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现代诗歌总结及课后专项训练
高一教案诗歌鉴赏专题总结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建康层楼〔元〕王冕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
草色不羞吴地短,雁声空落楚天遥。
江山如画思豪杰,风月无私慰寂寥。
六代繁华在何处?败红残绿野萧萧。
1〕诗歌第一联以“________〞字写出了层楼之高,以“________〞字写出抒情主人公愁绪之多。
2〕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艺术特色。
【答案】〔1〕危;饶〔2〕①运用设问手法,以景作答,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
②借代,以“败红〞“残绿〞写出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
③今昔比照,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比照。
④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气氛,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
【解析】【分析】〔1〕“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这句话的意思是:建康层楼很高,高出云霄;携着酒盏登临建康层楼,让旅居在外的人生发出很多的愁绪。
这里面,“危〞的意思是高,“危楼高百尺〞也是这个意思;“饶〞,有多的含义,现代也说富饶,富饶。
故第一个空填“危〞,第二个空填“饶〞。
2〕?建康层楼?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表现的情感大多是借古伤今,慨叹过去的繁华不再,抒发今日之忧,本诗也有怀古伤今之意,手法上才用了设问手法,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又运用比照手法,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比照;最后,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气氛,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
效果上,更好地表达诗人怀古之意。
故答案为:⑴危饶⑵①运用设问手法,以景作答,表达作者对繁华不再的感慨。
②借代,以“败红〞“残绿〞写出花叶残败的萧条之景。
③今昔比照,把“六代繁华〞与如今的萧瑟之景作比照。
④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景物渲染了萧瑟冷寂的气氛,使怀古伤今之情更加浓重。
【点评】⑴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方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20211108120119)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尽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两首诗歌,达成下边小题。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唐)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敲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明)张楷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1)以下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岑诗以“剑舞”“敲鼓”写出戎旅间的酒会特点,点染边地酒会的氛围。
B. 张诗善写细节,“动”字描绘罗袖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漂浮,尽显柔美。
C. 岑诗“能剑舞”与张诗“看剑舞”均暗含对自己不可以舞剑的遗憾之情。
D. 张诗以“欢声”写出座中人的感情,与岑诗中的“断人肠”截然有别(2)两首诗的结尾同是一个“雨”字,各有妙处。
请联合全诗简要剖析。
【答案】( 1) C(2)①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述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沉痛情状,既侧面衬托胡笳乐曲的动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
② 张诗的“雨”描述春夜微风小雨、杏花悄悄绽开的漂亮情形,既衬着酒阑人散时安逸舒适的氛围,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映托和响应,饶有余韵。
【分析】【剖析】( 1) C 项,“均暗含对自己不可以舞剑的遗憾之情”错误,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址的同时,便以“剑舞”、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点,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氛围,为“醉”字伏笔。
应选 C。
(2 )本题,“座上相看泪如雨”,意思是座上宾人相对泪下如雨,“雨”运用比喻手法,席间胡笳声起,催人泪下。
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倒是大方悲壮的,这种氛围也为“醉”准备了条件。
“门外萧萧杏花雨”,意思是门外杏花飘落一地。
酒喝完才感觉到春夜雨中的一丝丝凉意,风吹杏花,纷繁落下。
酒宴结束,来宾尽欢,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响应。
分点整理答案。
故答案为:⑴ C;⑵① 岑诗的“雨”运用比喻手法,描述座中人相对而泣的沉痛情状,既侧面衬托胡笳乐曲的动人力量,更与前两句的欢宴形成巨大反差,引人遐思。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20211110035640)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尽答案(优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诗,达成下边小题。
建康层楼(元)王冕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
草色不羞吴地短,雁声空落楚天遥。
江山如画思好汉,风月无私慰寥寂。
六代繁荣在哪处?败红残绿野萧萧。
(1)诗歌第一联以“________”字写出了层楼之高,以“________”字写出抒怀主人公愁绪之多。
(2)联合全诗,赏析尾联的艺术特点。
【答案】( 1)危;饶( 2)①运用设问手法,以景作答,表达作者对繁荣不再的感触。
② 借代,以“败红”“残绿”写出花叶残败的冷清之景。
③ 今昔对照,把“六代繁荣”与此刻的萧瑟之景作对照。
④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光景衬着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为浓重。
【分析】【剖析】( 1)“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这句话的意思是:建康层楼很高,超出云霄;携着酒盏登临建康层楼,让旅居在外的人生发出好多的愁绪。
这里面,“危”的意思是高,“危楼高百尺”也是这个意思;“饶”,有多的含义,现代也说丰饶,丰饶。
故第一个空填“危”,第二个空填“饶”。
(2)《建康层楼》是一首怀古诗,怀古诗表现的感情大多是借古伤今,叹息过去的繁荣不再,抒发今天之忧,本诗也有怀古伤今之意,手法上才用了设问手法,表达作者对繁荣不再的感触;又运用对照手法,把“六代繁荣”与此刻的萧瑟之景作对照;最后,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光景衬着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为浓厚。
成效上,更好地表达诗人怀古之意。
故答案为:⑴危饶⑵ ① 运用设问手法,以景作答,表达作者对繁荣不再的感触。
② 借代,以“败红”“残绿” 写出花叶残败的冷清之景。
③ 今昔对照,把“六代繁荣”与此刻的萧瑟之景作对照。
④ 以景结情,以“败红”“残绿”“野萧萧”等光景衬着了萧瑟冷寂的氛围,使怀古伤今之情更为浓厚。
【谈论】⑴本题考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常常是在该诗句中最富裕表现力的词语,比方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
高一教案诗歌鉴赏专项总结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下面首唐,完成下面小。
李固司弟山水①〔其二〕杜甫方丈水,天台映云。
人画,老去恨空。
范蠡舟偏小,王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氛。
【注】①杜甫友人李固的弟弟擅画山水,曾任司官,故杜甫称其“司弟〞。
〔1〕以下首的析,不正确的一是〔〕首用浪漫笔法写出令人神往的美景:海上仙山,山水相,天台云烟,半半。
写到画卷很美,但人自己年已老,不能身目睹景,很是憾。
前四句分用“〞“〞“〞“恨〞四个修性,达出画的微妙感受。
作采用虚相的笔法,以画中之景,引人之情,意境开,文笔回,令人浮想翩。
2〕分析使用的表手法,并明后两表达了人怎的思想感情。
【答案】〔1〕C2〕用了两个典故。
句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太小,王〔子〕所乘的仙只有一只,都不能我离开。
后两集中表了人老来只能与世浮沉、无法脱困境的无奈、悲凉之情。
【解析】【分析】〔1〕C,“‘’‘’⋯⋯达出画的微妙感受〞,“〞“〞以浪漫的笔描写了画面的美景,将方丈、天台两座仙山与茫的大海、的烟云放在一起描,增了画面的茫之感和神秘之气。
两个字不是写画的感受,而是描画面的。
故C。
2〕是“范蠡舟偏小,王不群〞,“范蠡〞春秋越国大臣;“王〞中的仙人王子。
此二句用典,意思是“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偏小,不能我同游;王子所乘的仙只有一只,不能度我升〞。
人面画中美景,只能徒自怨,表了人老来只能与世浮沉、无法脱困境的无奈、悲凉之情。
故答案:⑴C;⑵用了两个典故。
句范蠡泛游太湖的船太小,王〔子〕所乘的仙只有一只,都不能我离开。
后两集中表了人老来只能与世浮沉、无法脱困境的无奈、悲凉之情。
【点】〔1〕本考学生文学作品的形象、言和表达技巧。
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点度的根本能力。
歌的合考核歌形象、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一个考点,几乎涵盖歌的所有内容,注意合全行分析,注意的是意象的含不,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和效果的分析不,言方面主要是格不正确,内容一般曲解意或只答表含,或成心拔高等。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20211110034909)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尽答案(优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宋词,达成下边小题。
鹧鸪天·徐衡仲惠琴不受①辛弃疾千丈阴崖百丈溪。
孤桐枝上凤偏宜。
玉音落落虽难合,横理庚庚② 定自奇。
人散后,月明时。
试弹幽愤泪空垂。
不如却付骚人手,留和南风解愠诗③ 。
【注】① 此词作于淳熙十一年,辛弃疾退居带湖赋闲的第三个年头。
② 庚庚:纹理横布的样子。
③ 舜作《五弦琴歌》曰:“南风之熏兮,能够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能够阜吾民之财兮。
”(1)本词上片是从哪些方面写琴之“奇”的?词人写琴的意图是什么?(2)本词下片是如何由个人的小境地上涨到心胸天下的大境地的?试简析。
【答案】( 1)琴之“奇”的详细表现:① 制琴的资料生长环境孤危;② 琴音不合流俗;③ 琴身纹理横布而奇异。
意图:以琴喻己,经过写琴的非凡突出自己独出心裁的才干和孤标高卓的人品。
( 2)①下片前三句,写“人散后”,词人单独在明月下抚琴,勾起了自己不为世所用的悲愤之情,这里词人不过为个人的际遇鸣不平,是一种个人的小境地。
②“不如却付骚人手”,词意一转,由己而人,用舜作《五弦琴歌》的典故,表达了借助词人之手,弦歌于广众,以解民之愠,阜民之财的梦想。
这样,就跳出了计较一己之得失的小境地,上涨到了心系万民的大境地。
【分析】【剖析】( 1)上片“千丈”句,写凤凰栖息的梧桐孤危的生长环境,意在突出琴的非凡。
“玉音”“横理”两句,描绘琴声高卓不合流俗,琴身断纹横理高古名贵。
这四句借“琴”的名贵非凡突出自己独出心裁的才干以及自己的功名志向,表达自己不平庸、不甘受人冷落的心境;借物喻人,以琴名贵非凡突出自己独出心裁的才干;以幽愤的琴声表达自己不为朝廷重用的不甘与愤懑。
(2)“人散后,月明诗,试弹《幽愤》泪空垂”,意思是月下试弹的琴声让退居赋闲的自己泪流不只,再联合说明中“辛弃疾退居带湖赋闲的第三个年头”这一背景信息,能够知道词人以幽愤的琴声突出自己心里不被人重用的愤懑情怀。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钓屿①(明)郭汝霖天畔一舟横,长风万里行黄擎浮浪远,钓屿芜波明。
唇气山将结,涛声笛共清。
倚墙时浩啸,奇览慰生平。
【注释】①嘉靖四十年(1561年)闰五月,册封正使郭汝霖一行乘坐“封舟”向琉球王国进发,航行到钓鱼岛海域即兴而作此诗。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诗人乘舟在大海上航行的情景。
既描绘了封舟在大海上扬帆远航的生动场景,一也写出了磅礴的气势。
B. 领联写初见钓鱼岛。
诗歌借着对封舟的动态描写,将钓鱼岛这一主要表现对象自然而然地推到读者眼前。
C. 颈联用想象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钓鱼岛的风景,给人一种迷蒙飘逸的美感与和谐安详的听觉感受。
D. 尾联写诗人倚靠着船上的桅杆不时地浩歌长啸,奇美的祖国山川,让他感到足以告慰平生,直抒胸臆。
(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诗人形象。
【答案】(1)C(2)诗人是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充满豪情、热爱祖国山河的官员。
①他乘坐封舟破万里浪,努力完成朝廷交给他的政治使命;②他面对祖国壮美山河,兴奋喜悦,倚靠桅杆浩歌长啸,体现出爱国者豪迈的诗情。
【解析】【分析】(1)C项,“想象”错,涛声为实写,应为“虚实结合”。
故选C。
(2)“天畔一舟横,长风万里行” 写诗人乘舟在大海上航行的情景。
写出了郭汝霖这位天朝使节自己的豪迈胸襟。
他乘坐封舟破万里浪,努力完成朝廷交给他的政治使命。
“黄擎浮浪远,钓屿芜波明” 写初见钓鱼岛。
册封使有护封军人随行,擂鼓以壮声威。
“唇气山将结,涛声笛共清” 对钓鱼岛及其周围海域的详细描绘和赞美。
诗人惊奇与兴奋喜悦的心情也就包括其中了。
“倚墙时浩啸,奇览慰生平” 作者直抒胸臆,诗人那抑制不住的激动与豪情跃然纸上,将作者热爱祖国山川、热爱大自然的胸襟表露无遗。
分析可知,诗人是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充满豪情、热爱祖国山河的官员。
故答案为:⑴C;⑵诗人是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充满豪情、热爱祖国山河的官员。
现代诗歌鉴赏专题讲解与训练
现代诗歌鉴赏专题讲解与训练第一部分现代诗歌鉴赏讲解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和富有音乐感、形象感的艺术美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因此,诗歌一般来说就具备如下特征:跳跃性、形象性、音乐性、抒情性等。
接触了解并学会欣赏诗歌,是高一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之一。
下边,我们就诗歌的一些特征作些总结学习。
一、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抒情”是诗歌的灵魂。
俗话说:“有情天地内,多感是诗人。
”诗人郭沫若说:“诗人是感情的宠儿。
”诗歌表达的感情应该是我们心中早就发生的,而不是诗歌自己制造出来的。
试看郭沫若的诗歌《我是一条天狗》: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底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 底总量!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飞跑,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我在我神经上飞跑,我在我脊髓上飞跑,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在诗句中喷薄而出。
感情是诗人的动力,是灵感的泉源,是文采的魂魄。
二、诗歌是诗人与自然的对话在诗歌中,“人”和“自然”是一融为一体的,是“物我合一”的。
在这里,自然就是人的外化,人就是自然的分子。
诗歌里也讲究“比喻”和“拟人”,但这里的修辞已经没有了痕迹,甚至看不清哪是本体,哪是喻体。
有人这样描述:落日下山了,它走了,可是它留下一样东西,就是晚霞。
晚霞长长的,好像落日签的名。
这是大自然的景色。
可是,人间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在支票上签名。
签名的支票也许必须在一年之内兑现,期限是有限的。
那落日签的名,签的很美,可是,也有有效期,有效期间是黄昏。
黑夜来到,“签名”就不见了。
所以,用人事来解释大自然,这是一种同情的模仿,一种创造的想象。
可见,诗歌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切。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观书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写诗人春日一次具体的观书经历,形象地说明开卷有益之理,抒发了对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B. “直下”“三千”两词,写出了书的吸引力之大和读书速度之快,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如饥似渴的读书情状。
C. 颈联对仗工整,说理形象,“活水源流随处满”一句化用了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诗句。
D. 尾联以“金鞍玉勒寻芳客”为衬托,突出诗人的书斋生活之美好,表达了勤于读书、高雅不俗的人生志趣。
(2)诗人认为读书有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
【答案】(1)A(2)①读书可使人如与故友朝夕相随,忧乐与共,得到慰藉陪伴;②读书可使人沉醉书中,涤荡心胸,感觉清明纯净;③读书可使人增长新知,充实满足;④读书可使人享受书斋生活的美好与高雅,自得其乐。
【解析】【分析】(1)A项,“一次具体的”分析错误,且不一定是“春日”,这首诗写诗人自我亲身体会,抒发喜爱读书之情,盛赞读书的作用,并非观书经历。
故选A。
(2)诗的首联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颔联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也道出了一种读书方法。
颈联用典故和自然景象作比,说明勤读书的好处,表现诗人持之以恒的精神。
尾联以贵公子反衬,显示读书人书房四季如春的胜景。
读书可以明理,可以赏景,可以观史,可以鉴人,真可谓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美好之情之境,岂是玩物丧志的游手好闲者流所有以领略的!故答案为:⑴A;⑵①读书可使人如与故友朝夕相随,忧乐与共,得到慰藉陪伴;②读书可使人沉醉书中,涤荡心胸,感觉清明纯净;③读书可使人增长新知,充实满足;④读书可使人享受书斋生活的美好与高雅,自得其乐。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羸骏白居易一骅骝失其主,赢饿无人牧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
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
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
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
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
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
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①肉。
【注释】①驽骀:指劣马。
(1)本诗以骏马被弃之后的不幸遭遇,暗含着对________的同情和对________的呼吁。
(2)本诗在叙述上颇有特色,试赏析。
【答案】(1)英雄没落;明主要赏识英才(2)①采用赋的手法,直叙骏马被弃之后的种种遭遇。
②层层推进,先写骏马被弃,再写无人赏识,最后写骏马被吃掉,增强悲剧性。
③叙述中含有深情,增强感染力。
如“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体现出悲壮与苍凉;“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体现出对不识骏马者的不屑与内心的辛酸。
【解析】【分析】(1)本诗先言“骅骝失其主”,后言骏马的种种不幸遭遇,暗含着对英雄被埋没的同情和对明主要善于发现英才、赏识英才的呼吁。
(2)首先,本诗前八句写骏马的种种遭遇,表现它被遗弃之后的彷徨与失落,在传统文学理论中,其实是运用了“赋”的手法。
赋,就是铺陈其事。
简而言之,就是描述事情。
其次,在描写了骏马被弃之后,写骏马因瘦弱更加不被凡人赏识,甚至难逃被杀掉吃肉的命运,悲剧性逐层加重。
最后,作者虽然通篇叙述,但是叙述中是含有深切的情感的。
如“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
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表面上客观呈现骏马的遭遇,实际上在冰雪、黄河、大风的衬托中,骏马的一切遭遇都具有一种苍凉悲怆的意味,寄寓了作者的同情。
又比如“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客观呈现骏马的悲剧结局。
开篇以“骅骝”的身份出场,最后以“化作驽骀肉”结束,如此命运的变化,不知不觉透露出作者的同情,甚至是愤恨。
故答案为:⑴英雄没落明主要赏识英才⑵①采用赋的手法,直叙骏马被弃之后的种种遭遇。
②层层推进,先写骏马被弃,再写无人赏识,最后写骏马被吃掉,增强悲剧性。
高一教案诗歌鉴赏专题总结练习及详细答案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以下小题。
午枕①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本诗写于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
②吹箫:?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1〕以下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然远去,“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
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
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意。
“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兴废迭代的情状,比照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1〕D〔2〕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之情。
首句既是写实,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慨。
新法被废,如梦消散,诗人内心无比痛苦、惋惜。
尾句那么直抒愁情。
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
中间两联通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朱门、画楼的描写,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之理。
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
“欲把一杯无伴侣〞,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苦。
【解析】【分析】〔1〕D项,“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错误,这句暗示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缺乏慕。
应选D。
2〕此题可根据“百年春梦去悠悠〞“眼看兴废使人愁〞,结合注释内容“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分析,变法惨遭废除,内心无比痛苦、惋惜,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
分析颔联时,要通过分析诗人对“野草〞“鸣鸠〞的描写,来体会诗人的感悟。
颈联那么要抓住“旧〞“新〞的变化来分析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的哲理性。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杜甫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①,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②?仲宣楼头春色深③,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注释】①豫章:两种乔木。
白日动:树大则风大,白日为之动。
②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
《史记·春申君传》记载,春申君门客中的上客皆蹑珠履。
③仲宣:东汉末年诗人王璨的字。
王璨到荆州投靠刘表,作《登楼赋》,后梁时为纪念他作《登楼赋》建了仲宣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是诗人写来安慰劝勉友人王郎的,王郎趁着酒兴拔剑起舞来发泄心中怀才不遇的愤慨,诗人劝他不要悲伤。
B. “豫章”二句运用比拟,是说豫、章的枝叶在大风中摇动时,可以动摇太阳,极力形容树高;鲸鱼在海浪中纵游时可以使苍茫大海翻腾起来,极力形容鱼大。
诗人借此极写王郎的杰出才能。
C. 诗人劝说王郎不必拔剑斫地,徘徊起舞,可以把剑放下来休息一下,乘船西下去见西蜀诸侯。
D. “仲宣”句既是实写杜甫送别王郎的时间已是春末,也是暗用王璨的典故,借此期待王郎此次西行能受到重用。
(2)周振甫先生评价此诗“一悲一喜,转变无穷”,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1)B(2)同意。
①王郎在江陵不得志,趁着酒兴,拔剑起舞,斫地悲歌,一悲;但是诗人劝他“莫哀”,因为他可以替王郎推荐,说“我能拔尔”,一喜。
②以“豫章翻风”、“鲸鱼跋浪”,极尽夸饰之能事,诗人认为以王郎奇才,此去西川,必会得到蜀中大官的赏识,又一喜;但转到“何门”未定,“得诸侯”还是空的,又一悲。
③“我能拔尔”,又“青眼”相望,杜甫用钦佩的眼光对王郎寄予厚望,可喜;可是又一转“吾老矣”,不能有所作为,“我能拔尔”只成了美好愿望,又转悲。
【解析】【分析】(1)B项,“‘豫章’二句运用比拟”中“比拟”一说错误,“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意思是“船帆在风中摇摆,鲸鱼在大海里乘浪而行”,这两句是运用比喻手法赞誉王郎,以豫、章之树和说鲸鱼来比喻王郎的杰出才能,说他能够担当大事,有所作为。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踏枝冯延巳几度凤楼同饮宴。
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
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片写情侣的相逢和追忆,忽今忽昔,将眼前和往昔的时间之线交错在一起。
B. 上片抒写的情感依次是再次相逢的欣喜——追忆往昔的欢乐——又将离别的痛苦。
C. 过片“蜡烛泪流羌笛怨”画面感极强,既承上片末句喜中含悲又启下片离别之痛。
D. 全词境华辞洁,语淡味浓,情至心苦,哀怨内敛,体现了冯延巳词作的基本特色。
(2)请赏析下片的表现手法。
【答案】(1)B(2)①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通过“蜡烛泪流”“羌笛怨”“肠千断”,抒写主人公离别的伤痛;②通过细节描写,“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形象表达出主人公慌乱、矛盾的心理;③借用典故,“阳关三叠”巧引“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暗抒离别之苦。
【解析】【分析】(1)B项,“上片抒写的情感依次是再次相逢的欣喜——追忆往昔的欢乐——又将离别的痛苦”错误,此词上片的意思为:从前几度在凤楼上,共同欢歌饮宴。
今夕相逢,却胜过初识乍见。
低声私语以前的欢娱,她频频转面,双眉紧锁凝聚着的离恨,好似春天朦胧的远山。
其中,“几度凤楼同饮宴”,是追忆往昔的欢乐;“此夕相逢”突然拉回到今晚;“却胜当时见”,又立即将今天比回到过去;“低语前欢”,又拉回现在的情景。
故选B。
(2)通读下片,“蜡烛泪流羌笛怨。
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把它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眼见蜡烛流泪,耳听羌笛发出哀怨。
她偷偷地整理罗衣,欲唱却又心灰意懒。
此时只图一醉了事,不辞痛饮杯杯酒满,听唱那送别的《阳关曲》调,令人千秋肠断!”然后逐句分析其表现手法,如“蜡烛泪流”“羌笛怨”使用了拟人的修辞,表达了主人公离别的伤痛之情;“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主人公心慌意乱,不忍离别的微妙矛盾的心境;“阳关”化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运用典故再次表达离别的伤痛;“肠千断”使用夸张的修辞,使主人公的离别之痛达到顶点。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20211108115424)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尽答案(优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达成下边小题。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隐士,得藤字[唐]高适幕府日多暇 ,田家岁复登。
相知恨不早 ,乘兴乃无恒。
穷巷在乔木 ,深斋垂古藤。
边城唯有醉 ,其他更何能。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首联写农田今年又获丰产,自己在幕府多安闲,交代了拜见朋友的背景。
B. “乘兴乃无恒”一句 ,表达了诗人不可以够经常乘兴拜见朋友的遗憾之情。
C. 诗人感觉对待杨七隐士的招待无以回报 ,只好用喝醉酒的方法来道谢。
D.这首诗叙事兼有抒怀 ,语言未故意雕琢 ,却能够于朴素中表达真性情。
(2)诗的颈联创造了如何的境界 ?这两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1) C(2)第一问 :巷子冷清简陋 ,树木掩映 ;斋院深深 ,古藤环绕。
创造了深太古朴、清净幽雅的意境。
第二问 :既点明标题中的“得藤字”,又加强了诗人乘兴忘归的情志,还为尾联的抒怀蓄势、铺垫。
【分析】【剖析】( 1) C 项误解诗意。
“无以回报”“只好用喝醉酒的方法来道谢”错误。
此项是对诗歌尾联的理解赏析。
本诗借拜见朋友来抒发心中“块垒”,尾联是借酒浇愁,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愁闷心情。
应选C。
( 2)本题中,颈联是写景,意象“穷巷”“乔木”“深斋”“古藤”,创造了古朴幽静的境界为;这两句诗在构造上点题,为尾联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伸的愁闷心情”蓄势,作铺垫。
按照境界赏析题的答题规范整理答出即可。
故答案为:⑴ C;⑵第一问 :巷子冷清简陋,树木掩映 ;斋院深深 ,古藤环绕。
创造了深太古朴、清净幽雅的意境。
第二问:既点明标题中的“得藤字”,又加强了诗人乘兴忘归的情志,还为尾联的抒怀蓄势、铺垫。
【评论】⑴本题考察古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
主要集中对诗意理解、诗歌要旨、诗歌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查核,查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依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剖析归纳,另一种是对诗歌特点和手法的赏析,剖析诗歌要读懂诗意,注意感情、形象、技巧等表述不妥,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点归纳不妥。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宿府杜甫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
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
B. 诗人留宿幕府,悲从中来,诗人产生悲情的原因有官场失意、思乡情浓、战乱未平、身世凄凉。
C. “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
思家、忆弟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
D. 整首诗歌在立意构思、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2)有评论赞誉这首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对此联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1)B(2)①颔联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②颔联写诗人“独宿”的所见所闻: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
③诗人借长夜的角声、中天的明月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复杂心情。
【解析】【分析】(1)B项,“官场失意”错误,应是“孤苦无依”。
故选B。
(2)此诗的颔联写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
答题时注意根据“角声”“月色”概括孤寂悲凉的氛围,根据“悲自语”“好谁看”分析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复杂心情。
故答案为:⑴B;⑵①颔联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②颔联写诗人“独宿”的所见所闻: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中天的明月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
③诗人借长夜的角声、中天的明月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难耐、沉郁悲愤的复杂心情。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拟行路难(其六)鲍照①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②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释】①鲍照南北朝诗人。
②蹀躞: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精确传神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惆怅。
B. 诗的第三、四句运用借代和反问表现作者辞官前的生存状态和感受。
C. 第五至第十句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之前诗句内容构成反差。
D. 这首诗内容有张有弛,波澜顿挫,写法上较《拟行路难》(其四)直露。
(2)比较本诗与李白《行路难》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异同。
【答案】(1)B(2)①相同点: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
②不同点:鲍诗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并提升到了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高度;李诗还表现了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的自信,思想境界更高。
【解析】【分析】(1)B项,“借代”错,应为比喻。
故选B。
(2)此题为比较异同,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
从情感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相同点: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不同点:鲍诗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并提升到了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高度;李诗还表现了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的自信,思想境界更高。
故答案为:⑴B;⑵①相同点: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
②不同点:鲍诗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并提升到了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高度;李诗还表现了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的自信,思想境界更高。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当代诗歌试题及答案高中
当代诗歌试题及答案高中1. 阅读以下当代诗歌,回答问题:《春天》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草绿了,鸟儿叫了。
风儿轻了,云儿淡了,世界变了,心儿暖了。
(1) 这首诗歌中,诗人使用了哪些自然元素来描绘春天?答:诗人使用了花儿、小草、鸟儿、风儿、云儿等自然元素来描绘春天。
(2) 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传达了怎样的情感?答: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传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 请分析当代诗歌《城市》中的象征意义:《城市》高楼林立,灯火辉煌,人潮涌动,车水马龙。
梦想在这里起航,希望在这里破灭。
(1) 诗人如何通过高楼和灯火来象征城市的繁荣?答:诗人通过高楼林立和灯火辉煌来象征城市的繁荣和现代化,展现了城市的活力和繁华景象。
(2) 人潮和车流在诗中象征着什么?答:人潮涌动和车水马龙象征着城市的快节奏和繁忙,反映了城市生活的紧张和拥挤。
3. 阅读当代诗歌《乡愁》,回答问题:《乡愁》故乡的云,轻轻飘过,故乡的风,轻轻吹过。
故乡的月,静静照着,故乡的人,深深念着。
(1)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哪些思念?答: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云、风、月和人的思念。
(2) 这些思念元素如何体现了诗人的乡愁?答:这些思念元素通过描绘故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体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乡愁。
4. 当代诗歌《时间》中,诗人如何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受?《时间》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岁月如梭,一去不复返。
我们在时间的长河中,追逐着梦想,留下回忆。
(1) 诗人使用了哪些比喻来表达时间的流逝?答:诗人使用了“时间如流水”和“岁月如梭”这两个比喻来表达时间的流逝。
(2) 诗人在追逐梦想和留下回忆中体现了怎样的时间观念?答:诗人在追逐梦想和留下回忆中体现了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逆转,强调了珍惜时间、把握当下的重要性。
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分析和答案可能因诗歌内容和解读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高一语文必修诗歌单元 知识点复习+练习 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必修1、2 诗歌单元【单元说明】人教版必修1收录了四首现代新诗,必修2收录了七首古代诗歌。
必修1所选的四首诗歌都是现代新诗。
《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青年革命家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诗人以和谐的韵律、朦胧的意象,抒发了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
《再别康桥》通过色彩艳丽的词语、整齐的句式、回环往复的结构,表达了对康桥的浓浓眷恋与依依不舍的别绪离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大堰河的赞美、感激、悲悯等复杂的赤子深情,从而激发人们对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
必修2所选的选的是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作品。
《诗经》两首:一为《氓》,偏重叙事;一为《采薇》,偏重抒情。
两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的感情相当丰富,复杂。
课文里所节选的《离骚》是全诗感情最浓烈、诗人形象最鲜明的部分,通过学习,学生对屈原执着、高洁的风范等会有一定的了解。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作品,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在人物形象塑造、剪裁、结构、语言上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和《涉江采芙蓉》,这些“以苦为乐的深刻揭示”“爱与恨的坦率表达”足以铭记一个时代的心声,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曹操这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内心深处最深沉的咏叹和暮年时分仍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本色,还可以使学生体验陶渊明的归隐田园的乐趣。
我们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鉴赏诗歌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就是浸润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
高考常常以“形象鉴赏”为切入点,来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即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2.鉴赏诗歌的语言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过语言来表现的。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
高中高一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拟行路难(其六)鲍照①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②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释】①鲍照南北朝诗人。
②蹀躞: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动作描写,精确传神地刻画出主人公内心的惆怅。
B. 诗的第三、四句运用借代和反问表现作者辞官前的生存状态和感受。
C. 第五至第十句描绘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场景,与之前诗句内容构成反差。
D. 这首诗内容有张有弛,波澜顿挫,写法上较《拟行路难》(其四)直露。
(2)比较本诗与李白《行路难》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异同。
【答案】(1)B(2)①相同点: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
②不同点:鲍诗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并提升到了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高度;李诗还表现了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的自信,思想境界更高。
【解析】【分析】(1)B项,“借代”错,应为比喻。
故选B。
(2)此题为比较异同,并且给出比较的范围,较为容易,结合诗歌作答即可。
从情感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相同点: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不同点:鲍诗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并提升到了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高度;李诗还表现了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的自信,思想境界更高。
故答案为:⑴B;⑵①相同点:两首诗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不平和自我宽慰。
②不同点:鲍诗侧重于抒写个人的失意情怀,并提升到了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高度;李诗还表现了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乐观的自信,思想境界更高。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现代诗的语言特点1、语序倒置。
如:杜运燮《秋》:“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音调/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
”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纪弦《你的名字》:“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2、成分省略。
如:舒婷《神女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3、词语搭配矛盾。
如:余光中《算命瞎子》:“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舒婷《神女蜂》:“美丽的梦流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郑愁予《错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洛夫《烟之外》:“海哟,为何在众灯之中,独点燃那一盏茫然。
”白桦《春潮在望》:“我们的枪弹点燃祖国的黎明。
”4、修辞多样。
(1)比喻的运用a.一条长春藤沿着小草向我爬来(梁小斌)b.额头上的眉峰流动一抹夕阳的余辉(亦言《天韵》)c.童年的涟漪唱起透明的歌声(亦言《天韵》)(2)拟人的运用。
冰心《春水•三三》:”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3)通感的运用如:“绿色的旋律”(听觉转化为视觉),“冰冷的目光”(视觉转化为触觉),“岁月的河”,“时间的马”芒克《春天》:“太阳把它的血液/输给了垂危的大地/它使大地的躯体里/开始流动阳光/也使那些死者的骨头里/长出绿色的枝叶”5、注重炼字。
如:臧克家《难民》:“日头坠在鸟巢里,黄昏还没有溶尽归鸦的翅膀。
”6、修饰新奇。
如:王媺媺《等待》:“黄昏/绕过风景中的池畔/荷塘里浮动的/是朵朵鲜绿的诗词。
”伊德超《折柳》:“根须扎进《诗经》/伸出一枝枝唐诗/一叶叶宋词/柔风的唇轻吟/押声声柳韵依依。
”王一飞《我心随秋》:“窗外/被秋风吹得很瘦很瘦的虫鸣/戚戚地咬着我的心。
”7、词性转变。
如:闻一多《口供》:“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余光中《碧潭》:“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
8、语句凝缩。
如:舒婷《路遇》:“凤凰树突然倾斜/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地球飞速地倒转/回到十年前的那一夜//凤凰树重又轻轻摇曳/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黑暗弥合来又渗开去/记忆的天光和你的目光重叠。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注艾青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那些夜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饥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在神话般的夜里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
【注】1931年2月7日,“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这五位年轻的革命者、作家和诗人,被敌人杀害在上海龙华,艾青到后,气愤异常,于是写诗以纪念牺牲的烈士。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开篇点题—“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接下来就自然地导出桃花开放的具体时间,是在“血点斑斑的夜间”是在“没有星光”“刮着风”“听着寡妇的咽泣”的夜间。
B.“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里提到的斑斑血迹,既明指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又暗联芬芳满目的桃花,这些桃花和蓓蕾带来了理想结果—“江南处处是春了”。
C.作者用“无数的蓓蕾”象征烈士流血牺牲换来了处处是新生和光明的春天,用“江南处处是春”来明指革命事业的光明前景,指出革命事业必将柳暗花明的伟大盛况。
D.这首诗多处运用了结构相似的造型,像“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三个“经过”摆在一起,读起来有很好的层次感。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龙华的桃花是在“夜间”开的,这是因为:首先,这样的杀害见不得人,通常是夜间进行的;其次,烈士流血牺牲的社会背景是黑暗的。
理解,生活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有非常残酷的一面。
C.“人之子”,这是艾青早期诗歌的常用话语,连描述耶稣基督这样的神,他都用“人之子”。
在这里,他描述烈士,也一样没有把他们当作超人的英雄,而是和普通人一样的人。
D.人们充满希望地向我询问春的出处,而我却指向了“郊外的墓窟”,最终我的情感在结尾陷人低谷,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
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会互放的光亮!A.这首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充满情趣,富有哲理,不但珠圆玉润,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B.此诗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C.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似"之类的标题,当会更富有诗味。
D."云""波""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
4.阅读卞之琳的诗,其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A. 第一节写"你"在桥上看风景,不自觉的成了从楼上看风景的人的一道"风景".B. 第二节写皎洁的月亮成了"你"的窗子的装饰品,而"你"成了别人(楼上的人)的梦境的装饰品。
C. 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了深刻的哲理: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
客体有可能变成主体。
人们只要不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哀乐,就可以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越。
D. 作为一首象征诗,这首诗用朴实单纯的语言,展现出一幅明丽的生活画面;语言明白如画,内涵却丰富深邃,达到了明与隐、实与虚、具体与抽象的和谐统一。
5.对下面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天真的预示[英]布莱克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A. 第一句是说以小见大,"窥一斑而知全豹".B. 第二句是说一个个体生命里藏着偌大的自由与自信。
C."无限"与"永恒"在自己的手中创造。
D."天真"预示着美好,希望与永恒靠大家努力才能实现。
6对下面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A. “打江南走过”的“我”容颜憔悴,诗中以“莲花的开落”比喻“我”漂泊异乡多年,感慨岁月无情。
B.“柳絮不飞”“春帷不揭”的状态,和“寂寞的城”“窗扉紧掩”的比喻,刻画了闺中女子寂寞、闭锁的心境。
C.“不来”“不飞”“不响”“不揭”互相呼应,既点出环境的冷清幽静,又暗示等待的人没有归来,委婉地写出了女子的哀怨。
D.本诗中选用了中国传统古典诗歌的意象,如“莲花”“柳絮”“青石”等:在诗中营造了浓厚的江南气息,使诗歌具有古典美。
二、阅读《秋晨》(于赓虞)完成题目: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1、这首诗分为两节,请概括每一节的意思。
2、“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中的“你”是指,“你已复活”中的“你”是指3、“星霜漫天”突出了,“圣水难洗”说明了4、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思路是怎样的,他要表达怎样的情怀?5、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三、阅读《星星》(臧克家),完成题目:我爱听人家把星叫做星星夜空是另一个世界,星星是它的小民谁也不排挤谁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渺小得没有名字它们用自己的光圈,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一,二,三,你数呵,它们那么多,那么多……1、你认为这首诗中那句写得最好?为什么?2、自己的光圈是什么意思?3、“谁也不排挤谁”是什么意思?4、“渺小得没有名字”说明什么?5、读完这首诗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四、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
(8分)献给毕业班老师的歌有多少欣慰,有多少鼓励,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带着多少叮嘱,带着多少期望,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目送着我们各自踏上远去的列车……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着我们:去吧——勇敢的孩子,向着明天,谱写新生活的赞歌!(节选自《献给老师的花束》,作者徐鲁,有改动)1、请写出这首诗的韵脚(句末押韵的字)。
2、这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朗读,请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A.急促B.高亢C.舒缓D.低沉3、请从诗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从语言表达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说明理由。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诗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6、请以“老师,谢谢你”为话题写四句以上的短诗一首。
五、阅读《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完成题目: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短诗的内容。
2、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3、找出句中动静结合的语句,并欣赏其妙处4、找出一处运用比喻手法的语句,试分析其好处。
参考答案一(1)c作者用“无数的蓓蕾”暗喻烈士用鲜血培育出来的一代革命新人,而不是象征烈士流血牺牲换来了处处是新生和光明的春天,所以答案选C。
(2)D作者最后的情感并没有陷入低谷,并不是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而是表现了诗人对烈士精神的赞颂。
3.C(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相当实际的词语作标题,那样使诗中形象与意象之间的张力消失殆尽。
)4.B(两个"装饰"均为动词,分别表达"照进"和"进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