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

合集下载

诗词五首笔记

诗词五首笔记

诗词五首笔记
1、《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抒情:春晓时分,清晨的景色清新宁静,处处都有啼鸟的歌声,但夜晚却有风雨的声音,花落时知道多少悲伤。

2、《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抒情:清明时节,雨水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着远处的杏花村。

3、《江南春》
作者:李商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抒情:千里莺啼,绿草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摇曳,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抒情:日照香炉,紫烟袅袅,遥望庐山瀑布,挂在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5、《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抒情: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寂寞悠悠,深深的孤独感。

八上诗词五首

八上诗词五首

八上诗词五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品的《八年级上册语文》中,涵盖了许多经典的诗词作品。

今天,我们选取其中五首诗词,一起来欣赏和分析它们的内涵与意境。

第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送别是诗词中常见的题材之一,它渲染了离别的伤感与愁情。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古原、草地为背景,描绘了离愁别绪。

这首诗词表现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又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尽哀婉。

通过草原的景色以及描写,使人们沉浸在诗词营造的离别气氛中,感受到作者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登鹳雀楼》——王之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诗词中的经典作品,被誉为“绝艳之作”。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登高远望的壮美场景与豪情。

通过描写楼宇的高耸与鹄鹜之飞,表达了作者的胸怀壮志与追求卓越的心境。

这首诗词既有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志向与追求的表达,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第三首:《枫桥夜泊》——张维屏《枫桥夜泊》以枫桥、夜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中的夜色和枫桥营造出安静、幽美的环境,使人仿佛置身于静谧而宁静的夜晚。

通过对人物心情的描写和细腻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与自然的感触。

这首诗词温婉而静谧,给人以平和、舒适的感受。

第四首:《登高》——杜甫杜甫的《登高》是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自然山川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通过对壮丽山川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追求和对人生的认识。

诗词中的景色和意境给人以宽广和豁达的感受,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从而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第五首:《春晓》——孟浩然这首诗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春晓》以春天的早晨为背景,表现了春天的阳光灿烂、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象。

诗词中的描绘与细腻的语言使人们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早晨,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色。

这首诗词温暖而富有希望,给人以愉悦积极的感受。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五首代表性诗词。

它们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情感的描绘,引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的感悟。

部编版八上语文26课《诗词五首》赏析

部编版八上语文26课《诗词五首》赏析

部编版八上语文26课《诗词五首》赏析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体裁】五言古体诗【主旨】《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抒情写志,写自己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 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了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译文】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感受不到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情闲适,志存高远,自然就感到居所偏僻安静。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闲适淡泊间,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山间的云气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超脱世俗追求的高洁人格。

诗歌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

这里表现的其实是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诗人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因为“心远地自偏”,这里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诗人精神上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以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俗,热爱自然的情趣;“见”字则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悠然”更是写岀了诗人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2024版第26课《诗词五首

2024版第26课《诗词五首

杜甫
白居易
诗歌语言平易近人,内容通俗易懂, 反映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现实。代表作 有《琵琶行》、《长恨歌》等。
被誉为“诗圣”,其诗歌沉郁、深刻, 关注现实和民生疾苦。代表作有《春 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本课所选五首诗词简介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以豪放的笔触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酒神的赞美。诗中运用大量 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个性和创造力的追求。
象征手法
运用象征手法,将行路难比作人生的艰 难险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和感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现实主义描绘
现实主义描绘
通过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作 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艺术特色
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自然,刻画生动逼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如何践行这些价值观
01
仁爱之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会关心他人,尊重生命,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尽自己
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02
中庸之道
在处理人际关系和面对各种挑战时,我会保持平和的心态,寻求平衡和
谐的方式,避免走极端或偏激。
03
礼制观念
在社会生活中,我会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
《春望》
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描绘春天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民生疾苦 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诗中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琵琶行》
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通过描述一位琵琶女的悲惨遭遇,反映了中唐时期社会的黑暗和 人民的苦难。诗中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刻画,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 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原文

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原文

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原文1.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你看啊,这不就是一幅美丽的傍晚乡村图嘛!就好像你站在那东皋之上,看着周围的一切,心里是不是也会有很多感慨呀?2.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哎呀,这黄鹤楼承载着多少故事啊!就如同一个老朋友,一直在这里,见证着时光的流转,难道不让你心生好奇吗?3.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想想看,一个人骑着单车在那茫茫大漠中前行,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与豪迈呀!这不正像我们在人生路上的某些时刻吗?4.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哇塞,离开家乡,来到那陌生的楚国之地,一路上的风景变化多神奇呀!就好像我们每一次的旅行,充满了未知和惊喜,不是吗?5.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你瞧那钱塘湖边,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的,多热闹啊!是不是让你也迫不及待想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啦?6.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那喧闹的人间,却能找到一处宁静的地方,就像在闹市中找到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这是多么难得呀!难道你不想拥有这样的生活吗?7.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时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哎呀呀,国家遭难,连花都好像在哭泣,鸟都在惊心呢!这种情景多让人痛心啊,你能体会到吗?8.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八年级语文26课诗词五首

八年级语文26课诗词五首

八年级语文26课诗词五首
这五首诗词分别是:
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远眺黄河,从而引发的感慨。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2.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去广陵的情景。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黄鹤楼的景色和氛围,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3. 杜牧的《江南春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4.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夜晚,躺在床上听到风雨声,从而引发的感慨。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风雨的猛烈,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有力,表现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5.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登上飞来峰,远眺山川景色,从而引发的感慨。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飞来峰的雄伟和壮观,后两句则表现了作者的抱负和志向。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五首课堂笔记

诗词五首课堂笔记

诗词五首课堂笔记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
原文及翻译
1.《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原文译文:
白天的阳光照在山的尽头,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尽千里河山的美景,就要再往上一层楼。

2.《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原文译文:
床前明亮的月光,让人误以为是地上的霜雪。

抬头仰望着明亮的月光,低头又想起了故乡。

3.《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原文译文:
海上出现明亮的月光,天涯的人都能在此时欣赏到。

情侣在远方抱怨熬夜难眠,整个夜晚都在思念对方。

4.《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原文译文:
恰到好处的春雨,正好在春天降临的时候。

随着风悄悄降临夜晚,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5.《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原文译文:
原野上的草,一年一度的枯萎和生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来又重新生长。

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

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

语言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用词精准。
03
诗词艺术手法
诗词的修辞手法
比喻
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 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 情感或描述事物。例如,“不 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 刀。”
拟人
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或 情感,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夸张
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尺寸、 数量、程度等,强调表达的情 感或效果。例如,“飞流直下 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词的情感表达
1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通过描绘黄鹤楼的景象,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 深厚友情和离别的伤感。
《渡荆门送别》
李白在渡过荆门时,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 来的憧憬。
3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通过听笛声,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 情。
诗词的美学价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以壮阔的景象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黄鹤楼的雄伟和壮丽, 体现了诗词的美学价值。
八年级上册《诗词五首》

CONTENCT

• 诗词背景介绍 • 诗词内容解析 • 诗词艺术手法 • 诗词鉴赏与感悟 • 诗词的应用与拓展
01
诗词背景介绍
诗词的创作背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为好友孟浩然送别时所作, 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深情厚谊和依依不舍之情。
《登幽州台歌》
《渡荆门送别》
李白在渡过荆门时,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 人文精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通过听笛声,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人文精 神。
05
诗词的达情感
诗词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 式,通过诗词可以抒发内 心的喜怒哀乐,传递深刻 的思想和情感。

07《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07《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诗词五首》理解性默写(一)十五从军征1.《十五从军征》写出家院荒凉凄清之景,反映了乱世百姓的深重苦难的句子是:免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或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2.《十五从军征》中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3.《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4.《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5.《十五从军征》诗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6.《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7.《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8.《十五从军征》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悲痛茫然心情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岑参的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互文的表现方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8.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通过对风雪天气,军营将士的主观感受的描写,反映战地生活的凄苦的句子是: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课文详解丨八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课文详解丨八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

课文详解丨八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25 诗词五首课前预习学习目标1.把握五首诗词中的相关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2.品味五首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作者在诗词中表达的情怀与志趣。

4.熟读并背诵这五首诗词。

知识重点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一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二、背景与主题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中的第五首,组诗共20首,是陶渊明在辞官归隐田园后,饮酒即兴所创作的一组五言古诗。

诗作描写诗人辞官归田后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明诗人避开尘世的喧嚣后,在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中获得了自由和恬静的心境。

三、诗歌赏析1.参考译文建造房舍生活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2.诗作中“心远”一词应当如何理解?该词统摄全诗,不仅对前三句进行了总结性的说明,而且开辟了后面几句诗的境界,正因为“心远”,无世间事物缠身,所以诗人能够在东篱下悠然采菊,于闲暇中望山,欣赏群鸟在夕阳中还巢的美丽景色。

大自然的和谐,倦鸟还林的情景,给诗人以感触。

诗人能够陶醉其中,是因为他的心灵超脱尘俗,融于自然。

3.关于陶渊明《饮酒》(其五),苏东坡这样评述:“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你怎么理解苏东坡的这段话?说说你的想法。

苏轼认为,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无意间一抬头,南山映入眼帘,一个“见”字写出了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营造的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而“望”相比于“见”,更有目的性,更像是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因此说“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 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 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 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 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1.) 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2.)写出 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 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为珍贵,(3.)表达了诗人 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杜甫现存诗一千四百多首。他善 于表现重大的主题,也善于描写细小 的事物,题材是多方面的。无论五言、 七言、古体、近体,都特别出色,又 能融合前人艺术的各种长处,形成了 自己 “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 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 深远的。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
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破”国后加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 墙断壁的惨象,使人触目惊心; • 草木后缀“深”字,描绘出了乱草遍地,人烟稀少的荒芜 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 “破” “深”写出了安史之乱时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这 些景的描写渗透了诗人伤神忧国的无限沉痛之情。
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
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 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
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仅17
岁。此诗写一位激昂慷慨、逆境奋战、誓死疆场
的英雄。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爱国主题诗词五首

爱国主题诗词五首

爱国主题诗词五首01满江红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的这首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02出塞二首·其一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之感,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03塞上曲二首·其二塞上曲二首·其二【唐】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慷慨豪迈,吟咏了壮士为了保家卫国,舍生忘死,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04从军行七首·其四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人将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赞扬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0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首诗表明陆游投身抗战、为国雪耻的壮志至老不衰。

但是,诗人空怀壮志,却不为朝廷所重用,只能“僵卧孤村”,把为国家恢复中原的理想寄托到梦境之中。

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词五首(《饮酒(其五)》《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八年级语文上册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他的眼前是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 回大地却满目荒凉,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与伤怀,于是写下了这首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五言律诗——《春望》。
陶渊明之“悠然”: 淡泊名利, 清高自守,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赏“悠然”之景
选择了归隐之后,陶渊明的“人境”是怎样的?找出描绘田园 生活的诗句和意象,用诗意的语言将这一幅田园美景描绘出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意象: 菊,东篱 南山,山气 夕阳,飞鸟
画面:在庭院篱边随意地采摘一束菊花,不经意 抬头,那远处的南山如一幅写意画,映入眼帘。日暮 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 而飞,归向山林。此刻,有花,有鸟,有山,何等惬 意,何其悠然!
明“悠然”之因
陶渊明为什么能如此“悠然”?
社会背景: 陶渊明生活于东晋后期,当时政治黑暗,贵族腐败,门阀制度森严,
他的祖上虽然做过大官,但到他时,家境早已没落。陶渊明在少年时受到 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很希望建功立业,但在这样一 个时代背景下,他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生活环境: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车马喧: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
“真意人生”的最高境界: 远离世俗的轻松 寄情山水的愉悦 回归真我的自得
悟“真意”人生
真意人生
比较陶渊明与王绩的隐居生活的不同。
பைடு நூலகம்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八上语文《诗词五首》原文

八上语文《诗词五首》原文

八上语文《诗词五首》原文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解析:陶渊明这人可有意思啦。

他说自己的房子建在人多的地方,按说应该很吵闹才对,可他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

为啥呢?他说只要心里远离尘世的喧嚣,住的地方自然就好像偏远安静啦。

你看他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的时候,那叫一个悠闲自在,一抬头就看到了南山。

傍晚的时候,山上的景色可美了,鸟儿们结伴飞回来。

他说这里面有真正的意趣,可想要分辨清楚的时候,却又不知道怎么说了。

就好像我们有时候感受到一种很美好的感觉,可真要描述出来,又觉得词穷了。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解析:老杜写这首诗的时候,国家都已经破碎了。

山河虽然还在,可是春天到了,城里到处都是荒草丛生的样子。

感伤时事的时候,看到花就好像花也在流泪,怨恨离别,听到鸟叫都觉得惊心。

战火都烧了好几个月了,这时候能收到一封家里的信,那可真是比万两黄金还珍贵呢。

老杜愁啊,愁得头发越来越少,少到都快插不住簪子了。

你想啊,国家乱成这样,他又远离家人,心里得多难受,头发都愁掉了不少。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赏析:李贺写的这个画面感超强。

你看那乌云就像要把城给压垮了一样,多恐怖。

可这时候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耀下,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

号角声在秋天的天空中响个不停,晚上的时候,战场上的血迹在夜色里都变成了紫色。

战士们半卷着红旗,悄悄靠近易水,天气冷啊,霜又重,鼓都敲不响了。

但是这些战士们为了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都愿意拿着宝剑去为君主拼命。

就像一群超级勇敢的英雄,明知困难重重,还是要往前冲。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24.诗词五首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诗词五首》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诗词五首》课堂笔记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六课《诗词五首》课堂笔记课堂笔记第二十六课诗词五首本课中我们学习了五篇不同类型的诗词,包括:《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氓》、《长恨歌》、《玉楼春·春景》和《游园不值》。

这些诗词既各具特色又共享某些文学特点。

下面简要介绍这五首诗词。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是唐代诗人王勃为好友杜甫从长安到蜀州当官时写的送行诗。

整首诗托物而言情,据为想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百感交集。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文学特色之一是对比手法,如冬夜梅花的美与杜甫的悲观,描写了自然界与人类感情的反差。

此外,全诗亦充满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勉励朋友在新的工作中尽力而为,充分表现了友情。

2.《氓》此诗由唐代诗人李白所写,讲述了一位劳动人民的辛酸流泪和愿望。

全诗智慧地将田园生活与抒情诗歌相结合,借此来表达较深的思想内涵。

诗中用简朴的形象描述了氓破旧的衣裳和剩下的饭菜,传达出民生艰辛、社会不公的信息。

全诗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来表现对国家和民族责任的感慨。

3.《长恨歌》《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长篇叙事性诗歌,是描述杨贵妃惨死和唐玄宗对她的爱慕和思念的爱情诗歌。

从结构上看,该诗分为八十九段,每一段都是一首诗,由段落真实地记录了屈原的凄苦命运,表达了作者深深的人文关怀。

诗歌的手法也多种多样,如比喻、拟人、反问等,表现了高超的语言技巧。

4.《玉楼春·春景》此诗为唐代女诗人柳如是所作,全诗阐述的是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表现了艺术家赞美春天的爱好和母性本质。

该诗的语言优美清新,诗歌节奏轻盈,在表述春天的时候语感强烈并顺畅。

作品中体现了史上唯一的女性诗人的独特魅力和对古代爱情的执着追求,为女性诗歌留下了重要的篇章。

5.《游园不值》此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征明所写。

诗人游园,看到园子里盛开的花草,只感到自己所追逐的美之物已经逝去。

诗中通过凄婉深邃的语言来抒发失落和沉思的情感,描绘了人的困惑和不安。

诗词五首(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词五首(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诗词的基本概念、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词内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欣赏诗词的美,并在生活中发现它们的独特魅力。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词的意象运用和抒情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不同诗词中的意象和手法,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诗词朗诵: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词朗诵活动,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4.表达与交流:通过课堂讨论、诗词朗诵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5.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诗词意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团队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词的韵律美与意境美:五首诗词在韵律和意境方面各具特色,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诗词的韵律规律,感受诗词所表达的意境。
举例:《登高》一诗的韵律为五言绝句,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望岳》则以五言律诗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泰山的敬仰之情。
(2)诗词中的意象运用:重点分析五首诗词中诗人如何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掌握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
举例:《春望》中,杜甫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意象,表达了战乱时期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难度,让他们从简单的诗词开始欣赏和分析;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探讨诗词的内涵,挖掘更多的情感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五首导学平台课标要求1.学习古典诗歌要注意从形象入手,来体会诗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2.朗读是体会诗歌意境和诗人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所以要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并背诵每一首诗。

3.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与思想。

把握每首诗的思想内容。

4.了解五首诗的艺术特色,体会它们在语言上的特点。

5.欣赏每一首诗歌中的名句,领会它们经久不衰的原因。

[学法点悟]学习古代诗歌,重在诵读,诵读可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不必在字、词、句的翻译上下太大的功夫。

应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多朗读,多背诵,多思考,多积累。

了解作者写诗的背景及诗歌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要发挥想象、联想,进入诗歌营造的意境中。

诗歌语言形象凝练,阅读时要细细品味。

[整体感知]《饮酒》这首诗,诗人是随心而写的,是触景而生的情,人在景中,景在人的活动中,人与景融为一体,悠闲的生活与优美的自然相得益彰,观景有感,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但要欣赏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还要学习作者那种远离名利纷争,怡然自乐的生活态度。

《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融壮美气势于丰美境象之中的五言律诗。

这首诗既写出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胸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

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这首诗咏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

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

诗中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的画家。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

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飘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因此,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疑难解析]质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解惑: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陶然心醉悠闲地采菊,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

心旷神怡之际对人生真谛若有所悟。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质疑:“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两句诗有何深刻含义?解惑: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质疑:为什么要用“古道西风瘦马”,而不用“古道清风瘦马”呢?解惑:西风吹在人身上有点清冷,肯定会令人心情不愉快,而作者这时心情极度伤感,用这种景物就能很好地衬托出作者此时悲凉的心情,清风给人的感觉是一种舒适的感觉,和作者此时的心情明显不相吻合。

质疑:怎样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诗?解惑: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

但若是下过一场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春色。

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

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

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

这句诗,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语言揣摩]1.“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提示: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

“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

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

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

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

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

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2.如何理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提示: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逝,油然而生别绪乡愁。

何以寄托?这时,他举头望见了北归的鸿雁,于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北归的大雁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思乡之情托于北归的大雁,更显其情浓。

)3.“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桥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提示:协调,因为黄昏时分乌鸦归巢,而游子却远在天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自禁。

别人有家,尽享温馨,而自己却有家不可归。

那种伤心欲绝之情也就不言自明了。

这里又采用了反衬的手法。

)[研究课题]1、相关链接: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曾出任彭泽令,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吏让他束带迎接,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就离职回乡。

这时,他41岁,以后再没做官,死时63岁。

他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

王湾,生卒年不详。

唐代诗人,洛阳人。

唐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官洛阳尉。

早有文名,多有著述,但大部分散佚。

《全唐诗》仅录其存诗10首。

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人。

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

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少有诗名,曾受到韩愈的赏识。

27岁病逝。

今存诗240余首,艺术上,他熔铸了前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有《李长吉歌诗》传世。

马致远(约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号东篱,大都(北京)人。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四人以杂剧并称,世人谓之关、马、郑、白。

2、诗歌的学习应该是要反复吟诵,在不断的阅读欣赏中去体会、鉴别。

除此之外,你还读过这五位诗人的哪些诗?你最喜欢哪一首或哪些诗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说说喜欢的理由,在不断地阅读中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自主探究探究前期导引学习这几首诗,关键是要弄清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默写全诗。

分析名句经久不衰的原因,并能恰当运用。

[基础巩固集练]一、文学常识填空1.《饮酒》的作者是(朝代)的。

2.《次北固山下》的作者是朝的,本诗选自《》。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选自《》,作者,朝家。

4.《雁门太守行》的作者,在文学史上被称为“”。

5.《天净沙秋思》选自《》,天净沙是,作者,朝家。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1.问君何能尔2. 飞鸟相与还3. 风正一帆悬4.绝胜烟柳满皇都5.半卷红旗临易水6. 黑云压城城欲摧三、语言积累(一)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枯藤老树昏鸦翻译: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翻译: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翻译:(二)“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这两句中的“青山”和“绿水”分别指什么地方?答:一、朗读背诵1.《次北固山下》中写江面风平浪静的句子是,;写新旧事物交替的句子是,,表明作者思乡心切的句子是,。

2.《雁门太守行》中写敌军兵临城下的名句是,。

3.《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饮酒》中写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的句子是,。

二、问题探究1.怎样理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两句诗?(提示: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提示: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见到的景象。

)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通过怎样的场景来表现作者的伤心之情?(提示:用一系列的景物描写,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时分,上面栖息了晚归的乌鸦;一座小桥横卧潺潺流水之上;波光里映出几户人家的房宇;荒凉的古道上,西风飒飒,一匹瘦马踽踽独行;那肝肠寸断的游子,远在天边遥望着故乡。

作者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

)六、欣赏评价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

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