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州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广州“二模”化学测验考试与参考标准答案word版
![广州“二模”化学测验考试与参考标准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ba17b980eb6294dc886c17.png)
201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化学试题与参考答案7.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蛋白质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CO2和CH4都是造成温室效应气体C.蔗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D.苯酚和甲苯遇FeCl3均显紫色8.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地是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地数值,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1mol Cl2与过量地镁铁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B.常温下,16g CH4含有8n A个电子C.1L 0.5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 A个SO42-D.常温常压下,22.4LCO2含有n A个CO2分子10.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地一组离子是A.H+、NO3-、I-、Cl-B.Cu2+、Br-、H+、SO42-C.Al3+、Mg2+、CO32-、NO3-D.NH4+、Cl-、OH-、HCO3-11.短周期元素X、Y、Z、W、R地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Y位于第IA 族,Z所处地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R与X同族,则A.原子半径:Z>Y>XB.X与R地核电荷数相差18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W>RD.Y与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地水化物能相互反应12.下列实验地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地是22.室温下,将一元酸HA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实验①反应前HA溶液中c(H)=c(OH)+ c(A)B.实验①反应后溶液中c(A-)>c(Na +)C.实验②反应前HA溶液浓度x>0.2 mol·L-1D .实验②反应后溶液中c (A -)+ c (HA)= c (Na +)23A .装置I ,铜片上有O 2逸出B .装置I ,锌片溶解,发生还原反应C .装置II ,电池反应为:Zn+ Cu 2+= Zn 2++ CuD .装置II ,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 30.(16分)已知反应①: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1)化合物Ⅰ地分子式为.反应①地反应类型为.(2)过量地化合物Ⅰ与HOOCCH 2CH 2COOH 发生酯化反应,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3)化合物Ⅲ地结构简式为.化合物Ⅲ可与NaOH 乙醇溶液共热,反应地化学方程式.(4)化合物Ⅰ在一定条件下氧化生成化合物Ⅳ(分子式为C 9H 10O ),化合物Ⅳ地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发生银镜反应,Ⅴ地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2:2:1,Ⅴ地结构简式为(5)一定条件下,1分子H 3COH 3CO与1分子ClO CH 3O O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地反应,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为31. (16分)苯乙烯是重要地基础有机原料.工业中用乙苯(C 6 H 5- CH 2 CH 3)为原料,采用催化脱氢地方法制取苯乙烯(C 6 H 5- CH= CH 2)地反应方程式为:C 6 H 5- CH 2 CH 3 (g)C 6 H 5- CH=CH 2 (g) +H 2(g) ΔH 1(1)向体积为VL 地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乙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体系组成(物质地量分数)与温度地CuSO 4溶液H 2SO 4溶液I II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600℃时,平衡体系中苯乙烯地物质地量分数为25%,则:①氢气地物质地量分数为;乙苯地物质地量分数为;②乙苯地平衡转化率为;③计算此温度下该反应地平衡常数(请写出计算过程).(2)分析上述平衡体系组成与温度地关系图可知:△H10(填“>、=或<” ).(3)已知某温度下,当压强为101.3kPa时,该反应中乙苯地平衡转化率为30%;在相同温度下,若反应体系中加入稀释剂水蒸气并保持体系总压为101.3kPa,则乙苯地平衡转化率30%(填“>、=、<” ).(4)已知:3C2 H2 (g) C6 H6 (g) ΔH2C6 H6 (g) + C2H4 (g) C6 H5- CH2CH3 (g) ΔH3则反应3C2H2 (g)+ C2H4 (g) C6 H5- CH=CH2 (g) +H2(g) 地ΔH=.32. (16分)碲(Te)为ⅥA族元素,是当今高新技术新材料地主要成分之一.工业上可从电解精炼铜地阳极泥中提取碲.(1)粗铜中含有Cu和少量Zn、Ag、Au、TeO2及其他化合物,电解精炼后,阳极泥中主要含有TeO2、少量金属单质及其他化合物.电解精炼粗铜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TeO2是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可溶于强酸或强碱.从上述阳极泥中提取碲地一种工艺流程如下:①“碱浸”时TeO2发生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②“沉碲”时控制溶液地pH为4.5-5.0,生成TeO2沉淀.如果H2SO4过量,溶液酸度过大,将导致碲地沉淀不完全,原因是;防止局部酸度过大地操作方法是.③“酸溶”后,将SO2通入TeCl4溶液中进行“还原”得到碲,该反应地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33. (16分)(1)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合成硝酸地化学原理.①氨地催化氧化:图a是探究氨地催化氧化地简易装置,实验中观察到锥形瓶中铂丝保持红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或白烟产生.白烟地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②NO2地吸收:如图b所示,将一瓶NO2倒置于水槽中,在水下移开玻璃片,可观察到地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价铁盐溶液因Fe3+水解而显棕黄色,请以Fe(NO3)3溶液为例,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程度地因素.①写出Fe(NO3)3水解地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参照示例完成下表实验方案地设计.2014年广州二模参考答案30.(16分)(1)C9H12O(2分)取代反应(2分)(2)(3分)CH2COOHCH2COOHCHCH2OHCH3CH2-C-O-CH2-CHCH22-CHOOCH3CH3H2O (3)CH3CH2CH2Br (2分)(2分)(4)(2分)(5)(3分)31.(16分)(1)①25% ;50% (共4分,各2分)②33% (2分)③(共4分)C6 H5- CH2 CH3 (g) C6 H5- CH=CH2 (g) + H2(g)起始浓度/( mol•L-1) :a/V 0 0变化浓度/( mol•L-1) :a/3V a/3V a/3V平衡浓度/( mol•L-1) :2a/3V a/3V a/3V(2分)K=(a/3V• a/3V)/ (2a/3V)= a/6V (2分)(2)> (2分);(3)> (2分);(4)ΔH1+ΔH2+ΔH3 (2分)32.(16分)(1)Zn-2e-=Zn2+Cu-2e-=Cu2+(共4分,各2分)(2)① TeO2+2NaOH=Na2TeO3+H2O (3分)②TeO2是两性氧化物,H2SO4过量会导致TeO2继续与H2SO4反应导致损失.(3分)缓慢加入H2SO4,并不断搅拌(3分)③ TeCl4 + 2SO2 + 4H2O=Te + 4HCl + 2H2SO4 (3分)33.(16分)(1)(共4分)① NH4NO3(2分)②集气瓶中红棕色逐渐消失,集气瓶中地液面逐渐上升(2分)(2)(共12分)① Fe3+ + 3H2O Fe(OH)3 + 3H+(2分)②(注:合理地表达或方案也给分,每空2分,共10分)注:③答:温度也给分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7EqZc。
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附答案) (1)
![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中考模拟化学试题2(附答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b154e8f14afe04a1b071de30.png)
广州2014化学中考模拟试题2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第1面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的考生号、姓名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对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5全卷共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 Fe:56 Cl:35.5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1.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B. 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C. 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推行自行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2.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葡萄酒化B. 汽车爆胎、米饭煮糊C.水果腐烂、蔗糖溶解D. 玻璃破碎、鲜肉冷冻3.大树菠萝是湛江特产,它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切开大树菠萝闻到阵阵果香,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很大C. 分子之间有间隙D. 分子分解成原子4.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物是化合物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C.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D. 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1:1第4题第5题5.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在低温下转化为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C.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D.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涤纶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都可以闻到烧毛发的气味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7.小明旅游时经常使用一种用纸代替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煮面,轻便易携带,你觉得煮面时纸锅不会被烧掉的原因是( )A.纸锅的着火点很高B. 面汤使纸锅的着火点升高了C. 面汤隔绝了氧气使纸锅不能燃烧D.加热时面汤蒸发吸热使纸锅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第7题第8题8.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 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C. 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9.下列方法不能把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10.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灼烧闻气味一定能鉴别棉花和羊毛B.硝酸铵溶液水后温度升高C.有放热现象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用淀粉可以鉴别食盐和加碘食盐11.粗盐初步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时玻璃棒用于搅拌B. 过滤时玻璃棒用于引流C.蒸发至滤液被蒸干后再移去酒精灯D. 图中“操作1”是称量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用稀盐酸除热水瓶中的水垢B. 用木炭烤肉串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13.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尿素都是白色易溶的氮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A.熟石灰B. 稀盐酸C. 水D. 氯化钠14.属于乳浊液的是( )A.糖水B. 酒精C. 石灰乳D. 油水15.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投入到Z的硝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Z>Y>XB. Y>X>ZC. X>Y>ZD. X>Z>Y16.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KMnO4K2MnO4+MnO2+O2↑B. S+O2SO3C. Cu+FeSO4=CuSO4+FeD. CaCO3+HCl=CaCl2+H2O+CO2↑17.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把浓硫酸倒入烧杯中,然后再把水缓慢注入其中B. 制二氧化碳时,先将稀盐酸倒入大试管中,然后再小心地加入石灰石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D.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18.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原理为:R+8HCl+4Zn═4ZnCl2+3H2O+2As+H2↑(R表示砒霜的化学式),则砒霜的化学式为( )A. As2O3B. As2OC. AsOD. As2O519.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3.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A.图1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B. 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 图3中N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20.向盛有50g10%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如图(纵坐标表示烧杯中其他量的变化)所有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错误的是( )A. B. C. D.第二卷(非选择题共60分)2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2分)①N2②Fe2+③2SO3④SO4(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的是.(3)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4)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的是.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2分)(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A.原子序数Z>YB.核外电子数:X=YC.Y和Z处于同一周期.第21题第23题23.回答下列问题:(4分)(1)图中A烧杯盛有浓氨水,B烧杯内是滴加了几滴酚酞溶液的蒸馏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本实验说明.(2)氨气(NH3)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常温下为液体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24.如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5分)(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填序号).(2)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生锈实质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空气中的水和发生了缓慢氧化而造成的;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写出鉴别过程.(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轮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第24题第25题25.我国的领海主权不容侵犯,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7分)(1)南海不仅蕴含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还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主要成分是CH4)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燃冰作为能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是.(2)南海某岛采用风力发电提供的电能对海水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综合利用.①反渗析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不同分离出淡水.②将高盐度浓缩海水进行可以分离得到粗盐.③用苦卤制取金属镁的流程图如图2:上述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步骤是(填序号),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利用苦卤制取氢氧化镁比“直接向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制取氢氧化镁”的优势是.2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化学式C3H8).丙烷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究.(6分)【查阅资料】(1)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不完全燃烧时还可生成CO.(2)CO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不反应.(3)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提出假设】丙烷燃烧后的产物可能是①CO2和H2O ②CO和H2O ③.【设计方案】用下列装置验证丙烷燃烧后的产物.(1)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2)B装置和E装置完全相同,其作用的不同之处是:B装置用来,E装置用来.(3)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A装置中白色粉末变蓝,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分析可知,假设成立(填序号).(4)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分析该实验装置中的不完善之处是.27.盐城市2013年中考化学实验考查有:①氧气的制取;②二氧化碳的制取;③配制50g5%的NaCl溶液…等六个考签,由学生抽签确定一个考题进行考查.(10分)(1)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①上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F的名称是.②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填字母代号).A.氧气的制取B.二氧化碳的制取③制取该气体的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一瓶该气体,应选用的仪器有(填字母代号).④甲同学实验的主要步骤示意如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组合装置→检验气密性→→收集气体.⑤利用上述气体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其它气体,请写出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在完成“配制50g5%的NaCl溶液”实验过程中,通过计算,需称取g.量取水约mL.溶解NaCl时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28.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配制石灰水时,发现烧杯底部仍有固体未溶解,对熟石灰样品的主要成分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12分)[提出问题]:针对该熟石灰样品的成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小明认为溶解后剩余固体为变质后的难溶性物质,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小华同学不同意他的判断,你认为小华同学的理由是.[进行猜想]猜想一:熟石灰样品成分是Ca(OH)2猜想二:熟石灰样品成分是CaCO3猜想三:你认为熟石灰样品成分还可能是 _________ . [实验与结论]请你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拓展与应用](1)小组同学反思了熟石灰变质的原因,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 (举一例)等也具有这样的性质,认识到这两种物质都应 保存.(2)小明想测定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称取上述0.5g 样品,加足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在实验室用pH 试纸和配制好的10%盐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1)当pH=4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29.“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Na 2CO 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拟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12分)【方案一】沉淀分析法(如图1所示)则: (1)“操作Ⅰ”的名称是 .(2)溶液M中含有的阳离子有.(3)确定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A.静置混合物,向上层清液中z再滴加CaCl2溶液,如果无沉淀,则过量B.向溶液M中滴加CaCl2溶液,如果有沉淀,则过量(4)若沉淀A没有洗涤烘干,导致Na2CO3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判断沉淀A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滤液,滴加AgNO3溶液,若(填“有”或“无”)白色沉淀,则洗涤干净.(5)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m、n的代数式表示).【方案二】气体分析法(如图2所示)(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盛稀硫酸的仪器名称为.(2)B装置的作用是;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通过称量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即可求得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4)理论上【方法二】比【方案一】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原因是.的过程中,葡萄糖转化成酒精,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汽车爆胎时,只是轮胎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米饭煮糊的过程中,米饭中的淀粉发生了碳化,生成了新物质﹣﹣碳,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水果腐烂的过程中,水果发生了缓慢氧化,生成了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蔗糖溶解的过程中,只是蔗糖和水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鲜肉冷冻的过程中,因为降温,鲜肉由软变硬,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3、解:A、能闻到菠萝散发的香味,是因为菠萝中含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的缘故.故A正确;B、闻能到香味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B错误;C、闻能到香味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C错误;D、菠萝香味的分子在运功过程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D.5、解:A、反应物中的氧气属于单质.故A说法错误;B、在该反应中,四氧化三钴纳米棒是催化剂,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故B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有毒,能污染空气,该反应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故C说法正确;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D说法错误.故选C.6、解: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没有,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选项说法正确.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故使用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温度变化的方法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故B不符合题;C、食盐水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醋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使用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的方法不能鉴别食盐水和醋酸,故C符合题意;D、棉纤维灼烧无气味,为羊毛纤维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使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可以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解:A、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成分是纤维素,灼烧蛋白质有烧焦羽毛味,可以区别,所以A正确.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所以B错误.C、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放热的反应,但放热的反应并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所以C错误.D、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而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而不是碘单质,所以D不正确.B、用木炭烤肉串是利用了木炭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错误;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的化学性质﹣﹣显碱性,能和显酸性的物质反应.错误;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升华时吸收热量.正确.故选D.对分子质量是个比值,单位不是“克”,故说法错误;故选D.13、解: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四种化肥中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都是铵盐,因此它们遇到碱性物质时都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尿素不能,在选项中提供的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钙是碱性物质.故选A.14、解:A、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B、酒精是纯净物,不属于乳浊液;故选项错误.C、石灰乳属于悬浊液;故选项错误.D、油水是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故选项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选A.17、解:A、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水面上,且放出的热会使水沸腾,从而造成酸液飞溅的现象出现,因而稀释浓硫酸时是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故A不正确.B、取用药品要先固体后液体,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防止红热的铜被氧化,C正确.D、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后停止加热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D不正确.D、根据图3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3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比20℃时大,且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再根据图1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乙中没有晶体析出,因此30℃时乙中一定也无晶体析出,因此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故D正确.故选BD.20、解:A、稀硫酸和氢氧化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当两者不断反应时,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小,当硫酸过量时溶质的质量又会逐渐增大,图象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小于7,图象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不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不断增加,不会出现不变的情况,图象错误,故D符合题意.为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故答案为:金属;55; (2)A、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故A 说法正确;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D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想等;故B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同周期,故C说法正确;故选AC.23、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图中A 烧杯盛有浓氨水,B烧杯内是滴加了几滴酚酞溶液的蒸馏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本实验说明分子不断运动;故填:酚酞溶液变红;分子不断运动;(2)氨气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一种常(3)铁粉完全氧化后与酸反应不会生成氢气.故答案为: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则完全失效.(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采用单位体积中气体更多了,分子间隔一定变小,故轮胎内粒子间距离小于空气中粒子间距离.故答案为:小于.25、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02CO2+2H20;可燃冰作为能源与煤、石油相比的优点是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故答案为:CH4+202CO2+2H20;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2)①反渗析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颗粒大小不同分离出淡水;故答案为:颗粒大小;二氧化碳检验需要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一氧化碳需要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再使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所以检验二氧化碳在前,并且要排除二氧化碳干扰.二氧化碳检验使用的是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是使用的是溶解度较大的氢氧化钠.当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需要检验时,检验水蒸气在前,这样可以防止检验二氧化碳使用的石灰水中的水对检验水蒸气存在造成的干扰.检验水用无水硫酸铜,吸收水用浓硫酸.(1)装置C是吸收二氧化碳,防止对一氧化碳检验造成干扰.(2)装置A的作用是检验水,装置B是检验二氧化碳,装置C是吸收二氧化碳,装置D是将一氧化碳转化二氧化碳,装置E是通过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从而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其实关注D 中的颜色变化也可以确定一氧化碳的存在,当然如果是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则一定需要通过石灰水确定检验二氧化碳,进而推断一氧化碳的存在).(3)若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A装置中白色粉末变蓝,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装置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分析可知,假设①成立.(4)反应结束后由于气体中可能混有一氧化碳,所以要对尾气进行处理(燃烧或者收集均可).⑤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的装置,因此可以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配制50g5%的NaCl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50g×5%=2.5g;需要水的质量=50g﹣2.5g=47.5g;溶解NaCl时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溶解;故答案为:(1)①烧杯;酒精灯;②B;③CaCO3+2HCl=CaCl2+H2O+CO2↑;ABCE;④添加药品;⑤2H2O22H2O+O2↑;(2)2.5;47.5;加速溶解.故答案是:过滤;石蕊;有气泡产生;[拓展与应用](1)Ca(OH)2变质主要是接触空气中的水后和二氧化碳后发生反应,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NaOH等也具有这样的性质,认识到这两种物质都应密封保存; (2)①当PH=4时,说明溶液呈酸性,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原因一定是加入的盐酸过量.则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质除了生成的CaCl2外,还有剩余盐酸中的溶质HCl.故答案为:CaCl2、HCl.(2)②由题意可知当加入盐酸的质量为3.65g时,盐酸和Ca(OH)2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3.65g×10%=0.365g设:样品中Ca(OH)2的质量为xCa(OH)2+2HCl=CaCl2+2H2O74 73x 0.365g=,解得,x=0.37g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100%=74%答: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74%.106 100mgx ng=,解得x=,故答案为:;【方案一】(1)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盛稀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分液漏斗;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除去水蒸气;CO2+2NaOH=Na2CO3+H2O; (3)C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即是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故答案为:C;。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广东卷)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广东卷)](https://img.taocdn.com/s3/m/09293782cf84b9d528ea7afe.png)
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广东卷)一、单选题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2.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SO42-B.Fe2+、H+ 、SO32-、ClO-C.Mg2+、NH4+、Cl-、SO42-D.K+、Fe3+、NO3-、SCN-3.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I 叙述IIA KNO3的溶解度大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B BaSO4难溶于酸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C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D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4.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B.18g H2O含有10N 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5.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I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A.电流方向:电极IV→→电极IB.电极I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II逐渐溶解D.电极III的电极反应:Cu2++2e-==Cu6. 常温下,0.2mol/L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是强酸B.该混合液pH=7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二、多选题三、单选题四、原理综合题7.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 B向AgNO 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溶液澄清 Ag +与NH 3∙H 2O 能大量共存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 3中溶液变蓝 Cu 与稀HNO 3发生置换反应 D将KI 和FeCl 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 4,振荡,静置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氧化性:Fe 3+>I 2A .AB .BC .C 8. 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试题精编版(解析版) 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试题精编版(解析版)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11cf99561252d381eb6eee.png)
一、单选题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与生活的有关判断【名师点晴】本题以合金、多糖、油脂、蛋白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成分的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化学与生活的考查中,要注意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如选项D即便不学化学,根据生活常识也可判断,豆浆煮沸后是不会变成氨基酸的。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Ca2+、Cl-、SO42—B.Fe2+、H+ 、SO32-、ClO-C.Mg2+、NH4+、Cl-、SO42—D.K+、Fe3+、NO3-、SCN—【答案】Cks5uks5u]【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离子共存正误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微溶物的生成反应的判断,考查硫酸钙、次氯酸根离子、氢离子与亚铁离子、硫氰根离子与铁离子的共存问题。
判断离子是否大量共存,需掌握离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双水解反应、络合反应,尤其是微溶物的生成在离子大量共存问题中需注意。
对于本题不存在额外的附加条件,直接判断即可。
9.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离子检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名师点晴】本题以硝酸钾、硫酸钡、氨气、氢氧化钙为载体,考查对重结晶法、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氨气的喷泉实验、氢氧化钙溶液的配制的判断,对物质性质的描述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判断。
这类题目需注意3个方面,一、叙述I是正确的,二、叙述II是正确的;三、二者存在因果关系.三点必须同时满足才是正确答案。
对每条叙述都必须认真思考后作答。
10.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B.18gH2O含有10N 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
2014年广东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2014年广东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265b299c83d049649b665861.png)
应
计算 CO 的
可在初始燃料中
加入____________ 5 以 应 中生 的 CaS 原料 在 定条 原子利用率 100%的高温 应 可再 CO2 可 对二 苯
生 CaSO4 应 在 苯
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在 定条 引入 个羧基 产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
Na
应
II 的结构简式 ________ 写 1 种 CH2 CH
_______
n 可用于制备涂料 单体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 单体 及的 应方 程式
4
聚合物 应
COOCH2CH3 的 方法
利 用类 似
仅以 乙烯
有机物 原料 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设 n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苯含有 6nA 个 C H 键
列说法 确的是
A 1mol B
18gH2O 含有 10nA 个质子 22.4L 水含有 nA 个 NH3 分子 nA 个 SO2 分子
C 标准状况
D 56g 铁片投入足 浓 H2SO4 中生
11
某 学组装了图 4 所示的电化学装置 电极 Al
9. 选项 A B C D
列 述 I 和 II 均 述I
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述 II 用重结晶法除去 KNO3 中混有的 NaCl 用盐酸和 BaCl2 溶液检验 SO42NH3 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可配制 2.0 mol·L-1 的 Ca(OH)2 溶液
KNO3 的溶解度大 BaSO4 难溶于酸 NH3 能使酚酞溶液 红 Ca(OH)2 能制 澄清石灰水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含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8eb93ba32d7375a41780b9.png)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B .二氧化碳通过Na 2O 2粉末C .铝与Fe 2O 3发生铝热反应D .将锌粒投入Cu(NO 3)2溶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 、氢气通过灼热的CuO 粉末发生的反应为CuO+H 2=====△Cu+H 2O ,固体由CuO 变为Cu ,反应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 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 c(H+)= c(OH-)+c( 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 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答案】D【解析】S溶液中,存在H2S H+ + HS-、HS-H+ + S2-、H2O H+ + OH-,根据上试题分析:A、H考点: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及三个守恒式的应用。
12.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Li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13.室温下,将1mol 的CuSO 4·5H 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 1,将1mol 的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 2;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s) =====△CuSO 4(s)+5H 2O(l), 热效应为△H 3。
2014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二)-答案
![2014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e55cbc69dc5022aaea002e.png)
2014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二 第 1 页 共 1 页 2014高考模拟理综化学试题二答案7.D 8.C 9.C 10.B 11.D 12.A 13.B26.((每空2分,共14分)(1)FeCl 3(或Fe(NO 3)3) 1.82(2)4NH 3 + 3O 2 2N 2+6H 2O (反应条件不要求)(3)K sp =c (Al 3+)·c 3(OH -) Al 3++3AlO- 2+6H 2O =4Al(OH)3↓(4)c (Na + )>c (HCO- 3)>c (CO2- 3)>c (OH -)>c (H +)Na 2CO 3(aq)+CO 2(g)+H 2O(l)=2NaHCO 3(aq) ΔH =-10a kJ/mol27.(每空2分,共14分)(1)bd (2)0.02mol·L -1·min -1 CE (3)分离出0.8mol NH 3 =(4)N 2 + 8H ++ 6e -= 2NH+ 4 3(10-8K + 0.05)mol28.(15分)(1)冷凝、回流(1分) 防止倒吸(1分)(2)S +2H 2SO 4(浓) 3SO 2↑+2H 2O(3)Ca(HSO 3)2 取少量D 试管中液体,向其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4)5SO 2+2MnO -4+2H 2O =5SO2-4+2Mn 2++4H +(5)CuS 或Cu 2S 或CuS 、Cu 2S(任答一种情况即可)(6)1∶7(3分,其余每空2分)37.(15分)(每空2分)Ⅰ.DE Ⅱ. 2M 8N A r 3(3分) Ⅲ.(1) C 60、O 2和干冰;(2) Cu 、Ag 、Au (3) 4个,其他4个碳原子存在四个互不相邻的小立方体的中心(4) 体心和十二条棱的中心 (5) Ca 2+38.(15分)(1) 羧基、(酚)羟基、碳碳双键 保护酚羟基,使之不被氧化(每空2分)(2)acd (3分,错选0分,漏选1分)(3)(2分) (4)(2分)(5)6(2分) 点燃 △。
(完整word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广东卷,解析版)
![(完整word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广东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5e6be3b7360b4c2f3f64ad.png)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7 •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 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 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 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A【解析】A 项、不锈钢是铁、钴、镍的合金,所以不锈钢属于合金;;C 项、花生油是植物是不饱和酯类; D 项、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C. Mg2+、NH4+ Cl —、 SO42-D 【答案】C具有强氧化性,能把 Fe2+、SO32-—具有还原性的微粒氧化, B 不能大量共存;D 项:Fe3+和SCN-不可共 存(结合生成Fe(SCN)3)。
9.下列叙述I 和II 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 叙述I 叙述IIA :KNO3的溶解度大 用重结晶法除去 KNO3中混有的NaCIB BaSO4难溶于酸 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C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D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可配制2.0 mol 2-1的Ca(OH)2溶液【答案】B【解析】A 项、重结晶分离物质的条件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可溶性物质, 而NaCI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A 错误;C 项、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气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而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C 错误;D 项、Ca(OH)2微溶于水,常温下溶解度为0.02克左右。
不可能配制出2.0 mol 2-1的Ca(OH)2溶液。
10. 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甲苯含有 6nA 个C - H 键 B. 18gH2O 含 有 10nA 个质子 C. 标准状况下,22.4L 氨水含有nA 个NH3分子 D.56g 铁片投入足量浓 H2SO4中生成nA 个SO2分子【答案】B错误;B 项、18gH2O 的物质的量是1mol 水,1molH2O 有10mol 质子,B 正确;C 项:22.4L 氨水非气体, 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 氨水物质的量不是 1mol ,不可计算,C 错误;D 项:铁片与浓 H2SO4中钝化,只 有表面反应,不可计A. Na+、Ca2+、Cl —、SO42- B Fe2+、H+、SO32-、CIO — 【解析】A 项、Ca2+和 SO42-结合生成 CaSO4 CaSO4微溶不可大量共存; B 项:酸性条件下(H+),CIO —B 项、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二者分子式不相同) K+、Fe3+、NO —、SCN-【解析】A 项、甲苯化学式为C7H8,结构简式为 ,所以1mol 甲算,D错误。
广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理科)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州市高考第二次模拟测试(理科)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625e5e6edb6f1aff001f99.png)
图1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201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数学(理科)2014.4 本试卷共4页,21小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A )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是13V 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复数z 满足 i 2z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虚部为A .2-B .2C .2-iD .2i2.若函数()y f x =是函数3xy =的反函数,则12f ⎛⎫⎪⎝⎭的值为 A .2log 3- B .3log 2- C .19D3.命题“对任意x ∈R ,都有32x x >”的否定是A .存在0x ∈R ,使得3200x x >B .不存在0x ∈R ,使得3200x x >C .存在0x ∈R ,使得3200x x ≤D .对任意x ∈R ,都有32x x ≤4. 将函数()2cos2(f x x x x =+∈R )的图象向左平移6π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 ()y g x =,则函数()y g x =A .是奇函数B .是偶函数C .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D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5.有两张卡片,一张的正反面分别写着数字0与1,另一张的正反面分别写着数字2与3, 将两张卡片排在一起组成两位数,则所组成的两位数为奇数的概率是A .16 B .13 C .12 D .386.设12,F F 分别是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左、右焦点,点P 在椭圆C 上,线段1PF 的中点在y 轴上,若1230PF F ︒∠=,则椭圆C 的离心率为A .16B .13C.6 D.3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6π4+B .12π4+D CB AC .6π12+D .12π12+ 8.将正偶数2,4,6,8,L 按表1的方式进行 排列,记ij a 表示第i 行第j 列的数,若2014ij a =,则i j +的值为A .257B .256C .254D .25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一)必做题(9~13题)9.不等式2210x x --<的解集为 .10.已知312nx x ⎛⎫- ⎪⎝⎭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第7项,则正整数n 的值为 .11.已知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若2,2DE EC CF F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则AE AF ⋅u u u r u u u r的值为 .12.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 220,840,0,0.x y x y x y -+≥⎧⎪--≤⎨⎪≥≥⎩若目标函数()0,0z ax by a b =+>>的最大值为8,则ab 的最大值为 .13.已知[]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例如[][]1.52,1.51-=-=.设函数()[]f x x x ⎡⎤=⎣⎦,当[)0,(x n n ∈∈N *)时,函数()f x 的值域为集合A ,则A 中的元素个数为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从中选做一题)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x a t t y t =-⎧⎨=⎩为参数)与圆1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相切,切点在第一象限,则实数a 的值为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线段AB 上,且12AE EB =,连接,DE AC ,AC 与DE 相交于点F ,若△AEF 的面积为1 cm 2,则△AFD 的面积为 cm 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2,在△ABC 中,D 是边AC 的中点, 且1AB AD ==,BD =. (1) 求cos A 的值; (2)求sin C 的值.图2 17.(本小题满分12分)FE D CBA a 图3重量/克0.0320.02452515O 一个盒子中装有大量形状大小一样但重量不尽相同的小球,从中随机抽取50个作为样 本,称出它们的重量(单位:克),重量分组区间为(]5,15,(]15,25,(]25,35,(]35,45, 由此得到样本的重量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3. (1)求a 的值;(2)根据样本数据,试估计盒子中小球重量的平均值; (注:设样本数据第i 组的频率为i p , 第i 组区间的中点值为i x ()1,2,3,,i n =L ,则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为112233n n X x p x p x p x p =++++L .) (3)从盒子中随机抽取3个小球,其中重量在(]5,15内的小球个数为ξ,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4,在五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EF ∥平面ABCD , 1EF =,,90FB FC BFC ︒=∠=,AE =(1)求证:AB ⊥平面BCF ;(2)求直线AE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正切值.图419.(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10a =,对任意n ∈N *,都有()11n n na S n n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n b 满足22log log n n a n b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20.(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定点()0,1F 和直线:1l y =-,过点F 且与直线l 相切的动圆圆心为点M ,记点M 的轨迹为曲线E .(1) 求曲线E 的方程;(2) 若点A 的坐标为()2,1, 直线1:1(l y kx k =+∈R ,且0)k ≠与曲线E 相交于,B C 两 点,直线,AB AC 分别交直线l 于点,S T . 试判断以线段ST 为直径的圆是否恒过两个 定点? 若是,求这两个定点的坐标;若不是,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ln (,f x a x bx a b =+∈R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220x y --=.(1)求,a b 的值;(2)当1x >时,()0kf x x+<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3)证明:当n ∈N *,且2n ≥时,22111322ln 23ln 3ln 22n n n n n n--+++>+L .201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 数学(理科)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指出了每道题要考查的主要知识和能力,并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参考答案不同,可根据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对照评分标准给以相应的分数.2.对解答题中的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得分,但所给分数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4.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二、填空题:本大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体现选择性.共7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其中14~15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9.1,12⎛⎫- ⎪⎝⎭10.8 11.2a12.4 13.222n n -+141 15.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1)解:在△ABD 中,1AB AD ==,BD=, ∴222cos 2AB AD BD A AB AD +-=⋅⋅22211312113⎛⎫+- ⎪⎝⎭==⨯⨯. ……………4分 (2)解:由(1)知,1cos 3A =,且0A <<π,∴sin 3A ==.……………6分∵D 是边AC 的中点,∴22AC AD ==.在△ABC 中,222222121cos 22123AB AC BC BC A AB AC +-+-===⋅⋅⨯⨯,………8分 解得BC=……………10分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BC ABA C=, ……………11分 ∴1sin sin 33AB A C BC ⋅=== ……………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1) 解:由题意,得()0.020.0320.018101x +++⨯=, ……………1分 解得0.03x =. ……………2分 (2)解:50个样本小球重量的平均值为0.2100.32200.3300.184024.6X =⨯+⨯+⨯+⨯=(克). ……………3分 由样本估计总体,可估计盒子中小球重量的平均值约为24.6克. ……………4分M O H F E D CB A (3)解:利用样本估计总体,该盒子中小球重量在(]5,15内的概率为0.2,则13,5B ξ⎛⎫ ⎪⎝⎭:. ……………5分 ξ的取值为0,1,2,3, ……………6分()30346405125P C ξ⎛⎫=== ⎪⎝⎭,()2131448155125P C ξ⎛⎫⎛⎫==⨯= ⎪ ⎪⎝⎭⎝⎭, ()2231412255125P C ξ⎛⎫⎛⎫==⨯= ⎪ ⎪⎝⎭⎝⎭,()3331135125P C ξ⎛⎫=== ⎪⎝⎭. ……………10分 ∴ξ的分布列为:……………11分∴6448121301231251251251255E ξ=⨯+⨯+⨯+⨯=. ……………12分 (或者13355E ξ=⨯=)18.(本小题满分14分)(1)证明:取AB 的中点M ,连接EM ,则1AM MB ==,∵EF ∥平面ABCD ,EF ⊂平面ABFE ,平面ABCD I 平面ABFE AB =, ∴EF ∥AB ,即EF ∥MB . ……………1分 ∵EF =MB 1=∴四边形EMBF 是平行四边形. ……………2分 ∴EM ∥FB ,EM FB =.在Rt △BFC 中,2224FB FC BC +==,又FB FC =,得FB = ∴EM =……………3分在△AME 中,AE =1AM =,EM =∴2223AM EM AE +==,∴AM EM ⊥. ……………4分 ∴AM FB ⊥,即AB FB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BC ⊥. ……………5分 ∵FB BC B =I ,FB ⊂平面BCF ,BC ⊂平面BCF ,∴AB ⊥平面BCF . ……………6分 (2)证法1:连接AC ,AC 与BD 相交于点O ,则点O 是AC 的中点, 取BC 的中点H ,连接,OH EO ,FH ,则OH ∥AB ,112OH AB ==. 由(1)知EF ∥AB ,且12EF AB =, ∴EF ∥OH ,且EF OH =. ∴四边形EOHF 是平行四边形.∴EO ∥FH ,且1EO FH == .……………7分 由(1)知AB ⊥平面BCF ,又FH ⊂平面BCF ,∴FH AB ⊥. ……………8分∵FH BC ⊥,,AB BC B AB =⊂I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FH ⊥平面ABCD . ……………9分 ∴EO ⊥平面ABCD . ∵AO ⊂平面ABCD ,∴EO ⊥AO . ……………10分 ∵AO BD ⊥,,EO BD O EO =⊂I 平面EBD ,BD ⊂平面EBD , ∴AO ⊥平面EBD . ……………11分 ∴AEO ∠是直线AE 与平面BDE 所成的角. ……………12分在Rt △AOE中,tan AOAEO EO∠== ……………13分 ∴直线AE 与平面BDE. ……………14分 证法2:连接AC ,AC 与BD 相交于点O ,则点O 取BC 的中点H ,连接,OH EO ,FH ,则OH ∥AB ,112OH AB ==.由(1)知EF ∥AB ,且12EF AB =, ∴EF ∥OH ,且EF OH =. ∴四边形EOHF 是平行四边形. ∴EO ∥FH ,且1EO FH ==. 由(1)知AB ⊥平面BCF ,又FH ⊂平面BCF , ∴FH AB ⊥.∵FH BC ⊥,,AB BC B AB =⊂I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 ∴FH ⊥平面ABCD .∴EO ⊥平面ABCD . ……………8分 以H 为坐标原点,BC 所在直线为x 轴,OH 所在直线为y 轴,HF 所在直线为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H xyz -,则()1,2,0A -,()1,0,0B ,()1,2,0D --,()0,1,1E -.∴()1,1,1AE =-u u u r ,()2,2,0BD =--u u u r ,()1,1,1BE =--u u u r. ……………9分设平面B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n 0BD ⋅=u u u r ,n 0BE ⋅=u u u r,得220x y --=,0x y z --+=,得0,z x y ==-.令1x =,则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1,0-. ……………10分 设直线AE 与平面BDE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u u u r n AE ⋅=u u u ru u u r n AEnAE 3=. ……………11分∴cos θ==,sin tan cos θθ== ……………13分 ∴直线AE 与平面BDE . ……………14分19.(本小题满分14分)(1)解法1:当2n ≥时,()11n n na S n n +=++,()()111n n n a S n n --=+-,……1分 两式相减得()()()11111n n n n na n a S S n n n n +---=-++--, ……………3分 即()112n n n na n a a n +--=+,得12n n a a +-=. ……………5分 当1n =时,21112a S ⨯=+⨯,即212a a -=. ……………6分 ∴数列{}n a 是以10a =为首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2122n a n n =-=-. ……………7分 解法2:由()11n n na S n n +=++,得()()11n n n n S S S n n +-=++, ……………1分 整理得,()()111n n nS n S n n +=+++, ……………2分 两边同除以()1n n +得,111n nS S n n+-=+. ……………3分 ∴数列n S n ⎧⎫⎨⎬⎩⎭是以101S =为首项,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011nS n n n=+-=-. ∴()1n S n n =-. ……………4分当2n ≥时,()()()111222n n n a S S n n n n n -=-=----=-. ……………5分 又10a =适合上式, ……………6分 ∴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2n a n =-. ……………7分 (2)解法1:∵22log log n n a n b +=, ∴221224na n n nb n n n --=⋅=⋅=⋅. ……………9分∴1231n n n T b b b b b -=+++++L ()0122142434144n n n n --=+⨯+⨯++-⋅+⋅L ,①()1231442434144n n n T n n -=+⨯+⨯++-⋅+⋅L ,② ……………11分①-②得0121344444n n n T n --=++++-⋅L 14414nnn -=-⋅-()13413n n -⋅-=.……………13分∴()131419nn T n ⎡⎤=-⋅+⎣⎦. ……………14分 解法2:∵22log log n n a n b +=,∴221224na n n nb n n n --=⋅=⋅=⋅. ……………9分∴1231n n n T b b b b b -=+++++L ()0122142434144n n n n --=+⨯+⨯++-⋅+⋅L .由()12311n nx x x x x x x x+-++++=≠-L , ……………11分两边对x 取导数得,012123n x x x nx -++++=L ()()12111n n nx n x x +-++-. ………12分 令4x =,得()()0122114243414431419n n nn n n --⎡⎤+⨯+⨯++-⋅+⋅=-⋅+⎣⎦L . ……………13分 ∴ ()131419nn T n ⎡⎤=-⋅+⎣⎦. ……………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1)解法1:由题意, 点M 到点F 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l 的距离,故点M 的轨迹是以点F 为焦点, l 为准线的抛物线. ……………1分 ∴曲线E 的方程为24x y =. ……………2分解法2:设点M 的坐标为(),x y ,依题意, 得1MF y =+,1y =+, ……………1分化简得24x y =.∴曲线E 的方程为24x y =. ……………2分(2) 解法1: 设点,B C 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依题意得,2211224,4x y x y ==.由21,4,y kx x y =+⎧⎨=⎩消去y 得2440x kx --=,解得1,22x k ==±. ∴12124,4x x k x x +==-. ……………3分直线AB 的斜率2111111124224AB x y x k x x --+===--, 故直线AB 的方程为()12124x y x +-=-. ……………4分令1y =-,得1822x x =-+,∴点S 的坐标为182,12x ⎛⎫-- ⎪+⎝⎭. ……………5分 同理可得点T 的坐标为282,12x ⎛⎫-- ⎪+⎝⎭. ……………6分 ∴()()()121212888222222x x ST x x x x -⎛⎫=---= ⎪++++⎝⎭ ()()()121212121288248x x x x x xx x x x k k---===+++. ……………7分∴2ST=()()()2221212122221614k x x x x x x k k k +-+-==. ……………8分设线段ST 的中点坐标为()0,1x -,则()()()12012124418822222222x x x x x x x ++⎛⎫=-+-=- ⎪++++⎝⎭ ()()()1212444444222248k k x x x x k k++=-=-=-+++. ……………9分∴以线段ST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2222114x y ST k ⎛⎫+++= ⎪⎝⎭()2241k k +=. ……………10分展开得()()22222414414k x x y k k k++++=-=. ……………11分 令0x =,得()214y +=,解得1y =或3y =-. ……………12分∴以线段ST 为直径的圆恒过两个定点()()0,1,0,3-. ……………14分 解法2:由(1)得抛物线E 的方程为24x y =.设直线AB 的方程为()112y k x -=-,点B 的坐标为()11,x y ,由()112,1,y k x y ⎧-=-⎨=-⎩解得122,1.x k y ⎧=-⎪⎨⎪=-⎩∴点S 的坐标为122,1k ⎛⎫-- ⎪⎝⎭. …………3分 由()1212,4,y k x x y ⎧-=-⎨=⎩消去y ,得2114840x k x k -+-=, 即()()12420x x k --+=,解得2x =或142x k =-. ……………4分∴1142x k =-,22111114414y x k k ==-+. ∴点B 的坐标为()211142,441k k k --+. ……………5分同理,设直线AC 的方程为()212y k x -=-, 则点T 的坐标为222,1k ⎛⎫-- ⎪⎝⎭,点C 的坐标为()222242,441k k k --+. …………6分 ∵点,B C 在直线1:1l y kx =+上,∴()()()()()()2222221121212121441441424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121k k =+-.∴121k k k +=+. ……………7分 又()211144142k k k k -+=-1+,得()21111214442412k k kk k k k k k -=-=+--,化简得122kk k =. ……………8分 设点(),P x y 是以线段ST 为直径的圆上任意一点,则0SP TP ⋅=u u r u u r, ……………9分得()()122222110x x y y k k ⎛⎫⎛⎫-+-++++= ⎪⎪⎝⎭⎝⎭, ……………10分 整理得,()224410x x y k+-++=. ……………11分令0x =,得()214y +=,解得1y =或3y =-. ……………12分∴以线段ST 为直径的圆恒过两个定点()()0,1,0,3-. ……………14分 21.(本小题满分14分)(1)解:∵()ln f x a x bx =+, ∴()af x b x'=+. ∵直线220x y --=的斜率为12,且过点11,2⎛⎫- ⎪⎝⎭, ……………1分∴()()11,211,2f f ⎧=-⎪⎪⎨⎪'=⎪⎩即1,21,2b a b ⎧=-⎪⎪⎨⎪+=⎪⎩解得11,2a b ==-. ……………3分(2)解法1:由(1)得()ln 2xf x x =-.当1x >时,()0k f x x +<恒成立,即ln 02x kx x-+<,等价于2ln 2x k x x <-. ……………4分令()2ln 2x g x x x =-,则()()ln 11ln g x x x x x '=-+=--. ……………5分 令()1ln h x x x =--,则()111x h x x x-'=-=.当1x >时,()0h x '>,函数()h x 在()1,+∞上单调递增,故()()10h x h >=.……………6分 从而,当1x >时,()0g x '>,即函数()g x 在()1,+∞上单调递增,故()()112g x g >=. ……………7分 因此,当1x >时,2ln 2x k x x <-恒成立,则12k ≤. ……………8分 ∴所求k 的取值范围是1,2⎛⎤-∞ ⎥⎝⎦. ……………9分解法2:由(1)得()ln 2xf x x =-.当1x >时,()0k f x x +<恒成立,即ln 02x kx x-+<恒成立. ……………4分令()ln 2x kg x x x=-+,则()222112222k x x k g x x x x -+'=--=-.方程2220x x k -+=(﹡)的判别式48k ∆=-.(ⅰ)当0∆<,即12k >时,则1x >时,2220x x k -+>,得()0g x '<,故函数()g x 在()1,+∞上单调递减.由于()()110,2ln 21022kg k g =-+>=-+>, 则当()1,2x ∈时,()0g x >,即ln 02x kx x-+>,与题设矛盾. …………5分(ⅱ)当0∆=,即12k =时,则1x >时,()()2222121022x x x g x x x --+'=-=-<.故函数()g x 在()1,+∞上单调递减,则()()10g x g <=,符合题意. ………6分(ⅲ) 当0∆>,即12k <时,方程(﹡)的两根为1211,11x x =<=>, 则()21,x x ∈时,()0g x '>,()2,x x ∈+∞时,()0g x '<.故函数()g x 在()21,x 上单调递增,在()2,x +∞上单调递减, 从而,函数()g x 在()1,+∞上的最大值为()2222ln 2x kg x x x =-+. ………7分 而()2222ln 2x k g x x x =-+2221ln 22x x x <-+, 由(ⅱ)知,当1x >时,1ln 022x x x-+<, 得2221ln 022x x x -+<,从而()20g x <. 故当1x >时,()()20g x g x ≤<,符合题意. ……………8分综上所述,k 的取值范围是1,2⎛⎤-∞ ⎥⎝⎦. ……………9分(3)证明:由(2)得,当1x >时,1ln 022x x x-+<,可化为21ln 2x x x -<, …10分 又ln 0x x >,从而,21211ln 111x x x x x >=---+. ……………11分 把2,3,4,,x n =L 分别代入上面不等式,并相加得, 11111111111112ln 23ln 3ln 32435211n n n n n n ⎛⎫⎛⎫⎛⎫⎛⎫⎛⎫+++>-+-+-+-+- ⎪ ⎪ ⎪ ⎪ ⎪--+⎝⎭⎝⎭⎝⎭⎝⎭⎝⎭L L ……………12分111121n n =+--+ ……………13分 223222n n n n--=+. ……………14分。
2014年高考真题——广东理综化学(解析版) 【高清版、Word版、图形重新制作版】
![2014年高考真题——广东理综化学(解析版) 【高清版、Word版、图形重新制作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463d6dddccda38376baf77.png)
2014广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A【解析】考查化学与生活,A选项,不锈钢是碳、铁、镍等物质组成的合金,所以A选项正确;而B选项棉和麻都是多糖,其聚合度n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为同分异构体;C选项中,花生油是不饱和的酯类,而牛油是饱和酯,故错误。
D选项豆浆加热煮沸是蛋白质的变性而不是水解成氨基酸,所以也错误。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Na+、Ca2+、Cl-、SO42-B. Fe2+、H+、SO32-、ClO-C. Mg2+、NH4+、Cl-、SO42-D. K+、Fe3+、NO3-、SCN-【答案】C【解析】考察离子共存问题,A选项,Ca2+,SO42-不能大量共存;B选项ClO-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增强,会将Fe2+氧化成Fe3+;C选项中离子均可以共存;D选项中Fe3+和SCN-会形成血红色络合物不能共存。
注意:A选项,CaSO4微溶,少量时在水溶液中可以共存,但不能大量共存。
9.【答案】B【解析】考察A选项,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是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很快,NaCl基本不变,当温度降低时,KNO3的溶解度迅速减小,NaCl基本不变,所以当降低温度时,KNO3迅速析出,NaCl不析出,这并非由于KNO3的溶解度大造成的。
B选项,BaSO4难溶于酸,滴加盐酸没有沉淀,可以排除Ag+干扰,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为BaSO4,同此可以鉴别出是否存在SO42-,B选项正确;C选项,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是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并非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选项,Ca(OH)2微溶于水,加入足量水可以制成澄清石灰水,但是并不能制得较高浓度的(2.0 mol∙L-1)的Ca(OH)2溶液。
广州中考天河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精品资料
![广州中考天河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精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6d76b8d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e.png)
2014年天河区初中毕业班综合考试(二)化学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第1面和第3面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Fe 56 Cu 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B.空气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3.物质X可发生“X + 酸→ 盐+ H2O”的反应,则X可能是A. FeB. CO2C. H2SO4D. NaOH4.某学生所用仪器或测定的数据合理的是A. 用100ml量筒量取7.5ml水B. 用pH试纸测得某地下水的PH为5.52C.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药品质量为15.6gD. 用烧杯量取200.0ml的盐酸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钉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C.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6.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蛋白质B.糖类C.塑料D.碳酸钠7.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A.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B. 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C. 氨分子的体积变大D. 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8. 美国化学家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
2014年高考广东卷化学精校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广东卷化学精校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bf8fd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13.png)
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理科综合化学部分7.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A[解析]A项、不锈钢是铁、钴、镍的合金,所以不锈钢属于合金;B项、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二者分子式不相同〕;C项、花生油是植物是不饱和酯类;D项、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SO42—B.Fe2+、H+、SO32—、ClO—C.Mg2+、NH4+、Cl—、SO42—D.K+、Fe3+、NO3—、SCN—[答案]C[解析]A项、Ca2+和SO42—结合生成CaSO4,CaSO4微溶不可大量共存;B项:酸性条件下〔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SO32-—具有还原性的微粒氧化,B不能大量共存;D 项:Fe3+和SCN—不可共存〔结合生成Fe<SCN>3〕.9.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答案]B[解析]A项、重结晶分离物质的条件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可溶性物质,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A错误;C项、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气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而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C错误;D 项、Ca<OH>2微溶于水,常温下溶解度为0.02克左右.不可能配制出2.0 mol∙L-1的Ca<OH>2溶液.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甲苯含有6n A个C-H键B.18gH2O含有10n 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 A个NH3分子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答案]B—CH3[解析]A项、甲苯化学式为C7H8,结构简式为,所以1mol甲苯有8个C—H键,A错误;B项、18gH2O的物质的量是1mol水,1molH2O有10mol质子,B正确;C 项:22.4L氨水非气体,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物质的量不是1mol,不可计算,C错误;D 项:铁片与浓H2SO4中钝化,只有表面反应,不可计算,D错误.11.某同学组装了图4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Al,其它均为Cu,则A.电流方向:电极Ⅳ→A→电极ⅠB.电极Ⅰ发生还原反应C.电极Ⅱ逐渐溶解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 + 2e-=Cu[答案]A[解析]注意左边两个烧杯形成双桶原电池,最右边烧杯是电镀池.各电极名称依次是Ⅰ〔负极〕Ⅱ〔正极〕Ⅲ〔阳极〕Ⅳ〔阴极〕.A项:电子从Ⅰ经A流向Ⅳ,电流方向相反,故A正确.B项:Al铝是金属失电子,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C项:Ⅱ极上有铜析出.D项:Ⅲ阳极铜溶解,Ⅳ阴析铜析出.12.常温下,0.2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与浓度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答案]D[解析]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两者恰反应,溶液中只有溶质NaA且浓度为0.1 mol/L.由图5中A—离子浓度小于0.1mol/L,说明A-离子发生了水解,从而可知HA是弱酸,故A错误项.B项:水解显碱性pH>7.故B项错误.此外,溶液中除Na+,其它HO HO—CH=CHCOOCH 2CH 2—离子大小为c<A —>>c<OH —>>c<HA>>c<H +>可知C 项错.由物料守恒知D 项正确. 2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 向苏打和小苏打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 均冒气泡 两者均能与盐酸反应B 向AgNO 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澄清 Ag +与NH 3∙H 2O 能大量共存C 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到稀HNO 3中 溶液变蓝 Cu 与稀HNO 3发生置换反应 D将KI 和FeCl 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 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氧化性:Fe 3+>I 2[答案]AD[解析]A 项:B 项氨水可与Ag +发生络合反应,先生成沉淀Ag<OH>后溶解生成Ag<NH 3>2OH 溶液,故B 项错误.C 项铜与稀酸发生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C 明显错误. 23.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金属性:甲>乙>丁B .原子半径:辛>己>戊C .丙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D .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答案]BC[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戊是"碳",因此己是"硅";庚是"锗",且锗的原子序数是14〔硅〕+18〔同主族短长周期相差〕=32;再由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可知甲是"锂";乙是"钠",丙是"钾";丁是"钙".据可知:A 项明显错,C 项锗与钾32-19=13正确.D 项钠的氧化物,过氧化钠中含有共价键,故D 项错误.30.〔15分〕不饱和酯类化合物在药物、涂料等应用广泛. 〔1〕下列化合物I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 .遇FeCl 3溶液可能显紫色B .可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C .能与溴发生取代和加成反应D .1mol 化合物I 最多能与2molNaOH 反应 〔2〕反应①是一种由烯烃直接制备不饱和酯的新方法: 一定条件-CH=CH 2+2ROH+2CO+O 2① 2CH 3- -CH=CHCOOR+2H 2O2CH 3-化合物II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1mol 化合物II 能与_____molH 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3〕化合物II 可由芳香族化合物III 或IV 分别通过消去反应获得,但只有II 能与Na 反应产生H 2,II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写1种〕;由IV 生成II 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4〕聚合物可用于制备涂料,其单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利用类似反应①的方法,仅以乙烯为有机物原料合成该单体,涉与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分〕 〔1〕AC 〔2分〕〔2〕C 9H 10 〔1分〕 4〔1分〕〔3〕2分〕NaOH 醇溶液,加热〔2分〕〔4〕CH 2=CHCOOCH 2CH 3〔2分〕 CH 2=CH 2+ H 2O催化剂 △CH 3CH 2OH 〔2分〕2CH 2=CH 2+2CH 3CH 2OH+2CO+O 2−−−−→一定条件2CH 2=CHCOOCH 2CH 3+2H 2O〔3分〕[解析]〔1〕化合物I 的结构中含有酚羟基,从而能与FeCl 3溶液反应.使溶液显显紫色,A 正确;化合物I 的结构中不含有醛基〔—CHO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 错误;化合物I 的结构中含有酚羟基〔能和溴发生取代反应〕和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 正确;化合物I 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酯基,所以1mol 化合物I 最多能与3molNaOH 反应,D 错误;〔2〕根据化合物II 的结构简式C 9H 10;由于化合物II 的结构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碳碳双键,所以1mol 化合物II 能与4mol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饱和烃类化合物;〔3〕化合物II 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且可由化合物III 和IV 制得,化合物III 能与金属Na 发生反应,从而说明化合物III 中含有羟基,化合物III 通过发生分子内的消去反应制CH 2-CHnCOOCH 2CH 3CH 3 CH 3CH 3得化合物II,由于羟基的位置有2种,所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有2种,即或者;化合物IV 同样可以制取化合物II,且不与金属Na 反应,说明化合物IV 制取化合物II 的方法应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的条件是:在NaOH 的醇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制取;〔4〕由聚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聚合物是由丙烯酸乙酯〔〕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的.31.〔16分〕用CaSO 4代替O 2与燃料CO 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 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14CaSO 4<s>+CO<g>14CaS<s>+CO 2<g> ∆H 1= —47.3kJ∙mol -1 ② CaSO 4<s>+CO<g>CaO<s>+CO 2<g> +SO 2<g> ∆H 2= +210.5kJ∙mol -1③ CO<g>12C<s>+12CO 2<g> ∆H 3= —86.2kJ∙mol -1 〔1〕反应2CaSO 4<s>+7CO<g>CaS<s>+ CaO<s>+6CO 2<g>+ C<s> +SO 2<g>的∆H =___________〔用∆H 1、∆H 2和∆H 3表示〕〔2〕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 随反应温度T 的变化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H,归纳lgK-T 曲线变化规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向盛有CaSO 4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反应①于900℃达到平衡,c 平衡<CO>=8.0×10-5 mol∙L -1,计算CO 的转化率〔忽略副反应,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CO 2,可在初始燃料中适量加入____________.〔5〕以反应①中生成的CaS 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CH 3——CH 2—CH 2—OH CH 3——CHOH —CH 3CH 2-CHnCOOCH 2CH 3CaSO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CO 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分〕〔1〕∆H =4∆H 1+∆H 2+2∆H 3〔2分〕〔2〕a>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 值增大,lgK 也增大〔2分〕b>反应①③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 值减小,lgK 也减小〔2分〕 〔3〕99%14CaSO 4<s>+CO<g>14CaS<s>+CO 2<g> 初始浓度〔mol/L 〕 a 0转化浓度〔mol/L 〕 a-c 平衡〔CO 〕 a-c 平衡〔CO 〕 平衡浓度〔mol/L 〕 c 平衡〔CO 〕 a-c 平衡〔CO 〕依题意,K=2CO a CO a .100CO CO .c c c c ----⨯===⨯5580108010平衡平衡平衡平衡()()()(),a=8.08×10—3 mol∙L —1 CO 的转化率:————a CO ..100%100%99%a .c ---⨯⋅-⨯⋅⨯=⨯=⨯⋅31513180810mol L 8010mol L 80810mol L 平衡()〔5分〕〔4〕氧气 〔2分〕〔5〕CaS+2O 2CaSO 4 〔2分〕〔1分〕[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①×4+②+③×2得:2CaSO 4<s>+7CO<g>CaS<s>+CaO<s>+6CO 2<g>+ C<s> +SO 2<g>,所以∆H =4∆H 1+∆H 2+2∆H 3;〔2〕结合图像与反应的∆H 可知,反应①③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 值减小,lgK 也减小,反应②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 值增大,lgK 也增大. 〔3〕由图可可知,900℃时14CaSO 4<s>+CO<g>14CaS<s>+CO 2<g>的lgK=2,即—CH 3CH 3—COOHK=100,K=()()100c c =2CO CO ,可知平衡时c<CO 2>= 8.0×10—3 mol∙L —1,CO 的转化率为.100%..------⨯⋅⨯⨯⋅+⨯⋅3131518010mol L 8010mol L 8010mol L ()=99%; 〔5〕CaS 转化为CaSO 4,从元素守恒角度分析,CaS 与O 2按照1:2反应转化为CaSO 4,才能满足原子利用率100%,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aS+2O 2CaSO 4;CO 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因为对二甲苯的苯环上的氢原子只有1种,所以结构简式为.32.〔16分〕石墨在材料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初级石墨中含SiO 2〔7.8%〕、Al 2O 3〔5.1%〕、Fe 2O 3〔3.1%〕和MgO 〔0.5%〕等杂质,设计的提纯与综合利用工艺如下: 〔注:SiCl 4的沸点为57.6℃,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1〕向反应器中通入Cl 2前,需通一段时间N 2,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2〕高温反应后,石墨中氧化物杂质均转变为相应的氯化物,气体I 中的碳氧化物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气体II 中某物质得到水玻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①为:搅拌、________、所得溶液IV 中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__. 〔4〕由溶液IV 生成沉淀V 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100kg 初级石墨最多可获得V 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5〕石墨可用于自然水体中铜件的电化学防腐,完成图19防腐示意图,并作相应标注.[答案]〔16分〕〔1〕排出空气,作为保护气,防止石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损耗〔1分〕. 〔2〕CO 〔1分〕 , SiCl 4+6NaOH=Na 2SiO 3+4NaCl+3H 2O 〔2分〕 〔3〕过滤〔1分〕.Cl —、AlO 2—、OH —〔3分〕. 〔4〕AlO 2—+CH 3COOCH 2CH 3+2H 2O CH 3COO — + Al<OH>3↓+CH 3CH 2OH〔3分〕,7.8Kg 〔2分〕—CH 3CH 3—COOH<5> 〔3分〕[解析]〔1〕开始前反应器中存在氧气,那么在加热的条件下,石墨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在反应前必须排净反应器中的氧气,故通入N2的目的就是排出空气,作为保护气,防止石墨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损耗;〔2〕只能是CO不可能是CO2,因为石墨与CO2高温下也会转化CO;根据题目中的信息"SiCl4的沸点为57.6℃,金属氯化物的沸点均高于150℃",所以气体II的主要成分就是SiCl4,SiCl4再与NaOH 反应制备水玻璃〔Na2SiO3〕,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6NaOH=Na2SiO3+4NaCl+3H2O;〔3〕固体Ⅲ含AlCl3、FeCl3、MgCl2加过量NaOH溶液有沉淀Mg<OH>2、Fe<OH>3和溶液NaAlO2、NaCl.要分离出沉淀的操作是过滤;因为NaOH过量,所以溶液中必存在的阴离子是AlO2—、OH—,反应由NaCl生成,则溶液中还存在阴离子Cl—,那么所得溶液IV中的阴离子有Cl—、AlO2—、OH—;〔4〕溶液IV中的阴离子有Cl—、AlO2—、OH—.加入了反应物CH3COOCH2CH3,能除去溶液中的OH—,且能促进偏铝酸根离子发生水解生成沉淀Al<OH>3,则V 是Al<OH>3,所以反应的方程式是AlO2—+CH3COOCH2CH3+2H2O CH3COO—+ Al<OH>3↓+CH3CH2OH ;由Al2O3~2Al<OH>3 可以计算:Al<OH>3的质量m=100Kg×5.1%÷102×156=7.8Kg〔5〕铜的化学性质比石墨活泼,所以应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铜,所以石墨作阳极,铜作阴极.防腐示意图如下:33.〔17分〕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还原试剂,在化学研究中应用广泛.〔1〕某小组拟在同浓度Fe3+的催化下,探究H2O2浓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限选试剂与仪器:30% H2O2、0.1mol∙L-1Fe2<SO4>3、蒸馏水、锥形瓶、双孔塞、水槽、胶管、玻璃导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注射器①写出本实验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②设计实验方案:在不同H2O2浓度下,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所测得的数据能直接体现反应速率大小〕.③设计实验装置,完成图20的装置示意图.④参照下表格式,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所选试剂体积、需记录的待测物理量和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物理量V[0.1mol∙L-1Fe2<SO4>3]/mL ……1 a ……2 a ……〔2〕利用图21〔a〕和21〔b〕中的信息,按图21〔c〕装置〔连能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_________〔填"深"或"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7分〕〔1〕①〔3分〕②收集到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2分〕③〔3分〕④〔5分〕物理量实验序号V[0.1mol∙L-1Fe2<SO4>3]/mLV[30% H2O2]/mLV[ H2O]/mLV[O2]/mL收集d mLO2所需时间t/s1 a b c d t12 a c b d t2〔2〕深〔2分〕.由图21<a>可知H2O2分解为放热反应,H2O2分解使B瓶中温度升高,再实验序号由图21<b>可知反应2NO 2<g>N 2O 4<g>,也是放热反应,升温使平衡向左移动,()c 2NO 增大,颜色加深〔3分〕[解析]〔1〕①H 2O 2在Fe 2<SO 4>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H 2O 和O 2,在此反应中H 2O 2既做氧化剂也做还原剂,所以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②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所以要测定不同浓度的H 2O 2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可以比较收集到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或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③收集并测量气体的体积,我们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但要用量筒代替集气瓶,这样便于测量其体积,或者用注射器来测量体积,故收集装置是〔2〕由图21<a>可知H 2O 2分解为放热反应,H 2O 2分解使B 瓶中温度升高,再由图21<b>可知反应2NO 2<g>N 2O 4<g>,也是放热反应,升温使平衡向左移动,()c 2NO 增大,颜色加深,所以B 瓶的颜色比A 瓶的颜色深.。
(化学)2014年天河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和答案.doc
![(化学)2014年天河区初三化学二模试题和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ad2649243323968011c92cd.png)
2014年天河区初中毕业班综合考试(二)化学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Fe 56 Cu 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 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选错、不选、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4/5的结论B.空气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C.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D.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3.物质X可发生“X + 酸→ 盐+ H2O”的反应,则X可能是A. FeB. CO2C. H2SO4D. NaOH4.某学生所用仪器或测定的数据合理的是A. 用100ml量筒量取7.5ml水B. 用pH试纸测得某地下水的PH为5.52C.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药品质量为15.6gD. 用烧杯量取200.0ml的盐酸5.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铁钉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C.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6.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蛋白质B.糖类C.塑料D.碳酸钠7.打开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其原因是A. 氨分子在不断运动B. 氨分子中原子种类发生变化C. 氨分子的体积变大D. 氨分子转变为氮分子和氢分子8. 美国化学家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是Na2MoO4,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A. +4价B. +5价C. +6价D. +79.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主要原因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10. 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缺铁会引起人体贫血B. 回收废弃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C. 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 汽油着火可用水扑灭1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明矾能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而淡化B.实验室电解水时,正极玻璃管内的气体是氢气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12. 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B.A是有机物,B、C、D是无机物C.此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此反应为中和反应13. 右图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原子第一电子层有7个电子B.氯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C.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氯与铝形成物质的化学式为AlCl214. 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A. pH=1.3的工业废水B. pH=4.5的雨水C. pH=7.0的蒸馏水D. pH=7.3的矿泉水15. 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来解释的是①金属镁在空气中比铝更容易燃烧,说明镁比铝的活动性强②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活动性强③人类最早大规模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④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A. ①②B. ①③④C. ③④D. ①②③④16. 瘦肉精属于食品行业的违禁药品,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ON2Cl3.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 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B. 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C.瘦肉精由五种元素组成D. 瘦肉精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7.下列各组溶液混合,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既无沉淀又无气体产生的是A.氯化钾溶液和硝酸B.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C.碳酸钠溶液和硫酸D.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18. 亚硝酸钠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中毒.亚硝酸钠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下列物质能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酚酞试液B.硝酸钠溶液C.盐酸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19. 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20.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探究目的的是A.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B.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温度达到着火点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题,共31分)21.(8分)(1)胃酸过多通常用胃舒平[主要含氢氧化铝]治疗,其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2) 农药波尔多液因含有CuSO4而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 金属铜加热时可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16g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再将滤渣A 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g.22. (6分)(1)下列实验均用到水,其中水仅作为溶剂的是(填字母序号).A.配制0.9%的生理盐水B.生石灰变成熟石灰C.浓硫酸稀释(2) 右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NaCl KNO3(填“>”或“=”或“<”).②t2℃时,将30g KNO3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KNO3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此时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是.(3)工业上将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混合溶液(两者均已达饱和)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对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填写字母).A.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B.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饱和溶液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D.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23.(4分)锆(Zr)是一种稀有金属,具有惊人的抗腐蚀性能、极高的熔点、超高的硬度和强度等特性,被广泛用在航空航天、军工、核反应、原子能领域.(1)锆元素化合价常为+3和+4价,含这两种价态的锆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2)高温条件下,金属锆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4价锆的氧化物和氢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7分) 氯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1) 改装前的“辽宁舰”锈迹斑斑,改装工人使用稀盐酸除去舰船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现象为.(2)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图1 图2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氯化钠是由(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由此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密切相关.图2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发生的中和反应示意图,从微观上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是大量离子和离子相互作用生成水的过程.25. (6分)甲同学为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填字母);(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有(填化学式)物质生成,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此混合溶液呈性;(4)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方案是__________(填字母).三、四、本题包括4题,共29分.26. (2分)实验室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蒸发的实验.(1)在组装该装置时,下列仪器的组装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①蒸发皿②铁架台③酒精灯(2)在加热的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_________________.27. (11分)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1)指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然后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3)实验室也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要将30%的过氧化氢溶液20 g加水稀释成为6%的稀溶液,需加入水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ml)(4) 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______________加水至所需刻度.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请在如图所示的标签内填入试剂瓶所要贴的标签内容.28. (8分)某氯化钾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钙和硫酸镁等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流程如下:(1)操作A的目的是使样品________.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速度较慢,可能的原因是固体颗粒阻碍了液体通过滤纸孔隙,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Ba(OH)2溶液除去的杂质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若先加过量X溶液,再加过量Ba(OH)2溶液,则蒸发后所得固体中含有的杂质是.29.(8分)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它属于盐的溶液,且溶质可能是以下五种中的一种:CuSO4、NaCl、Na2SO4、Na2CO3、NaOH.(1)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无色溶液不可能是溶液和溶液,只可能是其他3种溶液中的一种.(2)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是何种溶液,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Ag2SO4微溶物看作沉淀).限用试剂:NaOH溶液、AgN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2014年二模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21. (8分,每空2分)(方程式书写一个2分,化学式错不给分,条件,配平,箭头错共扣一分,下同) (1)Al(OH)3+ 3HCl= AlCl3+3H2O(2)Fe+CuSO4═FeSO4+Cu(3) 2Cu+O2△=2CuO ;12.822. (6分,每空各1分)(1)AC (2)①NaCl;> ②饱和;20%(3)AB 23. (4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Zr2O3;ZrO2 (2)Zr+2H2O ZrO2+2H2↑24. (7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 6HCl+Fe2O3═2FeCl3+3H2O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2)离子;最外层电子数;H+(氢);OH-(氢氧根)25. (6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C、D (2)Ca(OH)2+Na2CO3=CaCO3↓+2NaOH(3)CaCO3 ;碱(4)ABD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9分26.(2分,每空1分)(1)②③① (2)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7.(11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1)①集气瓶;②水槽; (2)2KMnO 4K 2MnO 4+ MnO 2 +O 2↑;在水面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3)BC ;2H 2O 2MnO 2=2H 2O+O 2↑;80(4)胶头滴管;28.(8分,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1)充分溶解;玻璃棒;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2)SO 42-、Mg 2+(写全才1分);Ba(OH)2+MgSO 4==BaSO 4↓+Mg(OH)2↓;K 2CO 3;氯化钡(BaCl 2或Ba 2+) 29.(8分)(1)CuSO 4、NaOH (或NaOH 、CuSO 4)(2分) (2)(或其他合理答案)△。
(2021年整理)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
![(2021年整理)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919fdf03d8ce2f006623f3.png)
(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 (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4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化学及答案>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卷)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 【解析】考察化学变化的概念.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是物理吸附作用。
热碱溶液有利于酯类物质的水解,可用热碱液除去油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乙烯可以用来保存水果;铁粉可防止食品被氧化,硅胶可使食品保持干燥。
8.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A.3种 B.4种 C.5种 D.6种【答案】C 【解析】考察同分异构体种类。
2014届广州市调研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考试试题
![2014届广州市调研测试理科综合化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c69b73852458fb770b564a.png)
试卷类型:A广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理科综合化学2014.01 本试卷共14页,共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卷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Cl-35.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能与CO2反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C.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D.SiO2有导电性,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HClB.用加热蒸干CuCl2溶液的方法制备无水CuCl2固体C.用分液漏斗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D.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4 2-=BaSO4↓B.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2Fe3++3Cu=2Fe+3Cu2+C.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双氧水:2I-+2H+ +H2O2=I2+2H2OD.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Al3++4OH-=AlO2-+2H2O10.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尾气处理(或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此装置和下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合理的选项是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L 0.1 mol·L -1NH 4Cl 溶液中含有0.1n A 个NH 4+B .常温常压下,18g H 2O 含有10n A 个电子C .1 mol Cu 与足量浓硫酸反应产生2n A 个SO 2分子D .常温常压下,11.2L 的CO 含有n A 个原子12.对于常温下pH=2的盐酸和pH=3的醋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H=2的盐酸中:c (H +)=c (Cl -) + c (OH -)B .pH=3的醋酸中:c (H +)=3.0 mol·L -1C .pH=2的盐酸与pH=3的醋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0:1D .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Na +)=c (CH 3COO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2014年广州二模理综-化学试题与答案
![2014年广州二模理综-化学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760064a98271fe910ef98c.png)
2014年广州市二模试题与答案(2014.04.02)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CO2和CH4都是造成温室效应气体C.蔗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D.苯酚和甲苯遇FeCl3均显紫色8.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Cl2与过量的镁铁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B.常温下,16g CH4含有8n A个电子C.1L 0.5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 A个SO42-D.常温常压下,22.4LCO2含有n A个CO2分子10.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H+、NO3-、I-、Cl-B.Cu2+、Br-、H+、SO42-C.Al3+、Mg2+、CO32-、NO3-D.NH4+、Cl-、OH-、HCO3-11.短周期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Y位于第IA族,Z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R与X同族,则A.原子半径:Z>Y>XB.X与R的核电荷数相差18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W>RD.Y与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12.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22.室温下,将一元酸HA 溶液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①反应前HA 溶液中c (H +)=c (OH -)+ c (A -)B .实验①反应后溶液中c (A -)>c (Na +)C .实验②反应前HA 溶液浓度x >0.2 mol·L -1D .实验②反应后溶液中c (A -)+ c (HA)= c (Na +)23.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装置I ,铜片上有O 2逸出B .装置I ,锌片溶解,发生还原反应C .装置II ,电池反应为:Zn+ Cu 2+= Zn 2++ Cu D .装置II ,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CuSO 4溶液H 2SO 4溶液I II30.(16分)已知反应①: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广州市二模试题与答案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CO2和CH4都是造成温室效应气体
C.蔗糖和麦芽糖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
D.苯酚和甲苯遇FeCl3均显紫色
8.下列叙述Ⅰ和叙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l2与过量的镁铁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
B.常温下,16g CH4含有8n A个电子
C.1L 0.5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 A个SO42-
D.常温常压下,22.4LCO2含有n A个CO2分子
10.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NO3-、I-、Cl-
B.Cu2+、Br-、H+、SO42-
C.Al3+、Mg2+、CO32-、NO3-
D.NH4+、Cl-、OH-、HCO3-
11.短周期元素X、Y、Z、W、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Y位于第IA族,Z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0,R与X同族,则
A.原子半径:Z>Y>X
B.X与R的核电荷数相差18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W>R
D.Y与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12.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22.室温下,将一元酸HA 溶液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①反应前HA 溶液中c (H +)=c (OH -
)+ c (A -
)
B .实验①反应后溶液中c (A -
)>c (Na +)
C .实验②反应前HA 溶液浓度x >0.2 mol·L -
1
D .实验②反应后溶液中c (A -
)+ c (HA)= c (Na +)
23.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装置I ,铜片上有O 2逸出
B .装置I ,锌片溶解,发生还原反应
C .装置
II ,电池反应为:Zn+ Cu 2+= Zn 2++ Cu D .装置II ,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
CuSO 4溶液
H 2SO 4溶液
I II
30.(16分)已知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2)过量的化合物Ⅰ与HOOCCH2CH2COOH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3)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
化合物Ⅲ可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化合物Ⅰ在一定条件下氧化生成化合物Ⅳ(分子式为C9H10O),化合物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发生银镜反应,Ⅴ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2:2:1,Ⅴ的结构简式为
(5)一定条件下,1分子与1分子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
①的反应,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为
31.(16分)苯乙烯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原料。
工业中用乙苯(C6 H5- CH2 CH3)为原料,采用催化脱氢的方法制取苯乙烯(C6 H5- CH= CH2)的反应方程式为:
C6 H5- CH2 CH3 (g) C6 H5- CH=CH2 (g) +H2(g) ΔH1
(1)向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乙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体系组成(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600℃时,平衡体系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则:
①氢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乙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②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计算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2)分析上述平衡体系组成与温度的关系图可知:△H1 0(填“>、=或<” )。
(3)已知某温度下,当压强为101.3kPa时,该反应中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为30%;在相同温度下,若反应体系中加入稀释剂水蒸气并保持体系总压为101.3kPa,则乙苯的平衡转化率30%(填“>、=、<” )。
(4)已知:
3C2 H2 (g) C6 H6 (g) ΔH2
C6 H6 (g) + C2H4 (g) C6 H5- CH2CH3 (g) ΔH3
则反应3C2H2 (g)+ C2H4 (g) C6 H5- CH=CH2 (g) +H2(g) 的ΔH= 。
32.(16分)碲(Te)为ⅥA族元素,是当今高新技术新材料的主要成分之一。
工业上可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中提取碲。
(1)粗铜中含有Cu和少量Zn、Ag、Au、TeO2及其他化合物,电解精炼后,阳极泥中主要含有TeO2、少量金属单质及其他化合物。
电解精炼粗铜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TeO2是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可溶于强酸或强碱。
从上述阳极泥中提取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①“碱浸”时Te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沉碲”时控制溶液的pH为4.5-5.0,生成TeO2沉淀。
如果H2SO4过量,溶液酸度过大,将导致碲的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局部酸度过大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酸溶”后,将SO2通入TeCl4溶液中进行“还原”得到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33.(16分)
(1)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工业合成硝酸的化学原理。
①氨的催化氧化:图a是探究氨的催化氧化的简易装置,实验中观察到锥形瓶中铂丝保持红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或白烟产生。
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图a 图b
②NO2的吸收:如图b所示,将一瓶NO2倒置于水槽中,在水下移开玻璃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价铁盐溶液因Fe3+水解而显棕黄色,请以Fe(NO3)3溶液为例,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因素。
①写出Fe(NO3)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4年广州二模参考答案
30.(16分)
(1)C 9H 12O (2分) 取代反应(2分) (
2)(3
分)
CH 2
COOH 2
COOH
CHCH 2OH CH
3
CH 2-C-O-CH 2-CH
CH 22-CH O
O
CH 3
CH 3
H 2 O
(3)CH 3CH 2CH 2Br (2分)
(2分)
(4) (2分) (5) (3分)
31.(16分)
(1)①25% ; 50% (共4分,各2分) ②33% (2分)
③(共4分) C 6 H 5- CH 2 CH 3 (g)
C 6 H 5- CH=CH 2 (g) + H 2(g)
起始浓度/( mol •L -1) : a/V 0 0 变化浓度/( mol •L -1) : a/3V a/3V a/3V 平衡浓度/( mol •L -1) : 2a/3V a/3V a/3V (2分)
K =( a/3V • a/3V )/ (2a/3V ) = a/6V (2分)
(2)> (2分) ;(3)> (2分) ;(4)ΔH 1+ΔH 2ΔH 3 (2分) 32.(16分)
(1)Zn-2e -=Zn 2+ Cu-2e -=Cu 2+ (共4分,各2分) (2)
① TeO 2+2NaOH=Na 2TeO 3+H 2O (3分)
②TeO 2是两性氧化物,H 2SO 4过量会导致TeO 2继续与H 2SO 4反应导致损失。
(3分) 缓慢加入H 2SO 4,并不断搅拌 (3分)
③ TeCl 4 + 2SO 2 + 4H 2O=Te + 4HCl + 2H 2SO 4 (3分)
33.(16分)
(1)(共4分)
① NH4NO3 (2分)
②集气瓶中红棕色逐渐消失,集气瓶中的液面逐渐上升(2分)(2)(共12分)
① Fe3+ + 3H2O Fe(OH)3 + 3H+ (2分)
②(注:合理的表达或方案也给分,每空2分,共10分)
注:③答:温度也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