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五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1e03bbf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e.png)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五篇范例)第一篇: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
课后完成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标: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交流、猜测、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每小组一张图纸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下面老师出几道题,看谁先解答出来。
8千克的1/4是多少?6分米的2/9是多少?学生举手回答。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
这里的“一个数”指的是整数,那能不能是分数呢?(学生作出猜测,有的学生认为不能是分数,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是分数。
)2、引入:那到底能不能是分数呢?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就明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探究新知(一)、学习例41、创设情境:我们教室的后面有一块什么地呢?(菜地)现在杨老师准备分一小块一小块来种各种各样的菜,你们想知道杨老师是怎么分的吗?课件出示例4图提问:请同学们观察,涂色部分占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观察得出,涂色部分占这个大长方形的1/2。
2、追问: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观察、分析,同桌交流。
(引导学生得出:左图中画斜线部分占1/2的1/4,又占这个大长方形的1/8;右图中画斜线部分占1/2的3/4,又占这个大长方形的3/8。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5篇)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d2f19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8.png)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5篇)分数乘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会进行分数的混合运算,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1、运算定律。
我们在四年级时学习过乘法的运算定律,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25×7×4 0。
36×101(学生口述自己是怎样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简算上面各题的。
)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1、引入同学们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整数、小数的一些计算简便,这些运算定律能不能应用到分数乘法中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否推广到分数乘法)2、推导运算定律是否适用于分数。
(1)学生发表对课题的见解。
(2)验证有些同学认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适用于分数乘法,而有些同学认为不能,你们能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吗?(学生小组合作学习)3、教学例5。
(1)出示:,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解答。
4、教学例6。
(1)出示:,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计算。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说一说你们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5、小结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拓展总结(应用拓展,盘点收获)1、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学生说一说应用了什么运算2、完成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题目。
其中第2题引导学生讨论解题思路,把87改成“86+1”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16篇)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29719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e.png)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16篇)分数乘法教案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比较、验证等环节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整数和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探求新知(一)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1.教学例1(课件出示情景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2.小组交流,汇报结果3.比较分析师:我们先来比较第(1)和第(2)两种方法,请分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生1:每个人吃个,3个人就是3个相加。
生2:3个个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为提出质疑: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吗?为什么?预设: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只是这里的相同加数是一个分数。
引导说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板书)师:我们再来比较第(2)和第(3)两种方法,这样算可以吗?为什么?引导说出:这两个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个相加是多少”。
师:再来看这里的第(4)种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吗?结合图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进行交流。
4.归纳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三个算式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
并且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个?”,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自主计算并验证、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方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d8a14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6.png)
人教版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精选16篇〕篇1:《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第1-5题。
[教材分析^p ]这局部内容先教学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再通过比拟,引导学生把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帮助学生形成对分数乘法相对完好的认识。
例4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初步理解的、的的含义;再让学生联络示意图所显示的结果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算出两个分数相乘的积,建立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测。
例5让学生验证猜测,在操作探究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启发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结果。
然后组织学生观察例4、例5中几道题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比拟分析^p ,归纳出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其后,通过填空形式启发学生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整数与分数相乘,把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构造。
最后,教材举例介绍了计算分数乘法时更为简单的一种约分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教学目的]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历,主动进展分析^p 、观察、猜测验证、比拟、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开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才能。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络,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进步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口算,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二、教学新知〔一〕建立猜测。
1、出例如4的长方形纸,学生观察。
2、依次呈现长方形图,逐步提问。
〔1〕出示长方形纸的涂色局部。
问:涂色局部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2〕出示斜线。
问:画斜线的局部各占的几分之几?追问:的、的又各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明确:的是,的是。
分数乘法的教案(汇总16篇)
![分数乘法的教案(汇总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75dd3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a.png)
分数乘法的教案(汇总16篇)分数乘法的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2、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1/4×3 4×1/4 12×1/4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每一道算式的意义。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课堂练习学生做第1题,教师注意让学生对比好门和小明的高度,并注意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学生做第2题,教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并同桌之间相互说说每个算式的数学意义。
学生做第3题,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并及时对有困难得学生进行帮助。
学生做第4题,教师注意让学生能够区分最少和最多这个数字范围,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的答案。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分数乘法的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引入铺垫)1、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2)6的是多少?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探讨问题)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8d1ee9b7360b4c2f3f646a.png)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分数乘法》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乘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9页例6、例7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激疑引入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个算式:21×3 3×21。
同学们,这两个算式相等吗?〔学生显然能得出相等,教师用等号连接〕21×3=3×21。
2.看到这个等式,你想起了什么知识?〔乘法交换律〕3.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这里的字母你觉得可以表示哪些数呢?4.和可以表示分数,这只是你们的猜测。
下面请你独立思考,举例验证这个猜测。
5.交流反应: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此时你还想到了哪些定律呢?〔二〕点明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和同化与顺应的心理根底,使学生通过猜测、举例验证得出“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使其能既有条理又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同理,利用这样的数学思想,得出其他两个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一)合作学习,展开验证1.刚刚同学们还想到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那么这里的字母也可以表示分数吗?下面请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分数乘法》优秀教案(精选11篇)
![《分数乘法》优秀教案(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b3017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73.png)
《分数乘法》优秀教案《分数乘法》优秀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乘法》优秀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乘法》优秀教案篇1一、学情分析:我们六(5)班有学生48人,男生有19人,女生有29人,自上学年实行小组合作学习以来,每个学生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平时学习中主动、努力,每组中的1、2号对3、4号的帮扶起了很大的作用,使这部分学困生在思维方法和技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数学情感上,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内容共有8个单元。
一单元分数乘法,二单元分数除法,三单元比,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四个单元所属领域是数与代数。
四单元的圆所属领域是空间和图形。
六单元的统计,七单元的可能性,八单元的百分数所属领域是统计与概率。
美的奥秘,数学与生活,远离肥胖所属领域是综合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有: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如何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除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2、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解决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4、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众数、中位数,会求一组数的众数和中位数,会对一组数据作出合理的分析推理。
6、结合具体实例,设计一个符合要求的方案。
(二)数学思考目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进步发展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取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共6篇)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共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ca56d6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4.png)
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分数乘法〔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老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以下分数乘法运算题。
×3 ×12 21×老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答复以下问题。
老师提问学生答复以下问题。
〔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本例题: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剪去剩余局部的。
此时,剩下的局部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假如第三次再剪去剩余局部的,那么剩下的局部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老师让学生考虑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展提问。
×?分析^p 第一次剪去它的,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那就是的。
也就是×老师让学生从图中看出是,让学生从×=中考虑,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那么,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老师提问学生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那么。
并对学生的说法给以鼓励。
老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那么: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分母。
验证法那么:让学生折纸验证×?,并让学生分析^p 为什么?课堂讨论:让学生可以根据课本7页中的插图,说一说,红色局部占斜线局部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初步理解求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三、稳固练习试一试,×;×;×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法那么来进展计算。
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答复〕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三〕×=;×=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那么: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第2篇:分数乘法三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情境, ,探究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究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分数乘法试讲稿分数乘法教案四篇
![分数乘法试讲稿分数乘法教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4d3ae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8.png)
分数乘法试讲稿分数乘法教案四篇反思,回头、反过来思索的意思。
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
又译为反省、反映。
原意指光的反射,作为哲学概念是借用光反射的间接性意义,指不同于直接熟悉的间接熟悉。
以下是我整理的分数乘法试讲稿分数乘法教案四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分数乘法试讲稿分数乘法教案:能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进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力量。
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同学能够娴熟精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使同学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习数学的良好爱好。
同学能够娴熟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参考书、教科书一、复习导入老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同学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1/33/72/54/97/105/14老师:来回巡察同学的做题状况,并提问同学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同学查找完毕,纷纷举手预备回答问题。
老师提问同学回答问题。
(分数乘以分数,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二、课堂练习:同学做第2题,留意让同学体验分数相乘的积于每一个乘数的关系。
同学做第3题,让同学理解分数的几分之几与占整体1之间的关系。
同学做第4题,让同学能够学会比较1/2的3/4和4/5占整体1的大小。
同学做第5题,老师留意让同学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同学做第6题,让同学留意区分不同标准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同学做第7题,老师留意让同学利用分数乘法学会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第8题,同学依据学过的分数乘法学问,辨别一下唐僧分西瓜是否公正。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提问同学回答)板书设计:1/23/43/8 ,2/44/54/10=2/5是整个操场1的3/8,2/5是整个操场1的2/5。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篇2】分数乘法试讲稿分数乘法教案1.使同学把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分数乘法教案7篇
![分数乘法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15b23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1.png)
分数乘法教案7篇分数乘法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同学理解、掌控题中的数量关系。
依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培育同学利用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技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同学能够用线段图正确表达题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2.在搞清数量关系的前提下,依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备1.谈话、提问。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这两道题你能否不计算就比较出哪个算式的乘积大?为什么呢?分5份后取其中的2份是多少。
)当一个数乘以分数时求的是什么?(一个数乘以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口述以下算式的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怎样列式呢?3.列式。
(二)学习新课1.出例如1。
2.分析题意。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已知条件。
①谈话提问: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其中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是已知学校买来那么它表示什么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争论下面的问题得出结论。
③汇报争论结果。
均分成5份,吃了的占其中的4份。
)④那么我们应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⑤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求吃了多少千克,是求哪部分?3.列式解答。
(1)依据刚才的分析,你能用已学过的整数乘除法来解答吗?10054=80(千克)1005求的是什么?再乘以4呢?(2)刚才是用了整数乘除法的解答方法,怎样径直用分数计算呢?所以把谁看作单位1?(100千克)依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应怎样列式?答:吃了80千克。
4.课堂练习。
队的有多少人?(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3)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并画出线段图,解答出来。
(4)反馈。
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分析思路及解答方法。
是多少。
)5.小结。
刚才我们解答的两道题,都是已知单位1是多少,求它其中的一部分即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共8篇)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65b69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0.png)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推导、归纳等探究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展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3、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究性,感受画图分析^p 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两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沟通知识。
师:老师这有一组题,你能解决吗?1、5的1/2是多少?2、15的1/4是多少?3、100的1/2是多少?4、80的1/10是多少?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生:这几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
师:同学们,老师这还有几道口算题,相信你们能口算正确。
出示口算题:3/5×2,10×1/2,2/3×6,11×7/12,3/4×9 ,1/3×1/2师:最后一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生:前面都是整数与分数相乘的乘法,最后一道是分数乘分数,不会算。
师:那分数与整数相乘,你是怎么计算的?生: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师:那分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乘分数。
〔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长方形纸,如今,拿出其中的一张,我们一起玩一个折纸游戏。
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
〔1〕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算式吗?学生边操作,边答复以下问题,老师相机板书:1×1/2=1/2〔2〕在此根底上再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一个算式吗?学生可能答:1×1/4=1/4或1/2×1/2=1/4。
假如学生不出现第二种情况,老师可出示教材示意图,提问,你发现1/2和1/4有关系吗?引导学生发现1/4就是1/2的1/2。
老师板书:1/2×1/2=1/4活动二: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另一张纸,我们把它当作张大爷家的地。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合集10篇)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合集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0f9a1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3.png)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合集10篇)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
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分数与分数相乘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一、布置要求,引导预学1.复习迎新口头列式(1)80的是多少?(2)的是多少?二、预习反馈,诊断查学课中进行预习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
三、目标引领,探究导学(一)、创设情境以前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贴的长方形纸,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对它们进行操作,并引出新课(二)、组织探究1、教学例4 出现教材中的图形然后问:画斜线部分是12 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由此明确:12 的14 是18 ,12 的34 是38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求12 的14 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求12 的34 呢?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打开书P45完成提示:根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学生进行讨论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2、教学例5(1)让学生说说23 ×15 和23 ×45 分别表示23 的几分之几?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计算这两道题吗?学生试做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2)验证比较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23 再画斜线表示23 的15 和23 的45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学生观察比较3、归纳总结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讨论有什么发现?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分数乘法教案模板(5篇)
![分数乘法教案模板(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05b90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c.png)
分数乘法教案模板(热门5篇)分数乘法教案模板第1篇教学内容:第45页例题4、5教学目标:1、使同学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
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同学经过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育察看、比较、分析、推理的本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对策:使同学经过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培育察看、比较、分析、推理的本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复习1、计算下列各式1/15╳5= 2╳2/3 = 7/8 ╳14= 15/6 ╳24=2、说说整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先约分再计算还是先计算再约分便利?二、新授1、出示例题4题目和图。
2、理解题目意思。
3、你知道左边图中画斜线的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4、右边呢?5、你能看图用算式来表示结果吗?填在书上。
组织交流。
6、总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7、探究:察看这两个算式,猜才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样计算的?同学说出本身的猜想。
验证猜想,教学例题5、(1)出示例题5(2)在图中画斜线表示计算结果,再填空。
(3)组织交流:你发觉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4)总结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巩固1、出示 1/42/3 8/93/42、同学独立完成,指名板演3、可能显现两种:先乘再约分或先约分再相乘引导同学比较这两种方法谁更好?假如是24/7755/8呢?再次体会到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4、介绍简便书写格式,发觉可以在算式上直接约分,再计算,提高速度。
四、比较出示2/113和45/6,先计算,再比较,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所以不管上分数乘整数还是分数,都可以看作是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五、巩固提高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分数乘法》第四课时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供给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分数乘法》第四课时教学设计1、第46页上的练一练先独立计算在书上,指名板演,再组织交流。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7篇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f0ee8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b.png)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7篇分数乘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自主、合作探索意识及解决问题策略优化的思想能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学习数学的感受,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做的风筝教学过程:一、复习1、1/2× 3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二、基础练习1、的3倍是多少?2、10个是多少?订正时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三、专项练习1、自主练习第4、5、6题这三题是运用分数和整数相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教学时,要让学生自主进行,重点放在探究列式的理由和计算的方法上。
2、第8题是求正方形周长的题目。
练习时,可让学生先回顾一下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列式计算。
3、第7、10题这两道题是直接写得数的题目。
练习时,可让学生先约分,然后进行口算,这样速度比较快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这样的题目时,数不宜过大,要求不宜过高。
4、第9、12题这两道题是学生自己独立作,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的。
四、合作总结这节课你巩固了那些知识?五、创意作业同桌出题交换解答,交换批改,共同提高。
教学目标。
篇二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明白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的道理。
分数乘法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
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
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
教学过程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汇总17篇)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汇总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1dca5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f.png)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汇总17篇)分数乘法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和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
2、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并能证确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2/3×2表示的意思是()。
2、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母()。
3、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1/8×33/10×47/24×12二、情境创设教师出示课件课本情境图: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1/2;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1/3,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1、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2、引导学生分析,无论是淘气还是笑笑的苹果数,都是以谁为标准的?两者都以小红的苹果数6为标准,我们把“小红的苹果数6”看做一个整体。
淘气的苹果是6个的1/2,即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份就是淘气的苹果数。
教师出示课件图。
还有其它分的方法么?学生交流。
教师板书6×1/23、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4、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5、怎样表示笑笑的苹果数?6、教师板书(笑笑:6×1/3=2)7、总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8怎么计算呢?6×1/2=6×1/2=36×1/3=6×1/3=2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
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计算8×3/104×3/1024×3/82、做课本5页试一试1题,36的1/4和1/6分别是多少?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分数乘法教案五篇
![分数乘法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2f019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5.png)
分数乘法教案五篇分数乘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例2。
教学目标:1、加深对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学会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2、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播放公路上往来不断的车辆及噪杂的声音。
师: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以降低噪音。
出示画面(如教材第20页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对图意的理解。
师: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公路上车辆的声音是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噪音降低了多少?绿化带这边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噪音降低了多少?谁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
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噪音降低了多少?出示线段图请学生把条件与问题在线段上表示出来(如下图)。
提问:把谁看作单位“1”?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师:现在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
谁能把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生: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1/8,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师:线段图上哪一段表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把线段图补充完整。
小组讨论探讨解决方法。
汇报交流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求出降低了多少分贝?再用原来的分贝数减去降低的分贝数。
列式80-80×(1/8)=70(分贝)第二种方法:先求出现在听到的分贝数是原来分贝数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有多少分贝?列式提问:1-1/8表示什么?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两种方法都是把原来声音的80分贝看作单位“1”,都需要求80分贝的几分之几。
但是第一种方法是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80分贝的1/8是多少,即降低了多少分贝,再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的分贝数。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问题找到现在听到的分贝数占原来声音80分贝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3篇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aca11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83.png)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
(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二、新授1、教学例2(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80-10=70(分贝)(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70(分贝)(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
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3、教学例3(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分数的乘法、分数混合运算、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利用分数乘法的计算,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也是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2011版)》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整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小数;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2.使学生经历分数乘法计算的探索过程,经历应用分数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的能力,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课时安排12课时。
12第1课时教学内容分数乘法: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的乘法,那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你们有谁能举例说一说?生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生2:5×8就是指5个8相加,6×11就是指6个11相加。
师:同学们说得好,如果几个相同分数相加能用乘法计算吗?我们今天就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课教学师:(出示教材第2页例1)你能从这个例子中得到什么信息?生: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92个。
师:有什么问题?生:3人一共吃多少个?师:每人吃92块蛋糕,每人吃的有一个吗?生:没有一个。
师:一个人吃了92个,三个人吃了几个92个?(出示教材第2页例1扇形图)从这张图片中你能看出什么?3生:从图中可以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92个。
师: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块,你能够计算出来吗?生:92+92+92=9222++=96=32(个)。
师:这道题中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 生:这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
师: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92×3。
师:这个式子表示什么呢? 生:92×3表示求3个92相加的和。
师:你能比较92×3和8×5两种算式异同吗?(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生1:92×3是分数乘整数;8×5是整数乘整数。
生2: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 生: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92×3表示什么意义?生:表示求3个92的和,即92+92+92=9222++。
师: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生:3296932==⨯(个) 师:说得好,在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
932⨯的分母和分子部分、与算式92×3两个数有什么关系?生:932⨯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92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师:你能根据观察结果总结932⨯的计算方法吗?生:92×3是用分数92的分子2与整数3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师:根据92×3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得出:分子、分母能先约分的可以先约分,4然后再计算。
约分后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
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小组内订正。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思路,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中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2.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2题。
乘的时候如果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第2课时教学内容分数乘法:教材第3页例2。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我们上节课初步接触了分数乘法,你能计算83×2并说出计算方法吗?生:83×2就是2个83,83×2=823 =86,约分得43。
师:算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分数乘法的问题。
5二、新课教学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第3页例2,从例子中可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桶水有12 L 。
师:有什么问题呢? 生:3桶水共多少升?21桶是多少升?41桶是多少升?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你能根据你知道的信息,计算3桶水共多少升吗?你能列出算式吗?生:12×3=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求“3桶水共多少升?”就是求3个12 L ,也就是求12 L 的3倍是多少。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21桶水共多少升?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2×21= 师:根据什么列算式的? 生:21桶就是半桶,求21桶是多少升?就是求12 L 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12 L 的21是多少。
师:41桶水共多少升?请你列出算式。
生:12×41=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求41桶是多少?就是求12 L 的41是多少。
师:结合上面的几个问题,你知道“12×21”和“12×41”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吗?生:12×21表示12L 的21是多少:12×41表示12L 的41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3页“做一做”。
引导:这道题求吃了多少千克,也就是求3千克的103是多少千克。
6四、课堂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3题。
第3课时教学内容分数乘法:教材第3页例3。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分数乘法,你知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吗? 生: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的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师:说得好,我们今天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新课教学教师投影教材第3、4页例3:李伯伯家有一块21公顷的地。
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51,种玉米的面积占53。
(1)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2)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师: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呢?生:实际上就是求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列示是:21×51。
师:你知道怎么计算21×51吗?学生思考、讨论。
7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表示一公顷,先画出它的21,表示21公顷。
再涂出21公顷的51(如下图)。
师:求21公顷的51是多少公顷,就是把21公顷平均分成5分,取其中的1份。
现在明白了吗?生:明白了。
师:你能够计算了吗?生:21×51==5×21×1=101(公顷)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那么,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吗?生:21×53==5×23×1=103(公顷) 师:通过这两个式子,你能够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分母。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4、5页“做一做”第1题是有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练习。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在教材上填一填。
再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第2题是一道看图计算的练习,皆在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加深对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看图填一填,再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第3题是运用所学的分数乘法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加深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的同时,又可以巩固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五、布置作业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5题。
8第4课时教学内容分数乘法:教材第5页的例4。
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能正确熟练进行分数乘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 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乘法计算过程中的约分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分数的约分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计算:53×30= 12×32= 52×31= 87×43= 教师在计算时让学生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约分方法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复习,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教师投影教材第5页例4: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每分钟可游109km 。
李叔叔每分钟游的距离是乌贼的454。
(1)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2)乌贼30分钟可以游多少千米?教师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师:李叔叔每分钟游多少千米,你能列式计算吗?生:109×454=45×104×9=45036=252(km ) 师:(启迪思考)在分数乘整数时,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使计算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