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乐门老上海旧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旧上海的百乐门舞厅是在法租界吗

不是。公共租界。从30年代末期到40年代末期,上海最有名的舞厅仙乐斯、百乐门、新仙林和大都会这四家,都集中在原来公共租界的地面上

百乐门:历史传奇

1933年--百乐门大舞厅正式开业,它外观华丽,内部富丽堂皇,灯光优美璀璨,再加上一流的爵士乐队和红舞女,成为当时上流社会争奇斗艳,社交应酬的首选,也因此吸引了无数的社会名流。

上海著名的综合性娱乐场。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1929年,原开在戈登路(今江宁路)的兼营舞厅的"大华饭店"歇业,被誉为"贵族区"的上海西区,没有一个与"贵族区"相适应的娱乐场,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 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外观采用美国近代前卫的ArtDeco建筑风格,是当时30年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设计的新潮。红遍全上海。

该娱乐场由杨锡缪建筑师设计,号称"东方第一乐府"。建筑共三层。低层为厨房和店面。二层为舞池和宴会厅,里面的设计极其现代,有大量的镍、水晶和白色木头布置,白色的大理石旋转楼梯通向大舞厅,最大的舞池计500余平方米,舞池地板用汽车钢板支托,跳舞时会产生晃动的感觉,大舞池周围有可以随意分割的小舞池,既可供人习舞,也可供人幽会,尤其是阳台上一个由玻璃地板做成的透明舞池,下方有脚灯,让人感觉好像在鸡蛋上跳舞,当两层舞厅全部启用时,可供千人同时跳舞,室内还装有冷暖空调,陈设豪华。三楼为旅馆,顶层装有一个巨大的圆筒形玻璃钢塔,当舞客准备离场时,可以有服务生在塔上打出客人的汽车牌号或其它代号,车夫可以从远处看到,而将汽车开到舞厅门口。

该娱乐场建成后,一度租给某法国人经营。由于出租合同规定,"百乐门"老板根据客人人数抽成,这位法国人即规定舞客一律自带舞伴,而收费极为昂贵,这使"百乐门"蒙受极大的损失,不久,"百乐门"辞退该法国人,重新易人经营,并向社会招聘舞女。当时,舞女的月收入达三千至六千元,是普通职员的十倍以上。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位叫陈曼丽的舞女,因拒绝为日本人伴舞,被日本派人抢杀在舞厅内。1954年,由于"百乐门"亏空严重,而由政府有关部门接管。原舞厅主建筑该为红都戏院,其它附属建筑则改建为商场。后该为红都电影院。1990年6月11日,影院大门口的雨棚因年久失修倒塌,压死行人一名,曾被责令停止营业,进行大修。

传奇的百乐门大舞厅因为白先勇的小说《金大班的最后一夜》而不朽-----里面的主角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上海舞女,发现他自己是在台北的一家低级舞厅里:"好个没见过世面的赤佬,左一个夜巴黎、右一个夜巴黎,说起来不好听,百乐门里那间厕所只怕比夜巴黎的舞池还宽敞些呢!" ----见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台北风云时代出版公司,1989 年11月。

从30年代末期到40年代末期,上海最有名的舞厅仙乐斯、百乐门、新仙林和大都会这四家,都集中在原来公共租界的地面上。对一家舞厅来说,能否挨得进高档次,门口的气派和内部装修及侍应的态度等方面固然要紧,但更重要的是要看聘用的是什么样的乐队。把演奏的乐队比做为这家舞厅的"灵魂",是并不为过的。

半世纪前,上海高档舞厅和夜总会中的乐队,都聘用菲律宾人,中挡舞厅也大多雇用菲人乐队,只有那些花不起钱的小舞厅才雇用华人乐手。我曾到其中一家名叫"伟达"的小舞厅去摆过"拆字摊",那里四名乐手所奏出的乐曲实在不忍卒闻,真是像在商店门口前大拍卖招揽顾客那样。

百乐门舞厅在静安寺愚园路和万航渡路(原名梵皇渡路)转角处,是一幢外观堂皇,内部华丽的建筑。里面的舞场共有两层,二楼是大舞场,三楼则是个有着个玻璃面舞池的小舞场。日伪时期,静安寺在"沪西歹土"之内,因此常有许多汉奸到那里去跳舞作乐,于是便屡次字那里发生刺杀汉奸的事件。每当发生这类事件,日本宪兵队的76号的汪伪特务便大举行动,封锁周围道路搜捕刺客。当时我家便住在百乐门西面不远的愚园路上,每逢封锁戒严,便能猜到准又是百乐门里出事了。

在文学作品中,百乐门似乎比仙乐斯、新仙林等同业出名得多。仅我所看到的,就有好几部小说将这地方作为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景,其中也包括我那本描述"沪西歹土"的长篇《作夜风雨》。根据吕铮所著畅销小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改编拍摄的故事影片《保密局枪声》中,也有不少是百乐门舞厅的场景。

百乐门停业后改为红都剧场,眼下其中的一部分又重建舞厅,仍用原来的名称,因此现在是剧场与舞厅同时并存。前年,我在香港的《星岛日报》上看到以全版报道伤号百乐门舞厅和在其中演奏的那支老年爵士乐队,里面有个我熟悉的名字,是乐队中一位姓彭的歌手,是我在中西女中第一附小和东吴大学附中是的同学,他是清末大官僚、交通大学创办人盛宣怀的外孙。《星岛日报》是香港一份历史悠久的大报,肯用整版彩版报道百乐门舞厅的情况,看来还是沾了那块"老牌子"的光。那时那几家大舞厅中的菲人乐队的演奏技术都是很娴熟的、快、慢华尔兹(快、慢三步)、勃鲁斯(四步舞)、伦巴、吉特巴(又称"水手舞")、探戈、桑巴、恰恰、曼蒲………..甚至连进行曲(match)全都会奏。这些乐队很能紧跟"潮流",国外流行出一首什么样的乐曲,不多几天就能搬进上海的舞厅里演奏了。

当然,与之相应的是在那些舞厅里的舞女也必须会跳所有那些舞曲,否则是无法为舞客伴舞的。

2002年--著名台商赵世崇先生投资2500万人民币,对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百乐门进行了恢复性改建,恢复百乐门的卓越风姿并在软硬件设备精益求精,让21世纪的百乐门成为无可替代的“东方百老汇”。

黄包车是十九世纪70年代出现在上海的人力载客工具。1873年6月由法国人米拉从日本引进,故又称东洋车。次年三月法公董局发给米拉法租界第一号人力车营业执照 ,人力车因乘坐舒适, 车资也比较低廉, 逐渐取代小车、马车、成为近代上海最流行的人力载客工具,30年月日代最高峰时达3万1千余辆。

人力车先后有过几次变迁,1913 年规定需涂以桐油或黄漆,故又称为黄包车。早期为双座 ,1879 年停发双座执照,遂改为单座 ,其车辆初为木质,1892起采用纲丝轮代替木轮,但未能推广。以后几度对轮胎进行改进,至1911年,橡胶气胎黄包车逐渐开始流行,20年代初,气胎黄包车已普及全市,为黄包车的继续盛行增添了有利条件。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以三轮车取代黄包车,黄包车市场逐渐萎缩,型1949年已基本被淘汰。

旗袍,旗人所穿之袍也。最早是满族男女老少共穿的衣服,到了20年代中期在上海流行开来,刚开始时袍身宽松、袖口宽大、袍身到脚面、四周做滚边,后来经过改良,到了30年代初期,旗袍的下摆逐渐收敛,由斜线变为直线,腰身及袖口相应缩小,长度缩短至小腿,到了中期时更将整件旗袍紧紧裹着身体, 使女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