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列夫 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八年级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八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0dee964d336c1eb91a375da9.png)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
一、本文是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请阅读前半部分(1-5节),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托尔斯泰外貌特征的句子,对号入座,画在书上,课堂展示,并判断其所用修辞。
须发:
眉毛:
皮肤:
鼻子:
面容表情:
2、找出文中概括托尔斯泰的形貌给人的总体印象的语句。
3、概括课文第四段第五段的内容。
二、阅读本文后半部分(6-9节)完成下列练习。
1、找出对托尔斯泰眼睛的精彩描写,画在书上,读一读。
描写目光犀利的语句:
描写眼睛富有感情的语句:
描写眼睛的威力的语句:
2、理解下面句子含义。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三、文章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普通,后半部分又竭力赞美他眼睛,这样是否前后不一致,为什么?
四、合作研讨。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
五、小练笔。
1、请用文字为自己“画”一幅肖像,对自己外貌中最突出的一点作重点刻画,可以是“眼睛”、“鼻子”、“嘴巴”或者是“脸上的一颗痣”等,并要在外貌描写中突出自己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要求100字左右,而且不能写出自己的姓名。
学习课文中运用比喻、夸张、联想、想象等手法。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45ec4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f.png)
【导语】茨威格以他⾼超的语⾔功⼒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形象鲜明,蕴涵深刻。
在诵读中引导学⽣悉⼼揣摩作品的描述⼿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编整理了⼋年级下册语⽂《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五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 积累字词 2. 学习并掌握⽂中⽐喻和夸张的运⽤,学会品评重点语句。
3. 感受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教具:PPT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中⽐喻和夸张的运⽤ 教学难点:赏析重点语句,理解⼈物形象 关键:引导学⽣通过查询资料,了解托尔斯泰的⽣平,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形成⾃⼰的认识。
教学⼿段:⾃主、合作、探究 第⼀课时 ⼀、⾃由交流: 以四⼈⼩组为单位,以“我所知道的托尔斯泰”为题,进⾏交流。
交流围绕三个重点展开,⽣平、艺术成就、见解与思想,约5分钟,5分钟后,请同学代表发⾔。
⼆、教师⼩结并导⼊: 托尔斯泰是⼀位⽂学巨匠,创作了世界⽂学中第⼀流的作品。
他在俄国⽂坛驰骋了近60年,创作了⼤量的⽂学作品,题材⼴泛,体裁多样,可以说是浩如烟海,其中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最为。
托尔斯泰⼀⽣都致⼒于寻求和谐的社会秩序,尤其是到了晚年,托尔斯泰坚决地站到农民的⽴场上来,强烈反对⼟地私有制,主张博爱,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盾的道路,他逝世以后,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个⼩森林中,没有墓碑,没有⼗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下⾯,就让我们来近距离地观察列夫托尔斯泰。
三、⾃学检测: 1、给加点字注⾳: 黝⿊滞留愚钝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炽热颔⾸低眉⼴袤⽆垠 2、解词: 器宇、鹤⽴鸡群、正襟危坐、禁锢、颔⾸低眉、诚惶诚恐、⽆可置疑、黯然失⾊、⼴袤⽆垠 四、研读课⽂,品味语⾔、理解⼈物形象: (⼀)研读课⽂第⼀⼩节: 1、师范读课⽂,请同学们注意读⾳和句⼦中的停顿。
2、请⽣齐读课⽂ 3、思考:这段⽂字写了托尔斯泰哪⼀⽅⾯的外貌特征?主要是通过什么⽅法写的? 明确:主要表现了托尔斯泰须发浓密的特点,通过⼤量⽐喻和夸张来表现的。
2024年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6篇)
![2024年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5f937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1.png)
2024年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精选6篇)八年级语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1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1、文中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2、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教学课时:二课时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通过媒体,查阅茨威格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
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
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
”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补充、归纳: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2、放映幻灯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巩固,重点词语列举如下:(1)给加线字注音胡髭长髯鬈发禁锢颔首低眉锃亮广袤无垠(2)解释下列词语器宇禁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轩昂颔首低眉诚惶诚恐广袤无垠三、整体感知生自行朗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要求:朗读课文时,要在书上作出必要的标记,并思考问题,然后小组讨论,之后互相交流。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导学案(部编版)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导学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5e429f43323968001c9252.png)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列夫·托尔斯泰》课型:讲读主备:马玮英审核:铁益农黎晖时间:2012/03/05学习目标:1、感知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和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品评语言,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学习课文运用夸张和妙喻描写托尔斯泰形貌的手法。
3、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4、了解文章涉及的深广的背景。
学习重点:1、对托尔斯泰进行的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学法指导:亲爱的同学,这篇课文尽管是肖像描写,但内涵丰富,有些地方需要阅读一些背景资料,阅读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要有所了解,这样才更有助于你理解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匠,作为中学生你肯定有所了解,请完成下面的填空吧。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纪国伟大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等,因其真实而深刻的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
2.你肯定也了解作者斯蒂芬·茨威格,请完成下面的填空吧。
斯蒂芬·茨威格是文学家,创作范围很广,擅长文学传记和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和《》。
3、读课文,读一遍,找出生字词,读准下列加点汉字的音或完成四字短语填空吧。
黝.()黑滞.()留禁锢.()甲胄.()锃.()亮炽.()热广袤.()长髯.()粲.()然一绺.()()制()造藏()纳()郁郁()欢()立()群正()危坐()首()眉诚()诚()无可()疑()然失色4、解释下列词语器宇:禁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轩昂:颔首低眉:诚惶诚恐:广袤无垠:5,再读课文,至少读两遍,相信你一定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吧。
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的特点。
第2段,主要描写托尔斯泰的。
第3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重点描写其。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列夫 托尔斯泰》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列夫 托尔斯泰》导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2d336d6294dd88d1d26b80.png)
《列夫·托尔斯泰》【导读】1.托尔斯泰简介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应该是俄国最著名的作家),世界顶级的大文豪。
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一位文学博士对张老师感叹:面对托尔斯泰,如同面对浩瀚的大海和崇峻的高山,于是我用一年时间读了托尔斯泰的主要著作,然后还带着朝圣者的心情,到俄罗斯专程去瞻仰他的故居和墓地。
在那里,我摒着呼吸,热泪盈眶,脑子里想着他作品里的人物。
直到所有的人都离开了,我还不愿离去……2.介绍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
他出生于维也纳,父亲是富有的犹太工厂主,母亲是银行家的女儿。
茨威格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7岁就在文坛崭露头角。
离开大学后,到世界各地去旅行,结识了罗丹、罗曼·罗兰等艺术大家。
旅行生活以及与各国艺术家的广泛交往,丰富了他的思想,扩大了他的创作题材和作品的生活画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茨威格在诗歌、小说、传记、文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等各个方面都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茨威格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他的作品,往往追寻伟大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并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可惜的是,二战期间,他不堪纳粹统治,无法苟活下去,和妻子一起以自杀结束了生命。
我们学过茨威格的什么作品?《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世界顶级的传记大师,写世界顶级的大文豪。
3.【小知识】《三作家》在这本书中,茨威格从世界文坛上选择了三个作家作为他研究和写作的对象。
他们是:意大利作家卡萨诺瓦、法国作家司汤达、俄国作家托尔斯泰。
《三作家》可以说是世界顶级的传记作品。
4.学习方法指导本文语言睿智深刻、文采四溅。
学习本课要着重学习它的语言——1.解决生字词和疑难语句。
2.仔细品味,特别是品味精彩的比喻艺术。
8《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 (学生版)
![8《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 (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0f8b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5.png)
8*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的方法,并体味其作用。
2.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学习重点、难点:1.感悟托尔斯泰的心灵世界。
2.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及人生追求。
学法指导:1.圈点勾画四字短语与成语名言等出来,反复诵读,品味精彩的句子,从而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2.细读课文,按照要求进行批注。
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试从课文中再找出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并仔细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用“_____”在文章中画出来,并在旁边做好批注。
请将你认为理解困难的词语用“┄┄┄┄”在文章中画出来,并在旁边提出你的问题。
用“?”批在该语句的旁边。
3.文章前后内容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带给读者强烈的震撼,阅读时要仔细体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课中导读】第二课时一、内容解析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明确:2.眼睛是心灵之窗,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你能感受到他怎样的内心世界?(1)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明确:(2)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明确:(3)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明确:(4)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明确:二、合作探究1.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明确: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出来。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2.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觉到这位文豪的不凡之处。
这是为什么?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明确:作者采用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前面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是为了后面反衬他灵魂的高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 列夫托尔斯泰》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4abc23e87101f69e319536.png)
八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列夫·托尔斯泰学习目标: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学习重点:对托尔斯泰进行的肖像描写。
学习难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学习时数: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资料链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
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
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
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
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
《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
《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一、独立试航: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一)给加点字注音:黝.黑愚钝.禁锢.犀.利炽.热藏污纳垢.颔.首低眉广袤.无垠.一绺.长髯.鬈.发胡髭.穹.顶锃.亮甲胄.粲.然(二)解释下列词语:藏污纳垢:。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5fbd20b4daa58da0114a89.png)
③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合作学习已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在原题或书本上订正。
☆合作学习疑难问题摘要:
☆教师汇总问题,明确研讨任务,小组研讨并制定展示方案;
三、展示质疑(10分钟左右)
1、随机分配任务,小组班级展示,其他小组听、纠、辩、补,质疑、解疑;
2、教师预设问题:视学生合作情况而定。
四、整理小结(10分钟)
1、整理学案:修正自己导学案上不准确的答案(红笔记下要点)
2、回顾小结:
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全社会都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
我们要像杨绛先生那样用善良体察,用爱心。
五、快乐达标(15分钟)
阅读《老王》8-22节,完成下列问题。
大彭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第4课《托尔斯泰》导学案
主备梁晓聪审核蔡正磊姓名班组号2015年月日2课时
学习过程
备注
一、自主先学【独立完成,发现疑难处记得用红笔做上标注】(早读课时间)
1、自读要求:
①放声读文,边读边标出小节号;
②边读书,边画出重点词句(本课生字词较多,要注意翻字词典,并适当识记)
③读书时把你不理解的内容用红笔画下来,并在旁边打上“?”号。
(组内交流自学成果。自主先学,然后小组交流、展示)
二、小组合作(15分钟左右)【写下未解决的问题题号】
1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是为什么?
2、文章的前后部分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
3、品读文章(6 7)两段,理解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435949b307e87101f6966a.png)
2、解释下列词语:
愚钝:器宇:
禁锢:轩昂:
犀利:侏儒:
酒肆:尴尬:
粗制滥造: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诚惶诚恐:
广袤无垠:颔首低眉:
无可置疑:黯然失色:
初读感知
精读品悟
一熟读课文,你能用凝练的语言概括各段的段意吗?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主备人
编号8-2-4-1使Fra bibliotek时间课题
《列夫托尔斯泰》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熟读课文,准确找出文中描写托尔斯泰肖像的语句。
2、了解文章生动细致的外貌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作用。
3、学习本文欲扬先抑的写法,体会肖像描写中比喻夸张的作用。
预习导学
1读课文至少2遍,写下你的初读感悟
4.针对托翁描写了哪些内容?
。
5.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来刻画托翁的外貌?找出相关语句?
比喻效果:生动形象,突出特征。
夸张效果:在描写人或事物时,故意言过其实,尽量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特征突出,形象鲜明。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6.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的外表,突出了他的什 么特点?
7.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的特点
第2段,主要描写托尔斯泰的
第3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重点描写其。
第4段,写托尔斯泰
第5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
第6段,写托尔斯泰
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
第8段,写托尔斯泰
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
2、尝试着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层意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附答案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1c0d37a8114431b90dd83b.png)
8《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语描写形貌的手法。
2.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3.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其精神境界。
【学习重点】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语描写形貌的手法。
【学习难点】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其精神境界。
第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导入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以其不朽的著作赢得了世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
对于他,我们一直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是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语言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二、自主学习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黝.(yǒu)黑滞.(zhì)留愚钝.(dùn)禁锢.(gù)轩.(xuān)昂犀.(xī)利粗糙.(cāo)甲胄.(zhòu)鬈.发(quán)绺.(liǔ)尴.尬.(gān gà)(2)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2.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念念不忘的人和事。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三篇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bed28b02768e9950e738ae.png)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三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__是用文字给人画肖像画。
作者运用极其巧妙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似乎在精雕细刻一座永恒的雕塑,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二)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__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体裁是回忆录和传记,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的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学习__,是要让学生们受到人文主义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能力,我确立一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作者,明背景,扫清字词障碍。
2.赏句子,品语言,了解人物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标1.懂手法,明主旨,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学技巧,会合作,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对人物外貌细腻而夸张的刻画所运用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对托尔斯泰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所以课前应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托尔斯泰的材料,增加对这位大文豪的认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结合我校十二五市级科研课题“课堂师生互动有效策略研究”之“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的有效策略,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以“有效提问”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交给学生。
课堂环节采用我校的“六环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的课堂环节如下:1.学生借助学习用具设计自学笔记。
(学生课前完成)1)知作者明背景扫障碍2)赏句子品语言悟情感3)解文题明主旨懂结构2.教师导入并出示自学提纲。
(3分钟)【创设情境】3.教师分配各组学习任务。
(2分钟)【以学定教】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4分钟)【质疑探究】5.学生汇报展示。
(教师参与其中)(15分钟)【精讲点拨】1)板书提纲,突出重点 2)学生讲解,生生互动3)提出质疑,教师补充 4)学生评价,小组评比6.学生巩固反馈。
人教版八年级下《列夫托尔斯泰》的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列夫托尔斯泰》的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cbc064a98271fe910ef9cb.png)
列夫托尔斯泰的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2.品味关键语句的含义3.了解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第一课时一、了解作者——茨威格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二、了解列夫托尔斯泰他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 自幼接受严格的贵族教育。
从50年代开始创作。
60年代创作进入颠峰,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
70年代创作了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189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复活》,可以说是作家一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
他不仅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三、自学目标一:1.识记重点字词,感知文章内容。
2. 找出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的语句。
3.由“表”及“里”,课文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怎样分呢?四、自学检测1、注音及释义黝黑滞留禁锢轩昂犀利侏儒酒肆尴尬炽热一绺粗糙失调穹顶锃亮盎然黯然正襟危坐颔首低眉广袤无垠2.由“表”及“里”,课文明显地分为前后两部分,怎样分呢?(一),(1--5自然段)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丑陋——外表。
(二),(6--9自然段) 透过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表现其深邃的精神世界——精神。
3.托尔斯泰外貌各部分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阅读1-5段五、教师指导1、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哪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05b87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9.png)
8列夫·托尔斯泰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传记的特点,体会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 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课堂流程【自学导思】一、预习课文,完成填空。
1.背景简介本文节选自《三作家》中的《托尔斯泰》。
1928年夏天,苏联举办盛大的“列夫•托尔斯泰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
同年9月,茨威格随同奥地利作家代表团访问苏联,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了托尔斯泰的伟大。
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托尔斯泰》。
2.完成自学结构图二、自学感悟(写出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困惑和发现等)活动一:浏览课文,整体感知1. 浏览要求:(1)默读。
(2)提取关键信息包括标题、写作背景、作者、开头结尾、段首、段尾等关键信息以及课文相关信息(如注释、旁批、课后练习题)。
(3)根据提取信息,推测内容和主题,并根据新获得信息不断修正。
2.浏览自测。
交流示例:浏览要素内容这篇传记主要写了什么?文章大体可分为几部分?活动二:自主学习,感知人物1.自读1-5自然段,用“我读了这段文字,发现托尔斯泰有着的外貌特点”此句式来分享学习成果。
2.自读6-9自然段,思考并交流“他拥有一双的眼睛?”体会欲扬先抑的手法。
3.思考并交流“他拥有的灵魂?”补充介绍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理解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理解托尔斯泰高尚品格的具体内涵。
以下是关于“托尔斯泰矛盾的人生”概述的话,还有几句托尔斯泰的名言。
托翁矛盾的人生:托尔斯泰身为贵族,却想着解放农民;他本可以锦衣玉食,却偏要去耕地劳动;他本是剥削阶级的一员,却反过来对专制统治和教会进行猛烈地抨击;他同情弱者,却又反对革命;他希望道德可以感化一切,而世界处处都是血腥;他一生致力于他人的幸福,而自己却深陷不幸……托翁贡献:他的家后来变成了革命者的避难所,他为农民盖房子,创办了20多所农民学校。
最终留给世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文学著作。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列夫托尔斯泰(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f9e7e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2.png)
列夫托尔斯泰黝.黑()滞.留()轩.昂()炽.热()脸颊.()酒肆.()子弹.()剑鞘.()失调.()粗劣.()胡zī()quán()发长rán ()zèng()亮xī()利 càn()然禁gù()zhū rú()粗制làn()造广mào()无垠àn()然失色正jīn()危坐意趣àng()然热泪lián lián()2.辨识字形甲(zhòu)(wèi)口一(liǔliǔ)(jiù)由自取禁(gù)干(hé)乱(péng péng)船(péng)(chuō)破杀(lù)(jiānɡ)绳边(jiānɡ)3.理解词义(1) : 束缚, 限制。
(2)器宇: 。
(3) : 形容有光泽。
(4) : 阴暗的样子。
(5)鹤立鸡群: 。
(6)颔首低眉: 。
(7) : 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8)无可置疑: 。
(9)诚惶诚恐: 。
(10) : 广阔无边。
(11):肢体麻痹, 没有感觉。
比喻思想不敏锐或对事物漠不关心。
问题与思考一、课文感知(一)写作思路1.本文前半部分, 抓住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面容表情、等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后半部分侧重描写了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
(二)筛选语句2.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请仿照示例, 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
例:描写目光: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 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描写眉毛:描写须发:描写皮肤:描写鼻子:3.课文前半部分对于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哪两个方面的特点?它们分别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何作用?___________。
列夫托尔斯泰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列夫托尔斯泰 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035529a7e21af45b207a860.png)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训练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语句含义的能力,学习运用比喻、夸张描写人物肖像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感悟托尔斯泰的心灵世界为学习重点;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及人生追求为学习难点;【自主学习】一、了解作者--茨威格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
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拟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
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衬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二、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就是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巨匠,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的列夫托尔斯泰。
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
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你还了解作者哪些内容,讲给大空听听。
三、读课文积累生字词:1、给加点的字注音胡髭( ) 长髯( ) 鬈( )发黝( )黑滞( )留愚钝( )禁锢( ) 轩( )昂犀( )利侏儒( ) 酒肆( ) 为难( )()锃( )亮甲胄( ) 粲( )然盎( )然2、解释以下词语藏污纳垢:郁郁寡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诚惶诚恐:广袤无垠:颔首低眉:无可置疑:黯然失色:四.阅读课文,根据要求摘抄相关的语句。
1.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胡子:眉毛:须发皮肤眼睛2、精读前五段,理解人物外貌特征(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阅读,养成勾画、旁注的习惯)○1、概括其外貌特征(可用摘选词句的方法概括)○2、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刻画出来的?3 、精读后四段,感受托尔斯泰精神世界的丰富和人格的高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感知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和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品评语言,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学习课文运用夸张和妙喻描写托尔斯泰形貌的手法。
【学习重点】
对托尔斯泰进行的肖像描写。
【学习难点】
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默写《水调歌头》2段
转朱阁,
二、探究活动
(一)、亮标明确
(二)独学
1、介绍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课文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伟大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阶梯旁的圣母》、雕塑《大卫》、壁画《亚当与夏娃》等。
2、整体感知
给学生五分钟通读全文,思考: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问?
3、精读文本
思考:(1-5),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1) 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2)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3)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4)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5)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三)、对学(小组合作)
精读6-9段:(都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1) 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用了什么修辞?找出相关的句子(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比喻)
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示出来。
)
3)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
(关键语句的分析)
思考: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为什么不描写眼睛的其他特点?
4)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结合课后练习四,理解“幸福”的含义)
二、回标测试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禁gù( ) xī()利粗制làn( )造藏污纳gîu( )
mí( )补胆qiâ( ) hàn( )首低眉诚huáng( )诚恐
酒sì( ) 愚dùn( ) hâ( )立鸡群无可zhì( )疑
黝.黑()滞.留()郁郁寡.欢()正襟.危坐()
粲.然()粗糙.()黯.然失色()广袤.无垠.()
锃.亮()蒙.昧()侏儒.()尴.尬.()
2、列夫•托尔斯泰是()国伟大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
《》、《》。
答案
独学:3、(1-须发 2-面部轮廓结构 3-面部特征 4-长相 5-拜访者的态度。
)1)
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
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
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
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
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比较插图)
2)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3)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5)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
对学:
1)
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2)
(连续用两组排比句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
引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运用夸张,干脆有力,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作对比的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3)思考: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
为什么不描写眼睛的其他特点?
A、“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先抑后仰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
(眼睛)
B、“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电波……”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因为他的文学创作,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职和要求。
C、“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及其深刻而准确的。
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贫困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
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
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恐慌,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4介绍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和晚年的经历。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
如果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
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
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至和妻子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