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
辛亥革命博物馆空间照明设计
![辛亥革命博物馆空间照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810eb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8.png)
辛亥革命博物馆空间 照明设计
汇报人:XX
日期:xxx
-
目录
CONTENTS
1
主题:不平等条约墙展 项
2
照明设计原则
3
照明设计方案
2
辛亥革命博物馆空间照明设计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一座专注 于展示辛亥革命历史与文化的
博物馆
照明设计作为博物馆空间设计 的重要部分,对于营造适宜的 展示氛围、保护文物以及提升 参观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 藏品库房
藏品库房的照明设计 应注重保护文物,采 用低色温、低辐射的 灯具。库房内可设置 局部照明,方便工作 人员进行文物保管和 修复工作。同时,应 确保库房内的光照均 匀、避免阴影和眩光
照明设计方案
PART 4
照明实施注意事项
照明实施注意事项
1. 安全性
在照明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性,确保电线、开关等电气设备符合安全标准。灯具 的安装应遵循安全规范,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照明设计原则
3. 满足功能需 求
照明设计应满足博物 馆的各种功能需求, 包括展品的展示、参 观者的通行、多媒体 设施的操作等。在提 供足够光照的同时, 避免产生眩光和阴影 ,确保参观者能够舒 适地欣赏展品
照明设计原则
PART 3
照明设计方案
பைடு நூலகம்
照明设计方案
1. 展览区域
展览区域应使用柔和、均匀的灯光,以减少对文物的损 害。灯具应隐藏在展厅的顶部或墙壁后部,确保光线不 会直接照射到文物。根据展品的布局和主题,可设置局 部照明以突出重点展品,采用可调节亮度的灯具,以适 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照明设计方案
2. 多媒体设施区
多媒体设施区需设置足够的亮度 以满足操作需求,同时避免对其 他区域产生干扰。可采用亮度可 调的LED灯具,根据使用需求进 行灵活调整。投影仪等设备的亮 度应与环境光照相匹配,确保图 像清晰可见
辛亥革命博物馆-Revolution-Museum--Wuhan---China
![辛亥革命博物馆-Revolution-Museum--Wuhan---China](https://img.taocdn.com/s3/m/4f3d6bc4daef5ef7bb0d3c20.png)
弘扬首义精神
运用建筑 语言体现 首义精神
建筑从整体造型上抽象地概括了辛亥革命的贡献,表达 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意味。以“破土而出”的气势, 体现了求新求变、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规划结构
按照资源整合、空间渗透的空间处理 手法,以“一心、一轴、三区”的规 划结构,来整合首义南轴线空间序列,
03 构建“座拥山水、背山面水”的景观
格局,凸现首义文化的重要地位。
一心——以博物馆、纪念碑为核心,突 显首义主题。
北区(纪念广场区) 中区(博物馆新馆区)
一轴——直线形态的时间轴 三区——北区(仪式空间)
祠 工程
能。
营
起义 门
楚望 台军 械库
空间布局 ——突出首义轴线的生态性
首义南轴线中轴对称布局,空间序列自 北向南依次为蛇山、红楼、首义文化 园、景观水池、纪念广场及纪念碑、 博物馆(新馆)、纪念公园、紫阳湖。 充分利用蛇山、紫阳湖良好的自然山
03 水条件,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进一
步恢复山水景观的自然生态特征。同 时,打开视线通廊,实现绿化景观向 城区渗透,形成了 “轴线——黄鹤 楼”、“轴线——蛇山炮台”两条景 观视廊,使整条首义南轴线更为突出。
按照《首义文化区规划设计方案》, 辛亥革命博物馆与首义南轴线规划用
01 地位于文化区首义板块内,为区域城
市轴线“首义人文主轴线”的中心。
空间布局
红楼
——突出首义轴线的纪念性
十八 星广 场
充分依托首义文化区周边相对集中的
首义历史遗迹和纪念物,深入挖掘首
首义文化区博物馆及首义南轴线城市景观投稿
![首义文化区博物馆及首义南轴线城市景观投稿](https://img.taocdn.com/s3/m/060b5f63b84ae45c3b358c2c.png)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向百年庆典献巨礼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届时,一条北起广场南路(彭刘杨路),南至紫阳路,横贯蛇山和紫阳湖之间的首义景观线将展现在世人面前,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将矗立在武昌首义历史文化区。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城市景观工程设计方案是经过国际招标选定的。
地上建筑项目由辛亥革命博物馆及首义南轴线城市景观工程两个部分组成,项目总占地面积14.6公顷。
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汉阅马场首义广场南端,呈“V”字形,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遥相呼应,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6800平方米,于2009年动工建设。
博物馆将成为武汉市重要的文化地标,新馆将承担辛亥革命文物存储、辛亥革命历史展览、武汉近现代史研究及学术交流、科研办公和综合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成为武昌辛亥首义的世界名片。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大气磅礴、气势恢弘,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手法,正面看,高台加大屋顶的架构,传承了中国建筑“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从侧面看,三块几何形拼出“破土而出”的意象,颂扬了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
外墙的颜色沿袭了武昌古城墙的“楚国红”,建筑整体以肃穆凝重的纪念风格,与周边的蛇山、红楼和武昌老城区景观协调共存。
博物馆分南北两个入口,南入口结合水景,设计了叠水和大面积园林。
引导人们从庄严肃穆的历史过渡到阳光春意的自然。
博物馆主要技术指标:规划建筑占地面积7678㎡,总建筑面积22142平方米,共四层,地下1层,地上3层,其中地下车库面积2089㎡。
主要功能:博物馆内设有5个用于辛亥革命专题陈列的基本展厅、1个多功能展厅,另设有用于学术交流的学术报告厅、藏品库房、办公、服务、设备用房和地下车库等。
总体设计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求新求变”为核心的首义精神为构思重点。
整个建筑平面轮廓和外形以“正三角形”的母题,含有稳定、进取、向上的意味,既与辛亥革命的精神——“求新求变、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相对应,又令人联想到一系列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和地理文化。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https://img.taocdn.com/s3/m/8280e63cf705cc1754270911.png)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 for Xinhai Revolution Museum and South Axis Area of Wuchang Uprising 资格预审申请书Pre-Qualification Application规划设计项目名称:Project Name of Planning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申请机构(盖章):Company or Joint Venture Name of Application (Stamp)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Legal Representative or Attorney (Signature or Stam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Addres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Date): ________________ 年__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 日报名表Application FormProject 1简述项目名称和地点/所承担的设计内容Brief Description of Project and Design Assig nment合同完成情况和获奖情况Con tract Performa nee and Awards Received客户/业主情况Clie nt In formation参加人员及其分工Brief Summary of the Taskforce Dedicated to this ProjectProject 2Project 3D拟参与本项目的设计师/辅助人员Proposed Staff / Support Staff Dedicated to this Project。
辛亥革命首义博物馆考察报告
![辛亥革命首义博物馆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bed751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e.png)
辛亥革命首义博物馆考察报告辛亥革命首义广场考察报告一直固执地喜欢几米的话: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每每读起这段话就有种莫名的感伤,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历史,是呀,忘得了昨天。
然而我们就能忘却历史么?一如我们回不了过去,更回不了当初。
中国不缺历史,缺少的是史思。
走进辛亥革命首义广场心中由然产生敬畏崇敬之情,看着那高大的革命人士塑像。
只是也只可静静远观而不敢亵玩焉。
说不上来的感情,除了怀念敬仰,我不知道还能说上什么,一切的语言在这里都显苍白无力。
走近博物馆,看着那陈放的文物史料,眼不能及,详尽地介绍着辛亥革命的发展历程,我被深深折服,我骄傲我自豪身为湖北人,身在武汉还能感受武昌起义第一枪,武昌首义精神。
我惭愧自己不能像苏轼那样文采飞扬,潇洒挥毫泼墨写出那样名流千古怀古的诗词“大江东去,浪淘沙,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
一路慢走一路参观,一边驻足一边思考,随处拍照随处议论,顾不及其他参观者。
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地点。
忘记了方向,只知道参观,生怕错看一个史物。
本想冒昧跟那些文物伟人合影,感觉方枘圆凿,禁犯了神圣。
但终究是拍了。
那二号展厅仿真的街道小巷,着实让我震撼不已,怎一个奇妙了得。
看到展览简介才恍然知道每个展馆之间是有联系的,顿时思绪连成片。
不禁感叹道:百年辛亥,风云激荡。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
建立共和伟业,彪炳千秋,为世人所缅怀。
千年峥嵘,百年巨变。
这是历史的再现,让我们能旧日的温暖。
,是一场视听的盛宴,让我们能感受到时代的变迁。
叹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
展馆聚焦晚清至民国建立这段历史,关注社会各种力量的角力及影响。
全展七百余件珍贵文物,历史照片,高科技的现代技术再现的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签订,黄花岗起义,中国同盟会成立等逼真场景,可谓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辛亥革命这一历史变革和”中国共和之基的开创伟业。
辛亥革命纪念馆ppt
![辛亥革命纪念馆ppt](https://img.taocdn.com/s3/m/c78520e0f8c75fbfc77db2ad.png)
造型特点——构思立意
• 建筑外观汇聚“旗帜”、自 由”、“飞”“人”、“V” (胜利)、“闪电”、“历 史峡谷”等造型元素交相呼 应,塑造出步移景异的视觉 盛宴。总之,建筑造型体现 了东方神韵,妙在似与不似 之间,追求一种言外之意、 味外之旨。
•
北广场的主入口两边的墙 面如同自由的旗帜引领觉醒 的民众冲破封建专制的桎梏。 中间的折面造型象征着历史 的峡谷,地面的折行天窗则 象征则划破黑夜的革命闪电。
辛亥革命纪念馆调研
周旭:201108239051 吴杰:201107152065
目录
• • • • • • • • 基本介绍 造型特点 区位分析 交通分析 功能分析 参观流线 采光分析 总结分析
基本介绍
• 辛亥革命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2142㎡,分为地下一层和地上三层,设有1个 序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
功能分析——一层
• 一层平面:多功能展厅、基本展厅。
功能分析——二层
• 二层平面:专题展厅,基本展厅
功能分析——三层
• 三层平面:专题专厅、基本专厅、茶室、缅怀室
参观流线——一层
• 分两个展厅分别进 行观览,展厅之间 由大厅衔接,不能 连续观览。
参观流线——二层
• 两个展厅分别进行 观览,展厅之间不能 连续浏览。
• 近景——建筑缓坡以黑 色为基调,以浮雕、石 刻为细节表达,增强建 筑的表现层次,创造出 步移景异的观感效果。
造型特点——建筑造型
• 外观设计采用了雕塑感很强的三角形造型,平面和立面上都有三角形 体的运用,给人一种凌厉、向上、冲破禁锢、打破藩篱之感,也很符 合首义精神推翻封建思想,建立新民主的特质。
参观流线——三层
• 分左右两 个展厅, 展厅之间 能够连续 浏览
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设计之美
![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设计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b57f13e1856a561252d36f64.png)
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的设计之美摘要: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自建设之初就引来了许多的关注,有赞美,也有批评。
通过对博物馆的功能美、造型美、结构美、材料美和形式美的探讨,得出我对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的设计之美的看法。
关键词:功能造型形式设计之美是技术美与艺术美的结合,也是生活美与艺术美的统一。
因此,对于辛亥革命博物馆的设计之美的分析要从多方面进行。
一、功能美“功能美”是设计之美区别于一般的艺术之美的重要标志。
美学家李泽厚很早就提出“功能美”的概念,日本美学家竹内敏雄认为功能美就是功能的直观形态化所体现的美。
功能美不仅表现为实用功能和使用功能等物质功能,也还表现为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等精神功能。
功能美首先表现为实用功能。
实用功能是功能美的基础,它是设计艺术用来满足人们实用需要的属性。
我国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上和外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城市中的博物馆、美术馆数量明显偏少。
因此,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设正是基于当前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实际情况。
博物馆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过去的历史,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而且还可以作为人民群众休闲生活的一部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所以说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实用功能是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正如苏格拉底说的:“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的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
”设计艺术的功能美要有效地发挥出来,不仅仅表现在它是“有用”的(实用功能),而且也要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既要表现为“好用”的。
好用的标准可以是多项的,如高效、方便、舒适、人性化等。
举一个小例子,一般的博物馆在供参观者休息的设施上做的多有不足,人们在疲惫时往往得不到休整,参观者也就有了不好的情绪。
而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走廊等多处安置了椅子,这样齐备的设计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参观体验。
那么,参观者从博物馆中学到的知识也就较以往传统的博物馆要好得多。
纪念性建筑构成手法初探
![纪念性建筑构成手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98a46c2e2f60ddccdb38a007.png)
纪念性建筑构成手法初探作者:刘永桂来源:《中外建筑》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以武汉市辛亥革命博物馆为例,通过对其在场域环境、总体布局、空间营造以及细节表现等方面的研究和剖析,简述纪念性建筑的主要设计构成手法。
关键词:纪念性建筑;纪念空间;构成手法中图分类号:TU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4-0046-031.引言纪念性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
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人们对纪念性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加。
人们在经历了重大的历史事件之后,总是希望用最隆重的形式——建筑来纪念历史、缅怀先人、启迪当代、教育后人。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为中国的民主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昌首义区作为辛亥革命的发源地,以国际征集辛亥革命博物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城市设计方案,最终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和MCM国际设计集团设计联合体获得第一名并作为实施方案。
2.概念纪念性建筑是为纪念某人或某个事件而矗立起的房屋或其他结构物,有时是为了标志一个自然地理特点或者历史遗址而建,其功能要求多处于纯粹的精神象征。
因此,纪念性建筑区别于其他建筑类型的本质特征是它的纪念性。
为了实现这一点,纪念性建筑必须创造出有纪念性的建筑意境,设计出符合使用纪念性建筑的人的纪念行为方式、过程和心理规律的纪念性建筑环境,使人与纪念性建筑环境对话与沟通。
因此,也可以这样说,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纪念行为方式、过程和心理要求是纪念性建筑的最大特点。
纪念性建筑分为人物型、事件型等多种类型,但实践中的纪念性建筑常常是混合型或综和型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集历史展示、学术交流、科研办公和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武汉人文底蕴的博物馆。
3.纪念性建筑构成手法与一般性空间设计要求不同的是,纪念场所常以鲜明的主题与特定纪念氛围的营造为第一要务。
辛亥革命博物馆解
![辛亥革命博物馆解](https://img.taocdn.com/s3/m/692a8e699b6648d7c0c7460d.png)
1.简介 2.周边环境 3.建筑本体 4.功能分区 5.流线分析 6.小结反思
辛亥革命博物馆解析
简介: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00
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首义广场南侧, 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 碑、烈士祠牌坊等串联成首义广场炫目的文化符号。 总建筑面积:22138平方米 地上面积:15984平方米 地下面积:6154平方米 完成时间:2008年设计,2011年竣工
辛亥革命博物馆
周边环境:
1.从城市及景观视线着手,形成了黄鹤楼与
蛇山炮台正三角形构图的景观视廊。正三角 形本身就被赋予向上、进取的意味,与辛亥 革命的精神相对应。 2.面对红楼的北面局部内收,与U字形的红楼 形体在空间上形成围合、在形式上产生对话关 系,体现百年前后历史的呼应与对位。
辛亥革命博物馆
地下一层、一层平面
辛亥革命博物馆
二层平面:
辛亥革命博物馆
三层平面:
辛亥革命博物馆
流线分析:
总平面体分析
辛亥革命博物馆来自内部流线辛亥革命博物馆
建筑本体
1.外形独特,高台大屋顶的架构彰显中国建筑“双 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质;几何形向上升腾 的外墙意象颂扬了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三角形的 建筑母题,赋予建筑进取、创新的意味,寓意武昌 首义胜利。 2.外墙利用自然雕琢、风化的纹理,创造出建筑 “破土而出、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营造出凝重 的历史纪念氛围。与周边蛇山、红楼及武昌老城区 景观协调共存。 3.外墙采用红色,基座采用黑色,“红”与“黑” 两色的对比,不仅反映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所表达的 “革命”与“黑暗”的对应,也体现了楚国建筑 “红”与“黑”的基调。红色的主基调与红楼的色 彩协调统一。
辛亥革命博物馆 Revolution Museum, Wuhan , China
![辛亥革命博物馆 Revolution Museum, Wuhan , China](https://img.taocdn.com/s3/m/f8089c2531126edb6f1a101d.png)
弘扬首义精神
运用建筑 语言体现 首义精神
建筑从整体造型上抽象地概括了辛亥革命的贡献,表达 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意味。以“破土而出”的气势, 体现了求新求变、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特色
粗糙的表面肌理 ,塑 中 造出建筑的沧桑感和 雕塑感。
建筑形体犹如象征胜利的旗帜 , 远 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精神 上的冲击,营造庄严肃穆的纪念 氛围。
03
规划结构
按照资源整合、空间渗透的空间处理 手法,以“一心、一轴、三区”的规 划结构,来整合首义南轴线空间序列, 构建“座拥山水、背山面水”的景观 格局,凸现首义文化的重要地位。 一心——以博物馆、纪念碑为核心,突 显首义主题。 一轴——直线形态的时间轴 三区——北区(仪式空间) 中区(纪念空间) 南区(休闲空间)
全功能 辛亥革命博物馆设有[1个序厅、5个基本陈列展厅和1个多功能展厅 ],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等功能于一体, 是现有辛亥革命专题博物馆中展览规模最大、陈列科技含量最高、 复原场景最多、参观导览系统最全的博物馆。
4
?
怎样的建筑
1911 Revolution Museum
01
起义 门 楚望 台军 械库
空间布局 ——突出首义轴线的生态性
首义南轴线中轴对称布局,空间序列自 北向南依次为蛇山、红楼、首义文化 园、景观水池、纪念广场及纪念碑、 博物馆(新馆)、纪念公园、紫阳湖。 充分利用蛇山、紫阳湖良好的自然山 水条件,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进一 步恢复山水景观的自然生态特征。同 时,打开视线通廊,实现绿化景观向 城区渗透,形成了 “轴线——黄鹤 楼”、“轴线——蛇山炮台”两条景 观视廊,使整条首义南轴线更为突出。
1911 Revolution Museum, Wuhan , China 辛亥革命博物馆
四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陈列艺术形式设计说明
![四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陈列艺术形式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f94b93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9.png)
四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陈列艺术形式设计说明第一篇:四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陈列艺术形式设计说明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陈列有关情况的说明一、展厅使用情况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7087平方米,分别为序厅、基本陈列厅(1-5号)和多功能展厅(6号)。
二、序厅序厅面积1072平方米,空高12.6米。
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以历史事件辛亥革命为专题的历史类专业博物馆。
主题: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
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胜利的起点。
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是中国近代社会走向共和的起点。
设计时应突出这个主题。
三、基本陈列1-5号展厅为基本陈列厅,分别为1号展厅面积1535平方米,空高7.2米;2号展厅面积780平方米,空高7.2米;3号展厅面积860平方米,空高6.6米;4号展厅面积860平方米,空高6.6米;5 号展厅面积780平方米,空高7.2米。
举办《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史陈列》。
1、陈列以文物和场景并重。
文物包括实物(含复制品)、历史照片、文献档案、书刊等;场景包括艺术品(油画、国画、版画、雕塑、图表、沙盘、模型等)和数字化多媒体等。
2、辛亥革命文物的展示。
根据对武汉地区辛亥革命文物初步调查、筛选,可用于陈列的实物约360余件(不含历史照片),文字方案中仅列出一小部分。
随着征集工作开展,数量将有较大的增加,设计时应留有充分的余地。
设计时应考虑全方位展示文物全貌,有个性,有创意,有动感。
3、场景等艺术品和多媒体数字化设计,请按文字方案中的提示要求,选择表现形式。
设计单位可不受方案提示的限制,根据自己对方案内容的理解,设计符合内容要求的新颖的表现形式。
四、多功能展厅6号展厅为多功能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空高7.2米。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70809f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4.png)
博物馆的展览布局与主题
博物馆的展览布局合理,内容丰富
• 博物馆分为多个展厅,展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过 程、意义等方面的内容 • 博物馆的展览采用多媒体、场景再现等展示手段,使观 众更直观地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
博物馆的展览主题突出,特色明显
• 博物馆的展览以辛亥革命为主题,突出了博物馆的特色 和定位 • 博物馆的展览还涵盖了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文化、经 济等方面,使观众对辛亥革命有更全面的了解
03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的藏品与展览
博物馆的藏品类型与特色
博物馆的藏品类型丰富多样
• 辛亥革命历史文物:如武器、衣物、信件等 • 辛亥革命历史资料:如照片、文献、报刊等 • 辛亥革命烈士事迹:如纪念碑、雕像、传记等
博物馆的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 博物馆的藏品见证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过程,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 博物馆的藏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化特色
博物馆的地理位置与建筑风格
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
• 博物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方便游客参观 • 博物馆周边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如黄鹤楼、辛亥革命烈士陵园等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
• 博物馆采用现代建筑风格,与周边的历史文化遗址相协调 • 博物馆内部设计充分考虑了展览和参观的需求,空间布局合理 • 博物馆的外观设计具有很高的辨识度,成为武汉市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历史的见证与传承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立与发展
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创建背景与历史沿革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 •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了民主的中华民国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为中国的民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https://img.taocdn.com/s3/m/a8d725d326fff705cc170af2.png)
辛亥革命博物馆百科名片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
历史沿革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前身是清末设立的湖北谘议局局址,始建于1909年,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建成。
湖北谘议局旧址自成一个规整的院落,它的主体建筑谘议局议场是一幢砖木结构二层红色楼房(俗称“红楼”),其建筑形式完全依照近代西方国家议会大厦,风格典雅庄重。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蓄势既久,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
次日,取得武昌起义胜利的革命党人在此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推举湖北新军协统黎元洪为都督,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
随即,辛亥革命领袖之一黄兴赶赴武昌,出任革命军战时总司令,领导了英勇悲壮的抗击南下清军的阳夏保卫战。
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
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10月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之际,湖北省文化部门依托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亲笔题写馆名。
编辑本段完善和发展近20余年来,辛亥革命博物馆对其所依托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征集收藏辛亥革命文物200余件,收藏专业图书资料和历史图片资料分别数以千、万计。
馆内不仅复原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史迹点,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而且还举办了反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实和孙中山、黄兴生平事迹的展览;编辑出版的有关辛亥革命的介绍性读物、资料性书籍和学术专著达10余种;接待海内外游客累计近300万人次,其中包括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30余万人次。
辛亥革命博物馆解说词 (自动保存的)
![辛亥革命博物馆解说词 (自动保存的)](https://img.taocdn.com/s3/m/11d57f1da2161479171128ff.png)
(展馆外)各位领导、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辛亥革命博物馆,辛亥革命博物馆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现代化的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研究辛亥革命历史的专题博物馆。
馆址在首义文化区的中轴线上,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整个展馆建筑以最具荆楚特色的“楚国红”为主色调,整体造型呈一个V 字型,寓意着胜利,也预示着武汉的腾飞。
展馆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层。
您现在看到的是大型雕塑《共和之基》,整座雕塑(长50米,高8米,)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结合圆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个部分,您看,这一组雕塑主要表现武昌首义的过程,既突出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又体现出首义中的民众力量。
首先请参观第一部分——晚清中国。
这一展厅向您介绍辛亥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
您现在看到的是一组条约墙,在这里记载了(手示)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到1887年中葡《北京条约》,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了的多达24个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各种特权,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在这里,(手示)两面条约墙向中心倾斜,沉重的锁链串起摇摇欲坠的条约墙。
(手示)条约墙的尽头展现的是被列强分割的支离破碎的《晚清时局图》,整个造型寓意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国家大厦即将颠覆,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危难局面。
1894年甲午战后,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1900年,列强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组成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联合进攻中国,攻陷北京。
次年九月七日,(手示)清政府代表奕劻(kuang)、李鸿章与列强在北京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共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坏了中国的主权。
三、沉沦的大清帝国列前打开大清国门后,争相开商埠,设租界,划分势力范围。
辛亥革命博物馆环梁_环形牛腿钢骨混凝土梁柱复杂节点施工技术_黄昕_江筠_李文祥_
![辛亥革命博物馆环梁_环形牛腿钢骨混凝土梁柱复杂节点施工技术_黄昕_江筠_李文祥_](https://img.taocdn.com/s3/m/d69f1334580216fc700afd28.png)
Construction process
1 ) 拟定钢管柱牛腿节点净重 由于每榀钢骨梁跨度不等, 导致每个节点钢骨 梁连接牛腿质量不同, 所以采用 Tekla 软件建模时, 对环梁环形牛腿节点进行深化计算, 初步确定钢管 柱牛腿节点净重。公式如下: G 钢管柱牛腿 + W 环梁钢筋 < F 塔式起重机作业半径 式中: G 钢管柱牛腿 为带牛腿的钢管柱净重; T 环梁钢筋 为牛 腿上环梁钢筋的质量; F 塔式起重机作业半径 为在塔式起重 机作业半径内的最大起重吨位。 牛腿质量以每层高度 + 1m 为吊装单元, 依据深 化图初步拟定钢管柱牛腿节点净重 。 2 ) 塔式起重机选型 首先根据环梁环形牛腿钢骨混凝土梁柱节点 的设计位置与塔式起重机基础的距离确定塔式起 重机臂长为 60m, 根据拟定的各个钢管柱牛腿节点 净重及塔式起重机作业半径内每个节点到塔式起 重机中心点的距离 ( 见图 3 ) , 确定塔式起重机不同 范围内的起吊质量, 从而确定塔式起重机的最大起 重吨位及塔式起重机型号, 最终塔式起重机选型为 H3 /36B 。 3 ) 修正确定后的钢管柱牛腿节点尺寸及质量 当钢管柱牛腿 + 环梁钢筋质量大于塔式起重 机相应作业半径内的最大起重吨位时 , 需修正牛腿 尺寸及质量, 公式如下: G 钢管柱牛腿 ≤F 塔式起重机作业半径 - T 环梁钢筋 式中字母代表意思同上。
( Wuh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 Ltd. ,Wuhan,Hubei 430023 , China)
Abstract : Complex joint of ring beam and ringshaped corbels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and column is a kind of complex construction form which has not only a connection of reinforce concrete beam and ring beam but also SRC beams crosscore connection. This kind of joint divides the process of steel tubular column joints making,ring beam reinforcement processing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ring beam formwork and floor beam slab ,etc,and also avoids the every processes working in a narrow space. The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of connecting joints in construction are solved. Key words: concrete; beams; columns; joints; construction 1 工程概况 构之间使用功能的要求。 该施工技术已总结形成 一项省部级工法。 环梁环形牛腿钢骨混凝土梁柱复杂节点分布 2 层, 在 1, 共计 45 个( 节点连接大样见图 1 ) 。 其中 1 层 节 点 19 个, 环 梁 最 大 截 面 尺 寸 为 600mm × 1 550mm; 2 层 节 点 26 个, 环梁最大截面尺寸为 700mm × 1 550mm, 圆钢骨柱直径为 800mm。 2 技术特点 环梁环形牛腿钢骨混凝土 梁柱节点是一个既有钢筋混凝土梁和环梁连接 , 又 与钢骨梁穿心连接的复杂构造形式, 该节点克服了 因过多穿心构件连接造成环梁钢筋绑扎和模板安 装的施工难点, 将施工工艺和工序进行优化组合, 尽量避免各道工序在同一狭小空间内工作 。 2 ) 结构连接形式 环梁环形牛腿钢骨混凝土 梁柱节点与任意方向不同类型的多条钢梁或混凝 1 ) 节点构造形式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doc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doc](https://img.taocdn.com/s3/m/21caa99daeaad1f346933f88.png)
Working Experiences and Project History with Similar Scale and Nature
姓名
Name
学历、学位及专业特长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详细任职历史(自现职开始)
Appointments (in reverse chronological order)
地址(Address):
日期(Date):年月日
报名表
Application Form
A基本情况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Designer
1
公司注册名称
Registered Name of Company or Joint Venture
2
公司详细资料
Detaiame of Project 1
项目规模、特点及性质
Project Description
项目名称
Name of Project 2
项目规模、特点及性质
Project Description
项目名称
Name of Project 3
项目规模、特点及性质
Project Description
填表人签名Preparer’s Signature: ■
公司法人代表Legal Representative: ■
日期Data(Year/Month/Day): ■
Official Seal of Company
Or Joint Venture
规划设计项目名称:
Project Nameof Planning:
申请机构(盖章):
首义广场与辛亥革命博物馆简介
![首义广场与辛亥革命博物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43faecad5bbfd0a78567307.png)
首义广场位于武昌阅马场,总面积5.42万平方米,种有110多棵大树,是全国种树最多的广场。
它以孙中山像至黄兴拜将台为广场中轴线,武珞路中分南北,南端比北部低1—2米。
广场由两大轴线组成,即南北向的纪念轴和东西向的文化景观轴,在两轴交会处是一个以十八星旗为图案的大型喷泉花坛凸显出此处的辛亥首义历史。
广场建设过程中,革命时代的建筑遗址红楼、武昌首义纪念馆、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等也已同步修葺一新。
北广场上,雪松苍苍、绿草如茵,更有一排排棕榈,一方方花坛,一条条曲径,参差交错,绚丽多姿。
2007年,首义广场及周边地区合二为一,联成一个整体,经长江大桥过江的车辆将走广场地下隧道。
改建后的首义广场拟凸显辛亥首义文化区和黄鹤楼主题公园两大文化旅游品牌。
整个首义广场范围,包括蛇山以南、湖北剧院以东、彭刘杨路以北和武昌路两侧围合的区域,总面积达120亩,其中主体广场面积约60亩;广场由两大轴线组成,即南北向的纪念轴和东西向的文化景观轴,在两轴交会处是一个以十八星旗为图案的大型喷泉花坛凸显出此处的辛亥首义历史。
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活动前夕的2000年9月,武汉市地名委批准首义广场命名,地理位置为“地处武昌区,东临武昌路、首义新村,南至阅马场中学,西接武汉长江大桥引桥、武珞路、彭刘杨路交汇处,望湖北剧场,北连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望蛇山。
”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委、市政府对原首义广场及周边道路进行了综合改造,并在广场以南区域新建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和14.6万平方米绿化广场。
现将新建广场与原广场合并,统一命名为首义广场,面积由2001年的7.35万平方米扩大到21.95万平方米。
新的首义广场地处武昌区黄鹤楼街办事处辖域,东临武昌路、楚善街,南至张之洞路,西接体育街,北至黄鹤楼东路。
彭刘杨路从广场中部穿过,地下人行通道将南北两个区域连成一体。
从首义文化园,行人可直接通行到黄鹤楼,而汽车也可通过专用通道,从停车场直上长江大桥。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5358d7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4.png)
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观后感篇1辛亥十八景,包括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孙中山铜像、起义门、楚望台、首义英雄烈士雕像、抱冰堂、蛇山炮台等辛亥革命遗迹,以及首义南轴线景观、楚望台遗址公园、辛亥百年纪念碑林等旅游景区(点)。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很多游客前往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的起义门、楚望台等辛亥十八景景点旅游参观,提前感受武汉那段辛亥往事。
2011年10月6日,我有幸到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参观,深受教育,感想深刻。
原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又称“红楼”,是鄂军都督府办公地。
2002年成立博物馆并挂牌。
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
2011年10月6日,就在红楼对面,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将正式开展了,新馆就如一艘气势磅礴的飞船横空出世,气势恢弘。
它的平面‘V”型,寓意胜利,向上的尖,寓意勇往直前,锐意进取,敢为人先。
其建筑方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手法,除了有“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色,还能看到红色几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象,颂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
博物馆外墙采用“楚国红”颜料,庄严肃穆。
馆内设置了四项主要功能;辛亥革命历史展览、辛亥革命文物存储、武汉近代史研究及学术交流以及综合服务。
如此雄伟壮观的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必将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体现武汉精神的新的城市景观。
一踏入进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开崭新帷幕。
由一楼进入“晚清中国”部分,将看到“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一排硕大的昔日“不平等条约”名称,以雕刻的形式在整面墙体呈现。
展览由此开始,通过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等,再现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户/业主情况 Client Information
参加人员及其分工 Brief Summary of the Taskforce Dedicated to this Project
Project 2
法定代理人
Legal Representative
常驻地址
Permanent Address
电话
Main Telephone
传真
Fax
电子邮箱和网址
Email and Website
公司成立日期
Date Established
设计资格的种类/级别
Qualified Category/Class of Design Practice
地址(Address):
日期(Date):年月日
报名表
Application Form
A基本情况
Basic Information about Designer
1
公司注册名称
Registered Name of Company or Joint Venture
2
公司详细资料
Detailed Information
项目名称
Name of Project 1
项目规模、特点及性质
Project Description
项目名称
Name of Project 2
项目规模、特点及性质
Project Description
项目名称
Name of Project 3
项目规模、特点及性质
Project Description
拟在本项目中担任的职务及责任
Proposed Appointment in this Project
C本项目中拟出任的主要设计人员二
Working Experiences and Project History with Similar Scale and Nature
姓名
Name
学历、学位及专业特长
3
本项目联系人
People to Contact in this Project
姓名 Name
(Mr./Ms.)
头衔和职务
Title and Position
通信地址
Mailing Address
4
商业登记/营业执照
Business Operating License
登记日期和编号
Date License Issued and Registered Number
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及首义南轴线
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
International Design Competition for Xinhai Revolution Museum and South Axis Area of Wuchang Uprising
资格预审申请书
Pre-Qualification Application
Project 3
C本项目中拟出任的主要设计人员一
Working Experiences and Project History with Similar Scale and Nature
姓名
Name
学历、学位及专业特长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详细任职历史(自现职开始)
Appointments (in reverse chronological order)
拟在本项目中担任的职务及责任
Proposed Appointment in this Project
D拟参与本项目的设计师/辅助人员
Proposed Staff / Support Staff Dedicated to this Project
E签字盖章
Signature and Stamp
我谨代表前述申请参加本次国际征集的设计公司(设计联合体)声明:本表各页,加盖公章为记,所填一切内容属实,并同时在此授权本次竞赛组织者在其认为适当的时间和场合公开、使用有关信息。
项目名称
Name of Project 1
项目规模、特点及性质
Project Description
项目名称
Name of Project 2
项目规模、特点及性质
Project Description
项目名称
Name of Project 3
项目规模、特点及性质
Projecstration
在中国的分支机构登记注册情况(若无,可不填)
B公司在相关类似项目中的设计经验
Working Experiences and Project History with Similar Scale and Nature
Project 1
简述项目名称和地点/所承担的设计内容 Brief Description of Project and Design Assignment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详细任职历史(自现职开始)
Appointments (in reverse chronological order)
获得的国内或国际奖项
Awards, Prizes, and Honors Received
设计经验(主要填写相似工程)
Synergistic Activities (a list of to thee examples that demonstrate you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 similar project)
获得的国内或国际奖项
Awards, Prizes, and Honors Received
设计经验(主要填写相似工程)
Synergistic Activities (a list of to thee examples that demonstrate your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in similar project)
规划设计项目名称:
ProjectNameof Planning:
申请机构(盖章):
Company or Joint VentureName ofApplication(Stamp):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Legal Representative or Attorney(SignatureorSt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