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基础(精)
遗传学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1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卷缩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被碱性染料染色很深的物质。
染色单体一个DNA双螺旋分子与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线。
2 异固缩现象在同一染色体上由于螺旋化程度不同而表现不同染色反应的现象。
3 同源染色体生物体内,大小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真核细胞中,某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互为-----4 核型各对染色体大小,着丝粒位置臂比及随体有无。
核型分析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
5 A染色体每种真核细胞的细胞内必须具有一套或几套基本的染色体,它们相互协调,维持生物的生命活动,这些染色体称为----6 B染色体有些生物细胞中除了A染色体外,还常出现一些形态和行为不同于A染色体的额外染色体,又称超数染色体或副染色体。
7 细胞周期细胞从前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终了所经历的时间,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8 四合体每一个二价体含有4个染色单体,称四联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间相互配对现象。
9姐妹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之间互为-----。
非姐妹染色单体两条染色体间的染色单体互为----10 双受精在被子植物中,一个精核与卵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发育成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结合为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如果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果实直感如果2n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又称种皮直感。
11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特殊无性生殖方式,它能形成性器官,但没有发生受精过程而形成胚和种子。
单性结实子房不经过受精作用发育成果实的现象,有时需要花粉或激素刺激。
12 生活周期生物体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世代交替在大多数有性生殖的生物中,生活周期包括一个无性世代和一个有性世代,二者交替发生称----13 性状指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八年级生物遗传基础知识
八年级生物遗传基础知识遗传基础知识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生物的繁殖、进化以及种群变化等方面。
八年级生物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遗传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针对八年级生物遗传基础知识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遗传基础概念遗传基因是指父代向子代传递的遗传物质。
它包括了基因型和表现型两个方面。
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拥有的所有基因的组合,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
遗传物质DNA是基因的载体,它以特定的方式存储遗传信息。
DNA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鳞嘧啶)组成,这些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了生物体内各种基因的特征。
第二部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通过对豌豆的实验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遗传规律。
这些规律被称为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第一个定律是合子分离定律,也被称为等位基因分离定律。
它指出,每个个体两个等位基因分离成为两个不同的生殖细胞,然后与另一个个体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下一代。
第二个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它指出,不同的基因对在遗传中是独立的,它们的组合方式是随机的,不受其他基因对的影响。
第三个定律是显性和隐性基因定律。
显性基因会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则需要在纯合子状态下才能表现。
纯合子是指一个个体两个等位基因相同。
第三部分:基因突变和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的变化,它是遗传变异的一种形式。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结构突变两类。
点突变是指DNA序列内部的单个碱基发生改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核苷酸插入/缺失等。
这些突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生物体内部的功能。
染色体结构突变则是指染色体发生断裂和重组,造成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倒位、重复或移位等。
这些突变可以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第四部分:遗传工程和克隆技术遗传工程是通过常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手段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
常见的遗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插入、基因切除和基因修复等。
动物遗传学-第九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
根据特定资料估计的遗传力,只能作为一个估计值看待。
n
P
P1 P2 Pn
Pii 1nn Nhomakorabea同理可得:
n
Gi
G i
,
n
n
Ei
E i n
若E与G之间相互独立,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
n
Ei 0 P G
i
群体均值能否代表群体基因型均值取决于群体大小,群 体越大,代表性愈强。
一、遗传力(heritability):
(一)概念: 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 或指性状的遗传方差在总方差(表型方差)中 所占的比率。
二、简单性状和复杂性状
简单(遗传)性状 (simply-inherited trait) 受很少数基因的控制,而且几乎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
如孟德尔豌豆试验中所列举的性状都是简单(遗传)性 状。
复杂性状 (complex trait) 受多个基因的作用,而且易受遗传或非遗传因素的影
响。多在医学上使用。如糖尿病。
(二)对遗传力的理解注意事项:
遗传力是描述性状的一个特征量,遗传力大说 明受到遗传的影响大,遗传力低则环境的作用大。 性状遗传力的高低并不表示性状的好坏与畜群 的好坏。
0<h2 <1
(三)若干性状的遗传力
性状 初生重 断奶重 成年体重 椎骨数 乳头数 背膘厚 眼肌面积
表1 表猪1 一猪一些些性性状状的遗遗传传力 力
第九章 数量遗传学基础
一、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trait) —遗传基础是单个或少数几个基因的作用,它的 表型变异是间断的。如牛的无角与有角,兔的白 化与有色。
高中生物遗传基础知识
高中生物遗传基础知识遗传基因是指父母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和生物性状。
遗传基础知识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生物变异、进化以及人类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遗传基因的概念、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等方面进行论述。
遗传基因的概念遗传基因是染色体上一段可以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它是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
每个个体都拥有两份相同或不同的遗传基因,分别来自父母的两个染色体。
遗传基因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如眼睛的颜色、血型等。
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分离规律。
当父本和母本拥有不同的性状时,后代只会表现其中一种性状,而不会混合表现。
这表明了遗传基因在个体繁殖过程中的分离及随后的重新组合。
自由组合规律:在遗传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在个体体内会进行随机的自由组合,使得不同的基因组合出现在后代中。
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会有不同的遗传特征的原因。
显性和隐性规律:某些表现在个体外部的性状会被称为显性,而另一些不表现在个体外部的性状会被称为隐性。
显性物质会掩盖隐性物质的表达,只有当一个个体同时携带两个隐性物质时,才会表现出隐性特征。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传代过程中发生的突变或重新组合,导致个体间遗传特征的差异。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使得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个体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突变: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突然而非正常的改变,从而引起了新的遗传特征的产生。
突变有时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复制过程中的错误造成的。
突变可以是有利的,有助于个体适应环境,也可以是不利的,导致个体的生存能力下降。
重组:重组是指在染色体互换分离的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基因片段交换。
这种事件会导致新的基因组合出现,从而产生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总结遗传基因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关键基础,遵循着各种遗传规律,如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以及显性和隐性规律。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
遗传学基础知识点遗传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间遗传信息的传递、表现和变异。
在遗传学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基础知识点是必须要掌握的。
本文将围绕这些基础知识点展开讨论。
1. 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是指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分子,主要包括DNA和RNA。
DNA是双螺旋结构,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组成,形成基因和染色体。
RNA则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孟德尔遗传定律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他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一系列遗传定律,包括隔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性联和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
3. 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是通过DNA分子进行的。
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复制,通过核糖体和tRNA、mRNA参与蛋白质合成,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4. 遗传性状的表现遗传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在有性繁殖中通过配子随机组合形成。
一对等位基因可以表现为显性和隐性,而性状的表现受到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
5. 遗传变异基因在不同个体间可以发生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互作和基因重组等。
这种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可以导致个体的遗传多样性。
6. 遗传病与遗传咨询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等。
遗传咨询是通过遗传学知识对个体的遗传信息进行评估和风险预测,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通过对上述基础知识点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遗传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生物学学科,为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的遗传学学习有所帮助。
微生物遗传学基础
遗传型 + 环境条件 •
发育
表型
表型( ):指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 表型(phenotype):指生物体所具有的一切外表特征和内 ): 在特性的总和;------是一种现实存在,是具一定遗传型的生 是一种现实存在 在特性的总和 是一种现实存在, 物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具体性状。 物在一定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具体性状。
变异(variation):生物体在外因 或内因的作用下 , 遗传物 生物体在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 变异 生物体在外因 或内因的作用下, 质的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变异的特点: 质的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 变异的特点:a.在群体中以 极低的几率出现, 一般为10 极低的几率出现 , ( 一般为 10-6 ~ 10-10 ) ; b. 形状变化 的幅度大; 变化后形成的新性状是稳定的, 的幅度大 ; c. 变化后形成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 的。 饰变( 饰变(modification):指不涉及遗传物质结构改变而只 ) 发生在转录、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特点是: a. 几乎 发生在转录 、 转译水平上的表型变化 。 特点是 : a.几乎 整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发生同样的变化; b.性状变 整个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发生同样的变化 ; b. 性状变 化的幅度小; 因遗传物质不变 故饰变是不遗传的。 因遗传物质不变, 化的幅度小 ; c.因遗传物质不变 , 故饰变是不遗传的 。 引起饰变的因素消失后,表型即可恢复。 引起饰变的因素消失后,表型即可恢复。 例如:粘质沙雷氏菌: 例如:粘质沙雷氏菌:在25℃下培养,产生深红色的灵 ℃下培养, 杆菌素; 杆菌素;在37℃下培养,不产生色素;如果重新将温度 ℃下培养,不产生色素; 降到25℃ 又恢复产色素的能力。 降到 ℃,又恢复产色素的能力。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遗传学知识点总结1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 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遗传基础知识
遗传基础知识遗传基础知识是生物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了生物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通过研究遗传基础知识,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种群遗传结构以及遗传疾病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依次介绍遗传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包括遗传物质的组成、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变异的形成和遗传学研究方法等方面。
一、遗传物质的组成遗传物质是指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
在大多数生物中,遗传物质主要由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
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鳞嘌呤)组成的长链状分子。
DNA分子通过碱基间的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双螺旋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二、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传递是指从父代到子代的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在有性生殖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通过两个过程实现:减数分裂和受精。
在减数分裂中,有丝分裂将一对染色体分离成单倍体的配子;在受精中,雄性和雌性的配子融合,形成受精卵。
这个过程中,双亲的遗传物质随机组合,产生新的个体,从而保持了多样性。
三、遗传变异的形成遗传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在传递过程中发生的突变或重新组合,导致子代与父代之间存在差异。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重要基础。
遗传变异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突变:突变是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碱基发生永久性改变的过程,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等。
突变可以是自发发生的,也可以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2. 重组:重组是指染色体中的DNA片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重新组合的过程。
通过重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型。
3.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指由于随机性事件的作用,种群中某些基因频率发生随机性的变化。
遗传漂变既可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可以是由于种群数量的变化引起的。
四、遗传学研究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遗传基础知识,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遗传学研究方法。
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包括:1. 遗传交叉:遗传交叉是指通过对不同个体进行交叉繁殖,分析其后代的遗传特征来研究基因的传递规律。
遗传学的基础知识
遗传学的基础知识遗传学是现代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和变异等现象。
遗传学不仅是解决许多生物学问题的基础,也是生物技术和医学疾病治疗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遗传学的基础知识、遗传模式、遗传病和遗传工程等方面进行介绍。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生物的遗传信息存储在DNA分子中,并通过RNA转录和翻译转化为蛋白质。
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的分支,主要研究生物的遗传信息在传递、表达和变异等方面的现象。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个体的基因型决定了它的表现型,也就是说,基因型和表现型是密切相关的。
基因型是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成,而表现型是基因型所确定的生物相关特征的表现。
这个特征可以涉及身体形态、代谢功能、生长发育、行为特征等方面。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是遗传学的核心之一。
通过研究遗传性状的表现,可以了解基因型的组成。
为了研究这种关系,基因组学研究者已经从基因组中发现了成千上万的基因,并研究了它们如何表达,从而使这种研究变得更加深入和全面。
遗传模式当涉及到遗传的时候,人们通常会谈到遗传模式。
遗传模式是一个特定遗传性状的遗传方式,它与这种遗传性状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关。
最常见的遗传模式是隐性遗传模式和显性遗传模式。
显性遗传模式是指当一个基因型中,表现型由一对异性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所决定,与基因型无关。
例如,一个人是否有棕色的眼睛显然不取决于基因型是什么。
这种受唯一一个基因突变的控制非常成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理论含义。
而隐性遗传模式是指表现型只由两个基因中的两个相同性状的基因组成的基因型所决定。
例如,假设棕色眼睛是由一个比蓝色眼睛更显性的基因控制,那么像蓝色眼睛这样的性状只能在两个相同的隐性基因组成的基因型中表现出来。
为了理解这种遗传方式,隐性基因通常通过不同于表现型的符号来表示。
在一些精细的分析过程中,人们还考虑复合体。
复合体是指一组相互影响的基因,它们可以共同控制一个表现型,并且通过交互作用调整这个表现型的结果。
畜牧兽医---遗传学基础知识
遗传学基本知识一、名词解释1、性染色体2、遗传力3、重复力4、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二、填空1、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具有相同功能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体的较高一级的形式— ____________。
3、是遗传物质最主要的载体。
4、体细胞中染色体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两种,它们都是成对出现的,一条来自于,另一条来自于。
5、具有相同形态、大小、着丝点的常染色体是成对出现的,称为。
6、在家畜中,如果性染色体为XY,则该个体为,如果性染色体为XX,则该个体为。
7、在家禽中,如果性染色体为ZZ,则该个体为,如果性染色体为ZW,则该个体为。
8、核苷酸依据其组成中的碱基种类不同,分别称为(A)、(G)、(C)和(T)。
9、在物种的DNA碱基组成中,的量几乎总是与胸腺嘧啶相等;而则与胞嘧啶几乎相等。
10、经典遗传学上三大定律是定律、定律和定律。
11、生物的性状按其表现方式和人们对它的考察度量手段来分,基本上分为两大类:_______和。
12、在孟德尔的试验中,把开红花的豌豆植株和开白花的植株杂交,杂种一代全部开红花,而不出现白花。
这样,红花对于白花而言是性状,白花对红花是性状。
13、隐性性状在子一代中表现不出来,这并不是说其消亡了,而是被显性性状了。
14、在一个血型系统中,反映一种血型特异性抗原的称为,它是划分血型的基本因子。
15、性状的表型值可分解为造成的部分和造成的部分。
16、对性状的表型值造成影响的遗传因素可进一步分解为、和三部分。
17、度量遗传变异的参数主要有三个,即、和。
18、加性方差与表型方差的比值,称为。
19、我们把同一个体同一性状的不同次度量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叫20、是指同一个体两个性状育种值间的相关系数。
三、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我们将细胞分为三部分: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2、染色体的形态可以用来鉴定特定的染色体群,鉴定的标准一般是着丝点的位置、次缢痕、随体的有无及其位置。
3、个物种个体的染色体数量是相对恒定的,在世代延续中保持不变。
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绪论什么是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1).遗传(heredity):生物亲子代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variation):生物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不可分割,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这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具有必要的环境,并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学诞生的时间,标志?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建立和开始发展)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答: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概念,关系?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便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中,由于染色质的复制而形成的物质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和染色质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周期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4.不同类型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根尖、叶、性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前期、中期)的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答: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目: 2n 2n 2n 4n 2nDNA分子数: 2n-4n 4n 4n 4n 2n染色单体数目:0-4n 4n 4n 0 0减数分裂:*母细胞初级*母细胞次级*母细胞 *细胞染色体数目: 2n 2n n(2n) nDNA分子数: 2n-4n 4n 2n n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2(0) 05.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遗传学意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重要遗传学事件(交换、交叉,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基因分离?)特点: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遗传学重点资料
遗传学复习重点1、一、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是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变异:亲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二、遗传与变异的关系: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遗传与变异的对立统一关系(a 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b 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形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
c 遗传和变异的表现都与环境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d 遗传和变异组成生物多样性。
)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三、遗传学发展简史:<1>萌芽:1800-1899 (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获得性状可遗传<2>生物遗传学:1900 三大遗传规律<3>细胞遗传学:基因论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2、有丝分裂:通常指核分裂,特别是在遗传学中更主要讨论细胞核分裂)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解析一、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比较①减数分裂的简要过程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特征比较四、细胞分裂中几个概念的分析1、基本概念理解(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相互配对(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不同的一般指性染色体,如X、Y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减数分裂中精(卵)原细胞和初级精(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和极体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但在有丝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始终存在。
(2)染色单体:在间期染色体复制以后,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质丝,连接在一个着丝点上,每条染色质丝成为一个染色单体。
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单体都是形成于间期,但有丝分裂消失于后期,减数分裂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遗传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一) 名词解释:1.原核细胞: 没有核膜包围的核细胞,其遗传物质分散于整个细胞或集中于某一区域形成拟核。
如:细菌、蓝藻等。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完整细胞核结构的细胞。
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及真菌类。
单细胞动物多属于这类细胞。
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线形结构。
在原核细胞内,是指裸露的环状DNA分子。
4.姊妹染色单体:二价体中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称为姊妹染色单体。
5.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6.超数染色体:有些生物的细胞中出现的额外染色体。
也称为B染色体。
7.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认为是有性生殖的一种特殊方式或变态。
8.核小体(nucleosome):是染色质丝的基本单位,主要由DNA分子与组蛋白八聚体以及H1组蛋白共同形成。
9.染色体组型 (karyotype) :指一个物种的一组染色体所具有的特定的染色体大小、形态特征和数目。
10.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11.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会过程中形成的非永久性的复合结构,主要成分是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central element)向两侧伸出横丝,使同源染色体固定在一起。
12.双受精: 1个精核(n)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来发育成胚。
另1精核(n)与两个极核(n+n)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来发育成胚乳的过程。
13.胚乳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这种现象称为胚乳直感或花粉直感。
14.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则另称为果实直感。
简述:2.简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遗传学意义?答:细胞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每个染色体准确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
遗传学基础知识
遗传学基础知识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科学,它探索了生物个体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异,以及对后代遗传特征的影响。
遗传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对人类进化、疾病的遗传基础以及基因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遗传学的基础知识,包括遗传物质、遗传变异、遗传规律和遗传工程等重要内容。
一、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指存在于生物细胞内的携带遗传信息的分子,最为重要的遗传物质是DNA(脱氧核糖核酸)。
DNA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和胰嘧啶)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它通过不同的碱基序列来存储和传递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DNA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实现了基因的遗传。
二、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改变。
遗传变异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它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重组和基因转移等。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的改变,可以分为点突变、插入和删除等不同类型。
染色体重组是指染色体的片段在同一染色体内或不同染色体之间的重新组合。
基因转移是指基因从一个个体传递到另一个个体。
三、遗传规律遗传规律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
著名的遗传学定律包括孟德尔定律、染色体理论、分离与联合及自由组合定律等。
孟德尔定律是奥地利修道士孟德尔发现的,包括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
染色体理论由美国科学家多布谷发现,揭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事实。
分离与联合定律描述了基因与染色体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规律。
四、遗传工程遗传工程是应用遗传学知识进行基因操作和转移的技术。
遗传工程在改良农作物、治疗遗传疾病以及生物工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基因克隆、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是常用的遗传工程技术。
基因克隆是指通过体外复制DNA来获得大量特定基因的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并表达的技术。
基因编辑是一种精确修改生物基因的技术,如CRISPR/Cas9技术。
结语遗传学为我们了解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提供了基础,它对人类健康、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遗传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遗传的知识点总结遗传学的基本概念1. 基因:是控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基本单位。
基因由DNA组成,是细胞内的功能性DNA片段,负责编码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
2. 染色体:染色体是基因的携带者,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人类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遗传信息。
3. 遗传物质:指DNA和RNA,是生命体遗传信息的传递者。
遗传规律1. 孟德尔遗传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统计定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 确定遗传规律:染色体对基因的定位和分离规律。
例如,性连锁遗传,杂合子的分离和重组等规律。
3. 随机性:遗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随机性,例如基因重组的概率,基因突变的出现等。
遗传变异1. 突变:指染色体结构或基因序列的突然改变,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
2. 重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导致新的基因组合产生。
3. 杂合子形成:由两个不同亲本的基因组合而成的个体称为杂合子,杂合子的出现增加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应用遗传学的领域1. 生物育种:利用遗传学的知识进行植物和动物的育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医学遗传学:研究人类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基因与疾病的关系,进行遗传病的诊断和预防。
3. 法医遗传学:利用DNA鉴定技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身份鉴定,进行亲子关系的鉴定等。
4. 进化遗传学:研究物种的起源和进化过程,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
遗传学的发展趋势1. 基因工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基因的修饰和操纵,生产优良的转基因生物。
2. 基因组学:研究生物的全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揭示基因组的结构和组织特征。
3. 个性化医学:根据个体的基因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
4. 环境遗传学:研究环境因素对遗传变异的影响,揭示环境和遗传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总之,遗传学是生命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遗传学将为人类生活和健康带来更多好处。
遗传的细胞基础(精)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 细胞类型 体细胞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 一次 二次 减半 有联会、互换
DNA复制 细胞分裂次数
子细胞数目 染色体数目 前期Ⅰ 中期Ⅰ 后期Ⅰ
一次 一次
不变
子细胞二个 子细胞四个 无联会、互换
第四节 精子和卵子的发生 一、精子的发生 1、部位: 睾丸曲精细管上皮 2、过程: (1)增殖期:精原细胞(2n),有丝分裂 (2)生长期: 体积增大为初级精母细胞(2n) 第一次:2个次级精母细胞(n) (3)成熟期: (减数分裂) 第二次:4个精细胞(n) (4)变形期:
10倍
6倍
40倍
5倍
(二)袢环结构模型学说
螺线管折 叠成袢环 非组蛋白 支架上 沿染色体纵轴伸 出放射环 18个袢环形 成微带
106个微带构成染色单体
染色单体
袢环模型(loop model)
11 12 10 9 8 7 6 5 16 17 18 1 2 3 4
微 带
13 14 15
袢环( 30nm 螺旋管)总长 520nm 30000~ 100 000万个bp
小
结
一、染色质与染色体 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三、精子与卵子发生 四、性别决定的染色体机制
三 基 要 求
一、基本概念 染色质与染色体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结构异染色质、兼性异染色质(x染色质) 二、问题 细胞周期各时相的事件 精子、卵子发生的异同 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H4
DNA双螺旋(140-160bp、1.75圈)
H2A
H2A H2B
H3
H1
H4
连接DNA(5060bp)
H1
H3
普通遗传学基础
1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
3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各个等位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复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并不存在于同一个体(同源多倍体是例外),而是存在于同一生物类型的不同个体里。
4相对性状:即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花色有红花与白花之分,种子形状有圆粒与皱粒之分等等。
5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表示。
6测交:是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的亲本杂交。
7完全显性:杂合体表现型由等位基因之一(显性基因)决定——完全显性。
8不完全显性:子代为两个亲本的中间类型或不同于两个亲本的新类型,也叫半显性(semidominance)9共显性: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
10多因一效:由多对基因控制、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称为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
11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区域12性染色体:在多数二倍体真核生物中,决定性别的关键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这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
13符合系数:用以表示干扰程度,符合系数= 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14重组子:(recon)又称交换子,基因内的最小重组单位,是两个突变位点之间可发生交换产生野生型的最小单位。
15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能从亲代遗传给子代。
16单位性状:个体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之后的性状。
17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即遗传组成;如花色基因型CC、Cc、cc。
18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19连锁遗传:原来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连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
20性连锁:指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又称伴性遗传。
21质量性状:某类遗传性状,其表现型和基因型具有不连续的变异,称为质量性状。
22数量性状: 某类遗传性状,其表现型变异是连续的,称为数量性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7、一条染色体一个DNA分子
5、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是指经过逐步解螺旋,
在分裂间期核中形成的直径为10nm细 丝的染色质区段,因为十分细,染色很淡. 异染色质:是指分裂间期核中仍然保持 高度卷缩状态的染色质区别,结构致密, 染色很深。
(三)、染色体的数目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恒定的, 体细胞里有相同的两套(组)染色体,以 2n代表,性细胞里只有一套(组)染色体, 以 n 代。
遗传学基础
绪言
一、遗传学研究的对象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 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 现象。遗传是保守的,不变的, 保证物种的连续性和相对稳 定性。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 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 子代个体之间相异的现象。 变异是发展变化的。
遗传,变异和选择是 生物进代的三个要素;遗 传是进化的基本条件,变 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可选择 的对象,是进化的基础, 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使生 物不断地朝着适应环境的 方向发展。所以选择是生 物进化的方向。
图11、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周期
1、间期(连续两次细胞分裂的中间 时期)
在间期的细胞核中看不到染色体 结构,染色质分散在核质中,核仁由 于染色而显得很明显、细胞核在生长 增大,代谢旺盛,贮备了细胞分裂所 需的物质与能量。细胞内的DNA要 复制加倍。
根据间期中DNA合成的特点可 分为三个时期:
4、染色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的间期, 核中心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 RNA所组成的复合物,是细胞分裂间期遗 传物质存在的形态。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真 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两种不同存在形态,反 映了它们处于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不同功能 阶段,两者不存在成分上的差异,真核细 胞的绝大部分DNA都集中在染色体上,故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三)、细胞核(真核细胞)
1、核膜:核的表面膜,核与质 之间的物质交流通过核的膜孔。 2、核液:(核浆或核内基质) 充满核内的不透明物质。内含蛋 白质,RNA,各种酶以及中等 大小的分子。
3、核仁:一般只有一个,但 也有几个,由蛋白质,RNA 和DNA。
其主要功能是合成核糖体
RNA(rRNA),并和细胞质 核糖体生物合成有关。
3、染色质到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1)
(2)
(3)
(4)
(1)构成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的核 小体,为染色体的一级结构
(1)
(2)
(3)
(4)
(2) 螺线体是染色体的二级结构。是由核小 体链经螺旋化形成的中空线状结构。
(1)
(2)
(3)
(4)
(3)超螺线体:三级结构。是螺线体螺 旋化形成的圆筒状结构。
二、染色体的形态,结 构和数目
(一)、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图1、中期染色体形态的示意图 1.长臂 2.主缢痕 3.着丝粒 4·短臂 5·次缢痕 6·随体
图2、 后期染色体的 形态 1.V 形染色体 2.L 形染色体 3. 棒状染色体 4.粒状染色体
图3人类的性染色体
(二)、染色体的结构
1、染色体的化学结构: 含有二条相互平行的多核苷酸
核型是物种最稳定的性状或标志,通 常可以在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进行核型的 分析鉴定。
8
图 人 类 男 性 染 色 体
9
图 人 类 女 性 染 色 体
图10、男性染色体核型
三、有丝分裂
(一)、有丝分裂的过程
有丝分裂,高等生物的细 胞分裂是以有丝分裂方式 进行的过程:有丝分裂是 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便 予描述,根据染色体的特 征分为:前期,中期、后 期、未期、间期。
(1)DNA合成前期(G1期):为 DNA合成做准备的时期。 (2)DNA合成期(S期):DNA复 制合成时期,核中DNA含量增加了 一倍。
(3)DNA合成后期(G2后期): DNA合成后至开始分裂之间的时期。
2、前期: (1)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开始细长如线,以 后逐渐缩短变粗,每个染色体含有两条并列的染 色单体。 (2)核仁逐渐解体,核膜也解体消失。
长链,并呈双螺旋结构,是细胞进 入分裂期,染色质细丝卷缩而成, DNA是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组蛋白 DNA 非组蛋白
少量的RNA
2、染色质的基本结构 基本单位:核小体(每个核小体的 核心是由8个组蛋白分子组成的八聚 体)。
图4.染色质结构的核小体模式图 A、单一的核小体 B、串珠式的核小体
图5、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DNA分子
同源染色体:遗传学上, 把形态,大小相同,遗传功 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叫同源 染色体,反之叫非同染色体 (异源染体)。
(四)、染色体的组型(核型)
是指一个物种所特有的染色体数目和 每条染色体所特有的形态,特征,如:染 色体长度,着丝粒的位置,长(短)臂的 比率,随体的有无,次缢痕的数目,异染 色质的分布等。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膜:细胞质外围的一层 薄膜,7~10nm,作用:选择透性— 主动而有选择地通过某些物质,阻止 细胞内许多有机物质,细胞质物质的 渗出,调节细胞外一些营养物质的渗 入。
(二)、原生质(质膜内环绕 着细胞核外围的是原生质)
1、细胞浆 :蛋白质分子,脂肪,溶 解的氨基酸分子和电解质。 2、细胞器:线粒体,质体,核糖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溶解体。
二、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任务:阐明遗传和变异的 现象,深入探索遗传和变异 的原因和物质基础,揭露其 内在的规律性,以便更好地 指导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育 种实践,提高医学水平,造 福人类。
三、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1900年,孟德尔定律重新发现, 遗传学建立和开始发展
1900-1910年 孟德尔定律时期 1910-1940年 细胞遗传学时期 1941-1953年 生化遗传学时期 1953-到今 分子遗传学时期
(1)
(2)
(3)
(4)
(4)染色体:由超螺旋体经过进一步螺旋化 和卷缩而成。
4、一条染色体一个DNA分子 一条染色体只含有一条连续的不
间断的DNA长链.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经过复制后的染色体,含有纵向平行的 两条染色单体,只是被着丝粒联在一起, 因而复制后的染色体,含有二个DNA分 子,一个DNA分子组成一条染色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