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测量复测报告
原地面复测报告
![原地面复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964aa9910ef12d2af9e769.png)
原地面横断面高程复测报告1、工程概况:新晋高速公路工程N0.7标段起讫里程:K37+750~K41+950,线路全长4.2km,线路起于横岭隧道出口,跨南村河大桥,穿新庄枢纽互通立交,止于马沟隧道入口。
本合同段位于辉县南村镇与沙窑乡境内。
主要工程有南村河大桥、新庄枢纽互通立交、涵洞通道、路基土石方、路面底基层、防护等工程。
本标段有路基挖土方8.862万m3,挖石方248.743万m3。
填土方6.2216 万m3,填石方108.2939 万m3 。
互通式立交1处。
大桥1座共847米。
涵洞、通道12道(含互通内通道)。
占用土地741.3154亩。
总工期为24个月。
2、复测目的及要求:横断面测量是指对垂直于道路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横断面图是确定道路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
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平均间距为20m,最大点距不得大于30m。
地形变化处增加测点,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3、复测方案:根据设计提供的道路断面图中断面里程桩号及中桩坐标用GPS施测出中桩位置(打桩),同时用GPS分别施测出左右任意变化点的高程,具体测量点数量根据地形及征地宽度确定。
4、土方量计算方法土方计算方法采用断面法。
该法计算步骤分为两步,首先计算断面挖方和填方面积,然后再根据填挖土方面积计算土方量。
断面法土方量计算,采用由两端横断面的平均面积乘以两横断面间的距离所得,也称为平均断面法公式。
Qt=(S1+S2)/2*L即说明:Qt:相邻两断面之间的填方量(或挖方量);S1、S2:相邻第一断面、第二断面的填方(或挖方)面积;L:相邻两断面的距离。
5、本项目部相关人员及监理人员2018年5月5号于现场进行原地面高程复测,所得的数据见附属文件。
由上述的计算方法算的本工程道路的填方方量为1136055m³;挖方工程量为2641859m³。
(该方量不包括B、C2#、D匝道桥设计变更为填方路基的工程量,挖方方量为3058m³,填方工程量为411916 m³。
地形测量实习心得体会
![地形测量实习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e02513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8.png)
地形测量实习心得体会
在地形测量实习中,我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地形测量仪器和设备。
在实习过程中,我熟悉了测量仪
器的基本操作,如地面控制点的设置和测量、地面测量的技巧等。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
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等。
其次,我深刻体会到了地形测量的重要性。
地形测量是绘制地图和制定地质规划的基础,对于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认识到了地形
测量对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性,并且对于自然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也起到了关键
的作用。
另外,我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地形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地形测量数据处理是地形测
量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和地形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最后,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地形测量实习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工作,相互协作,解决问题。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合作,从
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通过地形测量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对于我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非常有益。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为地形
测量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地貌复测报告模板
![原地貌复测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df9603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e.png)
原地貌复测报告模板
1. 简介
- 背景介绍:原地貌复测是指对某一地区已经进行过地貌调查和测量的地点进行再次测量和比较,以评估地貌变化的程度和特征。
- 目的:本报告旨在呈现原地貌复测的结果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地貌的演变过程。
2. 方法
- 地点选择:选择已进行过地貌调查和测量的地点作为研究对象,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 数据收集:采用地貌测量仪器和方法,例如全站仪、GPS测量等,对选定地点进行测量,得到一系列地貌数据。
- 数据比对:将新测量数据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和变化。
3. 结果
- 地貌特征描述:详细描述地点的地貌特征,包括地形、地表覆盖、水文特征等。
- 结果分析:根据对比结果和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分析,解释地貌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4. 讨论
- 地貌演变机制:讨论地貌变化的主要机制,包括地壳运动、气候变化、水文过程等对地貌的影响。
- 地貌保护与管理:根据地貌演变情况,提出相应的地貌保护和管理建议,以保护和维护地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结论
- 地貌变化评估:总结地貌复测的结果和分析,评估地貌环境的演变程度和特征。
- 研究价值:讨论原地貌复测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6. 参考文献
附录:详细测量数据和图表,以及其他与地貌复测相关的附加信息。
以上是一个原地貌复测报告的模板,根据具体研究的内容和数据,可以对每个章节进行进一步展开和详细描述。
测量复测报告
![测量复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b96749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9.png)
测量复测报告一、复测的原因哎呀,咱为啥要做这个测量复测呢?其实就是之前的测量啊,心里总有点不踏实。
你想啊,测量这事儿多重要,就像盖房子打地基,要是地基没量准,那房子可就歪歪扭扭啦。
之前测量的时候,可能环境有点复杂,仪器说不定也有点小毛病,或者操作人员当时状态不是最佳,就怕有那么一点点误差,所以必须再来一次复测,这样才能安心呀。
二、复测的准备工作1. 人员召集我就跟我的小伙伴们一说要复测,大家都特别积极。
我们这些大学生啊,虽然没多少经验,但是热情满满。
有擅长操作仪器的,有细心记录数据的,就像组成了一个超级战队。
2. 仪器检查我们把那些测量仪器都拿出来,像对待宝贝一样。
什么水准仪、全站仪之类的,先给它们擦擦干净,然后检查各种参数设置,看看镜头有没有模糊,数据线有没有插好。
就像给战士检查武器装备一样,可不能在战场上掉链子。
3. 资料整理把之前测量的那些资料都找出来,什么图纸啊,数据表啊。
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就感觉责任重大。
我们要根据这些旧资料来确定复测的重点区域和关键数据。
三、复测的过程1. 测量地点选择我们根据项目的需求,先确定了几个关键的测量地点。
有些是在建筑物的角落,有些是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方。
比如说那个小山坡旁边,因为之前在那里测量的时候就感觉有点拿不准。
2. 测量操作测量的时候可认真了。
拿着仪器,眼睛紧紧盯着显示屏,一点一点地移动着仪器,确保每个角度都测量到。
记录数据的小伙伴也不含糊,每一个数字都写得工工整整的,就像在写书法作品一样。
而且我们还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就怕出一点差错。
3. 数据对比测量完一部分,我们就赶紧把新数据和旧数据拿出来对比。
哎呀,这个时候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既紧张又期待。
要是数据相差不大,那就松了口气;要是数据差很多,那可就要好好找找原因了。
四、复测结果1. 数据差异分析还好,大部分数据的差异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那些有点差异的数据呢,我们仔细分析了一下。
有的是因为测量时的天气不同,比如之前有点风,这次没风,对仪器有一点点影响。
地形图测绘工程质量检验报告-模板
![地形图测绘工程质量检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e4c3aa159eef8c75fbfb3e9.png)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验收报告XX测质检(2020)第(001)号成果名称:生产部门:地理测绘部检查类别:数字测绘成果X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11月10日1、检验工作概况a)检查时间:2020年9月17日b)检查方式:总体概查、详查、抽样检查c)检查人员:检查者:审核:批准:d)检查设备:硬件设备:GPS接收机4台,计算机2台;2、受检成果概况a)任务来源:项目合同b)测区位置:c)生产单位:d)资质等级:乙级e)生产日期:2020年9月15日f)生产方式:外业数据采集、内业调绘成图g)成果形式:1:2000地形图图件,地形图GIS个人地理数据库h)批量:管线中心线左右200米(400米幅宽)地形、地物和地类3、检验依据4、抽样情况a)抽样依据:按《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要求进行抽样b)抽样方法:随机抽样c)样本数量:754个抽样点5、检验内容及方法a) 对地物点平面位置进行抽样实地复测检查,误差不应超过下表中的规定:b) 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基本等高距的1/3。
困难地区放宽0.5倍;c) 地形图符号和注记是否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的规定执行;d) 平面坐标系统为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e) 测量属性是否完整;f) 实地勘察地类与图上地类是否一致。
6、主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主要质量问题:2处房屋角点位置精度超出最大限差;3处地类与实地不符;1处地类图式与相关规范不一致。
处理结果:均已进行整改。
7、质量统计及质量综述渝西区块脱水工程(一期)、足202H2、足202H3、足03H1、足203H2平台地面集输工程数字化管道1:2000地形图经过抽样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处理。
各项成果均满足规范和设计书的质量要求,可提供检查验收。
工程复测报告
![工程复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6d2b4bbce2f0066f4332236.png)
xxxxxxxxxx复测报告编制:复核:审核:施工单位: xxxxxxxxxxxx 日期:二0二0年x月一.项目概况Xxxxx二.复测技术依据(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2)《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3)本工程承包合同及施工图三.复测工作内容根据设计提供的路基横断面施工图,用RTK实测出中桩位置(打桩),同时用RTK分别测出左右边桩(打桩);将中桩及左右边桩连线作为该桩号横断面复测的定向边,根据地形变化用RTK测出中桩及地形变化位置处高程,并做好书面记录。
具体测量点数量根据地形及征地宽度确定。
四.投入的测量仪器、测量人员五.复测工作开展接到观测任务后,做好观测人员培训和仪器准备工作,检查所用仪器及相关配件的完整与完好性,确保进入测区的正常使用。
在外业观测前按作业技术要求设置好仪器的各项作业技术参数。
作业间歇期间,基准站设有专人看管,并在作业前充足电池,将仪器及其附件装于专用仪器箱中。
为保证观测中仪器的安全,仪器管理实行个人负责制,对每台仪器进行编号,自工程开始直至工程结束,作业组或作业人员均使用同一台仪器(包括主机、天线、传输电缆及电池等),做到责任分明。
当出现特殊情况需要重新调配人员时,由调度人员做出统一安排。
复测时做到人不离岗,复测人员严格禁止周围无关人员接近甚至触摸仪器,以保护作业人员和仪器的安全进而保证复测的正常进行。
六.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平面坐标系:xxx中央子午线:100°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七.测量过程及方法1.一级导线测量及四等水准测量我标段于4月14日接桩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所接导线及水准点进行引点及加密设点工作。
复测工作主要是根据设计的逐桩坐标表进行中桩放样,复测原地面线高程和横断面。
八.土石方的计算方法土方计算方法采用断面法,该法计算步骤分为两步,首先计算断面挖方和填方面积,然后再根据填挖土方面积计算土方量。
原地面复测报告
![原地面复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bb942e9ee06eff9aff80758.png)
沿河县乌江三桥工程路基工程原地面复测成果报告测量:计算:审核:核工业长沙中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沿河县乌江三桥项目部2017年3月25日路基土石方复测成果报告根据相关要求,沿河县乌江三桥项目部于2017年3月18日组织人员对该项目工程的路基工程进行了原地面复测(测量成果附后);由于于本工程之路基工程地处地势陡峭,起伏较大的山区,山势起伏变化无规则,故给采用传统的水平抬扛打桩法测量带来极大不便,同时测量人员自身安全及测量精度无法保证,有鉴于此,本次原地面复测外业数据采集采用智能化南方全站仪,内业数据处理则采用专用地形地籍处理软件南方CASS7.1版。
一、外业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为:1.导线点引入:本工程导线点已引入并完成复测。
2.路基断面范围放样: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放样出挖方区最上坡坡顶线,填方区最下坡坡脚线,并用红索圈定数据采集范围,坡顶或坡脚线要求地势不起伏变化段不得大于20m一桩,每20m内有变化者则插桩,圆曲线段或缓和曲线段则不大于10m一桩,曲线半径于小100m及本工程渠化段则5m一桩,从而保证外业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计算机模拟的真实性,减小计算的误差。
3.范围内数据采集:纵向不大于20m采集一组数据(坐标、高程),密度根据山形变化而定,每起伏变化均采集一组数据,横向不大于5m采集一组数据,每起伏变化处均采集一组数据,若遇边坎则坎上与坎下边缘均采集数据,所有数据均存盘于全站仪中,以便导入计算机。
二、数据内业处理:项目部全站仪带蓝牙功能,数据可通过专用软件导入计算机。
数据处理采用南方测绘公司的南方CASS7.1地形地籍处理软件,处理结果附后。
三、工程量误差:计算机处理后的成果,工程量误差如下:1.挖方BK0+000~280段增加299.97m3BK0+280~440段增加1380m3BK0+500~674.56段增加1652.92m3以上合计挖方增加3333m3误差率为n=3333÷247151=1.3%<5.0%故不要求调整.2.填方BK0+000~120段增加667m3BK0+230~290段增加1141m3BK0+400~500段增加-177m3以上合计增加1631m3误差率为n=1631÷80968=2.0%<5.0%.故不要调整.综合路基挖填方误差情况,乌江三桥项目部建议该工程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最终结算按施工设计图提供量结算。
gps复测报告
![gps复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ff8b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4.png)
GPS复测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和总结GPS复测的步骤,并以详细的步骤思考为基础,提供一份系统的GPS复测报告。
本报告将介绍GPS复测的背景和意义,并详细描述每个步骤的操作和注意事项。
1. 引言GPS复测是通过再次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来验证初始测量结果的过程。
由于GPS信号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建筑物或地形等,因此复测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2. 步骤1:收集原始测量数据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原始测量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初始GPS测量的坐标值、测量设备的详细信息和使用的测量方法。
确保记录所有关键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3. 步骤2:选择复测时间选择复测时间是确保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
应考虑天气条件、GPS信号强度和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并尽量避免极端天气条件或其他干扰因素。
4. 步骤3:设置测量设备在进行GPS复测之前,确保测量设备已经妥善设置和校准。
检查设备的电池电量、信号强度和其他相关设置。
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地接收GPS信号并准确记录测量数据。
5. 步骤4:复测测量在复测期间,使用同一种测量方法和设备进行测量。
确保在相同的位置和条件下进行复测,以便比较结果。
确保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日期和位置信息。
6. 步骤5:数据分析与比较在完成所有复测测量后,进行数据分析与比较。
使用专业的软件工具或算法,将原始测量数据与复测数据进行比较。
分析差异并确定准确的测量结果。
7. 步骤6:报告撰写最后,根据数据分析和比较结果撰写GPS复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背景介绍、步骤摘要、数据分析结果、可能的误差源、结论和建议等。
确保报告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结论GPS复测是确保GPS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详细的步骤思考和操作,我们可以有效地进行GPS复测,并提供一份系统的GPS复测报告。
这将有助于确保GPS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工程测量报告
![工程测量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4ade3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0.png)
工程测量报告一、引言。
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土地规划、建筑设计、道路修建等诸多领域。
本次报告旨在对某工程测量项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便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和参考依据。
二、测量范围。
本次工程测量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X区域内的土地和建筑物。
具体包括土地界址、地表高程、建筑物平面图、地下管线等内容。
三、测量方法。
在本次测量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全站仪、GPS定位仪、电子测距仪等先进的测量设备,结合传统的测量方法,对目标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和定位。
同时,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多次重复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严格的校核和比对。
四、测量成果。
经过精确测量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X区域内土地界址的详细测量数据,包括地块面积、边界坐标等;地表高程的测量数据,包括地面高程分布图、地形剖面图等;建筑物平面图的测量数据,包括建筑物外形、内部空间分布等;地下管线的测量数据,包括管线类型、埋深、走向等。
五、数据分析。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X区域内土地的利用状况和地形地貌特征,为土地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可以准确把握建筑物的布局和空间分布,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依据;可以详细掌握地下管线的位置和走向,为道路修建和管线维护提供重要支持。
六、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工程测量,我们获得了丰富的测量数据,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部分地块存在边界争议、建筑物平面图中存在一些不清晰的区域、地下管线的部分数据存在偏差等。
因此,我们建议在后续工程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和处理,以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七、致谢。
在本次工程测量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八、附录。
1. 测量数据表格。
2. 测量图纸和图像资料。
以上就是本次工程测量报告的全部内容,希望能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支持。
地形测量报告
![地形测量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fd72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c.png)
地形测量报告地形测量是对地球表面的特征进行测量和记录的过程,它是地质勘探和地图绘制的基础。
本报告将对地形测量的方法、工具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首先,地形测量的方法主要包括地面测量和遥感测量两种。
地面测量是通过实地勘测和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包括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和测量仪器的使用。
遥感测量则是利用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表特征的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获取地形信息。
其次,地形测量所使用的工具包括测距仪、测高仪、全站仪、GPS定位仪等。
这些工具在地形测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地形测量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城市规划、资源勘探、环境保护等领域。
通过对地形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表特征,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以某城市规划为例,地形测量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城市的地势特征、水系分布、土地利用情况等,从而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另外,地形测量还可以用于资源勘探,通过对地形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为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指导。
总的来说,地形测量是地质勘探和地图绘制的基础,它通过对地表特征的测量和分析,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形测量的方法和工具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地质勘探和地图绘制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
通过本报告的介绍,相信读者对地形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地形测量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领域,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地形测量的技术水平,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6aa8a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3.png)
地形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地形测量是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测绘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习,我旨在了解和掌握地形测量的实际应用,提高测量技能,增强地形测量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实地实践和数据处理两个环节。
1.实地实践实地实践是地形测量实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了解地形测量的工作流程。
我们小组选择了一片农田进行测量。
首先,我们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了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然后,我们使用全站仪进行现场测量,标注了测量基准点,并围绕基准点进行了详细的地形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各种测量技巧,并及时校正测量误差。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地形测量实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得到最后的地形图或数字高程模型。
我们使用了专业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首先,我们对测量数据进行了筛选和过滤,去除了不可靠的数据点。
然后,我们使用插值算法处理了数据,得到了平滑的地形曲面。
最后,我们绘制了地形图和等高线,并生成了数字高程模型,以便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三、实习体会通过此次地形测量实习,我对地形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首先,我学会了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并掌握了一些常用的测量技巧。
在实地实践中,我发现操作全站仪需要耐心和细心,一丝的误差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测量结果,因此我更加注重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其次,我熟悉了地形测量数据的处理流程和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软件,我学会了如何处理测量数据并生成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
同时,我了解到数据处理的每一步都需要仔细思考和严谨操作,否则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最后,我认识到地形测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地形测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的基础内容。
准确的地形测量可以为城市规划、工程施工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对于地形测量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总结通过本次地形测量实习,我不仅掌握了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施工测量复核成果报告
![施工测量复核成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df1c44ad02de80d4d840af.png)
导线点复测说明一.复测概况:金堂大道南段(淮口至土桥)工程E标段全长8.55公里,设计公路等级为一级,段内设有大、中桥4座,隧道550m。
我项目部进场后,积极组织技术力量对原设计导线点进行加密及复测。
因本次复测与设计移交桩点时间相距较长,在沿线村民春季播种后,原设计所移交桩点受破坏严重,我部按沿线地形及桥隧位置于复测前加密了大量桩点,结合未破坏的原设计所移交桩点进行本次复测。
本次复测共设测站28个,涉及32个桩点,其中包括8个原设计所移交桩点,23个加密点,1个位于D标段内原设计所移交桩点。
56、56-2、58三点为支点,按相邻点的平差后坐标及复测相关数据计算坐标。
导线复测时平面使用正倒镜各一测回取平均值,三角高程采用中丝法测三个测回取平均值。
测量仪器:拓普康GTS332N全站仪(2〃)测量日期:2010.2.20~2010.2.22测量依据及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二. 复测成果:导线全长: 8.82公里平面一级导线:测距中误差:13mm 规范要求: 17mm测角中误差: 4.2〃规范要求: 5.0〃相对闭合差:1/19391 规范要求: 1/15000方位角闭合差:9.77〃规范要求:±10√n=52〃经计算后评定,导线平面复测成果符合规范要求中的一级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高程四等三角高程:每公里中误差:mm 规范要求: ±10mm附合闭合差:mm 规范要求: ±20√L=61.2mm 经计算后评定,导线水准复测成果符合规范要求中的四等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
金堂大道南段(淮口至土桥)工程E标段导线点复测报告测量:计算:复核:监理: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金堂大道南段(淮口至土桥)工程E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0年2月22日目录1.导线点复测说明 (1)2.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 (2)3.导线点复测平差后成果表 (3)4.三角高程平差计算表 (4)5.导线点平面布置图(简图) (5)6.导线点平面布置图(地形图) (6)7.导线点测量原始记录表(平面) (15)8.导线点测量原始记录表(三角高程) (23)。
原地面复测报告
![原地面复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28a6b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7.png)
原地面复测报告原地面横断面高程复测报告1、工程概况:大理海东新城中心片区百花雪路新建道路工程设计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1+318.155,红线宽24m,全长1318.155m,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为20km/h。
工程始于天镜路,终了于天秀路。
2、复测目的及要求:横断面测量就是所指对旋转轴道路中线方向的地面多寡所展开的测量工作,横断面图就是确认道路纵向施工范围、排序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
横断面上地形点密度,平均值间距为20m,最小点距严禁大于30m。
地形变化处减少测点,提升横断面的精度。
3、复测方案:根据设计提供更多的道路断面图中断面里程桩号及中桩座标用gps施测到中桩边线(浇筑),同时用gps分别施测到左右任一变化点的高程,具体内容测量点数量根据地形及征地宽度确认。
4、土方量计算方法土方计算方法采用断面法。
该法计算步骤分为两步,首先计算断面挖方和填方面积,然后再根据填挖土方面积计算土方量。
断面法土方量计算,采用由两端横断面的平均面积乘以两横断面间的距离所得,也称作平均值断面法公式。
qt=(s1+s2)/2*l即为表明:qt:相连两断面之间的填方量(或挖方量);s1、s2:相连第一断面、第二断面的填方(或挖方)面积;l:相连两断面的距离。
5、本项目部相关人员及监理人员2021年8月5号于现场进行原地面高程复测,所得的数据见附属文件。
由上述的计算方法算的本工程道路的填方方量为1419470m³;挖方工程量为79137m³。
(该方量不包含桩号k1+100~k1+300为验工程量),挖方方量为573259.65m³。
备注:相关的每个横断面图及计算数据见后面的附件土方工程量对照表中其中填方段k0+440-k0+460、k0+520-k0+640、k0+840-k0+880段有明显的工程量增加,增加约50000方。
地形复核测量报告
![地形复核测量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241c07dd88d0d232d46a67.png)
xxxxx水库扩建工程
地形复测报告
一、测区范围
大坝、取料场、施工范围线以内
二、作业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 197-2013)
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3、1954北京坐标系,1956黄海高程
4、设计提供控制点坐标
三、仪器及成图软件
1、宾得R202NE
2、南方CASS9.0
四、测绘人员
测绘员:xx、xx
五、地形复测结果
1、大坝
根据设计每10米剖切断面,以坝轴线为轴线(坝横0+00~坝横0+350),采用设计地面线与原始地面线重合的方式复核断面,由断面图可见设计测量地形与原始地形基本吻合,具体工程量待开挖地形数据测量完成方可计算大坝开挖及回填工程量。
2、取料场
根据设计每10米剖切断面,以取料场开挖坡脚线为轴线(坝纵0-160~坝纵0+240),采用设计地面线与原始地面线重合的方式复核断面,由断面图可见设计测量地形与原始地形基本吻合,总开挖工程量为469899m3。
清表土方开挖工程量待开挖地形数据测量完成方可计算取料场土方开挖工程量。
原地面复测报告.doc
![原地面复测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580d416928ea81c759f57843.png)
v1.0可编辑可修改沿河县乌江三桥工程路基工程原地面复测成果报告测量:计算:审核:核工业长沙中南建设工程集团公司沿河县乌江三桥项目部2017年 3月 25日1v1.0可编辑可修改路基土石方复测成果报告根据相关要求 , 沿河县乌江三桥项目部于2017 年 3 月 18 日组织人员对该项目工程的路基工程进行了原地面复测 ( 测量成果附后 );由于于本工程之路基工程地处地势陡峭 , 起伏较大的山区 , 山势起伏变化无规则 , 故给采用传统的水平抬扛打桩法测量带来极大不便, 同时测量人员自身安全及测量精度无法保证 , 有鉴于此 , 本次原地面复测外业数据采集采用智能化南方全站仪, 内业数据处理则采用专用地形地籍处理软件南方版。
一、外业数据采集方法及要求为:1.导线点引入:本工程导线点已引入并完成复测。
2.路基断面范围放样: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放样出挖方区最上坡坡顶线, 填方区最下坡坡脚线 , 并用红索圈定数据采集范围, 坡顶或坡脚线要求地势不起伏变化段不得大于20m一桩 , 每 20m 内有变化者则插桩 , 圆曲线段或缓和曲线段则不大于 10m一桩 , 曲线半径于小 100m及本工程渠化段则 5m一桩 , 从而保证外业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计算机模拟的真实性 , 减小计算的误差。
2v1.0可编辑可修改3.范围内数据采集:纵向不大于 20m采集一组数据(坐标、高程),密度根据山形变化而定,每起伏变化均采集一组数据,横向不大于 5m采集一组数据,每起伏变化处均采集一组数据,若遇边坎则坎上与坎下边缘均采集数据,所有数据均存盘于全站仪中,以便导入计算机。
二、数据内业处理:项目部全站仪带蓝牙功能,数据可通过专用软件导入计算机。
数据处理采用南方测绘公司的南方地形地籍处理软件 , 处理结果附后。
三、工程量误差:计算机处理后的成果,工程量误差如下:1.挖方BK0+000~280 段增加3BK0+280~440段增加 1380mBK0+500~段增加3以上合计挖方增加3333m误差率为 n=3333÷247151=%<%故不要求调整 .2.填方3BK0+000~120 段增加 667m3BK0+230~290 段增加 1141m3v1.0可编辑可修改BK0+400~500 段增加 -177m33以上合计增加 1631m误差率为 n=1631÷80968=%<%.故不要调整 .综合路基挖填方误差情况 , 乌江三桥项目部建议该工程中路基土石方工程最终结算按施工设计图提供量结算。
地形测量复测报告
![地形测量复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15ee6971fe910ef02df86c.png)
地形测量复测报告LT1.项目概况XXX农业化园区整体城镇化项目建设内容涉及“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农民工经济适用房、企业标准厂房、园区培训中心、景观绿化等。
项目位于XXX.2.外业数据采集2.1控制点交接点名X Y HN04 2546X.990 4956X7.046 1X78.460N06 2545X.886 4951X1.544 1X37.953N11 2546X.114 4946X0.343 1X38.070N13 2546X.620 4959X6.950 1X52.383 经现场指认控制点,并已移交控制点成果。
控制点坐标如上表所示。
2.2坐标系统本次地形复测的坐标系统平面城建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央子午线为东经XXX°,高斯投影3°带。
2.3技术依据测绘成果满足《DB33/T552-2014 DB33/T 552-2014 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2.4人员仪器配备人员:测量人员3人,草图注记人员3人;仪器:南方测绘RTK基站1台+2移动站;思南基站1台+3移动站。
2.5数据测量(1)基站架设,基站架设所选区域为开阔无湖面,水域,电缆线及电塔的区域,避免信号干扰,并使用外挂电台,以确保数据接收的高效,准确;(2)已知点的校正及检核。
设置好坐标系统、高程基准、中央子午线等参数,利用四参数求解方法,把经纬度转换成当地城建坐标。
并再检核另一个控制点,检核均在误差范围内,满足此次测量精度要求。
(3)数据采集,每隔3~5米测量一点,地形起伏不大区域4~6米一点,并测量地类分界区域,作相应的草图记录。
(4)本次测量采取编码法和草图记录,当遇到有林地,有陡坎,和相应地类界时,详细记录。
这样有利于内业成图。
(5)测量中遇到的诸如房屋,电杆等地物都已测量齐全,遇到圆形水池时亦采用偏心测量,这样可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
3.内业数据成图3.1设备软件设备:笔记本电脑(I7处理器,GTX960,16G,SSD+1T HDD);软件:AUTO CAD+南方CASS7.1.3.2处理方法(1)本次成图比例为1:500将所有的测量成果加载到软件后,本次由于使用编码法测量,直接利用处理软件的简码识别功能,把测量数据以.dat格式加载后可自动识别出地类,地物。
地形测量工作总结
![地形测量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d39f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76.png)
地形测量工作总结
地形测量工作是地质勘探和土地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对地表地形的测量,可以为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进行了一系列地形测量工作,现在我将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首先,我们在地形测量工作中采用了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包括全站仪、激
光测距仪和GPS定位系统等。
这些仪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测量精度和效率,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其次,我们在地形测量工作中注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测量过程中,
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每一处地形特征都得到了充分的测量和记录。
这些数据不仅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地质勘探和环境监测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此外,我们在地形测量工作中还注重了团队合作和沟通。
每一次测量任务都需
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只有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地形的测量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还积极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我们在地形测量工作中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通过对过
去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了地形测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地形测量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
合作和协作,也需要先进的测量仪器和技术的支持。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地形测量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地形测绘工作总结地形测绘技术总结
![地形测绘工作总结地形测绘技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a0e66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e.png)
地形测绘工作总结地形测绘技术总结: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地形测量技术总结报告为期三周的地形图测量实习已经结束了,作为水利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
测量学的分类有很多种,比如地形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和制图学。
我们所学的工程测量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团队精神是如此的重要,无论是少了中间的哪一环都无法完成任务,任何一个步骤、环节,都少不了,也出不得错,一步错步步错,因此,测量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团队的合作。
也了解到了要想很好地进行测量,首先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有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而且要分工明确,工作也可以交换来做,还需要知道失败乃成功之母,现在正值夏天,炎热的天气、刺眼的阳光,不但影响着仪器的读数还考验着我们小组人员的耐力。
但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我们保持平静的心态来寻找合适的机会,用坚强的意志接受阳光的考验。
在检验所测数据的时候,做到发现错误立即解决,对读数结果超限的时候立即返工,我们不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得提高测量水平,同时还发现测量工作一般都在规定的记录表格上如实地反映出测、算过程和结果,表格中有计算校核。
外业测量结束后,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在限差允许的范围内,即按水准路线长度或测站数进行调整,若超过限差,必须重测,直到合格为止。
我们不断在经验中获得教训,也多亏了老师的指导,测量之初我还有点担心自己不会测,测不好,担心自己不能按时的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1、在测量实习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比如:立水准尺时,水准尺除立直外,还应选在重要的地方。
2、在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测量的过程当中,有的过程出现了大的误差,经过我们的重新测量计算,误差范围也减小到了可以允许的范围里。
3、还有就是计算问题,计算必须认真完成,一是初步的计算,一二是检验,不过,在此过程当中也还是出现了计算错误的问题,我们在不断的重复检验之中算出了正确的数值,尽量让误差减少到了最少。
复测成果报告
![复测成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7dfd9ba32d7375a517800c.png)
沪汉蓉通道武汉至安康增建第二线第三项目部(DzK175+007~ DzK176+908、DzK178+386~ DzK184+613)施工复测及控制测量成果报告编制:审核:中铁电气化局襄渝二线胡安段第三项目部2005年7月20日复核测量成果报告一、工程概况及沿线自然特征本段新修铁路线路工程自DzK175+007~ DzK184+613。
线路主要以隧道、桥梁方式穿越汉江南岸山体,此地形起伏大,地势陡峭,相对高差100m以上,所穿越山体基岩大都裸露,山体坡面上植被茂密,水量丰富。
平面控制测量采取复合导线复核设计院GPS控制点坐标,导线点主要沿316国道布设在公路边民房上,点位非常稳固,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莱卡TPR1201,仪器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2mm+3ppm。
测量期间大气温度在29℃~35℃之间。
水准测量采用1002厂S3水准仪进行测量,复核设计院所交的DBM水准点,水准线路长大约10Km。
工程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5.5℃,最冷月平均3.3℃,最热月27.4℃。
年平均降水量796.9mm,年最大降雨量1106.5mm,年平均蒸发量1252.7mm。
最大季节冻结深度0.07m。
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s。
二、施测依据1、《沪汉蓉通道武汉至安康增建第二线老河口东至安康段修改初步设计控制桩表》。
2、现场交桩情况3、《新建铁路测量规范》。
三、施测情况我项目部测量人员于2005年7月12日开始对胡家营至下白河段设计院交桩的GPS51、GPS52、GPS53、GPS54、GPS55、GPS56、GPS57、GPS58、GPS59、GPS60导线点进行了复核。
导线点沿316国道布设在民房上,通视条件非常好,最长边不超过1000m。
测量从胡家营开始向下白河进行测量,全线分为四段复合导线(GPS51、GPS52- GPS53、GPS54, GPS53、GPS54- GPS55、GPS56, GPS55、GPS56- GPS57、GPS58, GPS57、GPS58- GPS59、GPS60)。
东环线储备用地1:500测量检查报告
![东环线储备用地1:500测量检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40bf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5.png)
东环线储备用地1:500测量检查报告
自查报告。
根据公司要求,我于2022年10月10日对东环线储备用地进行了1:500测量检查。
以下是我的自查报告:
1. 测量工具,我使用了专业的测量工具,包括测量仪、测量杆和测量软件,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2. 测量范围,我按照公司要求对储备用地的边界、地形和地貌进行了测量,并确保覆盖了整个用地范围。
3. 测量数据,我记录了所有测量数据,并使用测量软件生成了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地形图、高程图和地貌图。
4. 检查结果,根据我的测量数据和报告,储备用地的地形和地貌符合公司的要求,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或异常情况。
5. 建议和改进,在测量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地形的微小变化和地貌的细微差异,建议在今后的规划和设计中加以考虑,并在必
要时进行进一步的测量和调查。
总结,通过我的测量检查,我确认东环线储备用地的地形和地貌符合公司的要求,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我将继续密切关注用地的变化和发展,并及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自查人,[你的名字]
日期,2022年10月1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农业产业化园区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一、二期)EPC总承包(三标段)
地
形
复
测
报
告
XXX公司
XXX农业产业化园区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一、二期)EPC
总承包(三标段)
XX年XX月XX日
目录
1.项目概况
XXX农业化园区整体城镇化项目建设内容涉及“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农民工经济适用房、企业标准厂房、园区培训中心、景观绿化等。
项目位于XXX.
2.外业数据采集
控制点交接
点名X Y H
N04
N06
N11
N13
经现场指认控制点,并已移交控制点成果。
控制点坐标如上表所示。
坐标系统
本次地形复测的坐标系统平面城建坐标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中央子午线为东经XXX°,高斯投影3°带。
技术依据
测绘成果满足《DB33/T552-2014 DB33/T 552-2014 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人员仪器配备
人员:测量人员3人,草图注记人员3人;
仪器:南方测绘RTK基站1台+2移动站;思南基站1台+3移动站。
数据测量
(1)基站架设,基站架设所选区域为开阔无湖面,水域,电缆线及电塔的区域,避免信号干扰,并使用外挂电台,以确保数据接收的高效,准确;
(2)已知点的校正及检核。
设置好坐标系统、高程基准、中央子午线等参数,利用四参数求解方法,把经纬度转换成当地城建坐标。
并再检核另一个控制点,检核均在误差范围内,满足此次测量精度要求。
(3)数据采集,每隔3~5米测量一点,地形起伏不大区域4~6米一点,并测量地类分界区域,作相应的草图记录。
(4)本次测量采取编码法和草图记录,当遇到有林地,有陡坎,和相应地类界时,详细记录。
这样有利于内业成图。
(5)测量中遇到的诸如房屋,电杆等地物都已测量齐全,遇到圆形水池时亦采用偏心测量,这样可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
3.内业数据成图
设备软件
设备:笔记本电脑(I7处理器,GTX960,16G,SSD+1T HDD);
软件:AUTO CAD+南方.
处理方法
(1)本次成图比例为1:500将所有的测量成果加载到软件后,本次由于使用编码法测量,直接利用处理软件的简码识别功能,把测量数据以.dat格式加载后可自动识别出地类,地物。
遇到一些不能正确识别的编码采用重新编码或利用草图记录的点号和对应地物来绘制。
地貌与地物真实可靠,位置准确。
(2)DTM的建立,依图面高程点生成DTM三角形,并以实际地物为准,将多余的三角形予以删除,不正确的三角形删除后增加或者直接修改等操作,直至再次生成的等高线平滑、符合原始测量地貌。
制图审核
按照绘图规范要求,仔细检查地物点的绘制,高程点的注记,等高线的绘制是否有误,不完整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均已改正完成。
4.复测结果
本次地形复测历经XX天,测量前在测量区域内对原测量数据放样采集高程,误差均在精度范围内,测量完成后对原测量图进行对比,除了被破坏的区域,其余高程均在误差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