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数学教育心理学简介

数学教育心理学简介
―他走进的是一片空地,留下的却是伟大的建筑。” (Sfard, 2002)
工具性理解与关系性理解
前者是指“只管公式,不管理由” ,而后者则“ 不仅知道要做什么,而且知道理由” 。
工具性数学的优点
1. 工具性数学一般比较容易理解。有些课题,如两个负数相 乘,或分数相除,很难从关系上去理解。 “负负得正”以 及“除以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是很容易记住的规 则,但不易解释其原因。如果想要的是正确的答案,工具性 数学可以快速而轻易的提供。 2. 教学的效果立竿见影,而且更明显。首先,学生如果能够 迅速地得出正确的答案,当然是一件好事;其次,我们不能 低估学生从中得到成功感受的重要性。在调查中,斯根普经 常听到学生说自己是“笨蛋”,老师也这样说这些学生。这 使他很难受,他觉得,对这些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需要成 功的体验来恢复自信心,而在工具性数学上,将比在关系性 数学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3. 由于比起关系性数学来牵涉的知识较少,因此,用工具性 数学思考,可以更快速而且可靠的得到正确答案。以至于 一些数学家也常运用机械式数学思考。
著 作
论 文
对斯根普的工作的评价
斯根普(Richard Skemp)可以称得上是数学教 育心理学的先驱之一。在2002年出版的一本纪念 斯根普的著作中,作为主编的韬尔与托马斯( Michael Thomas)在序言中写道:“理查德•斯 根普是数学教育中的独一无二的人物——他是广 大教师和教育者的一个思想先知,他们从他的工 作中获得了启示;他也是创建国际数学教育心理 学协作组(International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的精神 领袖。
数学教育心理学
高师数学专业课程 高等数学类课程 公共教育类课程 数学课程论 数学教学论 数学学习论 思想方法论 数学评价论 新课程改革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心理学原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而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推动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原理,并提供相应的教学示例。

1. 知识结构理论知识结构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是新知识学习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究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了解其中的薄弱点,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加法运算时,教师可以先进行一个简短的诊断测试,了解学生对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比如通过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应用。

2. 可逆思维理论可逆思维理论认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操作到符号的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符号。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分数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将物体等分的实际操作,理解分数表示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然后,逐渐引入抽象的分数符号,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来表示和比较不同大小的分数。

3. 情感影响理论情感影响理论认为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几何形状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几何图形拼贴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

4. 智力发展理论智力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进行差异化。

例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具体操作阶段,他们更擅长通过具体的物体和形象来理解数学概念。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教具和图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023年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3年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3年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心得体会(精选5篇)
1. 数学教育心理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只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在阅读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教师对学术自信的重要性。

对于数学教师来说,自信是教学的基石。

只有教师对自己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有足够的自信,才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信心。

3. 数学教育心理学强调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之间的平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数学教育心理学提醒我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

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涉及到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反应,尤其是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挫折的应对能力。

只有建立良好的情感氛围,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5. 数学教育心理学让我认识到了数学学习的阻碍因素。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有些学生可能存在数学焦虑、数学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他们的数学学习。

因此,我会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帮助这些学生,例如鼓励他们
多加练习、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激励等,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阻碍因素,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数学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入阅读了《数学教育心理学》一书,对数学教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了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为我国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数学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建构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情感态度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知识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

认知主义理论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认为数学学习是思维过程的变革。

情感态度理论则强调情感态度对数学学习的重要影响,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践中,数学教育心理学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个性化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则是提升数学素养的关键。

在我国,数学教育心理学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并在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然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

阅读《数学教育心理学》一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数学教育心理学在提升数学教育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我国教育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数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推广力度,引导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模式。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充实自
己的心理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数学教育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数学教育的内在规律,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数学教育心理学 内容简介

数学教育心理学 内容简介

《数学教育心理学》读书汇报摘要:本文是在阅读完数学教育心理学后,对其基本信息、内容简介、内容结构进行了介绍,结合本书每章内容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并最后数学素质的基本内涵的内容为例进行简单认识。

此书是数学教育主干课程系列教材,是在介绍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若干最新进展的基础上,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以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为基本线索,从对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分析人手,论述了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技能等的学习与教学,并对数学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的迁移问题等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观点,并最后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上。

本书理论性书籍,从中可以认识到许多深层次的内容,对教学有很重要的价值,但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一.基本信息1.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作者:曹才翰章建跃3.作者简介:曹才翰(1933-1999),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我国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为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数学教育高级专门人才,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主要起草人。

生前担任《数学通报》副主编,《数学教育学报》常务副主编。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20余种,其中的许多篇目是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文献,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书目。

章建跃,男,1958年8月4日出生,数学本科,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硕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

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主任、资深编辑。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数学教育心理学,中学数学课程及教材编写,数学课堂教学。

主要著作:1.《中学数学教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2.《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3.《中学生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4.《数学学习论与学习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5.《数学教学心理学》,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

数学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科学

数学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科学

数学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与认知科学数学是一门理科学科,它以逻辑性和抽象性闻名。

然而,在数学学习中,许多学生常常感到困惑和挫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这两个领域提供了许多有关数学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数学教育中的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应用。

一、认知过程在数学学习中,理解和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而理解和解决问题都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

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方面的活动。

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通过研究这些认知过程,提供了一些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和方法。

例如,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概念映射”的概念。

概念映射是指通过图表或图形的方式来表达和组织知识。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使用概念映射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具体的例子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此外,认知科学研究还发现,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的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能力是关键因素。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活动,并提供足够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工作记忆能力。

二、情绪和动机情绪和动机对数学学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当学生对数学感到焦虑和厌倦时,他们的学习效果往往会受到影响。

因此,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提供了一些有关情绪和动机的研究成果,来帮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管理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情绪智力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研究表明,情绪智力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和管理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减轻数学焦虑,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还研究了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其主动参与学习的内在动力。

研究发现,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和决策权,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任务,以及提供适当的奖励和反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教学策略最后,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也提供了一些针对数学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与教育心理学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与教育心理学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与教育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许多学生对数学教学抱有抵触情绪,觉得数学难以理解和应用。

因此,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进行研究和改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习过程和心理发展的科学。

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发展,以及影响学习的因素。

在数学教学中,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以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策略。

首先,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教学方法的指导。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知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会遇到认知障碍。

例如,一些学生在空间几何概念上存在困难,而另一些学生则对抽象符号运算感到困惑。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比如,对于视觉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图形化的教学材料和实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

对于喜欢实践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参与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需求。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状态对学习成绩起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信心、学习目标和成就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了解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情感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比如,教师可以提供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和操纵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理解所学知识。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我们知道不同学生在学习策略上存在差异,某些学生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记忆策略,而其他学生则更擅长于推理和推测。

数学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数学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数学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在研究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重要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我认识到数学教育不仅涉及到数学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动机。

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困惑,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措施。

其次,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注重记忆和应用公式,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训练。

然而,数学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此外,数学教育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来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教师应该充当指导者的角色,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鼓励学生思考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最后,数学教育的评价应该多元化和综合性。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数学教育的评价应该包括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升。

综上所述,数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数学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教育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引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教育活动中心理过程的学科,对于教学的改进和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的提高。

一、认知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过程和知识获取方式,对于数学学习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发展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例如,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认知能力的快速发展阶段,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通过鼓励和支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三、社会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社会需求和群体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就。

结语:教育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的提高。

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教案

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教案

数学教学中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教案教育心理学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教案引言: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与心理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过程中,帮助教师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会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运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文将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实践教案。

第一部分:认知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认知理论主张个体是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的,这对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应用认知理论:1. 激发学生的前知识: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和回顾他们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建立与新概念的联系,并提高学习效果。

2. 提供具体的实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授几何中的平行线性质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真实生活中的例子,如铁路的平行轨道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3.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认知理论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发现来构建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解决。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关图形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规律,并加以证明。

第二部分:情感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感对学习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数学教学中的情感理论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并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以下是一些应用情感理论的实践教案:1. 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培养轻松、友好的教室氛围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赞扬学生的努力和成就。

2. 提供个人化的学习支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例如,对于那些数学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或一对一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育研究与教育心理学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育研究与教育心理学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育研究与教育心理学数学专业一直被认为是一门理性与逻辑思维的学科,而数学教育研究和教育心理学则是该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数学教育研究关注的是如何更有效地传授与学习数学知识,而教育心理学则探讨了学习者的认知与情感过程以及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

本文将介绍数学专业的数学教育研究与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并探讨它们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果方面的应用。

一、数学教育研究数学教育研究是一门关注如何更好地传授数学知识的学科。

它涉及到教学方法、教材设计、评估与反馈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数学教育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风格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在数学教育研究中,使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教辅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利用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资源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数学教育研究还强调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习者的认知和情感过程以及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科。

通过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课程和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个体差异是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计划。

此外,教育心理学还研究了学习动机和情绪对学习的影响。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三、数学教育研究与教育心理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教育研究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设计课程和教学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投入度和学习效果。

数学教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数学教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数学教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一、引言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教育心理学则提供了关于学生学习、思考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数学教学中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点,以提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教育效果。

二、学习理论1. 帕斯卡尔的认知发展理论帕斯卡尔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即感知运算阶段、形象操作阶段和抽象逻辑阶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材,帮助他们逐步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学习是社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来构建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和同龄互助等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三、学习策略1. 概念映射概念映射是一种将数学概念和关系可视化呈现的学习策略。

通过绘制概念图谱,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提高记忆和理解效果。

2. 问题解决策略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力之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如分析问题、制定计划、进行推理和验证等。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扬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针对个体差异的教学教育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个体差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具、个性化辅导等。

通过个体差异化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2.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情境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五、学习环境1. 积极的学习氛围积极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应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数学教育的教育心理学

数学教育的教育心理学

数学教育的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学习、教育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数学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也受到了教育心理学的广泛关注。

教育心理学为数学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本文将从学习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角度探讨数学教育的教育心理学。

一、学习心理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学习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和心理活动的科学。

在数学学习中,学习心理学研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问题解决能力和记忆力等认知过程,以及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等心理因素。

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教育者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数学教育。

首先,学习心理学揭示了数学学习的认知过程。

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个主体积极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其中包括感知、注意、记忆、理解和思考等认知活动。

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供问题和引导思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其次,学习心理学关注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而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行为和方法。

教育者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育者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如分解问题、归纳总结和自我评价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学习心理学探讨了学习的评价和反馈。

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而反馈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提示和指导。

教育者可以通过及时的学习评价和有效的反馈机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和改进学习效果,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

二、发展心理学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生命周期内心理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在数学教育中,发展心理学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影响数学学习发展的因素。

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规律和特点,有助于教育者合理安排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数学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数学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分析数学作为一门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感到困难和压力的学科之一。

然而,通过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兴趣。

一、认知发展理论和数学教学的关系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认知上经历了感知阶段、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等发展阶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和运算。

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环境和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强调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合作学习和示范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理解与掌握。

二、动机与兴趣对数学学习的影响1. 动机和数学学习学习动机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驱动力,对学习成果和学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有挑战性和情感价值的数学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兴趣和数学学习兴趣是个体对某种活动或学科的喜爱程度。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引入有趣的问题、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等,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心态,提高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投入和表现。

三、数学焦虑与解决策略1. 数学焦虑的影响数学焦虑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时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数学焦虑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数学焦虑情况,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

2. 解决数学焦虑的策略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来帮助学生克服数学焦虑:a. 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b.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c.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尽量减少压力和评判,鼓励学生多次尝试和犯错,从错误中学习和成长。

四、数学学习困难与帮助策略1. 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数学学习困难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认知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等。

《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感

《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育心理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年寒暑假,在王老师的指引下,我有幸拜读了《数学教育心理学》这一本书。

本书在介绍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若干最新进展的基础上,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以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为基本线索,对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分析入手,论述了数学概念、数学理原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技能等的学习和教学,讨论了数学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的迁移等,最后将理论与数学教学实践相结合,阐述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在这本书当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章建跃教授提出的——数学学习中的自我监控问题。

他们用当前心理学研究比较流行的检验性因素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结构主要包括计划、管理、检验、调节和评价等五个因素。

由于数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已有结论不断反思的过程,反思过程逐渐深入的结果使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不断提高。

因此,数学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过程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紧密联系的。

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质量,并进而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故我们建构的数学学科自我监控能力结构中,就特别强调了反思的作用,对过程的反思、对结构的.反思、对方法的反思、对学习过程的优化等。

纵观曾经教过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数学认知水结构水平的限制,再加上非认知因素的影响,考试的压力,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往往表现出对基础知识不求甚解,对基础训练不感兴趣,热衷于大量做题,不善于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检验,不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不会分析评价和判断自己的思考方法的优劣,也不善于找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导致很多学生越学越累,学到最后完全迷失方向。

而要避免迷失,就应该从小坚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尽管这在开始时会比较费时),强调随时对思维过程进行检验和反思,这才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关键措施,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措施。

数学教育心理学曹才翰心得

数学教育心理学曹才翰心得

数学教育心理学曹才翰心得数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数学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是影响他们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为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合理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首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教学至关重要。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有的学生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学生喜欢图形思维,还有的学生注重细节。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

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枯燥和无趣。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借助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工具,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鼓励学生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数学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练习的学科。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及时复习、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等。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忍耐力,克服困难和挫折,坚持学习下去。

总之,数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为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深化自己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教育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引言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学习、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学科,一直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教育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对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二、教育心理学在学生学习中的应用1.认知发展理论在学习中的应用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的思维和认知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教学计划,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引入抽象概念时,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可视化工具来帮助学生理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2.学习动机理论在学习中的应用学习动机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建立正面的学习情绪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

例如,可以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

3.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学习中的应用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人的自信程度会影响其行为和学习成就。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肯定来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例如,可以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正面的鼓励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育心理学在教师教学中的应用1.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可以采用直观、具体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概念;对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他们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评价的设计教育心理学的评价理论提出,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进步情况。

数学的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

数学的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

数学的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数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数学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旨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数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青少年数学学习心理特点的研究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研究青少年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青少年在数学学习中常常面临的问题包括:数学焦虑、自信心不足、兴趣缺乏等。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可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二、教师教学策略的心理学研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他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研究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使用的不同教学策略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是数学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是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

三、数学学习环境的心理学研究数学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刺激性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数学学习的效果。

而单调乏味的学习环境则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降低其学习动力。

因此,研究数学学习环境中的心理学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四、数字化学习工具的心理学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学习工具逐渐应用于数学教学中。

研究表明,数字化学习工具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然而,数字化学习工具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因此,研究数字化学习工具的心理学问题是数学教育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以上不同方面的研究,数学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数学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环境,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技能

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技能
编辑ppt
在应用阶段,两者也是相互 作用的。陈述性知识为进行某 项操作提供依据,而心智技能 的形成过程又促进了知识的深 刻理解。
知识的学习所解决 的是“是什么”“ 为什么”“做什么
心智技能学习所解 决的是完成活动时 会不会以及熟练不 熟练的问题
编辑ppt
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的区别
1.动作对象的观念性。操作活动的对象是物质 的,具有客观性;心智技能的对象是客体在人脑 中的主观映像,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2.动作执行的内潜性。操作活动可以以外县的形 式通过肢体运动来实现,言语活动则可以通过声 音来察觉活动的存在;心智动作的实现则是通过 内部言语进行的。 3.动作结构的简缩性。心智动作可以合并、省略、 简化一些内部言语。
心智技能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就对心智 技能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加涅——《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基础》 心智技能的学习从简单的辨别和连锁开始。 学校的学习虽然时常包括这些简单的形式, 但主要是学习概念和规则,概念和规则使得 学生能够用体现他的环境的那些符号来做事。
问题解决(高级规则) 以概念为先决条件(规则) 以辨别为先决条件(概念) 辨别 言语联想
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几点
1.要使学生明确,在实际操作之前,首先确 定活动的目标。 2.要使学生养成依据模式所规定的动作顺序 进行系列操作,依次完成每一个步骤的习惯。 还要养成在每个动作完成以后进行及时检查 的习惯。 3.使学生明确每一步操作步骤的根据
4.要注意变式的作用提高学生们的概括 水平 5.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模式操 作的目标、步骤及其依据。这样子也可
编辑ppt
国外对数学技能的研究
在日本的数学教学
大纲中,对各年级
都有关于数学技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育心理学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1.举例说明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思想方法,并论述他们之间的关系答:数学知识是客观事物在数与形方面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数学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数学活动的一种动作方式,主要是一种心智技能.数学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一种心理特征.三者之间含义不同、概括的对象不同、数学能力是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加强下得以实现的.
2.史宁中的数学基本思想有哪些为什么要提出这些思想含义是什么
从事数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当把握数学思想,有两个理由。

首先,在现实的大学教育中,普遍开设了数学文化的课程,这是非常重要的,而数学思想是数学文化
的核心。

其次,是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

在修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把传统的“双基”扩充为“四基”,即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上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的基本思想,即抽象、推理、模型,为数学由现实到数学、数学内部发展、由数学到现实提供了思维功能,理性地把握这些功能对数学的教学是有益处的。

虽然现代数学的特征是符号化、形式化和公理化,但其本质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数学的成果。

正如阿蒂亚所说:严格数学论证的作用在于使得本来是主观的、极度依赖个人直觉的事物,变得具有客观性并能够加以传递。

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数学,为了让学生建立数学的直观,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反其道而行之:针对对象的符号化要讲物理背景,针对证明的形式化要讲直观,针对逻辑的公理化要讲归纳。

3.怎样理解“为迁移而教”这句话?
在学习策略教学中,必须“为迁移而教”,做到条件化、熟练化。

教师在教学习策略的同时,要向学生指明学习策略的使用条件,要注意不能把条件限制得过死,要考虑策
略性知识在尽可能广泛的条件中的运用;要给学生提供一般策略在学科中运用的实例,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将一般策略运用到各门学科之中去,进而达到灵活熟练地迁移。

把“为迁移而教”升华为自己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以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迁移。

具体分析所要教授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在教学中相似的原理及法则的迁移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迁移现象,如果所学习的新内容和已经学习的内容间有相同的要素,可引导学生利用这些相同要素进行学习。

布鲁纳提出,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和领会基本原理和概念,是通向适当“训练的大道”。

4.讲概念,应该怎么讲,归纳教学方式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数学概念就是事物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是人们通过实践从数学所研究的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其本质属性概括而形成的。

它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的依据,是建立数学定理、法则、公式的基础,也是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的出发点。

概念的课堂教学大致经历以下几个环节概念的引入、概念的生成、概念的剖析及辨析、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概念应用举例、概念的巩固练习。

概念引入的三种想法 1. 联系概念的现实原理引入新概念。

2. 从具体到抽象引入新概念。

3. 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概念。

二概念的剖析及辨析
概念生成之后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之前,往往要进行概念剖析,即用实例,包括正例与反例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包括对概念特性的考察可以达到明确概念、再次认识概念本质的目的,还可以从中体会概念中所呈现的转化问题的方法,这是最基本、最重要。

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数学概念不是孤立存在的概念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概念教学还应该承担着建立与相关概念的联系的任务教学时要
引导学生试着对概念进行适度的联系与发散努力找出概念间一些体现共性的东西以使学生形成功能良好的认知结构。

的方法。

四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

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的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