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碘化物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35碘化物作业指导书

35碘化物作业指导书

32水质碘化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方法一、离子色谱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碘化物的测定。

当进样体积为250 μl 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 mg/L,测定下限为0.008 mg/L。

2相关文件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方法原理样品随淋洗液进入阴离子分离柱,分离出碘离子(I-),用电导检测器检测。

根据碘离子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4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环境条件表1仪器设备一览表表2实验材料一览表5操作规程5.1 色谱分析参考条件根据仪器说明书设定仪器。

色谱条件根据色谱柱选择。

采用氢氧化钾淋洗液体系等度洗脱参考条件如下:淋洗液为40 m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流速为1.00 ml/min,抑制器电流为99 mA,检测器温度30 ℃,进样体积可根据样品浓度的高低选择50 μl ~ 250 μl。

注3:若采用以烷醇基为填料的色谱柱,也可用碳酸盐淋洗液体系分离、测定碘化物,其色谱分析参考条件详见附录A。

注4:应在淋洗液使用前进行脱气处理,避免气泡进入离子色谱系统。

5.2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准确吸取 0.00 ml、0.10 ml、0.20 ml、0.50 ml、1.00 ml、5.00 ml、10.00 ml 碘化物标准使用液置于一组 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

标准系列中碘化物的浓度分别为:0.000 mg/L,0.010 mg/L,0.020 mg/L,0.050 mg/L,0.100 mg/L,0.500 mg/L, 1.00 mg/L。

以碘化物浓度为横坐标,以其对应的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碘离子参考色谱图见图 1。

5.3 测定按照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色谱条件和步骤进行试样的测定,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或峰高。

图1 碘离子色谱图5.4 空白试验在分析试样的同时,应做空白试验。

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与样品的保存(6.1)、试样制备(6.2)和测定相同的步骤进行分析。

碘化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碘化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碘化物检测作业指导书1.试剂1.1磷酸溶液(l+2)。

1.2饱和溴水: 在少量蒸馏水中滴加液态(溴),直到溶液上层出现橙红色溴的蒸汽,于磨口瓶中保存(用时现配)。

1.3甲酸钾溶液(200g/L)。

1.4碘化钾溶液(10g/L)。

1.5淀粉溶液(5g/L):称取可溶性淀粉0.5g,加人蒸馏水100mL,加热搅拌,直至溶液清亮透明。

1.6碘离子标准贮备溶液: 称取碘化钾(KI) 0.2616g,溶于少量蒸馏水中,移人1OOOmL容量瓶中定容。

此溶液1mL含0.20mg碘离子。

1.7碘离子标准溶液:将碘离子标准贮备溶液逐级稀释至1mL含1.0ug碘离子。

2.分析步骤2.1样品分析取水样20.0ml于100mL烧杯中,加人磷酸溶液6滴,饱和溴水10滴,放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恰沸腾时取下,趁热加入甲酸钠溶液10滴,搅拌,此时溶液中嗅的颜色应完全退去。

再将溶液沸腾以破坏过剩的甲酸钠。

取下烧杯,放入冷水槽中冷却。

将溶液移入25mL比色管中定容。

向比色管中加入碘化钾溶液1.0ml,淀粉溶液1.OmL。

盖塞,摇匀。

放置5min后比色,或于分光光度计上波长5 7 0 n m 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3cm比色杯测量其吸光度。

2.2空白试验取蒸馏20mL代替水样,加入磷酸溶液6滴,饱和溴水10滴,放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恰沸腾时取下,趁热加入甲酸钠溶液10滴,搅拌,此时溶液中嗅的颜色应完全退去。

再将溶液沸腾以破坏过剩的甲酸钠。

取下烧杯,放入冷水槽中冷却。

将溶液移入25mL比色管中定容。

向比色管中加入碘化钾溶液1.0ml,淀粉溶液1.OmL。

盖塞,摇匀。

放置5min后比色,或于分光光度计上波长5 7 0 n m处,以试剂空白作参比,用3cm比色杯测量其吸光度。

3.标准曲线的绘制移取碘离子标准0,0.5,1.0.......10.0ug于一系列100ml烧杯中,定容至20mL。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碘离子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碘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碘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碘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碘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试剂
1.1碘(固体).
1.20.1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1.3碘化钾(固体).
1.41.0%淀粉指示剂:
2操作步骤
2.10.1N碘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1.1配制:称取13g碘及35g碘化钾,溶于少量蒸馏水中,待全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混匀.此溶液保存于具有磨口塞的棕色瓶中.
2.20.01N碘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可采用0.1N碘标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倍配成.其浓度不需标定,用计算得出.
【注释】
10.1N碘标准溶液的浓度,至少每月应标定一次.
20.01N碘标准溶液浓度容易发生变化,应在使用时配制.
3贮存碘标准溶液试剂的瓶塞,应严密.
三、标定:
1、原理:2Na
2S
2
O
3
+I
2
→2NaI+Na
2
S
4
O
6
2、标定:准确量取20ml~25ml碘液,加50ml水、30ml0.1C(HCl)盐酸,摇
匀,用0.1C的Na
2S
2
O
3
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微黄色)时加30ml0.5%淀粉指示
剂,继续滴定至溶液兰色消失为终点。

3、计算:
式中:
V
1
―滴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ml;
C
1
―Na2S2O3标准溶液浓度,mol/L;
V―吸取碘液体积,ml。

35碘化物作业指导书

35碘化物作业指导书

32水质碘化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方法一、离子色谱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碘化物的测定。

当进样体积为250 μl 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 mg/L,测定下限为0.008 mg/L。

2相关文件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方法原理样品随淋洗液进入阴离子分离柱,分离出碘离子(I-),用电导检测器检测。

根据碘离子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4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环境条件表1仪器设备一览表表2实验材料一览表5操作规程5.1 色谱分析参考条件根据仪器说明书设定仪器。

色谱条件根据色谱柱选择。

采用氢氧化钾淋洗液体系等度洗脱参考条件如下:淋洗液为40 m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流速为1.00 ml/min,抑制器电流为99 mA,检测器温度30 ℃,进样体积可根据样品浓度的高低选择50 μl ~ 250 μl。

注3:若采用以烷醇基为填料的色谱柱,也可用碳酸盐淋洗液体系分离、测定碘化物,其色谱分析参考条件详见附录A。

注4:应在淋洗液使用前进行脱气处理,避免气泡进入离子色谱系统。

5.2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准确吸取 0.00 ml、0.10 ml、0.20 ml、0.50 ml、1.00 ml、5.00 ml、10.00 ml 碘化物标准使用液置于一组 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

标准系列中碘化物的浓度分别为:0.000 mg/L,0.010 mg/L,0.020 mg/L,0.050 mg/L,0.100 mg/L,0.500 mg/L, 1.00 mg/L。

以碘化物浓度为横坐标,以其对应的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碘离子参考色谱图见图 1。

5.3 测定按照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色谱条件和步骤进行试样的测定,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或峰高。

图1 碘离子色谱图5.4 空白试验在分析试样的同时,应做空白试验。

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与样品的保存(6.1)、试样制备(6.2)和测定相同的步骤进行分析。

化验室作业指导书

化验室作业指导书

目录一、工作流程1、水质分析工作流程2、煤气热值分析工作流程3、硫化氢分析工作流程二、操作规程1、水质分析操作规程2、煤气热值分析操作规程3、煤气中硫化氢分析操作规程三、应急预案1、触电应急预案2、中暑应急预案四、岗位职责1、化验班班长岗位职责2、化验班员工岗位职责五、常用化学药品特性、注意事项1.1、水质分析工作流程水质指标的范围及检测周期见附表附表1:锅炉水质附表2:循环水处理水质管理目标表1.2、煤气热值分析工作流程检测周期:每周一次。

1.3、煤气硫化氢分析工作流程检测周期:每周一次。

2.1水质分析操作规程2.1.1、PH值的测定把试样放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并将酸度计的温度补偿旋钮调至所测试样的温度。

浸入电极,摇匀,测定。

2.1.2、电导率的测定取50mL至100mL水样,放人塑料杯或硬质玻璃杯中,将电极和温度计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后,浸人水样中进行电导率、温度的测定,重复取样测定2~3次,在试验室测定时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均在士1%以内,即为所测的电导率值。

同时记录水样温度。

2.1.3、浊度的测定(浊度仪法)将样品杯用蒸馏水清洗三遍后,注入约50ml被测样品水,用滤纸擦净,放入浊度仪中。

待读数稳定后记录第一个数字。

2.1.4、总硬度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吸取水样 50ml,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2~4滴铬黑T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记录滴定管上的读数。

2.1.5、钙离子的测定(EDTA络合滴定法)取经中速滤纸干过滤的水样50ml,移入250ml锥形瓶中,加盐酸3滴,混匀,加热煮沸半分钟,冷却至50℃以下加5ml氢氧化钾溶液,再加约80mg钙黄绿素酚酞混合指示剂。

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莹光黄绿色消失,出现红色即为终点。

记录滴定管上的读数。

2.1.6、总碱度的测定移取100.00ml试样于250ml的锥形瓶中,并向其中加1-2滴酚酞指示剂,若无粉红色出现,则认为酚酞碱度为0,若出现粉红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粉红色消失,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记录消耗的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常用试剂的配置作业指导书

常用试剂的配置作业指导书
珠海市永隆饮品公司
常用试剂的配置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YLYP-PK
修改号:
日期:2003-11-12
第1
批准:
1.0目的
规范检测用试剂的配置程序。
2.0适用范围
生产线检测洗消剂常用试剂。
3.0内容
1、甲基橙指示剂
0.5g甲基橙(A.R.)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过滤后使用。
2、10%碘化钾溶液
称取10g的碘化钾(A.R.)溶解于100ml的蒸馏水中。配制好的溶液应无色透明,若溶液出现变色现象,应弃去重新配制。
3、0.5%淀粉溶液
称取0.5g可溶性淀粉(A.R.)溶解于100ml煮沸的蒸馏水中。要求配制好的溶液澄清,透明。存放时间不能过长,若溶液出现浑浊沉淀,需重新配制。
4.0相关记录
《试剂领用登记表》

化学品作业指导书(Word档)

化学品作业指导书(Word档)
6.3.2對有腐蝕性、毒性和有損人體健康的化學物品使用時,應配戴相應的防護用品。
6.3.3對於有揮發性、有刺激性的或重密度的氣體等有關的操作必須在通風良好遠離熱源、火源的情況下進行。
6.3.4專用的化學品操作工具不能與其他工具混放使用,以避免發生意外和污染,同時化學品使用後(發放),一定要及時將容器蓋緊,防止其揮發洩漏。
4.2緊急情況:指儲存容器破損等造成環境嚴重污染,人員受到化學物品的嚴重傷害或發生化學物
品起火、爆炸等惡性事件發生。
5.0流程圖:(略)
6.0作業內容:
6.1化學品的採購:
6.1.1採購物件儘量選擇低毒、低污染的產品;可行時採用替代品。
6.1.2化學物品採購時,必須要求供應商提供MSDS(物質安全資料表)及生產許可證等相關資料。
6.4.5若發現異常情況,必要時依《糾正預防措施程式》處理。
6.5倉庫應建立《化學品清單》(附件8.1),如公司有新增化學品種類,需作相應的變更,並收集MSDS。
7.0支援性檔:
7.1《應急準備與回應管制程式》
7.2《糾正預防措施程式》
8.0附件表單:
8.1《化學品清單》(52)
8.2《危險品倉庫點檢記錄表》(WI-353)
東莞市立旺電子塑膠有限公司
化學品管理作業指導書
文件編號:EI-002
制定單位:資材部(倉庫)
版本:A/0總頁數:3頁
修訂日期:2012年04月10日
發行日期:2012年04月15日
核准
審核
制定
修訂記錄
次數
修訂日期
修訂簡介
更改頁次
版本
1
2012.04.10
首次發行
A0
1.0目的:

硫化物作业指导书

硫化物作业指导书

硫化物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GB/T16489-1996《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1含义及有关质量或排放标准1.1 硫化物含义S、HS-、S2-,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水中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H2酸可溶性金属硫化物及未电离的有机、无机类硫化物。

硫化物是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

地下水(特别是温泉水)及生活污水,通常含有硫化物,其中一部分是在厌氧条件下,由于细菌的作用,使硫酸盐还原或由含硫有机物的分解而产生的。

某些工矿企业,如焦化、造气、造纸、印染和制革等工业污水也含有硫化物。

1.2 硫化物(以S2-计)的地表水质量1或污水排放标准2-3单位:mg/L注: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31/199-1997)1分析方法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 16489-1996)硫化物碘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1.方法原理硫化物在酸性条件下,与过量的碘作用,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

由硫代硫酸钠溶液所消耗的量,间接求出硫化物的含量。

2.干扰及消除试样中含有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等能与碘反应的还原性物质产生正干扰,悬浮物、色度、浊度及部分重金属离子也干扰测定。

硫化物含量为2.00mg/L时,样品中干扰物的最高容许含量分别为:S2O32-30mg/L、NO2-2mg/L、SCN-80mg/L、Cu2+2mg/L、Pb2+5mg/L和Hg2+1mg/L;经酸化—吹气—吸收预处理后,悬浮物、色度、浊度亦不干扰测定,但SO32-分离不完全会产生干扰。

采用硫化锌沉淀过滤分离SO32-,可有效消除30mg/LSO32-的干扰。

3.方法的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含硫化物在1mg/L以上的水和废水的测定。

当试样体积为200ml,用0.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时,可用于含硫化物0.40mg/L以上的水和污水测定。

35碘化物作业指导书

35碘化物作业指导书

32水质碘化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方法一、离子色谱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碘化物的测定。

当进样体积为250 μl 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 mg/L,测定下限为0.008 mg/L。

2相关文件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方法原理样品随淋洗液进入阴离子分离柱,分离出碘离子(I-),用电导检测器检测。

根据碘离子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4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环境条件表1仪器设备一览表表2实验材料一览表5操作规程5.1 色谱分析参考条件根据仪器说明书设定仪器。

色谱条件根据色谱柱选择。

采用氢氧化钾淋洗液体系等度洗脱参考条件如下:淋洗液为40 m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流速为1.00 ml/min,抑制器电流为99 mA,检测器温度30 ℃,进样体积可根据样品浓度的高低选择50 μl ~ 250 μl。

注3:若采用以烷醇基为填料的色谱柱,也可用碳酸盐淋洗液体系分离、测定碘化物,其色谱分析参考条件详见附录A。

注4:应在淋洗液使用前进行脱气处理,避免气泡进入离子色谱系统。

5.2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准确吸取 0.00 ml、0.10 ml、0.20 ml、0.50 ml、1.00 ml、5.00 ml、10.00 ml 碘化物标准使用液置于一组 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

标准系列中碘化物的浓度分别为:0.000 mg/L,0.010 mg/L,0.020 mg/L,0.050 mg/L,0.100 mg/L,0.500 mg/L, 1.00 mg/L。

以碘化物浓度为横坐标,以其对应的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碘离子参考色谱图见图 1。

5.3 测定按照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色谱条件和步骤进行试样的测定,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或峰高。

图1 碘离子色谱图5.4 空白试验在分析试样的同时,应做空白试验。

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与样品的保存(6.1)、试样制备(6.2)和测定相同的步骤进行分析。

化学需氧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化学需氧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化学需氧量检测作业指导书1.试剂及其配制1.1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50g氢氧化钠(NaOH),溶于1000mL水中,盛于聚乙烯瓶中。

1.2硫酸溶液(1+3):在搅拌下,将1体积浓硫酸(H2SO4,p=1.84g/mL)慢慢加入3体积水中,趁热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溶液略呈微红色不褪为止,盛于试剂瓶中。

1.3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IO3)=0.0100mol/L:称取3.567g碘酸钾(KIO3),优级纯,预先在120℃烘2h,置于干燥器中冷却),溶于水中,全量移入1000mL棕色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混匀。

置于阴暗处,有效期为1个月,此溶液为0.100mol/L。

使用时稀释10倍,即得0.0100mol/L 碘酸钾标准溶液。

1.4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5H2O)=0.01mol/L:称取25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用刚煮沸冷却的水溶解,加入约2g碳酸钠,移入棕色试剂瓶中,稀释至10L,混匀。

置于阴凉处。

2.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移取10.00mL碘酸钾标准溶液,沿壁流入硫量瓶中,用少量水冲洗瓶壁,加入0.5g碘化钾,沿壁注入1.0mL硫酸溶液,塞好瓶塞,轻荡混匀,加少许水封口,在暗处放置2min 。

轻轻旋开瓶塞,沿壁加入50mL 水,在不断振摇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刚褪去为止。

重复标定,至两次滴定读数差小于0.05mL 为止。

按下列公式计算其浓度:C (Na2S2O3)= 3220100.000.10O S VNa式中:cNa2S2O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 VNa2S2O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

3.分析步骤样品测定按以下步骤进行:3.1取100mL 水样于250mL 锥形瓶中(测平行双样,若有机物含量高,可少取水样,加蒸馏水稀释至100mL )。

加入1mL 氢氧化钠溶液混匀,加10.00mL 高锰酸钾溶液,混匀;3.2于电热板上加热至沸,准确煮沸10min (从冒出第一个气泡时开始计时)。

化学品作业指导书

化学品作业指导书

1.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化工行业产品实现的典型过程和控制要点,用于指导和提示审核员实施本行业的现场审核。

2.适用范围2.1依据ISO9001:2000标准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现场审核。

2.2允许的删减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可删减7.3,7.5.4要求,在有生产工艺开发的情况下,将开发的内容按7.1条款执行。

3.权限和职责3.1本作业指导书由具备该行业专业知识的审核员/或技术专家专业管理人员编写与修改。

3.2审核员有责任了解和掌握组织的专业特点及审核要点。

4.引用标准ISO9000:2000标准ISO9001:2000标准ISO9002:2000标准ISO/CD1 10011:2000标准5.专业术语和定义无6.指南6.1基本流程和过程1) 基本流程(主要流程)因化学制品的种类繁多,很难用一种通用的流程加以描述,特别是有机化学制品的生产过程更为复杂,以二醋酸纤维丝束的工艺流程为例。

(见流程图)为了便于说明,将一些复杂的流程概括如下简单的过程:预处理制2) 辅助流程有些工厂除主要的工艺流程外,还有部分辅助流程。

如酸液的回收三废的处理等。

以醋酸丙酮回收为例:回收液按要求配比回用以废水处理为例:有毒污染物中和沉淀净化排放1、关键工序和质量控制点作为审核员首先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找出关键工序,关键工序的设备、人员、技术要求、监控手段、验证方法都应作为审核的重点。

关键工序一般是指主要工序,或对产品的主要特性有影响的工序。

对于二醋酸纤维制浆和纺丝工序是关键工序。

制浆主要控制的指标有各有关浓度、水份、二氧化碳等,纺丝主要有:未卷曲能、飞花、断列强度、旦丝等。

这些指标均是影响丝束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关键工序都应设置质控点,除此之外,质控点的选择还应考虑以下因素:(1)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工序(2)影响关键工序的重要因素(3)不可修复或返工的工序在质量控制点选择适当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

以下以二醋酸纤维为参照进行进行说明(不完全局限)A. 预处理一般化学制品在反应之前都要对原料进行必要的处理,预处理一般有下列几种:溶解、干燥、粉碎、混合等因这些工序会影响反应的效果,所以要有具体的质量要求,并要在验证后才能转入下到工序。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

***成品油管道工程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码:GZ520.03.19.60-0006-0编制:审核:批准:线路工程(第三标段87.1KM)**无损检测项目部2006年02月17日***成品油管道工程精品文档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文件编码:GZ520.03.19.60-0006-0线路工程(第三标段87.1KM)**无损检测项目部2006年02月17日无损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力量布置1.技术和检测力量组织根据检测能力分析,分别设置2个检测组即可满足标段内无损检测工程量的要求。

检测项目部检测力量配置2.现场检测程序项目部接到监理以书面形式下达的指令后,组织人员按检测指令的内容严格认真的开展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无误,确保在18 小时内完成检测的全过程任务。

(程序图)。

检测程序图根据监理工程师下达的无损检测指令进行检测,工程中各检测组对应各检测监理,接到指令后,按照指令完成检测任务,并向项目部及监理工程师反馈检测结果(程序图)。

检测结果反馈图3.检测准备⑴.人员准备①专业技术培训对管道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二名无损检测高级人员,对参加本工程的检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尤其对本工程所用规范、标准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与学习。

使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本工程的各项检测技术要求和检测标准、合同规范的要求。

② ISO9001体系培训对本工程人员进行ISO9001质量体系培训,使每位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深刻理解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并按照ISO9001标准的要求,规范检测行为,使质量控制环节贯穿到检测工作的全过程中。

③ HSE管理体系培训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使检测过程始终处于科学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

依靠培训教育,强化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创优质工程。

⑵.材料、设备准备材料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由设备材料部编制设备、材料采购计划和负责采购供应,接到中标通知书后五天内完成全部准备工作。

碘量法测溶解氧作业指导书

碘量法测溶解氧作业指导书

碘量法测溶解氧作业指导书1.目的检测污水的溶解氧,明确污水处理状况。

2.适用范围污水处理间。

3.职责3.1 污水处理员负责执行本文件。

3.2 工程外围领班负责监督执行本文件。

3.3 工程经理对本文件的有效性负责。

4.定义无5.程序5.1仪器碘量瓶。

5.2试剂5.2.1 硫酸锰溶液:称取 480g 硫酸锰(MnSO 4 .4H 2 O 或 364gMnSO4.H2 O)溶于水,用水稀释至1000ml。

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5.2.2 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 500g 氢氧化钠溶解于 300~400ml 水中,另称取 150g 碘化钾(或135gNaI)溶于2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

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

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

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应不呈蓝色。

5.2.3 1+5 硫酸溶液5.2.4 1%(m/v)淀粉溶液:称取 1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冲稀至100ml。

冷却后,加入 0.1g 水扬酸或 0.4g 氯化锌防腐。

5.2.5 0.02500mol(1/6K 2 Vt 2 O 7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于 105~1100C 烘干 2h 并冷却的重铬酸钾 1.2258g,溶于水,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5.2.6 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6.2g 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 0.2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 1000ml。

贮于棕色瓶中,使用前用0.02500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ml+5 硫酸溶液密塞,摇匀。

于暗处静置 5 分钟后,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 1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

记录用量。

M=(10.00×0.02500)/V式中,M-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检测作业指导书

检测作业指导书

,作业文件ZHJC-CX-2010(第3版)控制状态:受控□非受控□持有人:接受日期:年月日发放编号:福建正海海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批准页本《质量文件》适用于以下机构的质量管理活动:福建正海海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质量文件版号:第2版编写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10:2006)发布日期:2010年月日实施日期:2010年月日控制编号:ZHJCZ-011-2008总页数:页(含封面)编制成员:审核人:批准人:目录油类检测作业指导书 (1)活性硅酸盐检测作业指导书 (3)pH检测作业指导书 (5)浑浊度检测指导 (7)溶解氧检测作业指导书 (9)化学需氧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11)氨检测作业指导书 (13)亚硝酸盐检测作业指导书 (16)硝酸盐检测作业指导书 (18)无机磷检测作业指导书 (21)叶绿素a检测指导 (23)汞检测作业指导书 (25)铜、铅、镉检测作业指导书 (27)锌检测作业指导书 (29)总铬检测作业指导书 (31)砷检测作业指导书 (33)666、DDT检测作业指导书 (35)多氯联苯检测作业指导书 (38)狄试剂检测作业指导书 (40)硫化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42)挥发性酚检测作业指导书 (46)氰化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49)水色检测作业指导书 (53)透明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55)嗅和味检测作业指导书 (56)pH检测作业指导书 (57)悬浮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61)氯化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63)生化需氧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65)总有机碳检测作业指导书 (67)硒检测作业指导书 (69)有机碳检测作业指导书 (72)氧化还原电位检测作业指导书 (74)粪大肠杆菌检测作业指导书 (75)细菌总数检测作业指导书 (77)生物毒性检测作业指导书 (79)鱼类回避检测作业指导书 (82)滤食率检测作业指导书 (84)赤潮毒素检测作业指导书 (87)水准观测作业指导书 (89)潮汐观测作业指导书 (92)海发光观测作业指导书 (94)海冰观测作业指导书 (96)海面有效能见度观测作业指导书 (98)风观测作业指导书 (100)气压观测作业指导书 (101)降水量观测作业指导书 (102)空气温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03)相对湿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04)含水率检测作业指导书 (105)石油烃检测作业指导书 (106)总汞检测作业指导书 (108)大型底栖生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110)潮间带生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112)海浪监测作业指导书 (114)沉积物粒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15)水温监测作业指导书 (116)肉眼可见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117)色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18)电导率检测作业指导书 (119)总硬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20)溶解性总固体检测作业指导书 (122)矿化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23)酸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24)总碱度、重碳酸盐、碳酸盐检测作业指导书 (126)游离二氧化碳检测作业指导书 (129)侵蚀性二氧化碳检测作业指导书 (131)高锰酸钾指数检测作业指导书 (133)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检测作业指导书 (135)硫酸盐检测作业指导书 (137)氟化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138)硼检测作业指导书 (139)氨氮检测作业指导书 (140)硝酸盐氮检测作业指导书 (142)总氮检测作业指导书 (143)磷酸盐检测作业指导书 (144)总磷检测作业指导书 (145)总氰化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147)碘化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149)溴化物检测作业指导书 (151)总大肠杆菌检测作业指导书 (153)硅酸检测作业指导书 (155)铁检测作业指导书 (157)锰检测作业指导书 (159)六价铬检测作业指导书 (161)钙检测作业指导书 (163)镁检测作业指导书 (164)钾、钠检测作业指导书 (165)钡检测作业指导书 (166)银检测作业指导书 (167)镍检测作业指导书 (168)铝检测作业指导书 (169)甲醛检测作业指导书 (171)苯胺检测作业指导书 (173)游离氯检测作业指导书 (175)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检测作业指导书 (177)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检测作业指导书 (178)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检测作业指导书 (180)烘干残渣及盐分总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182)锶检测作业指导书 (183)叶绿素检测作业指导书 (184)总碱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86)油类检测作业指导书1.试剂及其配制除非另作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自来水加高锰酸钾蒸馏或等效纯水。

低压电工作业指导书

低压电工作业指导书
3.4不损伤电线,不乱接电线。若发现电线,插头,插座有损坏,必须及时更换。
3.5拆开或断裂的裸露的带电接头,必须及时用绝缘物包好,并置放在人身不易碰到的地方。
3.6尽量避免带电操作,手湿时更不应该带电作业。在作必要的带电作业时,必须使用辅助绝缘设施,作业员尽量用一只手工作,另一只手放在口袋中或背后,同时要有人监护。
8.27配照型灯具用于4~6m。
8.28搪瓷深照型灯具宜用于6~20m,当采用高亮度大功率灯泡时,悬挂高度应适当提高。
8.29有镜面反射器的深照型灯具,宜用于15~30m。
8.30有漫射罩的灯具,仅用于悬挂高度不能满足限制眩光要求的工作地点及要求光线柔和的场合。
8.31照明光源:
光源的种类应根据照明的要求,使用场所的条件和光源的特点合理选用,其功率大小可由照度计算的结果来决定。当生产工艺对光色有较高的要求时,可采用相应光色的灯具,一般采用荧光灯。常用照明光源有:白炽灯,荧光灯,高压。
8.1供电电压的选择:目前常用照明白炽灯电压等级有:220V,110V,36V,24V12V等;荧光灯的使用网络电压为220V,110V;其它光源的额定电压常为220V.本厂各种灯具的电压都使200V。
8.2电压选择:
8.3在正常环境中,一般照明电压应采用220V。
8.4在危险场合,当安装高度在2。4以下,无防止触电措施的固定式或动式照明装置的电压不应超过36V。
8.20警卫照明,用于警卫地区周界附近的照明。
8.21照明灯具:
8.22开敞式照明灯具,无封闭灯罩,用于一般场所照明。
8.23封闭式照明灯具,有封闭灯罩,用于多尘场所。
8.24密闭式照明灯具,空气不能进入灯罩,用于腐蚀性气体或特别潮湿的场所。
8.25防爆式照明灯具,密闭良好,能隔爆,并有坚固的金属网罩加以保护,用于易燃,易爆的场所。

MSDS化学品安全作业指导书

MSDS化学品安全作业指导书

具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产生剧毒的气体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或引起急性中毒 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储运要求
★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 应与碱类、金属粉末、卤素(氟、氯溴) 易(可)燃物等分储 ★ 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 ★ 轻装轻卸,防止破损 ★ 按规定路线运输行驶 ★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 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 ★ 皮肤接触: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与氧化剂分储 ★ 吸入: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 就医 灭火方法 ★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作业指导书 MSDS 化学品安全数据库
防护措施
作业指导书 MSDS 化学品安全数据库
文件编号 A/0 版本 第 12 页 共 51 页
氢氟酸
俗称: 分子式:HF

危 险 性 ★ 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泄漏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处,并进行隔离,严 格限制出入
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 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而引起爆 ★ 戴防毒面具,戴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 炸。遇 H 发泡剂立即燃烧。 ★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 用大量水冲洗。 储运要求 ★ 储存于阴凉、通风处的库房。远离火种、 热源。 库温不超过 30℃, 相对湿度不超过 85% ★ 保持容器密封 ★ 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接触。 ★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 急 救
混合物泄漏处理是易燃液体及蒸气接触过热明火有火灾隐喷洒或泄漏时移去所有火源立即清洗喷洒物避免吸入蒸气和接触皮肤眼睛蒸气吸入会引起上呼吸系统不适吸入危险随温度上升而增加高浓度蒸气吸入刺激鼻和肺部而引起咳嗽打喷涕头痛机械通风避免那些与氧化剂反应的物料吸入立即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输氧或人工呼吸必要时送医不要储存在地下压缩区等蒸气聚居地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接触部位穿衣之前洗涤被污染物避免烟明火热及着火源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新鲜水彻底清洗如果持续疼痛及时送医保持容器安全密闭避免冻结如果吞食不要诱迫吐出喝水如有中毒立刻就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碘盐含碘量快速监测液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碘盐含碘量快速监测液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
碘盐含碘量快速监测液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碘盐含碘量快速监测液的使用操作与维护程序,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碘盐含碘量快速监测液的使用。

3 依据
碘盐含碘量快速监测液使用说明书。

4 职责
4.1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使用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作使用记录。

4.2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使用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4.3科室负责人监督上述人员履行有关职责。

5 操作方法
取盐样少许于白纸上,在0.5cm高度处,慢慢滴上试剂
一滴,试剂立即与食盐中的碘剂发生化学反应而显色,根据食盐中含碘量的不同,其呈现的颜色不同,颜色变化从淡黄到紫红(玫瑰红色),5秒后与标准比色板对照,即知食盐中的碘含量
6 仪器维护
6.1 仪器使用人员应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并认真填写使用记录。

6.2 仪器出现故障应联系相关部门,不可擅自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水质碘化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方法一、离子色谱法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碘化物的测定。

当进样体积为250 μl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 mg/L,测定下限为0.008 mg/L。

2相关文件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3方法原理样品随淋洗液进入阴离子分离柱,分离出碘离子(I-),用电导检测器检测。

根据碘离子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4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环境条件表1仪器设备一览表表2实验材料一览表5操作规程5.1 色谱分析参考条件根据仪器说明书设定仪器。

色谱条件根据色谱柱选择。

采用氢氧化钾淋洗液体系等度洗脱参考条件如下:淋洗液为40 mmol/L的氢氧化钾溶液,流速为1.00 ml/min,抑制器电流为99 mA,检测器温度30 ℃,进样体积可根据样品浓度的高低选择50 μl ~ 250μl。

注3:若采用以烷醇基为填料的色谱柱,也可用碳酸盐淋洗液体系分离、测定碘化物,其色谱分析参考条件详见附录A。

注4:应在淋洗液使用前进行脱气处理,避免气泡进入离子色谱系统。

5.2 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准确吸取 0.00 ml、0.10 ml、0.20 ml、0.50 ml、1.00 ml、5.00 ml、10.00 ml 碘化物标准使用液置于一组 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混匀。

标准系列中碘化物的浓度分别为:0.000 mg/L,0.010 mg/L,0.020 mg/L,0.050mg/L,0.100 mg/L,0.500 mg/L, 1.00 mg/L。

以碘化物浓度为横坐标,以其对应的峰高或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碘离子参考色谱图见图 1。

5.3 测定按照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的色谱条件和步骤进行试样的测定,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或峰高。

图1碘离子色谱图5.4 空白试验在分析试样的同时,应做空白试验。

用实验用水代替样品,按与样品的保存(6.1)、试样制备(6.2)和测定相同的步骤进行分析。

6异常情况处理及注意事项6.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的采集按照 HJ/T 91 和 HJ/T 164 的相关规定进行。

水样采集后立即置于聚乙烯瓶或棕色玻璃瓶中,加入氢氧化钠饱和溶液调节pH 约为12,尽快分析。

如不能及时分析,应于 0 ℃~4 ℃冷藏、避光保存,并于 24 h 内完成测定。

6.2 试样的制备采集后的样品(6.1)经0.45 μm水系微孔滤膜过滤,弃去初滤液10 ml,收集后续滤液待测。

注1:对于未知浓度的样品,可先将试样(6.2)稀释100倍进样分析,再根据测定结果选择适当的稀释倍数重新进样分析。

注2:对于可能存在干扰的样品,应进行预处理。

可选择Na型或H型阳离子交换柱去除金属离子干扰,选择C18或RP固相萃取柱去除高含量有机物。

具体操作为用5 ml注射器抽取试样,共需抽取15 ml,在注射器前端套上预处理柱,将试样轻推过柱。

此过程应弃去初始 滤液3 ml ,收集后续过柱滤液,待测。

7结果处理水样中碘化物的浓度 ρ(mg/L ),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0h h a f b ρ--=⨯式中:ρ——水样中碘化物的浓度,mg/L ; h ——试样的峰面积(或峰高); h 0——空白试样的峰面积(或峰高); b ——回归方程的斜率; a ——回归方程的截距; f ——试样的稀释倍数。

方法二、硫酸铈催化分光光度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碘化物的测定。

本法的最低检测质量为0.01ug,若取10mL水样测定,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本法适宜测定1~10 ug/L(I-)低浓度范围和10~100ug/L(I-)高浓度范围碘化物。

银及汞离子印制碘化物的催化能力,氯离子与碘离子有类似的催化作用,加入大量的氯离子可以抑制上述干扰。

2相关文件GB/T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3方法原理在酸性条件下,亚砷酸与硫酸高铈发生缓慢的氧化还原反应。

碘离子有催化作用,使反应加速进行,反应速度随碘离子含量增高而变快,剩余的高铈离子就越少。

用亚铁离子还原剩余的高铈离子,终止亚砷酸-高铈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产生的铁离子与硫氰酸钾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比色定量。

间接测定碘化物的含量。

4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环境条件表1仪器设备一栏表表2实验材料一览表5操作规程5.1低浓度1~10 ug/L(I-)测定方法5.1.1按照下表配制标准系列,水样A管、B管,并按表向各管加入试剂。

摇匀后,置于30±5°C恒温水浴锅中20±0.1min后,使温度达到平衡。

碘化物测定各管的试剂加入量一览表摇匀,放回水浴中保温。

5.1.3 于水浴中放置20±0.1min后,每隔30s依次向各管加1.00ml硫酸亚铁铵溶液,密塞迅速摇匀,放回水浴中。

注:每次加硫酸铈溶液到硫酸亚铁铵溶液的间隔均为20±0.1min。

5.1.4 20±0.1min后,每隔30s,依次向各管加1.00ml硫氰酸钾溶液,在室温放置45min,于510nm波长,1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测量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

注:标准曲线呈向下弯曲,并不呈良好线性。

因此标准曲线必需与样品分析同时操作。

用吸光度与浓度直接作图。

不对曲线进行回归处理,防止产生误差。

将吸光度对数值作图.可得直线关系的标准曲线。

5.2高浓度10~100ug/L(I-)测定方法5.2.1工作曲线的绘制:吸取碘化物标准使用液0、1.00、3.00、5.00、7.00、10.00mL分别注入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纯水至10.0ml,按照5.1操作。

6异常情况处理及注意事项7结果处理水样中碘化物的质量浓度计算见式:()mIvρ-=()Iρ--水样中碘化物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管中碘化物的质量,单位为微克;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

方法三、高浓度碘化物比色法1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高浓度碘化物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0.5u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5mg/L。

2相关文件GB/T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3方法原理在酸化的水样中加入过量溴水,碘化物被氧化为碘酸盐,用甲酸钠除去过量的溴,剩余的甲酸钠在酸性溶液中加热成为甲酸挥发逸失,冷却后加入碘化钾析出碘,加入淀粉生产蓝紫色复合物,比色定量。

4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具塞比色管(25ml);实验材料一览表5操作规程5.1吸取10.0ml水样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

5.2取25ml具塞比色管8只,分别加入碘化物标准使用溶液0ml,0.5ml,1.0ml,2.0ml,4.0ml,6.0ml,8.0ml,10.0ml,并用纯水稀释至10ml刻度。

5.3于各管中分别加入磷酸3滴,再滴加饱和溴水至呈淡黄色稳定不变,置于沸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冷却。

5.4于各管中加入碘化钾溶液1.0ml摇匀,于暗处放置15min,各加淀粉溶液10ml,15min后加纯水至25ml刻度,混匀,于570nm波长,2cm比色皿,以纯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5.5绘制标准曲线,从曲线上查出碘化物的质量。

6异常情况处理及注意事项大量的氯化物、氟化物、溴化物和硫酸盐不干扰测定,铁离子的干扰可加入磷酸予以消除。

7结果处理水样中碘化物的质量浓度计算见式:()mIvρ-=()Iρ--水样中碘化物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管中碘化物的质量,单位为微克;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

方法四、高浓度碘化物容量法1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高浓度碘化物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2.5ug,若取10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25mg/L。

2相关文件GB/T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3方法原理在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将碘化物氧化成碘酸盐IO3-,在酸性条件下与加入的过量碘化钾作用,生成3mol I2。

以N-氯代十六烷基吡啶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并计算水中碘化物的浓度。

4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环境条件仪器设备:微量滴定管5ml;实验材料一览表5操作规程5.1吸取 100 mL 水样置于 250 mL 锥形瓶中 。

加 5 mL 氢氧化铀溶液,2 mL 高锰酸钾,放置10min 后加2mL 亚硝酸钠溶液,3mL 磷酸,摇匀,待红色消失后,再静置3min 。

5.2加入5ml 氨基磺酸按溶液,分摇匀 ,静置 5 min 。

将试样温度降至 17℃,加2. 0 m L 碘化钾-碳酸钠溶液,混匀,加1mlCPC 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为止,根据所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用量,计算碘化物的质量浓度。

6异常情况处理及注意事项 水样中若存在Cr 6+,将干扰测定。

7结果处理水样中碘化物的质量浓度计算见式:1126.9()V I V ρ-⨯=()I ρ---水样中碘化物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1V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126.9—与1.00m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相当的以ug 表示的碘化物的质量;方法五、气相色谱法1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高浓度碘化物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0.05ng,若取10.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ug/L。

2相关文件GB/T5750.5-2006 生活饮用水检测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3方法原理在酸性条件下,水样中的碘化物与重铬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析出碘,它与丁酮生成3-碘丁酮-2,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定量测定。

4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环境条件仪器设备:气相色谱仪,色谱柱,微量注射器,分液漏斗。

实验材料一览表5操作规程5.1仪器的调整根据检测要求,调整仪器,气化室温度230℃,柱温100℃,检测器温度230℃,载气流量35ml/min.5.2校准5.2.1绘制工作曲线;取6个60ml分液漏斗加0,1.0,3.0,5.0,7.0,10ml碘化物标准使用溶液,补加纯水至10ml,分别取5ul环己烷萃取液进行色谱的分析,测量碘丁酮色谱峰高,以峰高为纵坐标,含量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5.3测定直接进样,进样量为5ul,并以标样核对,记录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及对应的化合物。

色谱峰高的测量:连接峰的起点和终点作为峰底,从峰高的最大值对基线作为峰高,单位为毫米。

6异常情况处理及注意事项暂无7结果处理水样中碘化物的质量浓度计算见式:()mIvρ-=()Iρ--水样中碘化物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m-从样品峰高在工作曲线上查得碘化物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