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高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高考数学试卷答案加解析
![高考数学试卷答案加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29f95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3.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 函数f(x) = 2x - 3的图像是()A. 上升的直线B. 下降的直线C. 水平线D. 垂直线答案:A解析:一次函数f(x) = ax + b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其中a为斜率,b为y轴截距。
对于f(x) = 2x - 3,斜率a = 2,大于0,因此图像是上升的直线。
2. 已知等差数列{an}的第一项a1 = 2,公差d = 3,则第10项a10等于()A. 29B. 31C. 33D. 35答案:D解析: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
将a1 = 2,d = 3,n = 10代入,得a10 = 2 + (10 - 1)×3 = 2 + 27 = 29。
3. 下列函数中,有最小值的是()A. f(x) = x^2B. f(x) = x^3C. f(x) = -x^2D. f(x) = x^4答案:C解析:函数f(x) = -x^2是一个开口向下的二次函数,其顶点为(0, 0),因此有最小值0。
4. 若复数z满足|z - 1| = 2,则z的取值范围是()A. |z| = 3B. |z| = 2C. |z - 1| = 2D. |z + 1| = 2答案:A解析:复数z的模为|z|,表示z到原点的距离。
由|z - 1| = 2,可知z到点(1, 0)的距离为2,因此z的模|z|也等于3。
5. 在三角形ABC中,若∠A = 30°,∠B = 45°,则∠C等于()A. 75°B. 105°C. 135°D. 150°答案:A解析: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已知∠A = 30°,∠B = 45°,则∠C = 180° - ∠A - ∠B = 180° - 30° - 45° = 105°。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41f85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d.png)
高考数学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题目描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 4)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
A. (3, -4)B. (-3, -4)C. (-3, 4)D. (3, 4)答案解析:点关于y轴对称即x取相反数,所以答案为A.(3, -4)。
2. 题目描述:已知函数 f(x) = 2^(2x-3),则当 x = 1 时,f(x) 的值是()。
A. 1B. 2C. 4D. 8答案解析:将x=1代入函数中,即f(1) = 2^(2*1-3),化简得f(1)= 2^(-1) = 1/2,所以答案为A. 1。
二、填空题1. 题目描述:已知三角形ABC中,∠B = 90°,AC = 5 cm,BC =12 cm,求AB的长度。
答案解析:根据勾股定理,AB^2 + BC^2 = AC^2,代入已知数据得AB^2 + 12^2 = 5^2,化简得AB^2 = 25 - 144 = -119,由于长度不能为负数,所以不存在满足要求的三角形ABC。
2. 题目描述:若a1, a2, a3为等差数列的前三项,且满足a1 + a3 = 18,a2 - a3 = 4,求a1, a2和a3的值。
答案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a2 = (a1 + a3) / 2,代入已知数据得a2 = 9.5,将a2带入a2 - a3 = 4解得a3 = 5.5,再将a3带入a1 +a3 = 18解得a1 = 12.5,所以a1 = 12.5,a2 = 9.5,a3 = 5.5。
三、解答题1. 题目描述:设函数f(x) = cos(x + 1) - sin(x - 1),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
答案解析:对f(x)求导得f'(x) = -sin(x + 1) - cos(x - 1),令f'(x) = 0,解方程得x = 1/4 (4πn + 3π/2) - 1,其中n为整数。
通过二阶导数的符号判断可知,当x < -1或x > -3/4 + 4πn,f(x)单调递增;当-3/4 + 4πn < x< -1,f(x)单调递减。
【必考题】数学高考试卷(含答案)
![【必考题】数学高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597a47a2161479171128b9.png)
【必考题】数学高考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22x xe ef x x x --=+-的部分图象大致是( )A .B .C .D .2.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左)视图分别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A .B .C .D .3.甲、乙、丙三人到三个不同的景点旅游,每人只去一个景点,设事件A 为“三个人去的景点各不相同”,事件B 为“甲独自去一个景点,乙、丙去剩下的景点”,则(A |B)P 等于( ) A .49B .29C .12D .134.如图所示,程序据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为( )A .34B .16 C .1112D .25245.已知平面向量a ,b 是非零向量,|a |=2,a ⊥(a +2b ),则向量b 在向量a 方向上的投影为( ) A .1B .-1C .2D .-26.若,,a b R i ∈为虚数单位,且()a i i b i +=+,则A .1,1a b ==B .1,1a b =-=C .1,1a b ==-D .1,1a b =-=-7.函数y =2x sin2x 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 .8.522x x ⎛⎫+ ⎪⎝⎭的展开式中4x 的系数为 A .10B .20C .40D .80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在正方体中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为( )A .相交B .平行C .异面而且垂直D .异面但不垂直10.设三棱锥V AB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P 是棱VA 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PB 与直线AC 所成角为α,直线PB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β,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为γ,则( )A .,βγαγ<<B .,βαβγ<<C .,βαγα<<D .,αβγβ<<11.将函数()sin 2y x ϕ=+的图象沿轴向左平移8π个单位后,得到一个偶函数的图象,则ϕ的一个可能取值为( ) A .B .C .0D .4π-1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俯视图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43π B .83π C .163πD .203π二、填空题13.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3A π=,3a =b=1,则c =_____________14.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都是球O 的截面,若圆台的高为6,上、下底面的半径分别为2,4,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15.双曲线22221x y a b-=(0a >,0b >)的渐近线为正方形OABC 的边OA ,OC 所在的直线,点B 为该双曲线的焦点.若正方形OABC 的边长为2,则a=_______________. 16.学校里有一棵树,甲同学在A 地测得树尖D 的仰角为45︒,乙同学在B 地测得树尖D 的仰角为30,量得10AB AC m ==,树根部为C (,,A B C 在同一水平面上),则ACB =∠______________.17.高三某班一学习小组的,,,A B C D 四位同学周五下午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有一人在打篮球,有一人在画画,有一人在跳舞,另外一人在散步,①A 不在散步,也不在打篮球;②B 不在跳舞,也不在散步;③“C 在散步”是“A 在跳舞”的充分条件;④D 不在打篮球,也不在散步;⑤C 不在跳舞,也不在打篮球.以上命题都是真命题,那么D 在_________.18.如图,已知P 是半径为2,圆心角为3π的一段圆弧AB 上一点,2A B B C =,则PC PA ⋅的最小值为_______.19.设函数21()ln 2f x x ax bx =--,若1x =是()f x 的极大值点,则a 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20.已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201030y x y x y -≤⎧⎪--≤⎨⎪+-≥⎩,则y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ln 1f x x a x =+-. (1)讨论()f x 的单调性;(2)当()f x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大于22a -时,求a 的取值范围. 22.11分制乒乓球比赛,每赢一球得1分,当某局打成10:10平后,每球交换发球权,先多得2分的一方获胜,该局比赛结束.甲、乙两位同学进行单打比赛,假设甲发球时甲得分的概率为0.5,乙发球时甲得分的概率为0.4,各球的结果相互独立.在某局双方10:10平后,甲先发球,两人又打了X 个球该局比赛结束. (1)求P (X =2);(2)求事件“X =4且甲获胜”的概率.2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231x t y ⎧=⎪⎪⎨⎪=-⎪⎩(t 为参数).在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且与直角坐标系长度单位相同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22sin 4πρθ⎛⎫=+⎪⎝⎭. (1)求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0,1P -.若直l 与曲线C 相交于两点,A B ,求PA PB +的值. 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2||1|f x x x =-++.(1)求()f x 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x 的取值范围; (2)若集合{|()10}x f x ax +->=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5.若不等式2520ax x +->的解集是122x x ⎧⎫<<⎨⎬⎩⎭,求不等式22510ax x a -+->的解集.26.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点E,F 分别是AB,BC 的中点,点M 在AD 上,且14AM AD =,将AED,DCF 分别沿DE,DF 折叠,使A,C 点重合于点P ,如图所示2.()1试判断PB 与平面MEF 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2求二面角M EF D --的余弦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排除D ;根据函数解析式可知定义域为{}1x x ≠±,所以y 轴右侧虚线部分为x=1,利用特殊值x=0.01和x=1.001代入即可排除错误选项.由函数解析式()22x x e e f x x x --=+-,易知()22x xe ef x x x ---=+-=() f x - 所以函数()22x xe ef x x x --=+-为奇函数,排除D 选项根据解析式分母不为0可知,定义域为{}1x x ≠±,所以y 轴右侧虚线部分为x=1, 当x=0.01时,代入()f x 可得()0f x <,排除C 选项 当x=1.001时,代入()f x 可得()0f x >,排除B 选项 所以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函数解析式判断函数的图象,依据主要是奇偶性、单调性、特殊值等,注意图中坐标的位置及特殊直线,属于中档题.2.C解析:C 【解析】 【分析】从正视图和侧视图上分析,去掉的长方体的位置应该在的方位,然后判断俯视图的正确图形. 【详解】由正视图可知去掉的长方体在正视线的方向,从侧视图可以看出去掉的长方体在原长方体的右侧, 由以上各视图的描述可知去掉的长方体在原长方体的右上方,其俯视图符合C 选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三视图之间的关系,要注意记忆和理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含义. 考点:三视图.3.C解析:C 【解析】 【分析】这是求甲独自去一个景点的前提下,三个人去的景点不同的概率,求出相应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甲独自去一个景点,则有3个景点可选,乙、丙只能在剩下的两个景点选择,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得,对应的基本事件有32212⨯⨯=种;另外,三个人去不同景点对应的基本事件有3216⨯⨯=种,所以61(/)122P A B ==,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条件概率,确定相应的基本事件个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C解析:C 【解析】由算法流程图知s =0+12+14+16=1112.选C. 5.B解析:B 【解析】 【分析】先根据向量垂直得到a (a +2b ),=0,化简得到a b =﹣2,再根据投影的定义即可求出. 【详解】∵平面向量a ,b 是非零向量,|a |=2,a ⊥(a +2b ), ∴a (a +2b ),=0, 即()2·20a a b += 即a b =﹣2∴向量b 在向量a 方向上的投影为·22a b a -==﹣1,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投影的定义及求解的方法,公式与定义两者要灵活运用.解答关键在于要求熟练应用公式.6.C解析:C 【解析】 【分析】利用复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利用复数相等的性质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a i i b i +=+, 即1ai b i -+=+,因为,,a b R i ∈为虚数单位,所以1,1a b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乘法运算以及复数相等的性质,属于基础题.7.D解析:D分析:先研究函数的奇偶性,再研究函数在π(,π)2上的符号,即可判断选择.详解:令()2sin 2xf x x =, 因为,()2sin 2()2sin 2()x x x R f x x x f x -∈-=-=-=-,所以()2sin 2xf x x =为奇函数,排除选项A,B;因为π(,π)2x ∈时,()0f x <,所以排除选项C ,选D.点睛:有关函数图象的识别问题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由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图象的左、右位置,由函数的值域,判断图象的上、下位置;(2)由函数的单调性,判断图象的变化趋势;(3)由函数的奇偶性,判断图象的对称性;(4)由函数的周期性,判断图象的循环往复.8.C解析:C 【解析】分析:写出103152rrr r T C x -+=,然后可得结果详解:由题可得()5210315522rrrr r rr T C x C xx --+⎛⎫== ⎪⎝⎭令103r 4-=,则r 2= 所以22552240rr C C =⨯=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式定理,属于基础题。
《常考题》数学高考题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数学高考题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f14915998fcc22bdd10dd7.png)
一、选择题1.下列函数图像与x 轴均有公共点,其中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是( )A .B .C .D .2.一个频率分布表(样本容量为30)不小心被损坏了一部分,只记得样本中数据在[)2060,上的频率为0.8,则估计样本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共有( )A .14B .15C .16D .173.甲、乙、丙三人到三个不同的景点旅游,每人只去一个景点,设事件A 为“三个人去的景点各不相同”,事件B 为“甲独自去一个景点,乙、丙去剩下的景点”,则(A |B)P 等于( )A .49B .29C .12D .134.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想一个数字,记为a ,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 ,其中a ,b ∈{1,2,3,4,5,6},若|a-b|≤1,就称甲乙“心有灵犀”.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则他们“心有灵犀”的概率为( )A .19B .29C .49D .718 5.函数2||()x x f x e -=的图象是( )A .B .C .D .6.设i 为虚数单位,复数z 满足21i i z =-,则复数z 的共轭复数等于( ) A .1-i B .-1-i C .1+i D .-1+i7.若,αβ是一组基底,向量γ=x α+y β (x,y ∈R),则称(x,y)为向量γ在基底α,β下的坐标,现已知向量α在基底p =(1,-1), q =(2,1)下的坐标为(-2,2),则α在另一组基底m =(-1,1), n =(1,2)下的坐标为( )A .(2,0)B .(0,-2)C .(-2,0)D .(0,2)8.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多有一个是钝角,若用反证法证明,则下列假设正确的是( ) A .假设至少有一个钝角B .假设至少有两个钝角C .假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没有一个钝角D .假设没有一个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 9.当1a >时, 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x y a -=与log a y x =-的图像是( ) A . B .C .D .10.设F 为双曲线C :22221x y a b -=(a >0,b >0)的右焦点,O 为坐标原点,以OF 为直径的圆与圆x 2+y 2=a 2交于P 、Q 两点.若|PQ |=|OF |,则C 的离心率为A .2B .3C .2D .511.设A (3,3,1),B (1,0,5),C (0,1,0),AB 的中点M ,则CM = A .534 B .532 C .532 D .13212.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由一个棱柱挖去一个棱锥后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72B .64C .48D .3213.如图,中心均为原点O 的双曲线与椭圆有公共焦点,M ,N 是双曲线的两顶点.若M ,O ,N 将椭圆长轴四等分,则双曲线与椭圆的离心率的比值是A .3B .2C .3D .2 14.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2AB =,设P ,Q 满足AP AB λ=,()()1AQ AC λλ=-∈R ,若32BQ CP ⋅=-,则λ=( ) A .12 B .122± C .1102± D .3222± 15.已知复数z 满足()12i z +=,则复数z 的虚部为( )A .1B .1-C .iD .i -二、填空题16.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4c =,42sin a A =,且C 为锐角,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17.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2cm ,圆心角为23π的扇形,则此圆锥的高为________cm . 18.已知实数x ,y 满足24240x y x y y -≥⎧⎪+≤⎨⎪≤⎩,则32z x y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19.已知(13)n x + 的展开式中含有2x 项的系数是54,则n=_____________.20.一个算法的伪代码如图所示,执行此算法,最后输出的S 的值为________.21.若45100a b ==,则122()a b+=_____________.22.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的底面边长为3,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6π,则正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________.23.已知四棱锥S ABCD -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四棱锥的各个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则球O 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_.24.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x ,cos2x π的值介于1[0,]2的概率为 . 25.设α 为第四象限角,且sin3sin αα=135,则 2tan =α ________. 三、解答题26.已知函数()ln f x x x =.(1)若函数2()1()f x g x x x=-,求()g x 的极值; (2)证明:2()1x f x e x +<-.(参考数据:ln20.69≈ ln3 1.10≈ 32 4.48e ≈ 27.39e ≈)27.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13f x x x a =++-.(1)当1a =时,解不等式()23f x x ≤+;(2)若关于x 的不等式()42f x x a <+-有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8.已知数列{}n a 与{}n b 满足:*1232()n n a a a a b n N ++++=∈,且{}n a 为正项等比数列,12a =,324b b =+.(1)求数列{}n a 与{}n b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n c 满足*2211()log log n n n c n N a a +=∈,n T 为数列{}n c 的前n 项和,证明:1n T <.29.如图,在几何体111ABC A B C -中,平面11A ACC ⊥底面ABC ,四边形11A ACC 是正方形,1l //B C BC ,Q 是1A B 的中点,1122,3AC BC B C ACB π==∠=(I )求证:1//QB 平面11A ACC(Ⅱ)求二面角11A BB C --的余弦值.30.已知0,0a b >>.(1)211ab a b≥+ ;(2)若a b >,且2ab =,求证:224a b a b +≥-.【参考答案】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2.B3.C4.C5.A6.B7.D8.B9.D10.A11.C12.B13.B14.A15.B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由利用正弦定理求得再由余弦定理可得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从而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结果【详解】因为又所以又为锐角可得因为所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即当时面积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17.【解析】【分析】设此圆的底面半径为高为母线为根据底面圆周长等于展开扇形的弧长建立关系式解出再根据勾股定理得即得此圆锥高的值【详解】设此圆的底面半径为高为母线为因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径为圆心角为18.6【解析】【分析】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由可得平移直线结合图形可得最优解于是可得所求最小值【详解】画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由可得平移直线结合图形可得当直线经过可行域内的点A时直线19.【解析】【分析】利用通项公式即可得出【详解】解:(1+3x)n的展开式中通项公式:Tr+1(3x)r=3rxr∵含有x2的系数是54∴r=2∴54可得6∴6n∈N*解得n=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20.8【解析】分析:先判断是否成立若成立再计算若不成立结束循环输出结果详解:由伪代码可得因为所以结束循环输出点睛:本题考查伪代码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难度较小21.【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的指数式化为对数式根据对数的换地公式写出倒数的值再根据对数式的性质得到结果【详解】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是一道有关代数式求值的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属于基22.或【解析】【分析】做出简图找到球心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解棱锥的高得到两种情况【详解】正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根据公式得到根据题意画出图像设三棱锥的高为hP 点在底面的投影为H点则底面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23.【解析】【分析】先还原几何体再从底面外心与侧面三角形的外心分别作相应面的垂线交于O即为球心利用正弦定理求得外接圆的半径利用垂径定理求得球的半径即可求得表面积【详解】由该四棱锥的三视图知该四棱锥直观图24.【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因此所求概率为考点:几何概型概率25.-【解析】因为=====4cos2α-1=2(2cos2α-1)+1=2cos2α+1=所以cos2α=又α是第四象限角所以sin2α=-tan2α=-点睛:三角函数求值常用方法:异名三角函数化为同三、解答题26.27.28.29.30.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参考解析】**科目模拟测试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理解二分法的定义,函数f(x)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并且有f(a)•f (b)<0.即函数图象连续并且穿过x轴.【详解】解:能用二分法求零点的函数必须在给定区间[a,b]上连续不断,并且有f(a)•f(b)<0A、B中不存在f(x)<0,D中函数不连续.故选C.本题考查了二分法的定义,学生的识图能力,是基础题.2.B解析:B【解析】【分析】计算出样本在[)2060,的数据个数,再减去样本在[)20,40的数据个数即可得出结果.【详解】由题意可知,样本在[)2060,的数据个数为300.824⨯=,样本在[)20,40的数据个数为459+=,因此,样本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为2491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利用频数分布表计算频数,要理解频数、样本容量与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3.C解析:C【解析】【分析】这是求甲独自去一个景点的前提下,三个人去的景点不同的概率,求出相应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即可得出结果.【详解】甲独自去一个景点,则有3个景点可选,乙、丙只能在剩下的两个景点选择,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得,对应的基本事件有32212⨯⨯=种;另外,三个人去不同景点对应的基本事件有3216⨯⨯=种,所以61(/)122P A B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件概率,确定相应的基本事件个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为古典概型,两人取数作差的绝对值的情况共有36种,满足|a-b|≤1的有(1,1)(2,2)(3,3)(4,4)(5,5)(6,6)(1,2)(2,1)(3,2)(2,3)(3,4)(4,3)(5,4)(4,5)(5,6)(6,5)共16种情况,则概率为;164369p == 考点:古典概型的计算. 5.A【解析】【分析】通过(0)1f=,和函数f(x)>0恒成立排除法易得答案A.【详解】2||()x xf x e-=,可得f(0)=1,排除选项C,D;由指数函数图像的性质可得函数f(x)>0恒成立,排除选项B,故选A【点睛】图像判断题一般通过特殊点和无穷远处极限进行判断,属于较易题目.6.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复数的运算法则解得1iz=-+,结合共轭复数的概念即可得结果.【详解】∵复数z满足21iiz=-,∴()()()2121111i iiz ii i i+===---+,∴复数z的共轭复数等于1i--,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复数的运算法则、共轭复数的定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7.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由已知α=-2p+2q=(-2,2)+(4,2)=(2,4),设α=λm+μn=λ(-1,1)+μ(1,2)=(-λ+μ,λ+2μ),则由224λμλμ-+=⎧⎨+=⎩解得2λμ=⎧⎨=⎩∴α=0m+2n,∴α在基底m, n下的坐标为(0,2).8.B解析:B【解析】用反证法证明数字命题时,应先假设要证的命题的否定成立,而要证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多有一个钝角”的否定为“三角形的内角至少有两个钝角”,所以应假设三角形的内角至少有两个钝角,故选B .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指数型函数和对数型函数单调性,判断出正确选项.【详解】由于1a >,所以1x x a y a -=⎛⎫= ⎪⎝⎭为R 上的递减函数,且过()0,1;log a y x =-为()0,∞+上的单调递减函数,且过()1,0,故只有D 选项符合.故选:D.【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指数型函数、对数型函数单调性的判断,考查函数图像的识别,属于基础题.10.A解析:A【解析】【分析】准确画图,由图形对称性得出P 点坐标,代入圆的方程得到c 与a 关系,可求双曲线的离心率.【详解】设PQ 与x 轴交于点A ,由对称性可知PQ x ⊥轴, 又||PQ OF c ==,||,2c PA PA ∴=∴为以OF 为直径的圆的半径, A ∴为圆心||2c OA =. ,22c c P ⎛⎫∴ ⎪⎝⎭,又P 点在圆222x y a +=上, 22244c c a ∴+=,即22222,22c c a e a=∴==.e ∴=A .【点睛】本题为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难度适中,审题时注意半径还是直径,优先考虑几何法,避免代数法从头至尾,运算繁琐,准确率大大降低,双曲线离心率问题是圆锥曲线中的重点问题,需强化练习,才能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事半功倍,信手拈来.11.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先求得M(2,32,3)点坐标,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计算得CM=532,故选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点评:简单题,应用公式计算.12.B解析:B【解析】【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边长为4的正方形,高为5的正四棱柱,挖去一个底面边长为4,高为3的正四棱锥,利用体积公式,即可求解。
【必考题】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必考题】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d610aabb68a98271feface.png)
【必考题】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B .50πC .125πD .都不对2.()22x xe ef x x x --=+-的部分图象大致是( )A .B .C .D .3.生物实验室有5只兔子,其中只有3只测量过某项指标,若从这5只兔子中随机取出3只,则恰有2只测量过该指标的概率为 A .23B .35C .25D .154.若满足sin cos cos A B Ca b c==,则ABC ∆为( ) A .等边三角形 B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5.如图所示,程序据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为( )A .34B .16 C .1112D .25246.已知平面向量a ,b 是非零向量,|a |=2,a ⊥(a +2b ),则向量b 在向量a 方向上的投影为( ) A .1B .-1C .2D .-27.函数()23x f x x+=的图象关于( )A .x 轴对称B .原点对称C .y 轴对称D .直线y x =对称8.南北朝时代的伟大数学家祖暅在数学上有突出贡献,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其含义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所截,如果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如图,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分别为12,V V ,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截得的两个截面的面积分别为12,S S ,则“12,S S 总相等”是“12,V V 相等”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下表提供了某厂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后在生产A 产品过程中记录的产量x (吨)与相应的生产能耗y (吨)的几组对应数据,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求出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为0.70.35y x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x3 4 5 6 y 2.5t44.5A .产品的生产能耗与产量呈正相关B .回归直线一定过4.5,3.5() C .A 产品每多生产1吨,则相应的生产能耗约增加0.7吨 D .t 的值是3.1510.如图所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由一个棱柱挖去一个棱锥后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72B .64C .48D .321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11,log (02a x y y x a a ⎛⎫==+> ⎪⎝⎭且1)a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2.样本12310,?,?,? a a a a ⋅⋅⋅的平均数为a ,样本12310,?,?,? b b b b ⋅⋅⋅的平均数为b ,那么样本1122331010,? ,,? ,?,,?,? a b a b a b a b ⋅⋅⋅的平均数为( )A .()a b +B .2()a b +C .1()2a b + D .1()10a b + 二、填空题13.若三点1(2,3),(3,2),(,)2A B C m --共线,则m 的值为 . 14.已知0x >,0y >,0z >,且36x y z ++=,则323x y z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5.若9()a x x-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是84-,则a = .16.已知样本数据,,,的均值,则样本数据,,,的均值为 .17.等边三角形ABC 与正方形ABDE 有一公共边AB ,二面角C AB D --的余弦值为3,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则EM AN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 18.在极坐标系中,直线cos sin (0)a a ρθρθ+=>与圆2cos ρθ=相切,则a =__________.19.计算:1726cos()sin 43ππ-+=_____. 20.已知双曲线1C :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第一象限内的点00(,)M x y 在双曲线1C 的渐近线上,且12MF MF ⊥,若以2F 为焦点的抛物线2C :22(0)y px p =>经过点M ,则双曲线1C 的离心率为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数列{}n a 满足1112,22n n n a a a ++==+. (1)设2nn na b =,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 (3)记()()211422nnn n n nn c a a +-++=,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T . 22.已知曲线C :(t 为参数), C :(为参数).(1)化C ,C 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 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Q 为C 上的动点,求中点到直线(t 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23.设()34f x x x =-+-.(Ⅰ)求函数()2()g x f x =-(Ⅱ)若存在实数x 满足()1f x ax ≤-,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4.已知函数1(1)f x m x x =---+. (1)当5m =时,求不等式()2f x >的解集;(2)若二次函数223y x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恒有公共点,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5.2016年某市政府出台了“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简称创文”的具体规划,今日,作为“创文”项目之一的“市区公交站点的重新布局及建设”基本完成,市有关部门准备对项目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验收,调查人员分别在市区的各公交站点随机抽取若干市民对该项目进行评分,并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相关规则为:调查对象为本市市民,被调查者各自独立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内认定为满意,80分及以上认定为非常满意;市民对公交站点布局的满意率不低于即可进行验收;用样本的频率代替概率.求被调查者满意或非常满意该项目的频率;若从该市的全体市民中随机抽取3人,试估计恰有2人非常满意该项目的概率; 已知在评分低于60分的被调查者中,老年人占,现从评分低于60分的被调查者中按年龄分层抽取9人以便了解不满意的原因,并从中选取2人担任群众督察员,记为群众督查员中老年人的人数,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26.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1D C ,11C B 的中点,ACBD P =,11A C EF Q =.求证:(1)D B F E ,,,四点共面;(2)若1A C 交平面DBEF 于R 点,则P Q R ,,三点共线.【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对角线长等于其外接球的直径,求得2252R =,再由球的表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设球的半径为R ,根据长方体的对角线长等于其外接球的直径,可得2R =2252R =,所以球的表面积为22544502S R πππ==⨯=球.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方体的外接球的性质,以及球的表面积的计算,其中解答中熟练应用长方体的对角线长等于其外接球的直径,求得球的半径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2.A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排除D ;根据函数解析式可知定义域为{}1x x ≠±,所以y 轴右侧虚线部分为x=1,利用特殊值x=0.01和x=1.001代入即可排除错误选项. 【详解】由函数解析式()22x x e e f x x x --=+-,易知()22x xe ef x x x ---=+-=() f x - 所以函数()22x xe ef x x x --=+-为奇函数,排除D 选项根据解析式分母不为0可知,定义域为{}1x x ≠±,所以y 轴右侧虚线部分为x=1, 当x=0.01时,代入()f x 可得()0f x <,排除C 选项 当x=1.001时,代入()f x 可得()0f x >,排除B 选项 所以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函数解析式判断函数的图象,依据主要是奇偶性、单调性、特殊值等,注意图中坐标的位置及特殊直线,属于中档题.3.B解析:B 【解析】 【分析】本题首先用列举法写出所有基本事件,从中确定符合条件的基本事件数,应用古典概率的计算公式求解. 【详解】设其中做过测试的3只兔子为,,a b c ,剩余的2只为,A B ,则从这5只中任取3只的所有取法有{,,},{,,},{,,},{,,},{,,},{,,}a b c a b A a b B a c A a c B a A B ,{,c,},{,c,},{b,,},{c,,}b A b B A B A B 共10种.其中恰有2只做过测试的取法有{,,},{,,},{,,},{,,},a b A a b B a c A a c B {,c,},{,c,}b A b B 共6种,所以恰有2只做过测试的概率为63105=,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率的求解,题目较易,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计算能力的考查.应用列举法写出所有基本事件过程中易于出现遗漏或重复,将兔子标注字母,利用“树图法”,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出错.4.C解析:C 【解析】 【分析】由正弦定理结合条件可得tan tan 1B C ==,从而得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而得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由正弦定理可知sin sin sin A B Ca b c ==,又sin cos cos A B C a b c==, 所以cos sin ,cos sin B B C C ==,有tan tan 1B C ==.所以45B C ==.所以180454590A =--=.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属于基础题.5.C解析:C 【解析】由算法流程图知s =0+12+14+16=1112.选C. 6.B解析:B 【解析】 【分析】先根据向量垂直得到a (a +2b ),=0,化简得到a b =﹣2,再根据投影的定义即可求出. 【详解】∵平面向量a ,b 是非零向量,|a |=2,a ⊥(a +2b ), ∴a (a +2b ),=0, 即()2·20a a b += 即a b =﹣2∴向量b 在向量a 方向上的投影为·22a b a -==﹣1,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投影的定义及求解的方法,公式与定义两者要灵活运用.解答关键在于要求熟练应用公式.7.C解析:C 【解析】 【分析】求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即可. 【详解】解:()f x =0x ∴≠解得0x ≠()f x ∴的定义域为()(),00,D =-∞+∞,D 关于原点对称.任取x D ∈,都有()()f x f x x-===,()f x ∴是偶函数,其图象关于y 轴对称,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判断,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解析:A 【解析】 【分析】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结合祖暅原理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祖暅原理,当12,S S 总相等时,12,V V 相等,所以充分性成立;当两个完全相同的四棱台,一正一反的放在两个平面之间时,此时体积固然相等但截得的面积未必相等,所以必要性不成立.所以“12,S S 总相等”是“12,V V 相等”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基础题.9.D解析:D 【解析】 由题意,x =34564+++=4.5, ∵ˆy=0.7x+0.35, ∴y =0.7×4.5+0.35=3.5, ∴t=4×3.5﹣2.5﹣4﹣4.5=3, 故选D .10.B解析:B 【解析】 【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边长为4的正方形,高为5的正四棱柱,挖去一个底面边长为4,高为3的正四棱锥,利用体积公式,即可求解。
高考数学试题179道及答案
![高考数学试题179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2a84a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1.png)
高考数学试题179道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若函数f(x)=x^2-4x+3,则f(1)的值为:A. 0B. 1C. 2D. 3答案:B2. 已知集合A={1,2,3},B={2,3,4},则A∩B为:A. {1,2,3}B. {2,3}C. {1,4}D. {1,2}答案:B3. 若直线l的方程为y=2x+1,则l的斜率为:A. 1B. 2C. 3D. 4答案:B4. 已知向量a=(3,-2),b=(1,2),则a·b的值为:A. -1B. 1C. 3D. -3答案:A5. 若复数z=1+i,则|z|的值为:A. 1C. 2D. √5答案:B6. 已知函数f(x)=x^3-3x^2+2,求f'(x):A. 3x^2-6xB. x^2-3xC. 3x-6D. x^3-3x^2答案:A7. 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a1=2,公比q=2,则a4的值为:A. 8B. 16C. 32答案:B8. 若双曲线方程为x^2/a^2-y^2/b^2=1,焦点在x轴上,则a和b的关系为:A. a>0, b>0B. a<0, b<0C. a>0, b<0D. a<0, b>0答案:A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1,公差d=2,则a5的值为______。
答案:910. 已知函数f(x)=x^2-6x+8,求f(2)的值为______。
答案:011. 已知圆的方程为(x-2)^2+(y+1)^2=9,则圆心坐标为______。
答案:(2, -1)12. 已知抛物线方程为y^2=4x,求焦点坐标为______。
答案:(1, 0)13. 已知正弦函数y=sin(x)的周期为2π,求其振幅为______。
答案:114. 已知向量a=(2,3),b=(4,-6),则|a-b|的值为______。
【必考题】高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必考题】高考数学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221591bb4cf7ec4afed062.png)
【必考题】高考数学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设a b ,为两条直线,αβ,为两个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 A .若a b ,与α所成的角相等,则a b ∥B .若a αβ∥,b ∥,αβ∥,则a b ∥C .若a b a b αβ⊂⊂,,,则αβ∥D .若a b αβ⊥⊥,,αβ⊥,则a b ⊥2.已知集合{}{}x -1<x 1Q=x 0x 2P =<<<,,那么P Q=⋃A .(-1,2)B .(0,1)C .(-1,0)D .(1,2) 3.抛掷一枚骰子,记事件A 为“落地时向上的点数是奇数”,事件B 为“落地时向上的点数是偶数”,事件C 为“落地时向上的点数是3的倍数”,事件D 为“落地时向上的点数是6或4”,则下列每对事件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的是( )A .A 与BB .B 与C C .A 与D D .C 与D 4.若满足sin cos cos A B C a b c==,则ABC ∆为( ) A .等边三角形 B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 5.为美化环境,从红、黄、白、紫4种颜色的花中任选2种花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的2种花种在另一个花坛中,则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花坛的概率是A .13B .12C .23D .56 6.在二项式n 的展开式,前三项的系数成等差数列,把展开式中所有的项重新排成一列,有理项都互不相邻的概率为( )A .16B .14C .512D .137.如图所示,程序据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为( )A .34B .16 C .1112 D .2524 8.函数()23x f x x +=的图象关于( ) A .x 轴对称 B .原点对称 C .y 轴对称 D .直线y x =对称 9.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m α,m n ⊥,则n α⊥;②若m α⊥,n α,则m n ⊥;③若,m n 是异面直线,m α⊂,m β,n β⊂,n α,则αβ∥;④若,m n 不平行,则m 与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 10.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共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他十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且样本容量是160,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 )A .32B .0.2C .40D .0.2511.将函数()sin 2y x ϕ=+的图象沿轴向左平移8π个单位后,得到一个偶函数的图象,则ϕ的一个可能取值为( )A .B .C .0D .4π- 12.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2AB =,设P ,Q 满足AP AB λ=,()()1AQ AC λλ=-∈R ,若32BQ CP ⋅=-,则λ=( )A .12B .122±C .1102±D .3222± 二、填空题13.在区间[1,1]-上随机取一个数x ,cos 2xπ的值介于1[0,]2的概率为 . 14.已知椭圆22195x y +=的左焦点为F ,点P 在椭圆上且在x 轴的上方,若线段PF 的中点在以原点O 为圆心,OF 为半径的圆上,则直线PF 的斜率是_______.15.()sin 5013tan10+=________________.16.如图,圆C (圆心为C )的一条弦AB 的长为2,则AB AC ⋅=______.17.锐角△ABC 中,若B =2A ,则b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8.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的底面边长为3,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6π,则正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________.19.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60°,|a |=2,|b |=1,则|a +2 b |= ______ .20.若函数2()1ln f x x x a x =-++在(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函数()2f x m x =--,m R ∈,且()20f x +≥的解集为[]1,1-(1)求m 的值;(2)若,,a b c ∈R ,且11123m a b c++=,求证239a b c ++≥ 22.△ABC 在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bcosC+csinB .(Ⅰ)求B ;(Ⅱ)若b=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23.在ABC △中,BC a =,AC b =,已知a ,b 是方程22320x x -+=的两个根,且2cos()1A B +=.(1)求角C 的大小;(2)求AB 的长.24.(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已知曲线3:sin x a C y a⎧=⎪⎨=⎪⎩(a 为参数),在以O 原点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124πρθ+=-. (1)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2)过点()1,0M -且与直线l 平行的直线1l 交C 于A ,B 两点,求点M 到A ,B 的距离之积.25.已知(3cos ,cos )a x x =,(sin ,cos )b x x =,函数()f x a b =⋅.(1)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及对称轴方程;(2)当(,]x ππ∈-时,求()f x 单调递增区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A 项中两直线a b ,还可能相交或异面,错误;B 项中两直线a b ,还可能相交或异面,错误;C 项两平面αβ,还可能是相交平面,错误;故选D.2.A解析:A【解析】利用数轴,取,P Q 所有元素,得PQ =(1,2)-. 【名师点睛】对于集合的交、并、补运算问题,应先把集合化简再计算,常常借助数轴或韦恩图处理. 3.C解析:C【解析】分析:利用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概念直接求解判断即可.详解:在A 中,A 与B 是对立事件,故不正确;在B 中,B 与C 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所以不正确;在C 中,A 与D 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但能同时不发生,所以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所以是正确的;在D 中,C 与D 能同时发生,不是互斥事件,所以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定,属于基础题,解答时要认真审题,注意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定义的合理运用,同时牢记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基本概念是解答的基础.4.C解析:C【解析】【分析】由正弦定理结合条件可得tan tan 1B C ==,从而得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而得三角形的形状.【详解】 由正弦定理可知sin sin sin A B C a b c ==,又sin cos cos A B C a b c==, 所以cos sin ,cos sin B B C C ==,有tan tan 1B C ==. 所以45B C ==.所以180454590A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属于基础题.5.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将4种颜色的花种任选2种种在一个花坛中,余下2种种在另一个花坛中,有6种种法,其中红色和紫色的花不在同一个花坛的种数有4种,故所求概率为23,选C. 【考点】古典概型【名师点睛】作为客观题形式出现的古典概型试题,一般难度不大,解答中的常见错误是在用列举法计数时出现重复或遗漏,避免此类错误发生的有效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列举. 6.C解析:C【解析】【分析】先根据前三项的系数成等差数列求n ,再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结果【详解】因为n 前三项的系数为1212111(1)1,,112448n n n n n n C C C C n -⋅⋅∴=+⋅∴-=163418118,0,1,2,82r rr r n n T C x r -+>∴=∴=⋅=,当0,4,8r =时,为有理项,从而概率为636799512A A A =,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以及古典概型概率,考查综合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7.C解析:C【解析】由算法流程图知s =0+12+14+16=1112.选C. 8.C 解析:C【解析】【分析】求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即可.【详解】解:()f x x= 0x ∴≠解得0x ≠()f x ∴的定义域为()(),00,D =-∞+∞,D 关于原点对称. 任取x D ∈,都有()()f x f x x-===, ()f x ∴是偶函数,其图象关于y 轴对称,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的判断,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的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9.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空间中点、线、面位置关系,逐项判断即可.【详解】①若m α,m n ⊥,则n 与α位置关系不确定;②若n α,则α存在直线l 与n 平行,因为m α⊥,所以m l ⊥,则m n ⊥;③当m α⊂,m β,n β⊂,n α时,平面α,β平行;④逆否命题为:若m 与n 垂直于同一平面,则,m n 平行,为真命题.综上,为真命题的是②③④.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中点线面位置关系,熟记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即可求解,属于常考题型.10.A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据已知求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总面积;求出中间一组的频率;利用频率公式求出中间一组的频数.解:设间一个长方形的面积S 则其他十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为4S ,所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总面积为5S 所以中间一组的频率为所以中间一组的频数为160×0.2=3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组的面积除以总面积等于各组的频率.注意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纵坐标是.11.B解析:B【解析】 得到的偶函数解析式为sin 2sin 284y x x ππϕϕ⎡⎤⎡⎤⎛⎫⎛⎫=++=++ ⎪ ⎪⎢⎥⎢⎥⎝⎭⎝⎭⎣⎦⎣⎦,显然.4πϕ=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注意三角函数两种变换的区别,sin 24x πϕ⎡⎤⎛⎫++ ⎪⎢⎥⎝⎭⎣⎦选择合适的ϕ值通过诱导公式把sin 24x πϕ⎡⎤⎛⎫++ ⎪⎢⎥⎝⎭⎣⎦转化为余弦函数是考查的最终目的.12.A解析:A【解析】【分析】运用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表示向量BQ BA AQ =+,CP CA AP =+,再根据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建立关于λ的方程,可得选项.【详解】∵BQ BA AQ =+,CP CA AP =+,∴()()BQ CP BA AQ CA AP AB AC AB AP AC AQ AQ AP ⋅=+⋅+=⋅-⋅-⋅+⋅ ()()2211AB AC AB AC AB AC λλλλ=⋅---+-⋅ ()()232441212222λλλλλλ=---+-=-+-=-,∴12λ=. 故选:A.二、填空题13.【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得因此所求概率为考点:几何概型概率 解析:13【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1220cos,[1,1]112232222333xx x x x x πππππππ≤≤∈-⇒≤≤-≤≤-⇒≤≤-≤≤-或或,因此所求概率为22(1)13.1(1)3-=--考点:几何概型概率 14.【解析】【分析】结合图形可以发现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将线段长度用坐标表示成圆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可进一步求解利用焦半径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则更为简洁【详解】方法1:由题意可知由中位线定理可得设可得联立【解析】【分析】结合图形可以发现,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将线段长度用坐标表示成圆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可进一步求解.利用焦半径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则更为简洁.【详解】方法1:由题意可知||=|2OF OM |=c =, 由中位线定理可得12||4PF OM ==,设(,)P x y 可得22(2)16x y -+=, 联立方程22195x y += 可解得321,22x x =-=(舍),点P 在椭圆上且在x 轴的上方,求得32P ⎛- ⎝⎭,所以212PF k ==方法2:焦半径公式应用解析1:由题意可知|2OF |=|OM |=c =, 由中位线定理可得12||4PF OM ==,即342p p a ex x -=⇒=- 求得3152P ⎛-⎝⎭,所以1521512PF k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途径.15.【解析】【分析】利用弦化切的运算技巧得出然后利用辅助角二倍角正弦以及诱导公式可计算出结果【详解】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思想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计算时要结合角之间的关系选择 解析:1【解析】【分析】 利用弦化切的运算技巧得出()cos103sin10sin 50cos 0sin 5013t 1an10++=⋅,然后利用辅助角、二倍角正弦以及诱导公式可计算出结果.【详解】原式()2sin 1030sin50cos103sin102sin 40cos 40sin50cos10cos10cos10++=⋅==()sin 9010sin80cos101cos10cos10cos10-====.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思想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计算时要结合角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公式化简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16.2【解析】【分析】过点C作CD⊥AB于D可得Rt△ACD中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算出再由向量数量积的公式加以计算可得的值【详解】过点C作CD⊥AB于D则D为AB的中点Rt△ACD中可得cosA==2故答解析:2【解析】【分析】过点C作CD⊥AB于D,可得1 ADAB12==,Rt△ACD中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算出1cos AAC=,再由向量数量积的公式加以计算,可得AB AC⋅的值.【详解】过点C作CD⊥AB于D,则D为AB的中点.Rt△ACD中,1AD AB12==,可得cosA=11,cosAADAB AC AB AC AB AC ABAC AC AC=∴⋅=⋅=⋅⋅==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已知圆的弦长,求向量的数量积.着重考查了圆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等知识,属于基础题.17.【解析】【分析】【详解】因为为锐角三角形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所以解析:2,3)【解析】【分析】【详解】因为ABC∆为锐角三角形,所以0222B AA Bπππ⎧<=<⎪⎪⎨⎪<--<⎪⎩,所以463AAπππ⎧<<⎪⎪⎨⎪<<⎪⎩,所以(,)64Aππ∈,所以sin2cossinb BAa A==,所以(2,3)ba∈.18.或【解析】【分析】做出简图找到球心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解棱锥的高得到两种情况【详解】正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根据公式得到根据题意画出图像设三棱锥的高为hP 点在底面的投影为H 点则底面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解析:334或93 【解析】【分析】做出简图,找到球心,根据勾股定理列式求解棱锥的高,得到两种情况.【详解】正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6π,根据公式得到21642,r r ππ=⇒= 根据题意画出图像,设三棱锥的高为h,P 点在底面的投影为H 点,则2,2,2OP r OA r OH h =====-,底面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AH ,根据正弦定理得到0323sin 60= 3. 在三角形OAH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到()223413h h -+=⇒=或 三棱锥的体积为:13ABC h S⨯⨯ 代入数据得到1313313332⨯⨯⨯=或者1319333 3.324⨯⨯⨯= 3393 【点睛】这个题目考查了已知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求解其中的一些量;涉及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的求法,一般外接球需要求球心和半径,首先应确定球心的位置,借助于外接球的性质,球心到各顶点距离相等,这样可先确定几何体中部分点组成的多边形的外接圆的圆心,过圆心且垂直于多边形所在平面的直线上任一点到多边形的顶点的距离相等,然后同样的方法找到另一个多边形的各顶点距离相等的直线(这两个多边形需有公共点),这样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其外接球的球心,再根据半径,顶点到底面中心的距离,球心到底面中心的距离,构成勾股定理求解,有时也可利用补体法得到半径,例: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三棱锥,可以补成长方体,它们是同一个外接球.19.【解析】【分析】【详解】∵平面向量与的夹角为∴∴故答案为点睛:(1)求向量的夹角主要是应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2)常用来求向量的模解析:【解析】【分析】【详解】∵平面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060,21a b ==,∴021cos601a b ⋅=⨯⨯=.∴2222(2)4(2)444a b a b a a b b +=+=+⋅+=++=故答案为点睛:(1)求向量的夹角主要是应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2) a a a =⋅ 常用来求向量的模.20.【解析】【分析】由函数单调递增可得导函数在区间内大于等于零恒成立根据分离变量的方式得到在上恒成立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的最大值进而得到结果【详解】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令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18【解析】【分析】由函数单调递增可得导函数在区间内大于等于零恒成立,根据分离变量的方式得到22a x x ≥-在()0,∞+上恒成立,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22x x -的最大值,进而得到结果.【详解】函数()21ln f x x x a x =-++在()0,∞+上单调递增 ()210a f x x x '∴=-+≥在()0,∞+上恒成立 22a x x ∴≥-在()0,∞+上恒成立 令()22g x x x =-,0x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14x =时, ()max 18g x = 18a ∴≥,故实数a 的最小值是18本题正确结果:18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函数在区间内的单调性求解参数范围的问题,关键是能将问题转化为导函数的符号的问题,通过分离变量的方式将问题转变为参数与函数最值之间的关系问题.三、解答题21.(1)1;(2)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条件可得()2f x m x +=-,故有0m x -≥的解集为[11]-,,即x m ≤的解集为[11]-,,进而可得结果;(2)根据()111232323a b c a b c a b c ⎛⎫++=++++ ⎪⎝⎭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结果.【详解】 (1)函数()2f x m x =--,m R ∈,故()2f x m x +=-,由题意可得0m x -≥的解集为[11]-,,即x m ≤的解集为[11]-,,故1m =. (2)由a ,b ,R c ∈,且111 123m a b c ++==, ∴()111232323a b c a b c a b c ⎛⎫++=++++ ⎪⎝⎭23321112233b c a c a b a a b b c c =++++++++ 233233692233b c a c a b a a b b c c=++++++≥+=, 当且仅当2332 12233b c a c a b a a b b c c======时,等号成立. 所以239a b 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带有绝对值的函数的值域,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22.(Ⅰ)B=4π(Ⅱ)21+ 【解析】【分析】【详解】(1)∵a=bcosC+csinB∴由正弦定理知sinA=sinBcosC+sinCsinB ①在三角形ABC 中,A=-(B+C)∴sinA=sin(B+C)=sinBcosC+cosBsinC ②由①和②得sinBsinC=cosBsinC而C ∈(0,),∴sinC≠0,∴sinB=cosB又B(0,),∴B=(2) S △ABC 12=ac sin B 24=ac , 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4=a 2+c 2﹣2ac cos4π≥2ac ﹣2ac 22⨯, 整理得:ac 22≤-,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 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121222222⨯=-(22+2=1. 23.120o C =,10c =【解析】 试题分析:解:(1)()()1cos cos cos 2C A B A B π⎡⎤=-+=-+=-⎣⎦,所以120C = (2)由题意得23{2a b ab +==∴222222cos 2cos120AB AC BC AC BC C a b ab =+-⋅⋅=+-=()(22223210a b ab a b ab ++=+-=-= ∴10AB考点:本题考查余弦定理,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应用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关系结合余弦定理来解决问题24.(1)曲线C :2213x y +=,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20x y -+=;(2)1. 【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三角函数平方关系消参数得曲线C 化为普通方程,再根据cos ,sin x y ρθρθ== 将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2)根据题意设直线1l 参数方程,代入C 方程,利用参数几何意义以及韦达定理得点M 到A ,B 的距离之积试题解析:(1)曲线C 化为普通方程为:2213x y +=, 由2cos 124πρθ⎛⎫+=- ⎪⎝⎭,得cos sin 2ρθρθ-=-, 所以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0x y -+=.(2)直线1l 的参数方程为212x y ⎧=-+⎪⎪⎨⎪=⎪⎩(t 为参数),代入2213x y +=化简得:2220t -=, 设,A B 两点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12,t t ,则121t t =-,121MA MB t t ∴⋅==.25.(1) T π= ;26k x ππ=+(k Z ∈). (2) 5(,]6ππ--,[,]36ππ-和2[,]3ππ 【解析】【分析】(1)化简得()1sin 262f x x π⎛⎫=++ ⎪⎝⎭,再求函数的周期和对称轴方程;(2)先求出函数在R 上的增区间为[,36k k ππππ-+] (k Z ∈),再给k 赋值与定义域求交集得解.【详解】解:(1)()23sin cos cos f x a b xx x =⋅=+ 111cos2sin 22262x x x π⎛⎫=++=++ ⎪⎝⎭ 所以()f x 的周期22T ππ==, 令262x k πππ+=+(k Z ∈),即26k x ππ=+(k Z ∈) 所以()f x 的对称轴方程为26k x ππ=+(k Z ∈). (2)令222262k x k πππππ-≤+≤+ (k Z ∈) 解得36k x k ππππ-≤≤+ (k Z ∈),由于(],x ππ∈- 所以当1,0k =-或1时, 得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5,6ππ⎛⎤--⎥⎝⎦,,36ππ⎡⎤-⎢⎥⎣⎦和2,3ππ⎡⎤⎢⎥⎣⎦.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考查三角函数的周期的求法和对称轴的求法,考查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
高考真题数学试卷及答案
![高考真题数学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2dcfd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04.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函数f(x) = x^3 - 3x,则f'(x) = ()A. 3x^2 - 3B. 3x^2 + 3C. x^2 - 3D. x^2 + 3答案:A2. 下列各数中,不是无理数的是()A. √2B. πC. 0.1010010001...D. √(9/16)答案:D3.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分别为1,2,3,则该数列的公差d = ()A. 1B. 2C. 3D. 0答案:B4. 已知复数z = 1 + 2i,则|z| = ()A. 1B. 2C. √5D. 3答案:C5. 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则S3 = a1 + a2 + a3 = ()A. a1q^2B. a1(1 + q + q^2)C. a1(1 - q^3) / (1 - q)D. a1(1 - q^2)答案:B6. 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A. y = x^2B. y = |x|C. y = x^3D. y = x^4答案:C7. 若直角三角形ABC中,∠C = 90°,a = 3,b = 4,则斜边c的长度为()A. 5B. 6C. 7D. 8答案:A8. 已知圆C:x^2 + y^2 - 4x - 6y + 9 = 0,则圆心C的坐标为()A. (2, 3)B. (2, -3)C. (-2, 3)D. (-2, -3)答案:A9. 若直线l的斜率为k,且直线l与x轴的交点为(1, 0),则直线l的方程为()A. y = kx + kB. y = kx - kC. y = -kx + kD. y = -kx - k答案:A10. 已知函数f(x) = e^x - x,则f'(x) = ()A. e^x - 1B. e^x + 1C. e^x - xD. e^x + x答案: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全国高三数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三数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9496b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3.png)
全国高三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若函数f(x) = x^2 - 4x + 3的最小值为m,则m的值为:A. 0B. 1C. 2D. 32. 已知向量a = (3, -1),b = (1, 2),则向量a与b的数量积为:A. 1B. 2C. 3D. 43. 函数y = sin(x) + cos(x)的值域为:A. [-1, 1]B. [-√2, √2]C. [0, 2]D. [1, √2]4.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 2n - 1,求数列的前n项和Sn:A. n^2B. n(n+1)C. n^2 - nD. n^2 + n5. 直线l:2x - y + 3 = 0与直线m:x + 2y - 5 = 0的交点坐标为:A. (1, 2)B. (2, 1)C. (-1, 2)D. (2, -1)6. 已知双曲线方程为x^2/a^2 - y^2/b^2 = 1,其中a > 0,b > 0,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 2x,则a与b的关系为:A. a = 2bB. a = b/2C. b = 2aD. b = a/27. 已知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2 + b^2 = c^2,若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3,则c的值为:A. 2√3B. 3√3C. 6D. 6√38. 已知函数f(x) = x^3 - 3x^2 + 2x,求f'(x):A. 3x^2 - 6x + 2B. 3x^2 - 6x + 3C. 3x^2 - 6x + 1D. 3x^2 - 6x + 49. 已知抛物线方程为y^2 = 4x,求抛物线的焦点坐标:A. (1, 0)B. (0, 1)C. (1, 1)D. (0, 0)10. 已知椭圆方程为x^2/16 + y^2/9 = 1,求椭圆的离心率e:A. 1/4B. √5/4C. √3/2D. 3/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 = 2,公差d = 3,求该数列的第10项a10的值为______。
高考数学试卷及详细答案
![高考数学试卷及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98eb2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f.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 下列函数中,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的是()A. y = x^2B. y = 2x - 1C. y = -x^3D. y = 3x^2 - 2x + 12. 若复数z满足|z - 1| = 2,则复数z的实部a的取值范围是()A. a ≤ 1B. a ≤ 3C. a ≥ 1D. a ≥ 33.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1 = 1,S2 = 3,S3 = 6,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 an = nB. an = n - 1C. an = n^2D. an = n(n + 1)/24. 已知函数f(x) = x^3 - 3x,则f'(x) = ()A. 3x^2 - 3B. 3x^2 + 3C. 3x^2 - 6xD. 3x^2 + 6x5. 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 2x + 1与圆x^2 + y^2 = 4的位置关系是()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在圆内6. 若向量a = (1, 2),向量b = (2, -1),则向量a与向量b的数量积是()A. 5B. -5C. 3D. -37. 已知函数y = log2(x - 1),则函数的定义域是()A. x > 1B. x ≥ 1C. x < 1D. x ≤ 18. 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 = 2,d = 3,则S10 = ()A. 210B. 220C. 230D. 2409. 已知函数f(x) = x^2 - 4x + 4,则f(x)的对称轴是()A. x = 2B. x = -2C. y = 2D. y = -210. 在三角形ABC中,若∠A= 60°,∠B = 45°,则∠C = ()A. 75°B. 120°C. 15°D. 135°11. 已知函数y = |x - 1| + |x + 1|,则函数的最小值是()A. 0B. 1C. 2D. 312. 若等比数列{an}的公比q > 1,且a1 = 1,则数列{an}的第n项an是()A. 2^nB. n^2C. n^3D. n^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3. 若复数z满足|z - 1| = √2,则复数z的实部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13371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0.png)
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 题目内容:已知函数f(x) = ax^2 + bx + c在点x=1取得最小值3,且知道a>0,求a+b+c的值。
答案解析:根据题意,函数f(x) = ax^2 + bx + c在x=1处取得最小值,可以得出f(x)的对称轴为x=-b/2a=1,由此可得b=-2a。
又因为f(1)=3,代入得a+b+c=3。
将b=-2a代入,得到a-2a+c=3,即c=5-a。
由于a>0,所以c>5。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出a+b+c=a-2a+5-a=3,解得a=1,进而得到b=-2,c=4。
所以a+b+c=1+(-2)+4=3。
2. 题目内容:设集合A={x|x^2 < 4},B={x|x < 0},求A∪B的值。
答案解析:集合A表示的是所有满足x^2 < 4的x值的集合,即-2 <x < 2。
集合B表示的是所有小于0的x值的集合。
求A∪B,即求A和B的并集,也就是所有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由于A的范围是-2到2之间,而B是小于0的所有数,因此A∪B的范围是从负无穷到2,即A∪B={x|x < 2}。
3. 题目内容: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3an-1+2(n≥2),求a5的值。
答案解析:根据递推公式an=3an-1+2,我们可以逐步计算数列的前几项。
首先a1=1,然后a2=3a1+2=5,a3=3a2+2=17,a4=3a3+2=53,最后a5=3a4+2=161。
所以a5的值为161。
二、填空题1. 题目内容:若sinθ=0.6,则cosθ的值为______。
答案解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sin^2θ+cos^2θ=1。
已知sinθ=0.6,所以0.6^2+cos^2θ=1,解得cos^2θ=1-0.36=0.64。
由于cosθ的值在-1到1之间,所以cosθ的值为±√0.64=±0.8。
【必考题】数学高考试题(含答案)
![【必考题】数学高考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487333f5335a8102d220b9.png)
一、选择题 1.已知变量 x 与 y 正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 x 3 , y 3.5 ,则由该观测
的数据算得的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 )
A. y 0.4x 2.3
B. y 2x 2.4
C. y 2x 9.5
D. y 0.3x 4.4
2.命题“对任意 x∈R,都有 x2≥0”的否定为( )
调查,通过抽样,获得某年 100 为居民每人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将数据按照
分成 9 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直方图的 的值;
(2)设该市有 30 万居民,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 3 吨的人数,说明理由;
(3)估计居民月用水量的中位数.
23.设函数 f (x) x 1 x 5 , x R .
25.红队队员甲、乙、丙与蓝队队员 A、B、C 进行围棋比赛,甲对 A,乙对 B,丙对 C 各
一盘,已知甲胜 A,乙胜 B,丙胜 C 的概率分别为 0.6 , 0.5 , 0.5 ,假设各盘比赛结果相
互独立. (I)求红队至少两名队员获胜的概率;
(II)用 表示红队队员获胜的总盘数,求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E .
三、解答题
21.某中学拟在高一下学期开设游泳选修课,为了了解高一学生喜欢游泳是否与性别有 关,该学校对 100 名高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如下列联表:
喜欢游 不喜欢游 合
泳
泳
计
男 10
生
女 20
生
合 计
已知在这 100 人中随机抽取 1 人抽到喜欢游泳的学生的概率为 .
(1)请将上述列联表补充完整; (2)并判断是否有 99.9%的把握认为喜欢游泳与性别有关?并说明你的理由; (3)已知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 5 名来自甲班,其中 3 名喜欢游泳,现从这 5 名学生中随机 抽取 2 人,求恰好有 1 人喜欢游泳的概率. 下面的临界值表仅供参考:
高考数学试卷详细答案
![高考数学试卷详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0e310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1.png)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函数f(x) = x^3 - 3x在区间[0, 2]上单调递增,则f(1)的值是:A. -2B. 0C. 2D. 5答案:B解析:函数f(x) = x^3 - 3x的导数为f'(x) = 3x^2 - 3。
要使f(x)在区间[0, 2]上单调递增,需要f'(x) > 0。
解不等式3x^2 - 3 > 0,得到x^2 > 1,即x > 1或x < -1。
在区间[0, 2]上,只有x = 1满足条件,此时f(1) = 1^3 - 31 = -2。
2.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 = 2,公差d = 3,则第10项a10的值是:A. 29B. 31C. 33D. 35答案:C解析: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
代入a1 = 2,d = 3,n = 10,得到a10 = 2 + (10 - 1)3 = 2 + 27 = 29。
3. 若复数z = a + bi(a,b∈R)满足|z| = 1,则复数z的辐角θ的取值范围是:A. (0, π)B. (0, π/2)C. (π/2, π)D. (-π/2, π/2)答案:A解析:复数z的模|z| = √(a^2 + b^2)。
由于|z| = 1,所以a^2 + b^2 = 1。
复数的辐角θ满足0 ≤ θ < 2π。
由于a^2 + b^2 = 1,复数z位于单位圆上,所以θ的取值范围是(0, π)。
4. 下列函数中,是奇函数的是:A. f(x) = x^2B. f(x) = |x|C. f(x) = x^3D. f(x) = e^x答案:C解析:奇函数满足f(-x) = -f(x)。
对于选项A,f(-x) = (-x)^2 = x^2 ≠ -f(x);对于选项B,f(-x) = |-x| = |x| ≠ -f(x);对于选项C,f(-x) = (-x)^3 = -x^3 = -f(x);对于选项D,f(-x) = e^(-x) ≠ -f(x)。
高考数学试卷完整版及答案
![高考数学试卷完整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3ed24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7.png)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已知函数$f(x) = 2^x - 1$,则函数的值域为()。
A. $(-1, +\infty)$B. $[0, +\infty)$C. $(-\infty, 1)$D. $[1, +\infty)$2. 在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2 + b^2 - c^2 = ab$,则角C的度数为()。
A. 30°B. 45°C. 60°D. 90°3. 下列函数中,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的是()。
A. $y = -x^2 + 2x - 1$B. $y = 2^x - 3$C. $y = \log_2(x + 1)$D. $y = \frac{1}{x}$4. 已知数列$\{a_n\}$的通项公式为$a_n = 3^n - 2^n$,则数列的前n项和$S_n$为()。
A. $S_n = 3^n - 2^n$B. $S_n = 3^n - 2^{n+1}$C. $S_n = 2^n - 3^n$D. $S_n = 2^{n+1} - 3^n$5. 已知复数$z = a + bi$($a, b \in \mathbb{R}$)满足$|z - 1| = |z + 1|$,则实数a和b的关系为()。
A. $a = 0$B. $b = 0$C. $a^2 = b^2$D. $a^2 + b^2 = 1$6. 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 $x^2 + y^2 \geq 2xy$B. $\frac{1}{x^2} + \frac{1}{y^2} \geq \frac{2}{xy}$C. $\log_2(x + 1) \leq \log_2(x - 1)$D. $\sin x + \cos x \leq \sqrt{2}$7. 已知函数$f(x) = x^3 - 3x^2 + 4x - 1$,则函数的极值点为()。
高考数学试卷全文答案
![高考数学试卷全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fb282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5.png)
一、选择题1. 【答案】A【解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cos45° = √2/2,故选A。
2. 【答案】B【解析】由二次函数的图像可知,开口向上,顶点坐标为(-1, 2),故选B。
3. 【答案】C【解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a1 + a3 = 2a2,代入已知条件得3 + a3 = 2 × 2,解得a3 = 1,故选C。
4. 【答案】D【解析】根据向量的加法和减法,|AB| = |AC| + |CB|,故选D。
5. 【答案】A【解析】由不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乘以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改变,故选A。
二、填空题6. 【答案】x^2 - 2x - 3【解析】根据因式分解,将x^2 - 2x - 3分解为(x - 3)(x + 1)。
7. 【答案】2π【解析】由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代入r = 2,得C = 2π × 2 = 4π。
8. 【答案】5【解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a1 × a5 = a2 × a4,代入a1 = 2,a2 = 4,得2 × 4 = a2 × a4,解得a4 = 4。
9. 【答案】2【解析】由向量的数量积公式,|AB| × |AC| × cosA = |BC|^2,代入|AB| = 3,|AC| = 4,得3 × 4 × cosA = |BC|^2,解得cosA = 2/3。
10. 【答案】x^2 + 2x + 1【解析】由完全平方公式,(x + 1)^2 = x^2 + 2x + 1。
三、解答题11. 【答案】(1)函数的解析式为y = -2x + 4;(2)当x = 2时,y = 0;(3)函数的图像为一条斜率为-2的直线,经过点(2, 0)。
12. 【答案】(1)函数的解析式为y = x^2 - 4x + 3;(2)对称轴为x = 2;(3)顶点坐标为(2, -1)。
高考数学试题题目及答案
![高考数学试题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2f787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b.png)
高考数学试题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若函数f(x)=x^2-4x+m的图像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 m>4B. m<4C. m≥4D. m≤4答案:B2. 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2an+1,求a5的值。
A. 17B. 33C. 65D. 129答案:A3. 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45°,且过点(1,2),则直线l的方程为:A. y=x+1B. y=x-1C. y=-x+3D. y=-x-1答案:A4. 对于双曲线C:x^2/a^2 - y^2/b^2 = 1(a>0,b>0),若其渐近线方程为y=±(√2)x,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A. √2B. √3C. 2D. 3答案:B5. 已知向量a=(1,2),b=(2,-1),则向量a+2b的模长为:A. √5B. √10C. √17D. √26答案:C6. 函数f(x)=sin(x)+√3cos(x)的最小正周期为:A. 2πB. πC. 2π/3D. π/3答案:B7. 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且满足a^2+b^2=c^2,若a=3,b=4,则c的值为:A. 5B. 6C. 7D. 8答案:A8. 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1,公比为2,求其前5项的和S5。
A. 31B. 32C. 63D. 64答案:B9. 函数f(x)=x^3-3x在区间[-2,2]上的最大值为:A. -2B. 2C. 4D. 8答案:D10. 已知圆C的方程为(x-1)^2+(y-1)^2=9,直线l的方程为y=x+m,若圆C与直线l相切,则m的值为:A. -5B. -3C. 3D. 5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3+a4+a5=15,则S5的值为______。
答案:3012. 函数f(x)=x^2-4x+4的顶点坐标为______。
高三数学试卷真题及解析
![高三数学试卷真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35fa6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1d.png)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已知函数f(x) = x^2 - 4x + 3,则f(x)的图像的对称轴为()A. x = 2B. x = 1C. x = 3D. x = 4解析:函数f(x) = x^2 - 4x + 3是一个二次函数,其标准形式为f(x) = a(x-h)^2 + k,其中(h, k)为顶点坐标。
由f(x) = x^2 - 4x + 3可知,h = 2,k = -1,因此对称轴为x = 2。
答案为A。
2. 在△ABC中,a = 3,b = 4,c = 5,则sinA + sinB + sinC的值为()A. 6B. 8C. 10D. 12解析:根据正弦定理,sinA = a/c,sinB = b/c,sinC = c/a。
代入已知数据,得sinA = 3/5,sinB = 4/5,sinC = 5/3。
因此,sinA + sinB + sinC = 3/5 + 4/5 + 5/3 = 6。
答案为A。
3. 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x^2 + 1 > 0B. x^2 - 1 < 0C. x^2 + 1 < 0D. x^2 - 1 > 0解析:对于任何实数x,x^2总是非负的,因此x^2 + 1 > 0恒成立。
而x^2 - 1< 0表示x在(-1, 1)区间内,x^2 - 1 > 0表示x在(-∞, -1)和(1, +∞)区间内。
因此,正确答案为A。
4. 设复数z = a + bi(a, b∈R),若|z - 1| = |z + 1|,则a + b的值为()A. 0B. 2C. -2D. 4解析:复数z = a + bi,|z - 1| = |a - 1 + bi|,|z + 1| = |a + 1 + bi|。
由|z - 1| = |z + 1|,得(a - 1)^2 + b^2 = (a + 1)^2 + b^2。
展开后简化,得a = 0。
高考数学试题真题及答案
![高考数学试题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f183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2.png)
高考数学试题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若函数\( f(x) = x^2 - 4x + 3 \)在区间\( (1, +\infty) \)上单调递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函数的最小值为2B. 函数的最小值为1C. 函数在\( x = 2 \)处取得最小值D. 函数在\( x = 1 \)处取得最小值答案:C2. 已知向量\( \vec{a} = (3, -2) \)和\( \vec{b} = (2, 1) \),则\( \vec{a} \cdot \vec{b} \)的值为:A. 4B. 2C. -2D. -4答案:B3. 若\( \sin \alpha = \frac{3}{5} \)且\( \alpha \)为锐角,则\( \cos \alpha \)的值为:A. \( \frac{4}{5} \)B. \( \frac{3}{5} \)C. \( -\frac{4}{5} \)D. \( -\frac{3}{5} \)答案:A4. 已知等比数列\( \{a_n\} \)的首项\( a_1 = 2 \),公比\( q = 2 \),则\( a_5 \)的值为:A. 16B. 32C. 64D. 128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5. 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 \frac{x^2}{9} - \frac{y^2}{16} = 1 \),其渐近线方程为\( \pm \frac{4}{3}x \)。
6. 若从5名男生和3名女生中选出3人参加比赛,其中至少有1名女生,则不同的选法共有多少种?答案:307. 函数\( f(x) = \ln(x+1) - x \)在区间\( (0, +\infty) \)上是减函数。
8. 已知\( \tan \theta = \frac{1}{2} \),则\( \sin \theta \cos \theta \)的值为\( \frac{1}{5} \)。
【必考题】数学高考试卷及答案
![【必考题】数学高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4b3b7ab4daa58da0114ab8.png)
【必考题】数学高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若43i z =+,则zz=( ) A .1 B .1-C .4355i + D .4355i - 2.设5sin7a π=,2cos 7b π=,2tan 7c π=,则( ) A .a b c << B .a c b <<C .b c a <<D .b a c <<3.()()31i 2i i --+=( )A .3i +B .3i --C .3i -+D .3i -4.若满足sin cos cos A B C a b c==,则ABC ∆为( ) A .等边三角形 B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D .有一个内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5.如图,12,F F 是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过2F 的直线与双曲线C 交于,A B 两点.若11::3:4:5AB BF AF =,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 .23y x =±B .22y x =±C .3y x =±D .2y x =±6.函数()1ln 1y x x=-+的图象大致为( ) A . B .C .D .7.已知()3sin 30,601505αα︒+=︒<<︒,则cos α为( ) A .31010B .31010-C .43310- D .34310- 8.甲、乙、丙、丁四名同学组成一个4100米接力队,老师要安排他们四人的出场顺序,以下是他们四人的要求:甲:我不跑第一棒和第二棒;乙:我不跑第一棒和第四棒;丙:我也不跑第一棒和第四棒;丁:如果乙不跑第二棒,我就不跑第一棒.老师听了他们四人的对话,安排了一种合理的出场顺序,满足了他们的所有要求,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在老师安排的出场顺序中跑第三棒的人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9.若干年前,某教师刚退休的月退休金为6000元,月退休金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的条形图.该教师退休后加强了体育锻炼,目前月退休金的各种用途占比统计图如下面的折线图.已知目前的月就医费比刚退休时少100元,则目前该教师的月退休金为( ).A .6500元B .7000元C .7500元D .8000元10.已知函数()3sin 2cos 2[0,]2f x x x m π=+-在上有两个零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1,2)B .[1,2)C .(1,2]D .[l,2]11.已知,a b ∈R ,函数32,0()11(1),032x x f x x a x ax x <⎧⎪=⎨-++≥⎪⎩,若函数()y f x ax b =--恰有三个零点,则( )A .1,0a b <-<B .1,0a b <->C .1,0a b >-<D .1,0a b >->12.sin 47sin17cos30cos17-A .3-B .12-C .12D .32二、填空题13.已知曲线ln y x x =+在点()1,1处的切线与曲线()221y ax a x =+++相切,则a= .14.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 在西偏北的方向上,行驶600m 后到达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的方向上,仰角为,则此山的高度________ m.15.若不等式|3|4x b -<的解集中的整数有且仅有1,2,3,则b 的取值范围是 16.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线段11B D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2EF =,现有如下四个结论: AC BE ①⊥;//EF ②平面ABCD ;③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定值;④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为定值,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角α与角β均以Ox 为始边,它们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若1sin 3α=,则cos()αβ-=___________. 18.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2b =,3c =,2C B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19.已知函数sin(2)()22y x ϕϕππ=+-<<的图象关于直线3x π=对称,则ϕ的值是________.20.已知函数()(ln )f x x x ax =-有两个极值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32cos 12sin x y αα=+⎧⎨=-⎩(a 参数),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Ⅰ)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Ⅱ)若直线l 极坐标方程为1sin 2cos θθρ-=,求曲线C 上的点到直线l 最大距离.22.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 ,,D E F 分别为棱,,PC AC AB 的中点,已知,6,8,5PA AC PA BC DF ⊥===.求证:(1)直线//PA 平面DEF ; (2)平面BDE ⊥平面ABC .23.若不等式2520ax x +->的解集是122x x ⎧⎫<<⎨⎬⎩⎭,求不等式22510ax x a -+->的解集.24.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BC 边的中点,将AED ,DCF 分别沿DE ,DF 折起,使得A ,C 两点重合于点M .(1) 求证:MD EF ⊥; (2) 求三棱锥M EFD -的体积.25.已知函数()()2f x x 2a 1x 2alnx(a 0)=-++>.()1求()f x 的单调区间;()2若()f x 0≤在区间[]1,e 上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6.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离心率为63,以椭圆的2个焦点与1个短轴端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2 (1)求椭圆的方程;(2)如图,斜率为k 的直线l 过椭圆的右焦点F ,且与椭圆交与,A B 两点,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截直线1x =5,求直线l 的方程.【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得 :22435z =+=,且:43z i =-,据此有:4343555z i i z -==-. 本题选择D 选项.2.D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所以,,且,所以,,所以,故选D.3.B解析:B 【解析】 【分析】先分别对分子和分母用乘法公式化简,再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即得最后结果.【详解】 由题意得,复数()()()31i 2i 13i i 13i 3i i ii i--+-+⋅-+===----⋅.故应选B【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复数的乘法和除法的运算,乘法的运算和实数的运算类似,只需要记住2i 1=-.除法的运算记住的是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这一个步骤称为分母实数化,分母实数化的主要目的是将分母变为实数,然后将复数的实部和虚部求出来.属于基础题.4.C解析:C 【解析】 【分析】由正弦定理结合条件可得tan tan 1B C ==,从而得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进而得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由正弦定理可知sin sin sin A B Ca b c ==,又sin cos cos A B C a b c==, 所以cos sin ,cos sin B B C C ==,有tan tan 1B C ==.所以45B C ==.所以180454590A =--=. 所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属于基础题.5.A解析:A 【解析】 【分析】设1123,4,5,AB BF AF AF x ====,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求出3x =和a 的值,再利用勾股定理求c ,由by x a=±得到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 【详解】设1123,4,5,AB BF AF AF x ====,由双曲线的定义得:345x x +-=-,解得:3x =,所以12||F F ==c ⇒=因为2521a x a =-=⇒=,所以b =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by x a=±=±.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渐近线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如果题干出现焦半径,一般会用到双曲线的定义,考查运算求解能力.6.A解析:A 【解析】 【分析】确定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计算1x =时的函数值可排除三个选项. 【详解】0x >时,函数为减函数,排除B ,10x -<<时,函数也是减函数,排除D ,又1x =时,1ln 20y =->,排除C ,只有A 可满足.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由函数解析式选择函数图象,可通过解析式研究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等等排除,可通过特殊的函数值,函数值的正负,函数值的变化趋势排除,最后剩下的一个即为正确选项.7.D解析:D 【解析】分析:先求出()cos 30α︒+的值,再把cos α变形为0cos[(30)30]α+-,再利用差角的余弦公式展开化简即得cos α的值. 详解:∵60150α︒<<︒, ∴90°<30α︒+<180°, ∴()cos 30α︒+=-45, ∵c os α=00cos[(30)30]α+-,∴c os α=-453152⨯=, 故选D.点睛:三角恒等变形要注意“三看(看角看名看式)”和“三变(变角变名变式)”,本题主要利用了看角变角,0(30)30αα=+-,把未知的角向已知的角转化,从而完成解题目标.8.C解析:C 【解析】 【分析】跑第三棒的只能是乙、丙中的一个,当丙跑第三棒时,乙只能跑第二棒,这时丁跑第一棒,甲跑第四棒,符合题意;当乙跑第三棒时,丙只能跑第二棒,这里四和丁都不跑第一棒,不合题意.【详解】由题意得乙、丙均不跑第一棒和第四棒,∴跑第三棒的只能是乙、丙中的一个,当丙跑第三棒时,乙只能跑第二棒,这时丁跑第一棒,甲跑第四棒,符合题意;当乙跑第三棒时,丙只能跑第二棒,这里四和丁都不跑第一棒,不合题意.故跑第三棒的是丙.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推理论证,考查简单的合情推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是基础题.9.D解析:D【解析】【分析】设目前该教师的退休金为x元,利用条形图和折线图列出方程,求出结果即可.【详解】设目前该教师的退休金为x元,则由题意得:6000×15%﹣x×10%=100.解得x=800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由条形图和折线图等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属于基础题.10.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利用辅助角公式化简函数为=+-,令,则,所以此()3sin2cos2f x x x m时函数即为.令有,根据题意可知在上有两个解,根据在函数图像可知,.考点:辅助角公式;;零点的判断;函数图像.11.C解析:C 【解析】 【分析】当0x <时,()(1)y f x ax b x ax b a x b =--=--=--最多一个零点;当0x 时,32321111()(1)(1)3232y f x ax b x a x ax ax b x a x b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根据单调性画函数草图,根据草图可得. 【详解】当0x <时,()(1)0y f x ax b x ax b a x b =--=--=--=,得1bx a=-;()y f x ax b =--最多一个零点;当0x 时,32321111()(1)(1)3232y f x ax b x a x ax ax b x a x b =--=-++--=-+-, 2(1)y x a x =+-',当10a +,即1a -时,0y ',()y f x ax b =--在[0,)+∞上递增,()y f x ax b =--最多一个零点.不合题意;当10a +>,即1a >-时,令0y '>得[1x a ∈+,)+∞,函数递增,令0y '<得[0x ∈,1)a +,函数递减;函数最多有2个零点;根据题意函数()y f x ax b =--恰有3个零点⇔函数()y f x ax b =--在(,0)-∞上有一个零点,在[0,)+∞上有2个零点, 如图:∴01b a <-且3211(1)(1)(1)032b a a a b ->⎧⎪⎨+-++-<⎪⎩, 解得0b <,10a ->,310(116,)b a a >>-+∴>-.故选C .【点睛】遇到此类问题,不少考生会一筹莫展.由于方程中涉及,a b 两个参数,故按“一元化”想法,逐步分类讨论,这一过程中有可能分类不全面、不彻底.12.C解析:C 【解析】 【分析】由()sin 473017sin θ=+,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化简即可. 【详解】0000sin 47sin17cos30cos17-sin()sin cos cos 1730173017︒+︒-︒︒=︒ sin17cos30cos17sin 30sin17cos30cos17︒︒+︒︒-︒︒=︒1302sin =︒=.故选C .【点睛】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 (1)一看“角”,通过看角之间的差别与联系,把角进行合理的拆分,从而正确使用公式;(2)二看“函数名称”,看函数名称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使用的公式; (3)三看“结构特征”,分析结构特征,找到变形的方向.二、填空题13.8【解析】试题分析:函数在处的导数为所以切线方程为;曲线的导函数的为因与该曲线相切可令当时曲线为直线与直线平行不符合题意;当时代入曲线方程可求得切点代入切线方程即可求得考点:导函数的运用【方法点睛】解析:8 【解析】试题分析:函数ln y x x =+在(1,1)处的导数为111|1|2x x y x===+=',所以切线方程为;曲线2(2)1y ax a x =+++的导函数的为,因与该曲线相切,可令,当时,曲线为直线,与直线平行,不符合题意;当时,代入曲线方程可求得切点,代入切线方程即可求得.考点:导函数的运用.【方法点睛】求曲线在某一点的切线,可先求得曲线在该点的导函数值,也即该点切线的斜率值,再由点斜式得到切线的方程,当已知切线方程而求函数中的参数时,可先求得函数的导函数,令导函数的值等于切线的斜率,这样便能确定切点的横坐标,再将横坐标代入曲线(切线)得到纵坐标得到切点坐标,并代入切线(曲线)方程便可求得参数.14.1006【解析】试题分析:由题设可知在中由此可得由正弦定理可得解之得又因为所以应填1006考点:正弦定理及运用 解析:【解析】试题分析:由题设可知在中,,由此可得,由正弦定理可得,解之得,又因为,所以,应填.考点:正弦定理及运用.15.【解析】【分析】【详解】由得由整数有且仅有123知解得 解析:(5,7)【解析】 【分析】 【详解】 由|3|4x b -<得4433b b x -+<< 由整数有且仅有1,2,3知40134343b b -⎧≤<⎪⎪⎨+⎪<≤⎪⎩,解得57b <<16.【解析】【分析】对于①可由线面垂直证两线垂直;对于②可由线面平行的定义证明线面平行;对于③可证明棱锥的高与底面积都是定值得出体积为定值;对于④可由两个特殊位置说明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不是定值【详解】对 解析:①②③【解析】 【分析】对于①,可由线面垂直证两线垂直;对于②,可由线面平行的定义证明线面平行;对于③,可证明棱锥的高与底面积都是定值得出体积为定值;对于④,可由两个特殊位置说明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不是定值. 【详解】对于①,由1,AC BD AC BB ⊥⊥,可得AC ⊥面11DD BB ,故可得出AC BE ⊥,此命题正确;对于②,由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两个底面平行,EF 在平面1111D C B A 内,故EF 与平面ABCD 无公共点,故有//EF 平面ABCD ,此命题正确;对于③,EF 为定值,B 到EF 距离为定值,所以三角形BEF 的面积是定值,又因为A 点到面11DD BB 距离是定值,故可得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定值,此命题正确; 对于④,由图知,当F 与1B 重合时,此时E 与上底面中心为O 重合,则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1A AO ∠,当E 与1D 重合时,此时点F 与O 重合,则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1OBC ∠,此二角不相等,故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不为定值,此命题错误.综上知①②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本题通过对多个命题真假的判断,综合考查线面平行的判断、线面垂直的判断与性质、棱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属于难题.这种题型综合性较强,也是高考的命题热点,同学们往往因为某一处知识点掌握不好而导致“全盘皆输”,因此做这类题目更要细心、多读题,尽量挖掘出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另外,要注意从简单的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入手,然后集中精力突破较难的命题.17.【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和关于轴对称所以那么(或)所以【考点】同角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对称关系以及诱导公式常用的一些对称关系包含:若与的终边关于轴对称则若与的终边解析:79-【解析】试题分析:因为α和β关于y 轴对称,所以2,k k Z αβππ+=+∈,那么1sin sin 3βα==,cos cos αβ=-=(或cos cos βα=-=),所以()2227cos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2sin 19αβαβαβααα-=+=-+=-=-. 【考点】同角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对称关系,以及诱导公式,常用的一些对称关系包含:若α与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2,k k Z αβππ+=+∈ ,若α与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2,k k Z αβπ+=∈,若α与β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则2,k k Z αβππ-=+∈.18.【解析】【分析】由已知利用正弦定理二倍角的正弦函数公式可求的值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的值利用二倍角公式可求的值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公式可求的值即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得解【详解】由正弦定解析:16【解析】 【分析】由已知利用正弦定理,二倍角的正弦函数公式可求cos B 的值,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可求sin B 的值,利用二倍角公式可求sin C ,cos C 的值,根据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公式可求sin A 的值,即可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得解. 【详解】2b =,3c =,2C B =,∴由正弦定理sin sin b c B C =,可得:23sin sin B C=,可得:233sin sin22sin cos B B B B==,∴可得:3cos 4B =,可得:sin B ==,∴可得:sin sin22sin cos C B B B ===,21cos cos22cos 18C B B ==-=,()13sin sin sin cos cos sin 84A B C B C B C ∴=+=+=+=,11sin 23221616S bc 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二倍角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解三角形时,有时可用正弦定理,有时也可用余弦定理,应注意用哪一个定理更方便、简捷一般来说 ,当条件中同时出现ab 及2b 、2a 时,往往用余弦定理,而题设中如果边和正弦、余弦函数交叉出现时,往往运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正弦函数再结合和、差、倍角的正余弦公式进行解答.19.【解析】分析:由对称轴得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所以因为所以点睛:函数(A>0ω>0)的性质:(1);(2)最小正周期;(3)由求对称轴;(4)由求增区间;由求减区间解析:6π-. 【解析】分析:由对称轴得ππ()6k k Z ϕ=-+∈,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得2sin π13ϕ⎛⎫+=± ⎪⎝⎭,所以2πππππ()326k k k Z ϕϕ+=+=-+∈,,因为ππ22ϕ-<<,所以π0,.6k ϕ==- 点睛:函数sin()y A x B ωϕ=++(A >0,ω>0)的性质:(1)max min ,y A B y A B =+=-+; (2)最小正周期2πT ω=;(3)由ππ()2x k k ωϕ+=+∈Z 求对称轴;(4)由ππ2π2π()22k x k k ωϕ-+≤+≤+∈Z 求增区间; 由π3π2π2π()22k x k k ωϕ+≤+≤+∈Z 求减区间.20.【解析】令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则在区间上有两个实数根当时则函数在区间单调递增因此在区间上不可能有两个实数根应舍去当时令解得令解得此时函数单调递增令解得此时函数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取得极大值当近于与近于时要使解析:.【解析】()()()2ln 0,'ln 12f x x x ax x f x x ax =->=+-,令()ln 12,g x x ax =+-函数()()ln f x x x ax =-有两个极值点,则()0g x =在区间()0,∞+上有两个实数根,()112'2ax g x a x x-=-=,当0a ≤时,()'0g x >,则函数()g x 在区间()0,∞+单调递增,因此()0g x =在区间()0,∞+上不可能有两个实数根,应舍去,当0a >时,令()'0g x =,解得12x a =,令()'0g x >,解得102x a <<,此时函数()g x 单调递增,令()'0g x <,解得12x a >,此时函数()g x 单调递减,∴当12x a=时,函数()g x 取得极大值,当x 近于0与x 近于+∞时,()g x →-∞,要使()0g x =在区间()0,∞+有两个实数根,则11ln 022g a a ⎛⎫=> ⎪⎝⎭,解得10,2a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02a <<,故答案为102a <<. 三、解答题21.(1)26cos 2sin 60ρρθρθ--+=(22 【解析】 【分析】(1)利用平方和为1消去参数α得到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再利用y sin x cos ρθρθ=⎧⎨=⎩,整理即可得到答案;(2)将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求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加上半径即可得到最大距离. 【详解】(1)由3212x cos y sin αα=+⎧⎨=-⎩,得3212x cos y sin αα-=⎧⎨-=-⎩,两式两边平方并相加,得()()22314x y -+-=, 所以曲线C 表示以()3,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将y sin x cos ρθρθ=⎧⎨=⎩代入得()()22cos 3sin 14ρθρθ-+-=,化简得26cos 2sin 60ρρθρθ--+=所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6cos 2sin 60ρρθρθ--+= (2)由1sin 2cos θθρ-=,得sin 2cos 1ρθρθ-=,即21y x -=,得210x y -+=所以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10x y -+=因为圆心()3,1C 到直线:l 210x y -+=的距离5d ==,所以曲线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最大距离为2d r +=+.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及极坐标方程之间的互化,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属于基础题.22.(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本题证明线面平行,根据其判定定理,需要在平面DEF 内找到一条与PA 平行的直线,由于题中中点较多,容易看出//PA DE ,然后要交待PA 在平面DEF 外,DE 在平面DEF 内,即可证得结论;(2)要证两平面垂直,一般要证明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由(1)可得DE AC ⊥,因此考虑能否证明DE 与平面ABC 内的另一条与AC 相交的直线垂直,由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度,可用勾股定理证明DE EF ⊥,因此要找的两条相交直线就是,AC EF ,由此可得线面垂直.【详解】(1)由于,D E 分别是,PC AC 的中点,则有//PA DE ,又PA ⊄平面DEF ,DE ⊂平面DEF ,所以//PA 平面DEF .(2)由(1)//PA DE ,又PA AC ⊥,所以DE AC ⊥,又F 是AB 中点,所以132DE PA ==,142EF BC ==,又5DF =,所以222DE EF DF +=,所以DE EF ⊥,,EF AC 是平面ABC 内两条相交直线,所以DE ⊥平面ABC ,又DE ⊂平面BDE ,所以平面BDE ⊥平面ABC . 【考点】线面平行与面面垂直.23.132x x ⎧⎫-<<⎨⎬⎩⎭【解析】 【分析】由不等式的解集和方程的关系,可知12,2是方程520ax x +-=的两根,利用韦达定理求出a ,再代入不等式22510ax x a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 【详解】解:由已知条件可知0a <,且方程520ax x +-=的两根为12,2;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55221a a⎧-=⎪⎪⎨⎪-=⎪⎩解得2a =-.所以原不等式化为2530x x +-<解得132x -<< 所以不等式解集为132x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以及利用韦达定理求值. 24.(1)见解析;(2)13【解析】 【分析】(1)在正方形ABCD 中,有AB AD ⊥,CD BC ⊥,在三棱锥M DEF -中,可得MD MF ⊥,MD ME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MD ⊥面MEF ,则MD EF ⊥; (2)由E 、F 分别是AB 、BC 边的中点,可得1BE BF ==,求出三角形MEF 的面积,结合()1及棱锥体积公式求解. 【详解】 (1)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AB AD ⊥,CD BC ⊥,∴在三棱锥M DEF -中,有MD MF ⊥,MD ME ⊥,且ME MF M ⋂=,MD ∴⊥面MEF ,则MD EF ⊥;(2)解:E 、F 分别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AB 、BC 边的中点, 1BE BF ∴==,111122MEF BEF S S ∴==⨯⨯=,由(1)知,111123323M DEF MEF V S MD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的应用,考查棱锥体积的求法,是中档题.25.(1)见解析; (2)2e 2ea 2e 2-≥-.【解析】 【分析】()1求函数的导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和导数之间的关系,即可求()f x 的单调区间;()2若()0f x ≤在区间[]1,e 上恒成立,则只需求出()f x 的最大值即可,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详解】()()()21f x x 2a 1x 2alnx(a 0)=-++>.()()()()22x 2a 1x 2a2x 1x a f'x (x 0)xx-++--∴==>,由得1x a =,2x 1=,当0a 1<<时,在()x 0,a ∈或()x 1,∞∈+时 ,在()x a,1∈时,()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0,a 和()1,∞+,单调减区间是()a,1;当a 1=时,在()x 0,∞∈+时,()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0,∞+;当a 1>时,在()x 0,1∈或()x a,∞∈+时,在()x 1,a ∈时.()f x ∴的单调增区间是()0,1和()a,∞+,单调减区间是()1,a .()2由()1可知()f x 在区间[]1,e 上只可能有极小值点, ()f x ∴在区间[]1,e 上的最大值在区间的端点处取到,即有()()f 112a 10=-+≤且()()2f e e 2a 1e 2a 0=-++≤,解得2e 2ea 2e 2-≥-.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e 2ea 2e 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单调性和导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将不等式恒成立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6.(1)22162x y +=;(2)2y x =-或2y x =-+.【解析】 【分析】(1)根据椭圆的离心率,三角形的面积建立方程,结合a 2=b 2+c 2,即可求椭圆C 的方程;(2)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联立,利用韦达定理表示出12x x +及12x x ⋅,结合弦的长度为5即可求斜率k 的值,从而求得直线方程.【详解】解:(1)由椭圆()222210x y a b a b +=>>6得6c =,3b =. 由2122223S c b a =⋅⋅==6a = 2b =22162x y +=. (2)解:设直线():2AB l y k x =-,()11,A x y ,()22,B x y ,AB 中点()00,M x y .联立方程()222360y k x x y ⎧=-⎨+-=⎩得()222213121260k x k x k +-+-=, 2212122212126,1313k k x x x x k k -+==++.()22122261113k AB k x x k+=+-=+. 所以202613k x k=+,点M 到直线1x =的距离为22022316111313k k d x k k-=-=-=++. 由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截直线1x =22222AB d ⎛⎛⎫-= ⎪ ⎝⎭⎝⎭,所以()222222213113132k k k k ⎤+⎛⎫⎛⎫-⎥-= ⎪ ⎪ ⎪++⎢⎥⎝⎭⎝⎭⎣⎦, 解得1k =±,所以直线l 的方程为2y x =-或2y x =-+.【点睛】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联立直线与椭圆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整理出12x x +及12x x ⋅,代入弦长公式AB =,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高考真题数学答案及解析
![高考真题数学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306df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6.png)
高考真题数学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题目:若函数f(x) = ax^2 + bx + c在点x=2处取得极小值,且已知f(1)=3,f(3)=15,则a的值为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函数f(x) = ax^2 + bx + c在x=2处取得极小值,所以f'(x)在x=2处为0。
首先求导数f'(x) = 2ax + b。
将x=2代入得到4a + b = 0。
又已知f(1)=3,f(3)=15,将x=1和x=3分别代入原函数得到两个方程:a + b + c = 3和9a + 3b + c = 15。
联立这三个方程解得a=1,b=-2,c=4。
所以a的值为1。
2. 题目:设集合A={x|x=2n, n∈Z},B={x|x=2n+1, n∈Z},则A∪B的元素个数为____。
解析:集合A表示所有偶数的集合,集合B表示所有奇数的集合。
由于整数集包括所有的偶数和奇数,所以A∪B就是整个整数集。
因此,A∪B的元素个数为无穷多个。
3. 题目:已知三角形ABC中,∠A=90°-∠B,AB=AC,点D为BC中点,连接AD,若∠BAD=15°,则∠BAC的度数为____。
解析:由于AB=AC,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45°。
又因为∠A=90°-∠B,所以∠B=45°。
由于点D为BC中点,AD为中线,所以AD=BD=CD。
又因为∠BAD=15°,所以∠DAC=∠BAC-∠BAD=45°-15°=30°。
因此,∠BAC的度数为30°。
二、填空题1. 题目: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2,公差d=3,求S10的值为____。
解析: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n/2 * (2a1 + (n-1)d)。
将n=10,a1=2,d=3代入公式得:S10 = 10/2 * (2*2 + (10-1)*3) = 5 * (4 + 27) = 5 * 31 = 1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C.
D.
二、填空题
13.设 是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且 ,则
14.在 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 , ,b=1,则 _____________
15. 的内角 的对边分别为 .若 ,则 的面积为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y=sinx(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举的反例要否定增函数,可以取一个分段函数,使得f(x)>f(0)且(0,2]上是减函数.
详解:令 ,则f(x)>f(0)对任意的x∈(0,2]都成立,但f(x)在[0,2]上不是增函数.
又如,令f(x)=sinx,则f(0)=0,f(x)>f(0)对任意的x∈(0,2]都成立,但f(x)在[0,2]上不是增函数.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解不等式2x2-5x-3≥0可得x≤- 或x≥3,题目可以转化为找x≤- 或x≥3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条件,依次分析选项即可得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解不等式2x2-5x-3≥0可得x≤- 或x≥3,则2x2-5x-3≥0⇔x≤ 或 ,所以可以转化为找x≤- 或x≥3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7. ________________.
18.能说明“若f(x)>f(0)对任意的x∈(0,2]都成立,则f(x)在[0,2]上是增函数”为假命题的一个函数是__________.
19.已知四棱锥 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四棱锥的各个顶点都在球 的球面上,则球 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_.
20.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其比为3:4:5,又最小数加上1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那么原三个数是
解析:
【解析】
【分析】
本题首先应用余弦定理,建立关于 的方程,应用 的关系、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求解,本题属于常见题目,难度不大,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数学式子的变形及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
【详解】
由余弦定理得 ,
所以 ,
即
解得 (舍去)
所以 ,
【点睛】
本题涉及正数开平方运算,易错点往往是余弦定理应用有误或是开方导致错误.解答此类问题,关键是在明确方法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公式,细心计算.
又由函数 在 上有两个极值点,
则 ,即 在 上有两解,
即 在在 上有不等于2的解,
令 ,则 ,
所以函数 在 为单调递增函数,
所以 且 ,
又由 在 上单调递增,则 在 上恒成立,
即 在 上恒成立,即 在 上恒成立,
即 在 上恒成立,
又由函数 在 为单调递增函数,所以 ,
综上所述,可得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将数学知识与时政结合,主要考查推理判断能力.题目有一定难度,注重了基础知识、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求得 的值,再由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记事件A表示“第一次正面向上”,事件B表示“第二次反面向上”,
则P(AB)= ,P(A)= ,∴P(B|A)= = ,故选C.
(2)最小正周期 ;(3)由 求对称轴;(4)由 求增区间;由 求减区间.
17.【解析】【分析】利用弦化切的运算技巧得出然后利用辅助角二倍角正弦以及诱导公式可计算出结果【详解】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思想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计算时要结合角之间的关系选择
解析:
【解析】
【分析】
A.x轴对称B.原点对称C.y轴对称D.直线 对称
10.已知函数 在 上有两个极值点,且 在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A. 0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12.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 为函数 的导函数,下列数值排序正确是()
16.【解析】分析:由对称轴得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详解:由题意可得所以因为所以点睛:函数(A>0ω>0)的性质:(1);(2)最小正周期;(3)由求对称轴;(4)由求增区间;由求减区间
解析: .
【解析】
分析:由对称轴得 ,再根据限制范围求结果.
详解:由题意可得 ,所以 ,因为 ,所以
点睛:函数 (A>0,ω>0)的性质:(1) ;
则 ,选A.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已知新运算 的意义就是取得 中的最小值,
因此函数 ,
只有选项 中的图象符合要求,故选A.
3.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 ,所以充分性成立; 满足 ,但不满足 ,必要性不成立,所以选A.
考点:充要关系
4.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 ,选B.
【考点】复数的运算,复数的概念
【详解】
由余弦定理 得 ,即 ,解得 或 (舍去).故填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余弦定理求三角形的边,属于中档题.
15.【解析】【分析】本题首先应用余弦定理建立关于的方程应用的关系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求解本题属于常见题目难度不大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数学式子的变形及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详解】由余弦定理得所以即解得(舍去
(1)直线 平面 ;
(2)平面 平面 .
25.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AB、BC边的中点,将 , 分别沿DE,DF折起,使得A,C两点重合于点M.
(1)求证: ;
(2)求三棱锥 的体积.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不妨设 ,,
令 为 外接圆半径,在三角形SAB中,SA=SB=3,AB=4,则cos ,
∴sin ,∴ ,∴ ,又OF= ,
可得 ,
计算得, ,
所以 .
故答案为
【点睛】
三、解答题
21.已知 且 ,求函数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2.已知菱形 的顶点 , 在椭圆 上,对角线 所在直线的斜率为 .
( )当直线 过点 时,求直线 的方程.
( )当 时,求菱形 面积的最大值.
23.已知函数 .
(1)若函数 ,求 的极值;
(2)证明: .
(参考数据: )
24.如图,在正方体 中, 是 的中点, , , 分别是 , , 的中点.求证:
解析:
【解析】
【分析】
先还原几何体,再从底面外心与侧面三角形 的外心分别作相应面的垂线交于O,即为球心,利用正弦定理求得外接圆的半径,利用垂径定理求得球的半径,即可求得表面积.
【详解】
由该四棱锥的三视图知,该四棱锥直观图如图,
因为平面 平面 ,连接AC,BD交于E,过E作面ABCD的垂线与过三角形ABS的外心作面ABS的垂线交于O,即为球心,连接AO即为半径,
成绩公布后,三人成绩互不相同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三人按成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
A.甲、乙、丙B.乙、甲、丙
C.丙、乙、甲D.甲、丙、乙
7.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两次,在第一次正面向上的条件下,第二次反面向上的概率为()
A. B. C. D.
8.函数 的图象是( )
A. B.
C. D.
9.函数 的图象关于( )
【考点】几何概型
【名师点睛】这是全国卷首次考查几何概型,求解几何概型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测度”,常见的测度有长度、面积、体积等.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利用逐一验证的方法进行求解.
【详解】
若甲预测正确,则乙、丙预测错误,则甲比乙成绩高,丙比乙成绩低,故3人成绩由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若乙预测正确,则丙预测也正确,不符合题意;若丙预测正确,则甲必预测错误,丙比乙的成绩高,乙比甲成绩高,即丙比甲,乙成绩都高,即乙预测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条件概率的计算,其中解答中认真审题,熟记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8.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通过 ,和函数f(x)>0恒成立排除法易得答案A.
【详解】
,可得f(0)=1,排除选项C,D;
由指数函数图像的性质可得函数f(x)>0恒成立,排除选项B,
利用弦化切的运算技巧得出 ,然后利用辅助角、二倍角正弦以及诱导公式可计算出结果.
【详解】
原式 .
故答案为: .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三角恒等变换思想求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在计算时要结合角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公式化简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18.y=sinx(答案不唯一)【解析】分析:举的反例要否定增函数可以取一个分段函数使得f(x)>f(0)且(02]上是减函数详解:令则f(x)>f(0)对任意的x∈(02]都成立但f(x)在[02]上不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求得函数的导数 ,根据函数 在 上有两个极值点,转化为 在 上有不等于 的解,令 ,利用奥数求得函数的单调性,得到 且 ,又由 在 上单调递增,得到 在 上恒成立,进而得到 在 上恒成立,借助函数 在 为单调递增函数,求得 ,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由题意,函数 ,
可得 ,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运算及复数的概念,是一道基础题目.从历年高考题目看,复数题目往往不难,一般考查复数运算与概念或复数的几何意义,也是考生必定得分的题目之一.
5.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这是几何概型问题,班车每30分钟发出一辆,到达发车站的时间总长度为40,等车不超过10分钟的时间长度为20,故所求概率为 ,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