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传统节日 苗族“花山节”有着怎样的来历
为什么苗族人要过花山节
为什么苗族人要过花山节?
每年正月初三的花山节是苗族人的传统节日。
过节那天,在寨中的场坪上,先是几个青壮年男子举行爬花杆的比赛,然后是尽情地唱歌、跳舞,接着还举行赛马、耍刀、射箭等活动。
寨民们边看比赛边饮酒,一直欢聚到深夜。
姑娘小伙子们则大多趁机成双成对地找个僻静的地方谈情说爱……
美丽的花山节是怎样形成的呢?传说很久以前,在苗家人聚居的桃花山上,有个桃花寨,寨里有个勤劳、美丽的桃花姑娘。
追求桃花姑娘的小伙子很多,可是姑娘偏偏爱上了寨里只会打猎、种地、吹芦笙的憨哥。
但是在两人张灯结彩举行婚礼的那天晚上,一群强盗将桃花姑娘抢走了。
憨哥愤怒得像头狮子,发誓要找回自己心爱的姑娘。
憨哥历尽千辛万苦,并按山神爷的指点,边打猎边制成了一件百鸟衣。
大年三十的晚上,他来到一座山寨的街上,边吹着芦笛边向人乞讨。
桃花姑娘就是被这个寨子里的头人抢走的。
为了讨姑娘的欢心,头人命家丁叫那个吹芦笙的叫花子去他家吹奏。
憨哥看见头人身后愁眉苦脸的桃花姑娘,一切都明白了。
吹着吹着,忽然他取弓搭箭,猛地向头人射去。
在头人倒下的当儿,他上前救走了桃花姑娘。
憨哥穿上百鸟衣,带着姑娘像轻快的鸟儿一样一阵风似的飞走了。
正是正月初三,憨哥带着桃花姑娘飞回了桃花寨,寨里的乡亲们摆出米酒庆贺。
大家又唱又跳,表演了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
直到夜深以后,憨哥才带着桃花姑娘飞走了。
为了纪念憨哥和桃花姑娘,每年正月初三就成了苗家的“花山节”。
为什么苗族人要过花山节
为什么苗族人要过花山节?
花山节是苗族人的传统节日,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祭祀活动:花山节是苗族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方式。
他们相信通过举行花山节,可以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和庇护,以及祈福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2. 庆祝丰收:花山节通常在农历二月间举行,这个时候正是苗族人丰收的季节。
他们通过花山节来庆祝农作物的丰收,感谢大地的恩赐。
3. 传承文化:花山节是苗族人的传统节日,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可以传承和弘扬苗族的文化和传统,让年轻一代了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身份。
4. 娱乐活动:花山节也是苗族人的娱乐活动,人们会进行舞蹈、歌唱、击鼓等表演,以及各种竞技和游戏,增添节日的欢乐氛围。
总的来说,苗族人过花山节是为了祭祀、庆祝丰收、传承文化和娱乐活动等多种原因,是他们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活动。
贵州苗家“花山节”的起源及文化传承
长裙苗 、 短 裙苗、 歪 梳苗、 红苗 、 黑苗 、 白苗 、 青
苗、 素苗 、 花苗等数十种不同的二级分类 。不 同
种类的苗族在生活 、 风俗习惯上略有不同。
一
、
花 山节 的起源
苗族的文化在历史 的演变 中, 得 到不 断传
} 晷 羿 j 2 王 0 光 1 4 召 - 0 ( 6 1 9 - 9 2 1 6 一 ) , 男 , 苗 族 。 贵 州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生 , 研 究 方 向 : 人 口 与 资 源 环 境 、 可 持 续 发 警 展 薏 。 王 兴 扬 ( 1 9 光 8 9 ? 一 ) , 男 舅 , 贵 州 大 孽 学 公 共 管 理 套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纂 生 凳 , 研 究 鬻 方 向 黜 : 社 会 学 理 论 应 与 用 。 资 源 环 境 持续
第 1 4卷第 4 期 2 0 1 4年 7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 M A S S M E D I A V O C A  ̄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关键 词] 贵州 ; 苗族 ; 花 山节 ; 节 日文化
[ 中图分类号] C 9 5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4 5 4 ( 2 0 1 4 ) 0 4— 0 0 7 6 — 0 4
苗族是 中国很古老 的民族之一 , 从 民族起
承和发展 , 形成独特的节 日, 不仅反映了苗族 同 胞 的文化内涵 , 同时也给神州大地增添 了更多 的民族风采 。关于认为苗族 “ 花 山节 ” 的起源 与祭祀 文化有 关 , 通常认 为是为 了祭祀祖 先或 纪 念某位贡献卓著 的英雄人物 , 还有部分 学者认 为是 聚会 方便 男女求 爱而演 变成 。“ 花 山节 ” 祭 祀主要 包 括对 自 然和祖先 的崇拜 , 希望祖先能保佑子孙平安 , 风调雨顺 , 生产顺畅等 。
昭通苗族花山节的起源与变迁
昭通苗族花山节的起源与变迁摘要:云南省昭通市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这里,各民族同胞团结和谐、勤劳勇敢,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渊源流长。
“花山节”是这一地区苗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这一天,年轻的姑娘小伙通过节日活动寻找自己唱歌乃至恋爱的对象。
每当“花山节”到来,毗邻地区的苗族同胞都身着色彩艳丽的苗族服装,背上芦笙,扶老携幼,成群结队地共同庆祝传统佳节。
每逢盛大节日,这里的苗族同胞就会用美妙的音乐和曼妙的舞姿让节日变得异彩纷呈。
本文中笔者详细叙述了昭通苗族花山节的起源、意义以及变迁,希望以此能够让大家全面了解昭通苗族花山节这一重大传统节日。
关键词:昭通苗族花山节起源意义变迁未来发展一、昭通苗族花山节的起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苗族先民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加之没有文字记载,许多民风民俗活动没有被记录下来,只是靠苗族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
汉语文献对苗族花山节的记录,是清代以后的事了。
在汉语语境中,对花山节的称谓和记录各有差异,如“踩花山”、“采花山”、“踩山”、“耍花山”、“跳花场”、“跳花”、“跳场”、“跳月”等。
经过在昭通的调查访问和翻阅相关资料显示,花山节的来历并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说法,但从各地苗族中流传的民间传说和古歌中可以获知关于花山节由来的几种说法。
第一种传说认为苗族祖先蚩尤在与异族的战争中战败,苗族先民流离失所被迫向南迁徙,花山节便是逃离战乱的苗族先民对重建家园的庆祝和对在战乱中殉难的祖先及同胞的祭奠仪式。
另一种传说则认为,苗族在战败后流落异乡,情绪低落心情悲伤,于是祖先显灵让苗民们不要难过,要载歌载舞开始新生活,这便有了花山节。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花山节是为了便于苗族青年男女选择配偶而兴起。
这些说法虽内容各有不同,但基本都与苗族先民的艰辛迁徙、生息繁衍历史有关,且据目前的考古发掘考证和研究得知,蚩尤的人物传说并非虚构,而有其历史和事实根据。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花山节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花山节苗族花山节,又称踩花山,苗语称“欧岛(音)”,是川南苗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方圆几百里之内的云贵川三省苗族的盛会。
据苗族古歌叙述,花山节起源于古代苗族先民蒙博(妻)和蒙耶(夫)求子如愿的故事,后来苗民们纷纷效仿,遂相沿形成了花山节。
民国《古宋县志》载:“每年元旦日,男女必结伴登山,直上高峰,唱歌吹笙,四面眺望,谓之踩山,尽欢而散。
”苗族男女老少均着盛装狂聚一山,举行祭花杆、祈神灵、祭祖宗、唱古歌、挤芦笙、跳群舞等活动,使得整个山巅鼓乐喧嚣。
它祈丰年,示崇拜,求婚姻,展才情,促交流的各项功能,内含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生育崇拜等丰富内容,展现了兴文苗族喜群居、好歌舞、有信仰的民族特色,彰显了兴文苗族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民族精神,在民族学、民俗学、音乐舞蹈等领域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和人文价值。
它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是四川省苗族人口第一大县兴文县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山节活动分为立花杆、祭花杆、自由歌舞和技艺展示、倒花杆四个环节,内容有祭花杆,拜神灵,芦笙鼓舞,吹奏竹箫,古歌传唱,苗歌对唱,绝技上刀山下火海、穿红鞋舔红铁展示,还有斗鸡斗鸟、手毽足毽、高空磨秋、蛇抱蛋、老鹰叼鸡等竟技活动。
它还是苗族挑花、刺绣、蜡染和服饰大展示,苗族服饰因老、中、青、少年龄差距而制作工艺、色彩不同,又因地域差别而颜色各异,从而汇集成了花的海洋,仿佛山巅上摇曳着朵朵浪花。
花山节活动内含上刀山、下火海、舔火铁等传统杂技艺术,其神秘性和高难度让人吸为观止,但又后继乏人,传承不易;所唱苗族古歌因为“汉化”影响、歌人老化等原因,已趋失传;加之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强势进入,已使花山节逐渐淡化。
所以,花山节虽已被批准为县、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被评为第三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最具国际影响力节庆”,2015年获四川省首届艺术节群星奖,但客观上已趋濒危状态,亟待加强保护。
花山节的由来
花山节的由来*导读: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苗族人是非常的重视,每年都会如期举行。
但是为什么会叫花山节呢?花山节的由来是怎样的呢?想必你也想知道,那么小编就为你详细介绍花山节的由来。
花山节也称踩花山、跳花等。
苗族传统节日。
流行于贵州南部和中西部以及四川南部、云南东南部。
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举行。
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青年男女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斗牛、射箭等比赛。
*花山节的由来传说,在古老的部落时代,黄帝是汉族的首领,蚩尤是苗族的首领。
黄帝和蚩尤原先很友好,后来,双方发生了争执,矛盾越来越大,两人互不相让,后来,双方发生了大战。
这场战争相当激烈,打了很长的时间,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尸横遍野,大地一片凄凉。
最后,蚩尤被打败了,苗族被迫四处流落,成了一个四分五裂的流亡民族。
为了能让苗族团聚起来,重建家园,让苗族生存下去,蚩尤心如焚烧,他废寝忘食地冥思苦想。
他想:汉族不会吹立箫和芦笙,有苗族才会吹。
是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只于他派人去砍下竹子做成立箫和芦笙,让法师到山顶上去吹奏;同时,在山顶上竖起花杆来。
流落在四方的苗族忽然间听到了他们最熟悉的芦笙的声音,于是顺着这个声音走去。
走着走着,他们又看到了高高的花杆,大家就向竖花杆的地方汇聚、汇聚终于,苗族又团聚了,大家高兴得又唱又跳,庆祝这重建家园的喜庆日子。
从此以后,每年的这段时间,苗族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舞活动,苗族的花山节(注)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现在,花山节已成为苗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交往交流的重要活动。
每逢花山节,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花山场,进行文艺表演,开展各种经贸活动。
花山节已经成为苗族重要的节日文化遗产。
*花山节寻偶恋爱花山节也是苗族青年寻偶恋爱的佳节,男女通过在一起对歌、跳舞、得以相见到认识、了解。
苗族同胞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而来,人们身着色彩艳丽的苗装,花山场上人山人海,群情沸腾。
屏边苗族采花山节发展现状探析
屏边苗族采花山节发展现状探析屏边苗族采花山节是中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的一个传统节日,该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
在过去的几百年中,采花山节一直是屏边苗族的一项重要传统,被认为是该地区的文化象征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该节日的现状发生了一些变化,需要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屏边苗族采花山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
据传说,唐朝的一个名叫张侠的将军带领军队北上,途中经过了当时的屏边县。
张侠听说这里的苗族十分善于采山间的野花,就命令手下的士兵帮助苗族人采花,以提高士兵们的生活质量。
苗族人感激张侠将军的帮助,在当地祭祀采花山,并在采花山上燃放烟火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从此,采花山节就成为了一个传统节日,并在社区中传承了数百年。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屏边苗族采花山节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生了一些变化。
虽然该节日仍然是屏边县的一个重要传统,但节日活动的规模和内容都发生了一些调整。
例如,以前的节日活动主要是在采花山上进行的,包括燃放烟花、祭祀和跳舞等,但现在节日活动主要在社区和城镇中进行,包括文艺演出、美食节和民俗展览等。
尽管这些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观众,但也使得采花山节与其历史和文化渐行渐远。
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屏边县的城市化进程,采花山节也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商业化的节日。
商业化的节日活动包括各种商业宣传和营销活动,如促销、宣传和赞助等。
这些商业活动可以帮助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观众,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节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淡化或遗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保护屏边苗族采花山节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确保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对采花山节的保护和传承,包括对节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研究和宣传,以及对节日活动的规划和管理。
其次,我们应该探索如何将采花山节与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时确保节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尊重和保护。
兴文县苗族花山节
兴文县苗族花山节介绍
节庆由来: 据《苗族古歌》记载,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黄河 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苗族先民曾拥有大片自己的疆域, 那里有大山大岭、大田大坝,山梁有九十九座,山坳 有九十九个,肥田有九十九片,沃土有九十九块。苗 族先民们世代生活在那片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用自 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者自己的家园。他们男耕女职,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富足,人丁兴旺;他们同 其他民族和睦相处,过着和谐安宁的生活。每当逢年 过节的时候,部落个村寨苗族同胞便邀约其他民族同 胞一道聚集娱乐,男吹芦笙,女弹口弦,笙歌悠扬, 琴声回荡,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
宜宾地区
制作:王庆
兴文县苗族花山节介绍
节日名称 : 苗 族花山节(踩 山节) 时间 : 农历正 月初一至十五 或者端午节前 后 地点 :兴文县 石海景区
兴文县苗族花山节介绍
花山节介绍: 花山节是兴文苗族民间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又 称“踩花山”、“耍花山”,一般在每年农历正 月初一至十五或者端午节前后举行,既是苗族同 胞祈求人丁兴旺、风调雨顺和中老年人互相祝福 的一个盛大集会,也是苗族青年男女寻找知音的 “情人节”。
兴文县苗族花山节介绍
蒙耶、蒙博夫妻俩当年喜得贵子,同时还迎来了风调雨顺、五 谷丰登、人丁六畜兴旺的好年景,夫妻便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 活。由此,蒙耶、蒙博就向族人及其后代传说:苗族人的幸福 生活都是天帝通过花杆、花烛赐给我们的,花杆是我们苗族祈 求福祉的神,花竹是我们苗族繁荣兴旺的根。从此便立下规矩,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和端午节前后,都要在这座山上竖花 杆、栽花竹,祭拜神灵、求子祈福,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 参加这个活动的人一年比一年多,活动内容一年比一年丰富, 场面一年比一年壮观,参加活动的苗族男女穿上绚丽多彩的苗 装,围绕五彩缤纷的花杆吹起芦笙、载歌载舞。后来,苗族先 民就将这项活动取名为“花山节”,并世代传承至今永盛不衰, 形成了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
花山节是什么民族的节日
花山节是什么民族的节日苗族花山节,流行于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的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踩花山”,是祭祀苗族远古祖先“蚩尤”的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进行,主要活动内容有倒爬花杆、对歌、跳芦笙、练武术、赛马斗牛等。
2014年11月11日,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申报的苗族花山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X-146。
中文名苗族花山节节日时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节日类型传统节日流行地区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节日起源祭祀节日活动打“芦笙架”,跳狮子舞,斗牛节日意义纪念苗族首领蚩尤,庆贺苗族人民重建新生活遗产编号X-146 历史渊源:苗族先民部落遭到外族部落的入侵,苗族民众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被迫四处流落。
为了招集自己的民众,苗族首领蚩尤在山上竖起花杆,让芦笙手吹响芦笙。
苗族民众听到熟悉的笙声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花杆下,开始重新生活。
从此,苗族人民每年都会举行“花山节”,以纪念苗族首领蚩尤,庆贺苗族人民重建新生活。
民俗内容:主要活动苗族花山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举行。
届时,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涌入花山场。
围绕“花杆”跳三步舞、蹬脚舞,打“芦笙架”,跳狮子舞,斗牛等,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青年男女对唱山歌,倾吐钟情,一旦相爱,即互赠信物,直至缘定终身。
[5]活动流程苗族斗牛斗牛,是苗族花山节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它体现苗族人民崇尚坚强有力和健壮体魄,寄托着苗族同胞对来年风调雨顺、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期盼。
苗族爬花杆踩花山”先要立花杆,无杆则不成花山。
花杆是用一棵直的杉树做成的,高约30米,刮去树皮,修去枝叉,仅留丛青翠的树冠,然后立埋于选好的花山场中心,在距杆顶二三左右的地方,挂上红、黄、蓝、白四色长幅彩旗以及象征喜庆和奖励爬杆优胜者的芦笙、猪头和几斤白酒等。
苗族对歌花山节上还有一个有趣的活动,那就是苗族男女青年的对歌。
苗族花山节
苗族花山节的来源节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集中体现。
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生境不同,社会发千差万别以及生产生活各异,所形成的节日各有千秋。
即便是同一民族,由于生境的变化,人口的迁移,对同一节日的诠释也不尽相同。
苗族花山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花山节,是苗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主要盛行于贵州中、西部,四川南部,广西西北部以及云南的广大苗族地区,可以说这是操苗语西部方言苗族的共有节日。
所以,加强对这一节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提出来的,目的只需起到引玉之功即可。
一、汉语记录与苗语解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由于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苗族先民处于不断的流动状态,加之没有文字记载,因而他们的许多民风民俗活动没有被记录下来,只是靠苗族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
因此,有关汉语对苗族花山节的记录,那是清代以后的事了。
这种记录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前的记录。
《永宁厅县合志》寅卷载:“每于正月初旬,椎牛酬酒,约会于高埠,名曰踩山,夜聚曰跳月。
”清人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载:“每逢孟春,合男女于野,谓之跳月,择另壤月场,以冬青树一木植于地上,缀于野花,名曰花树,男子皆艳服,吹芦笙,踏歌,跳舞,绕树三迎,名曰‘跳花’。
”《贵州通志·土民志》载:“苗人,每年于正月十一、十二、十三日,男女装束一新,觅高埠敝地,植冬青其上,曰花树。
女儿持布一端,互相牵引。
两少年吹笙其前,作凤鸾和鸣之声,左右跳舞为节。
女则随其而缓步作半圆绕之,曰‘跳花’。
十三日完,鸣爆竹,倒花树。
”清人田雯《苗俗记》说:“每岁孟春,合男女于野,谓之跳月。
预择平壤为月场,及期,男皆更服饰妆。
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铎继之于后以为节,并肩舞蹈,回翔婉转,终日不倦。
”民国《马关县志》载:“苗人之踩山,上年冬季选一高而稍平之山场,竖数丈高之木杆于其处坐标识,而资号召。
四川兴文苗族花山节最隆重的活动蚂蚁
四川兴文苗族花山节最隆重的活动蚂蚁【原创实用版】目录1.四川兴文苗族花山节的背景和意义2.花山节最隆重的活动:蚂蚁3.蚂蚁在花山节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4.花山节对当地苗族人民的重要性正文四川兴文苗族花山节是我国四川省兴文县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花山节是苗族人民为了祭祀祖先、祈求丰收、驱邪避疫而举行的盛大庆典,是苗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花山节中,最隆重的活动莫过于蚂蚁。
蚂蚁在苗族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视为勤劳、智慧和勇敢的象征。
在花山节期间,苗族人民会举行各种与蚂蚁有关的活动,如蚂蚁舞、蚂蚁歌等,以表达对蚂蚁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蚂蚁在花山节中的象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蚂蚁勤劳致富的品质代表了苗族人民勤劳务实的生活态度。
苗族人民世代以农耕为主,他们希望通过辛勤劳作换来五谷丰收,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其次,蚂蚁勇敢坚强的意志是苗族人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展现出的民族精神。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苗族人民历经磨难,但他们始终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最后,蚂蚁的智慧也代表着苗族人民在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追求。
在花山节中,苗族人民通过各种方式展示他们的文化成果,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花山节对当地苗族人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花山节是苗族人民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花山节期间,苗族人民会举行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如歌舞表演、民间工艺展示等,以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其次,花山节是苗族人民增进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
在花山节期间,苗族人民会邀请各方宾客共同参与庆典活动,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花山节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花山节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与,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总之,四川兴文苗族花山节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和丰富的活动内容,成为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贵州苗家“花山节”的起源及文化传承
源来说 , 苗族来 自于蚩尤的传承。苗族 , 是一个
历史悠久的古老 民族 。苗语 自称“ 蒙” , 苗族源 于远古时期 的部落联 盟 “ 九 黎” , 以蚩尤 为首
领。《 史记》 中记载 : “ 九黎君号 , 蚩尤是也。 ” _ l
第 1 4卷第 4 期 2 0 1 4年 7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 M A S S M E D I A V O C A  ̄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的苗族青年 , 与她从小一起长大 的一位姑娘相 爱。在举行婚礼 当天 , 官兵 闯入苗 寨 , 抢 走粮 食, 烧毁房屋。由于官兵的行 为激起 了苗族人 民的愤怒 , 于是黑哥带领 乡亲们起来反抗 。后 来黑哥为 了苗寨战死沙场 , 于是乡亲们举行 了 “ 花山节” , 为了纪念 自己的英雄黑哥。 J
未分胜负。苗族 首领看 同胞尸体堆积成 山, 于 是心里感觉很难受 , 就举族迁徙论以上的传说是否真实 , 花山节所
具有的文化 内涵和意义 , 经过苗族不断的传承
与发展 , 已经深入地融合在苗族人 民的 日常生 活之中。从上面的传说 内容来看 , 苗家人是个
对生命 和 自然 敬 畏 , 爱 好 和平 , 能 歌善 舞 的
月里 得 到一 片精 神 的 乐 土 。在 “ 花 山节” 活 动
最主要 的是试探 , 通常 以歌试探对方的背景或 者对方对 自己有无情愫。如 : 男: 今 日花场初见妹 , 妹似仙女 下凡来 ; 妹 乖人美见了爱 , 求妹莫怨把歌接。 若女方对男方 暗含情愫 , 通常就会接上男
花山节是什么节日 花山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芦笙对调),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一
年一度的“踩花山〞节,又是苗族青年男女互相倾吐爱情、定样结友的美
妙时机。青年男女,一旦相爱,男的要以花裹脚,用花围腰带赠送姑娘,
而女的也以自己千针万线亲自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结语:花山节一般
都是在四川、云南、贵州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会过的节日。一般民族的不
这人必需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踩花山〞 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来参与“踩花山〞的人敬酒,祝愿,随后宣 “踩花山〞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 彼伏,鲜花、彩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
花山节最重要的活动是倒爬花杆。爬杆者须背贴花杆,双手向上反扳, 头朝下脚在上,一纵一纵地向上跃,谁爬到杆顶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是“花 杆王〞。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与“踩花山〞的人敬酒,
【花山节是什么节日 花山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祝愿,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
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
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打“芦笙架〞(用
花山节又是苗族青年男女互相倾吐爱情、定婚结友的美妙时机。民国
花山节是什么节日 花山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时期编撰的《马关县志·风俗志》就有如下记述:每到正月“踩花山〞,
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或“踩花山〞,是 山场一开,“众苗女遥立场外作羞怯不前态,有苗男子以油脂涂予长绳,
滇东北、滇南一带苗族的传统佳节,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在每年农 两人拉其端围之,故作欲污女衣之状,诸苗女乃被迫入场,或三或五相聚
苗族花山节的文化意义与历史演变
苗族花山节的文化意义与历史演变摘要:苗族花山节是中国苗族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苗族花山节的历史演变、社会背景、文化内涵、仪式形式、艺术表现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苗族花山节的文化意义,以期为保护苗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关键词:苗族花山节;文化意义;历史演变;社会背景;仪式形式;艺术表现一、引言苗族花山节是中国苗族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花山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苗族祖先的远古时代,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如今已经成为苗族地区的一项重要文化遗产。
花山节不仅是苗族人民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苗族人民团结、和谐、幸福生活的象征。
本文将从苗族花山节的历史演变、社会背景、文化内涵、仪式形式、艺术表现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苗族花山节的文化意义,以期为保护苗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做出贡献。
二、苗族花山节的历史演变苗族花山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苗族祖先的远古时代。
据传统传说,苗族祖先在遭受自然灾害和外族侵略时,祈求神灵保佑,于是在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平安。
后来,随着苗族社会的不断发展,花山节的形式也逐渐丰富和完善。
在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苗族花山节已经成为苗族地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现代,由于苗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快速发展,苗族花山节的形式也不断变化和更新。
如今,苗族花山节已经成为苗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动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
三、苗族花山节的社会背景苗族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与苗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生活、社会制度密切相关。
苗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多变,是中国最具特色的山地民族地区之一。
苗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形成了苗族特有的自然观念、生态伦理和文化传统。
苗族花山节在苗族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花山节是苗族人民展示自身文化的场合,也是苗族人民团结、交流、互助的平台。
苗族的传说故事
苗族的传说故事苗族的传说故事:底西苗族采花节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苗族的古老前人居住在黔东南,他们的良田美地被当地的土司霸占,把他们驱逐出境,永远不许重返家园。
苗族人民的前辈只得背井离乡,扶老携幼,逃到黔西南边远高寒山区,捕飞禽、打走兽、采野菜充饥度日。
在那崇山峻岭的山凹之间,溪水长流的幽谷两旁,建茅屋、垦梯田、种植粮食,人人勤劳,五谷丰登,过着幸福的生活。
因此被人们誉为勇敢、勤劳、善良的山里人。
那时候,底西寨有幼年丧父随母长大某某的杨阿伊、杨阿娜姊妹二人像桃花一样美,心灵手巧,刺绣裁剪,犁田耙地,样样超群。
科香苗寨的好猎手侯安相非常爱慕阿伊,在多次对歌的场合中,倾吐出敬佩的心里话,向阿伊求婚。
经过长时间的了解,阿伊爱上了侯安相。
后来得到阿伊的阿妈允许,经过三媒六证定下了婚事。
阿娜和四轮碑的苗族青年吴希文相恋,两人也立下了永不变心的誓言。
镇边大将军安新镇的三儿子安得烈听到有如此绝代佳人,便伺机夺取杨阿伊为妻。
天运丙丁年,瘟疫流行,死者成千上万,杨阿伊的阿妈染病身亡。
侯安相、吴希文和杨家的亲戚帮助阿伊装殓好杨母,正设置灵堂时,土目带着一群府兵,身挂短剑,抬着馄猪馄羊闯人灵堂放下。
土目指着一个身着蓝衫、腰系丝绦的书生说:“镇边大将军安大老爷的三公子安得烈少爷有话要对你们讲,大家必须遵照安公子的话办事。
”紧接着安得烈张牙舞爪地说:“遵家父安老爷之命,传谕圣旨,‘敕令镇边大将军安新镇之子安得烈前往祭奠杨母,并令杨阿伊对灵磕头,拜堂成亲,百年偕老,永不分离’。
”杨阿伊气得破口大骂,“你这,衣冠禽兽!”杨阿娜说:“拿出圣旨看看?”“安大将军传谕就是圣旨,违者格杀勿论”。
安得烈一边说一边示意抢走杨阿伊。
跟来的教师爷大声喊道:“徒弟们快把阿伊带走!”众家丁蜂拥而上。
这时,杨阿娜的心上人吴希文提起一把锄头,左拦右架,挡住了教师爷和恶奴。
安得烈恼羞成怒,拔出佩剑直奔吴希文。
侯安相见势不妙,急拾起一砣鹅卵石掷去,正中安得烈的脑袋。
苗族的风俗踩花山的由来
苗族的风俗踩花山的由来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苗族的风俗踩花山的由来。
苗族踩花山的由来传说古时候,苗家居住在平原地方。
那地方土地宽得连着天,平得象操场,年年风调雨顺,家家有吃有穿。
那时,苗家有个王叫蒙子酉,他人很好,有九个儿子,八个姑娘。
每天夜里,他就领着儿子姑娘吹芦笙,打牛皮鼓,唱歌,跳舞。
有个晚上,牛皮鼓的声音传到皇宫,震摇了宫殿,惊动了满朝文武。
于是,皇帝派人四处查访。
一天,皇帝知道苗家有一大块好田地,家家有钱有粮,眼睛红了,心生歹念,就派兵来打蒙子酉。
皇兵每到一处就大肆抢占,无恶不作,搅得苗家不得安宁。
这下子,就把蒙子酉给惹火了,他带领苗家,一同抵挡皇兵。
但是,因为蒙子酉兵器不好,结果屡战屡败,一直被赶到深山老林里。
这深山老林,一峰比一峰大,一峰比一峰高,连绵不断。
苗家逃到这里,喊也喊不应,找也找不到。
蒙子酉就砍了一个又高又直的杉树,修枝剥皮,染成红白两色,解下他腰间的红布带,拴在花杆的一端,立在最高的山峰上,用来召见苗家儿女。
苗家人看到了,就纷纷聚拢来。
蒙子酉就在花杆下扎下营寨,叫九个儿子和八个姑娘各统领一部分苗民,分别驻守在各大山顶上。
他们一边打猎,一边耕地织布,同时造房子,打兵器。
没有几年,苗家又富裕起来。
于是,苗家又打牛皮鼓,吹芦笙,唱歌跳舞了。
牛皮鼓的声音传到皇宫里,皇帝又派来了兵将,顺着鼓声来攻打蒙子酉。
蒙子酉听到消息,就将儿子和姑娘召集起来,问:“皇兵又打来了,兵器造足没有?”他们齐声回答:“造足了。
” 蒙子酉又问:“所有关卡守严没有?”除了儿子农耍咪以外,其余的人都回答:“守严了。
”蒙子酉见农耍咪没有吱声,就生气地问道:“你呢?”农耍咪笑嘻嘻的回答:“我没有堵住关卡。
”蒙子酉听了,大怒,吼道:“你不堵关卡,难道你要放皇兵进山,杀你的兄弟姐妹,来砍我的头吗?”农耍咪仍旧笑嘻嘻地回答道:“阿爸,我想敞开大门,将皇兵引到花杆脚下,关起门来打。
苗族的花山节的风俗
苗族的花山节的风俗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地。
他们保留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花山节是苗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花山节是苗族人民在农历三月初八至十五举行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苗年”。
节日期间,苗族人民会进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展示他们独特的风俗和文化。
花山节的一个重要活动是“丰年祭祀”。
在节日期间,苗族人民会选择一位年长者作为代表,带领全村人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平安。
他们会在村寨的中心广场上搭建一个祭祀台,将新鲜的水果、糕点、米酒等摆放在台上,然后集体跪拜祈祷,表达对大地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希望。
花山节的另一个特色活动是“花山舞”。
在节日期间,苗族人民会穿上传统的节日服饰,手持花束,在村寨的田野、山间跳起欢快的舞蹈。
花山舞的动作优美、舞姿翩翩,表达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敬。
花山节还有许多其他的庆祝活动。
比如,苗族人民会举行打鼓舞、唱苗歌、打板腿等民间艺术表演,展示他们的才艺和传统文化。
同时,他们还会组织集体婚礼、病假、葬礼等仪式,加强村寨之间的联系和团结。
花山节不仅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和祈求好运的重要机会,也是他们传承和弘扬苗族文化的重要平台。
通过花山节的举办,苗族人民能够保留和传承他们独特的风俗习惯,增强族群凝聚力,促进文化交流和传统技艺的传承。
花山节是苗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他们通过举行丰年祭祀、花山舞和各种其他庆祝活动,庆祝丰收、祈求好运,并展示和传承苗族独特的风俗文化。
花山节不仅是庆祝丰收的机会,更是苗族人民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平台。
通过花山节的举办,苗族人民能够加强族群凝聚力,促进文化交流和传统技艺的传承。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个花山节的到来,感受苗族人民的热情和独特魅力。
苗族的花山节的风俗
苗族的花山节的风俗
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其中,花山节是苗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花山节通常在农历正月初六至初十举行,持续五天。
这个节日是
苗族人民为了祈求来年丰收和平安幸福而举行的重要活动。
在花山节期间,苗族人民会盖起一座彩色的花山。
花山是由竹子、竹皮、彩绸和色彩鲜艳的纸花等材料组成的,形状各异,栩栩如生。
花山高度通常在十几米到几十米之间,是苗族建筑技术的杰作。
花山盖好后,苗族人民会举行一系列的祭祀和娱乐活动。
他们会
进行祭祖、祭神、祭祀冥界的仪式,同时还会表演歌舞、打击乐和竹
竿舞等传统节目。
此外,花山节还是苗族人民进行交流和婚姻的重要时刻。
许多年
轻人会在花山节期间相识并相互倾慕,最终选择结婚。
这也增添了节
日的浪漫气息和婚庆的喜悦。
花山节以其独特的风俗和盛大的庆祝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不
仅苗族人民自己参与其中,也有来自其他地方的人们前来观看和体验。
花山节成为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
瑰宝之一。
在花山节的五天里,苗族人民用尽全力庆祝,展示了他们对生活
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这个节日不仅让人们欢快地度过时光,
同时也传承了苗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多样性。
花山节的来历有什么传说
花山节的来历有什么传说花山节对于苗族人来说是非常欢乐的一个节日,也是非常隆重的一个节日。
族人们会认真对待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盛装出席。
那么关于苗族花山节的传说,你都看过吗?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往下看看吧!苗族花山节每年花山节一道的时候,苗族举办者就会在山上立一个花杆,然后参加这个节日的人,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花杆下进行。
比如像是非常热闹的唱古歌、跳芦笙舞,都是在花杆下进行的。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
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
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
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
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
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还有一个传说,过去苗族先民部落遭到外族部落的入侵,苗族民众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苗族民众被迫四处流落。
为了招集自己的民众,苗族首领蚩尤在山上竖起花杆,让芦笙手吹响芦笙。
苗族民众听到熟悉的笙声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花杆下,开始重新生活。
从此,苗族人民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花山节”,以纪念苗族首领蚩尤,庆贺苗族人民重建新生活。
现在花山节日已经是全民族的节日非常重视的节日,没到这个节日来临的时候,全国各地的族人都会来临,会汇聚在此进行交流。
会有一个专门舞台进行表演,民族特色的斗牛、对歌、爬花杆都会出现。
小结:花山节是全民族狂欢的节日,每年这个节日来临的时候,都会汇聚四面八方的人,一起庆祝节日。
当然很多汇聚的一般都是族人,其它的也会有凑热闹的,但是会比较的少,基本都是族人。
花山节来历起源传说故事花山节是苗族的一个重要的节日,传说中非常霸道的皇帝想要霸占苗族的地盘,那苗族的蛊毒暗器啥的能放过你?那就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不得以只能到山里去,后来为了纪念英勇的战士,就有了花山节。
关于苗族踩花山的传说2500字
关于苗族踩花山的传说 2500 字 导语:对于苗族你又料及诶多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篇题为苗族踩 花山的传说的作文 。
供大家参考阅读。
希望喜欢。
苗族踩花山的传说 每年农历正月初三、 四、 五三天, 是苗族的盛大节日——踩花山。
这三天,苗家男女老少,都穿金戴银,从四面八方赶到花杆山脚下,吹芦笙,弹 响篾,踢脚架,耍大刀,斗牛,斗画眉……特别是倒爬杆更是引人 注目:一个咪朵腰扎彩带,头箍布帕,背贴花杆,伸出两只手,举过头顶,反扳 住花杆, 两只脚轻轻向上一举, 就头朝下, 脚朝上, 一纵一跃, 向花杆顶端爬去, 一个爬了另一个接上。
顿时,叫好声此起彼伏。
这就是苗家特有的踩花山。
这节目是怎么来的? 传说古时候,苗家居住在平原地方。
那地方土地宽得连着天,平得象操场, 年年风调雨顺,家家有吃有穿。
那时, 苗家有个王叫蒙子酉, 他人很好, 有九个儿子, 八个姑娘。
每天夜里, 他就领着儿子姑娘吹芦笙,打牛皮鼓,唱歌,跳舞。
有个晚上,牛皮鼓的声音传到皇宫,震摇了宫殿,惊动了满朝文武。
于是, 皇帝派人四处查访。
一天, 皇帝知道苗家有一大块好田地, 家家有钱有粮, 眼睛红了, 心生歹念, 就派兵来打蒙子酉。
皇兵每到一处就大肆抢占,无恶不作,搅得苗家不得安宁。
这下子,就把蒙子酉给惹火了,他带领苗家,一同抵挡皇兵。
但是,因为蒙子酉 兵器不好,结果屡战屡败,一直被赶到深山老林里。
这深山老林,一峰比一峰大,一峰比一峰高,连绵不断。
苗家逃到这里,喊 也喊不应,找也找不到。
蒙子酉就砍了一个又高又直的杉树,修枝剥皮,染成红 白两色,解下他腰间的红布带,拴在花杆的一端,立在最高的山峰上,用来召见 苗家儿女。
苗家人看到了,就纷纷聚拢来。
蒙子酉就在花杆下扎下营寨,叫九个 儿子和八个姑娘各统领一部分苗民,分别驻守在各大山顶上。
他们一边打猎,一 边耕地织布,同时造房子,打兵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传统节日苗族“花山节”有着怎样的来历
>“花山节”也叫“踩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花山节”的举办者要在山上立一根花杆,前来参加节日活动的人们围在花杆下,进行祭花杆、唱古歌、爬花杆比赛、跳芦笙舞、武术表演、斗牛、对唱山歌等活动。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
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
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
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
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
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
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还有一个传说,过去苗族先民部落遭到外族部落的入侵,苗族民众在首领蚩尤的带领下奋起反抗,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苗族民众被迫四处流落。
为了招集自己的民众,苗族首领蚩尤在山上竖起花杆,让芦笙手吹响芦笙。
苗族民众听到熟悉的笙声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花杆下,开始重新生活。
从此,苗族人民就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花山节”,以纪念苗族首领蚩尤,庆贺苗族人民重建新生活。
现在,“花山节”已成为苗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交往交流的重要活动。
每逢“花山节”,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花山场,进行文艺表演,开展各种经贸活动。
“花山节”已经成为苗族重要的节日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