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阻电路中的故障分析方法
![电阻电路中的故障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8dd1b3c1c708a1294a444a.png)
www�ele169�com | 83电子基础电阻电路是中学物理中最为常见的电路。
电路的故障分析是电学实验中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下面我们介绍电阻电路中一般故障的分析和检查方法。
1 实验原理在电阻电路中,常根据电路连接的特点和电位、电压及参考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故障分析和检查,以确定故障的位置和性质。
■1.1 电阻的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特点在电阻串联电路中,流经各串联电阻的电流相同,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串联电阻电压之代数和,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在电阻并联电路中,各并联支路的两端电压相同,总电流等于各并联支路电流之代数和,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混联电路中,串联部分具有串联电路的特点,并联部分具有并联电路的特点。
■1.2 电位、电压及参考点之间的关系在电路的故障分析中,经常用到电位、电压这两个物理量。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是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值,参考点在电路中可任意选定,一般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0V。
由此可知,参考点一旦选定,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就是确定值,参考点改变,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将随之改变。
因此电位是个相对量,与参考点的选择有关。
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等于这两点间的电位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因此电压是个绝对量。
2 电阻电路故障的检查方法在电阻电路中,电路故障的一般情况有元器件的短路或开路、支路的短路或开路和电源无输出等。
这都会引起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变化,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一般检查故障的方法有三种:(1)电压表法这种情况需通电检查,适用于串联电路。
可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各元件的端电压,判断各电压值与预计值是否相近,从而判断出电路故障;也可用测量电位的方法,将电压表的一端(如黑表笔)与电源一端(如负极)相接,用电压表的另一端(红表笔)分别测量各点的电位,计算各元件两端的电压,判断各电压值与预计值是否相近,从而判断出电路故障。
例如:测量电路中某段上各点电位均为零值,但当顺序测到某一点时,该点的电位与电源的电压值相等,则说明该处发生了断路。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d64b4e87c24028915fc3cd.png)
电路常用分析方法第一:支路电流法: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独立方程的列写:(1)从电路的n 个结点中任意选择n-1个结点列写KCL 方程;(2)选择基本回路列写b-(n-1)个KVL 方程。
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第二:回路电流法:以基本回路中沿回路连续流动的假想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它适用于平面和非平面电路。
1.列写的方程:回路电流法是对独立回路列写KVL 方程,方程数为:)1(--n b ,与支路电流法相比,方程减少1-n 个。
2.回路电流法适用于复杂电路,不仅适用于平面电路,还适用于非平面电路回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1)选定)1(--=n b l 个独立回路,并确定其绕行方向;(2)对l 个独立回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其KVL 方程;(3)求解上述方程,得到l 个回路电流;(4)求各支路电流。
回路电流法的特点:(1)通过灵活的选取回路可以减少计算量;(2)互有电阻的识别难度加大,易遗漏互有电阻。
理想电流源支路的处理:网孔电流法是回路电流法的一种特例。
引入电流源电压,增加回路电流和电流源电流的关系方程。
i来表示。
第三:网孔电流法:是一种沿着网孔边界流动的假想的环流,用m1.网孔电流法:是以网孔电流作为电路的独立变量的求解方法,仅适用于平面电路。
2.基本思想:利用假想的网孔电流等效代替支路电流来列方程。
3.列写的方程:KCL自动满足。
只需对网孔回路,列写KVL方程,方程数为网孔数。
网孔电流法的一般步骤:(1)选定各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它们也是列方程时的绕行方向。
(通常各网孔电流都取顺时针方向或都取逆时针方向)(2)根据电路,写出自阻、互阻及电源电压。
(3)根据推广公式,列网孔方程。
(4)求解网孔方程,解得网孔电流。
(5)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求解。
第四:结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适用于结点较少的电路。
结点电压法的一般步骤为:(1)选定参考结点,标定1n个独立结点;-(2)对1-n个独立结点,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其KCL方程;(3)求解上述方程,得到1n个结点电压;-(4)通过结点电压求各支路电流;(5)其他分析。
第0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0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faf6765312b3169a451a4b1.png)
例3 列支路电流法方程。
a
解:
I1 7
+ 70V
–
I2
1+
5U
_
7 I3 11 +
U 2-
节点a: –I1–I2+I3=0 回路1: 7I1–11I2 - 70 +5U =0 回路2: 11I2+7I3 - 5U =0 增补方程:
b
U=7I3
(1-18)
§3.4 网孔电流法
网孔电流——假想每个网孔中有一个网孔电流。方向可 任意假设。
(1-22)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支路的处理
①若恒流源支路仅有一个网孔电流穿过,则该网孔电 流= ± 该恒流源电流(同方向取+,否则取-)。 ②非上述情况时:设恒流源两端电压,当作恒压源列方 程。然后增补恒流源电流与网孔电流的关系方程。
例2 列网孔电流方程。
R1
R2 im2 I3s
+ im1 I5s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重点: 1.支路电流法; 2. 网孔电流法; 3.回路电流法; 4.节点电压法。
对于简单电路,通过电阻串、并联关系或 Y—△等效变换关系即可求解。如:
i总 R
R
R i=?
+
-u
2R
2R
2R 2R
i总
i总
u 2R
+
- u 2R
111 u i i总 2 2 2 16R
例4 列网孔电流方程。
解:网孔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R1 + R3)i1-R3i3=-U2
+
U1 _
R1
iS
R3 i1
+
电路原理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电路原理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1490eeaeaad1f346933fcd.png)
例3.
I1 7 + 70V –
求支路电流(电路中含有受控源)
a I2 1 I3
解 11 + U _ 2
节点a:–I1–I2+I3=0
7I1–11I2=70-2U 11I2+7I3= 2U
7
+
2U
_ b
增补方程:U=7I3
利用支路电流与受控 电源控制量的关系
得 I1=8/3A; I2=14/3A; I3=22/3A;
6 4
+ 2 + 3 + 4 =0
上述四个方程并不相互独立,可由任意三个推 出另一个,即只有三个是相互独立的。
结论
n个结点的电路, 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
独立方程对应的节点称为独立节点。
2.KVL的独立方程数 KVL的独立方程数=基本回路数=b-(n-1)
结 论
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 独立的 KCL和KVL方程数为:
例
图示为电路的图,画出三种可能的树及其对应的基 本回路。 1
4
8 3
5
6 7 2
5 8 6 7
4 8 3 6
4 8 2 3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1.KCL的独立方程数
2 1 1 4 3 5 2 3 2 3 4 1 1
i1 i4 i6 0 i1 i2 i3 0 i 2 i5 i 6 0 i3 i4 i5 0
整理得:
(R1+R2) im1 – R2 im2 = us1- uS2 -R2im1 + (R2+R3) im2 = uS2-us3 R11=R1+R2 R22=R2+R3 R11im1+ R12 im2 = us11 R21im1 + R22im2 = uS22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c4084d2c1c708a1284a4429.png)
(2) 列KCL方程: iR出= iS入
结点 1 i1+i6=iS3 代入支路特性(用结点电压表示):
结点 2
un 2 un 2 un3 un 2 un3 un1 un 2 is 2 (2) R2 R3 R4 R6
i2 + i3 + i4 – i6= -iS2
电路物理量的关系 (电流、电压)
本课程主要研究电路分析,其基本方法: 确定变量 根据约束关系列方程 求解
特点:不改变电路结构,由根据约束关系建立方程求解。
回路电流法(网孔法)和结点电压法。
根据列方程时所选变量的不同可分为支路电流法、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3.1 支路电流法
一、支路电流法: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 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称为支路电流法。 步骤:
方法2:选取独立回路时,使理想电流源支路仅仅属 于一个回路, 该回路电流即IS 。
R3 _ Ui + US1_ R1 I1=IS -R2I1+(R2+R4+R5)I2+R5I3=-US2 R1I1+R5I2+(R1+R3+R5)I3=US1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
I3
R4 I2 R5
IS R2 I1 _ US2 +
u2=R2(iL1-iL2)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1) 选定独立回路,并在图中标出。 (2) 对独立回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其 KVL方程。
注意自电阻总是正,互电阻可正可负; 沿着回路绕行方向,电源压升为正,压降 为负; (3)当电路中有受控源或无伴电流源时需另行处理; (4) 求各支路电流(用回路电流表示);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b5a928f46527d3240ce0b2.png)
i1 R1 ① R3 i3
i2
us+1
-
imu1sR2+2
im2
+ us3
-
-
(1)标出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
②
(2)以各自的网孔电流方向为绕行方向,
列KVL方程; 注意:im1和im2都流过R2!
孔1: R1 im1+R2 im1-R2im2 = us1 -us2 孔2:-R2 im1+R2 im2 +R3 im2 = us2-us3
3
③
4
5
④6
4个方程相加结果为0,不是相互独立的。
把任意3个方程相加起来,必得另一个方程。
相差一个符号,原因是各电流在结点① ② ③若
是流入(出),则在结点④就是流出(入) 。
2019年9月13日星期
9
五
上述4个方程中,任意3个是独立的。
对具有n个结点的电路,独立的KCL方程为任意 的(n-1)个 。 与独立方程对应的结点叫做独立结点。
现在介绍有关 “图论”的初步知识, 目的是研究电路的连 接性质,并讨论电路 方程的独立性问题。
因为KCL和KVL与元件的性质无关, 所以讨论电路方程的独立性问题时,可以用一
个简单的线段来表示电路元件。
2019年9月13日星期
3
五
用线段代替元件,称支路。 线段的端点称结点 。
这样得到的几何结构图称为 图形,或“图(Graph)”。
二、 KVL的独立方程数 与KVL的独立方程对应的回路称独立回路。
因此,要列出KVL的独立方程组,首先要找出与之 对应的独立回路组。
有时,寻找独立回路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利用 “树”的概念会有助于寻找一个图的独立回路组。
大学物理电阻的特性与电路分析方法
![大学物理电阻的特性与电路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0f6a70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23.png)
大学物理电阻的特性与电路分析方法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基本元件,研究电阻的特性和分析电路也是大学物理必不可少的内容。
本文将介绍电阻的特性以及常用的电路分析方法。
1. 电阻的特性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1) 电阻值(阻抗):电阻的阻力大致可由其电阻值(单位为欧姆)来衡量,电阻值越大,阻碍电流通过的能力越强。
(2) 线性特性:在一定范围内,电阻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即欧姆定律),符合电流-电压特性曲线为直线的规律。
(3) 温度特性:电阻的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材质的电阻具有不同的温度特性。
(4) 功率特性:电阻在通过电流时会产生热量,其功率损耗与电流和阻值大小有关。
2. 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分析在电路中,电阻可以串联或并联连接,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情况下的电路分析方法。
(1) 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分析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在各个电阻之间是相同的,电压则分配到各个电阻上。
串联电路中,总阻值等于各个电阻值之和。
(2) 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分析并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电阻之间是相同的,电流则分配到各个电阻上。
并联电路中,总阻值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的和的倒数。
3. 利用电阻进行电路分析的方法在电路分析过程中,常用到电阻组成的电路,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1) 割线法割线法是一种简化电路分析的方法,通过在电路中选择一条割线来分开电路。
通过在割线上添加节点以及对应的方程,来求解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和电压。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电路分析。
(2) 少节点分析法少节点分析法是一种简化电路分析的方法,通过在电路中选择少量的节点来建立方程。
通过减少节点的个数,简化了方程组的求解过程,适用于简单电路的分析。
4. 实际电路中的应用电阻及其相关的电路分析方法在实际电路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阻可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用于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和保护;电阻可用于衰减信号,用于控制电路的增益。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法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da0efe57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2.png)
高阶电路的分析涉及到多个动态 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综合
考虑电路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05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特性
1 2 3
电压-电流特性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是非线 性的,线性电阻元件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通 常表现出正温度系数(PTC)或负温度系数 (NTC)特性。
04
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一阶线性电阻电路
一阶线性电阻电路是指电路中 只包含一个动态元件(如电阻
、电容或电感)的电路。
一阶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
。
时域分析是通过建立和求解一 阶常微分方程来研究电路的瞬 态响应。
频域分析是通过傅里叶变换将 时域函数转换为频域函数,从 而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
时间特性
某些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电阻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发生变化,例如由于化学反应或机械变形引起 的电阻变化。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解析法
通过数学公式推导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适用于 简单电路。
图解法
通过绘制电路图并使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理 进行分析,适用于复杂电路。
计算机辅助分析法
局限性
计算机辅助分析依赖于精确的模型和参数,对于复杂电路或非线性元件的分析可能存在误差;对于实 际电路的布局和布线等因素,计算机辅助分析可能无法完全模拟;对于一些特定应用领域,如生物医 学工程或量子计算等,现有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工具可能不适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电阻元件的种类
01
02
03
固定电阻器
阻值固定的电阻器,常用 的有碳膜电阻、金属膜电 阻等。
电阻电路的稳态分析方法
![电阻电路的稳态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017ab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4.png)
电阻电路的稳态分析方法电阻电路是最基础的电路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为了确保电路的工作稳定可靠,我们需要对电阻电路的稳态进行分析。
本文将介绍电阻电路的稳态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路。
一、简介电阻电路是由电阻元件组成的电路。
在直流电路中,电阻电路实际上是稳定电压源与电阻串联或并联组成的。
在交流电路中,电阻电路可以是纯阻性负载,也可以是阻抗电路中的一部分。
二、稳态分析方法稳态分析是指在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达到稳定状态时进行的分析。
在电阻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稳定的,因此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
1.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稳态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包括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指出,在电路中,所有流入某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所有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指出,在电路中,沿着闭合回路的所有电压之和等于零。
通过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建立节点电压法和网格电流法的方程,从而求解电路中各个节点和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复杂的电阻电路,但需要处理大量的方程和变量。
2. 零点分析法零点分析法是一种简化的稳态分析方法。
它通过寻找电路中的“零点”,即电压和电流为零的点,来简化计算过程。
在零点分析法中,只需找到电路中的一个零点,就可以得到其他节点和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零点分析法适用于电路中存在较多的对称性或平衡性的情况,可以减少计算的复杂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特定的电路结构。
3. 等效电路法等效电路法是一种将复杂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的方法。
通过找到与原电路具有相同电流和电压特性的等效电路,可以更方便地进行稳态分析。
等效电路法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电阻的方式简化电路。
将复杂的电路替换为等效电路后,可以利用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来求解。
三、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电阻电路的稳态分析方法,下面以一个简单的电阻电路为例进行分析:假设有一个串联电阻电路,电源电压为10V,电阻R1为2Ω,电阻R2为3Ω。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e6511c2b160b4e777fcf0e.png)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本章内容:1.电路的图及KCL和KVL独立方程数 2.支路分析法3.网孔分析法4.回路电流法5.结点分析法本章重点:主要学习电阻电路的方程建立及一般分析方法(支路分析法、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
其中,支路分析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本章难点:独立回路数的确定, 回路分析法及节点分析法.§3-1 电路的图本节介绍有关图论的初步知识,学习应用图的方法选择电路方程的独立变量一、电路的图(G)数学上的图:是边(支路)和顶点(结点)的集合,每一条边都连到相应的顶点上,边是抽象的线段,当移去边时,顶点保留,当移去顶点时,应将顶点所连的支路移走。
1.电路的图(连通图G):是将支路画成的抽象线段形成的节点和支路的集合,结点相对于数学图的顶点,支路相当于数学图中的边。
支路是实体。
KVL和KCL 与元件的性质无关,故可用图讨论其方程。
2.无向图:画出的没有方向的图为无向图3.有向图:画出的有方向的图为有向图4.连通图: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至少有一条支路或路径时的图为连通图。
二、电路的图的画法(有几种,其中简便的画法)1.一般将电阻和电压源串联的组合,电阻和电流源并联的组合看成一条支路, 将流过同一个电流的每一个分支看成一条支路。
如(b)2.指定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般选关联参考方向。
如图(c)(a) (b) (c)§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一、KCL的独立方程数(n个结点电路,KCL的独立方程是n-1个)将电路的有向图,结点和支路加以编号,如下图,对结点①②③④列写KCL 方程有由于每条支路与两个结点相联,其电流从一个节点流出,从另一个结点流入,一正,一负(从表达式可见),将上面4个方程相加,等式两边为0,说明4个方程不是独立的;将上面3个方程相加,等式两边不为0,说明3个方程是独立的。
可见,n个结点电路,n-1个结点的KCL方程是独立的一、KVL的独立方程数(b条支路,n个结点,KVL为b-(n-1)个)KVL的独立方程数等于独立回路数独立回路数等于基本回路数,回路与支路的方向无关,以无向图讨论。
电路03 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
![电路03 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https://img.taocdn.com/s3/m/711882e89b89680203d82594.png)
选某一节点为参考节点,其它节点与此节点的参考电 压称节点电压。
节点法或节点电压法是以节点电压为独立变量列电路
方程求解电路的一种方法。 节点电压法的独立方程数为 (n-1)个。与支路电流法 相比,方程数可减少。
举例说明: i1 R1
iS3
un1
1 i3 i4 R4 0
R3
iS1
i2 iS2 R2
令 Gk=1/Rk,k=1, 2, 3, 4, 5 上式简记为 G11un1+G12un2 = iSn1 G11un1+G12un2 = iSn1
标准形式的节点电压方程。
其中 G11=G1+G2+G3+G4—节点1的自电导,等于接在节点1上 所有支路的电导之和。 G22=G3+G4+G5 — 节点2的自电导,等于接在节点2上所 有支路的电导之和。 G12= G21 =-(G3+G4)—节点1与节点2之间的互电导,等 于接在节点 1 与节点 2 之间的所有 支路的电导之和,并冠以负号。 * 自电导总为正,互电导总为负。 * 电流源支路电导为零。 iSn1=iS1-iS2+iS3—流入节点1的电流源电流的代数和。
(1) 选定参考节点,标明其 un2 余n-1个独立节点的电压 2 i5 (2) 列KCL方程: iR出= iS入 R5 i1+i2+i3+i4=iS1-iS2+iS3
-i3-i4+i5=-iS3
代入支路特性:
un1 un2 un1 un2 un1 un2 iS1 iS2 iS3 R1 R2 R3 R4
例1. 用回路法求各支路电流。 I1 I2 I3 R2 R1 Ib Ia + + US2 US1 _ _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9105de58f5f61fb7366691.png)
例
I1
+ US1
①
+
-
(
U S1 U S 2 1 1 1 U n1 IS3 R1 R2 R3 R1 R2 U S1 U S 2 IS3 R1 R2 U n1 1 1 1 R1 R2 R3
)
-
R1
R2
R3
IS3
对n=2的电路有
U n1
GU I G
I1 I l 1 I 2 I l1 I l 2 I3 Il2
据KVL得
R1 I1 R2 I 2 U S1 U S 2 R I R I U 3 3 S2 2 2
(不可解)
回路电流法比支路电流法求解的方程数少(n1)即只有(b-n+1)个。
由于有受控源,100=R12 ≠R21 = –1350 !
例2.求uA 、iB
a iB 4Ω
6A
b + 20V
-
6Ω
iC
+ u A-
c
3Ω
2 uA
d
- 2Ω 6iB +
a
b
c
o
解:回路取lbodb(2uA) 、 labdoa(iB) 、 lbcdb (iC), lacdoa(6A) labdoa 7iB +3×6=6iB -20 lbcdb 8iC+2×6 = 20
其系数规律为:
R11 ─自电阻,回路l1的所有电阻之和(恒正)(R22…Rmm 同);
R12 、R21 ─互电阻,回路1、2的公有电阻“代数和”,Il1 、 Il2在互电阻上同方向时取正;反之取负。无受控源时相 等.
US11 ─ 回 路 l1 沿 Il1 方 向 上 电 压 源 电 位 升 的 代 数 和 (US22…USmm 同)。
22745-第3章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22745-第3章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00666958fafab069dc0220.png)
• 在这3个方程中,无论哪一个都不能从其 他两个相加减而导出,因而它们是独立的。
• 如果任意再取一个回路,如由支路(1, 4,5,3)构成的回路,列出的回路电压方 程为
R1 I1 R4 I 4 R5 I 5 R3 I 3 U S1 U S3
• 一般说来,对于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的 电路,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只能列出 l = b(n1) = bn + 1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
u1 un1 , u2 un1 , u3 un1 un 2 , u4 un1 un 2 , u5 un 2
图3-3-1 节点电压法
• 同时,节点电压自动满足了KVL,因为 沿任意一回路的各支路电压,若都以节点 电压来表示,则其代数和恒等于零。 • 例如,对于R2、R3、R5所构成的回路, 有
(3)根据KVL和VCR对(b−n + 1)个独 立回路列写KVL方程。 (4)求解上述方程,得到b个支路电流。 (5)求解电路的其他变量,如求解电 压、功率等。
3.2 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 支路电流法需要求解b个联立方程,如果 电路结构比较复杂,支路较多,上述方法 在求解时将相当繁杂。
• 能否使方程数目减少下来而简化手工求 解的工作量呢?网孔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就是基于这种想法而提出的一类改进方法。
(3)选取(bn + 1)个独立回路,指 定回路绕行方向,应用基尔霍夫电压 定律列出回路方程。对平面电路可取 各网孔为独立回路。 (4)联立求解上述b个独立方程,便 可求得全部支路电流。
• 例3-1-1 对图3-1-2所示的电路,若R1 = 6, R2 = 12,R3 = 24,uS1 = 96V,uS2 = 60V, 求各支路电流及各电压源的功率。
电阻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电阻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4e15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3.png)
电阻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电阻电路是电路中最简单的一种电路,它由电源、电阻和导线构成。
在电子工程领域,电阻电路的分析是基础中的基础,它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电路中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讨论电阻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基本原理电阻电路的基本原理建立在欧姆定律的基础上。
欧姆定律表明,电流通过一个导体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势差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I = U / R,其中I代表电流,U代表电势差,R代表电阻。
根据欧姆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些电阻电路的基本性质。
例如,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势差成正比;当电势差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二、串联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串联电阻电路是指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的电路形式。
在分析串联电阻电路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计算总电阻:串联电阻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R_total = R1 + R2 + R3 + ... + Rn。
2. 计算总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I_total等于总电阻R_total与电源电压U之比,即I_total = U / R_total。
3. 计算每个电阻上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每个电阻上的电压等于它所对应的电流与电阻的乘积,即U1 = I_total * R1,U2 = I_total * R2,U3 = I_total * R3,依此类推。
三、并联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并联电阻电路是指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中的电路形式。
在分析并联电阻电路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计算总电阻:并联电阻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 / R_total = 1 / R1 + 1 / R2 + 1 / R3 + ... + 1 / Rn。
2. 计算总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总电流I_total等于电源电压U与总电阻R_total之比,即I_total = U / R_total。
3. 计算每个电阻上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每个电阻上的电流等于它所对应的电压与电阻的倒数之积,即I1 = U / R1,I2 = U / R2,I3 =U / R3,依此类推。
电路分析第03章线性电阻电路一般分析方法汇总
![电路分析第03章线性电阻电路一般分析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b817a416edb6f1afe001f03.png)
支路法的特点: 直接法。要同时列写 KCL和KVL方程, 方程数
较多,且规律性不强(相对于后面的方法)。
例1. US1=130V, US2=117V, R1=1, R2=0.6, R3=24.
a
I1
I2
I3
R1
R2
+ 1 + 2 R3
KCL自动满足。回路电流法只需对独立回路列写KVL方程。
回路电流法: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 的方法。
回路电流法的独立方程数为b-(n-1)。与支路电流法 相比,方程数可减少n-1个。
i1 R1
+ uS1
–
a
i2 R2 il1 + il2 uS2
–
b
回路1:R1 il1+R2(il1- il2)-uS1+uS2=0 i3 回路2:R2(il2- il1)+ R3 il2 -uS2=0 R3
R1 i1
R5 i5 4
3
i6
R6 + uS –
回路3: u1 + u5 + u6 = 0
可以检验,式(3)的3个方程是独 立的,即所选的回路是独立的。
独立回路:独立方程所对应的回路。
综 合 式 (1) 、 (2) 和 (3) , 便 得 到 所 需 的
6+3+3=6=2b个独立方程。将式(1)的6个 i2 支路方程代入式(3),消去6个支路电压,1 便得到关于支路电流的方程如下:
其中 Rkk:自电阻(为正) ,k=1,2,…,l ( ∵绕行方向取参考方向)。
+ : 流过互阻两个回路电流方向相同 Rjk:互电阻 - : 流过互阻两个回路电流方向相反
电阻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电阻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1382e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91.png)
电阻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电阻电路是电子电路中最基础和常见的一种电路。
了解电阻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和设计各类电子电路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阻电路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
1. 电阻电路的基本原理电阻是电子元器件中常见的一种 passiver 元件,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
它的作用是通过电阻阻碍电流的通过,产生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联。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V)等于电流(I)乘以电阻值(R),即 V = I × R。
这一关系说明了电阻电路的基本原理。
2. 串联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串联电阻电路是将多个电阻依次连接起来,电流依次经过每个电阻。
在串联电阻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而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总和。
假设电路中有 n 个串联电阻,电流为 I,电阻分别为 R_1,R_2,......,R_n,则总电阻 R_total = R_1 + R_2 + ...... + R_n。
3. 并联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并联电阻电路是将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的两个节点上,并联电阻电路的电压保持不变。
在并联电阻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电流之和,而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假设电路中有 n 个并联电阻,总电流为 I,电阻分别为 R_1,R_2,......,R_n,则总电阻的倒数为 1/R_total = 1/R_1 + 1/R_2 + ...... + 1/R_n。
4. 电阻的串并联混合电路电路中常常存在着串联和并联电阻同时存在的情况,这就是电阻的串并联混合电路。
对于串并联混合电路的分析,可以先将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分别简化为等效电阻,然后按照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将简化后的等效电阻进行计算。
5. 电阻的色环编码为了标识电阻的阻值,通常会在电阻体上涂上一些色环。
电阻的色环编码是一种用色彩和位置来表示电阻值的编码方式。
通过识别色环的颜色和位置,可以准确地确定电阻的阻值。
电阻的色环编码可以根据国家或地区的标准有所差异,需要仔细参考相关标准。
第03章_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第03章_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ec7129941ea76e58fa04e3.png)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例1:
KCL:
(1) i1i3i60 (2) i3i4i50 (3) i2i5i60
R6
i6
1 i3
R3
+
uS1
i1 II
-
I
2 i5 R5
R4 III i2 i4
3
+
uS2
-
KVL:
(5) u1 u3 u5 u5 0
(6) (7 )
u2 u1
u3 u2
u4 u6
0
u6
0
② 1
3
2③
4 ④
5 6
最大独立方程组由3 个方程组成,如方 程1、2、3和方程1、 4、7等。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KVL的独立方程数
若电路有n个节点,b条支路,则有 L=(b-n+1) 个 独立 KVL方程。与独立KVL方程对应的回路称为 独立回路。
u 1 u S 1 R 1i1
u 2 R 2i2
u 3 R 3i3 u 4 R 4i4
(4)
u5R 5i5 R Nhomakorabea5
i
S
5
u 6 R 6i6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uS1R1i1R2i2 R3i3 0
R3i3 R4i4 R5i5 R5iS5 0
特别要强调一点的是 如果你不够熟练,到
支路的电源电压,
电源电压包括电
压源,也包括电
流源引起的电压。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最后,将(2)式和(6)式联立求解:
i1 i2 i6 0
i2 i3 i4 0
i4
i5
i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4
1
2
5 2
3
3
节点 节点 节点
1 2 3 4
i1+i4+i6 = 0 i2-i4+i5 = 0 i3-i5-i6 = 0 -i1-i2-i3 = 0
4
节点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二、KVL独立方程数 一个电路的回路往往有很多,如何确定它的一组独立回 路有时不太容易。利用“树”的观念可有助于寻找一个电路 的独立回路组,从而得到独立的KVL方程组。 因为连通图G的一个树中不包含任何回路,而所有节点 又全部被树支连接,可见对任意一个树,每加进一条连支便 形成一个回路,并且此回路除所加一条连支外均由树支组成,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对于同一个图G的各个不同的树T,其树支的数目都是 相同的。这是因为:假设把图G的全部支路移去,只剩下它
的n个节点,为了构成树,先用一条支路把任意两个节点连
起来。之后,每连接一个新节点,只需要一条支路,这样 把n个节点全部连起来所需要支路数恰好为(n-1)条。 结论:对于一个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图G来说: 树支数 = n - 1 连支数 = b -(n - 1) 例右图 n = 5 树支数 = 5 - 1 = 4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结论:当采用不同的元件结构定义电路的一条支路时,该 电路以及它的图的节点数和支路数将随之而不同。 在电路分析中常取支路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为关联 参考方向。电路的图的每条支路也可以指定一个方向(称为 支路的方向),此方向即该支路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 标有支路方向的图称为有向图(oriented graph)。未赋 予支路方向的图称为无向图。
i1+i4+i6 = 0 i2-i4+i5 = 0 i3-i5-i6 = 0 -i1-i2-i3 = 0
1
3
4
节点
4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从这4个KCL方程可以看到,每条支路电流均作为一项 出现两次,一次为正,一次为负。这是因为每条支路都是联 结在两个节点之间,从其中一个节点流出,必然流入另一个 节点。因此这4个方程相加,必将得到0=0的结果,即4个方 程是不独立的。而任意取其中3个方程相加,必将得出另一 个方程(相差一个符号)。
2
5 1
6 3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6
例2:
选树T(1,2,3),则三个基
3 4 5
2
本回路示于下图。按图中支路的参 考方向及回路绕行方向,独立KVL 方程为:
1
-u1+u2+u4 =0; L1:(1,2,4)
2
1 4 3
-u1+u2+u3+u5 =0;
-u2-u3+u6 =0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重点:
熟练掌握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
支路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
回路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3.1 电路的图 3.2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3.3 支路电流法 3.4 回路电流法 3.5 节点电压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如果假设把元件的串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即把图 (a)中电压源uS1和电阻R1的串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图(a)所
示的电路对应的图如图(c)所示。它共有4个节点和7条支路。 R6 R2
R1 + R3
R4
R5 iS5
uS1-
图(c) 图(d) 图(a) 还可以假设把元件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例图(a) 中电流源iS5和R5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这样图(a)所示 的电路对应的图如图(d)所示。它共有4个节点和6条支路。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对于一个平面图可以引入网孔的概念。平面图的一个网 孔是它的一个自然的“孔”,它限定的区域内不再有支路。 例1的图是平面图,它共有三个网孔(1,2,4);(3, 4,5);(2,3,6)。这三个网孔也是一组独立回路,其 数目也恰好是该图的独立回路数(l=b-n+1) 。
或 i1
i2 i3 i1 i2 i3
抽象 抽象
i1
i2 i3
i=0
+
抽象
_
电路图 (Circuit) 支路 拓扑图(topological graph)表征 了电路的连接性质。
电路的图(Graph) (或称网络拓扑图)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注意:在图的定义中,节点和支路各自是一个整体,但任 意一条支路必须终止在节点上。移去一条支路并不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6.子图(subgraph):若图G1的所有节点和支路都是图G的 节点和支路,则称图G1 为图G的一个子图。 G:
G1 :
G2 :
7.回路:回路L是连通图G的一个子图,它具有下述性质:
(1)连通; (2)每个节点所关联支路数恰好为2。
1 7 6 8 2 5 4 3 2 3 1 7 5 回路 2 5 8 4
这种回路称为单连支回路或基本回路。
每一个单连支回路仅含有一条连支,而且这一连支并不 出现在其他单连支回路中,所以一个图G中有多少条连支, 就有多少个单连支回路,它们构成了单连支回路组或基本回 路组。显然,这组回路是独立的。独立的回路数恰好等于连 支数。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结论:对于一个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连通图G来说,
A
C
D
B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A C B D
欧拉用顶点表示陆地区域,用联接 相应顶点的线段表示各座桥(如左图), 于是七桥问题就变为一道数学问题:在 左图中是否可能连续沿各线段,从某一 始点出发只经过各线段一次且仅仅一次 又回到出发点,即是否存在一条“单行 曲线”。
欧拉得出了一般结论,即存在单行曲线的必要、充分 条件是奇次顶点(联接于顶点的线段数为奇数)的数目为0 或2。显然上图不满足此条件,因此七桥问题的答案是否定 的。
有向图
无向图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三、图的几个名词 1.路径:从图G的一个节点出发,沿着一些支路连续移动,到 达另一节点所经过的支路就构成了路径。 1 1 2 G2 : G1: 2 2 3
1
3
4
4
5
6
1 2 3 4 5
3
4
2.连通图(connected graph):图G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至 少有一条路径的图,叫做连通图。G1是一个连通图。若图 G具有互不相连的部分,则称之为非连通图,如G2。
-u2-u3+u6 =0
结论:
从此例中可看到:网孔数=独立回路数
一个电路的KVL独立方程数等于它的独立回路 数。对平面图来说,还等于该平面图的网孔数。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3.3 支路电流法
出发点:以支路电流为电路变量。 支路电流法(method of branch current):以各支路电流为未 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并进行电路分析的方法。 举例说明: i2 R2 i3 2 R4 i4 对于有n个节点、b条 支路的电路,要求解支路 电流和支路电压,未知量 共有2b个。那么只要列出 2b个独立的电路方程,便 可以求解这2b个变量。
意味着同时把它连接到的节点也移去,所以允许有
孤立节点的存在。若移去一个节点,则应当把与该 节点相连的全部支路都同时移去。 电路的“图”是指把电路中每一条支路画成抽象的
线段而形成的一个节点和支路的集合。显然,此线
段也就是图的支路。 结论:电路是由具体元件构成的支路及节点的集合;电路的 “图”是由线段和点构成的,它反映了电路结构的拓 扑性质。
在七桥问题中,欧拉用点表示陆地,用线段表示桥。 图论中,把一些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用点和连接于点与点 之间的线段来表示,因此,图就是一些点与线段的集合。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一、电路的图(Graph): 一个图G是节点和支路的一个集合,每条支路的两端 都连到相应的节点上。
图G中的支路是一条抽象的线段,把它画成直线或曲 线都无关紧要。
L3:(2,3,6)
2
6 3
L2:(1,2,3,5)
2 1 3 5
1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平面电路(planar circuit):可以画在平面上,不出现支路 交叉的电路。 非平面电路:在平面上无论将电路怎样画,总有支路相互 交叉。
∴ 是平面电路
总有支路相互交叉 ∴是非平面电路
6 2 1 4 3 5
左图中 b=6 ;n=4 ; 网孔数=3 独立回路数 : l=6-4+1=3 结论:平面图的网孔数也就是独立回路数。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如按网孔选独立回路,则此时的KVL方程为:
6 2 1 1 3 4 2 5 3
-u1+u2+u4 =0
u3-u4+u5 =0
第3章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江苏大学电路教学组
3.孤立节点:节点上没有任何支路与之相连。 1 自环 G1 : 2 2 1 孤立节点 4
4
3
6
3
5
4.自环:在图论中,一条支路不一定连接在两个节点上而 可能连接于一个节点,此时就形成一个自环。 5.相关:图G中任意一条支路恰好连接在两个节点上,则 称此支路与这两个节点彼此相关(或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