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政策.ppt
合集下载
低保救助ppt课件
![低保救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43f2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9.png)
低保救助的标准与申请流程
标准
低保救助的标准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必需费用确定,并实行动态 调整。
申请流程
申请低保救助需要依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包括提交申请、审核、公示、发放等环节。申请人需 要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收入证明等,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 核符合条件的家庭和个人将会被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并依照规定标准领取低保金。
THANKS
感谢观看
作
低保救助的监督与评估
监督方式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群众举报、 媒体曝光等
评估内容
低保政策的执行情况、低保救助 的效果、低保资金的使用情况等
低保救助的违规处理与法律责任
违规处理
对骗取低保、违规操作等行为进行查 处,追回非法所得,给予行政处罚或 刑事追究
法律责任
相关责任人需承担行政责任、民事责 任或刑事责任,视具体情况而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低保救助政策改进的案例
低保救助政策改进的案例
某城市在低保救助政策的实施进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如救助标准不够科学、审核程序繁琐等。针对这些问题,政 府部门进行了政策调整和完善。
案例分析
这个案例说明了低保救助政策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政府部 门需要关注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 优化,确保政策更加科学、公道、有效。
04
低保救助的效果与影响
低保救助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改进
01 提高贫困人口收入
低保救助为贫困家庭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证,确 保他们的收入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02 减轻贫困负担
通过提供经济支援,帮助贫困家庭应对突发事件 和特殊困难,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03 改进贫困人口生活质量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培训教材PPT课件讲义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培训教材PPT课件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489ce8501ed9ad51f01df2e4.png)
4、是保证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维护 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三、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 主要内容:
1、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 2、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确定与调整;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 4、管理机制; 5、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四、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 在的问题: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存在的问题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8.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 标和原则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含义: 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
低生活水平时,有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 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 质中的 贫困问题;
三、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遵守的原 则:
1、经济体制转型形成了城市居民中新 的贫困人口;
2、物价上涨使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尤 其是低收入居民生活发生困难;
3、社会保险改革滞后。
二、意义:
1、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2、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3、是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要求;
1、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
2、普遍性原则;
3、法制化原则;
4、维护个人尊严;
§18.2 最低生活标准
一、确定方法: 主要有生活需求法、国际贫穷标准法、
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四种。 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和及其原
则: 1、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 ; 2、与物价挂钩的原则;
1、待遇标准偏低,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2、民政部门机构设置不当;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制不健全,有 待于加强。
§18.3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于 制度运行
三、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 主要内容:
1、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 2、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确定与调整;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资金来源; 4、管理机制; 5、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四、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 在的问题: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制度存在的问题 :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8.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 标和原则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含义: 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
低生活水平时,有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 的标准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 质中的 贫困问题;
三、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遵守的原 则:
1、经济体制转型形成了城市居民中新 的贫困人口;
2、物价上涨使相当一部分城市居民尤 其是低收入居民生活发生困难;
3、社会保险改革滞后。
二、意义:
1、建立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2、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3、是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要求;
1、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
2、普遍性原则;
3、法制化原则;
4、维护个人尊严;
§18.2 最低生活标准
一、确定方法: 主要有生活需求法、国际贫穷标准法、
生活形态法、恩格尔系数四种。 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和及其原
则: 1、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 ; 2、与物价挂钩的原则;
1、待遇标准偏低,有待于进一步`调整;
2、民政部门机构设置不当;
3、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制不健全,有 待于加强。
§18.3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于 制度运行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ppt课件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71dd0c43323968011c92c1.png)
可持续 根据计划,第一批试点将在全国10%的地区进行,
2020年将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
(四)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继续完善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20供世养纪成8本0年代初
1994年1月国务院 公布施行《农村五 保供养工作条例》
1997年3月民政部颁 布暂《行农办村法敬》老院实管质理农民承担
新农保有两个制度创新一是Biblioteka 资结构不同二是支付结构不同
基础 养老金
由国家财 政全部保
证支付
个人账户 养老金
保基本 《指导意见》规定,60岁以上的中国农民都将享受
到国家这种普惠制养老金,而不论其以前是否缴费、
广覆盖 就业历史和收入现状。由于受益对象识别简单,易于
管理和操作,很适合在广大农村推行。
有弹性
截至2008年底
享受农村最低 生活保障的人 数
享受农村临时 生活救助人数
4284.3万 686.5万
63.2万 享受传统的农
村社会救济人 数
2009年1-9月
保平均中标央准和为地每方人财每政年农1村14低8保元2支37出.263亿7.6亿元。全国农村低
其中
东部地区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每人人每每年年 1699元,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99元 1699元
实现国家现代化 必须闯过“三农”这 个关
有利于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 社会和谐发展的“减震器” 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有利于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老有所养 老有所靠
有利于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有利于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建设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
2020年将覆盖到全体农村居民。
(四)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继续完善
《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
20供世养纪成8本0年代初
1994年1月国务院 公布施行《农村五 保供养工作条例》
1997年3月民政部颁 布暂《行农办村法敬》老院实管质理农民承担
新农保有两个制度创新一是Biblioteka 资结构不同二是支付结构不同
基础 养老金
由国家财 政全部保
证支付
个人账户 养老金
保基本 《指导意见》规定,60岁以上的中国农民都将享受
到国家这种普惠制养老金,而不论其以前是否缴费、
广覆盖 就业历史和收入现状。由于受益对象识别简单,易于
管理和操作,很适合在广大农村推行。
有弹性
截至2008年底
享受农村最低 生活保障的人 数
享受农村临时 生活救助人数
4284.3万 686.5万
63.2万 享受传统的农
村社会救济人 数
2009年1-9月
保平均中标央准和为地每方人财每政年农1村14低8保元2支37出.263亿7.6亿元。全国农村低
其中
东部地区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每人人每每年年 1699元,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99元 1699元
实现国家现代化 必须闯过“三农”这 个关
有利于降低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 社会和谐发展的“减震器” 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平衡器”
有利于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
老有所养 老有所靠
有利于落实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有利于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建设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 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
社会救助(低保、医疗、临时)业务培训(PPT40页)
![社会救助(低保、医疗、临时)业务培训(PPT40页)](https://img.taocdn.com/s3/m/8683713fbceb19e8b9f6ba0b.png)
(四)一次性安置费和经济补(赔)偿金、定期给付的各种生活补助(偿)费;
(五)出租、助、赠与和继承所得;
(七)存款及利息;
(八)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捕捞业等经营所得;
(九)自谋职业所得;
(十)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所得;
(十一)按照国家、省、市规定应计入的其他收入。
哪 些 收 入 不 计 入 家 庭 收 入
(一)实际生活、支出水平明显高于当地低保标准的:
1、有汽车(残疾人用于功能性补偿代步且未用于客货运营的除外)、大型农机具的 ; 2、雇佣他人从事经营性活动的; 3、子女自费出国留学的; 4、从事有价证券买卖及其他投资行为的; 5、拥有2处以上房产且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住建部门公布的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 6、享受低保期间或者提出低保申请之日前5年内购买商品房或经济适用房的,因 国有土地征收、征地拆迁安置经济适用房的除外; 7、家庭人均存款超过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8、享受低保期间或者提出低保申请之日前2年内进行高标准装修房屋的; 9、家庭水、电、气月人均支出超过当地低保标准25%的,家庭通讯费月人均支出 超过当地低保标准20%的; 10、家庭成员购置贵重首饰,或经常享用高档烟酒等非生 活必需品,以及经常参加高消费娱乐休闲活动的; 11、享受低保期间或者提出低保申请之日前1年内家中购买 单件价值超过低保标准10倍以上非生活必需品的。
入
会保险费用的部分;
或 允
(十一)以自谋职业者名义,按照最低缴费标准向人社部门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需提供社会保险
许
缴费凭证,以本人当月收入为限);
从 家
(十二)由单位统一扣缴,个人自缴的住房公积金;
庭 (十三)获得的国有土地征收、征地拆迁补偿款中,用于购置安居性质自住房屋及必要的搬迁、
低保业务培训社会救助政策业务培训.pptx
![低保业务培训社会救助政策业务培训.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cd41aac16fc700aba68fc98.png)
• (一)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指政府对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 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常住居民家庭实行的救助制度。
•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指政府对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常住城市居民家庭实施的救助制度。
• (三)最低生活保障坚持保基本、可持续、重公正、求实效的方针和应 保尽保、公平公正、动态管理、统筹兼顾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
2、法定赡养义务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视其无力提供赡养、抚养 费。
3、户口迁出外地高校的学生,仍然将其作为与父母等直系亲属共同生活来对待。
4、与父母户籍分离的未成年子女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应将子女和父母共同 计算家庭人均收入。
• 家庭财产主要包括
•
1、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
•
2、机动车辆(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除外);
•
3、房屋;
•
•
家庭收入核算中出现的问题
1、子女对父母的赡养问题。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 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可以不计算。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 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应付的赡养 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 3、财产性收入。包括动产收入和不动产收入。动产收入是指出让无形资产、特许权等收入,储蓄存款利 息、有价证券红利、储蓄性保险投资以及其他股息和红利等收入,集体财产收入分红和其他动产收入等。 不动产收入是指转租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或者出让房产以及其他不动产收入等。
• 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赡 养费、扶养费、抚养费,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社会救济金、遗属补助金、赔偿收入,接受遗产收入、 接受捐赠(赠送)收入等。
• (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指政府对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常住城市居民家庭实施的救助制度。
• (三)最低生活保障坚持保基本、可持续、重公正、求实效的方针和应 保尽保、公平公正、动态管理、统筹兼顾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
2、法定赡养义务人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本市当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以视其无力提供赡养、抚养 费。
3、户口迁出外地高校的学生,仍然将其作为与父母等直系亲属共同生活来对待。
4、与父母户籍分离的未成年子女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应将子女和父母共同 计算家庭人均收入。
• 家庭财产主要包括
•
1、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
•
2、机动车辆(残疾人功能性补偿代步机动车辆除外);
•
3、房屋;
•
•
家庭收入核算中出现的问题
1、子女对父母的赡养问题。首先计算子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 视为该子女无力向父母提供赡养费,可以不计算。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线时, 超出部分,二个子女以内的按50%计算赡养费;三个子女以上的按40%计算赡养费。应付的赡养 费除以被赡养人数得出付给每个被赡养人的赡养费。
• 3、财产性收入。包括动产收入和不动产收入。动产收入是指出让无形资产、特许权等收入,储蓄存款利 息、有价证券红利、储蓄性保险投资以及其他股息和红利等收入,集体财产收入分红和其他动产收入等。 不动产收入是指转租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或者出让房产以及其他不动产收入等。
• 4、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赡 养费、扶养费、抚养费,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社会救济金、遗属补助金、赔偿收入,接受遗产收入、 接受捐赠(赠送)收入等。
低保ppt课件
![低保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e3f1a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a.png)
04
低保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ERAຫໍສະໝຸດ 保制度存在的不足制度设计缺陷
当前低保制度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 在一些缺陷,例如评定标准不够科学 、动态调整机制不完善等,这导致一 些真正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无法及时 纳入低保范围。
管理不规范
在低保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 操作,例如审核不严格、监督不到位 等,这可能导致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人 享受低保待遇,而一些符合条件的困 难群众却被排除在外。
机遇
随着政府对民生保障工作的重视程度 不断提高,低保制度也迎来了新的发 展机遇。例如,政府加大了对低保制 度的投入力度,提高了救助标准和覆 盖面;同时,通过加强与其他社会救 助制度的衔接配合,进一步完善了社 会救助体系,为低保制度的发展提供 了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05
低保改进建议与展望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低保资金来源及筹资机制
资金来源
低保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各级财政拨款和社会捐赠。中央财政 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低保资金支出,其中中央财政承担较大 比例。此外,社会各界也积极为低保事业捐款捐物,支持困 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筹资机制
为了确保低保资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我国建立了多元化 的筹资机制。除了财政拨款外,还包括福利彩票销售收入、 企业和社会团体捐赠等渠道。同时,政府还通过税收优惠等 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低保事业。
低保ppt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低保制度介绍 • 低保政策解读 • 低保实施情况分析 • 低保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低保改进建议与展望
城市低保政策培训(1)ppt课件
![城市低保政策培训(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e58a14a32d7375a41780e3.png)
低保标准*人口数+加发
第二种公式:
(低保标准-月人均收入)*保障人口+加发
加发对象:三无人员、重病、重残、单亲、70岁以上老 人、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优抚对象。 注意:不能重复加发
按实际收入的50%计算的情况:
经三甲等医疗机构诊断,父母患有重大疾病(恶 性肿瘤、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植物人 状态、慢性肾衰竭并定期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再
低保相关政策
一、基本情况 content
连山区城市低保大概情况
连山区城市低保自1997年7月1日实施,在各级部 门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在全体低保工作人员共同努力
下,现已运行18年,低保实施以来起到了维护民生、
稳定社会的巨大作用。截止目前,连山区城市低保现 有2235户4072人,月发保障金1068223元,人均救助 额262元,保障面为1.5%;边缘户446户,669人。 我区的城市低保户主要分布在8个街道办事处。
五、保障金的计算方法
• (1)无劳动能力、无收入又无法定赡养人、扶(抚 )养人的家庭人员保障金按低保标准全额享受。
• (2)家庭中无劳动力但有一定收入,或者家庭中有
劳动力(男16--60,女16-50周岁)但全部或部分从
业的,保障金按家庭收入与低保标准差额享受。
扣除各种保险后的收入
两种计算公式
第一种公式:
什么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
指具有法定的赡养扶(抚)养关系、户口在一起或长期共同 生活的成员,主要以婚姻家庭关系为主:(1)配偶,(2)父 母和未成年子女(包括养子女、继子女、非婚生子女),(3)已 成年但尚未独立生活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4)其他具有法 定赡养、抚(扶)养义务关系并长期共同居住的人员。
最低生活保障ppt课件
![最低生活保障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43df2f763231126edb11b1.png)
4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9.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9.2.1 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方法 生活需求法
国际贫困标准法 生活形态法 恩格尔系数法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5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9.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9.2.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及其原则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常变化调整。通常是由当地 主管部门每年或适时调整,并向社会公布。在进行调整时,一般要考 虑以下原则: 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原则 与物价挂钩原则
1942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发展历程1943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框架保障对象保障标准的确定与调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最低生活保障的运行管理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农村低保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保障标准对象范围操作程序资金筹集组织机构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12
19.6 发展完善中的中国最低生活保障
总体上看,今后我国在完善低保制度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 面的问题: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低保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社会化管理和监督体系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13
关键术语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新贫困 new poverty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level 负所得税 negative income tax 差额补助 subsidy for difference in income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贫困人口给予的差额现金救助,主要解决城乡贫困人口在吃饭、穿衣等基 本生活方面的困难。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9.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9.2.1 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方法 生活需求法
国际贫困标准法 生活形态法 恩格尔系数法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5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9.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19.2.2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整及其原则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经常变化调整。通常是由当地 主管部门每年或适时调整,并向社会公布。在进行调整时,一般要考 虑以下原则: 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原则 与物价挂钩原则
1942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发展历程1943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基本框架保障对象保障标准的确定与调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来源最低生活保障的运行管理200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对农村低保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保障标准对象范围操作程序资金筹集组织机构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12
19.6 发展完善中的中国最低生活保障
总体上看,今后我国在完善低保制度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 面的问题: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低保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社会化管理和监督体系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13
关键术语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新贫困 new poverty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minimum living security level 负所得税 negative income tax 差额补助 subsidy for difference in income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贫困人口给予的差额现金救助,主要解决城乡贫困人口在吃饭、穿衣等基 本生活方面的困难。
低保业务培训PPT课件
![低保业务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0aeb3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d.png)
• (5).已经成家的子女与有经济来源的父母共同 生活的家庭,其子女收入与父母收入分开计算 。
• 例:一户家庭五口人,户主及配偶均退休,每月退 休金合计2500元;儿子已成家(在就业年龄段内且 有劳动能力),儿媳刚生小孩,小夫妻俩均无业, 靠父母生活,每月小孩子花费均由老人支付,造成 家庭困难,现申请低保救助。如何操作?
7、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者申请社会救助 的问题
• (1)、就业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者但未就业的申 请对象必须接受劳动保障等部门提供的技能培 训或职业介绍,无正当理由两次拒绝职业介绍 、拒绝或中断技能培训的,不予救助或停止救 助。
• (2)、处于就业年龄段且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 业的申请对象,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期 间,应当参加一定时间的由街道、居委会组 织的公益性社区服务劳动(如治安值班、打 扫公共卫生、照顾孤老残幼等等),一般每 月安排10-40小时。
例:一户家庭三人,户主就业,每月1500元 ,配偶失业,小孩就读,该家庭收入为 1500-595=905元,实际享受救助金为1725905=820元。其中的595元是属于收入豁免 部分。
5、办理程序
• 告知(咨询)→书面申请并附证明材料 →受理→调查→审批→告知审批结果→ 张榜公布、接受监督→组织就业年龄段 人员参加公益性社区服务劳动→定期复 审
➢5、低保申请的办理程序 ➢6、人户分离人员申请社会救助问题 ➢7、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者申请社会救助
问题 ➢8、不予办理社会救助的情形
1、申请低保的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具有本镇户籍,对洞泾而言就是要具有 洞泾镇的户籍;
二是其个人或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本市 城镇低保标准的(目前为570元/月)。
• (3)、就业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者应当积极主动地 就业,获得救助期间参加赌博、吸毒等不正当活 动的,停止救助。
社会救助(低保、医疗、临时)业务培训ppt课件
![社会救助(低保、医疗、临时)业务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43259b19e8b8f67d1cb933.png)
5
01 申请低保的资格条件
《 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条规定 持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城乡居民家庭,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户籍地低保 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本细则有关规定的,可以申请低保。
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要件。 我区现在执行的城乡低保标准为750元/月,即: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750元的城
明的。 (五)在就业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推荐就业的。 (六)在就业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人员,享受低保期间,1个月内无正当理由
拒绝参加社区公益性劳动2次以上的。 (七)通过离婚、赠与、转让等形式放弃自己应得财产,或放弃法定应得赡养费、扶养费、
抚养费和其他合法收入的。 (八)故意规避法律政策规定,造成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的。 (九)外地来本市就读的在校学生。 (十)擅自将土地承包权转租他人或者对承包土地人为抛荒的。 (十一)无正当理由,在申请低保之前,已在本市以外地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 (十二)按照国家、省、市规定不能享受低保的其他情形。
8
(一)实际生活、支出水平明显高于当地低保标准的:
1、有汽车(残疾人用于功能性补偿代步且未用于客货运营的除外)、大型农机具的; 2、雇佣他人从事经营性活动的; 3、子女自费出国留学的; 4、从事有价证券买卖及其他投资行为的; 5、拥有2处以上房产且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住建部门公布的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 6、享受低保期间或者提出低保申请之日前5年内购买商品房或经济适用房的,因国 有土地征收、征地拆迁安置经济适用房的除外; 7、家庭人均存款超过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8、享受低保期间或者提出低保申请之日前2年内进行高标准装修房屋的; 9、家庭水、电、气月人均支出超过当地低保标准25%的,家庭通讯费月人均支出 超过当地低保标准20%的; 10、家庭成员购置贵重首饰,或经常享用高档烟酒等非生 活必需品,以及经常参加高消费娱乐休闲活动的; 11、享受低保期间或者提出低保申请之日前1年内家中购买 单件价值超过低保标准10倍以上非生活必需品的。
01 申请低保的资格条件
《 南京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实施细则 》第三条规定 持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城乡居民家庭,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户籍地低保 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本细则有关规定的,可以申请低保。
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和家庭财产是认定低保对象的三个基本要件。 我区现在执行的城乡低保标准为750元/月,即: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低于750元的城
明的。 (五)在就业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推荐就业的。 (六)在就业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但尚未就业的人员,享受低保期间,1个月内无正当理由
拒绝参加社区公益性劳动2次以上的。 (七)通过离婚、赠与、转让等形式放弃自己应得财产,或放弃法定应得赡养费、扶养费、
抚养费和其他合法收入的。 (八)故意规避法律政策规定,造成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的。 (九)外地来本市就读的在校学生。 (十)擅自将土地承包权转租他人或者对承包土地人为抛荒的。 (十一)无正当理由,在申请低保之前,已在本市以外地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 (十二)按照国家、省、市规定不能享受低保的其他情形。
8
(一)实际生活、支出水平明显高于当地低保标准的:
1、有汽车(残疾人用于功能性补偿代步且未用于客货运营的除外)、大型农机具的; 2、雇佣他人从事经营性活动的; 3、子女自费出国留学的; 4、从事有价证券买卖及其他投资行为的; 5、拥有2处以上房产且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住建部门公布的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 6、享受低保期间或者提出低保申请之日前5年内购买商品房或经济适用房的,因国 有土地征收、征地拆迁安置经济适用房的除外; 7、家庭人均存款超过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8、享受低保期间或者提出低保申请之日前2年内进行高标准装修房屋的; 9、家庭水、电、气月人均支出超过当地低保标准25%的,家庭通讯费月人均支出 超过当地低保标准20%的; 10、家庭成员购置贵重首饰,或经常享用高档烟酒等非生 活必需品,以及经常参加高消费娱乐休闲活动的; 11、享受低保期间或者提出低保申请之日前1年内家中购买 单件价值超过低保标准10倍以上非生活必需品的。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PPT课件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c4d5cbc850ad02de8041e2.png)
53
二、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成 or 败?
——从价值伦理取向出发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保障政策是较为成功的,但从 价值伦理取向考量,政府企业、个人都不十分满意
1.“公平”与“效率”关系 4.政府/企业/社区/家庭/个人关系
2.价值取向上坚持公共利益 5.政策执行主体存在的不足
3.社会与个人关系
6.约束监督机制
9
改革阶段
1.第一阶段(1986~1993 年)
2.第二阶段(1993~1997 年)
3.第三阶段(1998~至今)
10
中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
11
1、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项目
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98-2006 • 主要项目: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行政事
业单位离退休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
Social Security
1
Hale Waihona Puke 2郭祟德: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成员因 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 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 障碍时,可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 活需求的保障。
郑功成: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
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话保障系统的
统称,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
3.参考文献
51
一、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结果之 取得的成就
1.社会救助方面(低保)—最低层 临时性、单一性→制度化、综合性 实现城乡全覆盖
2.社会保险方面(“五险”)—中间 层
3.社会福利方面——最上层
52
一、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结果之 存在的问题
1.民生目标往往让位于经济和政治考量
2.按人头收费的社会保险制度 、捆绑式缴费 3. 多种不平衡性
二、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成 or 败?
——从价值伦理取向出发
总体而言,我国社会保障政策是较为成功的,但从 价值伦理取向考量,政府企业、个人都不十分满意
1.“公平”与“效率”关系 4.政府/企业/社区/家庭/个人关系
2.价值取向上坚持公共利益 5.政策执行主体存在的不足
3.社会与个人关系
6.约束监督机制
9
改革阶段
1.第一阶段(1986~1993 年)
2.第二阶段(1993~1997 年)
3.第三阶段(1998~至今)
10
中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
11
1、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的主要项目
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98-2006 • 主要项目:抚恤和社会福利支出、行政事
业单位离退休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中国社会保障政策
Social Security
1
Hale Waihona Puke 2郭祟德:社会保障是指社会成员因 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死亡、 灾害等原因而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 障碍时,可以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 活需求的保障。
郑功成:社会保障是各种具有经济福
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话保障系统的
统称,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
3.参考文献
51
一、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结果之 取得的成就
1.社会救助方面(低保)—最低层 临时性、单一性→制度化、综合性 实现城乡全覆盖
2.社会保险方面(“五险”)—中间 层
3.社会福利方面——最上层
52
一、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结果之 存在的问题
1.民生目标往往让位于经济和政治考量
2.按人头收费的社会保险制度 、捆绑式缴费 3. 多种不平衡性
关于低保的 ppt
![关于低保的 ppt](https://img.taocdn.com/s3/m/fe64e6eb998fcc22bcd10d42.png)
为进一步规范辖区各 村低保审核、审批程 序,安阳市殷都区北 蒙街道办事处深化 “4+2”工作法,按照 “群众监督,公平公 正”的原则,阳光操 作,确保低保工作有 条不紊地进行。 该办事处突出重点, 严格程序,完全按照 “4+2”工作法进行低 保评选,实行群众监 督,做到了公平公正,
杭州实现低保家庭“应保尽保”
• 这样的事在中国很常见
河北一村支书全家领低保,而且村里有多名村民 被冒名办理了低保,款项不知落入了谁的口袋。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已在2008年上半年去世的 一位村民,竟也在领取低保。
• 下面,,,大家看一段视频 看了之后是否有些感触呢???
小组成员
王梦春 沃昭君 吴高治 徐善丹 徐斯诗
199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 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国发[1997]29号),要求1999年 年底前,县级以上城市和县政府所在 地的镇都要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制度。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的城 市居民,均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范围,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列入财政预算。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享受农村 低保待遇
• 1、三年内因购买、修建或装修住房(必要的维修除外) 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因拆迁安置购买、修建房并进行简 单装修的除外)。 • 2、好逸恶劳,有承包田(地)且有劳动能力但不耕种的。 • 3、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行为或者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 的。 • 4、家庭拥用非生活所必需的高档消费品,如手机、摩托 车、空调及贵重饰品的。 • 5、家庭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 6、弄虚作假骗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 7、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天金报讯 2011年9月24日,武汉市政协召 开十一届28次常委会议,武汉市政府日前决定 再次提高该市低保标准,中心城区城市低保由 360元/月提高到450元/月,农村低保由1730元 /年提高到2400元/年;远城区城镇低保由300 元/月提高到380元/月,农村低保由1440元/年 提高到2000元/年。该政策待全省最低工资标 准确定后实施。
第二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 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
第三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 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 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 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第四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 照当地维持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 衣、食、住费用,并适当考虑水电燃煤 (燃气)费用以及未成年人的义务教育 费用确定。
二、政策内容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规定:
第一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 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 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 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 物收入的总和。 货币收入包括: (一)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二)以现金发放的劳保福利、医疗费; (三)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 补助费; (四)离退休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费、失业保险金、职工遗属生活补助费;
(七)安排子女择校就读、出国留学或子女在 义务教育期间进入收费学校就读的; (八)年内因赌博、嫖娼被行政处罚过的;因 吸毒生活困难且尚未改正的;违法结婚、收养 和计划外生育的; (九)家庭成员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并有劳动能 力,无正当理由1年内经两次介绍就业而拒不就 业的; (十)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家庭收入或拒绝核查 的; (十一)其他经民政部门按规定认定不能享受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讨 论
.
一、选择性贫困是否应该纳入低保的 范围? 二、什么样的人成为低保对象最合理?
LOGO
截至2011年6月底,武汉市城乡低保 对象14万户,31万余人,也就是说, 该政策将惠及14万余户低保对象。据 悉,这将是武汉市第八次提高城乡低 保标准,此次提标后,该市低保水平 在全国19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8位。
第五条 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 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 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 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 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 批表》。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 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 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 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2、发展概况 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从1993年6月 上海市首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 度”算起,已经有18年的历史了。18年来, 作为一项普遍的、有效的社会政策,城 市低保制度对保护中国的贫弱群体与构 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发展阶段
18年来,城市低保制度经历了两大发展阶 段, (1)1993—1999年的“创立和推广阶段” (2)1999年至今的“提高和完善阶段”
执行过程 中存在的 问题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监督机制不完善 监督机制不完善
监督机制不完善低保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源自象界定的问题 对象界定的问题 污名化
执行过程 可能产生 中存在的 的影响 问题
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养懒汉
监督机制不完善 贫困的延续
监督机制不完善
低保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四、对策分析
武汉城市低保申请流程
1、户主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居委会提出申请, 并提供家庭收入、家庭生活状况、成员身体状况 等有关证明材料 2、居委会入户评估,调查核实,张榜公示, 经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讨论通过。
3、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审核。
4、市民政局审批。
5、城市低保金实行差额补助,通过银行每季度 (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五)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
(六)保险给付金收入、租赁收入、接 受馈赠和继承收入; (七)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
(八)自谋职业收入;
(九)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实物收入按市场价折款计入家庭收入。
以武汉市为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原则上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一)虽然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 准,但实际生活水平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二)非因拆迁购买商品房或现已有住房而又新建 (购)住房的; (三)1年内购买价值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5倍以上 (含5倍)非生活必需品的; (四)家庭有机动车辆(不含残疾人代步车)的; (五)有高价值收藏或投资股票、商业保险或其他投 资行为的; (六)有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馈赠、礼金支 出的;
最后一道安全网
——城市低保制度
组员:
LOGO
.
结构脉络
一 二 三 四 五
概背景况 内 容 问 题 对 策 讨 论
一、概况
1、基本概念:所谓“最低生活保障(简称 „低保‟)制度”即“根据维持最起码的生活 需求的标准设立一条贫困线(Poverty Line),每一个公民,当其收入水平低 于贫困线而生活发生困难时,都有权利 得到国家和社会按照明文公布的法定程 序和标准提供的现金和实物救助。
三、存在的问题
.
1、制度 本身存 在的问 题
2、执行 过程中 存在的 问题
3、可能 产生的 影响
与其他社会救助体系脱 节,缺乏协调性
覆盖面窄、标准低; 标准动态调整滞后
制度本身 存在的问 题
没有考虑不同对象的特 殊需求
资金筹集困难
带来了新的社会不公平
对象界定的问题 对象界定的问题 对象界定问题
1、完善社保体系 、加大配合力度 2、保障资金来源、 拓宽渠道、引进公 益组织 3、建立城市贫困监 测体系 4、加强监督,打造“阳 光”低保 8、鼓励再就业、增 加低保户的造血功能 7、宣传低保政策 、加强群众权利 意识 6、建立更加严格的 奖惩体制 5、科学制定保障标准并扩 大保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