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综述
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研究综述
![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f0a5090e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d.png)
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研究综述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图像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数据来源,特别是在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资源开发等领域中。
而图像分类是遥感应用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根据遥感数据和相关的语义信息,将图像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或物体。
目前,图像分类技术已经成为遥感应用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的研究综述。
一、遥感图像分类技术背景遥感图像分类技术是指根据遥感数据进行图像分类的技术,它主要应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城市建设规划、农业灾害监测、水利资源管理、生态监测等领域。
遥感图像分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分类的准确度和效率。
目前,遥感图像分类技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特征提取、分类方法和分类精度评价。
其中,特征提取是图像分类的基础,其目的是将图像中的信息提取出来,以便于分类识别。
分类方法则是根据遥感图像特征和分类规则进行分类的过程,其分类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分类结果的质量。
而分类精度评价则是对分类结果进行评价和验证,它是图像分类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遥感图像分类技术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图像分类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在特征提取方面,传统的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等被广泛应用,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也逐渐成为图像特征提取中的热点。
在分类方法方面,支持向量机、决策树、朴素贝叶斯等传统分类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分类精度评价方面,传统的混淆矩阵、Kappa系数等指标已不能满足需求,现在更加注重用样本数据集和交叉验证的方式进行分类精度评价。
三、遥感图像分类技术发展趋势随着遥感图像数据量急剧增加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未来遥感图像分类技术也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
随着深度学习算法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成功应用,未来更多的研究者也将关注深度学习算法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遥感简介介绍
![遥感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4fce29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7.png)
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
01
与计算机科学融合
利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技 术,提高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能力。
02
与地球科学融合
03
与环境科学融合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气 象学、水文学等学科知识,拓展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将遥感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生 态监测等领域,为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遥感特点
遥感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 快、精度高、连续性强等优点, 能够实现对地球表面的信息进行 快速、准确、全面的获取。
遥感技术发展历程
早期遥感技术
高光谱与多光谱遥感
早期的遥感技术主要依赖于航空摄影 ,通过飞机拍摄地面照片,实现对地 面的观测。
高光谱与多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使 得遥感图像的分辨率和信息量得到了 大幅提升。
生态环境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评估生态环境质量 。
灾害预警领域应用案例
地震灾害预警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地震活动和地表形变,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洪涝灾害预警
通过遥感影像分析降雨分布和河流流量变化,预测洪涝灾害风险区 域。
森林火灾预警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及时发布火灾预警信 息。
城市规划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 城市扩张监测、城市交通状况 分析等方面。
灾害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灾害监测和 预警,如地震、洪涝、火灾等
灾害的监测和评估。
02
遥感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遥感平台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卫星平台
利用卫星作为遥感平台, 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数 据快、连续性好等优点。
飞机平台
微波遥感文献综述
![微波遥感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f1935d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4.png)
微波遥感文献综述微波遥感是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利用微波的特性来探测和感知地球表面及大气层中的物体和现象。
微波遥感技术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穿透性强等独特优势,因此在军事侦察、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监测与评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主要用于雷达距离测量和无线电导航。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雷达回波来探测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的物体和现象。
20世纪60年代,微波辐射计的出现使得微波遥感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随后,微波遥感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二、微波遥感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微波遥感技术主要利用微波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取物体的信息。
微波遥感系统通常由微波发射器、微波接收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微波发射器向目标物体发射微波信号,微波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与目标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如反射、散射、透射等,然后被微波接收器接收。
通过对接收到的微波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速度等信息。
微波遥感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能力:微波遥感技术不受光照和时间限制,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进行探测和感知。
2.穿透性强:微波能够穿透云层和天气条件,不受光照和时间限制,因此可以获取更真实、更准确的地面信息。
3.安全性高:微波遥感技术采用非接触式探测方式,可以避免人员风险和安全问题。
4.分辨率高:微波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雷达距离像和微波辐射图像,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信息。
三、微波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1.军事侦察:微波遥感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雷达距离像和微波辐射图像,用于军事情报收集、目标识别和场景感知等。
2.环境监测:微波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大气层中的水汽、云层、温度等参数,用于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研究和环境监测等。
3.资源调查:微波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地表覆盖、土地利用、矿产资源等信息,用于资源调查和管理。
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综述
![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80a2610cc1755270622080f.png)
2007年8月第5卷第4期地理空间信息GEOSPATIALINFORMATIONAug.,2007Vol.5,No.4遥感变化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综述吴芳,刘荣,田维春,曾政祥(东华理工学院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江西抚州344000)摘要:从遥感变化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和技术流程入手,对变化检测技术及应用现状作了简要介绍,综述了近些年来常用的几种遥感变化检测方法,即图像差值法、图像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植被指数法、分类后比较法。
分析了遥感变化检测在国土资源、森林火灾、海洋、军事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遥感;变化检测;多源数据;检测方法Technology for Remote Sensing Chang Dete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WU Fang,LIU Rong,TIAN Weichun,ZENG Zhengxiang(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zhou344000,China)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eparatory work and work flow of remote sensing change detection.The change detection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s are also introduced.Varieties of useful methods of change detec-tion of recently year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such as image differencing,image ratio method,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NDVI,post-classification comparison and so on.Has analyzed the important function of change detection in the fields of national land resources、forest-fire、sea and military.Key words:remote sensing;change detection;multi-source data;detective method从197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陆地资源卫星以来,对地观测卫星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得到不断扩大,应用成效也得到不断提高[1]。
遥感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
![遥感技术在矿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9a794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a.png)
3、遥感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度和稳定性有待提高等挑战。未来研究应遥感技术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其 他先进技术的结合,提高矿业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逐渐成为众多领域的重要工具。在矿 业领域,无人机遥感技术也为矿产资源的调查、开发和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本次演示将详细探讨无人机遥感在矿业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态势。
摘要
然后总结了遥感技术在煤矿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效果,最后 探讨了遥感技术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关键词:遥感技术,矿业,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引言
引言
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飞机或其他遥感平台收集地球表面各类地物电磁 辐射信息的现代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在矿业领域,遥感技术也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的作用。
3、降低成本:相较于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无人机遥感技术成本较 低,可以降低矿产资源调查的经济成本。
3、井下测量:无人机遥感技术也可用于井下测量,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产 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本 次演示将介绍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背景、具体场景、发展趋势和结论, 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无人机遥感技术介绍
2、快速高效: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 大量数据,提高矿产资源调查的效率。
无人机遥感技术介绍
3、降低成本:相较于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无人机遥感技术成本较低,可以 降低矿产资源调查的经济成本。
1、潜在应用方向:随着无人机 技术的不断发展
中国无人机遥感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综述
![中国无人机遥感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968be7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4.png)
中国无人机遥感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综述摘要:随着测绘科学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空间的感知和监测的需求急剧增长,遥感技术作为获取地理空间和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得到迅速发展。
传统的获取地理信息的遥感技术如航空遥感由于成本较高、技术复杂等问题无法普及。
此外,卫星遥感受天气和时间影响较大,容易造成目标区域的影像缺失,地面遥感工作量大,工作范围小。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测绘地理信息当今社会,在各行各业中,无人机遥感技术都有着较为广泛和普遍的应用。
同时,以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作为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遥感技术,也对无人机遥感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在环境监测、灾害事件、社会突发事件、资源调查等众多活动中,各部门对无人机遥感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无人机遥感技术的重要性日渐突显。
在此同时,无人机遥感技术也应顺应和跟随遥感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保持当前技术优势的前提下有效的解决其存在的技术问题,使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科学和地理信息技术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无人机遥感背景、意义伴随着当前社会进程的快速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求增加,社会各行各业对于高精度遥感影像与高质量地理信息的现势性要求不断提高。
而传统遥感信息的采集方式主要集中于遥感卫星或载人航测飞机,此类遥感信息的获取方式存在成本高、时效性差、灵活度低等不足,相比之下,新兴的无人机遥感技术属于低空遥感范畴,其凭借着灵活性高、时间分辨率强、应用周期短、成本低廉与操作简便等优点有效弥补了传统卫星遥感和载人航空遥感的不足。
无人机遥感技术主要以获取低空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应用目标,具体通过将无人飞行器、GPS导航技术、高分辨率的传感器等技术进行集成来建立一种成本低、灵活度高、适用性广的遥感数据获取平台。
当前,无人机遥感平台凭借实时快速高效地数据获取能力,广泛地应用于国土测绘、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矿产资源勘探、地质环境与灾害勘查、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以及农业、水利等领域。
高光谱遥感技术综述
![高光谱遥感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bf98b24cfc789eb162dc802.png)
四、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成像光谱技术的逐渐成熟,高光谱影像分析研究的 不断深入,应用领域日益广泛,高光谱遥感技术发展呈现以下 趋势: 1、成像光谱仪的光谱探测能力将继续提高 2、成像光谱仪获取影像的空间分辨率逐步提高 3、正在由航空遥感为主转为航空和航天遥感相结合阶段,逐 步从遥感定性分析阶段发展到定量分析阶段
谢谢!
三、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发展现状
高光号 检测、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技术成 果主要表现在成像光谱仪研制、高光谱影像分析两方面。 1、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机载成像光谱仪和星载成像光谱仪。 随着美国的三代机载成像光谱仪的问世,现在更多的倾向于在航 空领域的发展。美国的JPL研制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搭载TERRA卫星的发射,成为第一颗在轨运行的星载成像光谱仪。2000 年发射的高光谱成像仪地面分辨率为30m,2002年美国海军测绘 观测卫星携带的成像光谱仪具有自适应性信号识别能力,能够满 足军民两用,2007年美国又向空军交付的基地的高光谱成像传感 器通过TacSat-3卫星送入太空。
2、国内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着手研制自己的高光谱成像系统。 相继成功研制出推扫式成像光谱仪(PHI)系列,实用型模块 化成像光谱仪(OMIS)系列等。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 制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于2002年搭载神舟三号发射升空,成 功获取航天高光谱影像,从可见光到近红外30个波段,空间分 辨率在500m。2007年10月发射的嫦娥一号携带干涉成像光谱仪 升空,用于月球的探测。2007-2010年,我国组建了环境和灾 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携带超光谱成像仪,采用0.450.95um波段,平均光谱分辨率在5nm,地面分辨率在100m。
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
![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3f3e49c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4.png)
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一项科技成果,它的特点在于可远距离、快速、准确地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为地球科学研究、自然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军事侦察、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数据获取、遥感图像解译、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简述遥感技术的特点。
一、数据获取遥感技术的一大特点是能够在大范围、高效率地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
遥感数据的获取方式主要有空间遥感和物理遥感两种。
空间遥感指利用人造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其特点是能够快速、全面、频繁地获取大范围地表信息,但由于分辨率有限,不能提供精细的地面信息。
物理遥感则是利用光学、雷达、红外等传感器在地面或空中进行获取,由于其分辨率较高,可以获得更为细致的地面信息,但受天气干扰影响较大,并且成本相对较高。
二、遥感图像解译遥感图像解译是遥感技术的核心内容,也是遥感数据最主要的应用方向。
遥感图像解译主要采用视觉解译、数字解译和计算机自动解译三种方式。
视觉解译是人工通过相机、放大镜等手段对影像进行直观地观察和分析,它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利用人的视觉系统进行分析,精度较高,而缺点是效率较低,适应面相对较窄。
数字解译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优点是完全遵循逻辑思维规律,结果较为可靠准确,而缺点是需要大量的数据条件、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时间。
计算机自动解译则是基于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遥感图像进行深度学习和分类处理,自主提取出其中的信息,快速高效地完成图像解译。
三、应用领域遥感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最为显著的领域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环境质量监测、国土测绘、自然灾害预防和军事侦查等。
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农林业、矿产资源等多种信息,帮助进行有效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监测方面,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环境变化信息,监测空气质量、水质、植被覆盖度等参数,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遥感点云分类综述
![遥感点云分类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aa134f9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2.png)
遥感点云分类是遥感领域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它通过对遥感影像中的点云数据进行分类,实现对地物的识别和分类。
本文将对遥感点云分类技术进行综述,介绍其发展历程、分类方法、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遥感点云分类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主要是基于目视解译的方法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点云分类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目前,遥感点云分类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
二、分类方法遥感点云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规则网格的方法、基于不规则网格的方法、基于样本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等。
其中,基于规则网格的方法主要是将点云数据划分为规则的网格区域,然后对每个区域进行分类;基于不规则网格的方法则是将点云数据划分为不规则的网格区域,然后对每个区域进行分类;基于样本的方法则是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点进行分类;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则是利用神经网络对点云数据进行分类。
目前,深度学习在遥感点云分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和生成对抗网络(GAN)等。
这些网络能够自动学习点云数据的特征,从而实现对地物的准确分类。
三、应用领域遥感点云分类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地质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农业监测等领域。
在地质调查方面,遥感点云分类技术可以用于地壳表面物质的识别和分类;在环境监测方面,遥感点云分类技术可以用于水体、土壤污染等环境的监测;在城市规划方面,遥感点云分类技术可以用于城市建筑物、交通设施等的分类和规划;在农业监测方面,遥感点云分类技术可以用于作物类型、土地利用等信息的提取。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点云分类技术也将不断进步。
未来,遥感点云分类技术将向着更高精度、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具体来说,未来遥感点云分类技术将更加注重数据融合、多源信息协同处理,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同时,也将更加注重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分类的效率;此外,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遥感点云分类技术也将向着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遥感技术应用综述
![遥感技术应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1901dcc76a20029bd642d2a.png)
遥感技术应用综述作者:张治宇来源:《活力》2016年第11期[摘要]以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为标志,人类成功地进入了空间探索的新纪元。
其中依据电磁波理论的遥感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与思路,即通过收集、处理各种传感仪器对遥远目标的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号,生成图像从而观测并识别地物。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发展为一个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与理论体系,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遥感技术变化检测应用、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在气象学中的应用、遥感技术应用的一般流程总结以及遥感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这五个方面进行展开。
[关键词]遥感应用;变化检测;资源环境卫星气象学一般流程一、遥感技术变化检测应用1.1 遥感技术变化检测应用综述从1972 年美国发射第一颗陆地资源卫星以来,对地观测卫星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得到不断扩大,应用成效也得到不断提高由于遥感观测有着信息获取方式优良,获取条件相对简单,实时性、高效性、广域性以及其他诸多优点,因而如何从遥感观测所供给的大量数据中提取变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运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目前遥感应用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变化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所谓变化检测技术就是对不同时段的目标或现象状态发生的变化进行识别、分析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判断目标是否发生变化、确定发生变化的区域、鉴别变化的类别、评价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模式。
在遥感技术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变化检测技术的研究成了各地专家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计算机图形学、空间探测技术以及其他与遥感有关的诸多领域蓬勃发展的带动下,世界各地学者跨国、跨领域的交流合作下,基于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技术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然而就目前的技术与设备而言,目前所采用的任何一种变化检测方法都具有其局限性。
在下文中,我们将就各类方法的局限性与优越性进行讨论,了解其特点与所适用的领域。
遥感技术文献综述
![遥感技术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453a3bf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9.png)
遥感技术文献综述当涉及到遥感领域的文献综述时,以下是一个基本的模板可以作为参考:概要:在这篇文献综述中,我们对遥感技术在特定应用领域或特定主题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和分析。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我们总结了当前遥感研究的进展、应用方法和研究结果。
本文综述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关于遥感在特定应用或主题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的全面概述,以及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
引言:在本节中,我们简要介绍了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的背景。
我们提供了关于遥感数据获取、遥感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概述。
此外,我们对遥感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进行了讨论。
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说明了文献综述的方法和搜索策略。
我们详细描述了我们使用的数据库、关键词和筛选标准。
我们还讨论了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排序的过程。
研究进展:在这一节中,我们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遥感技术在特定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我们回顾了相关文献,涵盖了该领域内的关键问题、挑战和解决方案。
我们介绍了不同研究团队的工作,讨论了他们的方法、数据来源和实验结果。
应用:在这一部分,我们探讨了遥感技术在特定应用领域中的应用案例。
我们列举了使用遥感数据解决的问题,并说明了遥感技术在这些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我们还介绍了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包括图像分类、变化检测、地表温度估算等。
未来方向:在这一节中,我们提出了遥感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讨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和限制,并提出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我们还探讨了遥感技术可能的改进和创新,以应对日益复杂的遥感应用需求。
结论:在这篇文献综述中,我们回顾了遥感技术在特定应用领域或特定主题方面的研究进展。
我们总结了当前研究的成果和应用方法,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希望这篇综述能为研究人员提供有关遥感技术在该领域应用的全面概述,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请根据你的具体要求和领域知识,填充各个部分的内容,这将是一篇完整的遥感文献综述。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通用模板,具体结构和内容可能会因涉及的应用领域或主题而有所不同。
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综述及发展趋势
![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综述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1a0cd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1.png)
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综述及发展趋势摘要:遥感测绘技术不仅是我们获得地球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方式,而且是我们解决全球无图区、困难区测绘的重要手段。
测绘卫星具非常强的立体测绘功能,以立体化角度来观测地面目标的物理特性与几何属性。
而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以及具有光学传感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最为常见。
关键词: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未来发展;发展趋势;高分辨率一、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光学遥感立体测绘技术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项:测绘相机与时间同步技术、卫星定轨定姿技术、影像压缩和质量评价技术、几何定标和立体测图技术。
1、测绘相机与时间同步技术三线阵测绘相机是由三个独立 CCD摄像机组成的,三个 CCD摄像机保持正视、前视、后视特定的交会角度构成。
卫星运行期间,三个测绘相机随意扫描都将获得三个不同角度并且相互重叠的影像。
只有测绘相机镜头质量优良,内方位元素稳定,才能维持高精度的三维测量。
测绘卫星通过三线阵测绘相机进行扫描摄像,分毫之间的差异都将导致定位几米的差距,导致测绘影像的定位精度明显下降。
因此,测绘卫星应当适当添加具有高效载荷时间、高精度的系统,确保卫星在CCD推扫摄影上的时间保持一致,从而满足测绘任务的相关要求。
2、卫星定轨定姿技术在利用航天遥感影像对地面进行精密定位时,为确保其测量精度、姿态方面的准确度,往往还需利用地面控制点进行辅助。
若不能在区域内设置控制点,则无控制点摄影测量技术的优势就难以突显。
三线阵测绘卫星在无控制点摄影测量时要符合三个条件,从而最终实现立体测量工作与定位目标任务。
一是要利用仪器设施对卫星运行轨道进行了位置测定,给出了三个外方位位置要素;二是应利用三线阵测绘相机对地面进行推进扫描,获得三个重叠的航带影像;三是对卫星姿态进行了三个外方位角的测定。
GPS接收机是一种常见的用于测量卫星轨道的仪器,星敏感器、红外姿态测量仪等仪器是最常见的卫星姿态测量设施。
3、影像压缩质量评价技术随着测绘卫星成像技术不断增强,遥感测绘技术不断优化,影像数据的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传输渠道限制,目前只能对影像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高光谱遥感综述
![高光谱遥感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60b8a40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f.png)
高光谱遥感综述高光谱遥感是一种对地面物质进行非接触式观测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线穿透大气层照射地面然后反射回来,以此获取地面物质的信息。
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日益发展,它已成为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农业和林业等领域的有力工具。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突出特点是获取高分辨率、高时空分辨率、高信噪比的数据。
这就使得高光谱遥感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用于发掘和反演地面物质的影像和图像。
和其他遥感技术相比,高光谱遥感技术有更好的选择性和区分度,并且它对地面物质的某些特征具有很强的敏感度。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其中,遥感数据的获取是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基础,它可以通过卫星、飞机、地面站等各种方式进行。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高光谱遥感的数据获取都需要精确的定位系统,以获取准确的地理信息。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处理主要包括辐射校正、地物分类、光谱拟合等。
辐射校正的主要目的是修正由于数码相机和遥感仪器的光谱特性不一致而引起的误差。
地物分类则是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根据特定的分类策略进行分类,以便进一步对地表覆盖信息进行分析和应用。
光谱拟合能够对地物的光谱特性进行模拟和预测,以便于对遥感图像的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
例如,在农业领域,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识别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管理,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
在林业领域,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森林植被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在环境科学领域,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河流、湖泊、湿地等水域环境的变化情况,帮助科学家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总之,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项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农业、林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地面物质信息,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将来,高光谱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为我们提供更高精度、更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支持更多的应用需求。
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1de99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6.png)
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市民关注城市空气质量、水质安全和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了有效监测和治理城市环境问题,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环境监测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提升环境监测能力方面的潜力。
一、遥感技术概述遥感技术是指通过航空器、卫星或无人机等载荷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可以通过获取的遥感图像数据来分析和解释地表现象,从而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
遥感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全面、迅捷、高效的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于城市环境监测。
二、遥感技术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空气质量是城市环境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大气中污染物的遥感图像数据,对城市空气质量进行定量评估。
例如,通过获取卫星图像数据来监测城市空气中的PM2.5浓度分布,可以实现对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通过监测工业排放和交通排放的遥感图像数据,帮助城市规划部门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
三、遥感技术在城市水质监测中的应用城市水质安全是城市环境监测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或无人机遥感获取水体的遥感图像数据,监测水体中的蓝藻、浮游植物、水华等水生态环境要素,从而评估城市水质的变化和污染程度。
通过遥感技术,城市环境监测部门可以实时监测水体的温度、浊度、pH值和蓝藻浓度等指标,为城市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四、遥感技术在城市噪声污染监测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噪声污染成为困扰市民的一大问题。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城市遥感图像数据,监测城市道路交通和工业企业的噪声污染情况。
通过对噪声源位置和噪声强度等信息的遥感分析,可以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噪声污染管控措施,从而减少城市噪声污染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技术详解
![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技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5d928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c.png)
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技术详解遥感技术作为测绘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它能够通过从远处获取地物信息,为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监测和分析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本文将对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解析。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指通过照相机、扫描仪、雷达和激光器等设备,以及相应的电子传感器,从卫星、飞机或地面站点对地球进行观测和记录,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解译和应用的一种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微波等各种传感器,利用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在无需实地勘测的情况下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二、遥感技术的分类与应用遥感技术可以根据观测平台的不同划分为航空遥感和卫星遥感。
航空遥感是指通过飞机等空中平台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活性;卫星遥感则是通过卫星获取信息的技术,具有广域覆盖和周期观测的优势。
1. 地质与灾害监测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探和灾害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图像的获取和分析,可以识别地质构造、岩性、矿产等地质信息,并利用地表形态和物质分布的特征,进行地质资源储量和分布的评估。
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对地震、火山、洪涝等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时预警和减少损失。
2. 土地利用规划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土地分类和变化监测方面。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土地利用信息,并进行土地分类、变化检测和动态监测,为城市规划、农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决策支持。
3. 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对水体质量、空气质量、森林覆盖度等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
另外,遥感技术还可以进行植被监测和生态系统评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 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遥感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海洋资源的分布和变化情况,通过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评估,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遥感技术综述
![遥感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6b782290722192e4536f6aa.png)
遥感技术综述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
它是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
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内容遥感可按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整个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分类。
遥感技术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传感器研制、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信息提取和遥感应用。
从这几方面的内容可见,遥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产物。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气象、水文、军事、环保等领域。
在未来的十年中,预计遥感技术将步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
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都会有极大的提高。
其应用领域随着空间技术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将会越来越广泛。
1、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遥感地质找矿是遥感信息获取含矿信息提取以及含矿信息成矿分析与应用的过程。
(1) 遥感岩石矿物识别遥感岩矿识别技术非常适宜于植被稀少基岩裸露区的区域性地质。
(2)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技术对于地质工作程度低的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区域化探扫面的功效,具体运用时应注意多种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的结合。
(3) 地质构造信息提取(4) 植被波谱特征的找矿应用高植被覆盖区遥感地质找矿可以结合植物波谱信息和植物地球化学方法来进行实践证明,对寻找隐伏矿床卓有成效但目前仍主要处于研究阶段。
2、在土地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荒漠化的监测。
如阿根廷完全基于遥感手段对土地荒漠化的状态进行了评估;Tripathy等利用MSS和印度资源卫星(IRS)数据对印度古尔伯加的土地荒漠化进行了评价;Michael等应用遥感技术结合土地荒漠化的理论,通过对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的监测编制土地退化野外调查手册。
遥感技术应用概述
![遥感技术应用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c45807fdd3383c4bb4cd2fc.png)
遥感技术应用概述很多人以为遥感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其实这些技术早就已经深入大家的生活。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遥感”这个词,到1972年美国陆地卫星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对地观测卫星(LandSat),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军事、国防、农业、林业、国土、海洋、测绘、气象、生态环境、水利、航天、地质、矿产、考古、旅游等领域,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为人类提供了从多维和宏观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新方法与新手段,遥感技术能够全面、立体、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其效率之高是以前各种技术无法企及的。
因此,遥感技术已成为一门实用的,先进的空间探测技术。
下面就三个方面介绍一下遥感技术:一、“3S”技术的涵义:包括RS、GPS、GIS。
RS即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器上,利用各种波段的遥感器,通过摄影、扫描、信息感应,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技术,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同时接收来自多颗卫星的电波导航信号,测量地球表面某点准确地理位置的技术系统;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用以输入、存储、编辑、分析、显示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地理资料系统。
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地图数据或图形数据;第二类是文字数据或非图形数据。
二、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可获取大范围数据资料。
遥感用航摄飞机飞行高度为10km左右,陆地卫星的卫星轨道高度达910km左右,从而,可及时获取大范围的信息。
例如,一张陆地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可达3万多平方公里。
这种展示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
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无法比拟的。
例如,法国SPOTS5卫星重复覆盖地球周期为1-5天,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气象卫星一天能收到两次图像。
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综述
![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91f0276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3.png)
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综述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应用逐渐成为地理信息领域的热门话题。
无人机遥感数据具有高分辨率、灵活性和成本效益等优势,被广泛用于农业、环境研究、自然灾害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综述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信息提取等方面的工作。
首先,数据预处理是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的第一步。
无人机遥感数据通常包括数字图像、激光雷达数据等,需要进行校正与矫正,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校正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以及传感器特定的校正,以消除影像中的畸变和噪声,并确保数据与真实地面特征的一致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大气校正,以消除大气干扰对数据的影响。
数据预处理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输入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和信息提取提供可靠的基础。
接下来,特征提取是对无人机遥感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的关键步骤。
特征提取可以理解为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或特征,用于进一步分析和应用。
在无人机遥感数据中,常见的特征包括植被指数、土壤湿度、地表温度等。
这些特征可以通过各种算法和模型进行计算和监测,以研究农作物生长状况、土壤质量、气候变化等。
特征提取的目标是挖掘无人机遥感数据中的潜在信息,为后续的信息提取和分析提供依据。
最后,信息提取是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的最终目标。
信息提取是指从特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以支持决策和研究。
在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中,常用的信息提取方法包括目标检测与识别、变化检测、地形模型生成等。
这些方法可以基于无人机遥感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模型构建,为用户提供关键的地理信息和解决方案。
信息提取的目标是实现对无人机遥感数据的高级应用和价值发现,为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提供支持和决策依据。
综上所述,无人机遥感数据的处理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和信息提取等方面的工作。
数据预处理旨在提供高质量的输入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特征提取通过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或特征,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信息。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综述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31e1f32a4b35eefdc8d3333a.png)
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综述摘要:遥感技术是大气环境监测方面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对大面积大气污染事故进行实时监测,为制定科学、快速、准确、合理的应急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然后综述了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我国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进展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遥感技术,环境监测,大气环境,应用1引言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是一种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判定的一种综合技术。
可在全球层面揭示地球表面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时空变化规律。
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且便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势,还能发现有时用常规方法难以揭示的污染源及其扩散的状态,它不但可以快速、实时、动态、省时省力地监测大范围的大气环境变化和大气环境污染,也可以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以便及时制定处理措施,减少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
随着大气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以及遥感技术比传统的环境监测技术和监测台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遥感监测作为大气环境管理和大气污染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大气环境污染监测方面得到了迅速发展。
2 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大气环境遥感是利用遥感传感器来监测大气结构、状态及变化,不需要直接接触目标而进行区域性的跟踪测量,能够快速地进行污染源的定点定位,从而获得全面的综合信息。
大气环境遥感监测指监测大气中的臭氧(O₃)、CO₂、SO₂、甲烷(CH4)等痕量气体成分以及气溶胶、有害气体等的三维分布。
这些物理量通常不可能用遥感手段直接识别,但由于水汽、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微量气体成分具有各自分子所固有的辐射和吸收光谱特征,通过选择合适的波段来测量大气的散射、吸收及辐射的光谱,然后,从其结果中推算出污染气体的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遥感技术综述
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
它是60年代在航空摄影和判读的基础上随航天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感测技术。
任何物体都有不同的电磁波反射或辐射特征。
一、遥感技术的基本内容
遥感可按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整个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分类。
遥感技术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传感器研制、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信息提取和遥感应用。
从这几方面的内容可见,遥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产物。
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气象、水文、军事、环保等领域。
在未来的十年中,预计遥感技术将步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
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都会有极大的提高。
其应用领域随着空间技术发展,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及相互渗透,将会越来越广泛。
1、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遥感地质找矿是遥感信息获取含矿信息提取以及含矿信息成矿分析与应用的过程。
(1) 遥感岩石矿物识别
遥感岩矿识别技术非常适宜于植被稀少基岩裸露区的区域性地质。
(2)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
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技术对于地质工作程度低的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区域化探扫面的功效,具体运用时应注意多种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的结合。
(3) 地质构造信息提取
(4) 植被波谱特征的找矿应用
高植被覆盖区遥感地质找矿可以结合植物波谱信息和植物地球化学方法来进行实践证明,对寻找隐伏矿床卓有成效但目前仍主要处于研究阶段。
2、在土地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荒漠化的监测。
如阿根廷完全基于遥感手段对土地荒漠化的状态进行了评估;Tripathy等利用MSS和印度资源卫星(IRS)数据对印度古尔伯加的土地荒漠化进行了评价;Michael等应用遥感技术结合土地荒漠化的理论,通过对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的监测编制土地退化野外调查手册。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国外卫星数据进行资源调查和灾害环境的监测80年代初期开始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有关土地荒漠化的资源调查
三、遥感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光谱信息成像化,雷达成像多极化,光学探测多向化,地学分析智能化,环境研究动态化以及资源研究定量化,大大提高了遥感技术的实时性和运行性,使其向多尺度、多频率、全天候、高精度和高效快速的目标发展。
四、参考文献
[1] 查勇,高家庆,倪绍祥等. 遥感技术在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以陕西榆林市芹河乡为例. 中国沙漠,1997.
[2] 王建,李文君,宋冬梅等.近30年来民勤县土地荒漠化变化遥感分析. 遥感学报2004,8(3) :282~288.
[3] 徐冠华,田国良,王超,等.遥感信息科学的进展和展望[J].地理学报,1996,51(5):385—397.
[4] 冯筠,黄新宇.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9,14(4):59—70.
[5] 高会军,姜琦刚,霍晓斌. 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遥感分析. 灾害学,2005,20(3) :36~ 40.
[6] 耿新霞,杨建民,张玉君等.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地质找矿论丛,2008
[7] 唐兰兰,张晓,刘云华.遥感岩性信息提取的基础和技术研究进展.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
[8] 荆凤,陈建平.矿化蚀变信息的遥感提取方法综述.遥感信息,2005(2):62~65.
[9] 甘甫平,王润生.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国土资源遥感,2007(4):57~60.
[10] 刘影.地质遥感及其在找矿中的应用.西部探矿工程,2011(18):105~109.
[11] 马跃良.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找金矿方法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2002(174):52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