高 患肢 3O~40。,用清 茶或 醋将 如 意 伤 、感 染等 。注意个 ^ 卫生 ,经 常洗澡 ,更换 内衣 ,勤换 鞋袜 ,剪 短指
金 黄 散 调 好后 ,敷 在 局 部红 肿 皮 肤上 ,敷 药厚 度 约 1-2ram,敷 药 甲。指导 患者调控饮食 ,适 当功能锻炼 ,对控制血糖可起 到 良好的效
1例右眼丹毒老年患者的护理
![1例右眼丹毒老年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c22fc0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1.png)
1例右眼丹毒老年患者的护理【摘要】总结了1例右眼丹毒导致双眼上下脸皮肤大面积缺损患者的护理。
护理要点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
经过25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关键词】丹毒;伤口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丹毒( erysipelas )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点的感染,主要致病菌是A 组B 溶血性链球菌,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
2016年12月,我们收治1例右眼丹毒导致双眼上下睑皮肤大面积缺损老年患者,患者因丹毒致眼周皮肤坏死、破溃,脓腔形成。
局部红肿,可见多个脓肿,挤压有脓液排出。
右眼睑局部缺损,皮下可见脓性分泌物及脓腔形成,皮下相连通。
通过医生的细心换药、治疗及护士的精心护理,缺损面积减少,缺损部位愈合理想。
经过25d及时有效的治疗、精心的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患者顺利治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
1病历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女,78岁,农民,患者于2016年11月15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6℃,当地医院静滴药物(不详)3天,口服抗过敏药物无效,20号开始右眼眉弓部红肿,伴压痛,21日上午到省立医院皮肤科住院,遂即培养,次日血及分泌物培养出化脓性链球菌,诊断:丹毒、败血症、高血压。
24号局部破溃,且破溃面积进行性增大,应用拜复乐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并给予白蛋白,病情稳定,体温正常。
期间全院会诊,并眼科会诊多次,并于11月26日行局麻下眼睑清创术。
术后继续万古霉素抗炎及创面清创。
建议出院,但因上睑创面未愈合,转至我院。
于2016年12月6日以"右眼丹毒;右眼眼睑皮肤缺损;双眼上下睑皮下窦道"入院。
入院专科检查:视力:右眼:0.3,左眼:0.4。
右眼睑化脓破溃,自上脸外眦部沿重睑上水平向内至内眦部后反转向下过水平中线13mm,总长度约55mm,其中内眦部皮肤缺损宽度约6mm,深度达内眦韧带,而上至眉弓上、内至左眼眉头部、下至颧部皮下均为化脓后形成的脓腔,可挤出大量脓液。
一例2型糖尿病合并右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PPT课件
![一例2型糖尿病合并右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faee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b.png)
病史及治疗过程
01
糖尿病病史
患者于10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一直服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尚
可。
02
丹毒病史
患者于1周前出现右下肢红肿、疼痛,伴有发热,诊断为右下肢丹毒。
给予抗生素治疗及局部外敷药物。
03
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调整降糖药物,加强抗感染治疗,同时给
予精心护理。经过2周的治疗,患者血糖控制平稳,丹毒症状明显缓解
心理需求
评估患者的心理需求,如 需要关注、安慰、支持等 ,以及未满足的需求对患 者的影响。
社会功能评估
社会角色
了解患者在家庭、工作和社会中 的角色和责任,以及疾病对其社
会角色的影响。
社会支持
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如家庭 、朋友、社区等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
社会适应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适应情况,如是 否能够适应疾病带来的生活和工作 变化。
05
护理效果评价
血糖控制效果评价
血糖监测
01
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可以观察到血糖水
平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糖化血红蛋白
0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其
下降表明血糖控制效果良好。
并发症预防
03
有效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血管
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丹毒感染护理措施
1 2 3
局部清洁
保持患者右下肢丹毒感染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 污垢和细菌的滋生,可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温水进 行清洗。
抗感染治疗
根据医生的处方,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丹 毒感染,同时密切观察感染部位的变化和患者的 症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下肢丹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肢丹毒患者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b6b12e55901020206409c6a.png)
下肢丹毒患者的护理体会丹毒俗称“流火”,是由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炎症。
发病前由发热、寒战、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随之下肢皮肤出现边界清楚的鲜红色片状红疹,局部有烧灼样疼痛,迅速向四周扩散,继而出现水疱和破溃,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由于老年人静脉曲张较多,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一旦受到细菌侵袭容易感染。
我科从2010年至今共收治15例该病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均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3例,年龄在65~86岁,均发生在下肢丹毒,其中10例病变部位发生局部红肿疼痛,5例发生水疱破溃,均治愈。
2 、治疗措施2.1全身治疗首选以青霉素为首的抗生素全身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类、喹诺酮类、红霉素类药物,使用两周左右,同时配合使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的药物,如疏血通注射液、阿魏酸钠。
如果患者为复发性的慢性丹毒,应检查患者是否有足癣,并给与相应的治疗。
对体温过高者应给予地塞米松以降低体温控制炎症。
2.2局部治疗抬高患肢,局部制动对局部组织肿胀者用50%的硫酸镁湿热敷,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肿胀消退,使感染局限。
同时局部外用莫匹罗星或20%~30%鱼石脂软膏外涂,同时配合一些物理方法:如紫外线照射、超短波、红外线等。
局部破溃者可用2%碘伏消毒。
2.3中医治疗生地黄20 玄参15 黄芩20 黄连12 龙胆草12 栀子12 金银花30 连翘15 蒲公英30 地丁30 赤芍15 丹皮12 车前子15 石膏30 丹参30 5剂水煎服日一剂,清利湿热、活血化淤。
同时配合解毒方开水浸泡泡脚,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3.护理3.1心理护理患者年龄较大,腿部肿胀不能活动,生活需依赖别人,同时对本病不了解易产生恐惧、焦虑不安的心理,因此我们向患者详细地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需要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丹毒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丹毒患者临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bb5cedb3186bceb19e8bb78.png)
毛毯 等。患者体温持续在 4 0  ̄ C 以上 , 可用冰 帽等物理 降温或
人工 冬眠降温 。降温时要频频更换 冰囊 、冰枕 , 切勿将冰囊
软瘫等 症状 。开放性脑 损伤 3 2例 , 颅 内血 肿 3 6例 , 颅 内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3 年8 月第7 卷第 1 5 期
C h i n a J M o dD m g M a y , A u g 2 0 1 3 , V o 1 . 7 , N o . 6岁。致伤原 因 : 车祸 5 O例 , 坠落伤 2 O例 , 其他颅脑 患者 的体 表散 热 , 可用冷调器 向病室送入 凉风 , 并除去厚被 、
位 。昏迷不能进食者 , 每 日输液总量 限制在 1 5 0 0ml 左右 , 给
予 1 0 % 葡 萄糖输入 , 生理盐 水限制 于 5 0 0 m l 以内 , 3 d后可
给予鼻饲 。 保持 呼吸道通 畅 , 注意防止呼 吸道梗阻 , 及时吸痰 ,
必要 时可行气 管切 开。注意观察呕吐物 、 胃管引流液的性状 , 大便 的颜 色 , 预防和观察应 激性 胃溃疡等并 发症。术后切 口 护理 , 创 口敷 料湿透 时应及 时更 换 , 创 口内引流管 或引流条
道分 泌物排 出和 防止呕吐物 的误 吸。颅内压增高和 开颅 手术 后 血压正常者 , 取头高脚低位 , 以利静 脉 回流 , 减 轻脑水肿 。 保持 呼吸通 畅患者人 院后 首先要检查 有无假牙 , 有者应立 即
取 出。有舌 根下 坠者 , 应及 时托起 下颌 , 垫 以肩枕 , 必要 时
常较多 , 甚 至可导致 出血性休克 , 故应 根据具体 情况做 好初
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
![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0c75c02195f312b3069a5b5.png)
下肢丹毒的护理体会治疗下肢丹毒,应给予尽早、足量、足疗程的抗生素应用,全面的周到的护理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预防复发。
标签:下肢;丹毒;护理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或粘膜,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俗称”流火”。
丹毒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起病急,常有外伤史,皮损为境界清楚的水肿性鲜红斑,自觉灼热及疼痛,伴发热。
下肢丹毒是为较常见的一类丹毒[1-3]。
患者的自觉症状明显,虽然只是皮肤病,却严重影响个人形象,给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因此全面周到的护理是患者及积极配合治疗早日治愈出院的关键。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例,均为男性,年龄15~46岁,平均年龄27.5,患者入院体温为38.1℃-39.7℃,平均体温38.66℃。
均有外伤史,下肢出现境界明显的水肿性红斑,表面紧张发亮,6例为左下肢,4李为右下肢。
5例皮损表面出现水泡,2例皮损表面形成脓疱,3例皮损表面无水泡。
本组患者均无青霉素过敏史,且青霉素皮试后结果均为阴性。
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青霉素,静脉给药480~640万u/d静脉滴注,持续2w左右,加上全面精心护理患者治愈出院。
2 护理2.1用药护理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
在抗生素中以青霉素治疗丹毒的疗效最好,一般用药2~3d后,体温常能恢复正常,但仍需持续用药2w左右。
患者在应用青霉素前应先进行皮试。
在换用不同批号青霉素时,也需重新做皮试。
皮试结果为阴性时方可用药。
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告知医师改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青霉素配用时严格遵医嘱给药,药物应做到现配现用,用药时滴速不宜过快,不超过40滴/min为宜,观察10~20min,无不良反后再调整输液速度。
严密观察患者用药时及用药后反应,随时做好抢的救准备。
2.2皮损护理对于皮损处有水泡或脓疱的患者,水泡经消毒后在水泡的最低位,用无菌注射器将其内容物吸出,尽量不使水泡破溃,保持干燥预防感染。
1 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急性发作患者的护理
![1 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急性发作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0dc7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1.png)
1 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急性发作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丹毒是一种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和皮下组织炎症。
其主要特点是病变部位皮肤红肿、疼痛,边界清楚,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病原菌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丹毒的主要病原菌。
该菌常存在于皮肤、黏膜的破损处,如足癣、甲沟炎、皮肤擦伤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侵入皮肤和皮下组织,引发丹毒。
2. 局部皮肤损伤任何导致皮肤破损的因素都可能增加丹毒的发生风险。
如外伤、手术切口、虫咬、搔抓等,均可使细菌趁机侵入。
3. 机体抵抗力下降患有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疾病的患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机体抵抗力较弱,容易发生丹毒。
(二)发病机制1. 细菌侵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破损处侵入人体后,在局部繁殖并释放毒素,引起炎症反应。
炎症可迅速扩散,累及周围组织和淋巴管。
2. 免疫反应机体对细菌感染产生免疫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疼痛。
同时,炎症可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进一步加重病情。
3. 血液循环扩散如果炎症得不到及时控制,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三、临床表现(一)症状1. 局部症状病变部位皮肤出现红肿、疼痛,边界清楚,表面紧张发亮,可伴有烧灼感。
红肿可迅速蔓延,有时可出现水疱或大疱。
患者自觉疼痛明显,活动时疼痛加剧,可影响肢体活动。
2.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
体温可高达 39℃以上,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二)体征1. 皮肤表现病变部位皮肤红肿,颜色鲜红或暗红,压之褪色。
可伴有水疱、大疱或皮肤坏死。
2. 淋巴结肿大病变部位附近的淋巴结可肿大、压痛,如腹股沟淋巴结、腋窝淋巴结等。
3. 其他体征严重患者可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等心肺功能异常表现。
一例丹毒患者换药和护理体会
![一例丹毒患者换药和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4e55979d1f34693daef3eda.png)
一例丹毒患者换药和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2-03-01T09:06:52.41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10月总第202期供稿作者:广珊珊郭培茹李小明[导读] 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患有肾性水肿时,更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
广珊珊郭培茹李小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湖北武汉 430071)【关键词】丹毒;换药: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526-01 丹毒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
本病起病急,蔓延快,具有红、肿、热、痛等炎症特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其好发于颜面部和下肢,临床表现为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稍隆起,压之退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烧灼样痛,迅速向四周蔓延。
1临床资料笔者接触一例80多岁老年男性患者,患丹毒二十多年,双小腿和足部皮肤发黑变硬2011年7月左踝部出现脓肿,深达骨表面。
2 方法经静脉点滴青霉素治疗两天后患处皮肤红肿发热等症状稍有改善,根据早期,足量有效抗生素治疗原则,在彻底消毒创口之后,尽量去除创口周围死皮,使创口周围压力减小而血运增强,然后活力碘彻底清除脓液和脓苔并完成创面杀菌再以生理盐水棉棒在创面轻拭除去消毒液,使创面清洁湿润再以患者正在使用的青霉素粉剂用棉棒涂抹在创面,达到覆盖创面周围1~2cm,再以横径小于创口的干纱条置于创口底至创口外1cm左右,最后用无菌纱布完全覆盖伤口及引流条并以透气胶布固定,其结果是药物直接作用患处而渗出液被纱条引出,创口内相对干燥药力加强。
因此指导患者注意卫生,清淡饮食,每日热水泡足增加血运,防止复发。
如此五个月后随访该患者双小腿及足部皮肤颜色变浅,自觉症状减轻,无复发迹象。
3 护理3.1 一般护理: 病室内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温湿度适宜。
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适当的床边隔离。
病人应卧床休息,患肢制动并抬高30°~40°,疼痛严重时可遵医嘱给予必要的止痛剂以减轻病人痛苦。
1例妊娠合并右下肢丹毒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1例妊娠合并右下肢丹毒的治疗与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79128526bec0975f565e29e.png)
1例妊娠合并右下肢丹毒的治疗与护理体会摘要】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右下肢丹毒的治疗及护理。
对我院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右下肢丹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适用于妊娠期孕妇的全身抗炎与局部湿敷治疗方式,加强患者身心两方面的护理,着重控制感染,预防病情复发的保健指导,保证母婴安全。
【关键词】妊娠;丹毒;治疗;护理丹毒是由于ß-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黏膜淋巴管所引起的淋巴管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好发于小腿及面部,以小腿部多见。
下肢丹毒主要致病因素为糜烂型足癣[1]。
其主要特点为下肢皮肤红、肿、热、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
妊娠晚期合并丹毒极少见,发病率约为1.9%[2],国内仅有个案报道,妊娠合并丹毒一旦出现,病情严重,其并发症将危及母婴生命。
我院收治的1例妊娠合并右下肢丹毒患者,采用适用于孕妇的全身抗炎与局部湿敷治疗,加强患者身心两方面的护理,着重感染控制后的预防病情复发的保健指导,保证了母婴安全,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产科于2018年10月22日收治1例患者,18岁,孕35+3周,合并右下肢丹毒。
该患者末次月经2018-2-17,预产期2018-11-24,患者停经40天,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伴有轻微呕吐等早孕反映。
无定期产检,今因孕35+3周,右下肢因脚癣瘙痒搔抓后出现肿痛,伴发热2天,不能下地行走,自诉昨日发热39.2℃,今在我科行产检,查血常规WBC31.30*10^9/l,N70.9%,建议住院,无头痛、咽干、咳嗽咳痰,无鼻塞、流涕,目前无腹痛及阴道流液、见红,自觉胎动正常收入院,近期该孕妇睡眠可,精神佳,大小便正常。
入院后测T:39.3℃ P:120次/分 R:21次/分 BP:120/70mmhg,胎心音136次/min,胎动3-5次/h,胎心音监护仪监护无宫缩,血常规WBC31.30*10^9/l,N70.9%CRP107.36。
右下肢及右下足肿胀,部分区域呈鲜红色,肿胀最明显处直径为46cm,皮肤紧绷,皮温较左下肢稍高,触之无凹陷,无波动感,有疼痛,向右侧大腿部放射,右下肢及右下足肿胀。
一例丹毒病人护理体会
![一例丹毒病人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182d803bb4cf7ec4bfed07c.png)
一例丹毒病人护理体会丹毒(erysipelas)是一种细菌导致的急性皮肤浅层感染,常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而入侵,如足癣、刺伤等侵入,继而引起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故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本病多发生于下肢和面部,通常起病急,蔓延快,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局部可出现界限清楚的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可褪色,可有烧灼样痛。
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可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全身反应。
丹毒经及时治疗可基本治愈,但复发率较高,反复发作的丹毒,又称为复发性丹毒,可致局部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流障碍,组织增厚,形成象皮肿。
少数严重患者可引起脑膜炎、急性肾炎、心内膜炎,甚至败血症,预后甚为严重。
因此,丹毒的防治十分重要。
我科于2018年6月28日收治一例丹毒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并制定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痊愈出院,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将次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
因“左下肢红肿热痛3日”入院。
患者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部皮肤疼痛、灼热感、大面积红肿,伴局部皮温升高。
小腿内侧皮肤可见成片浅黄色水泡,无破损,无渗出,无皮屑。
当时无头晕头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纳可,寐安,二便调。
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丹毒”收入我科;高血压病史,诉自服施慧达(具体用量不详,血压不详)。
手术史:1998年行胆囊切除术(具体情况不详),腹部有一15cm疤痕。
2015年左踝关节骨折,内侧可见一7cm疤痕、外侧可见一15cm疤痕。
否认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无心脏、血液、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史,否认外伤、中毒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未询及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2 治疗2.1 中医治疗龙胆10g、车前子10g、木通10g、黄芩10g、炒栀子10g、当归12g、生地黄20g、麸炒泽泻10g、麸炒柴胡12g、甘草6g、牛蒡子15g、黄连10g、淡竹叶10g、大黄5g、羚羊角超微1g、川芎12g煎煮成7剂,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浅谈丹毒病人的护理体会
![浅谈丹毒病人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17c14384b73f242336c5f14.png)
-五位一体-在下肢丹毒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五位一体-在下肢丹毒患者中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1d062d4bed5b9f3f80f1c9b.png)
“五位一体”在下肢丹毒患者中的护理体会我科对2014年以来的30例下肢丹毒患者给予敏感性抗生素静脉滴注,口服中药汤剂以及局部使用中医护理治疗。
通过健康教育、情志护理、用药指导、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五位一体”多方位的护理手段对下肢丹毒进行护理,根据不同患者各自的特性,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效果良好,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早期有效的敏感性抗生素治疗尤其是局部使用中医护理在下肢丹毒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标签:丹毒;五位一体;护理丹毒是一种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皮肤浅层感染,急性发作性疾病。
《内经》曰:”丹熛疮”又名”火丹”、”丹毒”。
丹毒是由火邪侵犯,血分有热,郁于肌肤而发;或由于皮肤黏膜破损,毒邪乘虚侵入而成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全身皆可发生,发于下肢,称为下肢丹毒。
其特点是起病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突然发红变赤,色如丹涂,边缘清楚,触之灼热,疼痛,蔓延迅速[1]。
我科对2014年以来的30例下肢丹毒患者通过”五位一体”进行护理,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23例,女7例。
1.2方法内治法:给予敏感性抗生素静脉滴注,口服中药汤剂;外治法:局部使用中医护理治疗。
2 “五位一体”护理2.1健康教育急性高热期应限制患者活动,同时抬高患肢30°~40°以利静脉回流,避免劳累及长久站立。
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皮肤清洁。
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病灶,如足癣、皮肤破损及各种皮肤感染等。
皮肤瘙痒时不可搔抓,避免外伤,避免蚊虫叮咬,一旦发生,应及时妥善处理,防止细菌经皮肤和粘膜的伤口侵入。
平素加强锻炼身体,加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2.2情志护理湿热毒蕴者反复发作,病程较长,要多与患者沟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志情况,积极应用情志相胜法、以情冶情法、移情疗法等中医情志调护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情志护理。
通过我们的情志护理措施,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利于康复。
1例丹毒合并血糖升高患者的护理体会
![1例丹毒合并血糖升高患者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796aae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8.png)
2022年第8卷第11期Vol.8,No.11,2022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1例丹毒合并血糖升高患者的护理体会崔红杰(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医院外科,北京,102300)摘要:总结1例丹毒合并血糖升高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
通过进行专科护理、中医特色治疗、血糖管理及心理干预等相关措施,有助于缓解患者症状,缩短疾病病程。
关键词:丹毒;血糖;中西医结合;炎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 47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2)11-0213-04Nursing of a patient with erysipelascombined with hyperglycemiaCUI Hongjie(Department of Surgery ,Beijing Mentoug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Beijing ,102300)ABSTRACT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management for a patient with erysipelas combined with prehensive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specialized nur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were carried out ,which shortened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and reduce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KEY WORDS :erysipelas ;blood sugar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flammation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are 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引起的急性炎症,又称网状淋巴管炎,好发于双下肢、足部及颜面部,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肿、疼痛等不适[1]。
丹毒病人护理体会
![丹毒病人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147665aad02de80d4d84012.png)
1 7) 1 7 — 1 7 . 8( : 2 4 2 5
[] 姜 雯 频 , 芳 华 , 玫 . 生 儿 耳 声 发 射 听 力 筛 查 的 护 理 配 合 E ] 4 金 鲁 新 J.
护理 学 杂 志 , 0 4 1 ( 8 : 5—3 . 2 0 ,9 1 ) 3 6 作 者 简 介 魏 卫 红 、 蕙 怡 工 作 单 位 : 1 0 3 江 苏 省 常 州 市 妇 幼 保 健 巢 230 , 院。 ( 收稿 日期 : 0 9一l 20 O一2 ) 5 ( 文编辑 郭海瑞) 本
发 作 的 丹 毒 , 称 为 复 发 性 丹 毒 . 可 致 局 部 淋 巴管 阻塞 , 巴 义 它 淋 液 回流 障 碍 。 此 , 毒 治 愈 后 的 预 防 复 发 比治 疗 更 重 要 [ 。 丹
】 一 般 资料
本组 1 病 人 , 9例 , 4例 ; 龄 2 3例 男 女 年 5岁 ~ 6 4岁 ; 面部 头 2例 , 肢 l 例 ; 发 性 丹 毒 2例 。病 人 病 变 部 位 起 疱 、 溃 , 下 1 复 破
感 到 瘙 瘴 时 , 避 免 抓 破 , 成 再 次 感 染 , 分 暴 露 患 处 , 免 热 应 造 充 避
文 章 编 号 :6 4—4 4 (0 0 4 17 7 8 2 1 )c一1 0 0 18— 1 丹 毒 是 链 球 菌 所 致 的急 性 皮 肤 浅 层 感 染 , 由皮 肤 黏 膜 破 多
局部红肿热痛 , 治 愈。 均
2 治 疗
治 疗 中 的 注 意 事 项 , 知 病 人 只 要 积 极 配 合 治 疗 此 病 是 可 以 痊 告
愈的, 以此 消 除病 人 的顾 虑 , 立 战 胜 疾 病 的 信 心 。 树 4 体 会
丹毒病人护理体会
![丹毒病人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b63ad2b27284b73f24250a4.png)
丹毒病人护理体会作者:杨秀英张立新王春艳魏红梅徐艳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年第04期【中图分类号】R246.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103-02【关键词】丹毒;护理;预防丹毒是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皮肤浅层感染,多由皮肤黏膜破伤而入侵,亦可血行感染。
本病起病急,蔓延快,具有红、肿、热、痛等炎症特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尤其是局部的理疗护理在丹毒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丹毒经及时正规的治疗可基本治愈,但复发率较高,反复发作的丹毒,又称为复发性丹毒,它可致局部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流障碍。
因此,丹毒治愈后的预防复发比治疗更重要[1,2]。
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病人,男9例,女4例;年龄25岁~64岁;头面部2例,下肢11例;复发性丹毒2例。
病人病变部位起疱、破溃,局部红肿热痛,均治愈。
2治疗2.1全身治疗:人应卧床休息并及时对症治疗,抗生素以青霉素疗效最好,一般用药2 d 或3 d后体温常能恢复正常,但需持续用药2周左右,磺胺类药物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根据病情必要时可与青霉素同时应用。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四环素、红霉素等。
如果病人为复发性慢性丹毒,应检查足趾等处有无足癣,检查鼻前庭及外耳道等处有无感染病灶,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对复发性丹毒抗感染药物应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
2.2局部治疗:患肢抬高,局部外用抗生素类软膏,如莫匹罗星等,还可外涂20%~30%鱼石脂软膏,或用0.1%雷夫奴尔溶液湿敷并配合一定的物理疗法,如紫外线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
如肢体有淋巴水肿时,可试用透明质酸酶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损内注射。
2.3中医治疗:以生地30 g、赤芍30 g、丹参30 g、金银花15 g、蒲公英30 g、忍冬藤30g、生大黄9 g(后下)、车前草15 g、生甘草6 g为基础方内服;局部用清热解毒之中药外敷。
1例丹毒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1例丹毒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baefdcd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0.png)
1例丹毒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林惠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12(025)011
【摘要】丹毒(Erysipelas)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丹毒的病原菌为A族B型溶血陛链球菌,偶有C型链球菌所致。
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抠鼻、掏耳、足癣等因素常成为丹毒的诱因,病原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感染性休克是感染引起的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又称败血性休克,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我们在临床收治了1例丹毒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386-386)
【作者】林惠
【作者单位】福州市第二医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31.4
【相关文献】
1.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J], 郑淋;叶燕琴;黄晓铃
2.上尿路结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J], 袁晓红;曾燕;杨进;丁平
3.1例高龄右下肢严重皮肤剥脱合并糖尿病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J], 焦永倩;童莉;李彬
4.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与护理体会 [J], 张均红
5.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护理体会 [J], 朱桂英;林月双;陈淑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丹毒病人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8-12-04T11:32:34.200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作者:毛嘉
[导读]
湖南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四病室湖南长沙 410000
【关键词】丹毒;治疗;护理;预防
丹毒(erysipelas)是一种细菌导致的急性皮肤浅层感染,常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而入侵,如足癣、刺伤等侵入,继而引起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故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本病多发生于下肢和面部,通常起病急,蔓延快,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局部可出现界限清楚的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可褪色,可有烧灼样痛。
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可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全身反应。
丹毒经及时治疗可基本治愈,但复发率较高,反复发作的丹毒,又称为复发性丹毒,可致局部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流障碍,组织增厚,形成象皮肿。
少数严重患者可引起脑膜炎、急性肾炎、心内膜炎,甚至败血症,预后甚为严重。
因此,丹毒的防治十分重要。
我科于2018年6月28日收治一例丹毒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并制定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痊愈出院,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将次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6岁。
因“左下肢红肿热痛3日”入院。
患者三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部皮肤疼痛、灼热感、大面积红肿,伴局部皮温升高。
小腿内侧皮肤可见成片浅黄色水泡,无破损,无渗出,无皮屑。
当时无头晕头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纳可,寐安,二便调。
今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丹毒”收入我科;高血压病史,诉自服施慧达(具体用量不详,血压不详)。
手术史:1998年行胆囊切除术(具体情况不详),腹部有一15cm疤痕。
2015年左踝关节骨折,内侧可见一7cm疤痕、外侧可见一15cm疤痕。
否认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无心脏、血液、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史,否认外伤、中毒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未询及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2 治疗
2.1 中医治疗
龙胆10g、车前子10g、木通10g、黄芩10g、炒栀子10g、当归12g、生地黄20g、麸炒泽泻10g、麸炒柴胡12g、甘草6g、牛蒡子15g、黄连10g、淡竹叶10g、大黄5g、羚羊角超微1g、川芎12g煎煮成7剂,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2.2 全身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遵医嘱抗生素治疗选用头孢美唑钠(0.5g)4支*0.9% NS100ml Bid,0.9% NS 250ml*注射用转化糖qd,0.9% NS100ml*奥美拉唑(20mg)2支 qd。
并在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后仍继续应用3~5日,以免丹毒复发。
2.3 局部治疗
患肢抬高,局部用50%硫酸镁液湿热敷及复方消炎散外敷以消炎散肿,并配合红外线照射疗法。
3.护理
3.1 一般护理
3.1.1 体位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患肢制动,抬高30度左右,有利于水肿消退。
3.1.2 饮食护理
饮食清淡,宜低盐低糖、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忌辛辣油腻;指导病人在发病期间要戒烟、戒酒;
3.1.3 环境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为防止接触性传染,不与家人共用洁具;3.1.4病房内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新鲜,注意通风;接触患者及周围环境前后均要洗手消毒,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2 皮肤护理
3.2.1 全身护理
指导患者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并保持清洁,皮肤若感到瘙痒,不可用力抓挠,以免加重感染;
3.2.2 局部患处护理
患处要充分暴露,避免热源,避免碰撞,避免压迫;每天要用温水洗脚,切忌用太热的水烫脚;局部敷药时应将药物直接敷于患处皮肤,敷药时宜均匀、轻柔,以便于药物充分渗透;每日用皮尺于同一部位测量肿胀患肢的周径,以了解肿胀缓解情况 3.3 心理护理
3.3.1 患者家属
家属、好友对患者应多加关心,亲友可以多陪陪患者,让患者的心情愉悦,来自亲友的支持会给患者无穷的心理能量。
3.3.2 患者
病人常因患处皮肤红肿疼痛导致行动不便或局部水泡导致自卑、焦虑、忧愁。
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和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向病人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并缓解其不安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重要性,给予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药物相关护理
丹毒因需长期足量应用抗感染药物可致病人菌群失调,多注意病人口腔有无真菌感染。
4.体会
4.1 抗生素应正规、及时、足量使用。
首次发病的病人常因使用抗生素效果明显而不遵医嘱用药,导致丹毒不能彻底治愈而复发。
而首次用药若没有足量用药,再发时再用原来的药可能会导致效果不佳。
所以,应向病人做好宣教,积极配合治疗。
4.2积极治疗体表慢性病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颜面丹毒多由鼻、咽、耳等处的病灶引起,特别是鼻炎患者以及经常用手挖鼻的人容易患病,不要养成用指甲挖鼻孔的习惯;提高洁肤护肤意识,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
保持皮肤完整,免抓挠,护理好每一个小创口;及时治疗皮肤病,对皮肤容易皲裂的人,洗浴之后,可在全身或者局部涂抹保湿霜。
与丹毒有关的足癣、溃疡、鼻窦炎等应积极治疗以避免复发;下肢丹毒多由足癣或下肢外伤引起,其次与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酗酒、营养不良、丙种球蛋白缺陷以及肾性水肿,均为本病的诱因,因此鼻炎和足癣也要积极治疗,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患有肾性水肿时,更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
参考文献:
[1]王景,张娇.下肢丹毒54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59.
[2]下肢丹毒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J]. 王建春,白爽,李娟. 新中医. 2012(05)
[3]丹毒患者护理体会[J]. 曲晓滨.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01)
[4]陈奎铭,王小平,蔡惠群,杨晓英. 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丹毒的临床研究近况[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05):860-863.
[5]宋毓,孟小华,吴原. 足癣引发下肢丹毒10例门诊治疗的护理干预[J]. 护理与康复,2014,13(05):436-437.
[6]王景,张娇. 下肢丹毒54例的护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559.
[7]全利. 全程护理干预在下肢丹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7):191-193.
[8]曲晶华. 丹毒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J]. 河北中医,2016,38(05):778-780.
[9]周芝. 下肢丹毒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4):151-153.
[10]张德葵,李慧群,涂云丽,熊淑琪,吴力. 足癣致丹毒反复发作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3,11(09):789.
[11]高影,姜良英,连玉萍,仉鹏. 丹毒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5):205-206.
[12]戴蓓蓓. 丹毒病人护理体会[J]. 全科护理,2010,8(12):1108.
[13]沈颖. 下肢丹毒合并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4):133-134.
[14]詹艳青. 中西医结合治疗丹毒的临床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2016,14(07):702-703.
[15]周芝. 下肢丹毒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