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真菌学第八讲
《真菌学》教学大纲
《真菌学》教学大纲《真菌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真菌学》是一门研究真菌的学科,它涉及到真菌的分类、形态、生理、生态、遗传、进化以及真菌与其他生物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真菌学在农业、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真菌的基本分类、形态和生理学知识;2、了解真菌的生态学和遗传学特征,理解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进化过程;3、掌握真菌学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学会分离、培养、鉴定真菌的方法;4、了解真菌学在农业、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理解真菌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关系。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真菌的基本分类和形态学:真菌的分类系统、真菌的形态特征、真菌的生命周期等;2、真菌的生理学:真菌的新陈代谢、营养、生长和繁殖等;3、真菌的生态学: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真菌与其它生物的关系、真菌的分布和多样性等;4、真菌的遗传学和进化: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和进化机制等;5、真菌学实验技术: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方法,以及菌种保藏、发酵等实验技术;6、真菌的应用:在农业、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掌握真菌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考试方式本课程的考试将采用笔试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以全面评估学生对真菌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参考文献学生将参考以下教材和参考文献:1、《真菌学》(第二版),作者:张中义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菌物学》(第二版),作者:余泽生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3、《菌物研究》(第二版),作者:黄勃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4、《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作者:Bailey et al.,出版社:Wiley-Blackwell。
七、教师团队本课程将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团队授课,他们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科学学院等多个单位,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普通真菌学课件第八章子囊菌门
孢梗束分生孢子形状多样,单胞或多胞,圆形、卵形、棍棒形、线形、镰刀形、星形等。
于子囊母细胞中的双倍体核经过减数分裂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核,每个核发育成一个子囊孢子。
所以多数子囊中有8个子囊孢子。
81632102484子囊的形态(Ascus)8自《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植物病理学卷》P681子囊孢子的形态子囊孢子自子囊中的释放摘自《普通真菌学》P330开口的子囊子囊壳颈部(箭头所指处)子囊孢子成熟后子囊吸水,然后强烈的将子囊孢子弹射出来。
真菌中鞭毛菌亚门的游动孢子、子囊菌亚门的子囊孢子和担子菌亚门的担孢子可以主动释放。
子囊孢子的释放禾布氏白粉菌子囊孢子的主动释放1.闭囊壳:球形,无孔口。
2.子囊壳:烧瓶状,顶端具孔口。
3.子囊盘:盘状或杯状,大开口。
4.子囊腔:子囊生于子座内的腔中,这种含有子囊的子座腔称为子囊腔,此子座称为子囊座。
一个子座内可以有一到多个子囊腔。
有些含单个子囊腔的子座,外观很象子囊壳。
它们被称为假囊壳。
719837 378199546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Fr.)Tul.菌核产生在禾本科植物的小穗中,并从小穗中伸出,紫黑色,内部灰白色,菌核萌发形成6个左右锣槌状子座。
子座有长柄,顶端膨大呈头状18稻一柱香病菌Balansia oryzae Syd.引起水稻一柱香病,水稻病穗抽出时被菌丝缠绕,整个稻穗形成假菌核。
假菌核长圆柱形,初期淡兰色,后期灰白色。
子座产生于假菌核上,垫状或碟状,无柄或有柄,由无色渐变为淡红褐色,后呈深褐色,先在上面形成分生孢子,后期表层内埋生许多子囊壳。
过去广泛分布于水稻生产区,现在已很难发现。
虫草属Cordyceps300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虫体(假菌核)似蚕,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环节,腹部有足8对,以中部4对较明显,子座从头部发出。
子座长棒形或圆柱形,单生,罕分枝,咖啡色至棕褐色。
头部稍膨大呈近圆柱形,髓部白色,初内实,后中空。
真菌讲授课件
2 1
3
4
1. 游动孢子
2. 孢囊孢子 3. 分生孢子 4. 厚垣孢子
1.真菌的断裂
2.真菌的芽殖
三. 繁殖体 2. 有性繁殖体 1)休眠孢子(resting sporangium) 2)卵孢子 (oospore) 3)接合孢子 (zygospore) 4)子囊孢子(ascospore) 5)担子孢子(basidiospore)
3)假根 (rhizoid) 根霉
菌
丝
二. 菌丝及其组织的变态 1.菌丝的变态
1)菌套 (constricting ring) 捕食性真菌
2)吸器 (haustorum) 寄生性真菌 (专性寄生*)
3)假根 (rhizoid) 根霉
2. 菌丝组织的变态及其作用 1)菌索(Rhizomorph) 2)菌核 (Sclerotium) 3)子座 (Stroma)
第二节 真菌的形态
一. 营养体 1). 类型:原生质团、单细胞、假菌丝、两型菌丝、菌丝 体 2). 菌丝体:有隔菌丝体,无隔菌丝体。 3). 细胞结构: 二. 菌丝及其组织的变态 1.菌丝的变态 1)菌套 (constricting ring) 捕食性真菌 2)吸器 (haustorum) 寄生性真菌 (专性寄生*)
五个亚门
1.鞭毛菌亚门:营养体是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 孢子和配子或者其中一种是可以游动的。 2.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有性 生殖形成接合孢子,没有游动孢子。 3.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少数是单细胞
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孢子。
4.担子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有性生殖形成 担子孢子。 5.半知菌亚门:营养体是隔膜的菌丝体或者单细胞,没有 有性阶段,但可进行准性生殖。
真菌学知识点
真菌学知识点真菌学是一门研究真菌的学科,涉及到真菌的分类、形态、生物学、生态学以及在人类和环境中的作用等方面。
本文将就真菌的分类、生命周期、结构特征以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真菌的分类真菌是一类以吸收营养方式获取能量的生物体,与植物和动物不同。
根据真菌的外部形态和生殖方式,可以将真菌分为以下几类:1.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担子菌是真菌界最大的门类之一,包括了我们常见的蘑菇、霉菌和酵母菌等。
担子菌的特点是产生担子孢子,主要通过分生孢子实现繁殖。
2. 子囊菌门(Ascomycota):子囊菌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真菌门类,包括了酵母菌、霉菌以及发霉食物中的曲霉等。
子囊菌的特点是产生子囊孢子,通常以子囊的形式聚集在子囊床中。
3. 微生孢子菌门(Zygomycota):微生孢子菌是一类原始的真菌,通常生活在土壤、腐烂的有机物和动物粪便中。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盘,用于繁殖和传播。
4. 真菌动物门(Chytridiomycota):真菌动物包括了水生和陸生的一些小型真菌,主要以分裂孢子方式繁殖。
它们在植物和动物的分解、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真菌的生命周期真菌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产生通过两个菌丝体结合而形成的孢子来繁殖的过程,而无性生殖则是指通过单个菌丝体产生孢子来繁殖的过程。
在真菌的有性生殖中,不同的真菌门类会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
例如,担子菌门的真菌通过担子孢子进行有性繁殖,而子囊菌门则通过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
在真菌的无性生殖中,常见的方式有菌丝分裂和营养孢子的形成。
菌丝分裂是指通过菌丝的分裂来产生新的菌丝体,而营养孢子则是通过特定的部位产生的,用于繁殖。
三、真菌的结构特征真菌的结构特征主要由菌丝、菌核和孢子等组成。
菌丝是真菌的体内结构,由一系列细长的丝状细胞组成,能够扩展到较大的面积。
菌核是一种由菌丝形成的大型细胞核,其中包含着真菌的遗传物质。
真菌学总论专题知识讲座
痰、尿 便、血 脑脊液、 脓、痰、 尿 脓汁、痰液 活体组织、
家兔、 小白兔 小白鼠
大、小 白鼠
着色真 菌病
组织胞 浆菌病
脓汁、培养物 大白鼠 、活体组织 小白鼠
血、骨髓、 痰、皮肤
大白鼠 小白鼠
球孢子 菌病
血液、骨髓、 小白鼠、
痰、皮肤
豚鼠
耳静脉、 腹腔 颅内、 腹腔
腹腔、 睾丸
腹腔、 睾丸、 静脉 腹腔、 颅内
是否新鲜、培养基旳选择、培养温度与 时间等有关。 大多数真菌培养旳温度为28℃,但深部 真菌为37℃。对二相性真菌培养时,28℃ 培养真菌呈菌丝相(霉菌型),37℃培 养为组织相(酵母型)。
真菌培养措施
平皿培养 :表面较大可使标本散布,便于观察 菌落形态,但水分易蒸发,只能培养生长繁 殖较快旳真菌,如假丝酵母菌、隐球菌。
真菌37℃) 较高旳湿度、O2
菌落类型
(1)酵母型/类酵母型(单细胞真菌菌落形式)
A、湿润、柔软而致密,形态似一般细菌菌落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下:酵母型
卵圆孢子、芽生孢子
类酵母型 芽生孢子、假菌丝
菌落类型
(2)丝状菌落(多细胞真菌菌落形式) A、棉絮状、绒毛状、粉末状(气生菌丝体) 菌落正背面呈不同颜色(可为鉴定根据) B、玻片小培养
真菌生物学性状
多数对人有益,仅少数造成人类疾病 对人致病旳真菌分为四类:病原性真菌、
条件致病性真菌、产毒真菌及致癌真菌。 目前大多数真菌旳鉴定,形态学(涉及真
菌形态、菌落形态)检验仍有主要意义 。
真菌形态特征
单细胞真菌
➢ 酵母菌:孢子,无菌丝 ➢ 类酵母菌:芽生孢子,假菌丝
多细胞真菌
真菌学
1常见的酵母菌,只能以单细胞形态存在,能通过芽殖或裂殖方式进行繁殖。
2菌丝可分为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3植物病原菌属于三个范畴营杀死型、营活体型、营半活体寄生型。
4菌丝体的变态结构菌环、吸器、假根、附着胞、菌索、菌核、子座。
5根状菌索的作用吸收营养、过度不良环境、再生。
6真菌界包括壶菌门、接合菌门、子囊菌门、担子菌门。
7原生生物界粘菌门、网柄菌门、集胞菌门、根肿菌门。
8管毛生物界卵菌门、丝壶菌门、网粘菌门。
9无性繁殖可明显增加重组和形成新的基因型。
10减数分裂包子真菌——全型:有丝分裂孢子真菌——无性型。
11系统发育概念包括:单元进化、姊妹群关系、多元进化(polyphyly)平行进化(paraphyly)。
12真菌学家采用很多类型的特征有助于它们的进化研究,包括形态学、解剖学、超微结构特征、生物化学、核酸序列及各种其它特性。
壶菌是真菌界中唯一的产生能动细胞的真菌生物学家定义真菌是真核的,产生孢子的,无叶绿素的生物,具有吸收式营养方式,一般能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其称为菌丝的丝状、分枝体细胞结构典型地包被有细胞壁。
卵菌门与真正真菌的主要区别和特征:1. 无性繁殖产生双鞭毛游动孢子,长的茸鞭向前,短的尾鞭向后。
⒉游动孢子超微结构特征各式各样。
⒊产生二倍体菌丝体,减数分裂发生于发育中的配子囊内。
⒋卵配生殖为配子囊接触交配,产生厚壁的有性孢子,即卵孢子(oospore) 。
⒌细胞壁成份主要为β-葡聚糖,但也含有氨基酸羟基脯氨酸以及少量的纤维素。
⒍线粒体为管状脊。
⒎生物化学和分子学特征多样。
所有根肿菌都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前生双鞭毛,为尾鞭型,尾鞭不等长。
子囊内典型具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菌完全根据有性繁殖结构进行划分和分类子囊菌也具有两个明显的繁殖阶段:有性阶段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无性阶段在同一菌丝体上在不同时间产生孢子。
子囊菌的无性繁殖可通过裂殖(fission)、断裂(fragmentation)或形成厚垣孢子或分生孢子。
医学真菌学课件
医学真菌学的研究旨在了解真菌 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和防治
方法,为人类健康提供保障。
医学真菌学的研究内容
真菌的分类与鉴定
研究真菌的形态学、分子生物 学特征,对真菌进行准确分类
和鉴定。
真菌的致病机制
研究真菌如何侵入人体、繁殖 和引起疾病的过程,了解其致 病机制。
抗真菌药物的研发
研究抗真菌药物的筛选、合成 和作用机制,开发新型抗真菌 药物。
医学真菌学课件
汇报人: 2023-12-27
目录
• 医学真菌学概述 • 真菌的分类与鉴定 • 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 • 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 真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医学真菌学研究进展
01
医学真菌学概述
真菌与医学的关系
真菌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
真菌可以引起各种疾病,如皮肤 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
公共卫生
加强真菌病的预防和控制,保障公众健康和 安全。
02
真菌的分类与鉴定
真菌的态、遗传、 生态等特点,将真菌分为 多个不同的属和种。
医学真菌分类
在医学领域,真菌分类有 助于识别病原真菌,为诊 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分类系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 展,基于基因序列的分类 系统逐渐取代传统的形态 学分类。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真菌感染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是医学真菌学领域的重要研 究方向,旨在深入了解真菌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为开发更有效的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真菌感染免疫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重要 进展。研究发现,真菌感染可以激活宿主的天然免疫系统 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这些免疫反应 对于控制真菌感染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可能导致免疫病理 反应。因此,深入了解真菌感染免疫机制有助于开发更有 效的免疫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真菌-8
浅部真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各该如何处理?
主要致病性真菌
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 其他
皮肤感染真菌
一、皮肤癣菌:体癣,股癣,足癣等
分类:
表皮癣菌
毛癣菌
小孢子癣菌
二、角层癣菌:花斑癣等
皮肤癣菌
• 致病性
三种癣菌均可侵犯皮肤
毛癣菌 表皮癣菌 毛癣菌 侵犯指(趾)甲 手足癣、体癣、股癣
• 防治: 提高机体免疫力; 1%龙胆紫,克霉唑,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
OK!
• 生物学性状:
直接镜检 沙保弱培养基
丝状菌落 鉴定:菌落; 孢子;
涂片,棉蓝染色
镜检
甲癣(灰指甲)
小孢子癣菌
侵犯毛发
头癣
一种皮肤癣菌可引起多种癣症,一种癣也可由 多种皮肤癣菌引起
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申克孢子丝菌 着色真菌
脚癣
灰指甲
深部真菌感染
侵袭深部组织、内脏以及全身的真菌
引起慢性肉芽肿样炎症、溃疡和坏死
新生隐球菌 白假丝酵母菌
新生隐球菌
• 生物学特性
单细胞真菌,圆形,有肥厚荚膜(大,可比菌体大1-3倍 染色:墨汁负染 培养:出芽繁殖,酵母型菌落
酵母菌出芽繁殖
单细胞真菌形态
新生隐球菌
多细胞真菌形态
菌丝
孢子
1.菌丝
在环境适宜情况下由孢子长出嫩芽,逐渐延长呈丝状,称菌丝
营养菌丝
气生菌丝
生殖菌丝 有隔菌丝 多数致病性真菌
无隔菌丝
菌丝形态有助于鉴别
2.孢子
孢子
作用
真菌繁殖结构
芽胞
细菌休眠结构,抵 御不良环境
抵 抗 力
《真菌学》课件mushroom9Stem Butt Spawn and the 1-Dowel Revolution
• This method of regrowth is another smart evolutionary advantage of the mushroom, since foraging animals, including humans, prefer to eat the softer flesh of the upper fruiting body rather than the tough, often woody flesh at the stem base.
•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tem butt inoculation technique is a quirk about mushrooms that is unknown to most people, coming as a surprise even to many seasoned mycologists.
• When we throw stem butts away instead of eating them, we inoculate new habitats.
• To use this method, harvest mushrooms with stem bases intact and ideally with their radiating rhizomorphs—dangling stringlike mycelial strands—attached and infused with substrate particles.
•
• The rhizomorphs by themselves do not grow as well as they do when attached to a stem butt.
真菌学PPT课件
思考题
近年来引起真菌感染症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简述真菌的基本结构。 简述真菌的培养特点。 试述真菌的致病性。 简述真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教学重点
真菌的基本概念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真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主要致病性真菌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 性
一、致病性
(一)真菌感染 (二)真菌性超敏反应 (三)真菌毒素中毒
一、致病性
(一)真菌感染
真菌病(mycoses):由真菌引起的感染 原发性感染:
球孢子菌(Coccidiodes)
皮炎芽生菌(Blastomyoes dermatitidis)
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等
分生孢子
大分生孢子 小分生孢子
孢子囊孢子 菌丝、孢子的形态有助于真菌鉴别
真菌的有隔、无隔菌丝(400×)
真菌的气生菌丝及营养菌丝
真菌的各种菌丝
真菌的叶状孢子
真菌的大分生孢子 真菌的小分生孢子
真菌的子囊及子囊孢子
青霉菌
黑曲霉菌
多细胞真菌孢子囊孢子
芽生孢子
假菌丝
某些酵母如假丝酵母经出芽繁殖后, 子细胞结成长链,并有分枝,称为假菌丝
性脑膜炎
二、新型隐球菌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隐球菌--脑脊液离心,沉淀涂 片,墨汁负染
(四)防治原则
预防:减少鸽子数量、用碱 处理鸽粪
治疗:5-氟胞嘧啶、酮康唑、 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
卡氏肺孢子菌属机会致病性真菌,广泛存在 于自然界。
多为隐性感染,免疫力下降时孢子囊破裂释 出孢子,大量繁殖,致肺孢子菌肺炎(PCP)。 艾滋病人常见并发感染,开始为间质性肺炎, 发展快,2-6周内窒息死亡。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专家讲座
(有繁殖能力)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9页
(1) 单纯菌丝 细长管状组织,有粗有细, 分枝或不分枝,有隔或无隔,有色或无色。
(2) 球拍状菌丝 菌丝在隔膜部位一端膨大呈 球拍状,排列规整。
(3) 破梳状菌丝 菌丝一侧有不规则梳齿状 凸起,梳齿参差不齐如破梳状。
(4) 螺旋状菌丝 菌丝呈弹簧状,有规律性旋 转状生长。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7页
多细胞真菌
由菌丝和孢子两大部分组成 1.菌丝 (hypha) 2.孢子 (spore)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8页
菌丝 (hypha)
芽管:孢子生出嫩芽
菌丝:芽管逐步延长呈丝状,管状
隔膜 (septum):有菌丝在一定间距形成横隔
菌丝体 (mycelium):菌丝长出分枝,交织成团
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等
继发性感染:
机体防御机能显著低下时。
致病机理:真菌粘附能力,对免疫系统功效 抑制,胞壁中酶类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23页
真菌性超敏反应
按性质分: ①感染性超敏反应:感染后, Ⅳ型 ②接触性超敏反应: 吸入或食入, Ⅰ~Ⅳ型 按部位分: ①皮肤超敏反应: 皮炎、湿疹、荨麻疹、瘙痒
medium):蛋白胨、葡萄糖、氯化钠 和琼脂。 温度:22~28℃,但一些深部感染 真菌为37℃。 pH:4.0~6.0 生长速度:较慢
真菌医学专题知识讲座
第19页
在沙保培养基上, 3 1.酵母型菌落 (yeast type colony): 菌落柔软、光滑、湿润。镜下可见单细胞 性芽生孢子,无菌丝。隐球菌菌落 2.类酵母型菌落(酵母样菌落) (yeast-like type colony):和酵母型菌落相同, 镜下可 见假菌丝。白色念珠菌菌落 3.丝状型菌落 (filamentous type colony):由 多细胞菌丝体组成絮状菌落(一部分向 空中生长,并形成孢子)。丝状真菌或霉 菌菌落。 (菌落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⑹优先权:在命名起点(各种菌命名起点不同)之后的有效发表,承认最早 发表者。 ⑺合法发表(valid publication):要公开发表,须有拉丁文描述(1935年1 月1日之后),非科学性的报纸、公文、集会或标本说明不算。 ⑻人名引用:附于学名之后,变动时最早命名人的名字用括号。 ⑼学名的留用、选用和废弃: a. 留用:当一个属、种被分为几个属、种时,属或种名必须留用其中的一 个; b. 选用:当同级的分类单位合并时,应用最早的种名; c.废弃:异名、同名、多含义名、不同成分并成的名,没有拉丁文描述的新 分类单元等。 ⑽分类单位变动:包括分裂、转移和合并等等。
第三节 真菌的命名
一、俗名: 常常是各地区在群众中流传的通俗名称。 如我们常见的蘑菇、草菇、白木耳、云耳、冬菇、 茶树菇、冬虫草、猴头菇等等。 优点:通俗易懂,容易普及和流传; 缺点:①通用性、交流性差,不规范,难统一; ②含糊混乱,易造成一物多名或一名多物; ③国际上不能通行。
二、学名 1.广泛采用林奈(瑞典人)1753年创立的“双名制命名法” (简称“双名法”) ,已广泛运用于各类生物的命名,称学名。 学名是国际公认的名称。 原则:①拉丁文命名,两个单词组成; ②首词为属名,是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词为种 加词,是形容词或名词,全部字母小写。 ③双词后加上命名人的姓名或姓名的缩写(缩写时须在 右下角加省略号“.”),成为一个完整的学名。 例如: 双孢蘑菇的学名Agaricus bisporus (Lange) Sing.,黑伞属; 黑木耳的学名Auricularia auricular (L. ex Hook.) Underwood,木耳属。
2.分类系统的建立 以比较形态学为主,结合细胞学、生化特性、生 殖特性、生态环境、血清反应、个体发育过程及形态 建成、合成能力、代谢产物等,比较探索真菌种、 属、科、目等分类阶层的进化过程和亲缘关系,建立 系统发育的分类系统。 考验这个分类系统是否成熟的标准: ① 客观性; ② 预见性。
3.分类典籍 ① 真菌志: 关于某一地区真菌的综合著作,内容除一般包括形态、分类、分布、 生态、生理和系统发育等外,还常有经济意义等内容。如:中国的真菌 (邓叔群),中国真菌总汇(戴芳澜)。 ② 真菌专著:较高级,全球性工具书。 其中有综合性的,如权威性的《真菌字典》,95年出到第八版;也有 一些专论性的,比如: a. 系统分类:酵母分类,伞菌目分类,曲霉属手册,链霉菌手册等; b. 生活习性分类:如水生真菌,土壤真菌,植物或动物病原真菌,虫生真 菌等; c. 用途分类:如工业真菌,药用真菌等。 ③ 权威性的分类期刊: 比较著名的如《Mycotaxonomy》[tækˊsɔnəmi],每年发表新种的情况 都有最新的索引供查阅。 ④ 其它: 如图谱、图鉴、辞典、名录、手册、教科书、地图、地方志等等。
五、最新的真菌认识 分子系统学和超微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逐渐证明原五界系统中的真菌 界原来在亲缘关系和进化上是多元的复杂类群,原真菌界中的卵菌、丝壶 菌和网粘菌在亲缘上是远离真菌的,而裸菌(粘菌门),包括根肿菌、网 柄粘菌、集胞粘菌等也远离真菌,真菌界最后只剩下壶菌、接合菌、子囊 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类。是亲缘关系上一元的单系类群(monophyletic group)。尽管,卵菌、粘菌、丝壶菌和根肿菌一直是真菌学家习惯研究的 对象。 由此。1995年版《真菌字典》(第八版)(Ainsworth & Bisby’s 《Dictionary of the fungi》)和1996年第四版《真菌概论》 (C.J.Alexopoulos,C.W.Mims & M.Blackwell’s 《Introductory Mycology》) 中引进了rRNA序列分析的内容,部分采用了八界系统和上述划分。 综合: 真菌在各种生物分界系统的地位和发展,反映出下列特点: 1.各种分界系统的不断完善是力求反映生物的自然进化进程和亲缘 性; 2.真菌界是处在一个进化上的比较高级的阶段。
2.单元论:认为真菌和藻类都是起源于鞭毛生物。即: 真菌:鞭毛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 鞭毛生物 藻类 大多数人认为藻类和真菌可能是分别来自有叶绿素的和无叶绿素的原生 生物,成为两个系统,平行地发展。 鞭毛生物是单细胞的原始水生生物,具有叶绿素的演化为藻类,而无色 素的演化为菌类。二者平行发展,起源的时期相近。真菌然后再由低等演 化到高等。 总的来看,真菌的演化在形态上是由简单趋向复杂,而在性的方面却是 逐渐地退化。但有人认为真菌在有性生殖方面有各种各样的方式,这正显示 它有极大的可塑性来适应各种的境遇而不是退化现象。 几个演化方向:水生→陆生 腐生生活→寄生生活 兼性寄生→专性寄生→特异性的专性寄生
真菌属以上的各分类单元同其它生物一样,在名称上都有固 定的词尾(除了界以外,真菌界fungi): 门:-mycota, 亚门:-mycotina 纲:-mycetes, 亚纲:-mycetidae 目:-ales, 亚目:-ineae 科:-aceae, 亚科:-oideae 族:-neae, 亚族:-ninae 属及以下没有固定词尾。
第二节 真菌的起源和演化 对真菌起源的研究,以及其演化和系统发育,是根据比较形态学和细 胞学的资料,另外还有特殊结构的化学组成、生物合成途经和能力,以及 少量的真菌化石来进行的。 关于真菌的起源目前未有定论,其存在的时间至今仍是个谜。 两个论点: 1.多元论: 根据性细胞形态和交配方式推测,认为真菌来自藻类。(藻类失去色 素从自养→异养,生理发生变化,形态相应改变)具体, a.壶菌:来自原藻; b.毛霉:自接合藻演化而来; c.水霉:自无隔藻演化而来; d.子囊菌、担子菌:自红藻(子囊菌来自红藻,担子菌由子囊菌演化 而来); e.藻状菌:来自绿藻,也有认为来自单胞的黄藻纲。 对多元论的支持近来越来越少。
第四节 真菌的分类
分类的目的在于认识、总结、比较和利用。 另一方面,对真菌的分类常常存在许多困难,因而对分类应有的正确 认识是,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是相对统一稳定的,但是分类的不同观点也 经常存在,使得不同的真菌学家之间常有相当大的分歧,以至于在“标准” 的科学文献中,也存在相当的矛盾。 任何一个分类单元的划定都不是所有真菌学家都赞同的,同样一个物 种有时同一个名称却被放在不同的科,有时甚至于用不同的名称,门和亚 门的分歧更大。 任何分类纯粹是人为的,不是固定不变、稳定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不 能在任何分类类别间画一条不容怀疑的、永世不变的界限。要能容忍分类 学上的这种特点。应用检索表来帮助鉴定种的标本有时并不十分符合也是 再普通不过的事了,不必大惊小怪。当得到每一种新的论据时,常常有必 要去变动我们的分类系统并改变名称。
一、真菌的分类单位和等级 在国际命名法规中,“种”一般是作为一个基层单位。 各分类单位和等级依此如下: 界:总界Superkingdom,界Kingdom (Regnum),亚界Subkingdom 门:门Division (Phylum),亚门Subdivision 纲:纲Class,亚纲Subclass 目:目Order,亚目Suborder 科:科Family,亚科Subfamily 族:族Tribe,亚族Subtribe 属:属Genus,亚属Subgenus 种:种Species,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y 型:型Form,亚型Subform 宗:宗Race,亚宗Subrace 系:Strain
一些常用分类单元词汇: 总界:Superkingdom, 界:Kingdom, 亚界:Subkingdom 门:Division, 亚门:Subdivision 纲:Class, 亚纲:Subclass 目:Order, 亚目:Suborder 科:Family, 亚科:Subfamily 族:Tribe, 亚族:Subtribe 属:Genus, 亚属:Subgenus 种:Species, 亚种:Subspecies 型:Form, 亚型:Subform 宗:Race, 亚宗:Subrace 有时种以下有亚种、变种(variety)、亚型、专化型、 生理小种(physiological race)、生物系(biological strain) 和培养小系(cultural race)等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真菌的分类原理 1.分类的依据 ① 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既注重亲缘关系和进化过程,又重点在个体特 征; ② 以形态为主(如菌体是否丝状,有隔或无隔,无性繁殖是否产生孢子, 孢子类型;有性生殖方式,孢子类型等等),只有少数真菌(如酵母类)以 生理为主; ③ 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在现代分类学尤其影响深远,电子显微镜使分类学进入细 胞识别水平;分子生物学的生化解剖、比较酶学、血清反应、G-C%、氨基 酸排序、r-DNA序列、RAPD(随机扩增多肽性)、RFLP(DNA限制性片 段长度多肽性,如mtDNA)、16s-rRNA序列等方法和成果已经打量引入分 类,作为分类学的旁证而促进分类学的发展。 可以作为系统进化、种下单元株的亲缘比较、分类类群间的遗传亲和性 等等研究的有力武器。
③古菌界Kingdom Archezoa ④原生动物界Kingdom Protozoa 真核总界Empire Eucaryota ⑤植物界Kingdom Plantae ⑥动物界Kingdom Animalia ⑦真菌界Kingdom Fungi ⑧藻界Kingdom Chromista
八界系统是关于生物分界的最新的系统认识,追求系统 的自然性而减少人为因素。 特点: ①古细菌从细菌中分出独立成界; ②五界中比较混乱庞杂的原生生物界被拆散,分别归于 原生动物界、藻界和古菌界; ③过去真菌界中的粘菌和卵菌分别归于藻界和原生动物 界。(过去所称的菌物被分为原生动物、藻界和真菌界等三 个界)
2.对真菌还有以下几条原则: ⑴每种真菌只能一个属名和种名。种是基层单位。 ⑵每种真菌的生活史中既有有性阶段,也有无性阶段,则以有性阶段的名 称为合法名称。 ⑶没有或不知有性阶段的真菌,可用无性阶段名;但一旦发现其有性阶 段,则以其有性阶段名称为合法名。 ⑷书写学名时应该在下面加横线,印刷时应该用斜体字。 ⑸模式标本(type specimen):发表新种时所根据的标本,而不是标准的 标本。分类单位的名称必须与模式标本联系在一起。 目的模式是科,科的模式是属,属的模式是种,种的模式是标本。发 表时必须声明模式标本并存于何处。目以上的分类单元不必举出模式。 干的培养物(culture)也可以当做模式标本。 模式标本仅仅是一个名称携带者,备将来复查的一个实物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