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3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复习已有知识,培养学生联系旧知和新知的能力。
培养学生关注实验现象以及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并能够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1、金属钠、镁、铝、铁与氧气、水的反应,并用双线桥表示,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铝与盐酸、氢氧化钠的反应。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断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板书设计
旧知回顾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板书设计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2Na + 2H2O 2NaOH + H2↑
2、铁与水蒸汽的反应
3Fe + 4H2O Fe3O4+ 4H2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回顾金属与酸的反应。
由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可知,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较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而金属与碱能否反应呢?
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应用。
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
课后反思
体现了新课程科学探究的理念。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地位。把课上的时间还给学生,本节课学生做实验、讨论的时间达到25分钟。在设计和实施上特别突出了交流、实践、反思和评价,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
情感态度
与
价值观
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操作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金属钠、铝、铁的化学性质以及物质的量的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新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docx
课题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安排三课时授课时间整体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初步认识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与人们口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2.以金属知识的学习为线索,通过阅读、查阅资料、讨论和概括等,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加工的能力。
通过比较、归纳等,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提岀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等。
教学目标重点及理由分析教学重点是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本章节内容属高一所学的第一节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的内容,其中以钠的性质为主,内容不难理解,主要是记忆。
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是钠与水反应、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观察。
学生在初屮已接触到简单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归纳法学法指导举例身边的金属材料和回顾初三化学知识,引入新课,通过对比镁、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引111 “钠与氧气怎样反应”的问题。
以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钠的物理性质、钠在空气屮存放所出现的问题以及实验钠与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并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通过铝在空气中加热的现象分析得出金属氧化膜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使用多媒体和课件,钠、过氧化钠、铝箔、还原铁粉、酚瞅、盐酸、氢氧化钠、水、试管、蹑子、堆埸、酒精灯、烧杯等。
板书设计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与氧气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2.铝与氧气的反应二、金属与水的反应1、钠与水的反应2、铁与水的反应三、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导入】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还是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什么?倾听【思考交流】(1)人类发现和使用金属是按金、银、铜、铁、铝的顺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2)观察并分析教材图3-2的四个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金属的通性2.掌握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氧气、水、酸、盐溶液的反应)3.掌握铝的化学性质。
4.掌握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5.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养成规范的解题过程。
【知识链接】1、绝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是以(“游离态”或“化合态”)存在。
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2、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Na ,Mg ,Al 。
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易,单质表现出性,遇到剂时,就会发生反应。
知识点一、钠与非金属的反应1.钠与O2的反应【实验3-1】——常温下钠在空气中的变化现象:常温下金属钠的切面是色,但很快就。
变化的原因(写化学方程式):【小结】通过观察钠的取用,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 。
【实验3-2】现象:钠先,后燃烧,火焰呈色,最后生成色固体。
化学反应方程式:_ 2.与其它非金属反应(如氯气、硫)3.与水反应【教材P49实验3-3】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问题讨论】1、钠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水反应,那么钠应该如何保存呢?2、钠着火应该怎么扑灭?用水行吗?【小结】钠的保存方法:4.与酸反应:【讨论】钠比铜活泼,能否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知识点二、钠与盐溶液的反应----钠与硫酸铜溶液现象:钠在水面上,成光亮小球,四处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中有生成。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小结】钠与盐溶液反应:钠首先与反应生成H2和NaOH,再看NaOH能否与盐反应。
钠与酸溶液反应:钠先与酸反应,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课堂检测】1.取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①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有黄色火星四射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⑥不能燃烧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2.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煤油和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A.钠浮在烧杯中的液面上B.钠沉在烧杯的底部C.煤油会燃烧起来,产生很浓的黑烟D.钠会在水和煤油的交界面上下浮动,直到反应结束3.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CuSO4溶液中,现象是()A. 置换出金属铜B. 产生气体,置换出金属铜C. 生成蓝色沉淀D. 产生气体,生成蓝色沉淀4.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钠的熔点低B. 钠的密度小C. 钠的硬度小D. 有强还原性5.写出下列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从量的方面研究化学反应的规律,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在这节课将进一步学习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粒子数关系,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的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是对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
由于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学生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习题作为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理清思路,总结计算步骤,规范解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和科学态度,学科素养。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深刻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多角度地理解,提高对各种化学量相互转化的运用能力;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讲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综合计算能力;通过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题格式、方法、思维过程的规范化要求、示范和训练,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各物理量间的换算及应用于化学方程式中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互动课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思考】2Na + 2H2O= 2NaOH+ H2↑这个反应方程式表示哪些意义?【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数目之比,在同一条件下也等于各气体的体积之比。
【阅读】例1,分析总结计算步骤。
【补充例2】:实验室欲制备一定量的氯气,现有2.61g MnO 2和12mol ·L -1的浓盐酸50mL ,理论上可制得标况下的氯气多少升?(M MnO2=87g ·mol -1)[分析]初中化学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般都是已知一种反应物的量求另外一种反应物的量或生成物的量;而本题是已知两种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的量,必须判断哪一种反应物过量,用完全反应的反应物来计算。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篇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是: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1.金属活动性顺序。
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尤其含亚铁的)。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学法指导】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教师用具:投影仪、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铝溶液、铝丝、铜丝、镁钉、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问题导入】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片。
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互动合作】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Fe3O42Mg+O22MgO 4Al+3O22Al2O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
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偷偷在起作用。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新6篇)《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化合物的溶液的反应。
通过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学习,能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的良好行为习惯、从细微实验现象差别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和难点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判断实验准备教师:镁条、锌片、铁片、铜片、稀盐酸、稀硫酸、铝丝、铁丝、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多媒体课件。
学生:镊子、试管夹、试管架、试管、砂纸、火柴、酒精灯、小木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点评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
从学生熟悉的装饰品入手,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寻求“金属为什么会变色”的欲望。
问题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①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物质本色观察到的颜色是否变色原因(猜想)②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
③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能。
如(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从生活中的普通现象得到金属能与酸反应这一性质,无生硬感和灌输感,可谓水到渠成。
衔接生活小知识绿豆在铁锅中煮熟后为何会变黑?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中煮了以后会变黑;苹果、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讲解:这是因为绿豆、苹果、梨子与多种水果的细胞里,都含有鞣酸,鞣酸能和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
绿豆在铁锅里煮,会生成一些黑色的鞣酸铁,所以会变黑。
问题:从刚才的生活小常识中你有什么启示?过渡自然。
由生活常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比平淡的言语过渡更具“挑逗性”,学生也觉得“学习化学真有用”。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3)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3课时)三、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2.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
学习重点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学习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过量判断与计算;差量法计算。
〈知识互动〉一、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与几个物理量的关系2Na ﹢ 2H 2O ﹦ 2NaOH ﹢ H 2↑ 质量之比 46g 36g 80g 2g 计量数之比 2 2 2 1 扩大N A 倍 2N A 2N A 2N A N A 物质的量之比2mol 2mol 2mol 1mol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 之比,等于各物质的 之比,等于各物质的 之比。
例1 1.15 g 金属钠跟水反应后,得到100 mL 溶液,试计算: (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是多少毫升?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二、解题步骤〔以例1 (1)为例〕(1)、 设 设出未知数,直接用各物理量表示;(2)、 写 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标 把已知和未知的量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中有关物质的下面。
例如2Na ﹢ 2H2O ﹦ 2NaOH ﹢ H2↑ 计量数之比 2 2 2 1物质的量之比1molg 23g 15.1-⋅n (NaOH)m2V )H (V(4)、 列 列方程m2122V )H (V mol g 23g15.1)H (n )Na (n )H (v )Na (v -⋅==(5)、 解 解方程V (H 2)=1molg 23g 15.1-⋅×21×V m =1molg 23g 15.1-⋅×21×22.4 L·mol -1=0.56 L =560 mL(6)、 答 简明写出答案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是560 mL 。
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最全版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金属与氧气反应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Ca、Na。
(2)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
(3)掌握Na、Al 与O2 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
(4)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5)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6)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发生反应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增强报效祖国的神圣责任感。
二、教学方式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在地壳中的含量最丰富的前 4 种元素是什么?(引导学生观看课本第38 页图3-1,O、Si、Al 、Fe、Ca。
)(2)金属单质的一般物理性质包含: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思考与交流:(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引导学生通过回忆复习、讨论等形式列举初中化学所学的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一些盐溶液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等知识,并结合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展开讨论。
)(2)分析课本第32页图3-2,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实验现象讨论:镁条燃烧发生了什么反应?铜树、银树是怎么形成的?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它们各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老师归纳: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有:金属与氧气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一些盐溶液反应,下面我们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板书]一、金属与O2 的反应1. 钠与O2 反应[学生实验1]取出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煤油,用刀切开,观察新切面的颜色及变化(引导学生观察金属钠切开前的表面,与切开后进行比较)。
通过观察,简单描述钠的物理性质。
[学生归纳]钠的物理性质: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柔软(硬度小)。
关于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
关于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3篇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2)初步熟悉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响,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响,能用置换反响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挨次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响进展推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挨次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1)熟悉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能进展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看、试验等方法猎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拟、归纳、概括等方法对猎取的信息进展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培育勤于思索、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亲密关系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挨次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挨次的初步探究教学方法:试验探究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在拿破仑时期。
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名贵,都选用金制、银制的餐具。
只有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一国元首。
)讲授新课: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响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响2Mg + O2 ===== 2MgO4Al + 3O2 ===== 2Al2O3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响3Fe + 2O2 ==== Fe3O4 高温2Cu + O2 ==== 2CuO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响结论:镁和铝比拟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二、金属与酸反响〔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反响高温金属镁锌铁现象(A组)稀盐酸属溶解,反响猛烈有较多气泡产生,反响较猛烈有少量气泡产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A组)稀盐酸Mg + 2HCl ==== MgCl 2 + H2 Zn + 2HCl ==== ZnCl2+ H2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Fe + 2HCl ====FeCl2+ H2无明显现象四位先生的表情:铜结论:金属活动性Mg > Zn > Fe > Cu〔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挨次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出来思索:通过试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挨次?答复:试验1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优秀3篇〕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镁、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响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响。
3、通过金属与氧气、酸反响的实验探究,初步了解金属的活动性。
学时重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响。
学时难点用实验探究金属的活动性。
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前边咱们讲了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谁能告诉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拟有什么优良性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及黄金饰品越来越多的成为寻常百姓的装饰品。
随之而来的假黄金诈骗案也越来越多,提示:黄铜为铜锌合金,外观和黄金相似人们为何会上当?你能想出一个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吗?通过测密度;硬度不同,相互刻画等那么,能不能使用化学方法鉴别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温故知新归纳总结评论请同学们回忆有哪些金属能和氧气的反响?金属铁和镁镁在空气中点燃;铁在纯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镁在空气中加热即可发生反响,而铁必须在纯氧中才能燃烧,从反响条件上比拟,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镁比铁活泼。
教师出示外表氧化的镁片,再用砂纸打磨一半后,引导学生比照观察镁铝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响,铁铜在常温下几乎不和氧气反响,但在高温条件下却能和氧气反响,我们得出金属的第一个化学性质一多数金属能和氧气反响〔但反响的剧烈程度不一样〕燃烧金戒指的图片: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化学原理?教师启发引导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响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金难与氧气发生反响学到这同学们有没有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了?用火烧你能描述具体的操作方法吗?很好,取少量金属块在火焰上加热,假设金属外表发黑那么原试样为黄铜,假设无变化,那么为真金。
1.比拟镁铝铁铜金分别与氧气反响时的难易程度有何不同呢?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不同的金属活泼程度〔即金属活动性〕不一样。
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别的物质起反响,且反响现象越剧烈。
高中化学 人教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课时1金属与非金属、酸和水的反应目标与素养:1.了解金属的物理通性与化学通性。
(宏观辨识)2.了解Na、Al 与O2的反应,Na、Fe与H2O的反应。
(变化观念)3.实验探究Na、Al与O2反应以及Na、Fe与H2O反应的原理。
(科学探究)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的存在和物理通性2.金属的化学通性金属与酸、盐反应的一般规律(1)金属与酸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可与非氧化性酸(盐酸、稀硫酸等)反应生成氢气。
(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一般位于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够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金属与非金属(O2、Cl2、S)的反应1.钠与氧气的反应反应条件室温加热或点燃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钠先熔化成小球,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化学方程式4Na+O2===2Na2O 2Na+O2=====△Na2O2实验现象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不滴落 实验结论 常温下,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实验原因 铝表面生成的氧化膜(Al 2O 3)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的液态铝不滴落化学方程式4Al +3O 2===2Al 2O 3 3.其他反应(1)Na 与Cl 2、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Cl 2=====点燃2NaCl 、2Na +S=====△Na 2S 。
(2)Al 与Cl 2、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 +3Cl 2=====点燃2AlCl 3、2Al +3S=====△Al 2S 3。
三、金属与水的反应1.Na 与水反应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①钠浮在水面上①钠的密度比水小 ②钠熔化成小球②钠熔点低,反应放热 ③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③反应产生的气体推动小球运动 ④与水反应发出“嘶嘶”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④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 ⑤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色 ⑤有碱性物质(NaOH)生成化学方程式:2Na +2H 2O===2NaOH +H 2↑。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
第一节(第二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教学目标:掌握金属与水的反应教学重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教学难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观察知识回顾与讨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钠和冷水就能反应,反应现象非常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因为钠于氧气反应,所以钠要保存在_______中。
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水反应?______。
铁能不能与冷水反应?_______。
与热水呢?______。
如果再提高温度把铁块烧红插入水中,或将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能不能反应呢?______。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2 铁与水蒸气的反应:(1)实验装置:在探究铁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中应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部分。
反映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课本图3-8。
(2)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注意事项:a铁粉不要与石棉绒混合,因改用酒精灯加热,温度比喷灯加热时低。
高中化学新学案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以活泼金属钠,较活泼金属铝、铁,不活泼金属铜为代表,了解金属的主要性质,并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初步学会实验观察的方法。
3.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钠跟水的反应等实验的探究,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4.通过对金属钠、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重点难点】钠的氧化和钠与水的反应,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课前预习】一、金属的通性1、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化学性质铝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镁条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丝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镁条与稀硝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二、完成下列内容:1、钠常温下与O2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在O2中点燃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焰呈___色,生成_____色的固体。
3、镁、铝分别在O2中燃烧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与水、盐酸分别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与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3》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 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在课题1 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酸等的反应,以及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为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特意做了铜片与氧气反应的实验,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应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属不活泼。
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
为节省时间,在做金属与酸的探究实验时把全班学生八组,1.2.3.4 组做金属与稀盐酸反应,5.6.7.8 组做金属与稀硫酸反应。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初步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四、教学方法分析: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试管、镊子、酒精灯、坩埚钳、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课题3 金属的化学性质导学案一、研究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如镁、铁、铝、铜等与氧气的反应。
2.掌握常见金属如镁、铝、铁、铜等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剧烈程度,并能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
3.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并能准确判断所给反应是否为置换反应。
4.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常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以及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二、研究重点:1.金属的化学性质。
2.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以及置换反应的概念。
三、研究难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2.置换反应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镁(Mg)发出耀眼的光,放热,生成白色的固体。
2Mg + O2 → 2MgO铝(Al)表面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4Al + 3O2 → 2Al2O3铁(Fe)点燃后燃烧,放热,生成红色的固体。
4Fe +3O2 → 2Fe2O3铜(Cu)不反应。
2Cu + O2 → 2CuO注意:①镁与氧气不仅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生成氧化镁,而且在常温下也可以反应生成氧化镁。
②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若用钢刷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总结规律:1.常温下能反应的金属有:镁、铝。
2.高温下能反应的金属有:铝、铁。
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的金属是:铜。
如果所需的反应条件越苛刻,则表明该金属的活泼性越强,因此,得到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镁、铝。
铁、锌。
铜。
金。
2.金属与酸的反应(分组实验)A组(稀盐酸):金属。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镁(A1)剧烈反应,放气泡。
Mg + 2HCl → MgCl2 +H2↑锌(A2)剧烈反应,放气泡。
Zn + 2HCl → ZnCl2 + H2↑铁(A3)缓慢反应,放气泡。
Fe + 2HCl → FeCl2 + H2↑铜(A4)不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学案3 金属与酸、碱的反应
学点一铝与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3—4】铝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上述化学方程式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均剧烈反应,有无色气泡产生,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管口有轻微的爆鸣声
2Al+6HCl 2AlCl 3+3H 2 ↑,
2Al+2NaOH+2H 2O 2NaAlO 2+3H 2↑
【小结】铝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说明铝既有又有。
还原剂均为铝,氧化剂分别为HCl 和H 2O
金属性非金属性
1.铝与碱反应的实质
2Al+6H2O=2Al(OH)3+3H2↑
Al(OH)3+NaOH=NaAlO2+2H2O
相加得
2Al+6H2O+2NaOH=2NaAO2+4H2O+3H2↑Al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铝与碱反应的实质是Al与H
2O的反应,所以虽然Al既能
与H+反应又能与OH-反应,但Al不属于两性物质。
注意:NaOH要用浓溶液,不能用稀溶液,更不能用弱碱代替NaOH,否则反应不能发生。
名师伴你行
学点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2CO+O 2==2CO 2这个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2. 1 mol Al 分别与足量盐酸、NaOH 溶液反应后,放出H 2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点燃2 mol CO 与1 mol O 2反应生成2 mol CO 2。
均是0.5 mol H 2名师伴你行
点拨归纳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在同一条件下也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
题型一铝的化学性质
【例1】取两份等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在相同状态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是( )
A
A.1:1
B.1:2
C.1:3
D.3:2
题型二与金属有关的计算
【例2】把6.5 g Zn放入足量稀盐酸中,锌完全反应,计算:
(1)6.5 g Zn的物质的量;
(2)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的体积。
(标况下)(3)生成H
2
【解析】(1) M(Zn)=65 g·mol-1,
n(Zn)=6.5 g/65 g·mol-1=0.1 mol (2) Zn+2HCl=ZnCl2+H2↑
12
0.1mol n(HCl)
n(HCl)=0.2 mol
(3) Zn+2HCl=ZnCl2+H2↑
1mol 22.4 L
0.1 mol V(H2)
V(H2)=2.24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