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上语文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山行》
部编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材解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反思
部编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教材解析、教学目标及教学反思教材解析本课3首古诗描绘的都是秋天的景色。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诗的大意是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
“寒”点明深秋季节,“远”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山势的高而缓。
“有人家”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驱寒山清冷之意,又照应了上一句的“石径”,将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停车欣赏的原因,这枫林晚景使他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并从中悟得了“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
诗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前两句写景,“荷尽”“菊残”描绘出秋天的景象。
诗人面对“荷尽已无擎雨盖”时,并无伤秋悲秋之感,笔锋一转,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在“已无”与“犹有”的强烈对比中跃然纸上。
后两句议景,揭示了赠诗的目的。
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秋景。
诗人一反常情,以“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也给了好友刘景文以勉励。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的大意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前两句写尽了深秋的凄清。
“萧萧”两字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引出“寒声”。
梧叶摇落、江上秋风又进一步烘托了深秋寒凉的气氛。
秋风起时客未归,瑟秋风撩动着诗人的思乡之情。
后两句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生必背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理解古诗中较为生僻的词汇和古汉语用法,如“壁”、“涧”等字词的古义。
-鉴赏古诗的深层意境,尤其是对诗中隐喻和象征意义的把握。
-体会诗人情感表达的细腻之处,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将古诗的韵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朗读和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举例解释:
-在解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难点在于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佳节”和“思亲”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这种情感如何通过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用现代汉语表达古诗的意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古诗知识创作小诗。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觉得可以尝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堂上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分享学习心得,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经验。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诗三首》,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
2.语言建构与应用: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基本韵律、修辞手法,提高古诗文阅读、理解、赏析能力,培养文学鉴赏素养。
《山行》教学反思
是否结合了跨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如将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以
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是否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实践 ,如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表演等活 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06
教师自我反思
教学态度
认真备课
我始终认为,备课是上好一堂课 的前提。在课前,我认真研读教 材,查阅相关资料,确保自己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课堂互动和讨论,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 了锻炼和提高。
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加注 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
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 学习时,需要更加注重实效性,
04
教学效果反思
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对《山行》这首诗的诗意理解较为准确,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诗中的意境 和情感。
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出这首诗,并且能够默写出来。
在课堂互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思维活跃,表现出对这首诗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达成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 掌握了《山行》这首诗的诗意 和情感,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
语言表达
我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力求清晰 、准确、生动地传达知识,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 组讨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未来发展方向
深入研究教材
未来我会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和教法,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加强与同行交流
教学节奏
教学节奏的把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杜牧和他的七绝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杜牧和他的七绝《古诗三首》《山行》杜牧和他的七绝《古诗三首》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其中收录了杜牧的《山行》。
杜牧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七绝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为人称道。
本文将着重介绍杜牧及其代表作《山行》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杜牧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既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广受欢迎的文学家。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卓越的艺术性和独特的风格而为人称道。
杜牧的七绝以其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的特点而备受赞誉。
《山行》是杜牧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山的壮美和人的微小,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山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诗情质朴自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描绘了作者登上寒山的艰辛之路。
作者用简练的语言道出了人生的坎坷和困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苦痛和挣扎。
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则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广袤的山脉中,人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自己的归宿,并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山林中的宁静时刻。
诗人用"停车坐爱"的表达方式表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霜叶红于二月花"则是描绘了冬季的景色和寒冷。
通过对冬季景色的描绘,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季节变迁的美好与不同寻常。
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无常和事物的变化,让我们思考人生的转瞬即逝和充满变数。
杜牧的七绝以其简练而富有力度的表达方式,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山行》中,杜牧通过对山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发人们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深远的意境和情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综上所述,杜牧的《山行》是一首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诗篇。
诗中描绘了山和人之间微妙的联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学霸笔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古诗三首课前预习1.本文共有( )首古诗。
2.默读两遍,背诵古诗。
3.拼读并在田字格中抄写生字。
涯y á 莺y īn ɡ注意:“涯”右部有两个“土”。
4.课文中画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
浪淘沙 四百八十寺 绿映红 自天涯 牵牛织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南春》这首诗中描写晴景的诗句是( )。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有趣。
7.《浪淘沙》一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黄河汹涌澎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填空题。
《江南春》一诗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9.读古诗,填一填。
本课编排了三首____言古诗,其中《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是一首有关_____的古诗;《江南春》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是一首描写_____的诗;《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是一首描写_____居所环境的诗。
10.请摘抄三首古诗中描写优美景物的诗句,并背一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梳理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4《古诗三首 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山行》这首古诗,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山行》,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感悟、体验、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2. 诗歌内容:诗中描写了诗人行走山间,欣赏深秋山林景色的所见所感。
3.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押韵严格,对仗工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山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山林景色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大自然中的美好体验,激发学生对《山行》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山行》,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学生自主朗读,感受古诗的美。
3. 解读:教师逐句解读《山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意境。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山行》中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背诵:学生自主背诵《山行》,教师检查并指导。
6. 拓展: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如《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等,比较它们的异同,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三首山行》2. 诗歌背景:唐代诗人杜牧3. 诗歌内容:描写深秋山林景色4. 诗歌结构:七言绝句5.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理解6.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意境,培养审美情趣七、作业设计1. 背诵《山行》并默写。
山行读后感
《山行》读后感
《山行》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
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
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深秋山景的画卷,寒山、石径、白云、人家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富有生气的画面。
作者通过远处的山石和小路,暗示了这是一次远离尘嚣的探索之旅。
而白云深处的人家,又为这个画面增添了一份温馨和人情味。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枫林的热爱,以至于在晚霞映照下的枫林中停下车来欣赏。
霜打的枫叶比二月的花朵还要红艳,这既是对秋日山林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的热烈歌颂。
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描绘,将情感和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之山行》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寒山】 【石径】
【生】 【坐】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jìng 径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彳 组词:径直 大相径庭 造句:我沿着这条石径爬上山顶。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左边是彳,右上边第二 笔点在撇的下边中间位置、上边不交叉。
歪斜
xié 斜
结构:左右 音序:X 部首:斗 组词:斜线 目不斜视 造句:这棵大树长得有些歪斜。
书写指导:余字第二笔捺变为点,竖钩连接 上横,下横稍长,斗字的中竖要长。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 《古诗三首之山行》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秋季
这么美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去领略一下吧!
走近作者
杜牧 :(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 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 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学习目标
——《寄扬州韩绰判官》
山行
寒山石径(斜) 枫林(红) 白云(生处)人家
热爱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串珠问题1)
《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 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写的是在“山行”途中目之所及的景物,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 情感。
课堂小结
《山行》是晚唐诗人杜牧所写的一首清新俊逸的小诗,诗歌描绘了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 构成的山林秋色图。作者主要以秋天为主题,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 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激发了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了解,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古诗三首 《山行》 人教部编版
完成下列练习。
1、先解释“坐”字的意思,再解释诗 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山行》的作者是____,这首诗描写的 是____季的景色,表达了诗人_____的思想 感情。
请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
–
或 许 真 正 的 自由 就 是 坦 白 吧, 压 抑 了 这 么多 年 的 怨 恨 纠缠 和 对 现 实 世界 的 厌 恶 全 部都 完 完 整 整 、彻 彻 底 底 、 干干 净 净的 结 束 了 , 张自 力 是 这 样 ,吴 志 贞 也 是 如此 , 明 白 了 这个 就 不 难 理 解为 什 么 网 友 评论 张 自 力 最 后那 段 独 舞 真 的是 表 达内 心 情 感 的 最好 诠 释 , 动 作粗 放 有 力 , 表情 自 然 放 松 ,节 奏 感 超 强 ,巨 舒 坦 ; 明 白了 这 个 就 不 难理 解 张 自 力 之前 为 什么 要 带 着 吴 志贞 坐 上 了 咯 吱作 响 的 破 旧 的摩 天 轮 去 眺 望那 个 曾 经 的 白日 焰 火 歌 舞 厅, 劝 她 自 首 ,给 她 机 会 , 让她 明 白他 的 爱 有 多 深; 明 白 了 这 个就 不 难 理 解 张自 力 为 什 么要 在 吴 志 贞被 警 察 拷 走的 时 候 在 漫天 的 雪 地里 放 焰 火 ,焰 火 象 征着 什 么 , 仅仅 是 为 了扣 住 电 影 的题 目 吗 , 还
理解古诗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 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
自由诵读古诗,交流讨论: 诗人在山上行走的时候,看到了什 么景物? 在这些景物中,诗人最钟情于哪种 景物?从诗句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山行》的咏景和抒情。
2.训练学生对那浩瀚的自然界有一种敬畏之情。
3.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二、教学重点1.学生在模仿教师的言语模式和语调上要有所提高。
2.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山的壮美和险峻,增进生命体验的感悟之美。
三、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1.教师通过地图、图解等教具,先让学生调查山脉、山峰等名胜景点的位置和图像,展现山和自然风景的意象。
2.老师要提前准备好板书或幻灯片,让学生了解《山行》的背景。
2. 导入1.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感受山的高大、雄奇、险峻,为学生引发出对山的情感。
2.既然要学习山,那么我们可以让学生探究山的不同面貌和地域特色。
叫学生自己准备一些描写山的素材,如图片、文字、诗词等,并介绍他们所了解的有关山的情况。
3. 学习《山行》1.引入全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可以让学生先朗读诗句,要求学生在流畅、准确朗读之外,要有真情实感。
老师给学生钟爱的鼓励,鼓励他们用生动的诗画来表达思想和感情。
3.重点:讲解诗句的意义:仔细咀嚼每句诗的措辞和表达,以感受其中生动神奇的诗意和美感。
4.商量一下较难的词语和表达方式的意义,让学生彻底看懂诗句内在的韵味,最终升华出作品中富有情感和思想的深意。
4. 学生发挥1.让学生自己尝试模仿写一些关于山的小诗,不要求符合规范,只要求其情真意切。
2.可以让学生一起读出自己的小诗给大家听,从中发现美妙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共同感受作品所包含的情感、思想等。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区分语言、文化、感情方面有所思考,从而达到人文素养的提高。
四、教学建议1.教师要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来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山行》,让学生在赏析中感悟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2.利用不同的教具,如图片、文字、音响、影片等,来展现不同的生态环境,帮助学生深刻感知山的自然风貌。
部编版语文六上古诗知识点整理
古诗复习1.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释:1.选自《孟浩然诗集校(jiao)注》,孟浩然,襄州襄阳人,唐代诗人。
2.烟渚:指笼罩在烟雾下的江中陆地。
3.暮:傍晚4.客:诗人自指5.旷:空旷注释:船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沙洲边。
天色渐渐的昏暗了,在外做客的愁思又缕缕地涌起。
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远处的天空好像比树木更低些。
月亮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上,好像月亮倒映在人身边似。
小结:本诗描写的是建德江中烟雾朦胧的小洲边泊船所见的景色,时间是从日暮到傍晚,表达了诗人羁旅之思、异乡愁绪。
拓展:1.绝句:共四小句(一句七字为七言绝句,一句五字为五言绝句)2.律诗:共八小句(一句五字为五言绝句)3.长律:大于8句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1.选自《苏轼诗集》,醉书:饮酒时书写的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学家。
2.翻墨: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样。
翻译: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一样,尚未遮住群山。
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般乱蹦乱跳窜上船。
卷地而来的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
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非常生动。
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
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啊!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注释:1.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南宋词人。
2.别枝:横斜突兀的树枝3.茅店:用茅草盖的小客舍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5.见:同“现”。
显现,出现译文:明亮的月光照在横斜突兀的树枝上,惊起枝上的鹊鸟。
蚕鸣随着半夜清爽的凉风飘送过来。
在一片稻花香气里,可以听到悦耳的蛙鸣,它们好像在谈论着丰收的喜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18 古诗三首
第六单元第18课古诗三首内容分析《浪淘沙(其一)》: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流传。
这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涯、莺”2个生字,理解本课三首诗中“簸”“山郭”“排闼”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视频、音频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涯”这个生字。
《山行》教学设计部编版1
《山行》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山行>》教材分析:《山行》一诗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
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山行》,感受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画面美。
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为古诗配画。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感知古诗的画面美,感受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练:自主探索,激发情趣师:各位小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扬帆旅行社(2),今天,导游老师将带领小游客们去到一个特别的地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一段朗读,一边听一边想,你听出了什么?(播放《山行》)[板书:山行杜牧]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板书:山白云人家枫林枫叶]1、出示《山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山行》(生齐读:山行)讲解多音字“行”。
理解这首诗的题目《山行》[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画出行人]2、跟范读读诗,读准生字读音。
二练:自主交流,质疑释难1、出示图片,理解诗意。
小朋友们,你们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画出山、小路]2、出示:远上寒山石径斜,理解“径”和“斜”意思。
根据图片理解诗意:远远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
3、出示图片,说一说:我从这幅图片中看到了(白云,房子)。
[根据学生回答,黑板上画出白云,房子]4、出示:白云生处有人家,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5、结合两句一起理解:远远的山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在那飘着白云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课文简介《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诗中以游赏山间寻找良友为主题,渲染了山水的秀丽与幽深,表现了自然风光对人类情感的熏陶和启示,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山行的意义,领会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情感体验;2.学会体会自然风光对人类情感的熏陶和启示;3.感受诗歌之美,初步开展诗歌创作、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并掌握山水田园诗的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及情感体验;2.理解诗的意义,领会诗歌的审美价值。
难点:1.了解到古诗的构思意义和表现艺术;2.深入挖掘诗歌的意义和情感,进一步领会自然风光对人类情感的熏陶和启示。
四、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风景,并询问学生对山水田园诗的了解。
学习(25分钟)1.阅读诗歌,带领学生领会杜牧的山水观念、良友之类以及山行所表现的什么情感;2.学生个人表演读诗,感受诗歌之美;3.学生分小组讨论举手作答,集体总结。
创作(20分钟)根据自身的观察和体验,写一篇山水田园景色的描写文。
总结(5分钟)小组展示,相互审阅,并进行总结。
五、教学后记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学生在读诗的基础上,了解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同时也初步启发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渗透,让学生成为情感体验与创作的主体。
Markdown文本:# 古诗三首《山行》(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课文简介《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
诗中以游赏山间寻找良友为主题,渲染了山水的秀丽与幽深,表现了自然风光对人类情感的熏陶和启示,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
##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山行的意义,领会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及情感体验;2. 学会体会自然风光对人类情感的熏陶和启示;3. 感受诗歌之美,初步开展诗歌创作、鉴赏能力。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3篇《书湖阴先生壁》,作者王安石,收录在《王临川集》。
部编版三年级 语文上《古诗三首》(《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主题阅读
诗人眼中的诗意秋天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研读古诗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歌,快来分享一下吧。
古道西风的苍凉
一鹤排云的豪气
赠刘景文
认识诗人
苏轼:字子瞻,东 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汉族,祖籍河北 栾城,北宋文学家、书 法家、画家。
感知古诗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字
景
情
理
掌握生字
字
小组 合作
yóu
ào
jú
犹
傲
橘
赠刘盖菊残君橙
品读美景
入诗境,悟诗情。
作者说“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白云深 处”也是可以的,“生处”与“深处”有何区别?
“深”是浓厚,浓郁的意思。 “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
“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 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 态感。应当是“生”字好于“深”字。
研读古诗
抓字眼,晓诗意。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红于”改为“红 如”效果一样吗?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山行》: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时看到
了怎样的景象。
整体感知
山行
[唐] 杜牧
读好诗歌的节奏。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习生字
jìng xié
径 小路。
斜
不正。
石径斜
石板小路弯弯曲曲。
《古诗三首山行等》教案 2022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4 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 "径、斜、赠〞等10个生字 .会写 "寒、霜、盖〞等13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 "挑〞 .2.过程与方法: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默写<山行> .借助注释 ,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 ,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 ,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山行>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 ,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根本方法 .〔1〕理解诗题 ,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 ,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 ,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 ,体会诗境 .二、揭题 .学习<山行>1.认真读诗 ,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 ,加深记忆 ,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杜牧〔803年-约852年〕 ,字牧之 ,号樊川居士 ,汉族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是宰相杜佑之孙 ,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 ,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 ,转淮南节度使幕 ,又入观察使幕 ,理人国|史馆修撰 ,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 ,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 ,故后世称 "杜樊川〞 ,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 ,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其诗英发俊爽 ,多切经世之物 ,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 "小杜〞 ,以别于杜甫 ,"大杜 " .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学生发现交流 ,再结合学生质疑 ,解读古诗句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 ,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 ,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C.因为留恋这枫林黄昏的美景而停下车来〔欣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5.联系实际 ,发挥想象 .6.介绍古诗 .〔可从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等不同的视角 ,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在朗读熟练的根底上 ,体会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与喜爱 .〕8.美读古诗 .形式多样 ,体会情感 .三、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山行> .板书设计:山行山路绵长 ,山势高缓白云深处 ,人家居住停车喜爱 ,枫林晚景远近相融 ,热爱自然第二课时:学习<赠刘景文>一、回忆导入 ,明确主题1.同学们 ,四季更迭 ,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 .关于 "秋天〞 ,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 ,你还记得吗 ?〔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 "在我的印象中 ,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 ,秋天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 ,感知诗意1.配乐范读 ,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 .思考讨论: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荷、菊、橙、橘〕3.通读全诗 ,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 ,把握诗蕴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 ?〔当学生说不清时 ,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 ,课件出示 "荷叶〞图 ,理解 "擎雨盖 .〕到了秋末 ,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 ?〔出示 "荷尽〞图 ,理解 "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 ?〔出示 "菊残〞图 ,理解 "傲霜枝〞〕3.比拟两图 ,读前两行诗 .你体会到了什么 ?4.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花的精神 ,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 ,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 ,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读诗句 ,想想秋天除了 "橙〞和 "橘〞 ,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学生说不出时 ,可出示图片 ,展现秋天果实累累的画面……〕再读诗句 ,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四、诵读全诗 ,体味诗情1.学生自由吟诵 ,配乐朗读、背诵 .2.讨论: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 ?除了这首|诗 ,还有什么 ?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 .4.补充句段 ,或写一段话 .没有春花的明艳 ,没有夏日的葱郁 ,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_ , 有________________ ,秋天是美丽的 .虽然秋风萧瑟 ,秋叶飘零 ,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是美好的 .六、课外延伸 .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 .板书设计:赠刘景文荷尽菊残美在秋天〔乐观向上〕橙黄橘绿第三课时:学习<夜书所见>一、交流资料 ,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天 ,他离开家乡 ,单独在外 .一个黄昏 ,他外出散步 ,触景生情 ,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 ,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 ,请大家仔细看图 ,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 ,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 ,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 ,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 ,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 ,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 ,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 ,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设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单独在外的诗人 ,看到眼前的情景 ,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 ,熟读成诵根据诗意 ,参照插图 ,熟读课文 ,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 ,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板书设计:秋风思乡之情回忆童年篱落灯第二学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感情 ,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 ,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的感情 ,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学会善于观察事物 ,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 ,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 ?〔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 ,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 ,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 ,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带着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 ,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 ,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 ,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 .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 ,读通课文 ,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 .小声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带着下 ,学生自学课文 .〔教师巡回指导〕〔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 ,你有哪些困难 ?〔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 ,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 ,教师相机指导理解 "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 ,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 ,重点理解 "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 "近和进〞、 "反和返〞〔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并说说哪些内容比拟吸引你的注意 .通过读课文 ,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 ,先让他们说一说 ,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 ,让学生进行比拟、观察 ,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 ?花是什么颜色的 ?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 ,外皮黄棕色 ,叶根生 ,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 ,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 .要指导读准字音 ,如 "蒲、英〞 ,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三、回忆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 ,并带着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 ,既加深了印象 ,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反复联系 ,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一、回忆课文 ,整体感知1.读过课文之后 ,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 ,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 ,体会感情局部〔第1、2自然段〕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 "我〞的什么感情 ?〔用课文中的话来说〕3. "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 ,再自己说说 .4.那 "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局部〔第3、4自然段〕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 ?有了新发现后 "我们〞有什么变化 ?7. "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8.假设 "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 ,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 ?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四、课后延伸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板书设计:16 金色的草地玩耍绿色快乐草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最喜欢的一首古诗《山行》
从小我就十分喜欢看书,什么《水浒传》《哪咤闹海》《海底世界》,反正我就是什么要都看,我的书柜里面都被我塞得满满的。
其中我最爱看的还是古诗,《山行》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
秋天,满山的红叶挂满枝头,红叶铺满田野,铺满山坡,到处都是。
那枫树的枝丫上一簇簇红叶如一团团火。
山路弯弯曲曲,一直绵延地伸向远方。
山上隐隐约约地能看到几户人家,它们立在那里,家家都冒着炊烟。
“当当当”远处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一会儿,只见一匹马车向这里驶来,车上坐着的原来是著名诗人杜牧。
杜牧被这美不胜收的美景吸引住了,他走下车来,看到这一片生机的景象,心里不禁地赞叹到:这景象太美了。
杜牧看着入了迷,甚至已到了忘我的境界,在这时好像没有时间,没有任何人,是一个单人的世界。
诗人终于忍不住,呤诗起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他终于抑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激动地走进枫树林,诗人他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枫树的红刚好配上衣服的雪白,这美丽的红叶简直比二月时五彩缤纷的红花更加美丽。
我喜欢诗,因为诗能让我们有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