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方法

合集下载

浙江省暴雨强度公式

浙江省暴雨强度公式

浙江省暴雨强度公式浙江省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大省,其气候特点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暴雨强度也呈现出日益增加的趋势。

因此,了解和掌握浙江省暴雨强度的计算公式对于城市规划、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暴雨强度公式的定义暴雨强度公式是用来计算某一地点在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大小的公式。

在浙江省,暴雨强度公式通常采用以下形式:Q = (1242/t+4.48)/5.62其中,Q为暴雨强度(单位:毫米/分钟),t为时间(单位:分钟),该公式适用于浙江省大部分地区的暴雨强度计算。

二、暴雨强度公式的应用1、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暴雨强度的计算对于排水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根据暴雨强度公式,可以计算出不同区域的暴雨强度,进而确定排水系统的规模和设计标准。

同时,还可以根据暴雨强度公式对城市的防洪标准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城市安全。

2、防洪减灾在防洪减灾方面,暴雨强度公式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根据暴雨强度公式,可以预测出某一地区的降雨量大小,进而评估该地区的洪涝风险。

同时,可以根据暴雨强度公式对水库的蓄水量进行合理调整,避免因降雨过多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三、暴雨强度公式的解析1、系数调整在暴雨强度公式中,系数的调整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而定的。

因此,在应用暴雨强度公式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系数调整,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时间尺度暴雨强度公式中的时间尺度是分钟,这意味着计算出的降雨量是每分钟的平均降雨量。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将时间尺度进行调整,如将分钟调整为小时或日等,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四、总结浙江省暴雨强度公式的应用与解析对于城市规划、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掌握暴雨强度公式,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降雨量大小,进而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应用暴雨强度公式时需要注意系数的调整以及时间尺度的选择,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是指在短时间内突发而且降水量极大的降水现象,给城市和农田带来严重
的洪涝灾害。

对暴雨的准确预警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暴雨强度是描述暴雨降水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公式来表示。

暴雨强度的定义
暴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降水量,通常用毫米/小时表示,即在1
小时内单位面积上的降水量。

暴雨强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暴雨的强弱程度,对暴雨的分类和预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暴雨强度公式推导
暴雨强度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
$$ I = \\frac{1}{t} \\times V $$
其中,I为暴雨强度,单位为毫米/小时;t为单位时间(小时);V为单位面
积上的降水量,单位为毫米。

暴雨强度公式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暴雨强度公式可以帮助气象部门和灾害防治部门进行暴雨预警
和防范措施的制定。

通过监测降雨量和时间,可以计算出实时的暴雨强度,从而准确地预测暴雨的发生和发展趋势,提高预警响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此外,暴雨强度公式也可以应用于城市防汛工作和农田排水管理中。

在城市排
水系统设计中,合理制定暴雨强度标准,可以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抗暴雨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的风险。

在农田排水管理中,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出不同暴雨情况下的排水需求,有助于农田排水设施的设计和规划。

结语
暴雨强度公式是描述暴雨强度的重要工具,其应用范围广泛,对暴雨预警和防
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暴雨强度公式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提高暴雨灾害的预防和应对能力,减少暴雨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暴雨强度计算标准 pdf

暴雨强度计算标准 pdf

暴雨强度计算标准●总则本标准规定了暴雨强度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适用于浙江省的暴雨强度计算和设计。

本标准参照了国家标准和其他省市的相关规定,结合浙江省的气候特点制定。

●术语和符号●暴雨:在24小时内,降雨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的天气现象。

●暴雨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通常以毫米/小时为单位。

●降雨历时:降雨持续的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设计降雨历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的降雨历时,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暴雨强度计算中常用的符号如下:●q:暴雨强度,单位为毫米/小时;●t:降雨历时,单位为小时;●P:重现期,表示多少年一遇的降雨强度;●c:折减系数,表示由暴雨样本代表性误差引起的折减;●m:修正式中的指数;●n:修正式中的常数。

暴雨强度计算3.1 暴雨强度的计算公式通常由设计降雨历时和重现期决定。

在浙江省,暴雨强度计算通常采用以下公式:q = (P/t)^(1/m)c1000其中,P为重现期(年),t为降雨历时(小时),c为折减系数。

该公式中的指数m和常数n应根据具体地区的暴雨特性进行确定。

3.2 在进行暴雨强度计算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降雨样本进行计算。

一般而言,降雨样本的数量不应少于5年。

同时,应考虑降雨历时、重现期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浙江省暴雨强度公式根据多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工程实践经验,结合国家标准和其他省市的相关规定,浙江省暴雨强度公式如下:q = (P/t)^(1/m)c1000 (mm/h)其中,P为重现期(年),t为降雨历时(小时),c为折减系数,m为指数。

具体参数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性进行确定。

参考数据可参照浙江省气象局发布的暴雨强度公式。

浙江省最大降雨量空间分布根据多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浙江省最大降雨量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不均匀性。

总体来说,浙江省的南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降雨量较大,而北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降雨量相对较小。

此外,山区和平原地区的降雨量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和排水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降雨特点,以确保工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暴雨强度公式 (2)

暴雨强度公式 (2)

暴雨强度公式1. 引言暴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雨水降落的速度。

它在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以及工程建设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准确计算暴雨强度对于评估洪水风险、设计排水系统以及预防城市内涝等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和使用此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2. 暴雨强度公式的背景暴雨强度公式是通过将观测到的降雨量与对应的持续时间进行分析,以推导出雨水降落的速度。

这样的公式通常基于统计方法,将历史降雨数据的分布模式与所关注的持续时间作比较。

3. 暴雨强度公式示例常见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为:I = (P/T) * K其中, - I 表示暴雨强度(mm/h); - P 表示持续时间为 T(小时)的降雨总量(mm); - K 是一个调整参数,常称为折减系数,用以修正统计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实际应用中,K 值的选取需要结合具体的项目背景和实地观测数据。

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地理位置可能会对此参数的选择有所不同。

4. 暴雨强度计算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暴雨强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我们将以一个具体的示例进行计算。

假设某地区在4小时内共收集到100毫米的降雨量,我们希望计算这段时间内的暴雨强度。

将示例值代入公式:I = (100/4) * K在这个示例中,为了简化计算,我们将假设 K 值为 1。

所以,根据计算公式,暴雨强度 I 为:I = 25 mm/h5. 注意事项在使用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质量:准确的降雨数据是计算准确暴雨强度的关键。

所选取的降雨数据应具有足够的覆盖范围和适当的分辨率;2.调整参数的选择:K 值的选取需要基于实际观测数据和特定项目的背景。

不同的研究领域和地理位置对 K 值可能有不同的要求;3.公式适用性:暴雨强度公式通常适用于特定的范围和条件。

在应用时,应确保公式的适用性,并考虑特定的环境和应用场景。

6. 结论暴雨强度公式是评估洪水风险、设计排水系统以及预防城市内涝等问题所必需的工具。

设计暴雨强度公式

设计暴雨强度公式

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哎呀,同学们,咱们今天来好好聊聊设计暴雨强度公式这个事儿。

”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等着我继续往下说。

那什么是暴雨强度公式呢?简单来说,它就是用来计算在一定时间内,某个地区可能出现的暴雨强度的一个数学公式。

这可非常重要啊,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城市排水系统、防洪设施等等。

比如说,在一个城市里,如果我们没有准确的暴雨强度公式,那在建设排水系统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问题。

可能会建得太小,一下大雨就排水不畅,导致城市内涝;或者建得太大,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那怎么来设计这个暴雨强度公式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我们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这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历史降雨数据、地形地貌等等。

我们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然后通过一些数学方法来建立公式。

就拿咱们熟悉的北京来说吧,北京是一个大城市,气候条件也比较复杂。

为了设计出适合北京的暴雨强度公式,气象学家和工程师们可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他们收集了大量的历史降雨数据,分析了北京的地形特点,还考虑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建立了一个比较准确的暴雨强度公式。

有了这个公式,在规划北京的排水系统、防洪设施的时候就有了依据。

比如说,根据公式计算出在某个时间段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暴雨强度,然后根据这个强度来设计排水系统的管径、坡度等等,这样就能保证在遇到暴雨的时候排水系统能够正常工作,避免城市内涝的发生。

当然啦,暴雨强度公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气候的变化、城市的发展,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对它进行修订和完善。

比如说,现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越来越多,那我们的暴雨强度公式也需要根据这些变化进行调整。

同学们,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可不是一件小事儿,它关系到我们的城市安全、人民生活。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努力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看着同学们纷纷点头,我也欣慰地笑了。

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指南

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指南

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stablishment of Rainfall Intensity Equation
2013 市排水防涝系统,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 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内 容。以水文、气象频率分析理论为指导,基于历史降雨记录资料,采用概率和数 理分析方法科学表达城市降雨特征,是一项关键的基础性工作。为规范该项工作 的开展,特制订《暴雨强度公式编制技术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 本指南规定了暴雨强度公式编制的基本要求、技术流程、降雨资料和统计样 本、频率计算和分布曲线、暴雨强度公式编制、适应性分析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各地可参照本指南开展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城市暴雨强度公式 编制工作除符合本指南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暴雨强度公式须 经地方人民政府行业归口管理部门论证批准,并颁布执行。
组织编制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指南主编单位: 主要参编单位:
目录
1 总则 .............................................................................................................................................. 1 1.1 适应范围 ........................................................................................................................... 1 1.2 引用文件 ..............................

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

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

一、定义暴雨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某一历时降水的体积,以升/(秒•公顷)(L/(S•hm2))为单位。

专指用于室外排水设计的短历时强降水(累积雨量的时间长度小于120 分钟的降水)暴雨强度公式:用于计算城市或某一区域暴雨强度的表达式二、其他省市参考公式:三、暴雨强度公式修订一般气候变化的周期为10~12年,考虑到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异常,5~10年宜收集新的降水资料,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以应对气候变化。

工作流程:1.资料处理;2.暴雨强度公式拟合(单一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总公式);3.精度检验;4.常用查算图表编制;5.各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注意事项:基础气象资料采用当地国家气象站或自动气象站建站~至今的逐分钟自记雨量记录,降水历时按5、10、15、20、30、45、60、90、120、150、180 分钟共11种,每年每个历时选取8 场最大雨量记录;年最大值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20 年以上,最好有30 年以上资料;年多个样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10 年以上,最好有20 年以上资料。

统计样本的建立年多个样法:每年每个历时选择8个最大值,然后不论年次,将每个历时有效资料样本按从大到小排序排列,并从大到小选取年数的4 倍数据,作为统计样本。

年最大值法:选取各历时降水的逐年最大值,作为统计样本。

(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宜采用年多个样法,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年最大值法。

若采用年最大值法,应进行重现期修正)具体计算步骤:一、公式拟合1.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拟合最小二乘法、数值逼近法2.区间参数公式拟合二分搜索法、最小二乘法3.暴雨强度总公式拟合最小二乘法、高斯牛顿法二、精度检验重现期0.25~10 年< 0.05mm/min< 5%三、不同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城市暴雨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1)各历时暴雨年际变化特征——可通过绘制各历时暴雨出现日(次)数的年际变化图,分析各历时暴雨的逐年或年代变化特征。

(完整word版)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

(完整word版)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方法

一、定义暴雨强度:指单位面积上某一历时降水的体积,以升/(秒•公顷)(L/(S•hm2))为单位。

专指用于室外排水设计的短历时强降水(累积雨量的时间长度小于120 分钟的降水)暴雨强度公式:用于计算城市或某一区域暴雨强度的表达式二、其他省市参考公式:三、暴雨强度公式修订一般气候变化的周期为10~12年,考虑到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异常,5~10年宜收集新的降水资料,对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订,以应对气候变化。

工作流程:1.资料处理;2.暴雨强度公式拟合(单一重现期、区间参数公式、总公式);3.精度检验;4.常用查算图表编制;5.各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注意事项:基础气象资料采用当地国家气象站或自动气象站建站~至今的逐分钟自记雨量记录,降水历时按5、10、15、20、30、45、60、90、120、150、180 分钟共11种,每年每个历时选取8 场最大雨量记录;年最大值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20 年以上,最好有30 年以上资料;年多个样法资料年限至少需要10 年以上,最好有20 年以上资料。

统计样本的建立年多个样法:每年每个历时选择8个最大值,然后不论年次,将每个历时有效资料样本按从大到小排序排列,并从大到小选取年数的4 倍数据,作为统计样本。

年最大值法:选取各历时降水的逐年最大值,作为统计样本。

(具有十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宜采用年多个样法,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年最大值法。

若采用年最大值法,应进行重现期修正)具体计算步骤:一、公式拟合1.单一重现期暴雨强度公式拟合最小二乘法、数值逼近法2.区间参数公式拟合二分搜索法、最小二乘法3.暴雨强度总公式拟合最小二乘法、高斯牛顿法二、精度检验重现期0.25~10 年< 0.05mm/min< 5%三、不同强度暴雨时空变化分析城市暴雨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1)各历时暴雨年际变化特征——可通过绘制各历时暴雨出现日(次)数的年际变化图,分析各历时暴雨的逐年或年代变化特征。

全国暴雨强度公式

全国暴雨强度公式

全国暴雨强度公式
暴雨强度公式的制定是基于对暴雨形成机制、降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以及暴雨对各个区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

一般来说,暴雨强度公
式是经验性的,并通过大量的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和修正,以达到准确度
和可靠性的要求。

在中国,全国范围内的暴雨强度公式是由中国气象局主导制定的,主
要参照国际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经验,同时结合中国的气象特点和自然地
理条件进行调整和改进。

下面是中国暴雨强度公式的一个例子:I=a*T^b
其中,I表示暴雨强度,T表示暴雨的持续时间,a和b是经验系数。

该公式表明,暴雨强度与暴雨持续时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而是呈指
数增长的趋势。

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确定了不同区域的经验系
数a和b的取值范围,以适应中国各地的气候特点和降雨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暴雨强度公式通常会结合其他气象要素和地理信息,
如过去降雨量、地形条件、土壤类型等,以进一步提高预测和评估的准确性。

此外,暴雨强度公式也需要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气候变化和
城市化进程等变化环境中的需求。

总的来说,全国暴雨强度公式是通过对暴雨形成和发展机制的研究,
通过实测资料的统计和分析,制定出来的一种估算和预测暴雨强度的工具。

通过合理的使用和改进,可以提高暴雨预警和防御工作的效果,减少对人
们生产、生活和安全的不利影响。

暴雨强度公式的简便推求方法

暴雨强度公式的简便推求方法

暴雨强度公式的简便推求方法[方法]: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各重现期统一的综合暴雨强度公式的参数,直接推求综合暴雨强度公式。

一种暴雨强度公式确定方法,所述暴雨强度公式的形式为:其中,A1、C、b、n为地方参数,A1为雨力参数,C为雨力变动参数,b为降雨历时修正参数,n为暴雨衰减指数,q为设计暴雨强度,单位是L/(s·hm2),P 为设计暴雨重现期,单位是a即annually,t为降雨历时,单位是min;该方法包括:步骤1:查询当地的历史暴雨强度公式,获取历史暴雨强度公式中的各地方参数,同时获得确定历史暴雨强度公式所采用降雨数据的时间段即N年;步骤2:获取确定历史暴雨强度公式所采用降雨数据的时间段之后的新降雨数据的时间段即M年,确保新降雨数据的时间段在历史暴雨强度公式的确定过程中未被应用过;步骤3:按照确定暴雨强度公式的降雨历时要求和重现期要求,根据历史暴雨强度公式的地方参数以及确定历史暴雨强度公式所采用降雨数据的时间段反推历史暴雨强度公式推求时所用的历史ITP表;步骤4:对历史ITP表中不同的降雨历时分别用P-III分布函数和指数分布函数进行拟合,选取拟合误差最小的分布函数形式,反推不同频次的历史降雨数据;步骤5:采用年最大值法对步骤2获取的新降雨数据进行取样处理,并把取样得到的新降雨数据和历史降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后的降雨数据;步骤6:对融合后的降雨数据,再次利用P-III分布函数和指数分布函数进行频率分析,得到频率曲线,利用按照最小误差的原则选取的最优频率曲线得到全信息ITP表;步骤7:在全信息ITP表的基础上,采用已知多种暴雨强度公式推求方法,进行暴雨强度公式的地方参数推求,并按照最小误差的原则筛选最优地方参数得到暴雨强度公式的最优的地方参数,进而获得最优的新的暴雨强度公式。

所述步骤7中已知多种暴雨强度公式推求方法,包括四参数最小二乘法、三参数最小二乘法、三点等差线法、计算机搜索法、曲面拟合法、曲面搜索法、最速下降法、牛顿迭代法、带因子迭代法、高斯-牛顿法、麦夸尔特法、超定位分法、遗传算法、加速遗传算法、达尔文法。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推求的依据与方法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推求的依据与方法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推求的依据与方法确定2.1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推求的依据根据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的规定,推求城市暴雨强度公式时要遵循下列规定:1.资料年数各地降雨的丰水年和枯水年的一个循环周期平均约为10年。

暴雨强度公式要求自记雨量资料能够反映当地的暴雨强度规律,10年记录是最低要求,并且必须是连续的10年。

因此,降雨统计资料年数应大于10年,当然,统计的资料年限越长,就越能反映出当地的暴雨强度规律。

2.计算降雨历时和计算降雨重现期计算降雨历时采用9 个历时,即5、10、15、20、30、45、60、90、120分钟。

计算降雨重现期一般统计到10年,按0.25、0.33、0.5、1、2、3、5、10年统计。

当有需要或资料条件较好时,也可以统计高于10年的重现期(如20、50、100年的重现期)。

3.雨样个数雨样个数的选取应根据最低计算重现期确定。

目前我国各城市最低计算重现期一般是0.25年或0.33年,当最低计算重现期为0.25年时,平均每年每个历时选取4个最大雨样;当最低计算重现期为0.33年时,平均每年每个历时选取3个最大雨样。

由于任何一场被选取的降雨不一定9个历时的降雨强度值都被选取,因此实际选取的降雨数量要比所需雨样个数多。

4.频率调整选取的各历时降雨资料一般应采用频率曲线加以调整。

当精度要求不太高时,可采用经验频率曲线,该方法简单,但是精度较低;当精度要求较高时,采用皮尔逊-III型分布曲线或指数分布曲线等理论频率曲线,根据确定的频率曲线,得出i-t-P 表以供推求公式使用。

5.暴雨强度公式的形式采用如(2-1)式所示的公式作为中国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的形式,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暴雨强度变化规律,包含了n t A i =、)(b t A i +=和m P A A 1=等多种形式。

n b t P C A i )()lg 1(1++= (2-1)式中 i —— 降雨强度(mm/min);P —— 重现期(a );t —— 降雨历时(min);A 1、C 、b 、n ——地方参数。

暴雨强度公式参数率定方法

暴雨强度公式参数率定方法

暴雨强度公式参数率定方法朱颖元根据实测雨强记录,用最小二乘法为准则的高斯—牛顿迭代法直接求解暴雨公式的参数,算法简单,可以减少计算误差,提高参数的精度。

1 问题的提出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排水设计中推求雨水量的公式,常用的型式为:(1)式中n——暴雨衰减指数b——时间参数A——雨力,随重现期T而变A与T的关系常采用下式表示:A=A1(1+Clg T)(2)式中A1、C——参数由式(1)、(2)可得:(3)式(3)可表示为:i=f(t,T;A1,B,b,n) (4) 式中f——已知的非线性函数t——暴雨历时T——重现期(自变量)A1、B、b、n——参数暴雨公式中参数的率定目前仍存在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首先是短历时暴雨资料采用哪种概率理论分布模型[1、2];其次是统计参数估计。

目前统计参数估计的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两类,第一类为参数估计法;第二类为适线法。

二者均不具有任何约束条件,一次仅能对一个样本进行估参。

短历时暴雨具有多种历时,因此具有多个样本。

若采用上述任一种方法对各种历时的暴雨资料逐一估计出统计参数,再将频率曲线绘在同一张图上,就有可能出现不同历时暴雨频率曲线相交的不合理情况。

除了经验适线法可以人为对参数进行调整外,其余估参方法均无能为力。

而可以同时对多个样本进行参数估计且能协调不同历时暴雨频率曲线之间参数关系的估参方法目前尚未见到。

最后是式(1)中参数率定问题,一般的方法是:先对暴雨资料进行频率分析,求出各种历时指定重现期的设计雨强值。

再对式(1)进行线性化变换,即式(1)两端取对数使之成为一线性方程。

根据设计雨强值用图解法或最小二乘法确定出参数A、b和n。

最后,根据式(2)及算出的A值用最小二乘法推求出参数A1和C。

这种计算方法实际上是多次辗转相关,而辗转相关已被证明是不可能提高计算精度的[3]。

暴雨公式的精度取决于暴雨资料的可靠性和公式中参数的合理性。

笔者认为,在暴雨资料已定的情况下,参数的合理性取决于暴雨公式对实测原始数据的拟合程度,而非对从频率曲线上摘取的数据的拟合程度。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及应用方法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及应用方法
3)年最大值法平均每年只选取一个最大值, 最低
收 稿 日 期 :2009-12-25
38
计算重现期为1 a。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内各地区雨
水 管 道 设 计 标 准 已 普 遍 采 用≥1 a的 重 现 期 。 同 时 ,
由于选样方法的不同, 采用年最大值法推求的暴雨强
度公式, 其重现 期PE = 1.1 a时 的 暴 雨 强 度 值 相 当 于 采用年多个样法推求的暴雨强度公式, 其重现期PM = 0.5 a时的暴雨强度值。
在应用年最大值法推导出的新暴雨公式后新暴雨强度明显低于原排水标准见表根据资料杭州市区持续时间最长的暴雨达到而出现最多的是持续25mi新旧暴雨公式各重现期各时段暴雨强度比较一览表lshm公式暴雨强度min10mi15mi20mi30mi45mi60mi90mi120mi5333430836373161252519621618121398149364337386834902919234319561470117747073803321027902228173214281071866422137093308298524962003167312571006424634302896251620101562128896678136943246289526122185175314641100881388031342646229918371427117788371432762879256723171937155512989767813254262922191928154011979877405982562225120071811151512161015763611参考国内外城市的设计标准见表建议将杭州市的排水设计重现期标准提高至历时暴雨量mm城市名设计重现期选样方法1h历时暴雨量中国北京特殊地区1036505665广州50636978上海36505664杭州年最大值法36536070台北7990香港90103日本名古屋5060福冈52595258城市暴雨强度公式编制及应用方法2010注浆孔相对位置布置图3000上层护圈硬化地面准1040准1040准1020准1020以防周边的地表水及地下水流入渗入基坑内给施工造成困首先在基坑周圈布置注浆孔帷幕采用两排孔注浆梅花型布置同排孔间距10排间距086呈正三角形布置如图所示

暴雨强度公式的图解法

暴雨强度公式的图解法

暴雨强度公式的图解法
暴雨强度公式是一种测量暴雨强度的方法,用来衡量暴雨中雨水量和对应的风速。

这个公式有助于了解暴雨对当地社区带来的影响,以及预测暴雨对未来几天的影响。

下面是暴雨强度公式的图解法:
首先,暴雨强度公式公式(RI)= G x M / 4,G和M分别为风速和雨水量指标。

该公式的左边为暴雨的强度,右边的分子为风速和雨水量指标的乘积,分母为4。

然后,在图下,出现了三个椭圆形,即从上到下分别为C,B和A。

椭圆形C代表RI<5,表示暴雨强度较弱;椭圆形B代表5<RI<20,表示暴雨强度中等;椭圆形A代表RI>20,表示暴雨强度较强。

由椭圆形的分布可以看出,椭圆形C的风速和雨水量的乘积较小,椭圆形B的风速和雨水量的乘积较大,而椭圆形A的风速和雨水量的乘积最大。

最后,当根据给出的暴雨强度公式和图解法,我们可以准确的分析出暴雨强度,判断其强度为较弱、中等或较强。

而且,有助于更好的了解暴雨对当地社区带来的影响,以及预测暴雨对未来几天的影响,从而可以尽可能的控制暴雨造成的损失。

暴雨强度公式公布流程

暴雨强度公式公布流程

暴雨强度公式公布流程
嘿,大家想知道暴雨强度公式公布流程是怎么回事吗?那就听我细细道来啊!
你看哈,这暴雨强度公式的公布,就好像一场精心准备的演出。

首先呢,那得有一群厉害的科学家和专家们,他们就像幕后的导演和编剧,不断地研究、分析各种数据和资料,找出暴雨强度的规律,这可不容易啊!(就像你要在一堆乱麻中找出一根特定的线一样难!)
然后呢,他们要经过反复的验证和确认,确保这个公式是准确可靠的。

这就好比一个厨师在精心烹饪一道菜,要不断尝试调料的比例,直到味道完美为止。

(就问你严谨不严谨!)
接着呀,就是要把这个公式告诉大家啦!这时候相关部门就登场了,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比如新闻发布会、官方网站等等,把暴雨强度公式公布出来。

(这就像把宝贝展示给所有人看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都没闲着呢!科学家们之间会激烈讨论,“你看这样行不行?”“哎呀,那个数据好像有问题。

”(是不是和你跟朋友讨论
问题一样呢!)相关部门也在紧张地筹备着公布事宜,“一定要让大家都能清楚明白。


最后,暴雨强度公式终于公布在大家面前啦!大家就可以根据这个公式来更好地应对暴雨天气啦,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我觉得啊,这暴雨强度公式公布流程真的太重要啦!它让我们在面对暴雨时不再那么无助,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我们的家园。

所以啊,大家一定要认真了解这个流程哦!。

中山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

中山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

中山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原创版】目录一、暴雨强度公式修编的背景和目的二、修编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进展三、暴雨强度公式的应用和意义四、修编工作的延期通知及中标结果五、合格投标人的基本条件六、暴雨强度公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正文一、暴雨强度公式修编的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暴雨内涝问题日益严重,给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暴雨内涝问题,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中山市城乡规划局决定对中山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修编。

修编暴雨强度公式的目的在于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依据,从而降低暴雨内涝对城市的影响,确保城市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修编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进展修编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暴雨强度公式的适用范围、搜集和分析历史气象数据、确定暴雨强度的统计方法、建立暴雨强度公式等。

根据相关资料,中山市城乡规划局于 2012 年 11 月 28 日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委托广州高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承担中山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服务项目。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招标工作,中标结果已经公告。

三、暴雨强度公式的应用和意义暴雨强度公式是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的重要技术依据。

通过对暴雨强度的科学计算,可以为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有关暴雨内涝风险的准确评估,从而为城市防洪排涝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此外,暴雨强度公式还可以为政府决策、公众参与、灾害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

四、修编工作的延期通知及中标结果由于修编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了确保修编质量,中山市城乡规划局决定将投标保证金截止时间延期。

具体延期时间另行通知。

根据公开招标的结果,广州高新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成为中山市暴雨强度公式修编服务项目的中标单位。

五、合格投标人的基本条件为了保证修编工作的质量,中山市城乡规划局对投标人提出了以下基本条件:1.投标人必须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或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 A 暴雨强度公式的编制方法
一、本方法适用于具有10 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

二、计算降雨历时采用5min、10min、15min、20min、30min、
45min、60min、90min、120min 共九个历时。

计算降雨重现期宜按
0.25 年、0.33 年、0.5 年、1 年、2 年、3 年、5 年、10 年统计。

资料
条件较好时(资料年数≥20 年、子样点的排列比较规律),也可统
计高于10 年的重现期。

三、取样方法宜采用年多个样法,每年每个历时选择6~8 个最
大值,然后不论年次,将每个历时子样按大小次序排列,再从中选
择资料年数的3~4 倍的最大值,作为统计的基础资料。

四、选取的各历时降雨资料,一般应用频率曲线加以调整。

当精度
要求不太高时,可采用经验频率曲线;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皮
尔逊III 型分布曲线或指数分布曲线等理论频率曲线。

根据确定的频率
曲线,得出重现期、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三者的关系,即P、i、t 关系值。

五、根据P、i、t 关系值求得b、m、A1、C 各个参数,可用解析法、图解与计算
结合法或图解法等方法进行。

将求得的各参数代入
暴雨强度公式。

六、计算抽样误差和暴雨公式均方差。

一般按绝对均方差计算,
也可辅以相对均方差计算。

计算重现期在0.25~10 年时,在一般
强度的地方,平均绝对方差不宜大于0.05mm/min。

在较大强度的地方,平均相对方差不宜大于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