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尝试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尝试(衢州市菁才中学浙江衢州 324000)
【中图分类号】h09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创设主动、互动、生动的语文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眼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实践性,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变“要我读、要我写”为“我要读、我要写”。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乐学”的态度,掌握“会学”的技巧,形成“自学”的能力。
如何让学生走出被动学习的困境,能自主尝试学习语文呢?笔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让学生自主尝试的摸索。
一、编写导学案,明确自主尝试的方向
“导学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载体,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运用“导学案”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由教会学生知识变为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尝试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在以往教学中,老师布置预习后,学生往往无所适从,读一遍课文,读第二遍便已没有了兴趣,学生学得被动,读得乏味,整个预习似乎“不留痕迹”。教师课前编写导学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
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给学生的预习提供一个重要载体,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文本进行预习。通过导学案,学生预习有了明确目标,能把握住学习的重点。导学案为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主旨提供了可能,为学生的自主尝试提供了前提保障。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创设自主尝试的条件
1.改变传统的座位方式
将全班学生根据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有一个小组长,有小组自己的名称(如“王者世界”“t·o·p”“kingback”“小树苗”“星辰”“max.1”等)。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就以小组为单位,以组长为中心就坐,围成卡包式。这样的座位给同一小组的同学相互间进行讨论交流提供了便利,给学生自主尝试提供了便利。
2.提倡小组选课上课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自主尝试的积极性,我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征求学生意见,定下精讲的篇目。经过全体学生自主选择确定的文章,大都在教材规定的讲读篇目之内,然后我再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补充调整。提倡学习小组选课上课,开展课堂大比武。学生上课前自主研习文本,自主尝试编写学案,将学案征求教师意见,多次反复修改,试讲后上台教学。教师制定评课标准,每组推出一个评委评分,最后评出最佳小组,多角度来评,有“最具创意奖”“课堂生动奖”“最具深度奖”等等。小组成员在一起为了解决共同的问题各抒己见,产生观念上的碰撞,
思维上的交锋,在自主尝试、互相合作中完成对文本的深度挖掘。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尝试创造条件。
如演课本剧。在教学《雷雨》时,我让学生共同参与,表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代版的话剧《雷雨》。每个学生都想演好自己的角色,特别认真地研究剧本,包括每一字的发音,每一个动作的演示,每一个面部表情的表露等等。没有角色任务的同学,另外安排了场记、摄像、录音、造型师等工作,让每个同学都感觉到自己在这个话剧表演中是不可替代的,每个人都一丝不苟的在剧内剧外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学生的自主尝试表演中完成了文本的解读任务,学生对这种课堂的记忆尤为深刻。
如上影评课。在教学《巴黎圣母院》时,先让学生观看20分钟的电影《巴黎圣母院》,看后请同学自主交流对影片的看法:哪些地方演员演的很契合原著,哪些地方跟你想象的情节非常的吻合,哪几个场景营造的氛围恰到好处,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提高。通过对电影的观看和点评,学生对文本主旨的认识就更为的深刻,对情节的把握更加的到位,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更加的独到。
4.教师要扮演好“导”的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扮演好“导”的角色,发挥导的作用,让
在学生自主尝试中有成功的体验。教师根据教学情况,选择好“导”的内容,真正开放课堂,巧妙的诱导学生去质疑解难,去交流讨论,去拓展创新。教师适时点拨,合理评价,情感推动,使学生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主动思考、互相合作、深入探究等自主尝试的途径,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深层次的解读文本。
设置精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对所学文本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解读,这是教师“导”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教学《项链》一文,我从突破口处设问,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马蒂尔德的项链究竟失落在何处?对此学生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从教育部礼堂出来下台阶是有失落的可能,在塞纳河畔行走时也有失落的可能,马车里失落的可能性最大。在讨论中,意见逐渐得到统一:马蒂尔德陶醉在胜利的喜悦中,又怕暴露出穷酸相的本来面目,但无法改变其经济拮据的现状,因此离开教育部的时候是逃出来的,叫的马车不会是豪华型的,只是拉晚儿的破车,从而让学生认识马蒂尔德爱慕虚荣的性格特征。通过由项链失落在何处这一设问引导,学生在自主尝试中轻松地把握住文本的重点。
如教学《一个人的遭遇》一文,我从疑难处设问,提出这样的问题:“文中多次提到索科洛夫的眼泪,每次眼泪意味着什么,多次流泪有共同的原因吗?”这一问题有利于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学生自己将每次描写泪水的语句进行比较阅读。许多学生分别从相同与相异的角度分析每次泪水的性质和前提,最后能从流泪的各异
的表层原因认识到战争的灾难给索科洛夫带来内心巨痛的这一共
同的深层原因。
三、增加写作环节,巩固自主尝试的意识
增加写作环节,贯彻“课本作文”的理念,加强学生自主尝试意识,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整合再思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对塘上的月色,体现了语言美,写出了场面美。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仿照写一段话,或者找出其中优美的句子仿写。学生就会自主尝试分析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达到了什么效果,最后能借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等手法进行仿写。
如教学《报任安书》时,让学生写“苦难的价值”“真正的勇者”;如教学《鸿门宴》时,让学生写“我眼中的项羽/刘邦/张良/项伯”;如教学《陈情表》时,让学生写“说孝”;教学《雷雨》时,让学生写“我眼中的蘩漪/周朴园/周萍/侍萍”;教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让学生写“古代女子的爱情悲剧”等等。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尝试学习时间,去思考、交流、讨论、合作,给学生思维的自由、发挥的自由、选择学习方式的自由,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心理优势,产生“我愿意尝试”、“我会学好”的内在学习动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愿意去自主尝试。学生在自主尝试的课堂中,发展自我、丰富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