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泻白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泻黄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
泻黄散的功能主治和用量功能主治泻黄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具有多种功能主治,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相关疾病。
以下是泻黄散的主要功能主治:1.清热泻火:泻黄散中的黄芩、黄连等成分具有清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火热症状,如高热、口渴、咽喉肿痛等。
2.利湿退黄:泻黄散可以通过利尿效果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用于治疗黄疸、黄脓性肿痛等病症。
3.解毒消肿:泻黄散中的黄芩、黄连等成分具有解毒的效果,可用于治疗中毒引起的炎症和肿痛等症状。
4.消炎止痛:泻黄散中的黄芩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炎症引起的疼痛、发热等症状。
5.收敛止泻:泻黄散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功能收敛肠道,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等症状。
用量泻黄散的用量根据病情和年龄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成人的用量为每次15克,每日3次。
儿童和老年人的用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使用泻黄散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泻黄散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因此在使用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症状。
2.服药时遵医嘱:使用泻黄散时,应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用药,避免过量或频繁用药。
3.遵守禁忌:泻黄散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禁忌,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脾胃虚寒者、阴液内伤者等禁止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注意副作用:在使用泻黄散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综上所述,泻黄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泻火、利湿退黄、解毒消肿、消炎止痛、收敛止泻的功能主治。
使用时需注意用量和禁忌,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白术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白术黄芩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在中国的许多药学着作中,白术黄芩汤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
在中国的许多药学着作中,白术黄芩汤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些相关信息。
【别名】白术黄芩散
【处方】白术1两,黄芩7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去湿热,和中活血。
主服芍药汤痢疾除后,更宜此方调和;疹后痢疾。
【用法用量】白术黄芩散(《医方类聚》卷一四一)。
【摘录】《卫生宝鉴》卷十六
使用白术黄芩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
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生活常识分享。
泻白散的功能主治
泻白散的功能主治1. 简介泻白散是一种传统中药配方,由多种中药组成。
它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本文将介绍泻白散的具体功能和主要应用领域。
2. 功能主治泻白散具有以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白散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对于因热毒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利湿利尿:泻白散中的一些中药成分具有利湿利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消炎止痛:泻白散中含有一些具有消炎止痛作用的中药成分,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
•改善血液循环:泻白散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输送,有助于改善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功能。
3. 主要应用领域泻白散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3.1 感冒、发热•症状:发热、咳嗽、喉咙痛等。
•应用方式:口服或煎剂。
3.2 水肿•症状:浮肿、全身水肿等。
•应用方式:口服或煎剂。
3.3 结石病•症状:肾结石、胆结石等。
•应用方式:口服或煎剂。
3.4 尿路感染•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等。
•应用方式:口服或煎剂。
3.5 皮肤疾病•症状:湿疹、疮疖、痤疮等。
•应用方式:外用药膏。
4. 注意事项•使用泻白散时,应根据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和剂量。
•孕妇禁用泻白散。
•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泻白散。
•对泻白散过敏者禁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5. 总结泻白散作为一种传统中药配方,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感冒、水肿、结石病、尿路感染和皮肤疾病等领域。
然而,使用泻白散时需要注意合适的用药方式和剂量,并遵循医生的指导。
如有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泻白散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还需遵医嘱。
泻白散(古代经典名方1040)
泻白散(古代经典名方1040)泻白散出自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
泻白散是五脏泻法的代表方。
明代医家李时珍谓此方为“泻肺诸方之准绳”。
《小儿药证直诀》中关于泻白散的原文有两条。
①实证:肺盛者, 咳而后喘, 面肿欲饮水, 有不饮者, 其身即热, 以泻白散泻之;②虚证:唇深红色, 治之散肺虚热, 少服泻白散。
咳喘面肿,因肺气闭塞,气壅不降使然,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肺盛以泻白散泻肺之壅塞之气。
泻白散方中桑白皮为君药,清肺热实火,泻肺气而平喘咳,肺中实邪郁遏,肺窍不得通畅,可用桑白皮渗之散之,以利肺气。
桑白皮入肺甘寒质润,泻肺而不伤肺,除热而保元气。
地骨皮甘寒归肺肾经,入阴退热,助君药泻肺中伏火,降气平喘,解除肺部气机闭郁状态,且有养阴之功。
《本草备要》记载地骨皮能退内潮,人所知也,能退外潮,人实不知,病或风寒散而未尽,作潮往来,非柴葛所能治,而地骨皮走表又走里之药,消其浮游之邪,服之未有不愈者。
炙甘草粳米存津液,养胃和中以培土生金,扶正祛邪,且借其甘缓之性,使君臣清热之力留于上,又可使泻肺之力缓行于下,用为佐使,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泻白散以甘甜药物为主,完全照顾小儿特点。
事实上,以甘甜为主的用药特点,是《小儿药证直诀》方药体系显著特点。
泻白散是针对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弱的体质特点而设的方药,用于肺热不盛,阴伤亦轻,中间状态病证,如《医宗金鉴·删补名方论卷四》记载”夫火热伤气,救肺之治有三,实热伤肺,用白虎汤以治其标,虚火刑金,用生脉散以治其本,若夫正气不伤,郁火又盛,则泻白散标本兼治,又补二方之不及也”。
泻白散之妙在于,其中和不伤元气,避免了芩、连等苦燥伤阴,又有粳米甘草补土生金,使金清气肃,有标本兼治之功。
泻白散辨证要点是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
咳嗽仅有点气急,以咳为主,没有痰或少痰,皮肤蒸热但并不严重,日中加重,舌红苔黄,脉细数。
皮肤蒸热是热自骨内向外透发,有一浪一浪的感觉,经常在午后发热。
黄芩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黄芩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
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黄芩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黄芩1两半(锉),黄耆1两半(锉),木通1两半(锉),前胡1两半(去芦头),川升麻1两半,栝楼根2两,赤芍药1两,赤茯苓1两,甘草1两(生,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热发痈在背,或于阴股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叶2-7片,小麦100粒,生地黄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黄芩1两,知母1两,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朝暮发寒热,或如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以衣覆之。
汗出为效。
【摘录】《圣惠》卷十四
【处方】黄芩1两,栀子仁1两,前胡2两(去芦头),赤芍药1生活常识分享。
白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白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白散,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
白散,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三物白散(《类证活人书》卷十五)、桔梗白散(《外台秘要》卷十)
【处方】桔梗22.5克巴豆7.5克(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22.5克
【功能主治】寒实结胸。
【用法用量】上三味为散,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
强人海服1.5克,羸者减之。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
若不利,进热粥200毫升;利过不止,进冷粥200毫升。
【摘录】《伤寒论》
通过本文对于白散的一些介绍,我们知道随着现在时代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选择对适合自己的,因为不一样的养生方剂是有针对性的。
生活常识分享。
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千古名方,只用三味药泻白散!
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千古名方,只用三味药泻白散!肺属于金五行,相应的颜色是白色的,在宋代医学家钱毅的小儿证直接方中记载了一种名为泻白散的方剂,从药方的名称可以看出该方的作用,用清泻法治疗肺热证,如何达到这样的效果呢?让我们来看看。
泻白散是治疗肺热性哮喘咳嗽综合征的主要药物,其主要表现为哮喘咳嗽、皮肤蒸热,尤其是太阳/Asr、舌红苔黄、脉象计数。
这种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肺部有火和热。
我们知道主肺的呼吸应该保持净化和下降。
当腹部有消火时,会干扰肺气,肺气不会下降而变成咳嗽和哮喘。
肺与皮毛相适应,肺向外蒸发到皮肤上,因此皮肤会冒出热气。
这五排肺属于黄金,一天之内(下午5:00起)就繁荣起来了。
M.到晚上7点。
M.)。
在这个时候,古人称它为日本式的Asr。
这时,肺逐渐伤阴,所以每当白天热得更重时,它的特点是轻轻地按压皮肤,长期感到发烧和压迫。
随着阳明热证蒸热,越多地根据热的情况不同,需要仔细识别。
舌为红苔黄,脉数为热血阴逐渐损伤的表现。
本方记载于古儿科书中,根据儿童创立的童阳不补,少年阴不长的生理特点,肺不耐寒、热的生理特点,为肺火,不选用剧烈苦寒凉抑药,而是使用舒缓药。
泻白散的组成很简单,只有三种药,分别是磨骨皮、桑树白皮、烤甘草,在汤中强调需要加粳米捏。
在方剂中,桑白皮味甜寒,专归肺经,具有清肺平喘作用,擅长清热解毒,清肺清肺,平喘止咳,为方药之君。
磨骨皮,味甜寒,回归肺经,具有清肺减火、凉血解热的功效,可协助君药桑叶白皮清肺火,作为本品的一种药物。
在君臣的配合下,清肺通热,使肺清气通便。
甘草、粳稻能滋养胃中,使脾胃功能得以恢复,栽培土壤(脾)产生金(肺),支持肺气,还能调和药物,作为配伍药物。
几种药物均能达到清肺、止咳、平喘的作用。
本方的成分中,以甜寒为主,清运有补,通过养脾土间接培育肺金,既不单纯通过肺实热治疗症状,也不单独滋阴润肺治根,但标本兼顾,祛邪不损右气,符合肺的生理特点。
目前临床应用已大大扩大,不仅用于儿科药物治疗,还可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属于肺火郁热证的疾病。
泻白散方歌,泻白散方证特点,临床运用解析与医案
泻白散方歌,泻白散方证特点,临床运用解析与医案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所载方剂泻白散为后世医家广为传用,具有“清泻肺热”的功效。
临床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等肺系疾患。
现代研究者更将本方扩展应用于皮肤科、眼科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开展的临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本方的疗效但谈及临床应用时,研究者多注重分析病机,于辨证要点及运用指征等方面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但从病机角度谈方剂运用,有助于把握总体方向,却不易细化。
【泻白散方歌】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喘嗽此方施。
能够治疗“肺热”的方剂很多,《证治准绳》《沈氏尊生书》中亦载有以“泻白散”命名的方剂,虽然组方不尽相同,却均具有“清泻肺热”的功效,若临床仅依靠“肺热”这一病机要点,便不易选择同时因为泻白散方名“泻白”,使初学者一见“肺热”便首先想到此方,因而常有误用本方的情况发生,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史欣德教授长期从事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注重“方证相应”,尊仲景“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临证不论运用经方、时方,除切合病机外,更要抓住其“方证”特点。
从方证特点及运用指征的角度研究方剂,有利于临床精确辨证,合理处方,极具临床实用价值。
本文拟从文献入手,结合临床病例,介绍史教授在“方证相应”思想指导下,运用泻白散的思路与经验关于泻白散的文献探析泻白散的来源及原书关于泻白散的论述泻白散是宋代钱乙所创,其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记载:“泻白散(又名泻肺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
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钱)、甘草(炙,一钱)。
上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在《肝热》《肺盛复有风冷》《肺虚热》《肺病胜肝》等篇章中均有相关论述,“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
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
”“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
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
肺只伤寒,则不胸满。
”“唇深红色,治之散肺虚热,少服泻白散。
”“肺病春见(一作早晨),肺胜肝,当补肾肝治肺脏。
黄芩散的功效与作用
黄芩散的功效与作用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黄芩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黄芩1两半(锉),黄耆1两半(锉),木通1两半(锉),前胡1两半(去芦头),川升麻1两半,栝楼根2两,赤芍药1两,赤茯苓1两,甘草1两(生,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人参半两(去芦头),当归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大热发痈在背,或于阴股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叶2-7片,小麦100粒,生地黄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处方】黄芩1两,知母1两,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后,朝暮发寒热,或如疟状。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以衣覆之。
汗出为效。
【摘录】《圣惠》卷十四【处方】黄芩1两,栀子仁1两,前胡2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石膏3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热病5日,头痛壮热,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入豉少半合,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处方】黄芩1两,栀子仁1两,犀角屑1两,赤芍药1两,柴胡(去苗)1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焙)1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5日,心腹壅闷,骨节疼痛,背膊烦热,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处方】黄芩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大腹皮1两(锉),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羚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8-9日,大便不通,心神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得利为度。
泻白散——精选推荐
泻白散【出处】《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泻肺散、泻肺汤。
【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组成】地骨皮(30克)桑白皮(炒,30克)甘草(炙,3克)【功用】清泻肺热,宽气进食,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
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哺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可用于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属肺中伏火郁热者。
)【用法】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禁忌】本方药性平和,尤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
风寒咳嗽或肺虚喘咳者不宜使用。
【方论】方中桑白皮清肺热,泻肺气,平喘咳;地骨皮泻肺中深伏之火,对于阴虚有热者尤宜;甘草、粳米养胃和中。
四药合用,清热而不伤阴,泻肺而不伤正,使肺气清肃,则咳喘自平。
各家论述1.《医方考》肺火为患,喘满气急者,此方主之。
肺苦气上逆,故喘满;上焦有火,故气急,此丹溪所谓气有余便是火也。
桑白皮味甘而辛,甘能固元气之不足,辛能泻肺气之有余;佐以地骨之泻肾者,实则泻其子也;佐以甘草之健脾者,虚则补其母也。
此云虚实者,正气虚而邪气实也。
又曰:地骨皮之轻,可使入肺,生甘草之平,可使泻气,故名以泻白。
2.《古今名医方论》季楚重曰:《经》云,肺苦气上逆。
上逆则上焦郁热,气郁生涎,火郁生热,因而治节不行,壅甚为喘满肿嗽。
泻白者,正金之令,驱气之逆,非劫金而泻之也,法使金清则气肃。
桑根白皮,禀西方燥金之气,甘辛能入肺而泻气之有余;地骨皮凉平,调不足之阴,能清阴中之火,滋肾子以清母;甘草益土和中,且生能泻火,补母土以食子,泻补交致,金元自正;于以佐桑皮而行诸气之愤郁,鲜不达矣,较之黄芩、知母,苦寒伤胃者远矣。
夫火热伤气,救肺之治有三:伤寒邪热侮肺,用白虎汤除烦,此治其标;内症虚火烁阴,用生脉散益阴,此治其本;若夫正气不伤,郁火又甚,则泻白散之清肺调中,标本兼治,又补二方之不及也。
3.《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药也。
桑白皮甘益元气之不足,辛泻肺气之有余,除痰止嗽;地骨皮寒泻肺中之伏火,淡泄肝肾之虚热,凉血退蒸;甘草泻火而益脾;粳米清肺而补胃,并能泻热从小便出。
泻白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泻白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泻白散,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
那么,你对泻白散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泻白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别名】泻肺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处方】地骨皮桑白皮(炒)各30克甘草(炙)3克
【功能主治】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治肺热壅盛喘咳,甚则气急,皮肤蒸热,发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用法用量】上锉散。
入粳米一撮,水300毫升,煎200毫升,食前服。
【注意】外感风寒咳嗽,或虚寒性咳嗽均不宜使用。
【备注】方中桑白皮清肺热,泻肺气,平喘咳;地骨皮泻肺中深伏之火,对于阴虚有热者尤宜;甘草、粳米养胃和中。
四药合用,清热而不伤阴,泻肺而不伤正,使肺气清肃,则咳喘自平。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泻白散由于是纯天然中药材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药材的精华,把一些对人体无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进入人体内时吸收快、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泻白散的功能主治
泻白散的功能主治简介泻白散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由多种中药组成。
根据中医理论,泻白散主要有很多功能和主治。
本文将详细介绍泻白散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中药方剂。
功能泻白散具有以下几种主要功能:1.清热解毒:泻白散中的一些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有效缓解发热、口干舌燥等症状。
2.祛湿利水:泻白散中的一些中药成分能够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对于湿阻引起的浮肿、尿少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3.活血化瘀:泻白散中有些中药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淤滞引起的疼痛、瘀斑等问题。
4.宣肺平喘:泻白散中的某些成分对于肺热、痰热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止血散结:泻白散中的一些中药成分具有止血散结的功效,可以止血并舒缓相关不适症状。
主治泻白散的主要主治范围包括:1.疟疾:泻白散可用于治疗疟疾引起的高热、盗汗、寒战等症状。
2.痈疮:泻白散可用于治疗痈疮引起的肿痛、红肿等问题。
3.瘰疬:泻白散可用于治疗瘰疬引起的肿块、疼痛等症状。
4.痄腮:泻白散可用于治疗痄腮引起的口腔溃疡、疼痛等症状。
5.风疹:泻白散可用于治疗风疹引起的皮疹、发热、咽痛等症状。
使用方法泻白散的使用方法一般为口服。
以下是具体的使用方法:1.剂量:一般每次服用泻白散3-6克,一日2-3次。
2.煎服:将适量的泻白散加入适量的清水中煎煮,煎煮约15-20分钟后,去除草药渣滓,分2-3次服用。
3.注意事项:泻白散在服用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宜超量使用,且对于过敏体质者慎用,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泻白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遵医嘱使用:泻白散是中药方剂,使用时应以医生的指导为准,不宜自行调整剂量或频率。
2.过敏反应:对于过敏体质者,使用泻白散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出现皮肤瘙痒、红斑等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
3.禁忌人群: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泻白散之前应咨询医生,确认是否适合使用。
泻白散的功效与作用
泻白散的功效与作用
泻白散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药物,具有以下功效和作用:
1. 清热泻火:泻白散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体内热盛、阴虚火旺的症状,如口渴多饮、大便干燥、咽喉燥热等。
2. 行气利湿:泻白散中的药物能够行气利湿,可用于治疗湿热内蕴、气滞便秘等症状,如大便黏滞、腹胀腹痛等。
3. 收敛止泻:泻白散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适用于治疗脾虚泄泻、大便稀溏、肠道水分过多等症状。
4. 清心安神:泻白散中的药物成分可以清心安神,有一定的镇静安神作用,适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症状。
5. 调和脾胃:泻白散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能够增加脾胃的消化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等相关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泻白散虽然功效多样,但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同时,个体差异也需要考虑到,不同人在使用泻白散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效果。
泻黄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
泻黄散的功能、主治与用量功能和主治泻黄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 1. 清热明目:泻黄散中的黄芪、黄连等药材具有清热作用,能够清热明目,治疗因肝火、胃火等引起的目赤、视物模糊等症状。
2. 软坚散结:泻黄散中的黄芩、柴胡等药材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能够疏肝解郁、理气调经,用于治疗因肝气郁结引起的症状如胸闷、胁痛等。
3.抗炎抗菌:泻黄散中的黄芩、黄连等药材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病毒的繁殖,对治疗由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效果。
用量根据前人经验和临床实践,推荐的泻黄散用量如下: - 成人每次口服9克,一日3次; - 10岁以下儿童:根据年龄适量减少,一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用药前需要咨询医师,并按医嘱使用。
不可超量使用,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适应症和禁忌泻黄散适用于以下情况: - 肝火上扰,热病目赤,视物模糊; - 肝胃郁结,胸胁胀痛,精神烦躁。
禁忌症: 1. 脾胃虚寒者慎用:泻黄散中的黄芩、黄连等药材具有寒凉作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2. 孕妇禁用:孕妇忌用泻黄散,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注意事项在使用泻黄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儿童用药:儿童使用泻黄散需要咨询医师,并根据年龄适当减量; 2. 孕妇禁用:孕妇忌用泻黄散,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3. 用药后注意饮食:使用泻黄散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4. 不宜过量:使用泻黄散时,应按医嘱用药,不可过量使用,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5. 不宜长期使用:泻黄散为中药方剂,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常见不良反应泻黄散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1. 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 2.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泻黄散,并咨询医师进行处理。
结束语泻黄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明目、软坚散结和抗炎抗菌的功能。
治疗小孩咳嗽,哮喘,支气管炎之泻白散
治疗小孩咳嗽,哮喘,支气管炎之泻白散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原文辑录】泻白散(又名泻肺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
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
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
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
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
散肺,泻白散主之。
唇深红色,治之散肺。
虚热,少服泻白散。
有肺盛者,咳而后喘,面肿,欲饮水,有不饮水者,其身即热,以泻白散泻之。
(《小儿药证直诀》)【药物组成】地骨皮炒桑白皮各一两炙甘草一钱粳米一撮【功效主治】功效: 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 肺热喘咳证。
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可用于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属肺中伏火郁热者。
【方义解析】泻白散中,桑白皮清肺热,泻肺气,平喘咳;地骨皮泻肺中深伏之火,对于阴虚有热者尤宜;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且防桑白皮、地骨皮寒凉伤胃。
四药合用,清热而不伤阴,泻肺而不伤正,使肺气清肃,伏火清,郁热除,肺复肃降之职,则咳喘自平。
【临床应用】1、喉源性咳嗽2、小儿痰热咳嗽 3、小儿间质性肺炎 4、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 5、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6、支气管炎 7、呼吸道感染性高热【治验选案】1、肺热东都张氏孙,九岁,病肺热。
他医以犀、珠、龙、麝、生牛黄治之,一月不愈。
其证:嗽喘、闷乱,饮水不止,全不能食。
钱氏用使君子、益黄散。
张曰:本有热,何以又行温药?他医用凉药攻之,一月尚无效。
钱曰:凉药久则寒不能食,小儿虚不能食,当补脾,候饮食如故,即泻肺经,病必愈矣。
服补脾药二日,其子欲饮食。
钱以泻白散泻其肺,遂愈。
张曰:何以不虚?钱曰:先实其脾,然后泻肺,故不虚也。
(《小儿药证直诀》)2、急性上颌窦炎薛某,男,27岁,工人。
1987年12月5日初诊。
患者初起感冒、鼻塞,后鼻流脓涕不止,伴头胀不舒,并有低热。
经某医院做X线副鼻窦摄片示:双上颌窦炎。
给予抗生素等药物及超短波治疗1个月,除低热完全消退外,余症改善不明显。
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14:泻白散,主治小儿荨麻疹初期肺热咳嗽
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14:泻白散,主治小儿荨麻疹初期肺热咳嗽治疗咳嗽中医百家方之14:泻白散,主治小儿荨麻疹初期肺热咳嗽【方源】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15g,桑白皮15g,甘草3g。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地骨皮【功效】清泄肺热,平喘止咳。
主治肺炎、支气管炎及小儿荨麻疹初期等属肺热咳嗽【疗效评定】陈秀萍运用泻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久咳不愈96例。
结果治愈52例,占54.1%;好转40例,占41.7%;无效4例占4.2%。
总有效率为95.8%。
病程小于1个月者除2例好转外,全部治愈,且多数患者只需治疗1个疗程。
病程大于2个月而治愈者均须治疗15日。
4例无效者其病程在3个月以上。
孙彦敏等运用泻白散加味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20例,并随机与酮替芬对照观察。
结果:治疗组64例,显效36例,占56.3%;有效26例,占40.6%;无效2例,占3.1%。
总有效率96.9%。
对照组56例,显效21例,占37.5%;有效27例,占48.2%;无效8例,占14.3%。
总有效率85.7%。
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桑白皮【验案】梅某,女,56岁,10月3日初诊。
感冒后咳嗽迁延不愈2个月余。
患者2个月前发热、恶寒、鼻塞、咽痛,治疗后好转。
此后咳嗽持续不断,喉痒即咳,痰黏量少不易咯出,口渴,咽干不适,胸闷,曾先后服用螺旋霉素、头孢拉定、环丙沙星,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效不佳。
刻诊:咽喉部暗红,咽后壁滤泡增生,舌质偏红,苔薄,脉细数。
证属风热犯肺,化燥伤阴,肺失宣肃。
治宜疏风宣肺,清热利咽,润燥止咳。
予泻白散加减。
处方:桑白皮12g,地骨皮20g,知母12g,黄芩20g,天花粉15g,郁金15g,射干20g,桔梗15g,沙参15g,麦门冬15g,甘草9g,川贝母12g。
水煎服,日1剂,分3次口服。
并嘱忌服辛辣香燥之品。
2005年10月8日二诊,服上方4剂后感觉咽喉轻松舒服,咳嗽减轻,伴随症状减轻。
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
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发表时间:2018-06-13T14:49:58.7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6期作者:何年红[导读] 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常宁市中医院骨伤康复科湖南衡阳 421500)摘要:目的探讨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因感染后咳嗽(肝火犯肺证型)于我院治疗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
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均以1周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敏感性阈值大于对照组,咳嗽积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显著(P<0.05)。
结论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黄芩泻白;黛蛤散;咳嗽敏感性阈值感染后咳嗽是支原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呼吸道急性感染后引起的继发性咳嗽,预后较好,但仍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本病病机复杂,目前认为病原体感染后引起的咳嗽敏感性提高及气道高反应是发病的关键。
治疗方面,抗组胺制剂的应用具有一定疗效。
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抗过敏药物,多项研究表明其可降低气道高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但部分患者效果并不理想[1]。
我们发现此类患者常可见表现为肝火犯肺证,而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数字表法对本研究所有的感染后咳嗽(肝火犯肺证)患者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共60例,经医学伦理会审核并知情同意。
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9~72)岁,平均(49.32±8.49)岁。
病程(1~6)周,平均(1.79±0.27)周;观察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1~74)岁,平均(50.18±8.31)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黄芩泻白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
对于人类来说,养生是很重要的,毕竟身体会健康,而且气色也会改善不少,这让很多人为之心动,不过,养生的方法有很多种,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种好,对此,下面就为朋友们说一说中药方剂黄芩泻白散,它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养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养生秘诀。
【处方】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
【功能主治】泻肺热,利小便。
治肺经有热,喘咳面肿,气逆胸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泻白散加黄芩。
【功能主治】房劳不谨,水中之火刑金而致内伤腋痛;肺经有热而致热结小便不利。
肺中伏火之胁痛,肺火嗽。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上面介绍了黄芩泻白散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饮用黄芩泻白散可以帮助我们治疗一些方面的问题。
但是想要体会到方剂带来的好处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们才知道哦。
大家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呢。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