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写人记叙文
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教学案
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写人记事散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写人记事散文的相关知识。
2、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写人记事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教学资料:教学时间:安排两个课时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谈谈写人记事散文的有关特点和阅读方法。
写人记事的散文,已称为记叙文。
此类散文是记叙文中的两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写真景的散文和写真物的散文写人记事的散文有写人和叙事之分,即一类侧重于写人,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并以此突现主题。
另一类是侧重于记事,并从中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这就是主题。
写人记事的散文,应该写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不是脱离生活,虚构的人和事。
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掌握逐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即写作特点,又要将每篇课文的个性特征加以总结,进而归结出其共性特征,这就是文体的共同规律。
可以这样说,只有准确地把握写人记事散文的规律,方可居高临下地指导每篇此类文章的阅读。
当然也可以反向地操作,即从每一个个别的篇章中,将其共同的特点加以归纳、总结,从中发现其规律。
二、写人记事散文的特点写人记事散文是学生常读常写的一种记叙文,关键是如何对他们予以理论性的指导,使他们对这种文体有所了解。
当然,这种理论性的指导并非抽象、笼统地讲授,而应该结合课文阅读并结合学生的作文,这样有针对性地理论联系实际地指导。
1、写人记事散文的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这指的是作者真实的情感及真实的感受。
就写人记事散文而言,是对所写之人及所叙之事的真情实感。
(1)真情情,指作者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是针对所写之人的感人的品格的抒情,此情因人而发。
其中关键的是,从这个人物的行为中所显露出的品格、思想、精神都必须生动感人,令人心中为之一震。
由于作者所写的人物的行为颇为动人,所以旁观者的情感会油然而生,如果对此无动于衷,反而不正常。
试想,此刻作者的抒情会多么的真实。
写人文章阅读(有答案可直接打印)
怎样阅读写人的文章【知识导引】写人的文章,就是以人物为主,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
写人与记事是分不开的。
它们的区别在于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记事的文章着眼于记一件具体的事,落脚于事情发生的详细过程;写人的文章着眼于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事是为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服务的。
1.分析典型事例,感受人物形象写人文章所写的人是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他的思想性格不是凭空表现的,而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或者材料而显示的。
刻画人物,总离不开典型事例,只有把人物置身于具体的事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等才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这样的事情或材料可以是一件,也可是几件。
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有的是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某方面的特征,有的则是通过几个不同的事反映人物某几方面的特征。
(1)首先,看看作者通过写什么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想一想所写事情的侧重点在哪里,它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好处。
(2)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把段落层次理清理顺。
(3)还需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内容或情节,认真分析,深入体会。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以外,还通过人物描写来展示。
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3.了解选材特点,抓关键词语、句子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的句子或词语哦,不要错过哦!阅读时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句子或词语,就能比较容易地领悟文章的中心。
如果能这样阅读,不仅能加深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自己对文章的鉴赏能力。
4.分析写作目的,归纳中心思想先想想文章写了什么;再问问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是赞美吗是批评吗是热爱吗……对中心思想的总结概括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人物形象的有效途径。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题——写人记叙文的阅读方法 教案
教学过程一、复习预习预习:记叙文的分类:记叙文按照记叙的对象可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
二、知识讲解考点1写人记叙文的特点:通过描述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体会人物的特点,塑造人物形象体现文章主题。
写人记叙文的类型:①一人一事一品质;②一人几事一品质;③写自己;④写他人;⑤写群体。
考点2刻画人物形象常用方法: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现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②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的特点;③通过侧面描写展现人物的特点。
考点3常见考查题型以应对方法: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方法:人物+事件+结果②细读文章,体会文章的主旨。
方法:人物+事情+情感+事理③分析人物形象。
方法:抓描写方法,抓典型事例(注意多件事中的详略部分),抓情感态度。
三、例题精析【例题1】落第不灰心曾巩,北宋江西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和胞弟、表弟共6人,几次在科举考试中都未考中进士。
有一年,曾巩与大弟应试,,不料又名落孙山。
他的家乡有个不喜欢曾家子弟的人,作了一首诗讽刺曾巩。
诗云:三年一度科场开,落杀曾家两秀才。
有似檐间双燕子,一双飞去一双来。
曾巩对此并不介意,也不灰心,一再教育诸弟要经得住失败的考验,在学习上要永不懈怠,刻苦攻读。
嘉佑初,曾巩与胞弟、表弟共6人,都被当地举荐应试。
在赴京参加省试前夕,6人一同来到堂屋,拜别曾巩母亲。
曾母感叹地说:“你们6人当中,只要有一人金榜题名,我就心满意足了!”考试张榜:曾巩兄弟6人都中进士,且名次都在前列。
【题干】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中所讲的“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
【答案】项羽勾践【解析】这幅对联很有励志性,对联写了历史上两个很有名的故事以及人物,通过我们的积累可知“破釜沉舟”是项羽,“卧薪尝胆”是勾践。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巩“落榜不失志”,找出相关语句。
小学语文阅读基本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阅读基本方法有哪些1小学语文阅读基本方法一、速读。
在现代社会当中,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筛选速度尤其重要。
如果每篇文章都字斟句酌,则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能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二、精读。
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连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
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在课堂上教师就已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
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得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三、勾画、摘录法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
通过阅读,在课本上留下自己“钻”过、“爬”过的痕迹。
当然,阅读时也要对必要的词句等作适当的摘录,如丽词佳句、难词难句、文章主旨等,逐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四、默读法默读是语文学习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
默读跟朗读不一样,朗读讲究“三到”,即眼到、嘴到、心到;默读只讲究“两到”,即眼到、心到,默读时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读,更不能读出声来。
要求较高的默读,要做到边看边思考,而且要有比较快的速度。
边看边思考,就是要把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看懂,读完一段就想一想,这一段大意是什么,最后把大意连起来,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
2小学语文阅读基本方法(一)初读文章了解文章中写了哪些内容比如一篇记叙文,是以写人为主,还是写事为主。
如果是以写人为主,我们就要注意作者从哪几方面对人物进行了刻画。
如果以写事为主,就要注意作者写了哪些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这样我们对文章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一步很重要:小学阶段的阅读文章大致分为:写景、写人、叙事、状物这几种;每种文章的侧重点不同。
小学语文阅读常考题型及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常考题型及方法第一类:写人类文章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
阅读写人类文章时,指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入手:1.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
2.读懂人物语言.3.分析人物动作.4.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5.关注人物所处环境。
6.分析细节描写。
7.抓住文章主要情节锁匠的徒弟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敬重。
更主要的是老锁匠为人正直,每修一把锁都告诉别人他的姓名和地址,说:“如果你家发生了盗窃,只要是用钥匙打开的家门,你就来找我!”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人们帮他特色徒弟,最后老锁匠挑中了两个年轻人,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东西。
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保险柜,分别装在两个房间,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开的时间短谁就是胜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出了光亮:“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
”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十分高兴,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接班人。
大徒弟不服,众人不解。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
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
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已。
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第二类:写记事类文章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
这类文章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时间、地点、事件、人物。
四大要素的交代给我们的有效阅读提供了重要信息。
六年级现代文阅读方法
六年级现代文阅读方法六年级语文阅读题中经常会遇到给文章加标题的题目,同学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并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店铺在此整理了六年级现代文阅读方法,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六年级现代文阅读方法介绍(一) 写人文章的阅读写人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典型事件的叙述和对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爱好。
阅读步骤:1、初读文章,结合标题和开头结尾,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写的是什么人?一个还是几个?这个人做了什么事或这个人发生了什么事?是值得赞扬的好事,还是要批评的坏事?2、在读文章,找出过渡照应的句子,搞清文章的大致结构和行文思路。
细读文章,思考文章所写的这个人或这些人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是具有优秀的精神品质,还是有哪些缺点?通过他们,我们能领悟到什么?进而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 记事文章的阅读1、记事文章阅读指南:⑴记事的“六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⑵叙事顺序(记叙方法)。
一般叙事顺序有三种:顺叙、倒叙、倒叙。
⑶典型事例。
⑷环境描写的烘托。
2、写人与记事文章的主要区别:(1)写人的文章多用描写,记事的文章多用记叙。
描写要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使读者能与文章中的人物一见如故。
记叙则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叙述出来。
(2)记事的文章要把事情记叙完整,其中的写人,一般比较概况;而写人的文章,事情要叙述清楚,更应注意突出人物的形象,使人物鲜明、丰满。
(3)记事文章中的写人,可轻描淡写;写人的文章对于人物刻画,则浓墨重彩。
(三)写景文章的阅读写景,也就是描写景物,通过作者有条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阅读此类文章要注意:1、写景文章的类别。
写景的文章一般有以下三类:一类是游记;一类是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一类是写人们生活周围的景物。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二)-写人记叙文阅读
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二)-写人记叙文阅读阅读训练(二)题前指导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
知识梳理写人文章我们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熟悉文章所写的事情肖像描写例文:“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形似刀刻。
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眼。
一件半袖浅灰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里。
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放在腿上。
”语言描写[定义]通过人物语言的描绘来刻画人物性格。
要求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和行动性,使读者能从特定的语言内容,乃至各具特色的说话腔调、惯用词汇及表达方式中,准确地把握不同人物独自的出身经历、习惯爱好,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例文: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
”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
“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
”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
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
”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
”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点评;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描写,将捣乱鬼董小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
行动描写[定义]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
人物的行动受其思想感情的制约,显示出某种社会意义。
写人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写人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写人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细读题目
阅读前,先仔细阅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确定题目类型。
如果是判断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信息词,如"是"、"不是"等;如果是填空题,要注意题干中的空格,看看空格前后有什么提示性词语。
2.重点阅读关键句
阅读记叙文时,一般要重点阅读关键句,这些句子通常包含了文章的核心信息。
如果是判断题,一般会出现在文章中间,如果是填空题,一般会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
3.注意人物的性格特征
记叙文中的人物通常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描写的。
因此,在阅读记叙文时,要注意人物的言行举止,从中推断人物的性格特征。
4.运用常识判断
记叙文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熟悉的地名、人名、事件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
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人类文章的阅读教学江苏省靖江市东兴镇惠丰小学 万成燕我们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写人记叙文的文体特点,选择有效的策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研究文本、发展思维的同时,习得阅读文本的策略,掌握表达形式,感悟到文本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并逐步受到感染。
在教学写人类文章时,要单篇讲读,精心研读细节,关注文本特色。
如果注意以下这几点,可提高教学效果。
一、抓住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人物的外表包括容貌、神情、体态、衣着等,往往是反映人物的个性和内心的活动。
如《大作家的小老师》中有这样一段:“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这段文字正是使用了外貌描写,这样一位可爱的小女孩让大作家萧伯纳非常喜欢,所以同她玩了很久。
二、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1.“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最能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被海水淹了。
”“火呢?”“灭了。
”“机器怎样?”“停了。
”这几段话是哈尔威船长和洛克机械师的对话,简短有力,思路清晰,突出表现了哈尔威船长的沉着镇定。
这几段话的描写也很有特色,没有一个提示语,全部采用短句,显得干净利索,果断有力,突出表现了当时情况的危急。
如果加上提示语,反而会让人感觉啰嗦无力,缺乏紧张感。
2.动作描写同样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最后的姿势》中有这样一句描写谭千秋老师的:“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拉”“撑”“护”三个动词的准确运用,表现了谭老师对学生无私的爱。
3.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靠心理描写来突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个性如《钱学森》一文中:“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我们可以体会到钱学森的思念之情、爱恋之情、急迫之情。
记叙文阅读指导
记叙文阅读指导阅读一般记叙文,能把握记叙的要素和线索,理清记叙的顺序及倒叙、插叙的表达作用,弄清记叙的人称及表达作用,理解中心和材料的关系,了解详略安排的作用,能辨析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理解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点剖析】一记叙的六要素及顺序、人称记叙文是写人记事的,而事情总是在某个时间发生在某个地方,有它的前因、后果和经过;因此我们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事情的时间、地点,以及有关的人物称为记叙的六要素。
掌握记叙的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
全文把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交代清楚了。
有些记叙文,所写的事情较复杂,时间、地点都有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内容不断深化,中心不断显现。
如果不考虑时间、地点的变化和有关的人物,就很难弄清文章的脉络。
对于记叙要素的交代,作者往往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既巧妙又明确,有时在不影响表达效果的情况下,其中的某个要素也可以省略。
弄清常用的三种记叙顺序。
1. 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
2. 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也就是在记叙的时间上与事情的实际是相反的。
这种方式就叫倒叙。
阅读时要注意倒叙和顺叙交换处的句、段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应当强调的是,倒叙决不是整篇的由尾到头的逆向叙述。
提到开头先叙述的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段,在全文中只是一个局部,其下面的部分才是文章的主体。
而这主体部分采用的仍是顺叙的方法。
总之,倒叙只是顺叙方法的一种局部变通方式。
其次,顺叙部分的结尾与开头先写的那个结尾遥相呼应,结构才算完整。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顺叙、倒叙、插叙三者之间,无高下之分,阅读文章要注意分析作者安排顺序的意图。
写人记事散文鉴赏基本方法
写人记事散文鉴赏基本方法第一篇:写人记事散文鉴赏基本方法写人记事散文鉴赏基本方法——谈谈《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肖像描写文章通过对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细致真实的描写,展示了贝多芬巨大的人格魅力和宏伟的精神图画。
贝多芬陈旧朴素的衣着,宽阔的肩膀,让人家看到了一位饱经风霜的伟人在竭力负担生命的负累和对事业的执著。
贝多芬那火一般蓬勃的头发像他热情生命的勃然喷发:他深邃的双眼,流露出对生命、对事业的渴望;他坚毅的脸庞审视着他事业的辉煌,从骨子里流淌出坚韧的意志。
这一切让我们无比真实的看到了一位巨人在困境与执著中刚强的神色,让我们从心中不禁为他的灵魂而由衷赞叹。
作者细致的笔调,将贝多芬的肖像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他的双眼、脸庞、衣着等方面,让我们又一次真实地触摸到贝多芬。
从他深邃的蓝眼睛里,我看到了自信;从他宽阔的肩膀上,我看到了责任;从他坚韧的脸上,我看到了坚强。
正是由于对贝多芬肖像细致的描写,才让我真实地洞悉到他的灵魂和波澜壮阔的精神世界和内心世界。
他者的视角——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侧面描写如果说正面的描写如同直笔勾勒的画笔,那么侧面描写正如烘托点染气氛的背景。
本篇文章的侧面描写也同样起到不可思议的效果。
作者大笔描绘了女佣与客人的对话,把他者视角下的贝多芬率先勾画出来。
“他要的是孤独与安静……”把贝多芬耳聋后的心境衬托了出来。
随后女佣对贝多芬房间的描述,把贝多芬的日常事务及生活与工作展现到读者的眼前,一位酷爱着音乐而又在自己心灵之树下守护着一份秘静的“巨人”——贝多芬烘托上了舞台,使读者对贝多芬有了大概的认识。
作者又描绘了一幅贝多芬的谈话图,通过客人的态度与语言再次衬托贝多芬的形象。
“客人小心翼翼的递上字条”“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来访者,不断记笔记”便把客人对贝多芬那份崇拜而敬畏之心表达的淋漓尽致,衬出了他人视角中的“巨人”般的贝多芬。
全篇布局精巧,尤其是他人视角下的贝多芬表达得真切而平实,把“巨人”形象的贝多芬诠释得酣畅淋漓。
记叙文(散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散文)阅读技巧
记叙文(散文)是一种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阅读记叙文(散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理清文章结构:记叙文(散文)通常会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来组织文章。
在阅读时,要注意找出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这样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人物形象:记叙文(散文)往往会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阅读时要关注这些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3. 把握文章主题:记叙文(散文)的主题通常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场景或人物来体现的。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体会作者对事件的态度和感受,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
4. 赏析语言艺术:记叙文(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优美、生动、形象的特点。
在阅读时,要注意品味文中的好词好句,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感受语言的魅力。
5. 联系生活实际:记叙文(散文)中的很多内容都来源于生活,阅读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6. 勤做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等记录下来,这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印象,也方便日后复习和回顾。
总之,阅读记叙文(散文)需要我们细心品味、用心感悟,通过不断地阅读和积累,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完整版)写人文章的阅读技巧与训练
(完整版)写⼈⽂章的阅读技巧与训练⼩学语⽂阅读答题技巧(修订精华版)编写:⽅育龙第⼀部分:词语⽅育龙的博客⼀.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个⾏吗?为什么?动词:不⾏。
因为该词准确⽣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
因为该词⽣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如:都,⼤都,⾮常只有等):不⾏。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律写不能换,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动词理解:XX⽣动表现了⼈(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幅……的场景),反映了⼈物……的⼼情三.⼀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1)与⼈们认识事物的(由浅⼊深、由表⼊⾥、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致;(2)该词与上⽂是⼀⼀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律写不能,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育龙的博客第⼆部分:句⼦⼀.句⼦分析:这样的题⽬,句⼦中往往有⼀个词语或短语⽤了⽐喻、对⽐、借代、象征等表现⽅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出来,再联系上下⽂,围绕主题,挖掘出句⼦深层含义,再整理⼀下⾃⼰的语⾔就可以了。
修辞的分析:(1)它本⾝的作⽤;(2)结合上下⽂,分析句⼦⾥词语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修辞的作⽤A、⽐喻、拟⼈:⽣动形象;B、排⽐:有⽓势、加强语⽓、⼀⽓呵成等;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D、对⽐:强调了……突出了……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F、反问:强调,加强语⽓等;例题:请问⽂中划线部分⽤了怎样的修辞⼿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喻:⽤XX⽐喻XX,⽣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物)……拟⼈:把XX拟⼈化(或赋予⼈的情感),⽣动形象地写出了……(或描绘出……的画⾯,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排⽐:使句式更整齐,更有⽓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表达了(⼈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中或结尾出现,其作⽤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深思),给⼈以启迪,突出了⽂章的主旨”借代:⽤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引⽤:引⽤诗句,其作⽤通常为“增强⽂章的诗情画意,使⽂章语⾔更优美(或引⽤诗句是为了说明……)”引⽤故事,神话传说,其作⽤通常为“增强⽂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某句话在⽂中的作⽤:1、⽂⾸:开篇点题;渲染⽓氛(记叙⽂、⼩说);埋下伏笔(记叙⽂、⼩说);设置悬念(⼩说);为下⽂作辅垫;总领下⽂;2、⽂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总结上⽂;3、⽂末:点明中⼼(记叙⽂、⼩说);深化主题(记叙⽂、⼩说);照应开头(议论⽂、记叙⽂、⼩说)三.仿写句⼦。
写人记叙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和答题格式
写人叙事类文章的阅读技巧基础知识记叙文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本篇主要介绍写人叙事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写人叙事类文章,一种是以写人为主,即以人物为文章的中心,通过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特点或者思想品质。
另一种是侧重叙事,将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记下来,让更多的人去感受这些事情,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阅读这类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六要素”,了解记叙文的主要内容。
一般叙事的文章,都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
抓住了“六要素”,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掌握了。
如,《盼》一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有一天。
地点:家里。
人物:“我”。
事件的起因: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
事件的经过:盼变天盼外出、怕雨停、盼雨点儿打在新雨衣上。
事件的结果:雨点儿在新雨衣上跳跃。
由此可知文章主要写“我”得到一件新雨衣后,盼望雨点儿打在新雨衣上,最后如愿以偿的事。
二、理清叙述顺序,把握文章脉络。
叙事文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的,通常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阅读文章时,弄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很有必要,这便于我们把握文章的脉络。
1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的经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按游览(空间)顺序。
这是最基本的叙事方式。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文章的脉络:五壮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把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前边来写,然后,再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使用倒叙能制造悬念,增强艺术效果。
例如《灯光》,作者在灯光照耀下的天安门广场漫步时,由“多好呀”的一句赞叹,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3插叙,在叙述某一事件的过程中,对所要叙述的某一件事进行必要的交代而插人的叙述。
当交代结束后,文章原来的叙述继续进行。
插叙使人对文章的缘由更加清楚、明白。
三、抓住文章重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叙事类文章的重点一般都放在事情的经过上,阅读时,我们要特别关注重点段落,如开头总起全文、中间承上启下、结尾总结全文的语句,把握文章的主旨,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叙事文,说明文答题方法)
现代文分类阅读记叙文阅读方法:用心读懂全文→提炼中心大意(人、事、情、理)→认真读题干,明确思路→答题扣词题干中的关键词→尽量要点齐全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2、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细节描写)3、记叙顺序的作用一、顺叙通过事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和按照认识的发展来叙述二、倒叙内容集中,对比鲜明,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三、插叙为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使文章更充实、周密,中心鲜明。
回答句式:插叙了……内容,揭示了人物……的思想成因;或与……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中心;或交待时间、缘由,为后文作铺垫。
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可算做第三人称)、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全方位地表现主题。
但是,第三人称也有局限性,它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为了弥补第三人称叙述的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讲出他们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
5、记叙线索:以物件为线索(题目)、以感情或感情变化为线索(文中变化的词语有时鲜明)、以事件为线索(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表层:表面指……)(深层:实际指……:象征……:联系文章中心)或一语双关。
作用:A: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严谨。
B: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文章的主题。
C: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含蓄新颖、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运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7、开头作用:A:(倒叙)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写人
外貌 外部形象 五官容貌 身材姿态 穿着打扮 举止风度
人物的外貌往往反映人物的个 性与内心,以塑造一个个栩栩 如生的人物形象。阅读时,可 以通过分析人物外貌来了解人 物的内心变化及个性特点。
例文:“客人年过半百,瘦削,脸上皱纹不很 多,却深,尤其额上和眼角的几道,形似刀刻。 一头黑白相间的花发,鬓角却全白了,白得扎 眼。一件半袖浅灰衬衣,看样子穿在身上足有 三四年了,洗得却透亮,规规整整地扎束在腰 里。客人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一只深蓝色的尼 龙方便袋,空空瘪瘪的,绾了袋口放在腿上。”
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 映人物性格特点或内心世 界的句子和词语,阅读时 只要找到这些关键的句子 和词语,就能比较容易地 领悟文章的主旨。
值得强调的是,阅读一篇写人文 章,不一定上述几方面面面俱到,而 是要抓住它最突出的地方加以分析理 解。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抓出其描 写人物的方法。 如果能这样阅读,不仅能加深对 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提高 自己对文章的欣赏能力。
点评:习作综合描写一个上课不认 真听讲的同学的窘态,生动、完整 地表现了其神态变化的过程,形神 兼备
三、抓文章所写的主要情节和关键字 词语句 读写人文章,要熟悉文章所写的紧 扣人物活动的具体事件,抓住文中 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在具体事件 中的表现。是作品中的情节推动事 件的发展,人物在事件的发展中, 使性格升华与深化。可以说,没有 情节,作品就很难完成对人物的塑 造。
阅读训练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yán 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 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 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 “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 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 发现在那yǒu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 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 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 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概括事件和总结中心的方法
1、概括事件:人(主人公描写)……事 (物、景), 揭示了……的道理,歌颂(鞭挞) 了……的 品质(现象),表达了我……之情。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 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 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 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 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点评:在这里,作者对主人公的肖像进行刻 画:年事稍长皱纹却似刀刻,可见其蹉跎半 生历尽风雨,脸上印满了岁月的苍桑;衣着 简朴行囊空瘪,则见其风尘落魄亡命天涯; 衣服破旧却干净整齐,可猜出他是一个精细 严谨之人。作者抓住主人公的肖像特征,写 得真实自然,在文字的背后包蕴着读者能隐 隐察觉的潜台词。
2.通过人物语言写人
点评:着力描写学游泳的动作,来体现学游泳的 感受。“两脚发软”、“紧紧地抱住”、“两腿 夹住”、“口里直喊”,真实地表现出小朋友刚 学游泳时害怕。“壮着胆”、“稍微向后伸了一 下”,体现了小朋友的小心谨慎。
4、通过心理描写人物
对人物心理活动或思想变化,生动形象地描 绘出来,是常用的人物描写之一。它可以直 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 础,行动的内在依据。心理描写可以直接由 作者进行描绘,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 倾吐,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外在形态,间接 地显示,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来进行折 射。
例文:今天,这条路上人怎么这么少呢?按 说这里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一所中学, 一所小学,一所电脑学校,一所武校,三家 工厂,无数零售摊点。可今天怎么路上只有 零星儿的几个人呢?而且表情那么古怪,难 道他们心中都有鬼?细看路边两棵大树,正 被太阳晒得发狂,在那里张牙舞爪。树下的 垃圾、石块和杂草叠在一处,越堆越高,不 由得让我想到了“乱坟岗”的情景,大白天 从这里经过,都感到有一股阴森之气。
二、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写人文章,是以表现人物为重点的,而人物的 特点,除了通过事情来表现外,还通过人物描写 来展示。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行为 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只要这样才能把 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 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抓住人物的言行止,体会 人物的个性和品质,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通过人物语言的描绘来刻画人物性格。 要求人物语言具有个性和行动性,使 读者能从特定的语言内容,乃至各具 特色的说话腔调、惯用词汇及表达方 式中,准确地把握不同人物独自的出 身经历、习惯爱好,思想感情和性格 特点,产生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 果。
例文: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 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 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 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 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 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 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 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 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 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 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 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 一口水,神情恍惚。
点评;通过一系列的语言描写,将 捣乱鬼董小天无事生非,油嘴滑舌; 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 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 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 界以及性格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
3、通过动作写人
动作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 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 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
例文:终于下水了,可不像岸上,两腿发 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 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 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 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 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 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 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 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这时, 我脸上露出了笑容。
1.注音或写汉字 长( zhǎng )者 yán( 延 )续
边缘 ( yuán ) yǒu ( 黝 )黑
2.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粗鲁 粗壮—— 硕壮
3.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 何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下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 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 的? 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和“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义:双层含义(表层和深层) 表层:表面指…… 深层:实际指……;象征……
开头作用: A: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倒叙)
B: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为下文 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景物描写)
结尾作用: A:(议论抒情)点明主旨,深化 中心,升华感情。 B:含蓄隽永,发人深省,引人深 思。 C:照应开头(首尾相呼应),使 文章结构更严谨。
什么是写人记叙文?
通过记叙与所写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件 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某些特点或优 秀品质的文章。
写人记叙文的特点
一般是通过人物在 事情发展过程中的 所作所为或所说所 想来体现人物的特 点或思想品质。
我们在阅读此类文章时, 可以从以下几点着眼:
一.仔细阅读分析文章的来龙去脉
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是通过 他所做的事情反映出来的,所以在写人 物时,要以具体事例为依据。因此,熟 悉作者所写的事情是理解写人文章的关 键一步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 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 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 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 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 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 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 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 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 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表达方式 2、描写方法 3、记叙顺序的作用 4、记叙人称 5、记叙线索 6、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7、开头作用 8、结尾作用 9、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的概括(人物评价) 10、概括事件
11、心情或心理 12、详略作用 13、修辞句或描写句有什么作用 14、写作手法 15、语言风格 16、环境描写作用 17、重点词语的品析 18、重点词的深刻含义 19、补充类试题 20、原因类题型
词语替换
原则: 一般不能换,要结合语境分析原因词 的表达效果如何好,而换后不能达到这 一效果。
分析: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 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 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点评:“我”走在路上,周围的景 物是那么阴森恐怖,这段心理描写,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境由心造” 这一道理。
5.通过神态描写写人
[理解]通过对人物的面部神 情表现,写出人物的心理或对 某件事物的反应。要求抓住人 物面部最具表现力的神情,比 如说眼睛、脸色、嘴巴等,来 表现人物。
例文:语文课上,正在电风扇的呼呼声中迷迷糊糊 " 钓鱼 " 的他被教师叫了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极 力撑开双眼望着老师,在听到背后同学重复遍总是后, 他好像忽然 " 活 "过来似的,恢复了他平日的灵性, 黑溜溜的一对眼味子在他的大眼眶里滴溜溜不停转着, 一会儿左顾右盼,像在寻求援助,一会儿又苦有所思 像在专注备当他终于等到来自背后同学的提助,他开 始翕动嘴唇,结结巴巴地回答起来,勉强得到老师 " 赦免" 后,趁老师转身写字的当作,他得意地扮了个 鬼脸,同时转身向后面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