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的测定

合集下载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的计算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 密度(p)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p= m/V式中P---- 密度,g/cm3;M ——材料的重量,g;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rn 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 表观密度(p 0)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P o= m/VOP o ------------ 表观密度,g/cm3或kg/m3;m --- 材料的重量,g或kg;V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或m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 堆积密度(p 'o)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p 'O =m/V'O其中p 'O ——堆积密度,kg/m3;M ——材料的重量,kg;V 'o —材料的堆积体积,m。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气孔率和密度-2016

气孔率和密度-2016

陶瓷材料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的测定一、实验原理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有的材料内部是有气孔的,这些气孔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是进行其他许多物性测试(如颗粒粒径测试)的基础数据。

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是材料结构特征的标志。

在材料研究中,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是对制品质量进行检定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材料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都是基于密度的测定,而密度的测定则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由阿基米德定律可知,浸在液体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浮力(即液体的静压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重量是一种重力的值,但在使用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天平进行衡量时、对物体重量的测定巳归结为对其质量的测定。

因此,阿基米德定律可用下式表示:L VD m m =-21 (1) 式中 1m ——在空气中称量物体时所得物体的质量; 2m ——在液体中称量物体时所得物体的质量; V ——物体的体积; L D ——液体的密度。

物体的体积就可以通过将物体浸于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测定其质量的方法来求得。

由于浸于浸液中的物体受到液体静压力的作用,所以这种方法称之为“液体静力衡量法”。

在工程测量中,往往忽略空气浮力的影响,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推导可得用称量法测定物体密度时的原理公式 211m m D m D L-=(2)这样,只要测出有关量并代入上式,就可计算出待测物体在温度t ℃时的密度。

材料的密度,可以分为真密度、体积密度等。

体积密度指不含游离水材料的质量与材料的总体积(包括材料的实体积和全部孔隙所占的体积)之比。

当材料的体积是实体积(材料内无气孔)时,则称真密度。

气孔率指材料中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材料中的气孔有封闭气孔和开口气孔(与大气相通的气孔)两种,因此气孔率含封闭气孔率、开口气孔率和真气孔率之分。

封闭气孔率指材料中的所有封闭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开口气孔率(也称显气孔率)指材料中的所有开口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的计算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ρ)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g/cm3;M——材料的重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rn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ρ0)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o=m/V0ρo——表观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重量,g或kg;V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0=m/V'0其中ρ'0——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重量,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m3。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容器的容积视材料的种类和规格而定。

材料的堆积体积既包含内部孔隙也包含颗粒之间的空隙。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的计算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ρ)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g/cm3;M——材料的重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rn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ρ0)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o=m/V0ρo——表观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重量,g或kg;V 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0=m/V'0其中ρ'0——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重量,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m3。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容器的容积视材料的种类和规格而定。

材料的堆积体积既包含内部孔隙也包含颗粒之间的空隙。

气孔率和密度-2016

气孔率和密度-2016

陶瓷材料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的测定一、实验原理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有的材料内部是有气孔的,这些气孔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是进行其他许多物性测试(如颗粒粒径测试)的基础数据。

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是材料结构特征的标志。

在材料研究中,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是对制品质量进行检定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材料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都是基于密度的测定,而密度的测定则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由阿基米德定律可知,浸在液体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浮力(即液体的静压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重量是一种重力的值,但在使用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天平进行衡量时、对物体重量的测定巳归结为对其质量的测定。

因此,阿基米德定律可用下式表示:L VD m m =-21 (1) 式中 1m ——在空气中称量物体时所得物体的质量; 2m ——在液体中称量物体时所得物体的质量; V ——物体的体积; L D ——液体的密度。

物体的体积就可以通过将物体浸于已知密度的液体中,通过测定其质量的方法来求得。

由于浸于浸液中的物体受到液体静压力的作用,所以这种方法称之为“液体静力衡量法”。

在工程测量中,往往忽略空气浮力的影响,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推导可得用称量法测定物体密度时的原理公式 211m m D m D L-=(2)这样,只要测出有关量并代入上式,就可计算出待测物体在温度t ℃时的密度。

材料的密度,可以分为真密度、体积密度等。

体积密度指不含游离水材料的质量与材料的总体积(包括材料的实体积和全部孔隙所占的体积)之比。

当材料的体积是实体积(材料内无气孔)时,则称真密度。

气孔率指材料中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材料中的气孔有封闭气孔和开口气孔(与大气相通的气孔)两种,因此气孔率含封闭气孔率、开口气孔率和真气孔率之分。

封闭气孔率指材料中的所有封闭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开口气孔率(也称显气孔率)指材料中的所有开口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材料密度及气孔率的测量

材料密度及气孔率的测量

材料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的测定一.目的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有的材料部是有气孔的,这些气孔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它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其它许多物性测试如颗粒粒径测试的基础数据。

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是材料结构特征的标志。

在材料研究中,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是对制品质量进行检定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这些材料的生产中,测定这三个指标对生产控制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1.了解体积密度、气孔率等概念的物理意义;2.掌握体积密度、气孔率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3.了解体积密度、气孔率测试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二.原理密度的物理意义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颗粒密度和材料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都是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粉末浸入可润湿粉体的液体中,抽真空排除气泡,计算颗粒排除液体的体积。

便可计算出颗粒的密度。

当颗粒的闭气孔全部被破坏时,所测密度即为颗粒的真密度,否则为颗粒的有效密度。

与此类以,可以将块体材料视为大的“颗粒”,采用类似颗粒测试的方法测定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

粉体材料的密度,可以分为颗粒的真密度,有效密度,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

测定颗粒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一般情况下,颗粒的密度指的是颗粒的有效密度。

无机非金属材料难免含有各种类型的气孔。

块体材料如水泥、瓷等制品,含有部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气孔。

浸渍时能被液体填充或与大气相通的气孔称为开口气孔;不能被液体填充或不与大气相通的气孔称为闭口气孔。

块体材料中固体材料的体积、开口及闭口气孔的体积之和称为总体积。

材料所有开口气孔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称为开口气孔率或显气孔率;材料所有闭口气孔的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称为闭口气孔率;材料所有气孔的体积(开口和闭口气孔体积之和)与其总体积之比称为真气孔率。

在科研和生产实际中往往采用吸水率来反映材料的显气孔率。

三.实验设备材料密度和气孔率测定的装置如图35-1所示。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的计算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ρ)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g/cm3;M——材料的重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rn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ρ0)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o=m/V0ρo——表观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重量,g或kg;V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0=m/V'0其中ρ'0——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重量,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m3。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容器的容积视材料的种类和规格而定。

材料的堆积体积既包含内部孔隙也包含颗粒之间的空隙。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的计算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ρ)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g/cm3;M——材料的重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rn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ρ0)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o=m/V0ρo——表观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重量,g或kg;V 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0=m/V'0其中ρ'0——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重量,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m3。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容器的容积视材料的种类和规格而定。

材料的堆积体积既包含内部孔隙也包含颗粒之间的空隙。

陶瓷体积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测定

陶瓷体积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测定

陶瓷体积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测定1 目的意义1.1 意义在陶瓷内部或多或少都有气孔,这些气孔对材料的性能(特别是力学性能)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它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其他许多物性测试(如颗粒粒径测试)的基础数据。

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是材料结构特征的标志。

在材料研究中,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是对制品质量进行检定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陶瓷材料、耐火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等材料的科研和生产中,测定这三个指标对质量控制都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① 掌握体积密度、吸水率、气孔率等概念的物理意义、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 ② 了解体积密度、吸水率、气孔率测试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防止; ③ 学会用作图法求解烧结温度和烧结温度范围。

2 基本原理材料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都是基于密度的测定,而密度的测定则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由阿基米德定律可知,浸在液体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浮力(即液体的静压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重量是一种重力的值,但在使用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天平进行衡量时,对物体重量的测定已归结为对其质量的测定。

在工程测量中,往往忽略空气浮力的影响,在此前提下可推导出用称量法测定物体密度时的原理公式:21L1m m D m D -=(9-1)式中:D —测定物体密度,g ·cm -3;m 1—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g ;m 2—物体在液体中的质量,g ;D L —液体密度,g ·cm -3。

这样,只要测出有关量并代人上式,就可计算出待测物体在温度t ℃时的密度。

材料的密度,可以分为真密度、体积密度等。

体积密度指不含游离水材料的质量与材料的总体积(包括材料的实体积和全部孔隙所占的体积)之比。

当材料的体积是实体积(材料内无气孔)时,则称真密度。

气孔率指材料中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材料中的气孔有封闭气孔和开口气孔(与大气相通的气孔)两种,因此气孔率有封闭气孔率、开口气孔率和真气孔率之分。

实验九 气孔率、吸水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 江苏工业

实验九 气孔率、吸水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 江苏工业
(三)实验精度要求
同一实验室,同一实验方法,同一块试样复验误差不允许超过: 显气孔率:0.5%; 吸水率:0.30%; 体积密度:0.02g/cm3; 真气孔率:0.5%;
六、注意事项
1、制备试样时一定要检查试样有无裂纹等缺陷; 2、称取饱吸液体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时,用毛巾抹去表面液体操作必须前后一 致; 3、要经常检查天平零点以保证称重准确。
体密度的原理公式:
D = m1DL m1 − m2
测出上式中相关数据,并带入公式,即可计算处待测物体在温度 t℃时的密 度。
气孔率(孔隙度)是指材料中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通常分为真气孔 率,显气孔率(也称开口气孔率)和闭口气孔率。所谓显气孔率系指试样的所有 开口气孔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值。闭口气孔率是指所有闭口气孔的体积与其总 体积之比值。真气孔率是指试样中的全部气孔,即显气孔率与闭口气孔率的总和。 吸水率是试样所有开口气孔所吸收的水的质量与其干燥试样的质量之比值,实际 生产中万网 采用吸水率来反应材料的显气孔率。上述各项皆以百分数表示。
温度/℃ 0 2 4 6 8 10 12 14
密度/(g·cm-3) 0.99987 0.99997 1.00000 0.99997 0.99988 0.99973 0.99952 0.99927
表 1 水在常用温度下的密度
温度/℃
密度/(g·cm-3)
16
0.99897
18
0.99862
20
0.99823
22
0.99780
24
0.99732
26
0.99681
28
0.99626
30
0.99567
温度/℃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实验5.6 陶瓷体积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测定

实验5.6 陶瓷体积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测定

实验5.6 陶瓷体积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测定1 目的意义1.1 意义在陶瓷内部或多或少都有气孔,这些气孔对材料的性能(特别是力学性能)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它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其他许多物性测试(如颗粒粒径测试)的基础数据。

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是材料结构特征的标志。

在材料研究中,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是对制品质量进行检定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陶瓷材料、耐火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等材料的科研和生产中,测定这三个指标对质量控制都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① 掌握体积密度、吸水率、气孔率等概念的物理意义、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 ② 了解体积密度、吸水率、气孔率测试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防止; ③ 学会用作图法求解烧结温度和烧结温度范围。

2 基本原理材料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都是基于密度的测定,而密度的测定则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由阿基米德定律可知,浸在液体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浮力(即液体的静压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重量是一种重力的值,但在使用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天平进行衡量时,对物体重量的测定已归结为对其质量的测定。

在工程测量中,往往忽略空气浮力的影响,在此前提下可推导出用称量法测定物体密度时的原理公式:21L1m m D m D −=(11-1)式中:D —测定物体密度,g ·cm -3;m 1—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g ;m 2—物体在液体中的质量,g ;D L —液体密度,g ·cm -3。

这样,只要测出有关量并代人上式,就可计算出待测物体在温度t ℃时的密度。

材料的密度,可以分为真密度、体积密度等。

体积密度指不含游离水材料的质量与材料的总体积(包括材料的实体积和全部孔隙所占的体积)之比。

当材料的体积是实体积(材料内无气孔)时,则称真密度。

气孔率指材料中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材料中的气孔有封闭气孔和开口气孔(与大气相通的气孔)两种,因此气孔率有封闭气孔率、开口气孔率和真气孔率之分。

实验5.6 陶瓷体积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测定

实验5.6 陶瓷体积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测定

实验5.6 陶瓷体积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测定1 目的意义1.1 意义在陶瓷内部或多或少都有气孔,这些气孔对材料的性能(特别是力学性能)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它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其他许多物性测试(如颗粒粒径测试)的基础数据。

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是材料结构特征的标志。

在材料研究中,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是对制品质量进行检定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陶瓷材料、耐火材料、塑料、复合材料等材料的科研和生产中,测定这三个指标对质量控制都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① 掌握体积密度、吸水率、气孔率等概念的物理意义、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 ② 了解体积密度、吸水率、气孔率测试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防止; ③ 学会用作图法求解烧结温度和烧结温度范围。

2 基本原理材料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都是基于密度的测定,而密度的测定则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由阿基米德定律可知,浸在液体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浮力(即液体的静压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量。

重量是一种重力的值,但在使用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天平进行衡量时,对物体重量的测定已归结为对其质量的测定。

在工程测量中,往往忽略空气浮力的影响,在此前提下可推导出用称量法测定物体密度时的原理公式:21L1m m D m D −=(11-1)式中:D —测定物体密度,g ·cm -3;m 1—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g ;m 2—物体在液体中的质量,g ;D L —液体密度,g ·cm -3。

这样,只要测出有关量并代人上式,就可计算出待测物体在温度t ℃时的密度。

材料的密度,可以分为真密度、体积密度等。

体积密度指不含游离水材料的质量与材料的总体积(包括材料的实体积和全部孔隙所占的体积)之比。

当材料的体积是实体积(材料内无气孔)时,则称真密度。

气孔率指材料中气孔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

材料中的气孔有封闭气孔和开口气孔(与大气相通的气孔)两种,因此气孔率有封闭气孔率、开口气孔率和真气孔率之分。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的计算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p) 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p= mN式中P --- 密度,g/cm3;M ——材料的重量,g;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rn 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p 0) 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P o = m/V0P o 表观密度,g/cm3或kg/m3;材料的重量,g 或kg;V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p '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p'0=m/V'0其中p '0——堆积密度,kg/m3;M ---- 材料的重量,kg;V'o --- 材料的堆积体积,m3。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容器的容积视材料的种类和规格而定。

材料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的测定

材料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的测定

材料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的测定一、目的意义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有的材料内部是有气孔的,这些气孔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它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其它许多物性测试如颗粒粒径测试的基础数据。

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是材料结构特征的标志。

在材料研究中,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是对制品质量进行检定的最常用的方法之—。

在这些材料的生产中,测定这三个指标对生产控制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1.了解体积密度、气孔率等概念的物理意义:2.掌握体积密度、气孔率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3.了解体积密度、气孔率测试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二、基本原理密度的物理意义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材料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都是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粉末浸入可润湿样品的液体中,抽真空排除气泡,计算颗粒排除液体的体积。

便可计算出颗粒的密度。

当颗粒的闭气孔全部被破坏时,所测密度即为颗粒的真密度,否则为颗粒的有效密度。

与此类似,可以将块体材料视为大的“颗粒”,采用类似颗粒测试的方法测定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

粉体材料的密度,可以分为颗粒的真密度,有效密度,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

测定颗粒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般情况下,颗粒的密度指的是颗粒的有效密度。

无机非金属材料难免含有各种类型的气孔。

块体材料如水泥、陶瓷等制品,含有部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气孔。

浸渍时能被液体填充或与大气相通的气孔称为开口气孔;不能被液体填充或不与大气相通的气孔称为闭口气孔。

块体材料中固体材料的体积、开口及闭口气孔的体积之和称为总体积;材料所有开口气孔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称为开口气孔率或显气孔率;材料所有闭口气孔的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称为闭口气孔率;材料所有气孔的体积(开口和闭口气孔体积之和)与其总体积之比称为真气孔率。

在科研和生产实际中往往采用吸水率来反映材料的显气孔率。

对密度和气孔率的测定所使用液体的要求是,密度要小于被测的粉体;对粉体或材料的润湿性好;不与试样发生反应,也不使试样溶解或溶胀。

材料密度、孔隙率及吸水率的测定

材料密度、孔隙率及吸水率的测定

资料稀度、孔隙率及吸火率的测定之阳早格格创做一、真验手段战意思资料的稀度是资料最基础的属性之一,也是举止其余物性尝试(如颗粒粒径尝试)的前提数据.资料的孔隙率、吸火率是资料结构特性的标记.正在资料钻研中,孔隙率、吸火率的测定是对于产品本量举止检定的最时常使用的要领之一.资料的稀度,不妨分为体积稀度、真稀度等.体积稀度是指没有含游离火资料的本量与资料的总体积(包罗资料的真体积战局部孔隙所占的体积)之比;资料本量与资料真体积(没有包罗存留于资料里里的启关气孔)之比值,则称为真稀度.孔隙率是指资料中气孔体积与资料总体积之比.吸火率是指资料试样搁正在蒸馏火中,正在确定的温度战时间内吸火本量战试样本本量之比.由于吸火率与启心孔隙率成正比,正在科研战死产本量中往往采与吸火率去反映资料的隐气孔率.果此,无论是正在陶瓷资料、耐火资料、塑料、复合资料以及宝物复合资料等资料的钻研战死产中,测定那三个指标对于资料本能的统制有要害意思.通过本真验达到以下央供.1、相识体积稀度、孔隙率、吸火率等观念的物理意思.2、相识测定资料体积稀度、稀度(真稀度)的测定本理战测定要领.3、通过测定体积稀度、稀度(真稀度),掌握估计资料孔隙率战吸火率的估计要领.二、真验要领参照GB9966.3-88天然饰里石材体积稀度、真稀度、真气孔率、吸火率考查要领.三、真验本理资料的孔隙率、吸火率的估计皆是鉴于稀度的测定,而稀度的测定则是鉴于阿基米德本理.由阿基米德本理可知,浸正在液体中所有物体皆要受到浮力(即液体的静压力)的效率,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排启液体的沉量.沉量是一种沉力的值,但是正在使用根据杠杆本理安排制制的天仄举止衡量时,对于物体沉量的测定已归纳为其本量的测定.果此,阿基米德定律可用下式表示.m1-m2=VD L (1)式中m1——正在气氛中秤量物体时所得的本量;m2——正在液体中秤量物体时所得的本量;V——物体的体积D L——液体的稀度那样,物体的体积便不妨通过将物体浸于已知稀度的液体中,通过测定其本量的要领去供得.正在工程丈量中,往往忽略气氛浮力的效率.正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推导,可得用称量法测定物体稀度时的本理公式.D=(m1D L)/(m1-m2) (2)那样,只消测出有关量并代进上式,便不妨估计出待测物体正在温度t℃时的稀度.真验中真稀度测定是鉴于粉终稀度瓶浸液法莱测定的.其本理是:将样品制成粉终,并将粉样浸进对于其潮干而没有溶解的浸液中,用抽真空或者加热煮沸排除气泡,供出粉终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稀度的液体,进而得出所测粉终的真稀度.四、真验仪器1、恒温搞燥箱:由室温到200℃;2、天仄:最大称量1000g,感量10mg;最大称量100g,感量1mg各1个;3、游标卡尺1把;4、容积250ml稀度瓶1个;5、200目标筛1个;6、搞燥器1个;7、研钵1个;8、真验试剂蒸馏火.五、真验步调1、试样制备阶段(1)体积稀度试样试样尺寸为50mm安排的火泥块(2)稀度试样采用1000g安排试样,将表面浑扫搞净,并粉碎到颗粒小于5mm,以四分法缩分到150g,再用瓷研钵研磨成粉终并通过200目尺度筛,将粉样拆进称量瓶中,搁进(105±2)℃烘箱内搞燥4h以上,与出稍热后,搁进搞燥器内热却到室温.2、体积稀度测定(1)将试样用刷子浑扫搞净搁进(105±2)℃烘箱中搞燥2h,与出,热却到室温,称其本量(m0),透彻到0.02g.(2)将试样搁进室温的蒸馏火中,浸泡48h后与出,用拧搞的干毛巾揩去表面火分,并坐时称量本量(m1),透彻到0.02g;交着把试样挂正在网篮中,将网篮与试样浸进室温的蒸馏火中,称量其正在火中的本量(m2),透彻到0.02g.3、稀度测定称与试样三份,每份50g(m‘0),将试样分别拆进净净的稀度瓶内,并倒进蒸馏火.倒进的蒸馏火没有超出稀度瓶体积的一半,将稀度瓶搁进蒸馏火中煮沸10-15分钟,使试样中气泡排除,或者将稀度瓶搁正在真空搞燥器内排除气泡.气泡排除后,揩搞稀度瓶,热却到室温,用蒸馏火拆谦至标记表记标帜处,称量本量(m’2).再将稀度瓶浑洗搞净,用蒸馏火拆谦至标记表记标帜处,并称本量(m ‘1),m‘0、m‘1、m’2,透彻到0.002g.4、真验分解与估计(1)体积稀度:体积稀度ρb(g/cm3) 按下式估计.ρb=ρw×m0/(m1-m2) (3)式中m0——搞燥试样正在气氛的本量,gm1——火鼓战试样正在气氛中的本量,gm2——火鼓战试样正在火中的本量,gρw——考查时室温火的稀度,g/cm3(2)稀度ρt(g/cm3)按下式估计.ρt=ρw×m‘0/( m‘1+ m‘0- m’2) (4)式中m‘0——搞粉试样正在气氛的本量,gm‘1——只拆蒸馏火的稀度瓶的本量,gm‘2——拆粉样加火的稀度瓶本量,gρw——考查时室温火的稀度,g/cm3(3)孔隙率:根据测定所得的体积稀度战稀度,孔隙率ρa(%)按下式估计ρa=(1-ρb/ρt)×100% (5)式中ρb——试样的体积稀度,g/cm3ρt——试样的稀度,g/cm3(4)吸火率:吸火率W a(%)按下式估计W a=100%×(m1-m0)/m0 (6)式中m0——搞燥试样正在气氛的本量,gm1——火鼓战试样正在气氛中的本量,g六、计划1、根据式(3)、式(4)、式(5)战式(6),分别用测定值估计资料的体积稀度、稀度、吸火率、孔隙率.2、估计体积稀度、稀度、吸火率、孔隙率的仄衡值最大值与最小值.3、体积稀度、稀度估计到三位灵验数,孔隙率、吸火率估计到二位灵验数.。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的计算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ρ)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g/cm3;M——材料的重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rn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ρ0)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o=m/V0ρo——表观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重量,g或kg;V 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0=m/V'0其中ρ'0——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重量,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m3。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容器的容积视材料的种类和规格而定。

材料的堆积体积既包含内部孔隙也包含颗粒之间的空隙。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

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计算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材料的密度、孔隙率和吸水率的计算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ρ)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g/cm3;M——材料的重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rn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ρ0)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o=m/V0ρo——表观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重量,g或kg;V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0=m/V'0其中ρ'0——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重量,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m3。

这里,材料的重量是指自然堆积在一定容器内材料的重量;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

陶瓷吸水率、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陶瓷吸水率、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三、实验原理
干燥试样重go(g)、饱吸液体试样在空气中的 重量g1(g)、饱吸液体试样在液体中的重量g2 (g)、液体的密度r(g/cm3)、陶瓷的理论密度, 可按下式分别计算陶瓷试样的吸水率、开口气 孔率、实际密度和总气孔率: 吸水率= 100(g1—go)/ go (%) 开口气孔率= 100(g1—go)/(g1—g2) (%) 实际密度= rgo/(g1—g2) (g/cm3)
பைடு நூலகம்
七、思考题
从上面的实验数据是否可以得到试样的闭气
孔率?为多少? 称取饱吸液体试样在空气中的重量时,抹液 体操作可能造成测量误差吗?如何最大限度 避免由此产生的误差? 测定试样干燥重量时,一定得通过105—110 C°干燥处理吗?
陶瓷吸水率、气孔率及体积密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气孔率和体积密度是陶瓷体性能的重要指 标,是鉴定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掌握陶瓷吸水率、气孔率及实际密度的测 定方法。
2)
二、基本概念


吸水率——试样孔隙可吸收水的重量,与试样经 110C°干燥之后之重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开口(显)气孔率——试样中开口孔隙(与大气相连 通的孔隙)的体积与试样总体积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总气孔率——试样中全部孔隙(即开口与闭口大孔隙 之和)的体积与试样总体积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实际密度——试样经110C°干燥之后之重量与试样 总体积之比,用g/cm3表示。 理论密度——假设试样体内完全不含气孔时的密度, 用g/cm3表示。


电子比重计 (图2)
3)将样品放在电子比重计上水槽的吊篮中,
天平给出的重量就是饱吸液体的试样在液体 中的重量g2。 4)从液体中取出试样,用湿毛巾均匀地抹去 试样表面的液体,在比重计上迅速称取饱吸 液体试样在空气中的重量g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密度、吸水率及气孔率的测定
一、目的意义
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有的材料内部是有气孔的,这些气孔对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材料的体积密度是材料最基本的属性之一,它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其它许多物性测试如颗粒粒径测试的基础数据。

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是材料结构特征的标志。

在材料研究中,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是对制品质量进行检定的最常用的方法之—。

在这些材料的生产中,测定这三个指标对生产控制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目的:
1.了解体积密度、气孔率等概念的物理意义:
2.掌握体积密度、气孔率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方法;
3.了解体积密度、气孔率测试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二、基本原理
密度的物理意义是指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材料吸水率、气孔率的测定都是基于阿基米德原理。

将粉末浸入可润湿样品的液体中,抽真空排除气泡,计算颗粒排除液体的体积。

便可计算出颗粒的密度。

当颗粒的闭气孔全部被破坏时,所测密度即为颗粒的真密度,否则为颗粒的有效密度。

与此类似,可以将块体材料视为大的“颗粒”,采用类似颗粒测试的方法测定材料的吸水率、气孔率。

粉体材料的密度,可以分为颗粒的真密度,有效密度,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

测定颗粒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般情况下,颗粒的密度指的是颗粒的有效密度。

无机非金属材料难免含有各种类型的气孔。

块体材料如水泥、陶瓷等制品,含有部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气孔。

浸渍时能被液体填充或与大气相通的气孔称为开口气孔;不能被液体填充或不与大气相通的气孔称为闭口气孔。

块体材料中固体材料的体积、开口及闭口气孔的体积之和称为总体积;材料所有开口气孔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称为开口气孔率或显气孔率;材料所有闭口气孔的体积与材料总体积之比称为闭口气孔率;材料所有气孔的体积(开口和闭口气孔体积之和)与其总体积之比称为真气孔率。

在科研和生产实际中往往采用吸水率来反映材料的显气孔率。

对密度和气孔率的测定所使用液体的要求是,密度要小于被测的粉体;对粉体或材料的润湿性好;不与试样发生反应,也不使试样溶解或溶胀。

最常用的浸液有水、乙醇和煤油等。

水在常温下的体积密度也可以查表。

三、实验装置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烧杯、细铜丝、
四、测试步骤
1)、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块状样品,在110℃(或在许可的更高温度)下烘干至恒重。

置于干燥器中冷却之室温。

称取试样质量M1。

试样干燥至最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前一次的0.1%即为恒重。

2)、将试样置于烧杯或其他清洁容器中,并放于真空干燥箱内抽真空至<20Torr,保压5分钟,然后在5分钟内缓慢注入浸液,至浸没试样。

保持2 5分钟。

将试样连同容器取出后,在空气中静置30分钟。

3)、饱和试样的表观质量的测定:将饱和试样吊在天平钓钩上,并浸入有溢流管容器的浸液中,称取饱和试样的表观质量M2。

表观质量为饱和浸液的试样在浸液中称得的质量。

4)、饱和试样质量:用饱和了浸液的毛巾,小心地拭去饱和试样表面流挂的液珠(注意不可将大孔中浸液吸出)。

立即称取饱和试样的质量M3。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自制表格记录数据
吸水率、气孔率由以下公式计算: (1)吸水率W a : %1001
1
3⨯-=
M M M W a (2)显气孔率P a : %1002
31
3⨯--=
M M M M Pa
(3)体积密度D b :
%1002
31
1⨯-⨯=
M M D M D b
六、思考题
分析实验过程中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