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历史文化——凤阳民风民俗介绍

合集下载

安徽滁州凤阳县----古称钟离,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

安徽滁州凤阳县----古称钟离,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

安徽滁州凤阳县----古称钟离,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凤阳县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总面积1949平方千米,总人口为76万。

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

凤阳有中国花鼓之乡、中国改革之乡等称号。

一、历史沿革1、春秋钟离国,在今县东北临淮镇。

秦置钟离县,属九江郡。

三国魏属淮南郡。

东晋安帝时置钟离郡,改钟离县为燕县,为郡治。

2、南朝宋明帝时置徐州。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改徐州为楚州,北齐文宣帝时改楚州为西楚州,改燕县复为钟离县。

南朝陈改西楚州为北徐州。

北周复改为西楚州。

3、隋开皇二年(582年)改西楚州为濠州,废钟离郡。

大业初又改濠州为钟离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又改为濠州。

4、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为临濠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为中都,改钟离县为中立县;三年改为临淮县,六年改临濠府为中立府;次年又改为凤阳府,析临淮县地置凤阳县为府治,治今府城镇。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省临淮县并入凤阳县。

5、1912年废府。

1914年为淮泗道尹驻地。

1927年直属安徽省。

6、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滁县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滁县专区。

1956年属蚌埠专区。

1961年复属滁县专区(1971年改地区)。

1992年属滁州市。

二、地名来历明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将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即今府城),同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设凤阳县。

《明一统志》: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

三、风景名胜1、狼巷迷谷风景区。

位于安徽凤阳县城东南30公里处,景区分为古刹礼佛和迷谷探奇两大主题。

2、中国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凤阳县东部28公里处,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搞起了“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3、韭山洞。

位于凤阳县城南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距离县城30公里,为喀斯特溶洞,全长1472米,其特点是深、大、险、奇、古,被专家誉为江北第一洞。

凤阳鼓楼的历史故事

凤阳鼓楼的历史故事

凤阳鼓楼的历史故事
凤阳鼓楼位于中国安徽省凤阳县城内,是一座古老的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故事。

传说在明朝嘉靖年间,凤阳县城陷入了连年的旱灾,百姓们生活困苦。

县官们决定祭天祈雨,但一直没有效果。

一天,一位从乡间归来的农民告诉县官,他梦见自己在野外看到了一只盘旋在梧桐树上的凤凰,随后追随凤凰来到了县城,在凤凰落脚的地方挖了一个洞,破土而出了泉水,县城立刻恢复了生机。

县官们听后,认为这是神灵的示下,决定在凤凰出现的地方建造一座鼓楼,以作为祈雨的象征。

于是,他们在那个泉水涌出的地方修建了鼓楼,命名为凤阳鼓楼。

凤阳鼓楼最初是用于打鼓来宣告祈雨的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鼓楼逐渐成为了凤阳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百姓们聚会、交流和庆祝节日的场所。

历史上,凤阳鼓楼也曾多次遭到破坏和重建。

特别是在清朝咸丰年间,鼓楼曾被一场大火烧毁,后来由县官和百姓们联合修复。

如今的凤阳鼓楼是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的一次全面修复
后所展现出来的。

凤阳鼓楼的历史故事令人感到敬畏和钦佩,它见证了凤阳人民的辛勤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同时,它也是凤阳县城的象征,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

凤阳花鼓名词解释

凤阳花鼓名词解释

凤阳花鼓名词解释
凤阳花鼓是中国安徽省六安市凤阳县的一种地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凤阳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凤阳花鼓作为一种表演形式,结合了戏剧、歌舞、音乐等元素,以故事情节为基础,通过人物扮演、唱和击鼓等方式展示。

凤阳花鼓的名字源于鼓手手持的花鼓,用以伴
奏和打鼓节奏。

在演出过程中,演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戏服,在舞台
上表演动作矫健、婉转优美的舞蹈,并结合唱腔和打鼓声音,传达情
感和故事情节。

凤阳花鼓具有较长的历史,是凤阳县当地人民的文化
传统和艺术表达方式,也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和欣赏。

安徽民俗之凤阳花鼓

安徽民俗之凤阳花鼓

安徽民俗之凤阳花鼓杨明 P1*******一、摘要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随后日臻完善,流传至今依然鲜活的存在于民众之中,并且愈加焕发出生命力。

本文以凤阳地区花鼓为中心,首先通过对凤阳花鼓传承与发展的介绍,简要缕清其历史发展的形态流变;然后从凤阳花鼓的多种存在形式加以介绍当今存在的现状;最后,通过对凤阳花鼓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此类民俗在当今时代传承与保护所遇到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一点思考和建议,以期对传统民俗凤阳花鼓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凤阳花鼓、民俗、传承、发展二、正文<一>凤阳花鼓的起源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府。

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府,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

又因明清两代,由于凤阳府(今皖北地区)一带是“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的长年灾区,每年秋后都有成群结队的妇女外出卖唱乞讨。

同时也有身背花鼓流落各地卖唱的职业艺人。

明末流传范围继续扩大,表演盛况空前。

清末,凤阳花鼓流传更广,有的甚至漂洋过海到东南亚一带活动。

乾隆年间,有人将二人演唱的凤阳花鼓改编为凤阳花鼓歌舞,在宫廷中为皇帝演出。

乾隆年间编纂的《霓裳续谱》一书中就收录了《花鼓献瑞》、《鼓乐呈祥》等歌舞节目。

到了本世纪三十年代,凤阳花鼓在唱片中广为流传。

上海的“百代”、“得胜”、“大中华”等唱片公司制作了大批凤阳花鼓唱片。

在解放后摄制的《大路》、《拉郎配》、《巨澜》、《鼓乡春晓》等影片中,均出现过凤阳花鼓的表演场面。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凤阳饮食文化概论

凤阳饮食文化概论

凤阳的味道作者:韩昌满、喻杨杨指导老师:吴晓伟内容摘要:凤阳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凤阳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传承,逐渐成为屹立在皖中地区的一个璀璨星光。

凤阳地区小吃种类繁多,特色美食更是数不胜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凤阳的地区饮食文化也不断被发掘出来,一个显有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悄然成型。

关键字:大明故都,文化味,多民族正文: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三花(花鼓、花鼓灯、花鼓戏)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凤阳石英石矿储量全国第二、华东第一;八仙之一的蓝采和在凤阳得道升仙;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著名的庄周梦蝶、濠梁便是发生在凤阳;凤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中国花鼓之乡、中国改革之乡、中国帝王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石英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

凤阳可谓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其饮食文化也独具特色。

接下来请跟随我的脚步去揭开凤阳饮食文化那一层层的神秘面纱吧!凤阳城乡之间的饮食差异凤阳地处淮河中南岸,有明显的皖中地区风味。

早餐城镇居民多吃大米稀饭,如大馍、油条、包子、烧麦及烧饼等,农村群众早餐吃干饭。

中餐和晚餐城镇居民大都吃干饭(即米饭),在农村农忙时期,一般都在早饭过后带上干粮上工干活,还要带上一瓶开水和一些咸菜,中午基本上就这样度过了。

农村晚餐有干有稀,夏天晚上多在农家的禾场上吃饭,一张桌子,放上几碟小菜,全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

而到了冬天的晚上,全家人便围着火炉,炉内放放入一些菜蔬,边烤火边吃火锅。

不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家庭,晚餐是一天的重中之重。

寺庙饮食文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最早在龙兴寺出家,后来参加了农民起义军并建立了大明帝国。

僧人饮食的追求是简单、清净,主要是以素食为主。

僧人有过午不食的规矩,认为午后的饭是“药”,因此称为“药食”,但这种情况也仅仅是针对一部分僧人而言的。

由于坐禅很耗费精力,因此僧人一般一天要至少吃三顿。

僧人的饮食内容几乎天天如初,没有花样,从没有考虑到营养学,都是大锅饭、大锅菜,龙兴寺门前的四个大锅就是最好的见证。

安徽凤阳杨氏家谱

安徽凤阳杨氏家谱

安徽凤阳杨氏家凤阳杨氏家作为华夏大地的一个支脉,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家中记载着数百来,杨氏家族的兴衰起伏、荣辱得失,以及家族成员的成就和贡献。

作为一位凤阳杨氏家族后裔,我感到非常自豪和荣幸,今天我将为介绍一下这个家中的一些故事和人物。

让我们来看一下凤阳杨氏家族的起源。

该家族起源于明朝初,当时一位名叫杨秉的祖先,因为他在军事领域的杰出表现,被朝廷封为“凤阳侯”。

这个封奠定了凤阳杨氏家族的地位和声望,使他们成为当地的权贵家族。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氏家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清朝时期,凤阳杨氏家族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当地一支重要的家族势力。

家族成员不仅在、军事领域有所成就,还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所贡献。

他们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修建学校、教育后代,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家族的兴衰历史,凤阳杨氏家中还记载了一些杨氏家族的英雄人物和传奇故事。

比如,家中有一位名叫杨光远的先祖,他是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为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战乱岁月中,他带领奋勇杀敌,保卫家园,成为了凤阳杨氏家族的骄傲。

家族中还有一位杨氏先祖,名叫杨琪,他是一位文学家。

他早隐居山林,专心研究文学艺术,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被誉为“凤阳文学之神”。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意境深沉,对后世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凤阳杨氏家中还记录了杨氏家族的宗族文化和传统习俗。

杨氏家族一直注重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每都会举行一些重要的家族活动,如祭祖、宴请亲友等。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增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也让后代更加了解和珍惜自己的家族历史和文化。

凤阳杨氏家见证了凤阳杨氏家族的兴衰历程,记录了无数杨氏家族成员的事迹和贡献。

它代表着这个家族的根和灵魂,也代表着凤阳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

守护和传承好这份家,是每位凤阳杨氏后代的责任和使命。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家族的传承和家族文化的保护。

凤阳杨氏家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家族,我们应当时刻铭记家族的荣光和使命,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

我的家乡凤阳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凤阳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凤阳作文500字
凤阳花鼓,中国传统文化标识之一,安徽代表性传统文化,具有600余年发展史。

2006年,录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安徽凤阳被正式命名为“花鼓之乡”。

花鼓,是古都凤阳恒久靓丽的文化名片。

有人说,凤阳花鼓的美,美在其形“形如满月,凤凰于飞,美在其音;击打之间,凄婉动人,美在其韵;体态婀娜,清丽多姿,鼓韵幽香。


凤阳酿豆腐是安徽省江淮地区汉族传统名菜,凤阳当地称:瓤豆腐(瓤发第三声,意内有馅料)。

成菜色泽红润,馅料咸鲜,豆腐球整体形味似樱桃。

相传一日,朱元璋在凤阳城内讨得一碗酿豆腐,吃后深感滋味极佳。

以后,他便经常去这家饭店乞讨酿豆腐。

后来他穿上龙袍做了皇帝,便下令将凤阳城内那家黄家小饭店的厨师召进了皇宫,专门为他烹制凤阳酿豆腐,成了他御膳房的厨师。

从此,这个菜身价百倍,成了明朝宫廷筵席上的一道名菜,一直流传至今。

御膳麻油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蟑亲笔御封。

它选用上等芝麻,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精制而成。

产品各项理化、卫生、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国家二级制麻油标准。

其色泽琥珀,香气扑鼻,口味纯正,富含多种维生素、芝麻粉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性凉、味甘,具有润肺清热、抗血管老化等功效,是理想的佐餐调味食品和保健食品,多次荣获省部级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也是旅游购物佳品。

凤阳花鼓简介

凤阳花鼓简介

凤阳花鼓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虽然现在是安徽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但是这里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

其中之一就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加乐器伴奏。

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

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目有近百种。

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又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

可是,在当时凤阳年岁丰收时,仍然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谋生,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其实,当时的凤阳也并不是每年都闹灾荒,出走他乡据说还另有原因:在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为了要充实自己故乡凤阳的富裕,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的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有钱人家十四万户迁移到凤阳,不准他们返回原籍。

那些人家不敢违反皇帝的禁令,但又想回乡扫墓探亲,只好在冬季借口年荒,打鼓唱曲卖艺回乡,来年春季再回凤阳。

随后相沿成俗,不论丰收灾荒,仍要到江南去唱一唱“花鼓”。

凤阳花鼓又以这种卖艺的形式走遍了四方。

凤阳古城:历史长廊的缩影

凤阳古城:历史长廊的缩影

凤阳古城:历史长廊的缩影凤阳古城,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凤阳县境内,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中国现存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

凤阳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探寻古城的魅力。

凤阳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85年,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古代兵家重镇,凤阳古城曾是一座军事要塞,历经战火洗礼但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

古城的城墙高约12米,周长约4.7公里,城墙外的护城河更是增添了古城的壮丽气势。

凤阳古城的布局规划严谨,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四季花木葱茏,古韵犹存。

凤阳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城内的建筑风格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沉淀。

首先,古城内最为独特的建筑要数“三朝古建”了。

这三座古建分别是清代贡院、明代县学和宋代文庙。

贡院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县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而宋代文庙则是祭祀文学宗师的地方。

这三座建筑在凤阳古城中彰显着凤阳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更是古城的核心景点之一。

除了“三朝古建”,还有一系列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为游客展示了古城的过去风貌。

比如古城内的宅院建筑,大多保持了明代青砖黛瓦的特色,庭院深深,宅门宏伟,彰显着江南园林的精髓。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建筑内饰精美讲究,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游客在这些古老的宅院中漫步,仿佛能穿越时光,亲历古城的兴衰沧桑。

凤阳古城还有一座重要的文化遗产,那就是赫赫有名的曹娥江陵。

曹娥江陵是中国第一位文学女作家曹婉的故居,也是明代的文学殿堂。

曹婉是明朝著名文学家曹操的玄孙女,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女性之口述写作的作家,代表作《江陵愁翠曲》流传至今。

曹婉的故居曹娥江陵保存完好,并由政府投入巨资进行保护和修缮,让这位文学女子的足迹永远留在古城之中。

除了建筑和文学遗产,凤阳古城也是中国古代兵器制造的中心,曾出产过一些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兵器。

比如明代著名的火炮“太乙筒”就是由凤阳古城的铸造技术精湛的铸造工匠所创造出来的。

凤阳花鼓课件ppt

凤阳花鼓课件ppt
在学校教育中加入凤阳花鼓相 关内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 的兴趣和认同感。
创新表演形式与内容
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对 凤阳花鼓的表演形式和内容进 行创新,吸引更多观众。
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鼓励和支持年轻一代参与凤阳 花鼓的学习和传承,建立完善
的传承人培养机制。
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结合现代音乐元素
将凤阳花鼓与现代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现 代感的音乐作品。
传统表演形式的局限性
缺乏资金与支持
传统的凤阳花鼓表演形式单一,内容陈旧 ,难以吸引现代观众的眼球。
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凤阳花鼓的关注和投入 不足,缺乏资金支持,限制了其发展和传 承。
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凤阳花鼓的保护 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资
金支持,鼓励传承与创新。
教育普及与推广
习凤阳花鼓的基本动作和节奏。若干个段落,逐一练习,掌握每个段落
的节奏和动作。
持续练习
03
定期、持续地练习,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形成自
己的风格和特色。
表演技巧与注意事项
保持节奏感
在表演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节奏感,使动作和音乐协调一致。
注重表情和动作的协调
在表演中,注重表情和动作的协调,增强表演的感染力。
02
凤阳花鼓的艺术特色
表演形式
01
02
03
集体表演
通常由十几人组成,身着 彩衣,手执花鼓,边歌边 舞,形成一种欢腾热烈的 气氛。
技艺展示
表演者通过各种高难度的 动作和技艺展示,如翻跟 头、转圈、跳跃等,展现 出花鼓技艺的精湛。
即兴发挥
表演者在节奏和动作上有 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使 得每次表演都有所创新和 变化。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
凤阳花鼓
简介
曲艺由来
图片状
主页
简介
凤阳花鼓,又称“双条鼓”, “花鼓”、 “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 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 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 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最 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击 锣,口唱小调,鼓锣间敲。“音节凄婉,令 人神醉,内容多是“状家室流离之苦。由于 它的起源背景和它悲凄的唱词内容,它一度 成了贫穷讨饭的象征。
曲目介绍
演唱形式:童声 、民间、娱乐、 流行 、伴奏
发展现状
安徽凤阳是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也是著名的花鼓之乡。凤阳花鼓产 生于明初,是根植于凤阳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和“东方 芭蕾”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原生态的凤阳花鼓已经趋于衰亡,其中蕴涵的丰富艺 术资源还远没有被挖掘出来,这份珍贵的民间艺术遗产,需 要保护。
主页
我命苦,真命苦,一生一世讨不到好老 婆,人家的老婆如花又如玉,我家老婆 一双大花脚,量量一尺多。
谢谢,再见
主页
曲艺由来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虽然现在是安徽 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县,但是,这里却有几样东西很出名。 其中之一就是凤阳人的绝活——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 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都很有影响。 花鼓——是我国一种民间歌舞,南宋时期就有记载,是 由农民在田间插秧时击鼓演唱发展而来,表演形式是一 男一女,男敲小镗锣,女打小花鼓,边歌边舞,有时增 加乐器伴奏。各地花鼓的风格、曲调不同。 凤阳花鼓——流行于明清时期,唱的都是民间小调,曲 目有近百种。历史上凤阳地区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 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又成了贫穷讨饭的 象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凤阳歌》,歌中唱道:“说 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可是,在当时凤 阳年岁丰收时,仍然有人唱着凤阳花鼓出走他乡谋生 。 主页

凤阳的风俗作文400字

凤阳的风俗作文400字

凤阳的风俗作文400字Fengyang, a county in Anhui Province, is known for its rich history and unique customs.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县,以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风俗闻名。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ustoms in Fengyang is the Ancestral Memorial Ceremony, which has been held for over 500 years.凤阳最著名的风俗之一是祭祖典礼,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During this ceremony, people gather to pay respect to their ancestors and honor their family heritage.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起敬奉祖先,祈求家族的昌盛。

The ceremony involves traditional rituals such as offering sacrifices, burning incense, and bowing to ancestral tablets.典礼包括献祭、烧香和向祖先牌位行礼等传统习俗。

This solemn even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people of Fengyang to connect with their roots and uphold their cultural traditions.这个庄严的活动是凤阳人民与根源联系、维护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

In addition to the Ancestral Memorial Ceremony, Fengyang is also known for its traditional folk music and dance.除了祭祖典礼,凤阳还以其传统民间音乐和舞蹈而闻名。

我的家乡习俗作文凤阳花鼓

我的家乡习俗作文凤阳花鼓

我的家乡习俗作文凤阳花鼓《我的家乡习俗之凤阳花鼓》
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咱家乡凤阳的一大特色习俗——凤阳花鼓!
要说这凤阳花鼓啊,那可是咱这地儿的宝贝。

我记得小时候,有一次跟着大人去赶庙会。

那庙会上可热闹啦,到处都是人,卖啥的都有。

突然,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传来,我顺着声音望去,就看到一群人正打着凤阳花鼓呢!那些人穿着鲜艳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笑容,手里拿着花鼓和鼓槌,有节奏地敲打着、舞动着。

他们的动作特别灵活,一会儿转着圈,一会儿又蹦又跳的,那花鼓在他们手里就像是有了生命一样。

我当时就看傻眼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们,脚都挪不动步了。

我就那么呆呆地站在那儿,看着他们表演,心里想着:这也太有意思了吧!
后来,我每次一听到那熟悉的花鼓声,就会想起那次在庙会上看到的场景。

这凤阳花鼓啊,真的是咱家乡的一张亮丽名片,它承载着我们的欢乐和记忆。

不管走到哪儿,只要一提到凤阳花鼓,我就会特别自豪,因为这是咱家乡独有的习俗呀!咱可得把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咱凤阳花鼓的魅力!哈哈!。

凤阳习俗的作文

凤阳习俗的作文

凤阳习俗的作文
哎呀,凤阳的习俗可真是丰富多彩啊!嘿嘿,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春节啦!春节是我们凤阳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大家都会精心准备。

初一早上,我们要吃扁食(水饺),这可
寓意着团圆呢!吃完扁食,我就会给长辈拜年,还能收到压岁红包,哈哈,真开心!
初二的时候,出嫁的闺女要给父母送“旬头”,也就是垫缺,希
望父母健康长寿。

除了送水饺,还要送一条鲤鱼或者一块猪肉,这
可有讲究呢,听大人们说,“六十六吃肉”、“七十三,吃条鲤鱼
猛一窜”。

这些习俗真有意思!
到了元宵节,那可就更热闹了!晚上我们会吃元宵,还会去看花灯、猜灯谜。

哎呀,那些花灯五颜六色的,可漂亮了!
还有端午节,我们凤阳也有特别的习俗。

早上,大人们会给我们在脖子上、手上和脚脖子上栓上耍线,还要戴上长命锁和手镯,栓个用桃核刻制的桃蓝,寓意着吉祥如意。

而且,我们还要吃粽子、油条、煮鸡蛋、下馓子,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呢!
另外,凤阳的婚嫁习俗也很有意思。

结婚的时候,新郎要去接新娘,还要经过一系列的仪式,最后才能拜堂成亲。

哎呀,那场面可热闹了!
凤阳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比如中秋节要吃月饼、赏月,重阳节要登高、敬老等等。

这些习俗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嘿呀,凤阳的习俗真是太丰富了!我真喜欢这些传统的习俗,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温暖!。

我的家乡习俗作文凤阳

我的家乡习俗作文凤阳

我的家乡习俗作文凤阳
《我的家乡习俗作文凤阳》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我的家乡凤阳的习俗。

在凤阳,每到过年可热闹啦!大人们会早早地准备好多好吃的,像炸圆子、包饺子。

我最喜欢跟着奶奶一起包饺子,把肉馅放在饺子皮中间,再一点点捏起来,虽然我包的样子不太好看,但是吃起来可香啦!
还有啊,正月十五的时候会有花灯展。

各种各样的花灯,有小兔子形状的,有大公鸡形状的,好看极了!大家都成群结队地去看灯,一路上说说笑笑,可开心了。

到了端午节,妈妈会包粽子,有红枣馅的,有豆沙馅的。

我总是在旁边等着,一出锅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

这就是我的家乡凤阳的习俗,是不是很有趣呀?
《我的家乡习俗作文凤阳》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的家乡凤阳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每年到了中秋节,我们一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甜甜的月饼,一边欣赏着又大又圆的月亮。

爷爷还会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听得可入迷啦!
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是庙会。

庙会上有好多好玩的东西,有卖糖葫芦的,有卖小玩具的。

我每次去都能玩得很开心,还能看到精彩的表演,有踩高跷的,有舞狮子的,大家都不停地鼓掌叫好。

这就是我的家乡凤阳,有着丰富又好玩的习俗,我爱我的家乡!。

安徽凤阳历史文化——凤阳民风民俗介绍

安徽凤阳历史文化——凤阳民风民俗介绍

凤阳历史文化——凤阳民风民俗介绍时间:2007-11-20 16:25来源:今日滁州作者:佚名点击: 777 次一、时令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又称“过年”,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家家户户精心筹办,在外地工作或商贾的人,都要按时赶回家与家人团圆。

这天焚香、鸣放鞭炮,叫“接年”,又叫“迎春”。

初一早晨吃扁食(水饺),饭后晚辈向长辈拜年,平辈互拜,然后到亲族邻里互相祝贺。

主人用烟、茶、瓜籽、花生、糖果等招待。

乡邻、亲友见面拱手互祝“恭喜发财”、“新年如意”等吉利话。

妇女不动剪刀、不泼水、不扫地。

初二早晨吃汤圆,互请“年酒”,又称“春酒”。

从初一始,一连三天不做新鲜饭菜。

青壮年操练锣鼓或参加民族形式的文娱活动。

大年初一不出门,全家团聚。

年初二,出嫁的闺女给父母送“旬头”,也称“垫缺”。

按照父母的年龄(59岁至66岁)包与岁数相等的水饺,另外再包些水饺,在去娘家路上,经过塘、沟、涵等处丢一个水饺,意为“沟缺”,垫平,父母免灾祸而长寿。

除此还送一条鲤鱼或一块猪肉,有“六十六吃肉”、“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此俗至今犹存。

建国后。

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机关、团体、厂矿等单位放假三日。

节日期间,城乡还组织团拜、慰问烈、军属、联欢、书画展览、猜灯谜和举行球、棋类竞赛等健康有益的活动。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也叫“过小年”。

晚上家家户户都吃元宵,门首皆挂红灯笼。

城郊和农村儿童、青年集在一起,点燃篝火,用旧帚头或柴草扎的把子,燃着向天投掷,名曰“撂火把”。

边撂边呼喊:“正月十五撂火把,地里不长草,全部长庄稼。

”“正月十五撂火把,往东撂,结冬瓜,往西撂,结西瓜”,十分壮观。

这天,成年人敲锣打鼓、玩狮子、跑旱船、跑驴、四老爷坐独杆轿、踩高跷。

在人群簇拥下,从四面八方到寺庙烧香祭神,有的地方还走村串乡到集市比赛,名曰“踩街”,又叫闹元宵。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为儿童整容之日。

俗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的说法。

家乡的习俗作文安徽凤阳

家乡的习俗作文安徽凤阳

家乡的习俗作文安徽凤阳
说到凤阳,这个安徽小城就让我想起了一大堆与生俱来的习俗!我从小就被这些有趣又古怪的风俗文化薰陶,直到现在依旧铭刻在心。

比如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总要扫房子扫到天黑,相信这样能把陈年旧物和晦气一股脑儿赶跑。

爸爸还要在门框上贴对联,写些吉祥如意的古语,妈妈则忙着包饺子。

她总说饺子形状像金钱,象征着来年要发大财!吃完饺子后,我们一家人就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直到半夜三更才罢休。

嫁娶也讲究门道。

新娘要穿红色盘金绣花大袍,盖着遮头盖脸的盖头,坐在八抬大轿里被抬到新郎家。

婚礼上,我们要烧香拜天地,然后新人要跪在红毡上吃子丑食(一种软糖),祝他们百年好合。

接着,新娘就得过三关:开锁关、捅窗户纸关、剪彩关。

从头到尾,热热闹闹好不热闹!还有,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时候就是盂兰节。

我们要烧纸钱给那些无主的孤魂野鬼,祈求他们保佑家人平安。

晚上,我们会燃放孔明灯,看着那盏盏彩灯一路飞向天空,心里暗暗祈祷着...
写到这儿,我突然很怀念凤阳的那些陋习了。

虽然有些风俗看着迷信又老套,但正是这些习俗凝聚着家人的思念,串联着乡亲们的心。

它们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寄托着对祖先的敬意。

就让这些习俗代代相传下去吧,一如我对家乡的眷恋,永不磨灭。

凤阳的风俗作文

凤阳的风俗作文

凤阳的风俗作文
凤阳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小城。

这里独特的地域文化孕育出了许多传统风俗,饱含着当地人民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智慧。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八节谷雨"。

这是凤阳农民依照气候变化和农时确定的一整年的农事节令。

比如立春时要扫尘、祭祖,夏至前后是"背靳"季节,要举行隆重的祭祖大典等。

严格遵循节气变化而制定出一整套完整的农事规范,体现了凤阳农民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也凝聚了对家族、祖先的孝思。

"吃奶酒"是凤阳人过年必不可少的习俗。

在腊月二十三日,全家人聚在一起,老人用剪刀剪下婴儿的头发,象征着祛病辟邪,然后亲戚朋友相继前来,给孩子"吃奶酒"并赠送礼物,祝愿孩子健康成长。

这一习俗寄托了人们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盼。

还有诸如"小江戏"、"打波浪灯"等民间艺术形式,凝缩着凤阳人淳朴、乐观、勤劳的民族品格。

这些独特风俗传承至今,正是凤阳文化的精华所在,值得我们珍惜与弘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阳历史文化——凤阳民风民俗介绍时间:2007-11-20 16:25来源:今日滁州作者:佚名点击: 777 次一、时令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又称“过年”,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家家户户精心筹办,在外地工作或商贾的人,都要按时赶回家与家人团圆。

这天焚香、鸣放鞭炮,叫“接年”,又叫“迎春”。

初一早晨吃扁食(水饺),饭后晚辈向长辈拜年,平辈互拜,然后到亲族邻里互相祝贺。

主人用烟、茶、瓜籽、花生、糖果等招待。

乡邻、亲友见面拱手互祝“恭喜发财”、“新年如意”等吉利话。

妇女不动剪刀、不泼水、不扫地。

初二早晨吃汤圆,互请“年酒”,又称“春酒”。

从初一始,一连三天不做新鲜饭菜。

青壮年操练锣鼓或参加民族形式的文娱活动。

大年初一不出门,全家团聚。

年初二,出嫁的闺女给父母送“旬头”,也称“垫缺”。

按照父母的年龄(59岁至66岁)包与岁数相等的水饺,另外再包些水饺,在去娘家路上,经过塘、沟、涵等处丢一个水饺,意为“沟缺”,垫平,父母免灾祸而长寿。

除此还送一条鲤鱼或一块猪肉,有“六十六吃肉”、“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此俗至今犹存。

建国后。

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假日,机关、团体、厂矿等单位放假三日。

节日期间,城乡还组织团拜、慰问烈、军属、联欢、书画展览、猜灯谜和举行球、棋类竞赛等健康有益的活动。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也叫“过小年”。

晚上家家户户都吃元宵,门首皆挂红灯笼。

城郊和农村儿童、青年集在一起,点燃篝火,用旧帚头或柴草扎的把子,燃着向天投掷,名曰“撂火把”。

边撂边呼喊:“正月十五撂火把,地里不长草,全部长庄稼。

”“正月十五撂火把,往东撂,结冬瓜,往西撂,结西瓜”,十分壮观。

这天,成年人敲锣打鼓、玩狮子、跑旱船、跑驴、四老爷坐独杆轿、踩高跷。

在人群簇拥下,从四面八方到寺庙烧香祭神,有的地方还走村串乡到集市比赛,名曰“踩街”,又叫闹元宵。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为儿童整容之日。

俗有“二月二,龙抬头,家家小孩剃毛头”的说法。

旧时男孩出生后第一次剃头,在脑门或脑后部位留一撮胎毛,长长蓄辫。

到12岁的二月初二这天,将发辫剃去,亲朋备礼庆贺,此习至今尚存。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是清明节。

家人到祖坟上培土,烧纸奠祭,名曰“培坟”、“扫墓”。

农家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谚曰“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

这天妇女折柳枝插在发髻上,小孩用柳枝编圈戴在头上,各家门口均插柳枝,清明以晴天为好,农谚曰:“清明要晴,谷雨要淋。

清明晒干柳,一铺麦子打一斗。

”旧时还把清明做为春游的日子,称“踏青”。

建国后,机关学校和人民团体组织学生、团员青年,前往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缅怀先烈。

同时组织春游活动。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这天吃粽子,喝雄黄酒,并用雄黄酒擦小孩耳、鼻、脚心、手心、肚脐等处,以解毒祛邪,清除秽气。

有的人家把菖莆、车前草、艾等枝条挂在屋檐下风干,俟暑天烧茶喝去暑解热。

端午节时捕捉蟾蜍,将优质墨块塞入肚中,檐下风干后,研磨的墨汁可治疗痄腮(腮腺炎)。

因传正午蛤蟆最难找,故有“癞蛤蟆躲端午,躲过一时是一时”的说法。

家人为小孩缝制香荷包、香袋。

用五色彩线拴在小孩的脚、手上,叫“耍线子”,传说可以“免灾”。

端午各家门上插艾,妇女、小孩戴艾。

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

相传伟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而死,后人为纪念他,用苇叶包米,投入江河之中喂鱼虾,以免其伤害屈原躯体。

是日龙舟竞赛,锣鼓喧闹,以惊走水中鱼鳝之类。

凤阳每年此日龙舟竞赛大多在临淮镇北淮河上进行。

来自各乡镇的龙舟,在淮河里一字排开,每条龙舟上有10余个青年,身穿彩衣,头扎红巾,手摇木桨,开展竞技比赛。

锣鼓声、号子声、两岸观众的喝彩声,直到比赛结束方才停止。

建国后,仍有此活动,时间是在晚上,名曰“龙舟荷花灯展”。

1978年后,县内每年举行一次,淮河附近各乡镇参加,展出各不相同的龙舟荷花灯,观众多达10万人次。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若天气晴朗,家家晒衣物、书画,去潮湿、防虫蛀,谚有“六月六、晒红绿”之说。

七巧农历七月初七,是神话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相传这天晚上蹲在辣椒地里可看见牛郎会织女的情景。

过去每逢此日,各戏班子都演唱《天河配》。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盂兰节”,俗称“鬼节”,家家祭祖烧纸,旧时请和尚念《瑜珈经》,祭祀无祀的孤鬼,请城隍出巡,以免野鬼作崇。

晚上,城镇在淮河放荷花灯,称“盂兰盆会”。

即用纸扎荷花灯,点油捻,投入河中,顺水漂流,成为一片灯海。

此活动止于建国前夕。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在庭院内设案焚香,列月饼、水果等供品,敬月祭祖。

全家人围坐一起,边吃边赏月,享受天伦之乐。

因此,又曰“团圆节”。

旧时年轻人多乘夜间偷摘瓜、果、枣等物戏称“摸秋”,主人不得追究。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有“登高避灾”之说。

旧时,文人学士等在此日备酒登高遣兴,意谓“避灾”。

秋收完毕,牛驴可以散放,谚云:“九月重阳、散放牛羊”。

在旧社会,一年农事完毕,也是解雇长工的日子。

寒衣节也称鬼节,农历十月初一,死葬异乡的人,亲属为其糊寒衣,晚上于十字路口烧掉,谓之“送寒衣”,此习延至今日。

这天,凤阳群众有上坟的习俗。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民俗用米、面、菜、豆等8样混煮粥吃,谓之吃“腊八粥”。

相传食此饭可以“免灾”。

农家在这天腌渍荤菜,久放不坏。

俗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办”。

80年代后,人们食腊八粥渐少。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有的家族或地区二十四日,有“君祭三、民祭四”之说)。

是送灶君老爷上西天向玉皇大帝述职的日子。

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都烙糖饼、烧香、放炮、叩头,把“灶神”烧掉,并祈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名曰“祭灶”,从这天到除夕,家家“扫尘”,干干净净过新年。

除夕农历腊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又谓“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进行卫生大扫除,贴春联、年画、窗花、灶神,外出人要赶回家中团圆。

负债人要还清欠债。

水缸中挑满水。

至晚,堂前设案,陈列菜肴物品,焚香点烛,鸣放鞭炮,敬天地、祭祖先。

晚上要吃鱼,意思是“年年有鱼(余)”。

饭后,长辈赏晚辈“压岁钱”,晚辈向长辈磕头辞岁。

全家人坐一起,有彻夜不眠的习俗,称为“守岁”。

农家还在牛屋内贴上红纸写的“槽头兴旺”四字,还盛米饭喂牛,边喂边祷告:“打一千,骂一万,年三十晚上吃顿饭。

”堂前、粮囤上倒贴“福”字,有福到之意。

进入80年代,许多旧俗被革除。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二、婚丧寿仪1、婚嫁定亲旧时婚嫁全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要门当户对,程序繁琐。

县内各地婚嫁风俗大同小异。

男女双方先央请媒人各二,称“四大红媒”。

通过媒人交换“庚帖”,即“生辰八字”,也叫“合口八”。

媒人将书写的男方生辰八字送与女方以合属相,男方红帖面书“敬请金诺”四字,如无相克,女方即回“恭允玉音”绿帖,表示正式婚约已成。

男方赠女方首饰,布匹、衣服做订婚之物。

庚贴由男家保存,至此,男女两家的婚姻关系正式确立,这就是俗称的“结发夫妻”。

正式婚姻关系确立后,人情之事,相互往来,家长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婿、媳,都赠送见面礼,皆以钱为主。

择日选择结婚日期,也称“看日子”、“看喜期”。

到结婚的年龄,男方初步择好迎娶的日期,因禁忌较多,托媒人征求女家意见,经协商后,定下结婚日子。

日期一般都选择二、四、六“双头日子”,不用“八”,意在“结结巴巴”不吉利;三十也不用,说是一个月的“尽头日子”。

下聘又称“过礼”、“下礼”,有大礼和水礼之分。

迎娶前,男家要备礼送给女家,大礼多为衣料、衣服、聘金等,衣服数目取双忌单,此礼也有同“过贴礼”一并办理的。

水礼是猪半个、鲤鱼2条、鸡2只、酒1坛、大馒头24个、衣物若干等。

女方置嫁妆,婚期送往男家,称为“陪送”、“陪嫁”。

陪嫁品有箱柜、桌椅、衣料、桶、盆、灯、化妆品、日用品等。

迎娶旧时迎娶多用花轿,男为“带亲”,女称“出嫁”,伴有民族乐队和仪仗。

贫苦人家的闺女骑毛驴或坐二人抬小轿,或自己走到男家。

喜期前二、三日,新娘扣茶饭,喜期日,新娘哭泣告别亲人,头戴“红盖头”,由兄弟或叔伯背上轿抬往男家。

花轿临近男家门时,绕过一段,俗说“新人不走旧路”。

花轿到门前放下,放鞭炮。

开轿后,由搀亲的搀扶下轿,慢步走在连续、传递的布袋或席子上,取“代代相传”之意。

至于堂前,与新郎并肩站立,新郎用秤杆揭去“红盖头”,叩拜祖先、公婆、对拜、饮交杯酒、入洞房。

搀亲者、新郎退出,亲友、小孩纷纷直入抢花生、喜果、要手帕。

男家选“全命人”(公婆、丈夫、儿女俱全的人)搀亲、布置新房,将红枣、花生(染红色)、栗子、钱等撒在新人床上,以求早生、多子、富贵,俗称“撒床”。

送亲者宴席后到新房中看望。

房中备有茶点。

新郎、公婆迎接,送亲者托以关照、原谅之辞,名为“瞧房”。

送亲者离去之后,邻里亲友进入洞房,祝贺取闹,称为“闹房”。

闹房不分辈份老小,俗称“三天不分大小”。

次日,新娘绞去脸上汗毛,以示与未婚女子的区别,称为“开脸”。

上坟祭祖,到宗堂前叩拜,称为认亲。

回门婚后第三日,新娘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

与丈夫同往,称为“双回门”,娘家以酒宴招待,新娘不吃饭。

婚后第六日,娘家还接一次,当日返回,不得过夜。

一个月后,娘家来人接回,住满一个整月,称为“住对月”,俗语有“三天回门六天接,一个月回去住对月”。

20年代初至建国前,受到一定教育的公职人员,提倡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实行“文明结婚”,新娘披纱戴墨色眼镜,手捧宝瓶,端坐敞门轿内,抬至婆家。

婆家邀请与新人相仿的一对青年男女,做为“傧相”迎接,行鞠躬礼,减少旧婚礼的繁文缛节。

建国前,境内的婚姻习俗还有如下类型:指腹婚、襁褓婚婴儿出生以前,双方父母互相许下诺言,指腹为约,产后如是一男一女,即结成婚姻关系,叫“指腹婚”。

襁褓婚即婴儿出生以后,按婚俗央媒说合而定,俗叫“包尿布做亲”。

前种婚俗,双方十分重视门第,多为世交亲友,也有的是恩德相报。

童养媳俗称“团媳妇”,自婴幼收养家境贫寒无力抚养的女孩,待养成人后作儿媳。

也有10岁左右女孩,因生活所迫或婆家缺劳力,提前过门,叫“小给”。

成人后择日完婚,称之为“圆房”,也有称“叩头”的。

童养媳在家庭中地位低,干粗活、笨活,劳务繁重,备受折磨和虐待,有中途被娘家领回的。

换亲两家男儿因家庭贫困或者智低残疾难以娶妻,托媒说合,互相交换其姐妹为妻,俗称“换亲”。

此俗多流行于偏僻农村。

这种婚配双方差异较大,往往有毁婚或酿成悲剧的。

招亲俗称“倒站门”,即“入赘”。

为传宗接代,养老送终,无儿有女之家,将无力娶妻的青年招入家中为婿,生男育女随女姓。

建国后,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革除了封建婚姻制度,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60年代,婚事从简,新娘出嫁不要彩礼,步行、骑自行车、坐拖拉机到婆家,双方到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履行法律手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