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漫与外国动漫的对比研究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7a29e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3.png)
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东西方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比较,通过对创作理念、视觉风格、故事结构、角色设计和美学价值观的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文化背景下动画电影的差异和共同点。
在创作理念比较中,东方动画注重情感表达和教育意义,而西方动画更注重幽默和娱乐性。
视觉风格对比中,东方动画追求细腻唯美,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创意和技术表现。
故事结构和角色设计方面,两者在叙事方式和人物塑造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美学价值观比较中,东方动画强调自然、和谐和传统美,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个性、创新和现代审美。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东西方动画之间的文化差异,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东西方动画电影美学风格比较研究、引言、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创作理念比较、视觉风格对比、故事结构对比、角色设计比较、美学价值观比较、结论、总结比较结果、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东方动画电影以日本动画为代表,注重细腻的画面描绘、复杂的角色塑造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常常融入日本传统文化元素和哲学思想。
而西方动画电影以迪士尼为代表,追求色彩鲜明的画面、简洁直观的故事情节和明快幽默的表现方式,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乐观豁达和幽默风格。
通过比较研究东西方动画电影的创作理念、视觉风格、故事结构、角色设计和美学价值观,可以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创作特色,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丰富全球动画电影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1.2 研究意义通过比较东西方动画电影的创作理念,可以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东方动画电影在表现人物情感和描绘自然环境方面往往更加细腻和含蓄,注重内心世界的表达;而西方动画电影则更注重动作场面的表现和角色之间的冲突,更加直接和生动。
通过比较不同的创作理念,可以拓展我们对动画艺术的认识,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比较东西方动画电影的视觉风格、故事结构、角色设计和美学价值观,可以揭示不同文化对于美学的追求和价值取向。
关于中外动漫差异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中外动漫差异的研究性学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36d2e8971fe910ef12df814.png)
中外动画差异对比研究【注意事项】一.本文仅供参考,如需引用请注明原作者“魇蝶”。
二.本文上传时将有关作者及组员真实信息的部分进行了删改,因此“活动安排”和“人员分工”的部分仅提供格式,请诸位见谅。
三.本篇研究性学习报告制作于2013年6月,由于信息的时效性,文章中的部分信息可能已过时,请诸位阅读时注意,谢谢。
【研究过程】一.活动方向及目的通过对中外动漫的对比,找出中外动漫各自的优势于不足,吸取外国动漫适合于我国动漫的长处,努力改正国产动漫的缺点,规划我国动漫日后的发展道路,使中国动漫能重新焕发生机,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
二.活动安排三.人员分工内容编写工作:问卷调查工作:网络问卷调查工作:资料查询工作:四.获取资料方式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很遗憾没能与中国动漫制作人员取得联系,因此,本次研究性学习获取资料主要为问卷调查和网上查询两种方式,其中网上查询主要包括网上查询资料、向网民资讯和网上投票三种方式;调查问卷和网络问卷的题目以及统计结果请参见附页。
【摘要】在当今社会,观看动画以成为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中国动画在国际上原本也是一类深受观众喜爱的动画。
然而,近年来,国产动画却由于种种原因,已逐渐失去人们支持与喜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已远不如从前。
相反,以日本、美国动画为首的外国动画如今却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欢迎。
本文通过介绍“中外动画差异”的相关知识,主要围绕对比研究中外动画的差异性这个话题浅谈了一下笔者的看法,希望能通过此找到中国动画的不足,使中国动画能重新焕发生机,以全新的面貌立足于世界。
【前言】一.研究中外动漫差异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观看动漫以成为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
动漫不仅是一种适合于广大群众的艺术形式,而且其包含着一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和展示了该国家一定的科技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动漫愈发受到人们的欢迎。
以日本、美国动漫为首的外国动漫风靡与世界,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喜爱;然而国产动漫却由于种种原因,较不受人们认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已远不及外国动漫。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65437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2.png)
对中国动画文化的启示
文化传承与创新
外国动画在传承本国文化的同时,不断 创新和发展。中国动画应注重文化传承 与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 融入现代元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 画作品。
VS
总结词
中外动画在故事创作上各具特色,中国更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
详细描述
中国动画在故事创作上常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讲述富有民族特色的传说和历史故 事。而外国动画则更倾向于创作具有新颖创意和现代感的剧情,涉及题材广泛。
文化层面的比较
总结词
中外动画在文化内涵方面各有千秋,反映了各自的民族特色。
详细描述
中国动画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中华美德和价值观。而外国动画则更多地展现其民族文化和传统,形 成独特的地域特色。这种文化差异使得中外动画在全球市场上各具吸引力。
国际视野与多元文化融合
外国动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融合不同文 化元素。中国动画可以借鉴这种多元文化 融合的方式,拓宽创作思路,让作品更具 国际竞争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传承民族精神
中国动画注重传承民族精神,弘扬爱 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如《熊出 没》系列中的环保主题和反贪腐情节 。
独特的美术风格
鲜明的色彩运用
中国动画在色彩运用上注重鲜明 、对比度高的特点,如《大闹天 宫》中的丰富色彩和《黑猫警长 》中的警匪元素。
丰富的画面表现力
中国动画在画面表现力上注重细 节和情感表达,如《猪八戒吃西 瓜》中的幽默诙谐和《葫芦兄弟 》中的情感渲染。
04
中国动画的未来发展
技术的创新与提升
3D技术
中美动漫产业比较研究
![中美动漫产业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9991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4.png)
中美动漫产业比较探究引言:动漫作为一种受到全球青少年和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形式,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产业。
在中国和美国两个最大的动漫市场中,这种产业进步迅速,并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文化输出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通过比较中美两国动漫产业的进步历程、市场规模、影响力和产业链,探讨两国之间的异同以及互相之间的借鉴意义。
一、进步历程中国的动漫产业起步较晚,主要在改革开放之后的80时期开始兴起。
当时,中国的动漫产业主要是通过引进外国作品和制作少许本土动漫片。
直到20世纪90时期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国内市场对动漫的需求增加,中国的动漫产业开始迅速进步。
随后,中国的动漫产业经历了一段高速进步期,在技术、内容和市场等方面迎来了一系列冲破。
与此相比,美国的动漫产业在20世纪初就开始进步,并逐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
早在上世纪30时期,美国就出现了迪士尼等一批世界著名的动漫公司,这些公司为美国的动画工业建立了坚实基础。
通过多年的积累和进步,美国的动漫产业在技术、内容和市场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的漫画产业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作品的杰出品质和文化奇特性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标产业。
二、市场规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动漫市场之一,也是世界上动画电影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依据中国文化旅游产业探究院发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动漫产业总规模达到了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7%。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和青少年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的动漫市场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美国的动漫市场规模更加巨大。
依据美国制片人协会的数据,2019年美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了307亿美圆。
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画制片国家,仍是全球最大的动画消费市场。
美国的动漫市场在技术、产业链和文化输出等方面具有综合实力,并持续创设了浩繁全球著名的动漫作品。
三、影响力中国的动漫产业在传统文化方面表现突出。
中国的动漫作品屡屡以古代神话、历史听说和传统文学作为题材,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形成奇特的艺术风格。
中西方动漫美学差异比较
![中西方动漫美学差异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4f075187ec3a87c24028c408.png)
审美的差异性——中西方动漫产业的比较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首先就具有审美价值。
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思维美学形态和视听美学形态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构成了动漫艺术美学的基本形态。
人们通过不同的动漫艺术类别,分别传达的不同的视觉享受,赋予作品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并产生审美的快感。
一、动漫产业及现状动漫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许多发达国家所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重。
一部《狮子王》投资4500万美元,其获得收益是8000多万美元,己经大大超过一般影视电影所带来的收益。
可在当今世界上,真正称得上的动漫大国的又屈指可数了,而美国和日本又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是东西方动画产业的代表。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是动漫产业的大国,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生产的动漫产品的数量之多,还因为动漫产业在它们的社会中得到的高度认可,动漫文化已经成为这两个国家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观看动画片的人群在不断扩大,由开始的父母孩子去观看,变成了从儿童到青年,甚至到中老年的庞大观众群。
每一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动画片成为参与角逐的重头戏。
美国的迪斯尼动画公司,已获得了30几座奥斯卡奖。
这是美国动画繁盛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美国,除了迪斯尼,还有梦工厂、华纳、福克斯兄弟等公司积极研发制作动画片,每个公司都有庞大的工作团队,他们在一起办公,使用先进的3D软件和高科技手段进行制作。
每个公司都能在短期内制作出一部高质量的动画片。
日本的动漫产业也是非常发达,已成为其第三大产业。
总之,日美两国的动画产业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二、以迪斯尼为代表的西方动漫迪斯尼是美国历史最悠久、取得成就最大的动画公司了,小时候,那个可爱的米老鼠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轻快的音乐、幽默而夸张的语言,至今使人难以忘怀。
纵观迪斯尼动画的发展历程,似乎可以看到它的动画创作已经形成了一个自己的模式,利用周围的文化,加入自己的创作理念,经过加工再创作,创造出不同效果的具有强烈美国味的动画影片。
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
![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https://img.taocdn.com/s3/m/8c926130453610661ed9f4ca.png)
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比较导 语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电影也水涨船高。
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潜伏与发展之后,中国的动漫电影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人们眼前,吸引了大批的观众。
动漫电影的发展有了新的趋势,但是中国国内的动漫电影与国外的动漫电影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种差距产生了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的对比。
本文基于国内受众的视角,对国产动漫电影与国际动画电影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对比找出国内动漫电影的发展建议,促进国内动漫电影的进一步发展。
一、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优劣势我国国产动漫的发展有自己的优势。
在当今社会有了较大的发展。
然而,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劣势。
这与电影事业的发展史有极大关系。
(一)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优势从2015年中国的动漫电影《大圣归来》获得了9.56亿的票房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动漫电影出现在人们的眼见,比如《大鱼海棠》、《大护法》、《小门神》、《十万个冷笑话》等。
这些国产动漫电影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从目前我国观众的反馈来看,动漫电影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大一部分受众的认可。
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到2018年,我国的动漫电影的数量和质量都在发生变化。
其票房情况如下图所示:(图片来源于豆丁网《2015-2016 国产动漫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到2018年间国产动漫的上映数量如下: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发现国产动漫在制作数量方面有所下降,但是整体上看电影的质量却在不断地上升。
2018年暑期25部国产动漫电影相继在各大影院上0 102030403930 10 2016-2018年上映数量上映数量线,最多的一天有4部动画电影上线。
在整个动漫电影的发展领域,国产电影占据了64%的比例。
我国国产动漫电影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我国动漫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国产动漫电影业的繁荣。
有了一大批电影制作公司。
像彩条屋影业、若森数字、其欣然数码、友梦文化等主打动漫的公司,同时还有阿里影业、万达影视、五洲发行、光线传媒、聚合影联、寰亚发行等公司参与一些相关的项目。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
![浅谈动画: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52926565a8102d276a22fb1.png)
创建品牌文化
• 综观任何一个世界名牌,其背后都凝聚着 文化的积淀。“迪斯尼”不意味着塑造人 物形象或主题公园,而是意味着天伦之乐; 玛莎·斯特恩不意味着一份杂志或一场电视 节目,而是意味着充满魅力的好品位;NBA 不意味着几个高个子以高命中率的身手往 篮里扣球,而是意味着敏捷、都市风尚和 街头生活。
精品
中国动画
精品
起 风 了
冰 雪 奇 缘
精品
文化前言传承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 在这历史长河中有着许多的历史故事、 文化元素,但是我们做不出像《功夫熊 猫》、《埃及王子》、《花木兰》等这 样的动画大片,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 反而我们的文化为别人所用,像功夫熊 猫的中国元素、花木兰的历史故事等一 些国特有的文化别外国所用,再返回 来向我们展示。
• 日本的动漫产业基地没有规模,他们的产业基地不像我们 的产业这么壮观,像五星级宾馆一样,但他们的小房间可 以做出大制作,他们非常注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而 国内目前动漫产业只注意最后产品的结果,
精品
与大众心理接轨
• 专家认为,动漫是靠故事来塑造形象,是幽默、 虚拟、人性化的东西,动漫故事是离奇的;儿童 的动画片对其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有帮助。
精品
《三个和尚》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 部动画的脍炙人口程度已经无须多说了。
精品
《三个和尚》
人物造型:在传统的唯美上有了很大突破,简单的线条 勾勒令人耳目一新。 配乐:而作为一部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句台词的影片,其 中的配乐就大显功力了,至今都能在音乐会上听到其中 插曲音乐的演奏,甚至还有为此故事作的流行歌曲睐。 人物设计造型:更是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个性,寥寥 几笔就完全表现出了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既具有幽默 感,又给人以朴拙、善良的美感。 场景造型上:参考了一些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如绘有 山、水、庙的大全景具有水墨山水画造型的味道,影片 还把西方动画片的现代漫画表现手法,巧妙地结合并融 化在民族风格之中。 生动活泼的画面形象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中国动漫与外国动漫的对比研究
![中国动漫与外国动漫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ded743f90f76c661371abe.png)
中国动漫与外国动漫的对比研究组长:刘克纯(高三3班)组员:张弋驰、楮佳、姜欢欢指导老师:王建玲1.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
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中国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
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
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
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使中国动画事业到达了一个高峰。
将中国的传统艺术应用到动画中来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需要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制作长篇动画的能力,而且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动画主要是在电影院播放,人们对动画的了解很浅甚至根本不知道,就更别提参与到动画制作中来了,这也是当时制约我国动漫事业向更快更好更全面的方向发展的一大因素。
3.中国文革时期(1966年到1977年)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中国文化大革命。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387cd5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1.png)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随着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不断增加,中美两国的动画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中美动画电影在剧情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两国文化的不同,还体现了两国对动画艺术和故事叙事的不同理解和认知。
本文将从故事主题、角色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对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进行研究。
一、故事主题
中美动画电影的故事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国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强调,如《大鱼海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影片,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了家庭、友情、忠诚等价值。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更多地强调了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和团队合作,如《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等影片,更多地关注了个人的成长和探索。
二、角色塑造
在中美动画电影中,角色塑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往往可以看到更加传统的角色形象,如忠诚勇猛的英雄、贤良淑德的女性、疼爱家庭的父母等。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角色形象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角色的性格特点更加丰富,如《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朱迪、狐狸尼克等,都展现了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三、情节发展
在情节发展上,中美动画电影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中国动画电影往往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情节的渲染,如《大圣归来》中孙悟空与唐僧师徒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对人性的探讨等。
而美国动画电影更加注重冒险与惊险的情节发展,如《冰雪奇缘》中的冒险旅程和战胜邪恶的故事情节。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也更加突出,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欢乐和娱乐。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b7697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a.png)
中外动画比较分析动画是一种通过连续显示静态图像来呈现动态效果的艺术形式。
在全球范围内,中外动画一直以来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本文将对中外动画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首先,中外动画在创作风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动画注重表现传统文化,倾向于使用手绘技术和传统水墨画风格。
例如,《大闹天宫》和《老鼠爱大米》等中国动画作品,都尽可能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现实主义和幻想主义的结合,通常采用计算机生成图像和三维动画技术,如迪斯尼和皮克斯的作品《狮子王》和《玩具总动员》。
其次,在受众群体上,中外动画的目标群体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更多地面向中国国内观众,尤其是儿童观众。
中国动画的内容普遍偏向于教育和娱乐,力求在娱乐中传递正能量,例如《小猪佩奇》和《喜羊羊与灰太狼》。
而西方动画则更加注重全球市场,旨在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迪斯尼和皮克斯的作品通常具有更多的情感和成长主题,可以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
例如,《冰雪奇缘》和《飞屋环游记》。
另外,在动画行业的发展上,中外动画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西方动画产业发达,技术实力强大,投资规模庞大,例如迪斯尼和皮克斯等动画制作公司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先进的技术设备。
而中国动画产业相对较为薄弱,制作水平和市场影响力都有待提高。
然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动画开始崭露头角,如《大鱼海棠》和《白蛇:缘起》等。
最后,在主题和故事性上,中外动画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更注重教育和传统文化,而西方动画更注重情感和成长主题。
中国动画通常具有浓厚的寓意和道德教育,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传递正面价值观。
而西方动画虽然也有教育意义,但更加注重情感和个人成长。
例如,《头脑特工队》和《寻梦环游记》等西方动画作品,通常通过角色成长和情感冲突展现主题。
总体而言,中外动画在创作风格、受众群体、产业发展和主题故事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方动画更注重传统文化和教育,面向国内儿童观众,而西方动画更注重全球市场,面向不同年龄段观众。
中美动漫产业比较研究
![中美动漫产业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c76eb0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c.png)
中美动漫产业比较研究动漫是一种集绘画、摄影、影像、音频和文字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它以连续的绘画、图像和声音的表现形式生动地描绘了人们的思想、情感、生活和想象。
在中美两国,动漫产业发展迅猛,并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中美动漫产业进行比较研究。
一、历史背景中美两国的动漫产业发展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
在美国,动画短片开始盛行于20世纪初期,主要以幽默和喜剧为主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美国动漫发展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包括好莱坞的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剧集。
而在中国,动漫的发展开始比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才开始引进日本动漫,使得中国动漫产业开始发展。
但中国动漫产业在电影和电视动画剧集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二、市场规模美国的动漫产业市场规模远大于中国。
根据数据,2024年美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2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40%以上。
而中国的动漫产业市场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
这主要由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较晚,市场规模还需进一步扩大。
三、创作风格与主题中美两国的动漫创作风格和主题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漫作品较为多样化,涵盖了幽默、动作、冒险、科幻等不同的题材,受众面广。
而中国的动漫作品在类型上相对较单一,大多围绕着历史题材和武侠题材展开,主要面向国内观众。
四、人才储备与产业链美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和强大的人才储备。
从创作、制作到发行和营销,美国的动漫产业链完整。
此外,美国有许多优秀的动漫学校,培养出了大量的动画师和创作人才。
中国的动漫产业链相对薄弱,人才储备也有一定的欠缺,这导致中国在动画制作技术和创新方面与美国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五、国际影响力与品牌建设美国的动漫产业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建设。
迪士尼、皮克斯、漫威等美国动漫公司和品牌在全球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粉丝基础。
然而,中国的动漫产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品牌建设相对较弱。
虽然有一些优秀的中国动漫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但整体而言,中国的动漫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仍然较小。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0eac3bd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d.png)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动漫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
在世界范围内,中日美动漫一直是最受关注和热爱的动漫产业之一、本文将从故事题材、艺术风格和市场影响等方面比较中日美动漫的不同之处。
首先,中日美动漫在故事题材上存在差异。
中日动漫通常涉及到的题材包括奇幻、武侠、古装、都市生活、校园生活等,同时也包含一些具有深度和哲思的题材,如人性、社会问题等。
相比之下,美国动漫相对更多地涉及超级英雄、科幻、冒险等题材。
美国动漫更注重角色的个性和冒险故事的发展,而中日动漫则更注重情感和关系的建立,对角色的心理和成长过程有更深入的描写。
其次,中日美动漫在艺术风格上也存在差异。
中日动漫通常采用了较为夸张和卡通化的画风,线条简单、色彩鲜艳,注重表现角色的表情和动作,给人以活泼、可爱的印象。
而美国动漫则更多地运用了写实和细致的画风,色调更加暗沉,给人以成熟、严肃的感觉。
两者的不同艺术风格反映了中日美文化差异,也能够吸引不同风格的观众。
最后,中日美动漫在市场影响力方面也有所不同。
日本动漫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出口量和观众群体广泛,成为日本重要的文化输出品。
中国动漫则相对来说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较弱,尽管国内市场正在逐步发展壮大。
美国动漫则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动漫产业之一,拥有大量的粉丝和庞大的市场。
综上所述,中日美动漫在故事题材、艺术风格和市场影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日动漫注重情感和关系的建立,画风夸张、色彩鲜艳,市场影响力在日本比较强大;美国动漫则更注重冒险故事和角色个性,画风写实、色调暗沉,市场影响力全球较为广泛。
同时,这些差异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文化的特点,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中外动画的比较研究(论文)
![中外动画的比较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8b9a43be1e650e52ea9988.png)
(一)中国动画的现状随着近几年日本动漫的飞速发展,国内的竞相模仿也已到了令人反感的地步。
这样的邯郸学步,甚至让日本动漫画家都提醒:中国的动漫要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内涵和特色。
另外,国产动画形象不可爱、不好玩、缺少幽默夸张,故事老套,不吸引人,已是多年的老问题。
而且,国产动画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也显得过多。
业内人士指出,现实题材应该是动画产业的主战场。
贴近生活的动画片可以吸引各年龄段的观众,从而引领更广阔、多层次的衍生产品市场。
“动画是一个电影类型,不是儿童片。
”所以我们这年龄阶段看动画没什么大不了的。
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次太小,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
所以无怪乎几年前引进的《灌篮高手》会引起轰动,相信很多大人看见《灌篮高手》后也会惊呼:“居然还有适合高中生看的动画片!?”这是中国动画业的悲哀!世界的动画大国,当然是美国和日本,而两国的动画作品风格也有所不同。
老美的动画以数字化的电脑制作为主,号称“美国没有动画绘制人”。
其特点是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动作,且节奏较快,体现了美国人的直率、爽快的性格。
代表有迪斯尼、华纳等公司。
而日本的动画以赛璐璐和喷笔绘制为主,体现的是一种唯美的风格。
特点是以优美的人物造型,内涵丰富的对白及剧情吸引观众,但相对的,定格画面就较多(1995年的超人气大作《新世纪Evangel ion》创造了3分50秒定格且无对白的记录,但销售量仍排亚洲第一,庵野大神的功力真是高深莫测!),节奏也较慢。
代表么……吉卜力,CAINAX、SUNRISE、东映……中国动画拥有的是什么呢?只要谈到这个话题,很多“专家”都会这么说:“民间流传的皮影乃动画之鼻祖,建国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再往后呢?再往后则是单调生硬的色彩,粗糙且毫无美感可言的人物造型,幼儿园小朋友都觉得幼稚的剧情,片中大人发音像3岁孩子,还有毫无感情的对白……可以说,中国动画的观众没有7岁以上的!!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幼稚园动画”。
中外动画的比较研究(论文)
![中外动画的比较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d38b9a43be1e650e52ea9988.png)
(一)中国动画的现状随着近几年日本动漫的飞速发展,国内的竞相模仿也已到了令人反感的地步。
这样的邯郸学步,甚至让日本动漫画家都提醒:中国的动漫要发展,一定要有自己的精神内涵和特色。
另外,国产动画形象不可爱、不好玩、缺少幽默夸张,故事老套,不吸引人,已是多年的老问题。
而且,国产动画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取材也显得过多。
业内人士指出,现实题材应该是动画产业的主战场。
贴近生活的动画片可以吸引各年龄段的观众,从而引领更广阔、多层次的衍生产品市场。
“动画是一个电影类型,不是儿童片。
”所以我们这年龄阶段看动画没什么大不了的。
认为动画片是“小孩子看”的观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动画片针对的年龄层次太小,不但国产的动画片只有7岁以下的人才看,连引进的动画片也只是针对12岁以下年龄层的。
所以无怪乎几年前引进的《灌篮高手》会引起轰动,相信很多大人看见《灌篮高手》后也会惊呼:“居然还有适合高中生看的动画片!?”这是中国动画业的悲哀!世界的动画大国,当然是美国和日本,而两国的动画作品风格也有所不同。
老美的动画以数字化的电脑制作为主,号称“美国没有动画绘制人”。
其特点是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动作,且节奏较快,体现了美国人的直率、爽快的性格。
代表有迪斯尼、华纳等公司。
而日本的动画以赛璐璐和喷笔绘制为主,体现的是一种唯美的风格。
特点是以优美的人物造型,内涵丰富的对白及剧情吸引观众,但相对的,定格画面就较多(1995年的超人气大作《新世纪Evangel ion》创造了3分50秒定格且无对白的记录,但销售量仍排亚洲第一,庵野大神的功力真是高深莫测!),节奏也较慢。
代表么……吉卜力,CAINAX、SUNRISE、东映……中国动画拥有的是什么呢?只要谈到这个话题,很多“专家”都会这么说:“民间流传的皮影乃动画之鼻祖,建国后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更是开了历史之先河……”再往后呢?再往后则是单调生硬的色彩,粗糙且毫无美感可言的人物造型,幼儿园小朋友都觉得幼稚的剧情,片中大人发音像3岁孩子,还有毫无感情的对白……可以说,中国动画的观众没有7岁以上的!!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幼稚园动画”。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92e67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2.png)
中日美动漫分析比较在世界范围内,中、日和美国是三个最主要的动漫产业国家。
虽然它们都以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但每个国家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下面将对中、日、美动漫进行比较和分析。
首先,中、日、美动漫在艺术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中国动漫的特点是注重绘画的传统技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
中国动漫的绘画风格常常采用水墨画的技法,注重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运用。
与此相对比,日本动漫的绘画风格更加夸张和夺目。
日本动漫常常使用大眼睛、夸张的表情和姿势来表达角色的情感,并且在细节的处理上非常精致。
美国动漫则更加拥抱现实主义风格,注重绘画的逼真和立体感。
其次,中、日、美动漫在故事题材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漫常常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为题材,通过动画的形式来普及和传承中国文化。
日本动漫则涵盖了各种各样的题材,包括科幻、奇幻、爱情、战争等,同时也注重对大众文化的创造和批判。
美国动漫则通常以超级英雄、科幻和幽默为核心题材,旨在创造出具有娱乐和商业价值的作品。
此外,中、日、美动漫在受众群体和市场定位上也有不同。
中国动漫的观众主要是国内的青少年和大众,虽然中国动漫的市场规模庞大,但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日本动漫则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瞩目,其对观众的年龄段和类型没有明确的限制,拥有广泛的国际粉丝群。
美国动漫则是全球最大的动漫制片和消费市场之一,其影响力不仅限于动漫领域,还延伸到了电影、游戏和周边产品等领域。
最后,中、日、美动漫在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漫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诠释和价值体系的传承,强调家庭、友情和社会责任等价值观。
日本动漫则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现代生活的反映更加强烈,它常常探讨社会问题、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等主题。
美国动漫则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表现,强调英雄与反派之间的对抗,以及个人能力和正义的胜利。
综上所述,中、日、美动漫在艺术风格、故事题材、受众群体和文化背景上都有明显的差异。
虽然它们都是以动画为主要表现形式,但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使得它们在发展方向和表现方式上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区别
![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646cad250e2524de5187e65.png)
年级:11级
专业:计算机2班
姓名:吴宝全
学号:*********32
一、中国动画
中国的动画起步较早,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当年的水墨动画是当时一绝,以及后来的布塑动画。但遗憾的是国内未能对这一行业领域给与足够的重视,现在中国动画产业发展落后于外国,最终导致技术停滞不前,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制作水平。中国的动画一直是在温室中成长的,但是一直受到国外动画疯狂的冲击,一旦没有保护国产动画,国产动画很有可能被外国动画所取代,中国的软实力将下降。虽然我们没有外国的高超技术,但是技术上的差距是不能决定什么的,日本没有美国强大的技术发展了2D动画,成为了动画强国,此外还有其他国家。
中国动画与外国动画的区别
摘要:动画就是会动的图画再加上声音,是一门视听语言。一般动画的内涵是通过动画的本质体现出来,就是精神与物质的体现。一切内涵都是必须通过他的思想内容、审美情趣、风格样式来负载一定的价值取向,传输一定的价值观念。动画就是电影电视的一部分,是在制作方式上有自身独特的影视.
关键字:动画区别制作水平表现形式
要解决中动漫的弊端就必须先了解中国动漫情况和体制。
第一、动画在制作方面有严重的限制,我们中国制作者在制作动画时潜意识动画片是给孩子看的,这个潜意识可能来自政府的政策,阻碍了动画片的发展。国产动画片经常遭到禁播,原因是太暴力或者影响观看者的价值取向。之前就有一部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90以后集因为内容涉及打斗宣传暴露遭到停播,但是一部动画片花了多少人的心血,说停播就停播,这让创造者的积极性大大的下降,大家为了适应政策就开始动画的幼稚低龄化得生产,这些动画并不适合成年人观看,可是日本的动画却涵盖了适合儿童到老人观看的各种动画,日本不仅仅把动画定位在儿童这个人群。
中美动画差异比较分析报告
![中美动画差异比较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fad57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f.png)
中美动画差异比较分析报告近年来,中美动画产业进步迅猛,各自的动画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中美两国的动画风格和制作方式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报告将对中美动画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起首,中美动画在表现手法上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更加重视细节和真实感,追求逼真的图像和精确的动画。
而中国动画更加侧重于夸张的表现手法,喜爱运用夸张的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这种差异体此刻角色设计、画面构图和动画效果上。
其次,中美动画在题材和文化内涵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更重视故事情节的创新和多元化,涉及的题材广泛,包括科幻、奇幻、喜剧等。
而中国动画则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以中国古代神话、历史故事和民间听说为题材,强调中华文化的奇特性和内涵。
再次,中美动画在市场定位和受众群体上也有所不同。
美国动画通常以家庭为主要受众群体,力求制作出适合全家观看的作品,重视教育和娱乐的结合。
而中国动画则更加重视孩子观众,以孩子为主要受众群体,重视教育和价值观的传递。
最后,中美动画在制作团队和技术水平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制作团队巨大,技术水平杰出,拥有先进的动画制作设备和技术手段。
而中国动画制作团队相对较小,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但也在不息努力追赶。
总体而言,中美动画在表现手法、题材和文化内涵、市场定位和受众群体以及制作团队和技术水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一差异既是两国动画进步背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市场需求的反映,也为两国动画产业的沟通与合作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我们期待中美两国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动画产业的进步,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动画作品。
论中外动画的差异
![论中外动画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4bdf22fed630b1c59eeb55c.png)
论中外动画的差异▬▬▬▬中美日动画的差异摘要随着制作技术的进步和艺术潮流的演进,世界各国的动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样风格。
不同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国家创作的影视动画,有着明显的差异。
动画的差异源于各个国家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一、前言从中日美三国动画的各自的特征以及各国文化对动画的影响等方面对三国的动漫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主要从其艺术特征、审美创作风格、音效风格,视觉与听觉方面分析,也与其每个国家特有的特色文化进行分析。
二、中美日主要艺术特征(1)中国主要艺术特征中国动画的艺术特征来自于中国的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哲学、美学思想影响。
中国动画最具特色的艺术特征就是“写意”。
一是情节的写意。
与别的国家相比较,中国动画片在情节设计上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例如打斗动作中不是在于你死我活的结果,而是将打斗动作想舞蹈一样来表演。
而这种以舞蹈形式来演绎战斗场面的美术特征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京剧将具体化的情节转化为象征性动作的表达方式。
二是动作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中的动画设计注重“功能性”而不是“合理性”。
常常把现实的动作加以线条意象化,将日常动作转化为写意的表演。
三是主题的写意。
中国动画片赋予寓教于乐的使命,往往通过幻想的故事表现深刻的主题。
主题往往含蓄、隐晦不像西方善恶二元独立。
(2)美国主要艺术特征迪斯尼风格的美国动画。
迪斯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决定了美国动画片作为大众娱乐工具的发展方向,建立了鲜明风格。
迪斯尼动画的特点包括: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生动夸张,音乐优美动听,适合绝大数观众的审美口味。
2)日本主要艺术特征手冢治虫首创借用电影镜头语言来绘制漫画,在有限经费的情况下,一有限的资源,制造出无限的效果。
手冢治虫作品强调“人性”,成为日本动画的奠基精神。
作品中的角色多半具备复杂多面的性格,好人也有利欲熏心的时候,坏人也有动恻隐之心的时候。
即使不用煽情的手法美化人性,故事也会表现了他对人性的信心与期待。
中国动漫与日本欧美动漫的对比及未来中国发展之路课题研究
![中国动漫与日本欧美动漫的对比及未来中国发展之路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e854c8c941ea76e58fa04f5.png)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觉得我收获很大。虽然任务 算是较轻的,但是感觉还是较累的。我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 十足的进步。无论是在面对多种选择的关键地方,还是在应对 社会上各类人物上,我都在这次的活动中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 验。无论是在选择资料内容上,还是在整理资料和统计资料上, 我都通过这次活动深刻体会到了统筹安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无论是在社会实践能力上,还是在社交能力上,我都在这次活 动中得到了提高和进步。通过这次活动还使我们理解到将课堂 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性,运用课堂上所 学到的知识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在解决 实际问题的时候,又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社会经验 的积累。另外,通过这次活动还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只有一个 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能更好地在今后的社会上站住脚,更好地 适应社会的发展。
H、其他(请注明您的看法
35.0% 30.0%
30.6%
25.0% 20.0%
20.5%
15.0%
20.8% 13.6%
系列1
10.0% 5.0%
5.6% 3.5%
5.3%
0.0%
0.1%
A
B
C
D
E
F
G
H
7、您印象较为深刻的动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写出动漫名称或主 角或作者等)
业内统计,2010年中国动漫市场的规模高 达208亿,2011年将进一步增长,但中国没 有多少拿得出手的动画片。而另一方面,好 莱坞动画将在2011 年大举进攻中国市场。 2010年,中国动漫市场的规模创纪录地达 到208亿,《爱丽丝梦游仙境》、《驯龙高 手》等动画片票房都过亿。而反观国产动画, 只有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第一部、第 二部)票房过亿赚了钱,其他国产动画片绝 大部分都亏本。最极端的例子是投资高达 8000万元的《梦回金沙城》,放映 10天票 房才90万元,最后也就百万元左右。《超 蛙战士》的票房为2500万元,已经算是国 产动画片中的佼佼者,但其投资达4000万 元,做的仍然是亏本生意。此外,在《阿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动漫和外国动漫的对比研究组长:刘克纯(高三3班)组员:张弋驰、楮佳、姜欢欢指导老师:王建玲1.中国动画建国前--早期探索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20年代中国的动画先驱万氏兄弟(万嘉综(万籁鸣)、万嘉淇(万古蟾)、万嘉结(万超尘)和万嘉坤(万涤寰))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的《大闹画室》就是他们制作。
1935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白雪公主》影响,中国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这是继美国《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标志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2.中国建国初期--蓬勃发展期(建国到1965年)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非常多。
从1950年的一部动画,发展到60年代已经每年都能制作出十多部动画,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这段时期,我国还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动画制作方法,大胆使用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1947年,我国制作了第一部木偶动画《皇帝梦》。
1958年,拍摄了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
1960年,完成了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1962年,第一部折纸动画《一棵大白菜》。
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使中国动画事业到达了一个高峰。
将中国的传统艺术使用到动画中来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不过,使用传统艺术制作动画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制作长篇动画的能力,而且当时电视在中国还没有普及,动画主要是在电影院播放,人们对动画的了解很浅甚至根本不知道,就更别提参和到动画制作中来了,这也是当时制约我国动漫事业向更快更好更全面的方向发展的一大因素。
3.中国文革时期(1966年到1977年)说到中国历史,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中国文化大革命。
文革时期,中国动画业明显的受到了影响。
1966--1971这六年中,竟没有一部动画片制作出来!之后的几年,形势似乎有了一点好转,但是1972-1977年间也只有每年2-4部动画出炉。
中国动画业的大好形势没有了,这一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几乎是一直停滞在原地。
4.中国改革开放后--缓慢发展期(1978年至1998年)改革开放,中国动画终于又迈开了沉重的步伐,但是,文革带来的滞后却是无法改变。
这一段时期,中国动画的发展不再有建国初的强劲气魄,虽然动画产量又开始回复,每年还是有许多动画制作出来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
如:一、不再探索新的动画形式,只是满足于建国时的那几种传统艺术动画了;二、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东西”,没有在动画的取材方面做出突破;三、可能是因为成本太高,典型的水墨动画几乎不再制做了,20年中只做出了一部;四、文革时期,中国有许多动画人才流失了,而改革开放初期,又不能马上找到这方面的人才。
当然,这段时期间的精品还是有的,如:1983年的《天书奇谭》,1986-01987年制作的《葫芦兄弟》,1984--1987年的《黑猫警长》,1979--1988年的《阿凡提的故事》、1989--1992年的《舒克和贝塔》,1990--1994年的《魔方大厦》等,都是非常精彩的动画。
9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一些国外动画片,其中特别要提到的就是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
《圣斗士星矢》在国内播放后,引起了一阵斗士热,使中国人看到了日本动画的一点轮廓。
其后,又有世界上的各种精品动画引进,中国动画界开始了反思,这直接导致了之后的探索和尝试。
5.中国动画业目前--探索尝试发展期(1999年至今)国外动画的不断引进,中国动画界终于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于是开始了各种探索和尝试。
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动画《宝莲灯》,吸收国外的制作方法和经验,结合中国的传统神话传说;1999年中国制作的大型长篇动画《西游记》。
1999年开始制作的52集长篇动画《我为歌狂》,52集长篇动画《白鸽岛》和100集长篇动画《封神榜传奇》。
中国动画界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和尝试和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够欣赏到有我们中国自己特色的不输给国外的精彩动画作品。
下面就让我们谈谈国外的动漫。
(1)日本动漫从日本开始有动画到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这段时期的前期主要是以世界名著为题材,而后期则由于日本军国主义猖獗,因此动画题材不离宣传、夸耀日本军国主义的路线。
如1942年的《海之神兵》即为此类。
但是这也造成了战斗、爆炸画技的进步,这也是今日日本动画最引以为傲的技术。
日本战败到1947年为止。
日本战败后,有些人鉴于战争的教训,开始将反战题材用在动画上。
这种题材影响深远,直到现在还颇为流行。
另外也有些人尝试不同的动画题材。
所以这个时期的动画题材从很有意义到很低级的题材,应有尽有。
像1968年《太阳王子大冒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成为后来高水准动画的基础。
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
像1970年《无敌铁金刚》就是一部典型的烂卡通,不但暴力而且剧情很差,这带给了日本动画不良的影响。
自1974年《宇宙战舰》上演至1982年为止。
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探索期,确定了动画和卡通的分野。
卡通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所以我们不予置评。
《宇宙战舰》是日本动画史上第一部超级剧情片,由松本零士负责脚本及人物(Character Design)。
该片在电视上播出后,造成"松本零士旋风"。
后来并有《冱屺宇宙战舰》,《永远的大和号》及《宇宙战舰完结篇》等三部电影,寿命长达十年。
在该片后,松本零士另有《银河铁道999》,《一千年女王》等受欢迎的作品。
继松本零士后,由富野由悠季原作小说改编成《机动战士》在1979年开始上演,由于剧情结构复杂而严密,受到动画迷热烈的支持。
该片后来的三部电影非常卖座。
但自些以后,动画热逐渐消退,动画界进入间歇期。
1963年1月1日,日本首部国产TV动画《铁臂阿童木》开始每周播映。
同时还产生了日本独特的动画制作技术--LNMIT ANIMA(每秒并非标准的24帧而只有8帧的处理技法)和BANKSYSTEM(将多次出现的相同画面存档,反复使用)。
当时,不论作画还是商业角度都认为每周制作一集动画是不可能的。
手冢治虫的虫制作公司通过将“LIMIT ANIME”和分镜表系统引入制作,大打提高了作业效率,为日本动画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自1982年《超时空要塞》上演至1987年为止,该时期由于人们追求视觉享受成为风潮,因此动画画技力求突破。
此时期之画技突破有《超时空要塞》创新的视点快速移动效果,造成极佳的动感;《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精细写实的背景;《机动战士Z》和《机动战士ZZ》的强调反光,明暗对比等,皆对后来的动画贡献很大。
由于题材已确定,加上画技的突破,使得佳作迭现。
日本动画发展至本时期结束时(1987年),剧情、内容、画技皆已达到极高的水准。
在画技、制作手法、构思设计方面都日趋成熟的日本动画,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突破原有的模式,以完善的技巧,加上超越时空的构思,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冲击。
如电影《攻壳机动队》完全摒弃以往动画明快轻松的风格,阴郁百压抑,冷酷带有对命运的困惑,和人类虽然身处高科技社会,但却无法摆脱不安的未来的彷徨和孤独相呼应。
画技对一部动画来说非常重要。
在自然界的描写和动物的动作表现上,美国动画的技术是首屈一指的。
美国动画强调自然、柔和。
日本动画则强调时暗对比、远近焦距分别,以及速度感、跃动感,甚至使用电影上的蒙太奇手法,而中国动画在画技这方面就有所欠缺了。
动画的精彩处,不但在于画面和技巧,优秀的配乐也是一直以来伴随动画成长,并不断为人们所关注的,一部好的动画,不但要有深刻的内涵,精湛的画面制作,其主题歌和配乐也必须很优秀,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
音乐在动画中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在电影中!"I wanna thank you for all the trust and devotion, thank you for the good time, For your love, love as deep as any ocean……"这是1985年的电影《福星小子》"Remember My Love"的主题曲。
很多人听了之后不相信这是动画主题曲。
固有的旧观念令他们认为只要是动画主题曲就很幼稚,不过是给小孩子听的儿歌罢了,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刚开始时,日本动画主题曲的确很幼稚,但是自第一次动画热之后,松本零士一系列凄怨激壮的主题曲,受到爱乐者的肯定。
到《超时空要塞》上演时,由于剧中林明美是一个歌星,所以片中有多首插曲,其中主题曲《爱还记得吗?》唱片销售量更突破五十万张,并获得金唱片的荣誉,亦成为主唱人饭岛真理进入演艺之成名曲。
到了1986年底,歌星齐藤由贵演唱《相聚一刻》片头曲《对悲伤说早安》,造成动画界邀请大明星演唱主题曲的风潮。
该片亦被认为是动画主题曲正式脱离动画而独立成为流行歌曲的第一部动画。
1987年三月,《古灵精怪》播出后,被动画界公认为主题曲最动听,且全面西化的动画。
自此以后,除了一些例外,大部分动画主题曲都已和欧美流行歌曲相差不多了。
相较于日美,中国动画的主题曲就差太多太多了。
动画在日本流行的结果,连带造成日本社会现象的改变。
如1983年《超埋空要塞》流行时,街头随外可见林明美的海报,就好像真有这个歌星存在似的。
另外有许多团体每年举办的各种动画排行榜及类似小规模的动画欣赏会。
电视上也会随时以影片形式播放过去的优良动画作品。
另外谈到动画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就更大了。
以杂志为例,目前日本市场上有四种动画排行榜及类似金马奖的"日本动画大赏"等活动。
而现在日本各高中,大学校庆时,几乎都会举行小规模的动画欣赏会。
电视上也会随时以影片形式播放过去的优良动画作品。
对于这些方面中国就做的似乎有点太少了。
(2)美国动漫美国第一部动画片出现于1907年,至2002年为止,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
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
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
这个时期的动画先驱还有温莎·麦克凯、派特·苏立文、弗莱舍兄弟等。
麦克凯是美国商业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恐龙》〈露斯坦尼亚号的沉没〉等。
苏立文刨作了美国动画片史第一个有个性魅力的动画人物“菲力斯猫”。
弗莱舍兄弟的作品有<蓓蒂·波普〉<大力水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