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二班 说不尽的桥 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串词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桥的种类、结构、历史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小组合作和综合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桥的认识。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当地桥梁的历史与特点。
(3)结合课内学习,举办“中国桥”文化讲座,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桥梁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桥的种类、结构、历史及其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小组合作和综合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桥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桥的定义、种类和结构。
(2)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世界各地的桥梁美景。
(3)引导学生思考桥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桥的历史和发展。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座当地桥梁进行调查访问。
(2)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搜集桥梁的相关信息。
(3)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课内学习,选择一座自己感兴趣的桥梁进行深入研究。
2. 完成调查报告,内容包括:桥梁的名称、位置、历史、结构、特点等。
3. 下一节课分享研究成果,进行小组讨论。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小组评价: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总结小组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
桥的创新设计与技术革新
创新设计
为了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和审美要求,桥 梁设计不断创新。例如,采用斜拉桥、悬 索桥等新型结构形式,提高桥梁的跨越能 力和稳定性;同时,融入艺术元素和历史 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桥梁景观。
VS
技术革新
在桥梁施工和维护过程中,不断引入新技 术和新设备。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桥梁 检测和维修,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采 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桥梁的运行 状态,确保桥梁安全运营。
桥
的 设 计
第 二
与章
建
造
桥的设计理念与原则
桥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其使用功能,如承载、通 行、跨越等。 确保桥的结构安全、稳定,能够抵御自然灾害 和人为破坏。 在满足功能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桥 的建造成本和维护费用。 注重桥的造型、比例、色彩等美学要素,使桥 成为城市或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功能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 美观性原则
桥
的 功 能
第 三
与章
作
用
桥的交通功能与意义
桥梁作为跨越河流、海峡、道路等障碍物 的建筑物,首要功能是连接两岸,使交通 得以顺畅进行。 连接两岸 桥梁的建设往往能够缩短两地之间的实际 距离,减少绕行,提高交通效率。 缩短距离 桥梁的建设能够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 促进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促进区域发展
桥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桥作为连接两岸的建筑物,在文化中常被赋予连接、沟通、过渡等象征意义。 它代表着人们跨越障碍、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努力。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中,桥还可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例如,在爱情故事中,桥往往象征着相遇、相知、相守;在人生哲理中,桥 则可能代表着人生的转折点和选择。
综合性学习 说不尽的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2)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等途径,了解我国著名的桥梁。
(3)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桥的相关交流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等途径,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增强对我国桥梁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民族自豪感。
(2)学生学会珍惜资源,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3)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功能。
(2)我国著名的桥梁及其特点。
(3)运用英语进行桥的相关交流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桥梁设计和建造的技术原理。
(2)桥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3)英语在桥梁相关话题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各类桥梁的图片、资料和视频。
(2)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和教具。
(3)制定教学评价标准和反馈方式。
2. 学生准备:(1)提前了解桥的基本概念,收集有关桥梁的资料。
(2)准备英语表达桥的相关词汇和句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各类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桥梁的作用和意义。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桥梁知识,教师总结并板书。
2. 自主学习:(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图片等途径,了解我国著名的桥梁。
(2)教师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设计、功能和文化内涵。
3. 课堂讨论:(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关于桥梁的讨论,分享所学知识和观点。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引导学生总结和提炼桥梁的特点和价值。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桥梁设计和制作,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引导学生优化设计方案。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阅读和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了解桥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2. 学会欣赏桥梁的美,提高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 通过实地考察或观看桥梁建筑视频,了解桥梁的建造过程和技术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对我国桥梁事业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2. 学会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桥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2. 学会欣赏桥梁的美,提高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桥梁的科学原理和艺术价值。
2. 如何激发学生对桥梁研究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桥梁的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搜集资料的工具(如互联网、图书馆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各种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了解桥的种类、结构、功能及其在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搜集到的桥梁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桥梁的科学原理和艺术价值。
4. 案例分析观看桥梁建筑视频,了解桥梁的建造过程和技术特点,分析桥梁在设计和施工中的创新之处。
5. 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桥梁设计比赛,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设计出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桥梁。
6.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设计成果,全班同学共同评价,选出最佳设计奖、最具创意奖等。
7.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强调桥梁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
8. 课后作业9.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
10.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最新的桥梁建设动态,了解桥梁技术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桥梁研究的兴趣。
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教案范文
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桥梁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
(2)学生能够了解我国著名的桥梁及其历史背景。
(3)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获取桥梁的相关信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梁知识,分析并评价桥梁的设计和功能。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桥梁的相关知识。
(2)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桥梁的设计和功能。
(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增强对桥梁工程的认识,培养对桥梁建筑的兴趣和爱好。
(2)学生感受桥梁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交通运输行业的认识。
(3)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桥梁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
(2)我国著名的桥梁及其历史背景。
(3)桥梁的设计和功能。
2. 教学难点:(1)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2)桥梁的功能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资料、案例等。
(2)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方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桥梁相关知识。
(2)准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桥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桥梁的基本概念和结构特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座我国著名的桥梁进行研究。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桥梁的历史背景、设计和功能。
(3)学生代表汇报研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活动:(1)学生动手制作桥梁模型,体会桥梁的结构设计和功能。
(2)学生展示制作成果,互相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收获和不足。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八年级必修)
活动目的:1、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知识,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2、领略桥文化,提高语言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活动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桥的资料。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桥”,凡是有关桥的诗、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故事及桥的分类,桥名的由来等,都可以参加活动。
2、把全班分成两个小组,由二人主持桥梁知识竞赛活动,教师任评委。
活动过程:开场白:出示几幅风格不同的桥图片。
真是一座桥,一处景致,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
“桥”,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画家影师的宠物。
唐代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宋代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三国演义》里的虎将张飞:“当阳桥头一声后,喝断桥梁水倒流。
”今天我们就一起步入“桥”的世界,感受那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第一轮:必答题,答对一题加10分。
1、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2、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哪座桥?(江苏苏州的宝带桥)3、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四元桥)4、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哪座桥?(山西晋祠鱼沼飞梁)5、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是哪座桥?(广州潮州广济桥)6、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哪座桥?(波斯湾上的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桥)7、诗“晓月照卢沟,大河曾流泪和血;狼烟腾燕蓟,长桥犹记恨与仇。
”是写的在哪座桥上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卢沟桥七七事变或者卢沟桥事变)8、“一桥飞架南北,开堑变通途。
”是描写的哪座长江大桥?(武汉)9、现存唯一的五亭桥在我国什么地方?(江苏扬州瘦西湖)10、由茅以升亲手设计、建造,通车80多天后他又亲自下令炸毁的桥梁是哪座桥?(钱塘江大桥)11、电视剧《白蛇传》是以哪座桥为背景,讲述一个浪漫而又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断桥西湖旧十景之一。
美丽的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的相会之桥,位于白堤始端。
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古时桥上有门,门上有檐,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像断了一样,所以称作断桥。
综合性学习 说不尽的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桥的历史、文化、科技和艺术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桥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桥的定义:介绍桥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桥的功能和作用。
2. 桥的历史:介绍中国古代桥梁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赵州桥、卢沟桥等著名桥梁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3. 桥的文化:通过讲解桥梁故事、传说,让学生了解桥在民间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4. 桥的科技:讲解现代桥梁工程的科技应用,如悬索桥、斜拉桥等,让学生了解我国桥梁技术的国际地位。
5. 桥的艺术:分析桥梁建筑的艺术特点,如形式、结构、材料等,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桥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桥梁为例,深入讲解桥梁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价值。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桥梁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安排1. 每节课时:45分钟2. 教学周期:5周3. 教学方式: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比较分析等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小组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对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口头报告和写作中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学生创新能力:评估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比较分析中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桥梁,激发学生对桥梁的兴趣。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桥的定义、历史、文化和科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桥梁,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了解桥梁的各个方面。
说不尽的桥综合性活动案例谈
说不尽的桥综合性活动案例谈【活动背景】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和课程组织形态,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本次活动的开展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以说明文为主,说明对象是中国古代的建筑及装饰:桥、园林、故宫、屏风。
其中关于桥的文章有两篇:《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一篇是说明文、一篇是知识性的小品文。
这两篇文章让同学们对桥以及如何欣赏桥之美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学了这两篇文章之后,有必要对桥作进一步的探讨。
这样可以使学生既能更全面地了解各有特色的桥,学会运用说明性语言,也能领略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参与活动的锻炼,基本形成了对综合性活动的初步认识。
对活动主题的确定、人员的分配、展示方案的确定等环节都比较熟悉。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能够较好地完成所在小组内的各环节的任务,最终达成学习目标。
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性、灵活性、自主性的特点,给语文课程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列的问题,特别是活动过程如何操作、活动如何评价等,所以我想借这个活动来摸索一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可行的实施策略,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活动目标】1.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桥的构造,了解桥的知识,丰富桥的文化2.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把学生引进活动的主题。
让学生再次阅读《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中的片段,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学生们大多对各地区各种桥的外形结构的设计、桥与周围景物的配合印象深刻,特别是《桥之美》中丝丝拂柳与小石桥相配合的烟雨江南让学生们更是陶醉其中。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学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说不尽的桥》是美国作家弗莱特.米切尔所著的一篇短篇小说。
以期通过这篇小说来开展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对多种学科知识的整合、交叉和应用。
通过这种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达到了传授知识和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针对《说不尽的桥》这篇短篇小说,探讨如何综合性学习。
一. 学科交叉说句实话,学科交叉是综合性学习的关键之一。
本文中的小说《说不尽的桥》不仅有文学的内涵,其中也蕴含了物理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要素。
例如,当女主人公逃离警察追捕时,她通过汹涌的河水游到了对岸。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在生物学、力学、流体力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基础上,为这一事件进行解释。
例如,为什么鱼类能够在水中自由游动?它与水的比重、水中的摩擦力、发力的方式等等都有关系。
类推到人,如果一个人遇到河流阻挡,如果他想要渡过河流,他需要付出什么努力?我们需要考虑到水的力量、人的体力、水的温度、河岸的情况等等。
这样学科交叉的思考,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去解释同一个问题。
二. 团队合作在学校中开展综合性学习,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
在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团队合作的学习。
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短篇小说进行学习,然后再舞台演出的形式,呈现给全校。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学生有不同的任务和角色,例如导演、演员、音乐指导等等。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责任,需要在团队从事贡献。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学习到团队协作、权责明确和沟通的重要性等。
三. 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综合性学习当中重要的一种思维。
在学生对这篇小说进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以达到对文本的处理、解释、评价和应用等目的。
在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整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女主人公在逃离追捕时,游到了对岸,然而,她很快就意识到某些事情了,这表明什么?这些事情给她带来什么?她选择离开之前钓鱼的地方,这与她为什么被敌对的警察追捕有什么关系?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表弟的角色,在较大层面上引导学生思考“同理”概念。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桥梁的定义、分类及特点,知道桥梁设计的基本原理。
2. 学会欣赏各种类型的桥梁,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桥的定义:桥是一种建筑物,横跨在河流、道路、铁路等障碍物上,用以连接两岸或两侧,使交通畅通无阻。
2. 桥的分类:根据材料、结构形式、跨径大小等不同特点,桥梁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木桥、石桥、钢桥、混凝土桥、拱桥、悬索桥等。
3. 桥的特点:桥梁具有承载能力大、跨越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美观实用等特点。
4. 桥的设计原理:桥梁设计要考虑荷载、跨度、材料、结构形式、施工技术等多种因素,确保桥梁的安全、稳定、经济、实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桥梁的定义、分类、特点及设计原理。
难点:欣赏各类桥梁的美,学会从不同角度评价桥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桥梁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桥梁的特点及设计原理。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
4. 利用欣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桥梁的定义及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图片等途径,了解桥梁的分类及特点。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桥梁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桥梁的设计原理及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从审美角度评价各类桥梁的美。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桥梁的重要性和欣赏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桥梁设计的实践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座桥梁。
六、教学拓展:1. 桥梁博物馆参观:组织学生参观桥梁博物馆,了解桥梁的发展历程、著名桥梁及其设计者。
2. 桥梁设计比赛:举办一场桥梁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桥梁。
3. 桥梁摄影展:组织学生拍摄身边的桥梁,举办摄影展,提高学生对桥梁美的发现和欣赏能力。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教学目标:1、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增强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
4、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欣赏桥上附着的文化及其内涵。
对收集的大量材料进行归纳、分析并从中探究出有价值的内容。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确定四个探究子课题:①谈桥论名;②桥与文学;③听听桥故事;④桥意新释。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围绕自己的任务,分头展开探究,自习课上分小组整理汇报资料。
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和帮助学生搜集信息和筛选信息。
2、师生共同收集有纪念意义或欣赏价值的桥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桥的图片:(“碇步桥”)初看到这幅照片中的水上建筑,不像桥,但它确是桥。
它是最原始的桥,名叫“碇步桥”。
青白条石砌成,高低错落,古朴美观。
“桥面”上印下的是岁月的足迹。
(“廊桥”)因其桥上有廊,故曰:廊桥。
又因其形如蜈蚣蜿蜒于山涧之上,当地人又称其为“蜈蚣桥”。
青山绿水之间,多了一份神异。
(“八字桥”)这张照片上的桥,色彩斑驳,陈旧破落。
不过,这却是中国最早的立交桥。
外表虽不起眼,可它身上却承载着我们先人聪明才智。
(“泸定桥”)这座桥你一定不陌生,[众生齐说:泸定桥] 不错,看到“泸定桥”,我们眼前就不由得浮现出红军战士在桥上用鲜血演绎惊天动地的壮举,让人热血沸腾。
(“枫桥”)说到“枫桥”,大家就会想起张继的《枫桥夜泊》。
大家一起来背诵《枫桥夜泊》。
学生集体背诵。
其实,不论是古代的桥,还是现代的桥,它们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交通上的便利,还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桥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它的丰富性和综合性为世人所惊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世界,一起领略桥文化魅力。
同学们课前的探究活动已经了初步的成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成果。
首先请第一组的代表给我们“谈桥论名”。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桥梁的历史、文化及建筑特点。
(2)学会欣赏桥梁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桥梁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了解桥梁的历史、文化及建筑特点。
2. 学会欣赏桥梁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桥梁的文化内涵。
2. 学会评价桥梁的价值。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桥梁的图片、资料。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桥梁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桥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美。
(2)简要介绍桥梁的历史、文化及建筑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桥梁的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案例,深入了解桥梁的文化内涵。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欣赏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桥梁图片,介绍桥梁的历史、文化及建筑特点。
(2)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桥梁的价值,提高审美能力。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观察、分析桥梁的特点及价值。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桥梁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3. 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如何?4.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5. 学生的反馈如何,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包括对桥梁知识的理解、参与度和合作情况等方面。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八、教学调整根据教学反思和评价与反馈的结果,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桥梁博物馆或者实地考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加深学生对桥梁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docx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说不尽的桥一一领略桥文化魅力“说不尽的桥”是八年级第三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前,立足于当地教学资源,发动络等多种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促其形成个性认知并形成文字;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今中外桥建筑,本地桥特色,集画、音于一体的桥文化等,组织学生围绕四个探究话题一一桥名趣谈、桥与文学、家乡的桥、小设计师。
同学们既是参观者,又是解说员;既是表演者,又是鉴赏家、设计师。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课堂容量,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想象力,为学习活动构建了精彩的平台。
课型:综合性学习课活动目标:1、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比较全面地了解桥,如结构、功能、建筑材料,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3、了解家乡的桥。
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获取知识的习惯。
4、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课前准备:1、学生一—收集关于桥的图片、故事、诗词、歌曲,初步了解各种类型的桥。
2、教师一一制作课件,带领学生观赏学校外的银湖大桥。
将学生的资料分类,布置分组准备重点。
课堂导入:宋#82 26;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唐#8226;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每首诗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桥,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
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今天就让我们步人“桥''的世界,一起来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 一展开活动㈠、桥名的由来。
地名命名——赵州桥(河北XX 县)形状命名一一钥匙桥(周庄)、宝带桥(苏州)由传说故事命名放生桥(上海朱家角)断桥(杭州西湖)铁索桥莲花桥鹊桥a .当阳桥的故事,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
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难抵曹操大军。
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丢下百姓,于是只能日行十几里路。
综合性学习 说不尽的桥(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了解桥的分类、功能及其在我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关爱桥梁、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桥的分类:梁桥、拱桥、浮桥、吊桥等。
2. 桥的功能:交通、观赏、防御等。
3. 我国著名的桥梁:赵州桥、卢沟桥、南京长江大桥等。
4. 桥的文化内涵:桥在民间传说、诗词、绘画等领域的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桥的分类、功能及我国著名的桥梁。
2. 教学难点:桥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各个领域的表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桥的分类、功能及我国著名的桥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桥在民间传说、诗词、绘画等领域的表现。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探讨桥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意义。
4. 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桥的设计和模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激发学生对桥的兴趣。
2. 讲解桥的分类、功能及我国著名的桥梁,让学生了解桥的基本知识。
3. 分析桥在民间传说、诗词、绘画等领域的表现,引导学生感受桥的文化内涵。
4. 布置小组讨论任务:探讨桥的文化内涵及其保护意义。
6.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桥的设计和模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桥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8.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有关桥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评价1. 教学内容: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了解桥梁的结构和设计原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践活动成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资源:桥梁图片、视频资料、相关书籍、桥梁设计软件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模型材料等。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案2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活动目标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养成借助网络和图书来查找资料的习惯,掌握做知识卡片和小档案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活动准备让学生了解关于“桥”的力学原理及“桥”分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做摘抄并做成知识卡片;学生查找当地各种桥梁、世界名桥的资料,建立桥梁档案;每人将收集资料装入资料袋,交给老师打分后,同学相互间交流。
搜集有关中外名桥的一些图片或照片,做成课件,上课备用。
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分别安排桥梁知识和桥梁文化两个小组。
两个小组又细分为“桥梁分类”“桥梁建材”“桥梁之最”“中外名桥”“桥的故事”“桥的命名”“桥诗”“桥联”“桥梁设计”等各子小组。
小组内的同学设计互动问题,准备好课件,教师参与安排指导。
课后以“桥”为内容,各小组自办一份手抄报,做材料上积累,班内做成果展示。
(提前一周左右布置,让学生充分准备)活动步骤四小组擂台,各子小组各选派一名主持。
利用课余时间先装饰教室,美化黑板写上标题“桥之旅”。
上课时由老师导人,桥梁竞赛活动开始。
■导入活动宋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唐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每首诗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桥,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
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今天就让我们步人“桥’’的世界,一起来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展开活动第一轮由知识小组选派一个主持向大家提问,四小组同学抢答。
(对一个加10分)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几类?(梁桥、浮桥、吊桥、拱桥……)桥从功用的角度主要分几类?(公路桥、铁路桥、公路两用桥、立交桥……)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石头、木材、竹、钢筋水泥、钢铁……)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是河北赵县的赵州桥)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哪座桥?(是江苏苏州的宝带桥)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四元桥)第二轮请文化小组派一个同学主持,做必答题。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学设计5
语文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活动目标:2、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修养,激发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情感4、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活动课时两课时◆活动准备:1、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指导短文,围绕“桥”这个事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研究方向,结成兴趣小组。
(每个小组人数以五至十人为宜)2、教师按照桥梁知识、桥梁文化两个基本方向把学生分为两大组。
两个大组再根据学生自定的研究方向细分为若干小组。
(如桥梁历史、桥梁分类、桥梁世界之最、桥的传说故事、桥的诗歌、桥梁图片、桥梁新解等等)3、各小组的同学制做知识卡片,各组间相互交流。
4、小组协商互动问题,教师统筹协调。
5、自行拍摄、收集地方桥梁图片或绘制家乡桥梁美术作品。
6、各小组组内成员团结协作,制作电子板报,放入学校网站。
(条件不具备的,也可以制作手抄报或自定展示形式)7、聘请3-6名科任老师担当评委。
本活动指导老师担任记分员。
(注意:以上活动准备提前两周左右开始,教师事先要有明确的计划安排,确保活动按时按质的完成)◆活动场所:多媒体教室。
各小组分开坐好,每组亮出各自组名。
(如桥梁故事专家、桥梁图片大观、桥梁分类专业组等,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命名)◆活动步骤:【活动导入】教师:提起“桥”,你眼前浮现的是什么呢?是那造型各异,形神兼备的现实生活中的桥梁,还是神话里的鹊桥?亦或架在你我心间的勾通之桥?古往今来,桥以其独特的美感和带给人丰富的联想与感受,让多少文人墨客,丹青名笔为之倾倒。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桥的世界,用我们的慧眼来发现桥,感受桥!【活动过程】◆活动小结1、综合评选:(学生民主投票)1优胜小组两个;2单项奖两个:“最佳表现奖”、“最佳成果展示奖”各两人。
2、教师小结:两个课时的学习让我们掌握了不少有关桥的知识,我想,大家对桥的了解应该更丰富更全面了。
课堂学习虽然就要结束,但是,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对生活的探索远没有停止,它会随着我们生命的延续而继续向前延伸,一直到达无穷远、无穷大的境界!◆课外延伸以“桥”为话题,自选方向,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场白:
男: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往来之桥。
女: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今天,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
女:这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春天。
男:这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春天。
女:我们相约在这里,享受冬日,享受综合性学习的欢乐!男:我们相聚在这里,用心感受真情,释放你的激情!
女:让我们一起祝愿在座各位:
合:身体健康、学习顺利、生活幸福、天天欢乐!
合“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女:我们的综合性学习分为五大环节,请大家仔细品味并做好笔记。
节目串词:
一、名称、故事“百家”谈
1、合:进入今天的名称、故事“百家”谈
女:杭州西湖一直以美景著称。
而西湖附近也矗立着一座美丽的桥——西湖断桥。
男:有请周子煜同学为我们做更深的讲解吧。
2、女:的确,断桥残雪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让我们听一首好歌,共同欣赏《断桥残雪》。
3、女:了解了西湖断桥的知识,下面让我们放宽心情,感受一下它动人的传说吧!
男:有请宁贺同学来给我们讲一下西湖断桥的传说吧!
4、男:欣赏了西湖断桥,我想大家都等不及了解更多的桥了吧!女:那么请张泽同学为我们讲一讲仙人桥和糖桥吧!
5、女:关于桥的名称和故事的环节快接近尾声了,那就总结一下吧!
男:我觉得也是,想必大家也有共同的想法。
那么,请张桐同学来做做总结吧!
二、诗歌共赏
6、男:关于桥的名称和故事就介绍到这。
女:不过,别灰心,又迎来了关于桥的诗歌的环节。
合:进入今天的诗歌共赏。
男:就由赵浚同学来给我们朗诵关于桥的诗歌吧!
三、成语一条龙
7、男:进入下一个环节成语一条龙。
女:那就欢迎邱悦同学带来关于桥的成语吧!
(完毕:主持人介绍桥的成语,同学们做好笔记。
)
四、对联、歇后语排排队
8、男:第四个环节为对联、歇后语排排队。
在这个环节中,经典的对联和歇后语正等着你的检阅。
女:有请于波同学带来精彩的介绍!
五、家乡桥儿大家赞
9、男:欣赏了不少外地的桥!大家是不是也想到我们家乡的桥了呢?
女:是呀!此时,我不禁想到咱们家乡的门都大桥。
男:那就由李岱霏同学读一读关于咱们家乡大桥的文章吧!10、男:下面有请智慧与美貌并重的“珊儿”姐展示她笔下的门都大桥。
结束语:
女:伴着最后一个环节的结束,我们的综合性学习也要结束了!男:美好时光流逝的如箭一般!
女:快乐生活消失的如风一样!
男:昨天的生活已成为历史,明天的征程任重道远。
女:让我们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无畏的勇气,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谱写新一天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合:八年二班“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主题活动到此结束!
祝大家今后的生活美好快乐!学习更上一层楼!
女:有请老师作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