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本实验总结【全册}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25985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25985

1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活动与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蜡烛浮在水面(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4)检验产物 H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CO2(5)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H2O,其中含氢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活动与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现象: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O2的含量高)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H2O的含量高)小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含量多少不同)基本操作插图送入固体粉末状:操作要点“一横、二送、三缓速”(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的倾倒操作要点:“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液体的量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精选19篇)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精选19篇)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精选19篇)初中化学实验总结篇1我的教学实践任务是负责大一学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实验准备工作,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工作,让我不仅扎实了我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让我懂得怎么和学生们相处沟通,更重要的是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让我做每一件事能够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培养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能力,并使自己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更上一层楼,现将教学实践如下:由于我所面对的学生和我的年龄相近,又加上我也曾经有过相似的学习生活经历,因此面对陌生的他们我的心里多了一份轻松也多了些许自信。

我需要做的就是在每节实验课之前,把课程内容里所用到的药品和仪器按照课本上的要求,一一准备到位,上课期间,解答学生提出来的问题,由于学生数量多,所以准备的药品数量特别大,这不仅需要扎实的化学基础,更需要的是超强的体能。

并且在实验准备中,必须要做到,细心谨慎,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所有学生实验可能全部失败。

使他们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实现所学知识的升华,因此对于一些基础性并且理论性很强的问题,除了认真耐心解答我还注重引导学习注重将理论与实验的相互交融,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巩固知识。

另外,我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作为是一位学生老师,难免在学生中会产生不信任感。

因此我需要做的就是对所教的课程相当的熟悉,让他们能更为有效地学到有用的知识,这样我也更符合“老师”这个神圣的职位。

虽然自己在开始时做了充分的实验准备,然而在课堂中还是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的。

比如说,实验仪器工作处理问题、药品量不够、实验现象不正确等等。

这种时候我并没有慌张,在出现问题的同时,我会按部就班处理问题,也会引导同学和我一起思考解决方案,这样锻炼了他们排除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名教学实践员来说,加强自身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不断和任课老师交流辅导经验,共同商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讲课的时候在一旁聆听,学习他们优秀的教学方法。

初三化学所有实验总结

初三化学所有实验总结

初三化学所有实验总结初三化学所有实验总结初三化学实验总结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2Mg+O2点燃或Δ→2MgO现象: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2Hg+O2点燃或Δ→2HgO现象: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2Cu+O2点燃或Δ→2CuO现象: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4Al+3O2点燃或Δ→2Al2O3现象: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3Fe+2O2点燃→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4Fe+3O2高温→2Fe2O3C+O2点燃→CO2现象: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S+O2点燃→SO2现象: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2H2+O2点燃→2H2O现象: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高能燃料4P+5O2点燃→2P2O5现象: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CH4+2O2点燃→2H2O+CO2现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2C2H2+5O2点燃→2H2O+4C O2现象: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2KClO3MnO2Δ→2KCl+3O2↑现象: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2KMnO4Δ→K2MnO4+MnO2+O2↑现象: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备氧气2HgOΔ→2Hg+O2↑现象: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拉瓦锡实验2H2O通电→2H2↑+O2↑现象: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电解水Cu2(OH)2CO3Δ→2CuO+H2O+CO2↑现象: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铜绿加热NH4HCO3Δ→NH3↑+H2O+CO2↑现象: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Zn+H2SO4=ZnSO4+H2↑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实验室制备氢气Fe+H2SO4=FeSO4+H2↑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Mg+H2SO4=MgSO4+H2↑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2Al+3H2SO4=Al2(SO4)3+3H2↑现象: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Fe2O3+3H2Δ→2Fe+3H2O现象: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Fe3O4+4H2Δ→3Fe+4H2O现象: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WO3+3H2Δ→W+3H2O现象: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MoO3+3H2Δ→Mo+3H2O现象: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2Na+Cl2Δ或点燃→2NaCl现象: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离子化合物的形成、H2+Cl2点燃或光照→2HCl现象: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CuSO4+2NaOH=Cu(OH)2↓+Na2SO4现象: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实验2C+O2点燃2CO现象: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2CO+O2点燃2CO2现象:蓝色火焰煤气燃烧C+CuO高温2Cu+CO2↑现象: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2Fe2O3+3C高温4Fe+3CO2↑冶炼金属Fe3O4+2C高温3Fe+2CO2↑冶炼金属C+CO2高温2COCO2+H2O=H2CO3现象:碳酸使石蕊变红证明碳酸的酸性H2CO3Δ→CO2↑+H2O 现象:石蕊红色褪去Ca(OH)2+CO2=CaCO3↓+H2O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CaCO3+H2O+CO2=Ca(HCO3)2现象: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Ca(HCO3)2Δ→CaCO3↓+H2O+CO2↑现象: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2NaHCO3Δ→Na2CO3+H2O+CO2↑现象: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小苏打蒸馒头CaCO3高温→CaO+CO2↑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Na2CO3+H2SO4=Na2SO4+H2O+CO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MgCO3+2HCl=MgCl2+H2O+CO2↑现象: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uO+COΔ→Cu+CO2现象: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冶炼金属Fe2O3+3CO高温→2Fe+3CO2冶炼金属原理Fe3O4+4CO高温→3Fe+4CO2冶炼金属原理WO3+3CO高温→W+3CO2冶炼金属原理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OH+3O2点燃→2CO2+4H2OC2H5OH+3O2点燃→2CO2+3H2O现象: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酒精的燃烧Fe+CuSO4=Cu+FeSO4现象: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湿法炼铜、镀铜Mg+FeSO4=Fe+MgSO4现象: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Cu+Hg(NO3)2=Hg+Cu(NO3)2 Cu+2AgNO3=2Ag+Cu(NO3)2现象: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镀银Zn+CuSO4=Cu+ZnSO4现象: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镀铜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2O3+6HCl=2AlCl3+3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Na2O+2HCl=2NaCl+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CuO+2HCl=Cu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2HCl=ZnCl2+H2O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MgO+2HCl=MgCl2+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CaO+2HCl=CaCl2+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NaOH+HCl=NaCl+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Cu(OH)2+2HCl=CuCl2+2H2O现象:蓝色固体溶解Mg(OH)2+2HCl=MgCl2+2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Al(OH)3+3HCl=AlCl3+3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Ca(OH)2+2HCl=CaCl2+2H2OHCl+AgNO3=AgCl↓+HNO3现象: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Cl的原理Fe2O3+3H2SO4=Fe2(SO4)3+3H2O现象: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Al2O3+3H2SO4=Al2(SO4)3+3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CuO+H2SO4=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H2SO4=ZnSO4+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MgO+H2SO4=MgSO4+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2NaOH+H2SO4=Na2SO4+2H2OCu(OH)2+H2SO4=CuSO4+2H2O现象:蓝色固体溶解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2Al(OH)3+3H2SO4=Al2(SO4)3+3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2Fe(OH)3+3H2SO4=Fe2(SO4)3+3H2O现象: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Ba(OH)2+H2SO4=BaSO4↓+2H2O现象: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Cl2+H2SO4=BaSO4↓+2HCl现象: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Ba(NO3)2+H2SO4=BaSO4↓+2HNO3现象: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O42的原理Na2O+2HNO3=2NaNO3+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CuO+2HNO3=Cu(NO3)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ZnO+2HNO3=Zn(NO3)2+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MgO+2HNO3=Mg(NO3)2+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CaO+2HNO3=Ca(NO3)2+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NaOH+HNO3=NaNO3+H2O Cu(OH)2+2HNO3=Cu(NO3)2+2H2O现象:蓝色固体溶解Mg(OH)2+2HNO3=Mg(NO3)2+2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Al(OH)3+3HNO3=Al(NO3)3+3H2O现象:白色固体溶解Ca(OH)2+2HNO3=Ca(NO3)2+2H2OFe(OH)3+3HNO3=Fe(NO3)3+3H2O现象: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3NaOH+H3PO4=3H2O+Na3PO43NH3+H3PO4=(NH4)3PO42NaOH+CO2=Na2CO3+H2O用途:吸收CO、O2、H2中的CO2、2NaOH+SO2=Na2SO3+H2O2NaOH+SO3=Na2SO4+H2O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FeCl3+3NaOH=Fe(OH)3↓+3NaCl现象: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AlCl3+3NaOH=Al(OH)3↓+3NaCl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MgCl2+2NaOH=Mg(OH)2↓+2NaClCuCl2+2NaOH=Cu(OH)2↓+2NaCl现象: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CaO+H2O=Ca(OH)2现象: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生石灰制备石灰浆Ca(OH)2+SO2=CaSO3↓+H2O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初中一般不用Ca(OH)2+Na2CO3=CaCO3↓+2NaOH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Ba(OH)2+Na2CO3=BaCO3↓+2NaOH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Ca(OH)2+K2CO3=CaCO3↓+2KOH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CuSO4+5H2O=CuSO4H2O现象: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CuSO4H2OΔCuSO4+5H2O现象: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AgNO3+NaCl=AgCl↓+NaNO3现象: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BaCl2+Na2SO4=BaSO4↓+2NaCl现象: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CaCl2+Na2CO3=CaCO3↓+2NaCl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MgCl2+Ba(OH)2=BaCl2+Mg(OH)2↓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CaCO3+2HCl=CaCl2+H2O+CO2↑MgCO3+2HCl=MgCl2+H2O+CO2↑NH4NO3+NaOH=NaNO3+NH3↑+H2O现象: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NH4Cl+KOH=KCl+NH3↑+H2O现象: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扩展阅读:初三化学实验现象全总结初三化学实验现象全总结一、氧化反应:2Mg+O2==点燃==2MgO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S+O2==点燃==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初中化学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实验大全归纳总结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实验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各种常见的化学实验,促进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研究和理解。

实验一:物质的性质观察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比如颜色、形状、凝固点、熔点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增加对物质性质的了解,并培养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实验二:物质的变化观察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比如受热、受光、受电等。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各种变化现象,并初步了解物质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实验三: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和记录酸和碱中和反应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初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和特点,并掌握简单的酸碱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四: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实验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反应现象和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原理,并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的能力。

实验五:酸性物质与金属的反应实验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和记录酸性物质与金属反应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酸与金属反应产生的气体和盐,并初步了解酸与金属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实验六:气体的制备和性质观察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制备气体,并观察和记录气体的性质和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气体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并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的能力。

实验七:溶液的制备和性质观察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可以制备不同溶液,并观察和记录溶液的性质和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溶液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并掌握溶液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八:电解实验这个实验旨在让学生进行电解实验,并观察和记录电解的现象和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解的原理和规律,并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的能力。

以上是初中化学实验的简要归纳总结。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提高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的能力。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实用6篇)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实用6篇)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第1篇一、化学实验课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实验内容在初中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为了实现实验课的设计优化,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从而实现化学实验内容的优化。

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课的课时安排时,应该对其进行具体合理的分配。

在以前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一般都是安排大部分的化学理论课时,对化学实验课时的安排比较少。

为了实现初中化学实验课的优化,就必须将这一课时分配方式进行改变,确保在以后的化学教学中能够使得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保持一个恰当的比例。

合理安排化学实验课的课时,能够让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不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化学水平。

在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化学教师应该对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对化学实验内容的优化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化学教师在对化学实验课的内容进行安排时,需要和化学教材进行紧密的联系,并且通过多媒体或其他教学手段进行实验演示。

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实验录像,让学生在观看录像中,了解实验是如何进行操作的,并从中分析出实验的一些性质。

对于一些具有刺激性或腐蚀性的'化学药品而言,在进行实验性质的探究实验过程中,一般都是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实验过程,这样能够有效地确保学生的安全,使得实验内容得到优化。

2.运用计算机教学,优化教学模式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应用到很多领域中,在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计算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辅助工具。

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化学实验课的实际情况,建立起计算机PBL教学模式,将传统的化学实验课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

该教学模式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对实验课进行优化。

计算机PBL教学模式主要是用计算机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中心,而教学的基础就是初中生进行的实验操作。

该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对相关的化学实验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通过不断摸索独自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完成。

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能够使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自主学习性。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实验1、量筒是有具体量程的量器,并在一定温度下(一般规定20℃~25℃)使用,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会偏小,俯视会偏大;它只能精确到此为止0.1ml。

“大材小用”和“小材多次使用”都会给测量带来较大误差。

2、托盘天平:分度盘、指针、托盘、平衡螺母、游码、标尺、横梁、底座。

精确到0.1g①调平:称量之前要调整天平至两边平衡②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③被称物不直接放在托盘上(干燥固体可用称量纸,易潮解、腐蚀性药品用玻璃器皿),不能称量热的物体;④添加砝码时要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最后移动游码;⑤取用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用后放回砝码盒内;⑥每架天平都有自己配套的一套砝码,不能混用。

3、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专用仪器,使用前应该注意:(1)观察它的量程。

若待测物的温度高于温度计能测的最高温度,温度计可能被胀破;若待测物的温度低于温度计能测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

(2)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这样,用它测量时就可以迅速、准确地读出温度值。

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没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不能准确反映液体的温度。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2)垫石棉网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圆底、蒸馏烧瓶三种)、锥形瓶(也叫锥形烧瓶或三角烧瓶)。

补:常见试管都是由玻璃材料制成的,具有可受热,操作方便,可见度高等优点,因此试管常用作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供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也可以收集少量气体。

缺点是容易碎裂,因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骤冷或受热不匀时均能引起炸裂,使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1、为便于振荡,常温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反应时,液体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沸出2、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加热前必须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先预热,后集中加热,加热时试管不能接触灯芯。

初中化学典型实验总结(操作步骤+过程+结果)(共7大类)

初中化学典型实验总结(操作步骤+过程+结果)(共7大类)

初中化学典型实验总结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

用止水夹加紧胶皮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

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2.实验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注意事项:①红磷要取足量或过量;②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③止水夹夹紧;④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⑤要冷却完全。

二、高锰酸钾制氧1.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2.实验现象:有大量气体进入集气瓶中3.实验结论:利用高锰酸钾可以制氧4.注意事项: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三、电解水1.操作步骤:在一个盛有水的水槽中倒立两支盛满水的试管,接通直流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有什么现象发生。

切断装置的电源,在水下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把试管取出,直立后松开拇指,立即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进行观察。

2.实验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了气泡,通电一段时间以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大约为1:2。

伸入正极试管里的带火星木条燃烧,负极试管里的气体/燃烧并出现淡蓝色火焰。

3.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4.注意事项:①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②在实验进程刚开始时,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与1:2不符,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但会溶解一小部分;氢气难溶,反应速率较慢,所以氢气较少。

四、木炭还原氧化铜1.操作步骤: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初中化学课本实验总结全册

初中化学课本实验总结全册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活动与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蜡烛浮在水面(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4)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5)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H2O,其中含氢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活动与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现象: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O2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H2O的含量高)小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含量多少不同)基本操作插图送入固体粉末状:操作要点“一横、二送、三缓速”(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的倾倒操作要点:“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液体的量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15篇)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15篇)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初中化学实验总结(15篇)初中化学实验总结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在本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了实事求是。

在平时的学生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实验课堂一片混乱,这样就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

对化学实验教学,我们进行了理论学习,提高实验教学技能,树立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教学的任务。

二。

认真完成实验环节,注重了操作引导。

在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实验员准备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对待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

因此,严格搞好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实验课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

三.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验计划在本期完成实验情况如下:1、在演示实验方面(一)实验内容:实验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实验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三、氧气的性质,实验四,制取氧气,实验五,水的组成,实验六,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七,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八,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九,燃烧的条件,实验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二)取得效果: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规范操作指导细心观察实验,一学期来,学生觉得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无论是实验的基本技能技巧,还是文化知识,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学生分组实验方面(一)完成的实验:实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三、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实验四、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初中化学1-12单元课本实验总结

初中化学1-12单元课本实验总结

初中化学1-12单元课本实验总结
(一)、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8、黄绿色气体:氯气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 END -。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学生能够观察、实践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原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以下是初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实验一:利用硫酸与氢氧化钠制备硫酸钠溶液实验目的:了解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原理:硫酸为酸性物质,氢氧化钠为碱性物质,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钠溶液。

实验步骤:将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硫酸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搅拌后溶液呈现无色透明液体,酸碱中和反应完成。

实验二:酸雨的影响实验目的:了解酸雨对大气、水体等环境的危害实验原理:将酸溶液滴入石灰水中,观察反应产物。

实验步骤:取一瓶装有石灰水的试管,用滴管滴入适量的酸溶液,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滴入酸溶液后,石灰水溶液变为白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酸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白色固体。

实验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铁红溶液实验目的: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实验原理:铁在空气中氧化成Fe2O3,还原剂还原Fe2O3,生成Fe3+。

实验步骤:将铁丝放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稀硫酸搅拌均匀,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铁丝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变红,最终溶液呈现红色,生成了铁红溶液。

实验四:酒精灯的构造与使用实验目的:了解酒精灯的构造与使用方法实验原理:酒精燃烧产生了火焰。

实验步骤:将酒精倒入酒精灯中,点燃酒精灯的火焰。

实验结果:酒精灯燃烧起来,产生火焰。

实验五:金属等离子体发光现象实验目的:观察金属在火焰中发光的现象实验原理:金属在火焰中受加热产生激发态,从而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实验步骤:将金属钳夹住一根金属丝,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金属丝在火焰中产生明亮的光,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实验六:热膨胀与热收缩实验目的:了解物体受热时的膨胀特性实验原理:物体受热时分子间距离增大,从而使物体膨胀实验步骤:将金属丝固定在两个支架上,加热其中一端,观察变化。

实验结果:加热端膨胀,整个金属丝逐渐变长。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复习总结.docx

初中化学教材实验复习总结.docx

教材实验复习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原理】4P+50?垦2PO【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

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实验步骤】①连接装置,并_______________ o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待红磷_______________ 并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液面上升大约1/5。

[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量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外面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量结果会偏小。

3.红磷熄灭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4.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太慢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瓶内空气受热溢出,测量结果会偏大。

5.没有夹紧弹簧夹,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溢出,测量结果会偏大。

思考:能不能用铁、铝替换红磷?能不能用碳、硫替换红磷?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駄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 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駄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駄溶液变红。

不能回答C中变色。

延伸:分子运动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要注意什么?三、过滤(见下图)【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注意事项】1.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保证过滤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课本实验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活动与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蜡烛浮在水面(2)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3)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变黑碳化;(4)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无色小液滴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5)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H2O,其中含氢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

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活动与探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现象: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O2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H2O的含量高)小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只是含量多少不同)基本操作插图送入固体粉末状:操作要点“一横、二送、三缓速”(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的倾倒操作要点:“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手心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液体的量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滴管的使用胶头滴管用于滴加少量液体,使用时_垂直在容器上方_,一般不可___实验台上_,也不可___放在其它位置_____;不要__平_放或__倒_放,用过后应立即清洗干净再去吸取其它药品。

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_不能__冲洗。

4.物质的加热常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灯:酒精灯的使用: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用外焰加热;④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⑤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也不得少于1/4 。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以免加热的时候容器炸裂;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容器的底部不要和灯芯接触,以免玻璃仪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也不能离得太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的效果;②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加热前应先预热试管;试管应与桌面成45°放在外焰上;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

④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药品平铺试管底部,增大固体的受热面积,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

给固体物质加热,可用干燥的试管。

加热方法【实验1-10】现象:产生蓝色沉淀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蓝色沉淀逐渐变黑2 Cu O△2 Cu + O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实验2-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2)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3)操作步骤: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把塞子塞紧。

等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瓶中原空气的1/5 体积(5)结论:空气是是混合物; O2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N2约占约占空气体积的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6)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②能否用铁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③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残余的氧气。

(7)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P + 5O2点燃2P2O5课题2 氧气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实验2-2】(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的复燃)⑴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点燃 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2-3】⑵硫燃烧,S + O2点燃SO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气体;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⑶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实验5-2】⑷镁在空气中燃烧 2Mg + O2点燃2MgO现象:发出耀眼强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操作: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大量热,有黑色固体生成。

此实验注意事项: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红热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原因是氧气支持燃烧,氧气瓶中的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所以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课题3 制取氧气【实验2-5】实验目的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现象: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步骤4中木条复燃,加入MnO2后冒大量气泡。

解释:MnO2使H2O2在常温下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2-6】实验目的证明MnO2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活动与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不漏气若没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漏气木炭的燃烧夹取木炭的仪器为坩埚钳,在酒精灯上加热到红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充分利用瓶中的O2),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木炭燃烧生成CO2。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电极上产生的现象气体的检验气体检验现象结论①与电源相连的两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少用一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口木条复燃该气体是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③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多用一燃着的木条置于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口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该气体是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注:①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在做这个实验时应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V正:V负 = 1 :2 注:氢气的量少时,在检验时往往m正:m负 = 8 :1②电解水的电源为直流电。

看不到淡蓝色火焰,而能听到爆鸣声实验结论(1)、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H2O 通电2H2↑+ O2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本实验还可证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课题2:分子和原子【实验3-2】现象在静置的水中,品红在不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活动与探究】1、取少量滴有酚酞试液的水置于试管中,滴入浓氨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现象: A杯溶液颜色变红,B杯无变化原因:分子总是不断运动,C杯中氨分子运动到A杯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课题3 水的净化【实验3-3】实验目的:硬水和软水的区分①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硬水,有大量泡沫出现的水是软水。

②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硬水。

【实验3-4】实验目的:制取蒸馏水装置:简易装置所需仪器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试管、烧杯等。

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突然剧烈沸腾。

收集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活动与探究】探究目标: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没有变化。

(白磷燃烧)方案一:装置:锥形瓶底部铺有细沙,作用防止白磷燃烧放大量热使锥形瓶炸裂。

玻璃管上端系牢一个小气球,作用 1) 防止气体逸出/保证装置密封,2)调节瓶内气压。

现象: 1)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2)气球先变鼓,再变瘪;3)天平仍旧平衡,指针在中间。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现象:1)铁钉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2)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天平仍然平衡。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实验5-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测定现象:1)冒出大量气泡,白色粉末逐渐溶解/消失。

2)天平不平衡,指针向右偏转。

解释: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生成CO2气体从烧杯中冒出,使烧杯中剩余物质质量减少,所以指针向右偏转。

【实验5-2】镁条燃烧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解释:燃烧放大量热,使部分白色固体进入空气中,剩余物质质量减少,所以指针向右偏转。

讨论:如果把镁条燃烧的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比镁条的质量大,为什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因为MgO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Mg与O2的质量之和,燃烧生成物质量比镁条质量大。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实验6-1】实验目的:探究木炭的吸附性现象:红色墨水变为无色碳单质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2)可燃性 C + O2点燃 CO2 2C + O2点燃 2CO 【实验6-2】木炭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实验目的:探究木炭的还原性。

装置: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是火焰集中,达到高温条件,也可以用酒精喷灯)。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操作:把刚烘干的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加热。

然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

现象: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固体,同时放出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分析:氧化铜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木炭把氧化铜还原为铜,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化学方程式为C+ 2CuO 高温2Cu + CO2↑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实验6-3】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燃着(带火星或燃着)的木条靠近(靠近或伸入)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CO2收集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