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五大工业区
日本五大工业区
日本五大工业区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湾、骏河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这一狭长地带成为著名的太平洋带状工业区。
这一地带占全国面积的20%,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人口和9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日本全国共有10个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只有札幌在北海道),拥有全国工业产值的71.9%,钢铁工业产值的81%,化学工业产值的79.3%。
这种布局的特点,是与日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情况以及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地位有关。
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曾使日本大大节省了能源资源的运输费用,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6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原有工业带已经发展到饱和状态,供水、用地紧张,提出了工业再配置问题,出现了分散的趋向。
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也引起日本工业地理分布的变迁,在省能源省资源的新工业时代,减轻运输负担的考虑已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工业化落后地区却由于劳动力丰富、地价便宜、自然环境好,对于新工业建设反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因此日本工业布局出现了分散化的倾向。
例如九州岛已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被称为“硅岛”,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
但是目前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和濑户内海沿岸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以东京为中心,关东平原为腹地,包括东京、横滨以及川崎、千叶、横须贺等大中城市在内的日本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以机械(汽车、精密机床、电子产品等)、钢铁、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印刷出版等部门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
近年来,特别是在东京,为保护首都环境,工业部门结构有所变化,印刷出版业、电器仪表等部门发展迅速,冶金、化工等部门或外迁或改建,比重不断下降。
该工业区印刷设备已占全国70—80%,电器仪表占全国三分之二。
阪神工业区,以大阪、神户、京都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体的综合工业区,成为日本第二大工业区。
名古屋(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化工业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以轻纺工业为主的结构。
亚洲日韩经济地理-24页word资料
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处于北纬30°~45°,东经123°~150°之间,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日本海岸线长3万多公里,多海湾和良港可能是靠海,交通方便日本的领土作为岛国,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组成,它们和周围众多的小岛一起组成了日本群岛。
日本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首都东京。
日本的地形特点(1)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多位于沿海。
富士山作为日本的象征,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活火山。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2)日本火山、地震频繁。
因为日本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形成世界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日本的传统民居多采用质地较轻的材质建筑。
(3)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于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十分有利。
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
日本的气候与资源(1) 气候日本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海道岛及本州岛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本州岛以南、四国岛和九州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首都东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四季不分明,冬暖夏凉,降水丰富。
海洋性特征明显。
夏秋季节多台风。
(2)资源矿产资源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主要进口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森林、水能资源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日本的经济(1)发达的经济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经济强国,也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日本的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中所占比重很大,日本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世界地理杨青山
世界地理杨青⼭厄尔尼诺:是指⼀种东太平洋⾚道地区海⽔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候和海洋环境异常的⼀种信号。
其显著特征是⾚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出现显著增温。
拉尼娜:是指⾚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热带海洋和⼤⽓共同作⽤的产物沙漠化:由于⼈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态环境相互作⽤造成⼟地⽣产⼒下降,⼟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沙漠景观的⼟地退化的过程。
⾚潮:有机物分解后使海⽔出现富营养化,加快了海⽔中某些海藻的⽣长,从⽽导致⾚潮产⽣。
欧盟是经济区域化⽔准最⾼的地区,是⼀个内部充分开放对外相对封闭的经济区域。
20世纪50年代建⽴“关税同盟”,1999年推⾏共同的货币“欧元”和设⽴与之相适应的欧洲银⾏。
这个经济区使欧洲成为了⼀个⼈员、货物、资本、劳务和知识可以充分流动的经济区。
具有实质性的中央调节功能;有中央银⾏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调整利率,有共同的外贸标准和外贸政策以及统⼀的政治经济决策机构东盟:是⼀个促进内部贸易、⼯业合作,对外促进共同的经贸关系。
⼒求成为具有解决内部国际政治关系能⼒的国际组织。
必须依赖外部资源和市场的区域。
APEC:它是⼀个地跨亚洲、太平洋和美洲,有21个经济体参与的⾮正式的经贸合作议事体制。
这个组织可以就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合作、就共同关⼼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就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出现的问题进⾏讨论,做出政府的承诺和实⾏共同的措施。
中东:中东位处于亚欧⾮三⼤洲的连接地带,南、西、北三⾯分别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海和⾥海,故常称之为“三洲五海之地”。
阿拉伯世界:具体包括23个国家和地区,即有西亚的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等,⾮洲的埃及、利⽐亚、苏丹等,因其⼈⼝以操阿拉伯语和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为主,因此被泛称为“阿拉伯世界”。
出⼝导向型⼯业化:依据⽐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把所⽣产的具有国际竞争⼒的产品向国外出⼝,以此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即为出⼝导向型⼯业化进⼝替代⼯业化:是指⼀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业品进⼝,促进国内有关⼯业品的⽣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品,为本国⼯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业化。
世界主要的工业地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全球制造 业的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相对集中 的世界工业地带
世界工业地带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 半球中纬度地区,呈东西向不连续的带状分布。 主要有:
北美工业地带—— 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地带
西欧工业地带—— 现代工业的发源地
东欧工业地带—— 资源型重工业地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世界著名的临海工业地带
1、工业中心: 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
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等 2、地位: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 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 合性大型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
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 和技术力量雄厚,有统一的电 4、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 网,交通便利 工业结构最完整,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 新材料、汽车、微电子等工业发达 5、方向: 今后将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 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6、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7、解决: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1、工业中心: 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经济 开放区各城镇。 2、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利用外资发展本 区工业提供有利条件,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4、方向:利用特区的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发展以出 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 5、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6、解决:西电东送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的特点
运输、能源和原材料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 的区位选择影响力减弱。
劳动力价格和距离市场远近的影响力也相 对下降。
技术集聚程度、人才、信息、环境、交通 通讯等因素的影响力加强。
特点:
日本国概况试题及答案
---------------------日本国概况-----------------------第一章地理1.日本的第二大岛是______。
北海道2.日本的山地和丘陵约占日本总面积的______。
80%3.日本的人口总数为______。
123684.日本最大的油田是______ 占原油产量的97%。
新泻油田5.在日本铁路运输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______。
新干线6.在日本47个行政区域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__。
大阪府7.日本的年平均降水量为______ 毫米。
1600-18008.日本的都道府县的行政长宫被称为______。
知事9.位于日本本州最北端的县是______。
青森县lO.被称为日本三景之一的是位于仙台附近的______。
松岛11.千叶县是位于东京湾东侧的______。
房总半岛12.关东地方第三大城市,京滨港区一部分的港口是______。
川崎市13.长野县地处本州中央高地,被称为“______”。
日本的屋脊”14.耐火砖生产居全国第一的县是______。
石川县15.盛产“江州米”,称为“近畿谷仓”的县是______。
滋贺县16.具有两千年耕作历史的先进农业生产县是______。
奈良县17.竹子产量居全国第二并有近百个渔港的县是______。
山口县18.县厅设于松山市的县是______。
爱嫒县19.位于日本最西端的长崎县被称为是日本的“______”。
“西大门” 20.福冈市的手工业以织绸著名,称为“______”。
博多织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1.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是位于______③①福井县②富山县③滋贺县④京都府2.日本的第二大平原石狩平原位于______④①新泻②九州③名古屋④北海道3.日本矿产年产只有80万吨,99.4%依靠进口的是______③①石油②煤③铁④铜4.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木材进口国,占进口贸易的______②①第一位②第二位③第三位④第四位5.日本交通运输系统的特色是高度依靠______①①铁路运输②公路运输③海上运输④空中运输6.日本的第一大港是______①①横滨②神户③名古屋④东京7.在日本47个行政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①①北海道②大阪③京都府④冲绳县8.苹果栽培面积占全国的60%,产量占全国的70%的是______①①东北地方②关东地方③中部地方④九州地方9.工业生产居东北地方首位的县是______②①宫城②福岛③秋田④山形10.被称为“水果之乡”的县是______②①青森②山形③秋田④岩手11.草莓产量居全国第一的县是______③①茨城②群马③枥木④琦玉12.县厅设于横滨市的县是______④①琦玉②千叶③群马④神奈川13.工业生产总值居日本第二位的城市是______③①东京②横滨③大阪④名古屋14.关东地方的第三大城市是______③①仙台②横滨③川崎④宇都宫15.在日本的五大工业地带中,位于第四位的是______③①濑户内②阪神③北九州④中京16.牡蛎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三,养殖历史有百年以上的县是______①①广岛②山口③冈山④香川17.素有“水上城市”之称的城市是______②①大阪市②广岛市③大分市④福冈市18.享有“泉都”之称的县是______③①广岛②箱根③大分④熊本19.位于日本九州岛最南端的县是______④①长崎②佐贺③福冈④鹿儿岛20.和我国南京市结成友好城市的城市是______④①横滨②大阪③神户④名古屋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影响日本气候的因素包括______①②③④⑤①地形②季风③海流④台风⑤梅雨2.日本地下资源埋藏量较多的是______②③⑤①石油②硫磺③煤④铁⑤石灰石3.日本新干线线路包括______①②③④①东海道线②山阳线③东北线④上越线⑤常盘线4.在下列各县中,属于近畿地方的是______①②④⑤①三重②奈良③福井④兵库⑤和歌山5.同我国西安市结成好友城市的城市是______②③①东京②奈良③京都④名古屋⑤横滨6.“中京工业地带”包括______②③④①福井②爱知③岐阜县南部④三重县北部⑤富山7.最著名的“京都三祭”是______②③⑤①元旦祭②葵祭③祗园祭④平安祭⑤时代祭8.大阪府的主要名胜古迹有______①②④①大阪城②四天王寺③东大寺④难波宫⑤春日社9.日本的五大港口是______①②③④⑤①横滨②神户③名古屋④东京⑤北九州10.北九州市是由下列哪几个市合并而成______①②③④⑤①八幡②若松③户佃④小仓⑤门司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中央高地”:答:日本有两大山系,一是从北海道直贯本州北部的北湾山脉,呈南北走向;另一个是从本州往西横贯四国、九州的南湾山脉,两条山脉在本州中部汇合,形成中央山结,又称“中央高地”。
航空运输地理单元八IATA三区概况
服务业
服务也发达,占就业人数的60%以上
7
IATA三区·南亚次区
印度地理特征 面积:320.14万km2 热带沙漠气候 印度河恒河平原 孟 加 拉 湾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人口:12.1亿
首都:新德里
民族:印度斯坦族为主 宗教:印度教、伊斯兰教 地理特征 气候特征
阿 拉 伯 海
德干高原
印度经济特征 印度洋 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金砖五国之一。 传统工业(纺织、化工、钢铁)新兴工业(汽车、电子、航空)并举 世界最大粮食生产国,但产量不稳。 旅游业、服务业比较发达。
8
IATA三区·南亚次区
DEL.印度首都。印度北方 最大城市,商业中心。 BOM. 印度西海岸最大城市,全国最大 港口。世界最大棉纺织品出口港。印度 的商业和娱乐业之都。
新德里 孟买
9
IATA三区·东南亚次区
泰国的地理特征 山区 呵叻高原 首都:曼谷 人口:6 825万 面积:51.3万km2 气候特点 民族:泰族、华族 宗教:佛教 地理特点
大沙沙漠 印 度 洋 澳大利亚 大盆地 大澳大利亚湾
昆士兰州
塔斯马尼亚岛
南澳大 利亚州
塔斯马尼亚州
13
IATA三区·南太平洋次区
澳大利亚经济与产业 资源特点:矿产丰富,环状分布 煤 1.农牧业 a.发达,自然资源丰富 b.以气候为标准的专业化分区 c.大型专业农场为主体 d.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和条件 2.工业
马来西亚
次区 东南亚 东南亚 东南亚 东南亚 东南亚 东南亚 东南亚 东南亚 东南亚 东南亚
英文名 HoChiMink City Osaka Seoul Tokyo Mumbai Delhi Karachi Melbourne Sydney Nadi
日本工业空间分布格局与原因分解
该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但却拥有日本全国人口和工厂数的 60%,工人 总数的67%以上,工业产值的75%,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设备能力的95%,以及 重化学工业产值的90%以上。
特别是战后新建的大量消费原料的资源型工业,全部分布在这一带,成为临海 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不仅是日本、也是世界最发达的工 业区之一。
2017/10/20
京滨125cm化油器 京滨工业区
京滨大绵羊化油器
京滨工业区正在排气
阪神工业区,以大阪、神户、京都等城市为中心, 形成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体的综合工业 区,成为日本第二大工业区。 战后,这个工业区扩展很快,它一方面向西,即 顺着尼崎、西宫、神户、明石等沿海城市向兵库 县扩展,另一方面向南,即顺着堺、岸和田、阪 南等沿海城市向和歌山县延伸。从战后到1975 年,仅在堺、泉北地区填海形成的工业用地就达 1705公顷。
京滨工业区,以东京为中心,关东平原为腹地,包括东 京、横滨以及川崎、千叶、横须贺等大中城市在内的日本 最大的工业区。 以机械(汽车、精密机床、电子产品等)、钢铁、石油冶 炼和石油化工、印刷出版等部门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 近年来,特别是在东京,为保护首都环境,工业部门结构 有所变化,印刷出版业、电器仪表等部门发展迅速,冶金、 化工等部门或外迁或改建,比重不断下降。该工业区印刷 设备已占全国70—80%,电器仪表占全国三分之二。
京滨工业区
1990年京滨工业区主要产业产值情况
行业 制造业 机械工业 印刷出版业 食品工业 年产值 80.07万亿 37.54万亿 67963亿 45037亿 占全国总产值的百分比 25.00% 26.90% 53.90% 19.80%
金属制造业
日本濑户内海工业区的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
日 本 研 究二○○四年第二期日本濑户内海工业区的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张 舒 濑户内海是日本最大的内海,它介于本洲、九洲、四国之间,东西长440公里,南北宽5—55公里,面积约9500平方公里。
它是由陆地下沉,海水入侵而形成的,平均水深约37米。
海岸线曲折,大小岛屿星罗棋布,号称“多岛海”。
濑户内海有多海峡、海湾和岩礁错落其间,仅以纪伊水道、丰后水道和关门海峡与外海相通,内部风平浪静,气候温暖,自然景色素有“白沙青松”的美称。
本文论述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濑户内海工业地带范围为中国地方的山阳地区和四国北部各县。
一、濑户内海工业区工业布局 (一)濑户内海工业区工业布局的形成与发展 濑户内海沿岸是日本最大的新兴工业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了造船、炼钢、炼油、机械和化学等工厂。
在二战前,又建立了兵工厂和炼油厂。
但是,当时本区仍然以棉、人造丝等纺织业为主。
濑户内海工业的迅速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间,原四大工业地带,由于工业集中,新建工厂用地困难,工业设备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企业由单一化的纵向联系,向大型化、联合化的横向联合发展,原有的港口设备亦不适应,势必寻求新区以满足需要。
为此,原有工业地带迅速扩大,如京滨工业地带向千叶东京湾沿岸延伸,形成京叶工业地带;阪神工业地带一方面沿大阪湾向西扩展到播磨地区,另一方面在其东南沿岸形成土界泉尔北工业区。
介于京滨、阪神之间的中京工业地带沿伊势湾发展,建有四日市石油化学工业基地,又向东延伸到丰桥以及骏河湾地区。
战后北九州工业地带工业发展缓慢,经济地位明显下降。
而地处阪神与北九州之间的濑户内海沿岸,特别是1965年以后,为了实现重化学工业的大型化,在政府的扶植政策和国家调整布局方针下,日本垄断资本向濑户内海沿岸地区竞相进行投资,在水岛、福山、岩国、大竹、德山、大分、坂出等地,建设了以钢铁和石油化学联合企业为骨干的沿海工业地区,出现了濑户内海北岸——山阳地区工业划时代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广岛、水岛为中心新兴的濑户内海工业地域的两部分,北部是山阳地方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地域;南部为以化学、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为主的四国北部工业地域,两部分构成濑户内海工业地带,包括山口、广岛、冈山、爱媛、香川、德岛等县。
日本五大工业区
日本五大工业区2012-11-18 15:21:25| 分类:教学资料|字号大中小订阅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湾、骏河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这一狭长地带成为著名的太平洋带状工业区。
这一地带占全国面积的20%,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人口和9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日本全国共有10个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只有札幌在北海道),拥有全国工业产值的71.9%,钢铁工业产值的81%,化学工业产值的79.3%。
这种布局的特点,是与日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情况以及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地位有关。
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曾使日本大大节省了能源资源的运输费用,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6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原有工业带已经发展到饱和状态,供水、用地紧张,提出了工业再配置问题,出现了分散的趋向。
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也引起日本工业地理分布的变迁,在省能源省资源的新工业时代,减轻运输负担的考虑已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工业化落后地区却由于劳动力丰富、地价便宜、自然环境好,对于新工业建设反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因此日本工业布局出现了分散化的倾向。
例如九州岛已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被称为“硅岛”,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
但是目前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中京和濑户内海沿岸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以东京为中心,关东平原为腹地,包括东京、横滨以及川崎、千叶、横须贺等大中城市在内的日本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以机械(汽车、精密机床、电子产品等)、钢铁、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印刷出版等部门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
近年来,特别是在东京,为保护首都环境,工业部门结构有所变化,印刷出版业、电器仪表等部门发展迅速,冶金、化工等部门或外迁或改建,比重不断下降。
该工业区印刷设备已占全国70—80%,电器仪表占全国三分之二。
阪神工业区,以大阪、神户、京都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体的综合工业区,成为日本第二大工业区。
名古屋(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中心。
日本工业区位因素
日本工业分布的最突出特点是临海性。
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尤其是所谓“三湾一海”地区,即东京湾、伊势湾和大阪湾以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东起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向西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最后直达北九州,长达1,000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地带及其毗连地带,呈东西向的条带状地区,通常称之为“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
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这一带状地区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日本发展工业的原料、燃料大部分依靠输入,产品又大部分依靠输出,面向国外市场是战后日本工业布局的基本出发点,第二,充分发挥岛国位置条件的优越性。
日本海岸线绵长,沿海又多优良港湾,尤其是太平洋沿岸,水深港阔,风平浪静,潮差不大,适宜修筑巨港和深水码头,便于大型或超级货轮停泊。
第三,日本沿海地带虽已十分密集,用地紧张,但是近些年来这里由于填海造陆,已使地价较为便宜,利于投资设厂。
第四,沿海各大工业地带是日本工业、城市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因而也是国内工业品最大的消费地,使生产地接近消费地的经济原则得以实现。
第五,日本在实施重点发展重、化学工业方针的进程中,在沿海地区大量投资修筑公共设施和增设交通线路,从而为布局新厂提供了各种方便条件。
日本工业分布的高度集中,从整体看是很不平衡的,过于集中的布局是不合理的;但就一个企业内部来说,则布局紧凑,用地少,也便于和其它企业联系,在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效益较高。
初中地理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附答案)
一、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选择题1.马六甲海峡位于()A. 欧洲西部B. 中东C. 东南亚D. 撒哈拉以南【答案】 C【解析】【分析】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的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故答案为:C。
【点评】马六甲海峡地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约900千米,最窄处仅有37千米,可通行载重25万吨的巨轮,太平洋西岸国家与南亚、西亚、非洲东岸、欧洲等沿海国家之间的航线多经过这里。
马六甲海峡沿岸的国家有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其中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交通位置尤其重要,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咽喉地段。
2.欧亚大陆桥为欧洲与亚洲两侧海上运输线联结起来的便捷运输铁路线。
其中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是深化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由图可知,亚欧大陆桥连通的大洋是()A. 印度洋和太平洋B. 大西洋和太平洋C. 大西洋和印度洋D. 北冰洋和太平洋(2)第一亚欧大陆桥所经过的俄罗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是()A. 农业、畜牧业B. 消费品制造业C. 纺织工业,食品工业D. 核工业、航天工业(3)我国和俄罗斯的经贸往来合作发展迅速,双边商品流通十分活跃。
下列商品有可能是我国输往俄罗斯的是()①石油②陶瓷③蔬果@天然气⑤日用消费品A.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②③④D.②③⑤(4)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铁路主要沿南部山区修建,其主要原因是()①山区风景优美②纬度相对较低,温度相对较高③运输需求量大④人口、城市较多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①②④(5)第二亚欧大陆桥在中国的铁路线是()A. 京广线和沪昆线B. 陇海线和兰新线C. 京哈线和京九线D. 湘黔线和浙赣线(6)第二、第三亚欧大陆桥出中国后首先相连的国家是()A. 蒙古和缅甸B. 俄罗斯和老挝C. 哈萨克斯坦和缅甸D. 塔吉克斯坦和印度【答案】(1)B(2)D(3)D(4)A(5)B(6)C【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亚欧大陆桥连通的大洋是大西洋和太平洋。
世界五大工业区的特点表格
世界五大工业区的特点表格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五大工业区,分别是:北美工业区;西欧工业区;东欧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亚洲东部沿海工业区。
北美工业区:主要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
那里的煤铁资源丰富。
目前,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五大工业区,即:工业区,北美;西欧工业区;东欧工业区;日本;沿海工业区,亚洲东海岸的工业区北美:主要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
世界上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农业发达,人口稀少,工业部门齐全,尖端技术和高科技。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它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受到欧盟,日本和其他国家的竞争。
这些国家的许多工业部门在世界工业中的优势逐渐减少,但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综合工业区。
西欧:位于欧洲,西部,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北部等重要城市,它是现代工业的发源地。
经济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高,煤铁资源丰富,核能、航空、汽车、化工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钢铁、机床、船舶、电力产量居世界前列。
工业逐渐从内陆发展到沿海地区。
东欧: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波兰等国家,包括工业区,资源丰富,基础工业雄厚。
它是一个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地区,大多数工业都位于原材料和燃料产地附近的内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太平洋:是一个沿海工业区,它沿着太平洋和日本,的海岸占地1000公里,占全国面积的近30%,2/3的人口,72%的工厂和75%的工业产值。
大多数工业依赖进口原材料和燃料进行加工贸易。
临海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带。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工、家电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
中国东海岸亚洲:工业区。
它北起韩国东南沿海和中国东海岸,南至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各国竞相发挥各自优势,根据本国国情实施开放战略,促进各国工业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的工业发展更加迅速。
产业类型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
2022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下册练习题--第七章第一节 日本第2课时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2课时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东京附近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下列属于该地区发展经济有利条件的是( )①海上运输便利②矿产资源丰富③科技水平高④劳动力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B 东京附近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海上运输便利、科技水平高、劳动力丰富,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
日本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口,制成品大量销售到海外市场。
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完成2—3题。
2.(2021广东江门二中月考)日本经济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工业B.农业C.商业D.建筑业答案 A 日本经济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工业,占46.50%3.(2021广东江门二中月考)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A.交通不便B.人才缺乏C.管理落后D.资源贫乏答案 D 日本工业原料、燃料缺乏,需要大量进口;日本交通发达、人才丰富、科技力量雄厚、管理经验丰富。
读“日本主要工业分布图”,完成4—5题。
4.(2021广西贵港港南期末)图中工业区①代表的是( )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北九州工业区答案 A 图中①代表的是京滨工业区,以东京和横滨为中心,位于太平洋沿岸。
5.(2021广西贵港港南期末)日本五大工业区中,大部分位于( )A.四国岛B.本州岛C.北海道岛D.九州岛答案 B 日本五大工业区大部分位于本州岛上,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6.(2021重庆江北期末)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B.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C.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D.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答案 D 日本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缺乏,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日本利用优良港湾多、劳动力素质高等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型工业,进口原料,经加工后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农业提供原材料的作用很小。
2024年沪科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20
2024年沪科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2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想了解森林火灾;台风前进路线等;适合运用()A. 地形图。
B. 地势剖面图。
C. 卫星影像图。
D. 交通图。
2、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 巴拿马运河B. 土耳其海峡C. 乌拉尔山D. 苏伊士运河3、被印度人民誉为“圣河”的是()A. 恒河B. 印度河C. 湄公河D. 布拉马普特拉河4、下列少数民族与其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区域对应正确的是()A. 维吾尔族——内蒙古自治区B. 回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 藏族——西藏自治区D. 高山族——海南省5、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6年8月5日到2016年8月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结合右图,完成6-7题.关于里约热内卢说法正确的是()A. 位于低纬度地区B. 位于南温带C. 位于北半球D. 位于东半球6、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国家,结合“日本工业分布”,完成11~13题。
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 自然资源丰富B. 港湾众多,海运便利C. 先进的科学技术D. 劳动力较丰富7、下列地形区;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是()A. 山东丘陵。
B. 长白山地。
C. 四川盆地。
D. 柴达木盆地。
8、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A.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它的经济发展特点是()A. 与世界密切联系的工业B. 以重工业为主C. 发达的制造业D. 以繁荣的旅游业为主10、关于图中各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B. b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C. c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D. d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11、西亚所产石油大部分销往()A. 俄罗斯B. 中国C. 西欧各国D. 美国、日本12、亚洲与北美洲、非洲的分界线是()A. 直布罗陀海峡B. 白令海峡C. 苏伊士运河D. 巴拿马运河13、每年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A. 3月21日B. 6月22日C. 9月23日D. 12月22日14、下列不属于人口密集地区的是()A. 亚洲东部B. 亚洲中部C. 欧洲西部D. 北美洲北部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5、唯一地跨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是____.16、北温带和北寒带分界线是____,纬度是____;热带和南温带分界线是____,纬度是____.17、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____和____.18、读美国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40张ppt)
火山分布地区温泉众多。 很多日本人喜爱泡温泉, 并成为一种生活习俗。
2011 年 1 月 26 日 , 日 本 九 州 岛新燃岳火山持续喷发。受 大量喷发的火山灰的影响, 当地航班大量延误,部分道 路禁止车辆通行,蔬菜减产。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 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造成重大人员伤忙和财产损失。
图为海水冲毁防波堤,漫上陆 地形成的巨大漩涡。
日本传统民居,多使用质 地较轻的建筑材料,以减 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 亡。
每年9月1日,日本全国上 下动员起来,举行大规模 防震演戏。
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品牌
尼 桑
丰田
索尼
佳能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
20世纪末日本进口的主 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
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
日本茶道:日本茶 道源自中国。
日本国粹——相 扑:起源于中国 的汉代,由两名 大力士裸露上身, 互相角力。
日本成年礼:受中国“冠礼”的影响。 凡年满20岁的男女青年身穿传统服装 参加成人仪式,内容包括年轻人宣誓、
长者的祝贺和参拜神社以及参加各种 传统的文娱活动等。
大阪商务区
京都民居
传 统 服 饰
中分产布品于,再太大量平出洋口工沿业岸制成和品濑。 户
内海沿岸,大量进口原料,
加工成工业产品,再大量出
口工业制成品。
27
工业发展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国内劳动力价格提高,人口老龄化使劳动 力短缺,环境污染、土地紧张,国内需求减少。
2010年日本投资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日本》PPT课件【精品】
山、 领土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
地震 的岛 国
地形: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多火山、地震
日
不利: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
本
与世 界联 系密 切的 工业
条件 十分严重 有利: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高素质的劳动力;科技先 进;高效率的管理
和服与“洋”服并存
和食与“洋”快餐并存
和屋与“洋”房并存
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远在 中国的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 到中国来学习科学、文化、艺术,中国也曾 派遣使者东渡日本,传播建筑和绘画艺术, 以及医学和宗教。
结构梳理
多火 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纬度位置:23°N~46°N,位于北温带
读图:看看日本工 业区主要有哪些?分布 有什么特点?
工业主要分布在太 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 岸的狭长地带。
下列框图可以用来解释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将代表 下列内容的符号填入框图中,使框图完整。
A.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B.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C.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D.产品主要出口
五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对外投资建厂
东西方兼容的文化:传统色彩与现代气息并存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 日本
新课导入
这是哪个国家的文字?
日 本
学习目标
1. 知道并会描述日本地理位置。 2. 了解并能依据地理知识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
成因。 3. 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特征及原因。 4. 根据地图及其他资料,说出日本外向型经济的
亚洲日韩经济地理
亚洲日韩经济地理日本的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的太平洋上,处于北纬30°~45°,东经123°~150°之间,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
日本海岸线长3万多公里,多海湾和良港可能是靠海,交通方便日本的领土作为岛国,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组成,它们和周围众多的小岛一起组成了日本群岛。
日本国土面积37.7万平方千米,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首都东京。
日本的地形特点(1)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多位于沿海。
富士山作为日本的象征,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活火山。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樱花是日本的国花。
(2)日本火山、地震频繁。
因为日本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形成世界最大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为了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日本的传统民居多采用质地较轻的材质建筑。
(3)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于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十分有利。
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湍急。
日本的气候与资源(1) 气候日本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海道岛及本州岛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本州岛以南、四国岛和九州岛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首都东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与亚洲同纬度地区相比,四季不分明,冬暖夏凉,降水丰富。
海洋性特征明显。
夏秋季节多台风。
(2)资源矿产资源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主要进口石油(西亚、东南亚)、煤(中国、澳大利亚)、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但硫磺矿较多,这是火山活动的结果。
森林、水能资源丰富:国土面积小,山地为主(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降水较多,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日本的经济(1)发达的经济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经济强国,也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日本的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中所占比重很大,日本的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人教七下第七章《日本》课本知识点填空、填图及能力拓展(附答案)
人教七下第七章?日本?课本知识点填空、填图及能力拓展1.日本是洋西北部的岛国 ,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属于亚。
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气候。
日本首都东京 ,冬季月平均气温均高于零度 ,而根本同纬度的济南市冬季气温低 ,原因?降水会有什么不同?降水多。
2. 日本东面临洋 ,西隔海 , 海峡和东海同、、、相望。
3. 地形:以为主 ,【所以资源和资源丰富】山是日本国的象征 ,是一座活火山 ,也是全国的最顶峰。
山麓樱树成林 ,景色迷人。
是日本的国花。
平原面积狭小 ,最大的平原为平原。
看樱花:旅游路线按照时间先从九州往北依次到北海道 ,影响因素是?因素〔导致热量不同〕旅游时间有特殊情况 ,富士山的观花时间晚于附近的平原 ,影响因素?因素〔高 ,气温低〕【北4.日本位于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因此多和。
海道附近板块】如何防震?1. ;2. 。
5. 日本民族构成单一 ,以民族为主 ,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 ,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是方兼容的文化。
日本首都是。
6.〔1〕邻国A 、B 。
C 海 ,D 海峡 ,E 海 ,F内海 ,G 洋。
岛屿①、②、③、④。
其中最大的是岛。
〔2〕日本的经济类型:型经济。
经济特点:对外依赖严重 ,对外进口进行加工 ,大量出口。
国情〔不利条件〕:贫乏 ,国内狭小。
有利条件:①②③多。
7.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原因:。
借助的优势:依靠等优势。
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国、、和。
8.右图是日本局部图 ,从图中城市的分布看 ,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沿岸和内海沿岸的地区。
图中的工业中心:A BC D E F 。
这些城市分属于五大工业区〔自东向西〕:工业区 , 工业区 ,工业区 , 工业区 , 工业区。
9.日本工业分布特点:为什么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10.日本工业特点?原因?11.拓展:英国工业城市分布的变化特点?及原因推测人教七下第七章?日本?课本知识点填空、填图及能力拓展1.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五大工业区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东京湾、骏河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这一狭长地带成为著名的太平洋带状工业区。
这一地带占全国面积的20%,集中了全国60%以上的人口和9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日本全国共有10个百万以上人口大城市,只有札幌在北海道),拥有全国工业产值的71.9%,钢铁工业产值的81%,化学工业产值的79.3%。
这种布局的特点,是与日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情况以及对外贸易在经济中的地位有关。
太平洋沿岸工业带曾使日本大大节省了能源资源的运输费用,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
6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原有工业带已经发展到饱和状态,供水、用地紧张,提出了工业再配置问题,出现了分散的趋向。
新工业革命的浪潮也引起日本工业地理分布的变迁,在省能源省资源的新工业时代,减轻运输负担的考虑已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工业化落后地区却由于劳动力丰富、地价便宜、自然环境好,对于新工业建设反而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因此日本工业布局出现了分散化的倾向。
例如九州岛已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被称为“硅岛”,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
但是目前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和濑户内海沿岸仍然是日本最重要的工业区。
京滨工业区,以东京为中心,关东平原为腹地,包括东京、横滨以及川崎、千叶、横须贺等大中城市在内的日本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以机械(汽车、精密机床、电子产品等)、钢铁、石油冶炼和石油化工、印刷出版等部门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
近年来,特别是在东京,为保护首都环境,工业部门结构有所变化,印刷出版业、电器仪表等部门发展迅速,冶金、化工等部门或外迁或改建,比重不断下降。
该工业区印刷设备已占全国70—80%,电器仪表占全国三分之二。
阪神工业区,以大阪、神户、京都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体的综合工业区,成为日本第二大工业区。
名古屋(中京)工业区,以名古屋为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化工业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以轻纺工业为主的结构。
主要工业部门有汽车、造船、钢铁、石油化工等。
纺织、陶器、木制品等轻纺工业传统部门,在日本仍占重要地位。
北九州工业区以北九州市为中心。
这里曾是日本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战后地位下降,但钢铁、化工在全国仍有一定地位。
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是日本新兴起的工业区,是以钢铁、造船、石油化工为主的工业地带。
利用优良港湾、便于填海造陆、地质基础坚固、少台风影响等条件而发展起来。
这个工业带的福山有世界最大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达1600万吨左右。
该工业带的工业产值已超过北九州工业区。
(一)日本五大工业区和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日本有5大工业区,即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和濑户内海工业区。
其中,前4个大工业区在战前就已形成,在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这4个老工业基地的规模迅速扩大,新的工业区相继形成。
在新形成的工业区中,规模最大的是濑户内海工业区。
一京滨工业区京滨工业区位于东京湾沿岸,它以东京都和横滨市为核心,以关东平原为腹地。
战后,京滨工业区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取得了迅速发展,工业区范围显著扩大。
据日日国土厅统计,在1945年至1972年间,东京湾填海造地面积达12950公顷,其中工业用地7120公顷,占55%港湾用地240公顷,占9.6%。
京滨工业区的扩大除向海上(即填海造地)发展外,还向东京都郡部、神奈川县、千叶县、崎玉县、茨城县、枥木县和山梨县的内陆地区扩展。
京滨工业区的半径已经超过50公里,并且还在向半径为100公里的周围地带延伸,形成了日本最大的工业区。
1990年,京滨工业区的制造业产值(按产品出厂价计算)为80.07万亿日元,约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1/4。
拥有工厂95611家,占全国工厂总数的21.9%。
从工业产品的产值看,在京滨工业区占第一位的是机械工业,1990年产值达37.54万亿日元,占全国机械工业总产值的26.9%;其次是印刷出版业和化学工业,这两个行业1990年的产值分别为67963亿日元和67485亿日元,在全国印刷出版业和化学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3.9%和28.7%;占第三位的是食品工业(45037亿日元)、金属制品(43003亿日元)和钢铁工业(39901亿日元),1990年,这三个行业的产值在同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9.8%、23.2%和21.8%。
二阪神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以大阪湾为中心,后枕广阔的‘近畿为冲积平原。
战后,这个工业区扩展很快,它一方面向西,即顺着尼崎、西宫、神户、明石等沿海城市向兵库县扩展,另一方面向南,即顺着堺、岸和田、阪南等沿海城市向和歌山县延伸。
从战后到1975年,仅在堺、泉北地区填海形成的工业用地就达1705公顷。
1990年,按产品出厂价计算的阪神工业区制造业产值为42.47万亿日元,在全国所占比重为13.1%。
1990年末,这里拥有工厂67308家,占全国工厂总数的15.4%。
阪神工业区的工业结构与京滨工业区既有类似之处。
也有不同之处。
最主要的相似之处是:在产值上占第一位的也是机械工业(13.71万亿日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1)阪神工业区的钢铁工业所占比重较大,1990年占全国钢铁总产值的24.0%;(2)纺织工业产值大大高于京滨工业区。
1990年,阪神工业区的纺织工业产值为14543亿日元,比京滨工业区高出2.4倍,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18.6%。
三中京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南临伊势湾、三河湾,面对太平洋,北靠浓尾平原。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期,与国家投资治理伊势湾台风灾害相并行,该地区大搞填海造地、整顿工业用水、用地、港口、道路等,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当时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据统计,在1967年至1970年期间,中京工业区形成的沿海工业用地达4207公顷,大大超过同期京滨工业区(2445公顷)和阪神工业区(1096公顷)。
借助港湾的优势,通过大量进口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中京工业区的钢铁、化学和机械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该地区机械工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中京工业区拥有的工厂虽然少于阪神工业区,1990年末为56387家,但该工业区的制造业产值则高于阪神工业区,1990年达49.74万亿日元。
中京工业区工业结构的一大特点是机械工业特别是运输机械制造业非常发达。
1990年,按出厂价计算的机械工业产值达27.56万亿日元,占该工业区制造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55.4%);运输机械制造业的产值(1990年为17.31万亿日元)又占全部机械制造业产值的一多半(62.8%)。
中京工业区的运输机械制造业的规模居各大工业区之首,占日本运输机械制造业产值的1/3以上(37%)。
中京工业区运输机械制造业的主体是汽车,日本最大的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基地就分布在这里。
四北九州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位于日本九州岛的北部,是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其核心部分在福冈县。
从战后到50年代中期,在洞海湾的狭长海岸边,挤满了以八幡制铁公司(现在的新日本制铁公司)为首的大工厂,扩大工业圈的余地已经有限。
因此,战后北九州工业区的发展主要是在原有区域内部进行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进一步实行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布局,例如把原料向户烟工厂的高炉和转炉集中,使八幡发展为加工工业基地;以最新技术装备建立专业化轧钢厂;发挥老工业基地熟练工人多、技术基础好的优势,向高附加价值生产领域发展等等。
战后,由于其他各大工业区发展迅速,北九州工业区的地位相对下降,不过,在钢铁工业方面特别是在钢铁产品的品种、质量方面,北九州工业区仍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1990年末,北九州工业区拥有工厂9915家,当年的制造业产值为77107亿日元,产值较高的工业部门依次是:机械制造业(24028亿日元)、钢铁工业(8973亿日元)、食品工业(7256亿日元)、化学工业(6373亿日元)、饮料和烟草业(2070亿日元)、金属制品工业(4339亿日元)等。
五濑户内海工业区濑户内海是位于四国岛与本州岛西南部之间的内湾海域,素有“日本地中海”之称。
战后大规模的工业投资,使经济迅速发展,原有的4大工业区日渐饱和。
濑户内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50年代末开始崛起的新工业区。
该工业区由环濑户内海的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香川县和爱媛县组成。
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该工业区利用价的进口资源,发展起了钢铁、化学和机械工业,在濑户内海沿岸建立起了大型港口和各种工厂,“日本地中海”已变成了一条“产业运河”,在日本经济中的地位已超过北九州工业区。
1990年末,濑户内海工业区拥有工厂29443家,大约是北九州工业区的3倍。
同年的制造业产值达26.49万亿日元,是北九州工业区的3.4倍。
在该工业区内部,产值最大的行业是机械工业,1990年达90989亿日元;其次是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1990年的产值分别是32085亿日元和26977亿日元;居第三位的食品工业,1990年的产值为16815亿日元。
濑户内海工业区的钢铁、化学和有色金属工业,已经后来居上,在产值上超过了中京工业区。
六太平洋沿岸带状工业地带除前述的5个大工业区外,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形成了9个中小工业区,即北海道、八户、常磬、鹿岛、东海、关东内陆、北陆、大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
日本工业区的分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绝大多数形成在沿海地区。
在大小14个工业区中,除关东属于内陆工业区外,其余13个都在沿海地区,在这13个工业区中,除北海道、北陆和有明海沿岸工业区外,其余10个都在太平洋沿岸一侧,形成了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
据日本矢野恒大纪念会编纂的《日本国势图绘》记载,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包括1都(即东京都)、1府(即大阪府)和15个县(茨城县、昺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静冈县、爱知县、岐阜县、三重县、兵库县、和歌山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福冈县和大分县)。
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占日本国土总面积的25.7%,占全部可居住面积的30.4%,然而却集中了全国非农林业就业者的63.7%和工厂总数的64.5%。
1990年,日本制造业产值(按出厂价计算)的71.3%出自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从工业部门看,食品工业的57.8%、纺织工业的55.0%、服装工业的59.4%、出版印刷业的82.5、化学工业的81.8%、钢铁工业的86.6%、有色金属工业的69.6%、机械工业的72.7%集中在太平洋沿海带状工业地带。
日本的工业之所以集中在太平洋沿海地带,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地理环境日本的平原大部分在沿海地带,人口也主要分布在这里。
因此,这里有发展工业的国内市场和劳动力资源。
日本列岛四面环海,海岸线曲折。
在太平洋沿岸一侧,有许多天然良港,如东京、横滨、横须贺、名古屋、神户、大阪等等,都是日本有名的良港,港湾水深浪静,便于大型船只进出和发展水上运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