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社会研究方法之常用实验设计
常用实验设计类型和方法
常用实验设计类型和方法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关键的一环,它决定了研究是否能够达到科学的目标和得出准确的结论。
常用的实验设计类型和方法包括随机化实验设计、区组设计、多因素设计和阶梯设计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实验设计类型和方法。
1.随机化实验设计:随机化实验设计是一种通过随机分配处理来控制可能影响结果的混杂因素的实验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确保各组实验对象的特征基本一致,减小混杂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常用的随机化实验设计方法包括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CRD):每个处理组的实验对象是通过随机抽样进行分配的,即每个处理组的实验对象是相互独立的。
这种设计方法适用于处理组之间没有特殊要求的实验研究。
-随机区组设计(RCBD):实验对象被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区组(或块)中,然后在区组内进行处理的实验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适用于处理组之间存在隐含的差异或特殊要求的实验研究。
2.区组设计:区组设计是一种通过将实验对象分为若干区组来控制混杂因素的实验设计方法。
各组实验对象的相似程度较高,但组内差异可被控制。
常用的区组设计方法包括完全区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等。
-完全区组设计(RCBD):每种处理在每个区组内都进行一次的实验设计方法。
该设计方法适用于处理之间差异较大或有特殊要求的实验研究。
-随机区组设计(RBD):每种处理在每个区组内进行多次的实验设计方法。
该设计方法适用于处理之间差异较小且均匀的实验研究。
-拉丁方设计(LSD):将处理和区组按照拉丁方阵的方式组合,每个处理在每个区组内只进行一次的实验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在处理和区组之间都存在差异时使用,可以减小差异的随机性。
3.多因素设计:多因素设计是一种同时考虑多个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实验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探究多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每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独立和联合效应。
常用的多因素设计方法包括二因素设计和因素碰巧设计等。
社会研究方法(实验法)
三、资料处理阶段
整理分析资料。 对观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实验结果,检验假设,提出理 论解释和推论 撰写研究报告
实验中三项基本工作内容
1、变量的选择与分类
选择: 确定与课题相关的各种因素,分析其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因果 模型 类型: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外部影响变量、中间变量、独立变 量等
简单实验设计:易操作、易检验明确因果关系;实验
结论的概括能力和外在效度较低,不考虑交互作用效 应导致内在效度也较低
多组实验设计:可排除部分交互作用对实验的影响,
可考虑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考量因素较 多,较复杂,操作较有难度
实验设计(简单)
• 单组前后测的设计模 • 两组前后测的设计(典型/传统实验设计)模式
实验法
小组成员:赵莹、杜海洋、李晶、刘莹
第一节 实验法(基本知识)
• 基本概念
实验法: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改变某 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 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 实验法基本特点
• 1.人为设定观察情况。 • 2.直接建立研究结论。 • 3.实验结果受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主观影响(1、自
实验的基本程序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资料处理阶段
一、准备阶段
确定研究问题与目。查文献,确定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可行性;
提出理论假设和工作假设。选择和分析各个相关的变量,对其 分类并建立变量间的因果模型; 进行实验设计,选择场所、设备、测量工具,确定实验进程、 控制方式、观测方法等
二、实施阶段
• 两组无前测的设计模型 • 交互作用效应
实验设计(多组)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实验设计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规划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得出结论。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包括随机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因素水平实验设计、响应面实验设计和组合实验设计等。
1.随机实验设计:随机实验设计是最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之一、它具有随机分配实验对象的特点,以减少实验误差并控制外部干扰因素的影响。
随机实验设计可以通过将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来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随机实验设计通常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2.单因素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是在研究过程中只改变一个因素的水平,以研究该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它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可以有效地研究一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单因素实验设计常用于初步筛选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等。
3.因素水平实验设计:因素水平实验设计是在研究过程中,对多个因素的水平进行考察,以确定不同因素水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因素水平实验设计可以通过正交实验设计、Taguchi方法等来进行。
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考察多个因素,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各因素的影响。
4.响应面实验设计:响应面实验设计是在因素水平实验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来建立因素与响应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进而优化实验过程。
响应面实验设计可以通过调整实验参数来查找最佳的实验条件,以达到最佳的实验结果。
响应面实验设计通常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优化效果。
5.组合实验设计:组合实验设计是将多个因素按照不同的水平组合起来进行实验,以研究不同因素水平组合对结果的影响。
组合实验设计可以通过正交实验设计、Taguchi方法等进行设计。
组合实验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考察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除了上述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特殊实验设计方法,如因素嵌套实验设计、重复测量实验设计、区组实验设计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实验设计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研究目的、易操作性、资源限制、样本大小、预期效应大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社会研究方法--实验法
实验者可能自觉不自觉地诱导或暗示实验对象,使实验对象迎合实验者期
望,与假设一致的现象故会较多发生,从而使观察结果偏离实际情况;
实验对象有可能因为知道自己是实验对象而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了自己的行
第七页,共19页。
第一节 实验法概述
四 、实验法的分类
• (二)标准实验与准实验
• 1. 标准实验:实验要素完备的实验
• 2. 准实验(半实验):缺乏实验设计中的一个或多个条件
•
或部分的实验。
•
如缺乏对照组的实验 ;没有前测的实验;实地实验也是一种准实验
我的教学实验
没有前测实验和对照组,根据自 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适合学生的
泳、划船、开营火会等。孩子们之间共同的、为达到整体的目标而彼此依赖的行
为增加了,群体的凝聚力形成了。第一阶段结束前,两个组都取了名字(“鹰”
和“响尾蛇”),成员中形成了明确的等级、个人角色要求以及各种规范。
第十五页,共19页。
第三节 实地实验
• 实验组:十二个相似背景的男孩
• 控制组:无
• 步骤:
导言
实验法是一种能够让研究者探索因果关系的观察方法。社会研究中 的很多实验都是在一定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里进行的,不过,实验法 也能够用来研究自然事件,能够研究社会中的事件的效应。
近几十年来,社会科学家也越来越认识到实验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
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60年以前说过:发展一门真正的社会学,看来是大 势所趋。因为要对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解释、预测和控制, 只能通过实验,其他方法无法完全达到这些目的。
• 控制组:无
社会研究方法7第七章 实验法
三、实验的构成
所有实验的构成是相同的,即都由三个要素所组成: 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手段。
实
实 验 P(X xi ) Pi
实实 验验
验
手
对对
者
段
象象
‹#
图7.1 实验的构成
›
第二节 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
在社会现象的实验研究中,实地实验之所以相对重 要,是因为实验室实验有如下两个缺点:其一,实验内 容受限,即许多社会研究关注的内容在实验室中无法人 工制造出来;其二,实验室实验的结果往往外在效度差 强人意,即缺少推广性、代表性或普遍性。但实验的看 家本领毕竟是控制。实地实验与实验室实验不同,无法 实现所谓的“高度控制”,而只能做到所谓的“一定控 制”。换言之,由于实验背景和变量都较难控制,实验 环境也不能被很好地“封闭”。这样一来,对实地实验来 说,如何剔除各种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就成了大问题。
‹# ›
二、实验研究的步骤
• 建立因果假设 • 按可比性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 • 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 • 对因变量制定一个合适的测量 • 就因变量对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前测 • 对实验组实施实验刺激(即让自变量出现并发挥作用) • 就因变量对实验组与控制组进行后测 • 运用统计分析检定假设,从而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
第七章 实验法
作为现场法,实验法和观察法的区别在于:观察法 是在自然的社会过程中了解研究对象的外显行为的,而 实验法则在研究者有意改变或设计的社会过程中了解研 究对象的外显行为。实验法的依据是自然和社会中现象 和现象之间相当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相关关系——因果关 系。因而当我们能假使现象X和现象Y相关,并且可以 假使现象X的作用是引起现象Y变化的原因的话,我们 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就可以采用类似于自然科学中广泛使 用的实验研究的方式来探索两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 系。
社会研究方法——实验法
观察的方法
定性的实 地研究 调查研究 非介入性 研究
实验法
观察方法
2
评估研究
2
第八章 实验法
本章概述
• 实验法是一种能够让研究者探索因果关系的观察 方法 • 社会研究中的很多实验都是在一定控制条件下的 实验室里进行的 • 不过,实验法也能够用来研究自然事件,能够研 究社会中的事件的效应
本章大纲
• 配对
在实验中,考察这些初选受试者的一个或多个特征, 将一对相似的受试者,随机的分别分到实验组和对 照组。 最有效的方法是制作配额表或者称为定额表,其最理 想的情况是每一栏均为偶数,平均分配到控制组和 实验组(后图)
另一个具体做法则是,搜集多于要求数量的研究对象, 一一检查一下,一旦发现一对类型相似的研究对象, 即将其随机的分到两个组中,放弃那些配不了对的 研究对象。
第三篇观察的方法实验法实验法评估研究评估研究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实验法实验法评估研究评估研究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实验法实验法评估研究评估研究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实验法实验法评估研究评估研究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实验法实验法评估研究评估研究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实验法实验法评估研究评估研究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实验法实验法评估研究评估研究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实验法实验法评估研究评估研究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实验法实验法评估研究评估研究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定性的实地研究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第八章实验法本章概述实验法是一种能够让研究者探索因果关系的观察方法社会研究中的很多实验都是在一定控制条件下的实验室里进行的不过实验法也能够用来研究自然事件能够研究社会中的事件的效应本章大纲实验法基本知识古典实验选择受试者实验设计的变体实验法的优缺点实验法的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实验法
社会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报告
社会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报告标题:社会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报告正文:社会研究方法是指用于研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和社会系统的方法和工具。
社会研究方法的种类非常丰富,包括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文献综述法、案例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现实,为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在研究设计方面,社会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计划、研究设计和研究步骤等方面的安排。
研究设计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个好的研究设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目的和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为研究提供目标和方向。
2.研究对象和样本:确定研究对象和样本,以便进行有效的问卷调查或实验操作。
3.研究方法和技术:确定研究方法和技术,包括调查问卷、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等。
4.研究时间和预算:确定研究时间和预算,以便合理安排研究进度和预算。
5.研究伦理和合法性:确定研究伦理和合法性,包括研究参与者的保护、数据安全和研究过程的控制等。
研究设计是社会研究方法的核心部分,一个好的研究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研究目的,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研究设计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到研究的质量和价值。
拓展:除了以上提到的研究方法和设计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例如文献综述法、网络分析法、焦点小组法、专家访谈法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和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具体的研究领域和问题进行细致的安排。
研究设计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质量和价值。
因此,在研究设计方面,需要注重细节,认真规划,以确保研究设计的完善和有效性。
社会研究方法,讲义第十章 实验法
第十章实验法第一节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一、实验法的相关概念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
实验研究不仅可以根据原因预测结果,而且可以通过控制原因去发现预期的结果。
使用实验研究,一方面,可以验证假设,达到构建社会学理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新的社会政策或社会改革,以获得必要的实践基础。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可能避免犯罪。
为此研究人员抽选了一批孩子,并对孩子们按照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区等进行筛选配对,以便分成两个组进行实验研究,每个组人数相同,同时在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和居住地区等特征上相同,并且实验调查前两个组测量到的“犯罪倾向”也是相同的。
两个组各有235个少年,其中一组是控制组,一组是实验组。
然后在4~8年的时间内,让实验组的孩子接受成年人一对一的忠告,而对控制组的孩子没有这样做。
研究人员在实验结束后的若干年中对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发现忠告在少年犯罪中没有重大作用。
实验说明,对青少年影响大的因素,不是成年人的忠告,更可能的因素是贫穷、失望、不良传媒等。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实验方法有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
主要的相关概念有:实验者、自变量、实验刺激、因变量、实验对象、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等。
1.实验者实验者即实验研究者以及参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
2.实验变量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一般是试验中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因变量一般是实验中需要检测的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实验研究正是通过控制自变量和检测因变量建立因果关系。
3.实验对象实验对象是指实验中涉及的人们,他们是实验调查的群体或个人。
其中,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实验对象构成控制组。
4.实验检测实验检测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
《社会研究方法》讲义教案第7章实验法
配方法至少有两个优点:①在匹配方法中我们很难就哪些变量是“重要变量”达到认同;②大多数统计技术都是用来分析随机化实验的结果的。如果不这样做,实验结果就很难用这些统计方法来加以分析。
7.3 常用实验设计
在社会研究中使用实验法,实验者所面临的问题是错综复杂的,这样一来,就有了对实验的不同设计。设计不同,能够排除的非实验刺激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们来讨论几个常见的实验设计,从中我们可以具体体会到控制组是如何起到排除非实验刺激影响的作用的。
如果一个实验,除了研究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外,还有如下干扰因素对因变量起作用,使实验结果无法得到正确解释,则该项实验的内在效度就比较差。在社会研究中使用实验法,由于实验者和实验对象都是有意识的人,所以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是:①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因果关系很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对这些变量很难实施控制。②对社会因素很难明确界定和测量。前述经典设计和索罗门三组实验设计提供了解决内在无效度的思路。
7.1实验法及其特点
一、社会现象研究中的实验
讲到实验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实验室实验。在社会现象的研究中,实验室实验也不鲜见,特别是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然而,并不是所有实验都需要实验室。实验固然也是我们认识社会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方式,不过社会调查研究更多采用的是所谓实地实验,即在日常社会事件中进行的实验。
一、单一实验组实验
单一实验组实验是只有实验组而没有控制组的一种简单实验方法,它直接出于因果联系的基本分析逻辑Y(X)。因为仅有一组对象,在自变量出现前可视为实验中的“控制组”,在自变量出现与起作用后它便成了“实验组”。因此,单一实验组实验的逻辑是把实验对象前后测之间的差异(可称为差分)全部归因于实验刺激,显然,这种方法只能在因变量Y很少受到实验刺激以外的其他影响时才能考虑使用。
常用的试验方案设计方法
常用的试验方案设计方法一、完全随机设计。
1.1 这种设计方法就像抓阄一样简单直接。
把试验对象完全随机地分到各个处理组当中。
比如说,我们要测试一种新的感冒药对不同人群的效果,那就可以从众多志愿者里随机地把他们分到实验组(吃新药的组)和对照组(吃安慰剂或者常规药的组)。
它的优点那是相当明显的,操作起来轻松愉快,没有太多复杂的规则。
但缺点也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它没有考虑到试验对象本身的一些差异可能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就像不同体质的人对感冒药的反应可能天差地别,随机分组可能就会让结果有点“乱套”。
1.2 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随机数字表或者一些统计软件来进行随机分组。
这就好比给每个试验对象发了一个随机的“入场券”,决定他们进入哪个“阵营”。
这种设计方法适合于那些试验对象同质性比较高的情况,要是试验对象差异太大,那可就有点像“赶鸭子上架”,不太合适喽。
二、配对设计。
2.1 这是一种很贴心的设计方法。
它是将试验对象按照某些特征配成对子,然后再把每对中的两个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
好比双胞胎研究,双胞胎在很多方面都很相似,这就是天然的配对。
再比如说,要研究某种减肥方法对体重的影响,我们可以把体重相近、年龄相仿、生活习惯类似的人配成对子。
这样做就像是给每个对子打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2.2 配对设计的好处是能够减少试验对象之间由于个体差异带来的误差。
可以说,它把那些可能干扰结果的因素都提前给“扼杀在摇篮里”了。
但是呢,要找到合适的配对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这就有点像大海捞针,有时候得费好大的劲儿。
而且如果配对的因素选择不当,那就像“竹篮打水一场空”,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
2.3 在具体操作中,像动物实验里,我们可以选择同窝、同性别、同体重的动物来配对。
在人体试验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年龄、体重等因素,还可以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等进行配对。
这就要求我们研究者得有双“火眼金睛”,准确地找出那些可以配对的特征。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之-实验法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5
2 实验法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解释性研究:验证范围有限、界定明确 的假设
青少年暴力倾向与媒体宣传,对日本人的态 度与电影
制度、意识形态与小群体互动 典型的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 自然实验:在日常社会事件中进行的
“实验”。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6
3 经典实验——实验法的要素
经典实验通过对实验组与控制组做前测 及后测,来检验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效 果。
三对主要成分:
(1)自变量与因变量; (2)前测与后测; (3)实验组与控制组(对照组)。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7
3.1.1 自变量与因变量
自变量是引起其他变量变化的量。因变量往 往是研究所测量的变量。二者具有相对性。 自变量是实验中的刺激因素,它或有或无,通 常,是具有两种属性的二分变量,即通常只有 两个取值:有和无,即给予实验刺激或不给予 实验刺激。 实验研究的中心目标是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 系,即考察实验刺激对因变量的影响。
社会研究方法(十一)
第十章 实验法
8
3.1.2 前测与后测
在最简单的实验设计中,受试者首先作为因变 量接受测量(前测),然后接受自变量的刺激, 之后作为因变量再接受测量(后测)。
因变量前后测之间的差异,被视为自变量的影 响力。
测量态度问题时面临的效度问题:
测量,受试者猜测实验者的目的,“清理”答案。
8,测量工具:前测与后测测量工具不同, 可能因测量工具本身引发问题。
9,控制组受到污染:(1)受访组对控制组 的影响;(2)补偿效应;(3)补偿性竞 争——控制组的努力;(4)自暴自弃。
常用试验设计类型和方法
14 14 8
6 T2
15 15 36 15 T4
16 16 46 16 T4
Transform -------->Random Number Seed -------->Set seed to 2000000(默认) --------> Transform -------->Compute… -------->Target Variable 填入ran(变量名) -------->Numeric Expression:
实验设计的作用主要是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 效率。因此,从统计方面说,根据误差的来源, 在设计时必需遵守三个基本统计学原则,即对 照(control)原则、随机化(randomization) 原则及重复(replication)原则。重复和对照 也是观察性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唯有随机化 分组是实验性研究的显著特征。
● 应特别注意那些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非处理因素。
● 平衡处理组间的非处理因素是实验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各因素所处的不同状态称为水平(level),一个处理因素往 往可分为若干个水平,而水平数的多少是确定实验组数的依
据。
实验单位与观察单位
实验单位(experimental unit)是指接受处理的基本单位。 观察单位(observational unit)是指根据研究需要确定 的采集数据的基本单位。一个实验单位可以有多个观察 单位。注意:处理间的差异应在实验单位中比较。
简单随机化 分段随机化 分层随机化
简单随机化:设A和B分别代表处理组和对照组。分组 步骤是先将受试对象(如动物、患者)按体重大小 (或就诊顺序)编号,然后给每个受试者一位随机数, 并规定0-4者分配到A组,5-9者分配到B组。
社会研究方法(第7章)
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常用一个变量来确定它对另一 个变量的影响。在证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上, 其他任何研究方法都不如实验研究有效力。
(二)实验法的基本逻辑
实验法的逻辑依据是差异法。假设变量间 具有因果关系是实验法的逻辑起点。通常 研究者预先提出一种因果关系的尝试性的 假设,明确被引入的自变量和要测量的因 变量各是什么,然后通过实验操作来检验 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实验过程中,必须 保证自变量是实验过程的唯一干预因子。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无法对一个研究课题 中的自变量进行干预,那么,此课题就不 适于运用实验法来研究。
三、实验法的分类
(1)根据实验场所: 实验室实验 实地实验 (2)根据变量的控制程度或实验设计的严 格程度: 纯实验——实验室实验; 准实验——实地实验(大致相当)
7.2 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
1.自变量与因变量 (1)自变量: 又称实验变量或实验因子,指受实验者操 纵的原因变量。是指在实验中由研究者有 意控制,并且可能影响行为的条件或因素 实验刺激 两分变量 → 具有二种属性:(1) 呈现刺激 (2) 不呈现刺激。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实验者知道哪些 对象是实验组成员、哪些对象是控制组成 员时,他们对研究结果会产生定向的心理 期待,这种期待会影响到实验的进行、影 响到行为的测量、影响到对结果的解释。
从众实验:指出右侧中的哪一条 线段与左侧的线段等长
受试者们被告知,他们将与 另一部分人一同参与某项视 力测试,随后将出示一些图 片,并要求各自回答一些十分容易和显见的问 题。这个测试的陷阱在于,除受试者本人之外 ,房间里还有其他实验合作者共同进行这一测 试,他们将按照要求给出显然错误的答案。那 么,在大多数人都犯了再明白不过的弱智错误 时,受试者会与其他人给出不同的结果么?
社会研究方法 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与技巧
社会研究方法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与技巧社会科学研究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它旨在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来研究和理解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社会学、政治学还是经济学,都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方法来获取可靠的数据和结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数据收集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和分发问卷,研究者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和意见。
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问题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引导受访者的回答。
此外,问卷的样本大小和抽样方法也应该得到合理的考虑,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二、访谈法访谈法是一种直接与受访者进行交流和对话的研究方法。
通过面对面或电话的方式,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受访者的观点和想法。
在进行访谈时,研究者需要保持对话的开放性,并且遵循一定的访谈指导原则,如不偏倚、不判断和不干预。
同时,研究者应该记录下受访者的回答和观点,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三、实地观察法实地观察法是通过亲自到研究对象所在的场所进行观察和记录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交流和环境等来获取信息和洞察。
在进行实地观察时,研究者应该尽量减少干扰,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并且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和细节。
此外,选择观察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实地观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通过对一个或多个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
研究者可以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通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来揭示出普遍规律和特殊现象。
在进行案例研究时,研究者应该收集相关的资料和文件,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并从中提取出有意义的结论和观点。
五、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编码和分析,研究者可以得出统计结果和结论。
在进行统计分析时,研究者应该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工具,并且对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社会研究方法量表的设计
社会研究方法量表的设计
社会研究方法量表的设计是社会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量表的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
首先,要明确量表的目的和测量对象,确定所需的测量尺度。
常见的测量尺度包括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根据研究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尺度,并确定量表中的问题和指标。
其次,设计量表时需要考虑问题的表述方式,确保问题清晰、明确,易于理解。
同时,要注意问题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使量表易于操作和评价。
最后,对量表进行试测和修订,以完善量表的设计。
试测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本,对其回答结果进行分析,评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根据试测结果,对量表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其适用于大规模的调查和研究。
总之,社会研究方法量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目的、测量对象、测量尺度、表述方式、逻辑性和层次性以及信度和效度等方面,以确保量表的质量和可靠性。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设计(课程版)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设计方案一、教学方法(一)课程目标:课程讲授+课堂讨论(二)教学宗旨:1、全面介绍研究设计中的四种研究方式,分别是实验设计、纵向设计、横向设计与个案研究设计,同时就每种研究设计提出相应的方法论议题。
2、社会研究方法与具体案例研究相结合,把方法融入案例之中。
二、课程考核(一)出勤考核:占全部成绩的5%。
如果全勤,无条件得到5分,可允许2次因故缺课(如因病事先或委托别人请假)。
无故缺课将影响成绩,超过2次点名不到者将没有考勤成绩。
(二)研究设计考核:占全部成绩的50%。
以小组(不准超过5人)或个人方式完成一份研究设计,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演示时间为15分钟,讨论15分钟,随后由讲课老师提出指导性建议。
(三)研究论文评论考核:占全部成绩的45%,每人针对以往学者论文中的瑕疵给出评论性意见,尤其要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必读文献:1、戴维,德沃斯.社会研究中的研究设计.郝大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四、推荐文献1、艾尔·巴比(美).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72、谢宇.奥迪斯٠邓肯的学术成就:社会科学中用于定量推理的人口学方法.社会,2008,3:1-263、罗伯特·K·殷(美)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主译,李永贤、张蘅参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4、罗伯特·K·殷(美)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周海涛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5、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张志林.因果观念与休谟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7、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一部分:课程讲授(第2周-第10周)一、研究设计(一)研究设计的内容(二)研究设计中的方法论议题:因果关系二、实验研究设计(一)实验设计的类型及内容(二)实验设计中的方法论议题三、纵向研究设计(一)纵向研究设计中的类型及内容(二)纵向研究设计中的方法论议题四、横向研究设计(一)纵向研究设计中的类型及内容(二)纵向研究设计中的方法论议题五、个案研究设计(一)个案研究设计中的类型及内容(二)个案研究设计中的方法论议题第二部分课堂讨论(第11周-第13周)第一部分:课程讲授(第2周-第10周)本书目标“1、使社会科学的学生清楚地了解研究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在研究过程中的地位。
第1讲_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第1讲_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是研究和开发过程中获取可靠信息的重要手段,它主要通过比较和测量不同环境、材料和物质的质量或性能而获得,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简单实验设计
简单实验设计也被称为单因素实验设计,是通过设定一些因素,并在一定的取值范围内反复测量,以获取受因素影响的结果的实验设计。
在简单实验设计中,研究人员可以改变一个或多个因素来确定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从而判断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二、复合实验设计
复合实验设计是比较多个因素和多个条件,以获得受影响的结果的实验设计。
复合实验设计一般用于复杂的问题,它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条件,以检测多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在复合实验设计中,研究人员可以同时调整多个因素,以改善结果。
三、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是一种主要用于识别多个变量相关性的实验设计方法,它可以用来预测其中一变量,从而证明一些变量与另一变量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在回归分析中,研究者可以利用多元运算方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多个变量是否是因果关系。
四、预处理实验设计。
17社会研究方法之常用实验设计
第一组
4
现场实验
放学后,詹姆独自离开教室走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 路上阳光非常耀眼,他走在马路阴凉处。他看见了前天晚上遇到过 的那个漂亮的女孩,他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 詹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柜台服务员地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 他坐在一张靠墙边地椅子上喝着饮料,喝完之后他就回家去了。
第四组
7
想一想
在刚刚这个实验中,四组分别是什么组,起到什么作用呢?
8
一、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名称 这种设计也称为典型的或传统的实验设计
主要优点
( 1 )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的差异 值,不仅可以确定自变量的影响,而且 还可以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 (2 )可以排除前测造成的某些干扰影 响。在前测会引起受试者敏感的情况下, 应考虑采甩无前测的实验设计。
第三组
6
现场实验
放学后,詹姆独自离开教室走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 路上阳光非常耀眼,他走在马路阴凉处。他看见了前天晚上遇到过 的那个漂亮的女孩,他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 詹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柜台服务员地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 他坐在一张靠墙边地椅子上喝着饮料,喝完之后他就回家去了。
组别 前测 处理 后测
实验组 √y1 √ √y2
示例图
控制组 √y3 × √y4
9
二、两组无前测的实验设计
这一设计中,实验对象一般是随机抽取和随机分派的。在实验组 引入自变量之后,同时在两个组测量因变量。由于不进行前测, 所以排除前测与实验刺激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因此对于这一特 定实验来说,这种无前测的设计比经典实验设计具有更高的效度。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5.0
0.2
4.1
1.8
4.6
0.2
4.4
0.1
5.2
0.2
5.1
1.1
r=0.382, t配对=2.676,P<0.05; t完全随机=2.123,p>0.05。 配对成功
28
Today: 17 January 2019
配对设计(paired design)—概念
将受试对象按某些特征或条件配成对子,然 后分别把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 组和对照组,再给予每对中的个体以不同处理, 连续试验若干对,观察对子间的差别有无意义。
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分组 Today: 17 January 2019
例1 将12头动物随机分配到A、B两组。 1、先将12头动物编号为1、2……12号。然后 在随机数字表内任意确定一个起始点和方向 连续取12个随机数字,并依次抄录于动物编 号下。 2、本例从随机数字表第6行第19、20列起向下 读取12个随机数字,取两位随机数字。 3、将随机数字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得序号R, 并规定R=1~6者为A组,R=7~12者为B组。
17
Today: 17 January 2019
种类:
实验前后配对 (自身对照试验 )
异体配对设计
18
Today: 17 January 2019
实验前后配对
• 比较受试者实验前后的变量值改变情况 • 比较同一标本接受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检查结果
19
Today: 17 January 2019
优点: 能有效的控制个体间的差异,使得抽样误差控制 在最小的程度
Today: 17 January 2019
一般来说,配对设计的效率高于完全随机设计,前提是 正确选择与控制配对的条件,保证对子数呈正方向变化 ,否则,完全随机设计的效率则不一定高 例: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一.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将实验对象按完全随机化的原则分配至两个或多个处理组去进行实验观察,仅涉及一个因素即处理因素(可以有2个或多个水平),又称单因素设计、成组设计优点:操作简单、应用广泛。
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各组例数可相等,也可不等(以相等时检验效能最高)缺点:效率低,只能分析一个因素的效应,得出一个结论。
没有考虑个体间的差异,因而要求观察对象要有较好的同质性,否则需扩大样本含量分析方法:t,u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卡方检验、确切概率法等计量资料两样本:多样本t检验、 u检验、秩和检验F检验H检验计数资料两样本率的比较多样本率或构成比比较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u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两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多样本:H检验(χ2检验仅比较构成的不同)二.配对(伍)设计(Paired/Randomized block design) 先将受试对象按配比条件配成对子或配伍组,以消除配伍因素的影响,再将各对或各配伍组中的个体按随机分配的原则给予不同的处理,又称随机区组设计配比条件:常以主要的非处理因素作为配比条件配对有自身配对和不同个体配对,配伍实际上是配对的推广涉及两个因素:处理因素和配伍因素优点:1. 尽量排除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保证了组间的可比性,减少抽样误差,提高统计效能2.可以减少样本含量。
缺点:1.由于配对或配伍条件的限制,有时难以将受试对象配成对子或区组,从而损失部分受试对象的信息2.区组内若有一个对象的数据发生缺失,对资料分析的影响较大分析方法:配对资料:t检验、符号秩和检验配伍资料:F检验、M检验三、交叉设计(Cross-over design) 将A、B两种处理先后施加于同一批受试对象,随机地使半数受试者先接受A后接受B,而另一半受试对象则正好相反,即先接受B再接受A,由于两种处理在全部实验过程中交叉进行,称为交叉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想一想
在刚刚这个实验中,四组分别是什么组,起到什么作用呢?
8
一、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名称 这种设计也称为典型的或传统的实验设计
主要优点
( 1 )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的差异 值,不仅可以确定自变量的影响,而且 还可以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 (2 )可以排除前测造成的某些干扰影 响。在前测会引起受试者敏感的情况下, 应考虑采甩无前测的实验设计。
4
现场实验
放学后,詹姆独自离开教室走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 路上阳光非常耀眼,他走在马路阴凉处。他看见了前天晚上遇到过 的那个漂亮的女孩,他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 詹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柜台服务员地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 他坐在一张靠墙边地椅子上喝着饮料,喝完之后他就回家去了。
11 2 3
14
小结和课后思考
重 点
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
难 前后测差异值的计算 点
如果要验证多变量之间
的关系应该如何设计实
验?
15
第三组
6
现场实验
放学后,詹姆独自离开教室走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 路上阳光非常耀眼,他走在马路阴凉处。他看见了前天晚上遇到过 的那个漂亮的女孩,他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 詹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柜台服务员地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 他坐在一张靠墙边地椅子上喝着饮料,喝完之后他就回家去了。
组别 前测 处理 后测
实验组 √y1 √ √y2
示例图
控制组 √y3 × √y4
9
二、两组无前测的实验设计
这一设计中,实验对象一般是随机抽取和随机分派的。在实验组 引入自变量之后,同时在两个组测量因变量。由于不进行前测, 所以排除前测与实验刺激之间的交互作用效应.因此对于这一特 定实验来说,这种无前测的设计比经典实验设计具有更高的效度。
11
想一想
实验设计 两组前后测 两组无前测
差异值的构成 观测到的差异值
12
三、所罗门四组设计
• 将经典实验设计和双组无前测的实验设计结合在一起。
• 这种设计可以精确测量干扰因素和交互作用效应的影响, 实验效度较高。
示例:
前测
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
引入(改变) 自变量
后测
差异值
实验组(1)
(80)
x
(90)
示例:
组别
实验组 控制组
处理
√ ×
后测 √y1 √y2
10
注意:交互作用效应
交互作用效应
交互作用效应是指实验刺激(自变量)的影响(用E 表示),外部 因素的影响(U )与前测干扰影响(P )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的 影响。
双组前后测设计通过控制组排除了前测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只有一 些交互作用效应影响它的实验效度。双组无前测的实验设计由于无 前测,因此效度最高。但是无前测也有一定局限性,它无法比较不 同时间的变化,而且无法检验在实验开始时两个组的特征值是否相 等。例如,在考察教师期望对学生成绩提高的影响时,就不能采用 这种设计。
第七章 第三节
常用实验设计
L目OG录O页
Contents Page
本
一
节
内
二
容 三
双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双组无前测实验设计 所罗门四组实验设计
2
引入
现场实验:将同学们分为四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3
现场实验
詹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 的马路上,他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呼唤店员, 一边和熟人聊天。他买好文具在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熟人,就停下 来和朋友打招呼,然后就走向学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一个前天晚 上刚认识的女孩子,他们说了几句话。
放学后,詹姆独自离开教室走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路 上阳光非常耀眼,他走在马路阴凉处。他看见了前天晚上遇到过的 那个漂亮的女孩,他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 詹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柜台服务员地注意之后才买了饮料, 他坐在一张靠墙边地椅子上喝着饮料,喝完之后他就回家去了。
第一组
詹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 的马路上,他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呼唤店员, 一边和熟人聊天。他买好文具在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熟人,就停下 来和朋友打招呼,然后就走向学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一个前天晚 上刚认识的女孩子,他们说了几句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 的马路上,他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呼唤店员, 一边和熟人聊天。他买好文具在向外走的途中遇到了熟人,就停下 来和朋友打招呼,然后就走向学校。在路上他又遇到了一个前天晚 上刚认识的女孩子,他们说了几句话。
控制组(1)
(80)
(85)
实验组(2)
x
(87)
控制组(2)
83)
13
三、所罗门四组设计
所罗门四组设计的缺点:
它只能判断其它外部因素对因变量有否影响,但无法确定哪些变量与因变量之间还存在着因果关系。
所得结果必须经过复杂的统计检验。这就使较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设置四个组,必然要增加受试者人数,从而增加了实验的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