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汇编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2级机自专升本1班指导教师:***学号:***********数控技术课程说明书新乡学院2013年 12 月前言数控加工作为机械制造业中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经过十余年的引进与发展,已经在汽车、航空、航天、模具等行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它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数控编程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点。
刀位点一般取为刀具轴线与刀具表面的交点,多轴加工中还要给出刀轴矢量。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题。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要一些处理。
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是我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切削方向学生在学习完本科大纲要求的“数控编程”“工艺设计”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编程,并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使我们熟悉数控车床编程流程。
当然,由于水平有限,在设计中有很多纰漏,恳请老师指正。
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1)1.1、目的与要求 (1)1.2、课程设计内容 (1)1.3、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1)1.4、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 (2)1.5、课程设计进度表 (2)2.零件的数控工艺分析 (3)2.1、工艺分析 (3)2.2、工件定位与装夹 (5)2.3、机床的合理选用 (6)2.4、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 (6)2.5、确定走刀路线 (8)3.轨迹坐标的计算 (10)3.1、基点坐标计算 (10)4.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 (13)4.1、左半部分程序的编制 (13)4.2、右半部分程序的编制 (13)5.加工程序的调试及运行结果 (15)5.1、仿真软件简介 (15)5.2、加工仿真过程叙述 (15)5.3、加工仿真结果 (20)总结 (28)参考文献 (29)1.课程设计任务书1.1、目的与要求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是学习数控技术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可提高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加深对数控原理及数控机床结构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控机床知识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南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指导书应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名目1.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是通过分析零件图,合理选择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过程,对零件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进行设计,从而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
使零件能在数控机床上顺利加工,同时符合零件的设计要求。
2.设计要求1绘制二维、三维零件图各一张;2数控加工工序卡一份;3走刀路线图一份;4数控加工程序清单一份〔含注释〕;5设计讲明书一份。
〔分析零件结构;选择机床设备、刀具;编写数控加工工艺;写出数值计算过程〕3.零件图的分析在数控车床上加工如如下面图的带螺纹的轴类零件,该零件由外圆柱面,槽和螺纹所构成,零件的最大外径为Φ56,加工粗糙度要求较高,同时需要加工M30×1.5的螺纹,其材料为45﹟,分析其外形为不标准的阶梯轴类零件,能够采纳端面粗车循环加工指令,选择毛坯尺寸为Φ60mm×150mm的棒料。
4.机床设备的选择依据该零件图所示为轴类零件,需要的加工的为外轮廓和螺纹,以及毛坯的尺寸大小,查机械设计手册选择FANUC系统的CK7815型数控车床来加工此零件。
5.确定工件的装夹方式由于那个工件时一个实心轴类零件,同时轴的长度不是特别长,因此采纳工件的左端面和Φ60的外圆为定位基准。
使用一般三爪卡盘加紧工件,取工件的右端面中心为工件的坐标系的原点。
6.确定数控加工刀具及加工工序卡片依据零件的加工要求,T01号刀为450硬质合金机夹粗切外圆偏刀;T02号刀为900硬质合金机夹粗切外圆偏刀;T03号刀为900硬质合金机夹精切外圆偏刀;T04号刀为硬质合金机夹切槽刀,刀片宽度为5mm,用于切槽、切断车削加工;选择5号刀为硬质合金机夹螺纹刀,用于螺纹车削加工。
该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如表1-1所示。
加工流程:加工右端面→粗车外轮廓→精车外轮廓→切螺纹退刀槽→车螺纹→切断表1-1数控加工工序卡片7主轴的转速和进给速度的选择主轴的转速确实定是依据被加工部位的直径,并按零件和刀具的材料及加工性质等条件所准许的切削速度来确定。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1)二、设计任务与内容 (1)2.1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1)2.2课程设计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1)2.3完成的技术文件 (2)三、设计步骤 (3)3.1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3)3.1.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 (3)3.1.2机床设备的选择 (4)3.1.3确定工件的装夹方式 (4)3.1.4确定数控加工刀具 (5)3.1.5确定切削用量 (5)3.1.6确定工件坐标、对刀点和换刀点 (5)3.1.7数控工艺工序卡片 (5)3.1.8编写程序 (6)3.1.9在数控车床上进行仿真输出工程报告 (6)3.2数控铣床加工零件 (9)3.2.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 (9)3.2.2加工方案 (9)3.2.3选择机床设备 (10)3.2.4选择刀具 (10)3.2.5确定切削用量 (10)3.2.6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10)3.2.7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 (11)3.2.8编写程序 (11)3.2.9加工程序仿真 (12)四、结语 (15)五、参考文献 (15)1一、 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设计是在《数控技术》理论课程学习完后进行。
《数控技术及应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主干专业课之一,对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很高;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消化数控机床基本内容,了解数控机床编程的特点和步骤,深化工艺处理技术和编程方法,通过调试,掌握一种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和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数控领域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 设计任务与内容2.1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本课程设计共有2类课题,多个具体题目:1)车削类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2)铣削类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参加本课程设计的学生每人选择一个编程题,要求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自己的课程设计。
学生需要达到如下目标:1)针对设计任务选择合适的实现方案;2)培养学生查阅技术手册和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程序设计能力;4)培养学生程序调试能力;5)培养学生编制技术文档的能力;6)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数控机床说明书.
目录1. 概述 (3)1.1 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 (3)1.2 铣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 (3)1.3 操作性能要求 (3)2. 参数的拟定 (3)2.1 确定极限转速 (3)2.2 主电机选择 (3)3. 传动设计 (4)3.1 主传动方案拟定 (4)3.2 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4)3.2.1 确定传动组及各传动组中传动副的数目 (4)3.2.2 传动式的拟定 (4)3.2.3 结构式的拟定 (5)4. 传动件的估算 (6)4.1 三角带传动的计算 (6)4.2 传动轴的估算 (7)4.2.1 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7)4.2.2 传动轴以及主轴计算转速 (8)4.3 齿轮齿数的确定和模数的计算 (9)4.3.1 齿轮齿数的确定 (9)4.3.2 齿轮模数的计算 (9)4.3.3 齿宽确定 (12)4.4 带轮结构设计 (12)5. 动力设计 (13)5.1 主轴刚度验算 (13)5.1.1 选定前端悬伸量C (13)5.1.2 主轴支承跨距L的确定 (13)5.1.3 计算当量外径 (13)5.1.4 主轴刚度的计算 (13)5.1.5 对于这种机床的刚度要求 (13)5.2 齿轮校验 (14)5.3 轴承的校验 (15)6. 系统传动图 (16)7. 心得体会 (17)8. 参考文献 (17)1.概述1.1机床课程设计的目的机床课程设计,是在金属切削机床课程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通过机床运动机械变速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使学生在拟定传动和变速的结构的结构方案过程中,得到设计构思,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计算,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和计算能力。
1.2铣床的规格系列和用处普通机床的规格和类型有系列型谱作为设计时应该遵照的基础。
因此,对这些基本知识和资料作些简要介绍。
本次设计的是普通铣床主轴变速箱。
XY数控机床设计说明书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X-Y数控机床工作台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自动化班级:机自Y126学号: 8003姓名:王舒恒指导老师:李冰摘?要当今世界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在各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领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
机电一体化是系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
新一代的CNC系统这类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正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微型化方向发展。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组成要素滚珠丝杠滚动导轨步进电机AbstractNow the world electronic technology rapidly expand, the microprocessor, the microcomputer obtain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n various area of technology, to various domain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enormous promotion effect. A perfect integration of machinery system, should contain the following several base elements: Basic machine, power and actuation part, implementing agency, sensing measurement component,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art. The integration of machinery is the system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and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technology, the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the examination sensing technology, the servo drive technology and the mechanical skill and so on multi-disciplinary area of technology synthesis overlapping technology-intensive systems engineering. New generation's CNC system this kind of model integration of machinery product toward the high performance, the intellectualization, the systematization as well as the featherweight, the microminiaturized direction develops.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machinery foundation basic component elements characteristic trend of development.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设计主要步骤 (2)第一节确定设计总体方案 (2)一、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2)二、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2)第二节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3)一、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3)二、计算切削力 (4)三、滚珠丝杆传动的设计计算及效验 (5)四、步进电动机的传动计算及电机选用 (10)五、滚动导轨的设计计算 (17)六、其余附件的选择 (18)第三章致谢 (21)参考文献 (21)第一章前言当今世界数控技术及装备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数控装备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现状在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 ,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提高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性 ,并从战略和策略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我国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几点看法。
(精编)数控车床设计说明书
(精编)数控车床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系统总体方案的分析与拟订41.1 系统总体改造方案的确定41.2 机械传动系统的改造方案的确定41.3 设计参数4第二章进给传动系统传动方案设计62.1 进给系统的概论62.2 进给伺服系统机械部分的结构改造设计方案6第三章运动设计83.1 机床主传动设计及参数的确定8第四章丝杆螺母机构的选择和计算134.1 计算主切削力极其切削力计算134.2 导轨摩擦力的计算144.4 确定滚珠丝杠副的导程14第五章向步进电动机的计算和选型165.1 等效转动惯量计算16第六章丝杆螺母刚度计算206.1 杠抗压刚度206.2 支承轴承组合刚度20第七章数控系统设计257.1 数字控制系统257.2 数控系统的硬件特点:257.3 控制系统图及芯片的选择267.4 I/O接口的扩展267.5 存储器及系统扩展设计。
277.6 键盘及键盘接口设计297.7 显示器接口设计307.8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32参考文献38致谢39摘要本文介绍了普通数控机床中CA6140车床进给系统的设计过程,主要为机械元件的设计,包括滚珠丝杠、轴承、步进电机、和齿轮传动比的计算、选择与应用。
针对现有常规CA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改装方案,纵向、进给系统进行数控控制,并要求达到纵向最小运动单位为0.01mm每脉冲,刀架要是自动控制的自动转位刀架,要能自动切削螺纹。
关键词:齿轮;进给丝杠;步进电机;前言我国目前机床总量为380万余台,而其中数控机床总数只有11.34万台,这说明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3%。
我们大多数制造业和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大多数是传统机床,而且半数以上是役龄在10年以上的旧机床。
用这种机床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成本高等缺点,因此这些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了,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必须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
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大批量的购置数控机床是不现实也是不经济的,只有对现有的机床进行数控改造。
数控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控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分析零件图纸,确定总体加工方案〔一〕、图纸分析:该图是一复杂轴类零件,零件局部地方较为复杂,局部加工精度较高,采用数控车削加上钻削、滚齿、插齿综合完成。
该零件由外圆柱面、孔、倒角、内齿轮,齿轮轴、槽、阶梯组成。
其中零件最大外径为19mm,长度为104mm.选择毛坯尺寸为114x22mm的棒料。
〔二〕、精度等级、外表粗糙度分析:考虑到左右两端齿轮齿面粗糙度1.6,滚齿机滚齿后要倒角磨齿;外圆外表粗糙度要求最高为0.8,尺寸精度也易于到达,所以外圆精车即可到达要求。
同轴度及各圆跳度都要求要装夹次数减少。
所以,外圆以两顶尖定位,一次装夹完成粗精加工。
为满足同轴度要求,打孔时应夹外径为13.9的外圆。
〔三〕、材料和热处理分析:零件材料为31CrMoV9是齿轮钢,预备热处理为调质,回火温度600℃——630℃。
最终热处理为渗氮,HV900。
〔四〕、总体方案:先对毛坯预备热处理〔调质处理〕;用数控车床粗精车两端面打中心孔,再以两中心孔定位,粗车外圆轮廓,精车右端外圆轮廓,切槽。
再以外径为13.9的槽定位,粗精车左端外圆,钻铰孔、镗孔割内槽;最后再滚齿,插齿;最终热处理,再上磨齿机进行磨齿;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
二、确定加工工艺方案〔一〕装夹方式及量具选择:数控车床夹具使用三爪卡盘自动定心夹具及顶尖;Y3150E滚齿机使用专用夹具,插齿机使用专用夹具,磨齿机使用专用夹具。
量具有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百分表。
〔二〕加工顺序:1.备料,下料尺寸ф22×106的棒料,预备热处理2.车,粗精车右端面,钻中心孔3. 粗车,夹左端外圆顶中心孔定位,粗车右端4、精车,夹左端外圆顶中心孔定位,精车右端外圆各部至图纸所示。
5、切宽的槽6、用切槽刀切处,处以及12mm处,加之外径为13.9的T型槽至图纸所示。
7、掉头夹直径12处外圆,粗精车左端端面及外圆8、钻镗直径为9的孔9、镗直径为12.5的孔。
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在△t时间,XY方向上移动的距离△x△y为
△x= kXe△t
△y= kYe△t
在m次累加后,XY方向上都分别到达终点,则
Xe= mkXe△t
Ye= mkYe△t
取△t=s,则mk△t=1而一般去K=1/(2^n),则m=2^n/s;
说明书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电学院
2013年1月
一、任务说明
1.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
DL4———DDA法插补第四象限直线
PC14———逐点比较法插补1--4象限逆圆弧
2.课设要求
(1)具有数据输入界面,如输入直线插补的起点、终点,圆弧插补的起止点圆心或半径,插补的步长等;
(2)具有插补过程的动态显示功能,如单步插补、连续插补等;
4.使用的编程语言
使用mat明及流程图
在这里要说明,以下所提到的一、四象限表示将坐标轴原点平移到直线起点,圆弧圆心后直线,圆所处在的象限是一、四象限。
(一)DDA法插补直线
1功能说明
对于DDA法插补直线按“连续插补”,“单步插补”和“理论直线”三个按钮内的主要程序进行说明。
(3)插补的步长可调;
(4)直线的起点、圆弧的圆心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可变(即直线的起点、圆弧的圆心可不设定在坐标原点)
3.实际完成的任务
(1)实现用DDA法插补任意象限的直线,可输入起点、终点、步长、寄存器位数,且起点任选;可选择插补的象限;可实现连续插补、单步插补。
数控编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数控0701学生姓名:陈绪容学号:301070129指导教师:王雪芳题目: 轴套类零件的数控(车或铣)加工程序编制与加工设计时间:2009年课程设计评语:课程设计答辩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目录一、设计课题二、工艺分析(一)、对数控加工工艺的了解(二)、零件结构分析及毛坯的制造(三)、机床及刀具的选用三、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四、数控加工程序设计五、精度自检六、数控机床操作及注意事项七、设计小结八、主要参考文献一、课题题目: 轴套类零件的数控(车或铣)加工程序编制与加工艺初始条件:被加工零件图,生产纲领为小批量目的与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全面掌握《数控技术》课程内容,并在数控机床的操作和使用上获得初步的实践训练。
要求运用课程中所学习的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理论和方法,对较为复杂的零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过程设计、编制出数控加工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调试和加工运行。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按照手工编程步骤,编制给定零件的数控程序,并在数控机床上实现其加工。
1.设计零件数控加工的走刀轨迹;2.计算走刀轨迹的基点坐标值;3.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单;4.在数控机床上实现零件的加工,(机床上的加工轨迹图);5.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零件的分析(阐述零件的特点、要求和采用数控加工的必要性),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走刀轨迹的设计说明(附:设计的轨迹图)零件图二、工艺分析(一)对数控加工工艺的了解1.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又有其特点。
1)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
这是因为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
2)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
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目的通过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掌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方法,数控编程等。
二.设计内容编制中等复杂程度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及数控程序。
三.设计步骤(一)零件的工艺分析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在编程中,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
因此程序编制中的零件的工艺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数控加工工艺的基本特点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加工工艺在原则上基本相同,但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因而又有其特点。
1)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比普通机床的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
这是因为数控机床价格昂贵,若只加工简单的工序,在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序,甚至是在通用机床上难以完成的那些工序。
2)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比普通机床工艺规程编制复杂。
这是因为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的问题,如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走刀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数控加工时,这一切都无例外地都变成了固定的程序内容,正由于这个特点,促使对加工程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求极高,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加工不出合格的零件。
2.数控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根据数控加工的实践,数控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选择适合在数控机床上加工的零件和确定工序内容;2)零件图纸的数控工艺性分析;3)制订数控工艺路线,如工序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基准选择、与非数控加工工艺的衔接等;4)数控工序的设计,如工步、刀具选择、夹具定位与安装、走刀路线确定、测量、切削用量的确定等;5)调整数控加工工艺程序,如对刀、刀具补偿等;6)分配数控加工中的容差;7)处理数控机床上部分工艺指令。
3.数控加工零件的合理选择程序编制前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要有机床说明书、编程手册、切削用量表、标准工具、夹具手册等资料,方能进行如下一些问题的研究。
数控机床x52k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设计题目:立式铣床数控X52K横向工作台设计班级:XXXX学院姓名: XXX学号: XXX指导教师: XXXXXX2014年 1月 17 日XXXX目录目录 (2)一、课题来源的现实意义 (3)二、设计任务 (4)三、总体方案的确定 (5)1.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5)2.控制系统的设计 (6)四、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6)1.铣削力的计算 (6)2.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 (7)3.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8)4.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 (11)5.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11)五、齿轮的校核计算 (15)1.齿轮的校核计算 (15)六、控制系统设计 (19)1.控制系统组成 (19)2.设计思路及器件选择 (20)七、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3)八、参考文献: (24)一、课题来源的现实意义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数控铣床。
数控铣床是指铣床的操作命令以数值数字的形式描述工作过程按规定的程序自动进行的铣床。
随着微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控铣床迅速地发展起来。
尽管数控铣床可以较好地解决形状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零件的加工问题,能够稳定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率。
但是目前我国数控铣床占有率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低,机械制造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设备陈旧,技术水平差距大,国际竞争力弱,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
逐步提高数控铣床的占有率已经成为我国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提高铣床数控率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新的数控铣床,价格昂贵,一次性投资大,目前各企业均有大量的普通铣床,完全用数控铣床替代根本不可能;二是对旧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
我国是一个机床拥有量极大的国家,但大部分铣床服役龄较长,采取对旧铣床进行改造来提高设备的先进性和数控化率,是一个有效和实用的途径,是企业必走之路。
我国现正处于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的发展阶段,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积极。
【设计】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关键字】设计《机床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0507105学号:0姓名:指导教师:时间:2011年1月地点:明故宫校区计算中心目录一、简要说明 (3)二、设计目的 (3)三、设计要求 (3)四、设计任务 (3)五、设计过程 (4)5.1 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 (4)逐点比较法圆弧插补原理及运算过程 (4)流程图设计 (6)变量说明及简单的程序实现 (8)5.2 DDA法直线插补 (9)DDA法直线插补原理及运算过程 (9)流程图设计 (11)变量说明及简单的程序实现 (12)六、设计总结 (14)附录A 程序运行结果 (15)附录B 源程序代码 (18)参照文献 (33)一、简要说明插补(Interpolation)在数控机床中,刀具不能严格地按照要求加工的曲线运动,只能用折线轨迹逼近所要加工的曲线。
插补(interpolation)定义:机床数控系统依照一定方法确定刀具运动轨迹的过程。
也可以说,已知曲线上的某些数据,按照某种算法计算已知点之间的中间点的方法,也称为“数据点的密化”。
数控装置根据输入的零件程序的信息,将程序段所描述的曲线的起点、终点之间的空间进行数据密化,从而形成要求的轮廓轨迹,这种“数据密化”机能就称为“插补”。
插补计算就是数控装置根据输入的基本数据,通过计算,把工件轮廓的形状描述出来,边计算边根据计算结果向各坐标发出进给脉冲,对应每个脉冲,机床在响应的坐标方向上移动一个脉冲当量的距离,从而将工件加工出所需要轮廓的形状。
插补的原理和算法很多,根据数控系统输出到伺服驱动装置的信号的不同,插补方法可归纳为基准脉冲插补和数据采样插补两种类型。
二、设计目的(1)了解连续轨迹控制数控系统的组成原理。
(2)了解逐点比较法和DDA法插补直线和圆弧的基本原理。
(3)掌握逐点比较法和DDA法插补的软件实现基础。
三、设计要求(1)具有数据输入界面,如起点、终点、圆心、半径及插补步长等;(2)具有插补过程的动态显示功能,如单步插补、连续插补;(3)适当的编程语言,详细的程序设计流程图,变量说明、源程序; (4)插补的步长可调。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32页)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32页)《数控编程》课程设计姓名:武刚刚系别: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12级机自专升本1班指导教师:陈小静学号:12042010119目录1.................................. 课程设计任务书21.1、 ................................ 目的与要求21.2、课程设计内容 (2)1.3、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2)1.4、课程设计说明书与图纸 (3)1.5、课程设计进度表 (3)2................................ 零件的数控工艺分析42.1、工艺分析 (4)2.2、工件定位与装夹 (6)2.3、机床的合理选用 (7)2.4、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 (7)2.5、确定走刀路线 (9)3.................................. 轨迹坐标的计算113.1、基点坐标计算 (11)4................................ 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144.1、左半部分程序的编制 (14)4.2、右半部分程序的编制 (14)5............................. 加工程序的调试及运行结果165.1、仿真软件简介 (16)5.2、加工仿真过程叙述 (16)5.3、加工仿真结果 (21)总结 (29)参考文献 (30)1.课程设计任务书1.1、目的与要求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是学习数控技术课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可提高学生的数控编程能力,加深对数控原理及数控机床结构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控机床知识及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完数控技术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零件图,编制数控加工工艺,用ISO码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熟悉加工程序输入、检查、编辑及执行的方法,另一方面,为今后的毕业设计、今后从事数控加工进行一次综合训练。
数控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零件的分析说明由下图可知,此零件的毛坯是材料为40Gr,正火强度为HB129-229的六方体。
根据图形可以看出需要对毛坯进行铣槽加工,首先在零件上表面铣一深度为2mm的槽,然后再铣深度为10mm的圆弧槽。
在铣槽的时候要先进行粗加工除去槽中间部分的材料,然后对槽轮廓进行精加工。
由于加工零件上的四个圆弧槽的形状比较复杂,而且对于槽的侧面和底面都又粗糙度要求,因此需要进行数控加工以便保证零件的形状精度和粗糙度。
二、工艺路线的确定根据零件的加工轮廓可知,要对零件进行铣削加工,主要加工路径就是圆弧与直线的结合,总体来说加工路线比较明确,需要明确各圆弧与直线之间接触点的坐标与圆弧的铣削加工方向,然后在对零件进行加工程序的编制。
2.1 加工毛坯工艺路线制定为完成该零件全部加工要求,采用普通机床加工和数控机床加工相结合的方式,拟定工艺路线如下:粗铣左端面→粗铣右端面→精铣左端面→粗铣前端面→粗铣后端面→精铣前端面→粗铣上端面→粗铣下端面→精铣上端面毛坯外形工艺过程如下表所示:2.2 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编制(1)平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数控铣床上加工平面主要采用端铣刀和立铣刀;对于凹凸零件的加工要选用立铣刀,根据加工余量和加工精度要求,需要精加工,采用一把精立铣刀和一把粗立铣刀。
(2)平面轮廓加工方法选择该零件的轮廓主要由直线和圆弧构成,因此可采用三坐标数控铣床两轴半联动加工。
(3)工序说明本工序的加工内容为除六面(已在普通铣床上加工完成)及孔(已在组合机床上加工完成)之外的所有表面,因此,加工部位包括凹槽内侧及底面、凸台外侧及上表面。
为尽量减少换刀次数以缩短辅助时间及按照工件表面性质及要求的原则之下,将加工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加工方案为:粗铣凹槽底面→粗铣凹槽外侧→粗铣凸台外侧→半精铣凹槽底面→半精铣铣凹槽外侧→半精铣铣凸台外侧→精铣凹槽底面→精铣铣凹槽外侧→精铣铣凸台外侧→半精铣凸台上端面→精铣凸台上端面工艺过程如下表所示:三、刀具、切削用量的选择(1)刀具的选择由于铣削槽的侧面粗糙度与铣削面积不相同,因此在切削过程终须使用不同的刀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2 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2 2. 计算切削力。.........................................................................................................3
广西科技大学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
X-Y 数控工作台设计
学 院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 年 6 月 25 日
摘要
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在当今机械制造源自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 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已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 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 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X-Y 数控工作台是 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造精度对数控机床的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X-Y 数控工作台通常由导轨座、移动滑块、工作、滚珠丝杠螺母副以及伺服电动机 等部件构成。本次课程设计内容主要是对数控铣床的 X-Y 数控工作台的滚珠丝杠螺母副、 步进电机、导轨副的计算和选用。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开环控制 滚珠丝杠 步进电动机 滚动导轨
I
目录
一、设计的目的.........................................................................................................................1 二、设计任务.............................................................................................................................1 三、设计主要步骤.....................................................................................................................1
(一) 确定设计总体方案................................................................................................1 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1 2. 控制系统的设计,完成进给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及步进电机的控制驱动。.....2
(三) 滚珠丝杠传动的设计计算及效验。....................................................................4 1. 最大工作载荷的计算。.........................................................................................4 2. 最大计算动载荷的确定。.....................................................................................4 3. 规格型号的初选。.................................................................................................5 4. 传动效率的计算。.................................................................................................6 5. 刚度的验算。.........................................................................................................7 6. 稳定性的验算。.....................................................................................................7 7. 临界转速的验算。.................................................................................................8 8. 滚珠丝杠的选型及安装连接尺寸的确定。.........................................................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