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的生产工艺、性能、用途和产业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二甲苯及混合二甲苯 1
3.4.1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的生产工艺、性能与用途 (3)
3.4.1.1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生产工艺路线 (3)
3.4.1.2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各工艺路线的比较分析 (3)
3.4.1.3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的性能与用途 (3)
3.4.2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产品链结构及技术分析 (4)
3.4.2.1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下游产品链 (4)
3.4.2.2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产品链技术分析 (4)
3.4.1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的生产工艺、性能与用途
3.4.1.1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生产工艺路线
1. 二甲苯的来源及生产工艺路线
工业上二甲苯的来源有4种,即催化重整油、蒸汽裂解汽油、甲苯歧化和煤焦油,前一种来自石油,后一种来自煤。
这4者也是混二甲苯的来源。
1.1催化重整油、蒸汽裂解汽油和煤焦油中提取二甲苯及混合二甲苯
催化重整过程包括了加氢处理和催化重整两大部分,可以处理多种原料。经过催化重整过程,原料中的环烷烃转化成为芳烃,烷烃转化为芳烃或燃料气。裂解汽油是生产乙烯的副产品。典型的裂解汽油含有质量分数0.5到0.8的芳烃成份。由于裂解汽油中含有二烯烃等易聚合成胶状物的极活泼化合物,在裂解汽油进一步加工前必须先加氢处理。煤焦化的主要产品是焦炭,收率为65%到75%,同时放出25%到35%的煤焦气。煤焦气由煤气、焦油和水组成,其中焦油中含有甲苯和二甲苯。以前我国的芳烃原料中,焦油芳烃所占比例较高。
1.2芳烃联合装置生产二甲苯及混合二甲苯
典型的芳烃联合装置通常包括石脑油加氢、催化重整、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芳烃分馏、歧化、异构化或吸附分离等装置。其中芳烃转化装置主要包括甲苯歧化制苯和二甲苯,或甲苯与C9芳烃歧化与烷基转移制苯和二甲苯,以及二
甲苯异构化制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
芳烃转化过程中,将产量相对过剩的甲苯和价值相对较低的C9芳烃转化为市场所需要的苯和二甲苯的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过程。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其生产技术的发展。
1 甲苯歧化和烷基转移工艺
甲苯歧化工艺主要有两类,即包含烷基转移性能的甲苯与C9芳烃的歧化工艺和只处理甲苯的甲苯歧化工艺。
1.1 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工艺
早期实现工业应用的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工艺主要有日本东丽公司和UOP开发的Tatoray工艺、Arco/IFP等开发的Xylene-Plus工艺、Fina开发的T2BX工艺。目前工业生产中采用最多的工艺为UOP的Tatoray工艺,其他工艺应用较少。
a)Tatoray工艺
此工艺由日本东丽公司和美国UOP公司开发,1969年首次应用,采用了固定床绝热临氢反应工艺。该工艺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利用较多的C9芳烃(含量可在050%变动),较好的原料配比为含C9芳烃40%~60%,该公司声称甚至可处理100%的C9芳烃,可以通过改变物料的平均分子量来改变苯及二甲苯的产率分布,生成二甲苯的质量分数可在46%~67%之间,芳烃单程转化率稳定在40%以上,在典型的50%C9芳烃配比情况下,总转化率接近50%,芳烃总收率在97%以上。催化
剂为沸石型催化剂,目前采用的型号为TA-4。
经典甲苯歧化装置大多采用TatorayTM工艺。UOP公司为该工艺的许可商。到1999年中期,UOP为47套装置签发了技术许可,仅1984-1999年15年间,就签发了29套。到1999年中期,全球采用此工艺的35套装置在运行,当时在建或设计的装置有8套[1]。
b)Mobil公司的甲苯歧化工艺
Mobil公司也是从事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催化工艺研究开发较早的公司之一,并对甲苯歧化工艺进行了多次改进。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是MTDP、MTDP-3、MSTDP和TransPlus工艺。MTDP(Mobil)甲苯歧化工艺以甲苯为原料、ZSM-5为催化剂,反应生成苯和混合二甲苯,产物中二甲苯组成为热力学平衡组成。在此基础上又开发出了较新的一代工艺MTDP-3。该工艺采用的催化剂为改性的ZSM-5,是工艺的技术核心。其特点是高空速、低氢/烃比,催化剂寿命长,可再生,并可处理C9芳烃量在25%以下的原料。目前,全球围已有3套装置采用此新工艺。Mobil公司签发改造和单独新建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工艺装置的许可证。此工艺也合并进入了IFP公司开发的芳烃成套工艺之中[2]。MSTDP是Mobil公司1988年开发并工业应用成功的甲苯选择歧化工艺,此工艺以甲苯为原料,生产苯和二甲苯,二甲苯中对二甲苯含量高达82%~90%,是很有吸引力的一种甲苯歧化工艺。
为充分利用重芳烃生产二甲苯,改进MTDP-3工艺在处理C9芳烃上的不足,Mobil公司又开发了包含芳烃脱烷基、烷基转移和歧化反应的TransPlus工艺。此工艺采用了Mobil开发的专有TransPlus催化剂,催化剂可能为β-沸石,可经受
重芳烃而不失活。反应中,氢/烃比较低(1~3),空速较高(WHSV2.5~3.5h-1),转化率为45%~50%。资料介绍其特点是可处理100%的C9芳烃,甚至可处理高达25%的C10芳烃。此工艺1997年首次在中国中油公司应用,据介绍,可在C9含量40%~70%、C10含量约1%~5%的原料情况下,较以往的工艺增加二甲苯30%,节省公用工程开支20%。
c)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S-TDT工艺
中石化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以HAT系列催化剂为核心的甲苯与重芳烃歧化与烷基转移工艺(S-TDT)。此工艺改进了Tatoray工艺,允许使用C10芳烃含量较高的原料。其主要优点是:采用高性能的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不仅有甲苯歧化的功能,还具有C10芳烃转化为较低级芳烃的功能,因而可以甲苯、C9和C10芳烃为原料,生产苯和二甲苯,从而减少了副产物C10及以上重芳烃的排放量,增加苯和二甲苯的产量。原来的烷基转移装置,为避免原料中C10芳烃含量过高而影响催化剂的寿命,不得不把较多的C9芳烃随副产物C10芳烃及C10以上重芳烃排除掉,S-TDT则减少了C9芳烃的排放。此技术1997年首次工业应用,目前已经技术出口,在国外装置上使用。我国拥有约40万吨/年的C10及以上重芳烃资源,如果能够利用S-TDT工艺进行全面处理,预计可增产甲苯和二甲苯16万吨/年,增加效益1.6亿元/年。
1.2 甲苯选择性歧化及烷基转移工艺
经典的甲苯歧化与烷基转移工艺是一种生产混合二甲苯的工艺。由于受热力学平衡的影响,产物中对二甲苯的含量约25%。而对二甲苯是工业上用途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