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的电导.PPT
合集下载
《高电压技术系列》--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I
I IR IC
IR
IC
~U
I
U
IR
R CP
IC
δ
φ U
在交流电压的作用下,流过电介质的电流 I 包含有功分量IR 和无功分量 IC ,即
I IR IC
此时的介质功率损耗:
P UI cos UIR UIC tan U 2CP tan 式中:ω——电源角频率
φ——功率因数角
δ——介质损耗角 tanδ又称为介质损耗因数
二、气体、液体和固体介质的损耗
1、气体介质损耗 当外加电场还不足以引起电离过程,气体中只存在很小的 电导损耗( tanδ〈10-8);但当气体中的电场强度达到放电起 始场强E0时,气体中将发生局部放电,这时的损耗将急剧增大。
2、液体介质损耗
中性和弱极性液体介质(如变压器油)的极化损耗很小,其
主要损耗由电导引起,因而其单位体积损耗率P0可用下式求得
在电场作用下没有能量损耗的理想电介质是不存在的,实 际电介质中总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包括由电导引起的损耗和某 些有损极化(偶极子极化、夹层极化等)引起的损耗,总称介 质损耗。
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电介质中没有周期性的极化过程, 只要外加电压还没有达到引起局部放电的数值,介质中的损耗 将仅由电导所引起,所以用体积电导率和表面电导率两个物理 量就已能充分说明问题,不必再引入介质损耗这个概念。
强, 具有正r 的温度系数。
三、偶极子极化
有些电介质的分子,如蓖麻油、松香、橡胶、胶木等,在 无外电场作用时,其正负电荷作用中心是不重合的,这些电介 质称为极性电介质。
电介质
组成极性电介质的每一个分
电极
子成为一个偶极子(两个电荷
极),在外电场作用时,由于偶
电介质理论(一)课件
击穿的特性
击穿电压是电介质的重要电气性能参数,它反映了电介质在 强电场下的耐受能力。击穿电压的大小与电场强度、电介质 厚度、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
击穿的微观机制
电极过程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中的 电子或离子在电极表面附近聚集 形成空间电荷层,形成导电通道
,导致电介质击穿。
热击穿
电介质在强电场作用下,内部热量 积累导致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电 介质的热分解温度或熔点时,电介 质失去绝缘性能。
02
电介质的理论基础
电极化现象
定义
电极化现象是指电介质在电场作 用下发生的极化状态变化,即电 介质内部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 位移,导致电介质表面出现极化
电荷的现象。
分类
电极化现象可分为电子极化、离 子极化和取向极化等类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响因素
电极化现象受到电场强度、电介 质种类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电极化的微观机制
电极化强度
电极化强度是描述电介质极化状态的物理量,表示单位体积内电 介质极化电荷的总量。
电场与电极化强度关系
电场与电极化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电极化强度与电场成正 比,与电介质种类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电极化的能量损耗
电极化的过程中会产生能量损耗,主要表现在电介质内部的摩擦和 热能散失等方面。
03
电子极化
取向极化
电子极化是由于电场作用下电子云相 对于原子核发生位移,导致电子和原 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
取向极化是由于电场作用下分子或分 子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导致正负电 荷中心相对位移。
离子极化
离子极化是由于电场作用下离子在电 介质中的位移,导致正负离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发生变化。
击穿电压是电介质的重要电气性能参数,它反映了电介质在 强电场下的耐受能力。击穿电压的大小与电场强度、电介质 厚度、温度、湿度等因素有关。
击穿的微观机制
电极过程
在强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中的 电子或离子在电极表面附近聚集 形成空间电荷层,形成导电通道
,导致电介质击穿。
热击穿
电介质在强电场作用下,内部热量 积累导致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电 介质的热分解温度或熔点时,电介 质失去绝缘性能。
02
电介质的理论基础
电极化现象
定义
电极化现象是指电介质在电场作 用下发生的极化状态变化,即电 介质内部正负电荷中心发生相对 位移,导致电介质表面出现极化
电荷的现象。
分类
电极化现象可分为电子极化、离 子极化和取向极化等类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影响因素
电极化现象受到电场强度、电介 质种类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电极化的微观机制
电极化强度
电极化强度是描述电介质极化状态的物理量,表示单位体积内电 介质极化电荷的总量。
电场与电极化强度关系
电场与电极化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电极化强度与电场成正 比,与电介质种类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电极化的能量损耗
电极化的过程中会产生能量损耗,主要表现在电介质内部的摩擦和 热能散失等方面。
03
电子极化
取向极化
电子极化是由于电场作用下电子云相 对于原子核发生位移,导致电子和原 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变化。
取向极化是由于电场作用下分子或分 子的排列方向发生变化,导致正负电 荷中心相对位移。
离子极化
离子极化是由于电场作用下离子在电 介质中的位移,导致正负离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发生变化。
电介质的电导
1.3 电介质的电导 1.定义:在电场的作用下,由带电 质点(电子、正负离子)沿电场方向 移动而造成的。 要点:带电质点主要是正负离子, 也离子式电导,与金属电导有本质 区别。 指标:用电导率γ(s/cm) 表示,γ↑→泄漏电流大 。
2019/1/12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2.电介质电导与金属电导的本质区别 (1)带电质点不同:电介质为带电离 子(固有离子,杂质离子);金属为自由 电子。 (2)数量级不同:电介质的γ小,泄 漏电流小;金属电导的电流很大。 (3)电导电流的受影响因素不同:电 介质中由离子数目决定,对所含杂质、温 度很敏感;金属中主要由外加电压决定, 杂质、温度不是主要因素。
2019/1/12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2019/1/12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4 .固体介质的表面电导 除体积电导外介质还有表面电导 --由于介质表面吸附一些水分、尘 埃或导电性的化学沉淀物形成的.水 分起着特别重要作用。 亲水性介质(玻璃、陶瓷)表面 电导大 ; 憎水性介质(石蜡、四氟乙烯、聚 苯乙烯)表面电导小。
2019/1/12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3.影响电介质电导的因素 气体电介质与游离有关。 液体和固体电解质 (1) 温度:温度↑ a.热运动加剧→迁移率↑→γ↑ b.分子或离子热离解↑→γ↑ 经验公式 γ=Ae-B/T (2)电场强度 E<E0 时,γ几乎不变, E>E0时,γ与E呈指数关系。 (3)杂质 中性介质的电导一般主要由杂质引起(离子数↑) →γ↑; 固体介质受潮(加入强极性杂质)→γ↑。
2019/1/12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2.电介质电导与金属电导的本质区别 (1)带电质点不同:电介质为带电离 子(固有离子,杂质离子);金属为自由 电子。 (2)数量级不同:电介质的γ小,泄 漏电流小;金属电导的电流很大。 (3)电导电流的受影响因素不同:电 介质中由离子数目决定,对所含杂质、温 度很敏感;金属中主要由外加电压决定, 杂质、温度不是主要因素。
2019/1/12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2019/1/12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4 .固体介质的表面电导 除体积电导外介质还有表面电导 --由于介质表面吸附一些水分、尘 埃或导电性的化学沉淀物形成的.水 分起着特别重要作用。 亲水性介质(玻璃、陶瓷)表面 电导大 ; 憎水性介质(石蜡、四氟乙烯、聚 苯乙烯)表面电导小。
2019/1/12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3.影响电介质电导的因素 气体电介质与游离有关。 液体和固体电解质 (1) 温度:温度↑ a.热运动加剧→迁移率↑→γ↑ b.分子或离子热离解↑→γ↑ 经验公式 γ=Ae-B/T (2)电场强度 E<E0 时,γ几乎不变, E>E0时,γ与E呈指数关系。 (3)杂质 中性介质的电导一般主要由杂质引起(离子数↑) →γ↑; 固体介质受潮(加入强极性杂质)→γ↑。
6电介质的极化、电导与损耗课件
(4)、夹层介质界面极化现象在绝缘预防性试验中可 用来判断绝缘受潮情况。
电介质的电导
表面电阻RS测试电路
绝缘介质中泄漏电流产生的主要原因:离子导电,而不 是电子导电。
绝缘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温度越高,参与漏导的离子 (介质本身的或杂质的)越多,则泄漏电流越大,所以绝 缘电阻具有负的温度系。
(1)解离,液体分子或杂质分子在 电场作用下解离为离子;
(2)电极逸出电子,由于高电场的 作用或由于肖特基效应(指在电场作 用下热电子发射增加)从电极逸出电 子;
(3)碰撞电离,与气体中产生电子碰撞电离的情况相 似,在液体中的电子亦因高电场作用被加速到能在碰撞液 体分子时使液体分子电离。当液体中含有气体时,因为气 体中的碰撞电离容易发生,击穿先在气体中发生,击穿电 压亦与为离子; (2)电子的碰撞电离。
3、泊尔 弗仑开尔效应
固体的能带理论指出:固体中的电子被限制在不连续的能带中。 各相邻的能带都由能量间隔互相隔开。在由共价键结合的晶体介质 中,正常情况的各价电子占据充满满带。由晶体缺陷所产生的盈余 电子则处于较高的能带中,这个能带称为导带或空带,处于这个能 带的电子可以在介质中自由活动。导带和满带之间的能量间隔称为
c :介质的介电常数
此时,单位面积极板上的电荷为:
相对介电常数定义:
在式
令:
极化强度及其物理意义
中
P:极化强度
极化强度的物理意义:单位体积中感应的偶极矩。
2、电介质极化种类 极化的基本形式:
(1)、电子位移极化 (2)、离子位移极化 (3)、偶极子转向极化 (4)、热离子极化 (5)、夹层介质界面极化 (6)、空间电荷极化
禁带。
两种导电粒子形成电子电导: 在电场作用下满带中的电子沿电场的反方向移动而填 充空穴,而填充空穴的电子又在它原来的位置上留下空穴, 即空穴将沿电场方向移动。所以这种场合,将由导带中的 传导电子和满带中的空穴一起形成电导,称为电子电导。
电介质的电导
表面电阻RS测试电路
绝缘介质中泄漏电流产生的主要原因:离子导电,而不 是电子导电。
绝缘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温度越高,参与漏导的离子 (介质本身的或杂质的)越多,则泄漏电流越大,所以绝 缘电阻具有负的温度系。
(1)解离,液体分子或杂质分子在 电场作用下解离为离子;
(2)电极逸出电子,由于高电场的 作用或由于肖特基效应(指在电场作 用下热电子发射增加)从电极逸出电 子;
(3)碰撞电离,与气体中产生电子碰撞电离的情况相 似,在液体中的电子亦因高电场作用被加速到能在碰撞液 体分子时使液体分子电离。当液体中含有气体时,因为气 体中的碰撞电离容易发生,击穿先在气体中发生,击穿电 压亦与为离子; (2)电子的碰撞电离。
3、泊尔 弗仑开尔效应
固体的能带理论指出:固体中的电子被限制在不连续的能带中。 各相邻的能带都由能量间隔互相隔开。在由共价键结合的晶体介质 中,正常情况的各价电子占据充满满带。由晶体缺陷所产生的盈余 电子则处于较高的能带中,这个能带称为导带或空带,处于这个能 带的电子可以在介质中自由活动。导带和满带之间的能量间隔称为
c :介质的介电常数
此时,单位面积极板上的电荷为:
相对介电常数定义:
在式
令:
极化强度及其物理意义
中
P:极化强度
极化强度的物理意义:单位体积中感应的偶极矩。
2、电介质极化种类 极化的基本形式:
(1)、电子位移极化 (2)、离子位移极化 (3)、偶极子转向极化 (4)、热离子极化 (5)、夹层介质界面极化 (6)、空间电荷极化
禁带。
两种导电粒子形成电子电导: 在电场作用下满带中的电子沿电场的反方向移动而填 充空穴,而填充空穴的电子又在它原来的位置上留下空穴, 即空穴将沿电场方向移动。所以这种场合,将由导带中的 传导电子和满带中的空穴一起形成电导,称为电子电导。
2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对中性和弱极性介质(如石蜡、聚苯乙烯、硅有机物等),水分子与 固体介质分子的附着力很小,水分不易在介质表面形成连续水膜,而只 能凝聚成小水滴,故表面电阻较高,电导较小,称这类介质为僧水性介 质。
极性介质(如云母、玻璃等)及离子性介质,水分子与固体介质分子 的附着力很强,在介质表面形成连续水膜,表面电导较大,且与湿度有 关。称这类介质为亲水性介质。
1-2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一、介电常数及其物理意义 真空中的介电常数0 相对介电常数r
介电常数 = 0 r
介电常数是反映电介质极化程度的物理量,介电常数 越大,极化出的电荷越多。在多层介质中,不同的介 电常数会影响电场分布。
9
二、气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密度很小,气体的极化率 很小,一切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都接近1
ia
t
ig
0
i'a t i'c
26
03、介质等值电路
其中Cg为纯电容支路 ,代表介质的几何电容及 无损极化过程,流过的电 流ig ;
Cp — Rp代表有损极化 (空间电荷极化)电流支 路,流过电流ip ;
Rlk 代表电导电流支路 ,流过的电流为ilk。
27
一、气体电介质的电导
在工程中使用得最多的是 空气,其带电质点来源主要有 两方面:
V0=Vs+Va=3.3Vs Vs=V0/3.3=55/3.3=16.7 (kV) Es=16.7 kV/cm Va=V0-Vs=55-16.7=38.3 (kV) Ea=38.3 kV/cm>30 kV/cm的空气击穿场强 故插入聚乙烯板后空气间隙击穿
19
电介质极化应用思考题
对于同轴电缆,可采用多层介质,在靠近内电极处采用 介电常数大的好处是什么?为什么?从介电常数的角度来分 析油纸绝缘在套管中是如何改善电场分布的。目前固体绝缘 的套管方兴未艾,你是如何考虑材料的选择呢?
极性介质(如云母、玻璃等)及离子性介质,水分子与固体介质分子 的附着力很强,在介质表面形成连续水膜,表面电导较大,且与湿度有 关。称这类介质为亲水性介质。
1-2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一、介电常数及其物理意义 真空中的介电常数0 相对介电常数r
介电常数 = 0 r
介电常数是反映电介质极化程度的物理量,介电常数 越大,极化出的电荷越多。在多层介质中,不同的介 电常数会影响电场分布。
9
二、气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密度很小,气体的极化率 很小,一切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都接近1
ia
t
ig
0
i'a t i'c
26
03、介质等值电路
其中Cg为纯电容支路 ,代表介质的几何电容及 无损极化过程,流过的电 流ig ;
Cp — Rp代表有损极化 (空间电荷极化)电流支 路,流过电流ip ;
Rlk 代表电导电流支路 ,流过的电流为ilk。
27
一、气体电介质的电导
在工程中使用得最多的是 空气,其带电质点来源主要有 两方面:
V0=Vs+Va=3.3Vs Vs=V0/3.3=55/3.3=16.7 (kV) Es=16.7 kV/cm Va=V0-Vs=55-16.7=38.3 (kV) Ea=38.3 kV/cm>30 kV/cm的空气击穿场强 故插入聚乙烯板后空气间隙击穿
19
电介质极化应用思考题
对于同轴电缆,可采用多层介质,在靠近内电极处采用 介电常数大的好处是什么?为什么?从介电常数的角度来分 析油纸绝缘在套管中是如何改善电场分布的。目前固体绝缘 的套管方兴未艾,你是如何考虑材料的选择呢?
2 电介质的电导
高压绝缘基本理论 2、电介质的电导 、 电导G表征电介质导电性能的主要物理量 表征电介质导电性能的主要物理量, 电导 表征电介质导电性能的主要物理量, 其倒数为电阻R=1/G。 其倒数为电阻 。
电导G、泄漏电流 、绝缘电阻R 均反应绝缘好坏, 电导 、泄漏电流Ig、绝缘电阻 均反应绝缘好坏, 实际中多用R或 实际中多用 或Ig 按载流子的不同, 按载流子的不同,电介质的电导又可分为离子电导 和电子电导两种。 和电子电导两种。 电子电导:一般很微弱, 电子电导:一般很微弱,因为介质中自由电子数 极少;如果电子电流较大,则介质已被击穿。 极少;如果电子电流较大,则介质已被击穿。 离子电导:本征离子电导: 离子电导:本征离子电导:极性电介质有较大的本 征离子电导,杂质离子电导:在中性和弱极性电介质中, 征离子电导,杂质离子电导:在中性和弱极性电介质中, 主要是杂质离子电导。 主要是杂质离子电导。
高压绝缘基本理论
(1)气体电介质电导 气体电介质电导 气体电介质在低于气 体击穿电场强度下, 体击穿电场强度下,泄 漏电流极小,故可作为 漏电流极小, 标准电容器的介质。 标准电容器的介质。
I 放电
UjUBiblioteka 当气体电介质场强达到其击穿场强时, 当气体电介质场强达到其击穿场强时,气体分子发 生碰撞游离大量电子参与导电。 生碰撞游离大量电子参与导电。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 导电状态 提高气体耐电强度的措施: 提高气体耐电强度的措施:提高气体压力 采用高真空 采用不易游离的气体FS6 等 采用不易游离的气体
高压绝缘基本理论
(3)固体电介质电导 固体电介质电导 通常是杂质离子参与导电 接近击穿时碰撞游离和阴极释放出大量电子参与导电 体积电导和表面导电: 体积电导和表面导电: 表面电导通常远大于体积电导,受环境影响很大, 表面电导通常远大于体积电导,受环境影响很大, 如受潮、脏污。所以,在测量体积电阻率时, 如受潮、脏污。所以,在测量体积电阻率时,应尽 量排除表面电导的影响,应清除表面污秽、 量排除表面电导的影响,应清除表面污秽、烘干水 并在测量电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 分、并在测量电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 电介质电导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电导大, 电介质电导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电导大,泄 漏电流大,绝缘电阻低。 漏电流大,绝缘电阻低。
电导G、泄漏电流 、绝缘电阻R 均反应绝缘好坏, 电导 、泄漏电流Ig、绝缘电阻 均反应绝缘好坏, 实际中多用R或 实际中多用 或Ig 按载流子的不同, 按载流子的不同,电介质的电导又可分为离子电导 和电子电导两种。 和电子电导两种。 电子电导:一般很微弱, 电子电导:一般很微弱,因为介质中自由电子数 极少;如果电子电流较大,则介质已被击穿。 极少;如果电子电流较大,则介质已被击穿。 离子电导:本征离子电导: 离子电导:本征离子电导:极性电介质有较大的本 征离子电导,杂质离子电导:在中性和弱极性电介质中, 征离子电导,杂质离子电导:在中性和弱极性电介质中, 主要是杂质离子电导。 主要是杂质离子电导。
高压绝缘基本理论
(1)气体电介质电导 气体电介质电导 气体电介质在低于气 体击穿电场强度下, 体击穿电场强度下,泄 漏电流极小,故可作为 漏电流极小, 标准电容器的介质。 标准电容器的介质。
I 放电
UjUBiblioteka 当气体电介质场强达到其击穿场强时, 当气体电介质场强达到其击穿场强时,气体分子发 生碰撞游离大量电子参与导电。 生碰撞游离大量电子参与导电。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 导电状态 提高气体耐电强度的措施: 提高气体耐电强度的措施:提高气体压力 采用高真空 采用不易游离的气体FS6 等 采用不易游离的气体
高压绝缘基本理论
(3)固体电介质电导 固体电介质电导 通常是杂质离子参与导电 接近击穿时碰撞游离和阴极释放出大量电子参与导电 体积电导和表面导电: 体积电导和表面导电: 表面电导通常远大于体积电导,受环境影响很大, 表面电导通常远大于体积电导,受环境影响很大, 如受潮、脏污。所以,在测量体积电阻率时, 如受潮、脏污。所以,在测量体积电阻率时,应尽 量排除表面电导的影响,应清除表面污秽、 量排除表面电导的影响,应清除表面污秽、烘干水 并在测量电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 分、并在测量电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 电介质电导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电导大, 电介质电导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电导大,泄 漏电流大,绝缘电阻低。 漏电流大,绝缘电阻低。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电场方向产生弹性位移现象和偶极子的取向现象。介电常数
用于表示极化强弱。对于平行平板电容器,极间为真空时:
Q0 0 A C0 U d
(一)电子式极化
在外电场
原子中的电子轨道将相对于原子核
发生弹性位移。正负电荷作用中心 不再重合而出现感应偶极矩
E 的作用下,介质
其值为 m ql (矢量 l 的方向为
降,但由于转向频率增大仍会使极化损耗增加、tg 增大。一旦 也变得很小。
大到偶极子完全来不及转向时, tg 值变得最小而趋于某一定值,
3.固体介质损耗
(1)无机绝缘材料:云母、陶瓷、玻璃
云母:由电导引起损耗,介质损耗小,耐高温性能好,
是理想的电机绝缘材料,但机械性能差;
电工陶瓷:既有电导损耗,又有极化损耗;20ºC和
的胶体粒子(例如绝缘油中的悬浮胶粒)或细小水珠,他 们吸附电荷后变成了带电粒子。 4、表面电导:对于固体介质,由于表面吸附水分和污秽存 在表面电导,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测量体积 电阻率时,应尽量排除表面电导的影响,应清除表面污秽、 烘干水分、并在测量电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
固体、液体介质的电导率 与温度T 的关系:
(三)偶极子极化
极性电介质:分子具有固有的电矩,即正、负电荷作用中
心永不重合,由极性分子组成的电介质称为极性电介质。
极性分子不存在外电场时,极 性分子的偶极子因热运动而杂乱 无序的排列着,如图所示,宏观 电矩等于零,因而整个介质对外
并不表现出极性。
出现外电场后,原先排列杂乱
的偶极子将沿电场方向转动,
以可用体积电导率和表面电导率说明问题,不必再引入介质损
耗这个概念了。
交流:流过电介质的电流
用于表示极化强弱。对于平行平板电容器,极间为真空时:
Q0 0 A C0 U d
(一)电子式极化
在外电场
原子中的电子轨道将相对于原子核
发生弹性位移。正负电荷作用中心 不再重合而出现感应偶极矩
E 的作用下,介质
其值为 m ql (矢量 l 的方向为
降,但由于转向频率增大仍会使极化损耗增加、tg 增大。一旦 也变得很小。
大到偶极子完全来不及转向时, tg 值变得最小而趋于某一定值,
3.固体介质损耗
(1)无机绝缘材料:云母、陶瓷、玻璃
云母:由电导引起损耗,介质损耗小,耐高温性能好,
是理想的电机绝缘材料,但机械性能差;
电工陶瓷:既有电导损耗,又有极化损耗;20ºC和
的胶体粒子(例如绝缘油中的悬浮胶粒)或细小水珠,他 们吸附电荷后变成了带电粒子。 4、表面电导:对于固体介质,由于表面吸附水分和污秽存 在表面电导,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测量体积 电阻率时,应尽量排除表面电导的影响,应清除表面污秽、 烘干水分、并在测量电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
固体、液体介质的电导率 与温度T 的关系:
(三)偶极子极化
极性电介质:分子具有固有的电矩,即正、负电荷作用中
心永不重合,由极性分子组成的电介质称为极性电介质。
极性分子不存在外电场时,极 性分子的偶极子因热运动而杂乱 无序的排列着,如图所示,宏观 电矩等于零,因而整个介质对外
并不表现出极性。
出现外电场后,原先排列杂乱
的偶极子将沿电场方向转动,
以可用体积电导率和表面电导率说明问题,不必再引入介质损
耗这个概念了。
交流:流过电介质的电流
电介质及其介电特性电导ppt课件
绝缘(常压)
导体(极高压力)
电介质理论及其应用
6
概述——共性问题
p 电子(空穴)载流子是通过热激发、光激发、电极注 入等方式产生。从能带理论来看,电介质的禁带宽度较 大,常温下热激发载流子很少,在光照或强场电极注入 的情况下才有明显的电子电导。
p 弱电场作用下,固体和液体电介质中的载流子主要是 离子,离子的来源可能是组成介质的分子离解或是杂质 的离解,前者为本征离子后者为杂质离子。
p 参与介质导电的载流子并非介质中的全部离子,而是 与主体结构联系较弱或易于迁移的部分活化离子。这些 活化离子的产生和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迁移都与质点的 热运动有关,所以也有“热离子电导”之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电介质理论及其应用
7
离子晶体的离子电导
2.离子晶体的离子电导
口 离子晶体是正负离子以离子键相结合,并有周期性。 口 离子晶体中绝大部分离子都处于晶格点阵的格点上作热
1- 电工瓷 2-高频瓷 3-超高频瓷 4-刚玉瓷
电介质理论及其应用
22
液体介质的离子电导 (1)离子的来源
非离子性介质的离子电导
➢根据液体介质中的离子来源,液体介质离子电导可分为本 征离子电导和杂质离子电导。
➢本征离子电导是介质本身的基本分子热离解而产生的离子 所形成,在强极性液体介质中(如有机酸、醇、酯类等) 才明显存在。
弗兰凯尔(Frenkel)缺陷:
p 离子晶体中如含有半径较小的离 子,由于热激发这些离子有可能从晶 格点位置跃迁到点阵间形成填隙离子, 同时在点阵上产生一个空位。这种填 隙离子和离子空位,同时成对产生的 缺陷。
电介质理论及其应用
9
离子晶体的离子电导
肖特基(Shottky)缺陷:
《导体,电介质》课件
通过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测定电介质的介电 常数。
2
电介质的性质
电介质的密度通常比导体大,并且可以在电场中存储电荷。
3
导体和电介质的相互作用
导体和电介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作用,例如电容器。
导体和电介质的应用
电动机
电容器
电动机利用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 产生动力,如电风扇、电动车等。
电容器是利用导体和电介质的相 互作用存储电荷的装置。
电子器件
导体和电介质在电子器件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灯泡、集成电路 等。
导体和电介质的示例
1 导体示例
你身边的许多物品都是导 体,如金属勺子、电线、 手机等。
2 电介质示例
你身边也有很多电介质, 如空气、玻璃、塑料等。
3 导体和电介质的区别
区别导体和电介质的最简 单的方法是看是否能传导 电流。
导体和电介质的实验方法
电导实验
通过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测定导体的电导率。
电介质实验
《导体, 电介质》PPT课 件
欢迎来学习导体和电介质,这门课程将会涵盖物理,化学,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电子等领 域的知识。
导体的介绍
金属导体
金属导体是指具有良好导电性的 金属材料,如铜和银。
非金属导体
非金属导体是指除金属以外的材 料,如石墨、某些半导体等。
导体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导体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闪电的传导、大地的导电层等。
电介质的介绍
电介质的定义
电介质是指电场中能够储存电荷的材料,如空气、玻璃等。
电介质的应用
电介质在电力,电子器件,地球物理探测等领域有广泛使用。
导体和电介质的区别
导体和电介质最大的区别是导电性,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介质通常没有。
2
电介质的性质
电介质的密度通常比导体大,并且可以在电场中存储电荷。
3
导体和电介质的相互作用
导体和电介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作用,例如电容器。
导体和电介质的应用
电动机
电容器
电动机利用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 产生动力,如电风扇、电动车等。
电容器是利用导体和电介质的相 互作用存储电荷的装置。
电子器件
导体和电介质在电子器件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灯泡、集成电路 等。
导体和电介质的示例
1 导体示例
你身边的许多物品都是导 体,如金属勺子、电线、 手机等。
2 电介质示例
你身边也有很多电介质, 如空气、玻璃、塑料等。
3 导体和电介质的区别
区别导体和电介质的最简 单的方法是看是否能传导 电流。
导体和电介质的实验方法
电导实验
通过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测定导体的电导率。
电介质实验
《导体, 电介质》PPT课 件
欢迎来学习导体和电介质,这门课程将会涵盖物理,化学,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电子等领 域的知识。
导体的介绍
金属导体
金属导体是指具有良好导电性的 金属材料,如铜和银。
非金属导体
非金属导体是指除金属以外的材 料,如石墨、某些半导体等。
导体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导体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闪电的传导、大地的导电层等。
电介质的介绍
电介质的定义
电介质是指电场中能够储存电荷的材料,如空气、玻璃等。
电介质的应用
电介质在电力,电子器件,地球物理探测等领域有广泛使用。
导体和电介质的区别
导体和电介质最大的区别是导电性,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介质通常没有。
电介质的电导
1 ) . 肖特基正离子空位对电 导的贡献: U S1 nS1 N exp ( ) KT U S1 U 0 B1 Nq 2 2 1 nS1 q exp ( ) A1 exp ( ) 6 KT KT T U S1 — 产生一个肖特基正离子 空位所需的能量; U 0 — 正离子沿电场方向迁移 所需克服的位垒;
杂质离子与价带电子的复合不参与导电物理性质半导体sige电介质nacl等光吸收限m15025禁带宽度ev08电子空穴电导自由载流子浓度m3t300kt300kt500k2810181018sv104108本征电导率m14510504510451027有效质量比m杂质离子电导光频介电常数n1625电离能ev103杂质浓度m3101810241026电离杂质浓度m31018102410910非本征电导率m1161010351022半导体与电介质物理性能对比半导体与电介质物理性能对比二电导率与迁移率的概念的介质
B ln T 如液体介质存在本征和 杂质离子,则: B B A1 exp ( 1 ) A2 exp ( 2 ) T T ln ln 1 ln 2 ln ln A B1 B2 ln A1 ln A2 T T
本征
杂质
1
T
三、液体介质的电泳电导 1.载流子——胶粒 来源:1)加树脂(提高黏度、稳定性)——悬浮离子; 2)过量的水——细小水珠。 特点:1)胶粒为分子的聚集体,大小在10-6~10-10m; 2)胶粒为分散体系,作布朗热运动; 3)胶粒为带电体,带电规律:
胶粒的介电常数比液体大,带正电 胶粒的介电常数比液体小,带负电
D1 1 , 0 E1 D2 2 0 E2
1
2
1 2 E1 E 2
电介质电导和损耗
波在电缆中传播时波形将发生严重畸变,影响测量精确度 4、但介质损耗引起的介质发热有时也可以利用
思考题: (1)介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某些电容量较大的设备如电容器、长电缆、 大容量电机等,经高压实验后,其接地放电时 间要求时间长达5 -10 min,为什么
放电时间常数:
RC
Ig:真空和无损极化引起的电流密度 Ilk :漏导引起的电流密度 Ip:有损极化引起的电流密度
固体介质中的电流与时间的关系
ic — 充电电流 ia — 吸收电流(数分钟以上)
ig — 泄漏电流
聚乙烯的电流-时间特性
由体积电阻率划分各种介质的结果
导电状态
电阻缘体
10-6~10-2 10-2~109 109~1022
金属
无机、有 无机、油、
机物
有机
单位体积介质中的损耗功率:
P EJ r EJctg E2tg
表征参数: tg
2、损耗与温度、频率有复杂的关系
电介质损耗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与试验电压的关系
当所加试验电压足以使绝缘中的气泡游离或足以使绝缘产生电 晕或局部放电等情况时介损值将随试验电压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电压如何选择?
讨论电介质损耗的意义
思考题:电介质电导与金属电导的区别是什么?
电介质损耗
Ig:真空和无损极化引起的电流密度 Ilk :漏导引起的电流密度 Ip:有损极化引起的电流密度
电介质损耗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反映单位体积中的损耗,与绝缘体的体积大小无关
含有均匀介质的平板电容器总损耗功率:
P pV E2tgV U 2ctg
讨论介质电导的意义
1、在绝缘预防性试验中,判断绝缘是否受潮或有其它劣化现 象。
思考题: (1)介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某些电容量较大的设备如电容器、长电缆、 大容量电机等,经高压实验后,其接地放电时 间要求时间长达5 -10 min,为什么
放电时间常数:
RC
Ig:真空和无损极化引起的电流密度 Ilk :漏导引起的电流密度 Ip:有损极化引起的电流密度
固体介质中的电流与时间的关系
ic — 充电电流 ia — 吸收电流(数分钟以上)
ig — 泄漏电流
聚乙烯的电流-时间特性
由体积电阻率划分各种介质的结果
导电状态
电阻缘体
10-6~10-2 10-2~109 109~1022
金属
无机、有 无机、油、
机物
有机
单位体积介质中的损耗功率:
P EJ r EJctg E2tg
表征参数: tg
2、损耗与温度、频率有复杂的关系
电介质损耗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与试验电压的关系
当所加试验电压足以使绝缘中的气泡游离或足以使绝缘产生电 晕或局部放电等情况时介损值将随试验电压的升高而迅速增大。 电压如何选择?
讨论电介质损耗的意义
思考题:电介质电导与金属电导的区别是什么?
电介质损耗
Ig:真空和无损极化引起的电流密度 Ilk :漏导引起的电流密度 Ip:有损极化引起的电流密度
电介质损耗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1、反映单位体积中的损耗,与绝缘体的体积大小无关
含有均匀介质的平板电容器总损耗功率:
P pV E2tgV U 2ctg
讨论介质电导的意义
1、在绝缘预防性试验中,判断绝缘是否受潮或有其它劣化现 象。
2. 第一章 电介质极化、电导、损耗
8
§1.2 电介质的电导
二、影响电介质电导的因素
9
1.电场的影响
2.温度的影响
电场↑
温度↑
杂质↑
电导↑
3.杂质的影响
§1.2 电介质的电导
三、电介质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吸收现象
10
一固体电介质加上直流电压 U,可以观察到流过
电介质电流i 从大到小随时间衰减,最终稳定于
某一数值,此现象就称为吸收现象。
也表征了介质损耗的特性。
2.在交流电压下
tgδ表征介质损耗的大小。
17
§1.3 电介质的损耗
三、影晌tgδ的因素 1.频率
18
2.温度
3.电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 电介质的损耗
四、介质损耗在工程应用上的意义 1.选材;
19
2. tgδ值的测量是电气设备绝缘试验中的一个基本 项目; 3.合理使用设备。
1
第一章 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
2
电介质在电压 (电场 )作用下,会发生极化、电导、 损耗和击穿等现象, 这是电介质的基本电气特性。 认识影响这些电气性能的各种因素以及各现象在 工程中的意义。能帮助我们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绝缘 材料,同时为后面的绝缘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1.1 电介质的极化
一、电介质的极化(基本概念)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由于束缚电荷的位 移或偶极分子的转向,在介质两端面上出 现等量异号电荷,对外显示电性的现象,
2.采用组合绝缘时选择介电系数合理搭配的绝 缘材料; 3.通过测ε值来判断绝缘材料的受潮情况及含 气泡的多少
§1.2 电介质的电导
一、电介质电导的基本概念 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有一定电流流过的现象, 称为电介质的电导。 这是因为在电介质内部还是存在数量很少的带 电粒子。 表征不同电介质电导过程强弱程度的物理量是 电导率γ(或电阻率ρ)。 电介质的电阻率一般达109~1022Ω•cm,而导体 的电阻率在10-2Ω•cm 以下,可见两者差别之大。
第4讲-电介质的电导
固体电介质电导
本征离子电导 杂质离子电导 关联:①杂质
②温度 ③电场强度
固体电介质电导
体积电导:取决于电介质本身的组成、结构、含杂质 情况及介质所处的工作条件。
表面电导:由于介质表面吸附的一些水分、尘埃或导 电性的化学沉淀物形成,其中水分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表面电导Gs 表面电导电流Is 表面电导率γs 固体电介质的表面电导率不能作为物质的物理特性看待。
2、在直流电压下进行分压的绝缘选材时,各层绝缘 的分压与电阻成正比,与电导成反比,要选择合适的电导 率,实现各层的合理分压。
3、设计绝缘结构时考虑环境条件,特别是湿度对固 体电介质表面电阻的影响,注意亲水性材料的表面防水处 理。
电导的测量
I IV Is
分类
按照存在形态: 固体电介质
液体电介质
气体电介质
真空绝缘
电介质的电导
电导
定义:表示某一种物体传输电流能力的强弱程度。 用G表示,G=1/R 单位:S 1S=1/Ω 某种物质所制成的原件(常温下20°C)的电阻与横 截面积的乘积与长度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电阻率。 电导率 γ=1/ρ 单位:S/m
液体电介质电导
1、植物油 蓖麻子油 2、矿物油 石油 3、合成油 十二烷基苯,硅油等
液体电介质电导
纯净的液体电介质,电导率一般很小,仅为10-13S/m; 工程生产的工业液体电介质,由于杂质的影响,电导 率一般比较大,可达到10-9S/m。
①本征离子电导 组成液体本身的基本分子电离而产生的离子。 ②杂质离子电导 外来杂质分子(水、酸、碱等)电离而产生的离子, 杂质离子电导是液体电介质电导的主要组成部分。
固体电介质电导
表面电导率的影响: 3、电介质的表面清洁度 表面沾污特别是含有电解质的沾污,将会引起介质表 面导电水膜的电阻率下降,从而使表面电导率升高。
第三章电介质电导和击穿详解
第III部分
第七页,共55页。
返回
2.气体为何能导电?如何对其导电过程进行理论分 析?(掌握)
(1)气体导电机理 (2)气体电导过程的理论分析
第八页,共55页。
返回
(1)气体导电机理
气体能导电是因为气体中存在一定浓度的带电正 负离子(载流子),载流子存在则是因为气体中随 时随地进行着下述两个过程:
第二十七页,共55页。
n0
返回
③ 击穿电压的确定---------巴申定律
BP
APe E
ed 1 1
Vm
BPd
ln
APd
/ln
1
1
第二十八页,共55页。
返回
(4)结果分析
① 理论和实验结果相当 吻合
② 随Pd的变化存在极小
Vm
BPd
ln
APd
/ln
1
1
值
③ 在压力较小时提高 真空度或在压力较大 时提高气体压力均可 提高击穿电压
第三十五页,共55页。
返回
3.什么是电子电导?有何特点?(掌握)
通过电子的运动而产生的电导称为电子电导,电介质可 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形成电子电导
(1)本征激发:
从价带跃迁到导带,随温度呈指数增长关系,一般 电介质在常温下其电导率可忽略
(2)隧道效应:
当电场较强时,电子则可能通过隧道效应穿过 势垒后到达导带或阳极而形成电子电导。包括 的隧道效应有:阴极→导带 价带→阳极。强 电场作用下比较明显。
当电场较大时
x1
N n
1
n 1 cE 1
x x 2 1 2x
J E qn d
所以电流密度达到饱和不随电场的变化而变化
第十六页,共55页。
第七页,共55页。
返回
2.气体为何能导电?如何对其导电过程进行理论分 析?(掌握)
(1)气体导电机理 (2)气体电导过程的理论分析
第八页,共55页。
返回
(1)气体导电机理
气体能导电是因为气体中存在一定浓度的带电正 负离子(载流子),载流子存在则是因为气体中随 时随地进行着下述两个过程:
第二十七页,共55页。
n0
返回
③ 击穿电压的确定---------巴申定律
BP
APe E
ed 1 1
Vm
BPd
ln
APd
/ln
1
1
第二十八页,共55页。
返回
(4)结果分析
① 理论和实验结果相当 吻合
② 随Pd的变化存在极小
Vm
BPd
ln
APd
/ln
1
1
值
③ 在压力较小时提高 真空度或在压力较大 时提高气体压力均可 提高击穿电压
第三十五页,共55页。
返回
3.什么是电子电导?有何特点?(掌握)
通过电子的运动而产生的电导称为电子电导,电介质可 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形成电子电导
(1)本征激发:
从价带跃迁到导带,随温度呈指数增长关系,一般 电介质在常温下其电导率可忽略
(2)隧道效应:
当电场较强时,电子则可能通过隧道效应穿过 势垒后到达导带或阳极而形成电子电导。包括 的隧道效应有:阴极→导带 价带→阳极。强 电场作用下比较明显。
当电场较大时
x1
N n
1
n 1 cE 1
x x 2 1 2x
J E qn d
所以电流密度达到饱和不随电场的变化而变化
第十六页,共55页。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课件
详细描述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可以分为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和取向式极化三种。电子式极化是由于电介质中的电子受到 电场作用而产生的位移;离子式极化是由于电介质中的离子受到电场作用而产生的位移;取向式极化是由于电介 质中的分子或分子的取向受到电场作用而产生的改变。
0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表现
压电材料的研究涉及晶体、陶瓷、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研究者通过优化材料成分、结 构及制备工艺,提高压电材料的性能,如压电常数、机电耦合系数等,以拓展其应用范
围。
新型电介质材料的研究
总结词
新型电介质材料在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电介质材料不断涌现 ,如铁电材料、弛豫铁电体、多铁性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储能、传感、信息处理等方面 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
VS
详细描述
压电材料中的电介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 会发生形变导致分子间的电荷重新分布, 产生电压。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利用 压电效应可以制作传感器和换能器等器件 ,广泛应用于声学、电子学和物理学等领 域。
05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研究进展
高介电常数材料的研究
总结词
高介电常数材料在静电场中表现出优异的电 学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包括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和取向极化等,这些机制在不同频率和 强度的电场中表现不同。
电介质的极化状态会影响其在静电场中的行为,如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这些性质 在电子设备和电磁波传播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电介质极化对电场的影响
01
电介质的极化状态会改变静电场的分布,因为电介质的存在会 导致电场畸变。
02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行为可以用Maxwell方程组描述,通过求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可以分为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和取向式极化三种。电子式极化是由于电介质中的电子受到 电场作用而产生的位移;离子式极化是由于电介质中的离子受到电场作用而产生的位移;取向式极化是由于电介 质中的分子或分子的取向受到电场作用而产生的改变。
0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表现
压电材料的研究涉及晶体、陶瓷、复合材料等多个领域,研究者通过优化材料成分、结 构及制备工艺,提高压电材料的性能,如压电常数、机电耦合系数等,以拓展其应用范
围。
新型电介质材料的研究
总结词
新型电介质材料在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电介质材料不断涌现 ,如铁电材料、弛豫铁电体、多铁性材料等 。这些材料在储能、传感、信息处理等方面 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
VS
详细描述
压电材料中的电介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 会发生形变导致分子间的电荷重新分布, 产生电压。这种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利用 压电效应可以制作传感器和换能器等器件 ,广泛应用于声学、电子学和物理学等领 域。
05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研究进展
高介电常数材料的研究
总结词
高介电常数材料在静电场中表现出优异的电 学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电介质的极化机制包括电子极化、离子极化和取向极化等,这些机制在不同频率和 强度的电场中表现不同。
电介质的极化状态会影响其在静电场中的行为,如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等,这些性质 在电子设备和电磁波传播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电介质极化对电场的影响
01
电介质的极化状态会改变静电场的分布,因为电介质的存在会 导致电场畸变。
02
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行为可以用Maxwell方程组描述,通过求
第二十讲固体电介质的电导
s
2 KT
q 2 2 0e s
KT
/ KT A1e
( a s 2 ) KT
N 为单位体积中的正、负离子对数, ns 为单位体积中的热缺陷载流子数, s 为热缺陷
A1 Nq 2 2 0 / KT
所需活化能, a 为热缺陷载流子在晶格中扩散所需活化能。
对上式两边求对数:
d
KT
A2 nd q 2 2 0 / KT
其中 nd 为杂质载流子浓度,ud 为杂质载流子扩散活化能。
对上式两边取对数:
ln ln A2 d / KT
由实验测得 ln ~ 1 关系,其斜率为扩散活化能 ud;从直线截距求
T
得常数 A2。
一般情况下,物体总的离子电导率由本征电导和杂质电导共同提供:
s us 2 KT
弗兰克尔缺陷的浓度: 由于填隙和空格点出现引起的熵变为:
nv ni S K ln CN CNi K (ln
Ni N! ln ) ( N nv )!nv ! ( Ni nv )!nv !
K (ln
Ni N! ln ) ( N n f )!n f ! ( Ni n f )!n f !
对于杂质含量不高的化学计量比化合物,杂质元素可以看成是取代了基 质元素而占据着晶格中的相应位置。 当杂质元素和基质元素电价相等时,形成等价代换。 例如:
xKCl (1 x) NaCl ( N a1x K x )Cl
当杂质离子与基质离子电价不相等时,可能会在晶格中产生空格点 和填隙离子。 例如:
i
离子电导是一个热激活过程,载流子数和迁移率都是活化能的指数函数, 而各种载流子和各种活化能相差很大,在一定的温度下,往往只有一种载 流子起着主导作用,而其他类型的载流子对电导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p(
U0 KT
)
E
离子的迁移率为:
v q2 exp( U 0 )
E 6KT
KT
n0 q
n0q 22 6KT
exp(
U0 KT
)
故离子电导电流密度和电导率分别为:
电导率关系式可简化为: a exp( B)
T
T
温度变化的指数项远比a 项变化显著 T
Aexp( B)
T
ln ln A B
vm
E
为
载流子的迁移率
m2 s V
j E
nq
Vm
S
如有m种载流子,
m
j ni qii E
i0
结论:
1. 对电介质来说,导电载流子可以是离子和电子,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为离子导电,这与导体 和半导体的电子导电机理有所不同;
2. 研究电介质的导电性质,应了解载流子的性质和 其迁移机理,揭示宏观介电参数与微观导电机构 间的规律性。
1. 载流子的种类: • 离子——从能带理论可知,主要为弱联系离子、本征
离子;
• 带电胶粒——如水离解; • 电子——对窄禁带电介质。 2. 载流子的形成: • 离子电导:由(晶格)结点上的离子产生的本征离子
电导;由杂质离子产生的杂质离子电导。
• 电泳电导:带电胶粒形成的基团(游子)产生的电导。 • 电子电导:一般是由光辐照产生的电子形成电子电导。
a. 电子导电
导带
b. 空穴导电
b
c. 受激激子:杂质离
a
子与价带电子的复
c
合(不参与导电) 价带
半导体与电介质物理性能对比
电子 空穴 本征 电导
杂质 离子 的非 本征 电导
物理性质
半导体(Si、Ge)
光吸收限m
1.5
禁带宽度(eV)
0.8
自由载流子浓度(m-3)
T=300K
2.81018
电介质(NaCl等)
纯液体介质具有很低的电导率=10-13~10-15(•cm)-1, 含有杂质的液体介质的电导率=10-9~10-13(•cm)-1。
一、液体介质的载流子
离子
本征离子 杂质离子
胶粒——水(或悬浮状水珠)
离子的来源: 热离解产生
直接离解:如H2O——2H++O2-
间接离解:先发生氧化组成新 的物质,再离解。
在无外电场时,N N ,即n N
平衡时的离子浓度为:n n n N n2
单位时间内从一个电极 到达另一个电极的离子 数为: N M N (N n2)S d j q(Nd n2d)
1. 弱电场时,j n2,N n2 n N
qd
j nq E N q E E
e
N(
)
这是一个与电场无关的常数,因此在弱电场下,气体介质
的电流 电压满足欧姆定理。
2. 电场较强时,j n2, qd
j q(Nd n2d) qNd 常数 jS
通常所说的电导率均是指饱和区的电导率。
E1 ?
设:
d,而V V
E1
E1
d
、对给定的材料为定值,也可通过实验测得。
E1随d的增加而增加。
§3-2 气体介质的载流子和电 导
一、载流子的产生 •体积电离——体内气体分子相互碰撞而发生的电离,又 称为本征电离; •表面电离——金属电极表面电子逸出而使气体发生的电 离,又称为非本征电离。
气体介质只有在气体分子电离的情况下,才会产 生电流。气体分子的相互碰撞,光、热、辐射等都可 能引起气体电离。
说明在电流很小时,载流子的浓度与无 电场的载流子浓度相同。
例:空气的N 3 ~ ( 5 1/ cm3 s), 1.6 10(6 cm3 / s),可得 载流子浓度n 158(0 1/ cm3),相对于N0 6.62 101(9 1/ cm3)是 很小的。
如正、负离子的迁移率分别为
、
,则:
第三章 电介质的电导
本章讲解实际介质在电场作用下, 介质中的有限电导过程及微观机理。
§3-1 电导的概念E 0, j 0,无宏观离子流动;
一、载流子
E 很小时,j E,或 I V R
电介质中——离子电导为主。 即满足欧姆定理
为电导率,
R d d S S
离子微小位移——产生极化
离子从一个电极位移至另一 个电极——形成电导
3. 高电场区
如电场很高,例如E>106V/cm,离子在电场中获 得很高的能量而产生新的碰撞和电离,使N随E 的增大指数增加,导致电流的指数增大。
§3-3 液体介质的载流子和电 导
常见的液体电介质: •矿物油——变压器油、电容器油; •植物油——蓖麻油、桐油; •有机溶剂——苯、甲苯、四氯化碳; •新型液体介质——十二烷基苯、硅油、酯类油。
二、气体介质的电流-电压关系(伏-安特性曲线)
j(A/ m2)
设:
N — 单位体积、单位时间电离的离子数;
M — 单位时间电离的离子总数 N V;
N — 单位体积、单位时间复合的离子对数; I
II
III
n — 正离子的浓度;
n — 负离子的浓度。
jS
E1
E2 E(V / m)
N n n — 复合系数,对空气 1.6 101(2 m3 / s)
二、液体介质的离子电导
1、液体介质的结构特征:接近固体、有流动性、短程有序 2、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由热离子势垒模型,可将液体看成类固体,则:
n n0q exp( U 0 ) E
6KT
KT
离子宏观平均漂移速度为:
v n q2 exp( U 0 ) E
n0
6KT
KT
j
n0 qE
n0q 22 6KT
ln
T
如液体介质存在本征和杂质离子,则:
本征
A1
exp(
B1 ) T
A2
exp(
B2 T
)
ln ln 1 ln 2
ln
A1
B1 T
ln
A2
B2离杂质浓度(m-3) 非本征电导率(·m)-1
1018~1024 <1.6 105
<2 10-9 <10-35
<105 <2 10-22
二、电导率与迁移率的概念
设:
载流子的迁移速度为vm; n为单位体积中的载流子数;
q为载流子的电荷量;
取I 截n面qvm积 为SS,或长度j 为nvqmv的m 介质。则:
<0.25
>5
T=300K T=500K
10-18
1
自由载流子迁移率 (m2/sV)
本征电导率(·m)-1 有效质量比m*/m0 光频介电常数=n2 电离能(eV) 杂质浓度(m-3)
10-4~1
4.5 10-5~0.45 0.1 16
5 10-3 1018~1024
<10-8
< 10-45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