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多样的地形教案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99560816fc700abb68fcab.png)
复杂多样的地形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多种多样的地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
2、运用动画演示并总结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能在地形图上准确找出并基本掌握主要高原、盆地、丘陵、山脉等主要地形区。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分析、归纳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学习活动,初步形成读图用图的基本能力。
2、通过组织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2.通过读图用图方法的指导,培养运用地图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
【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教学课件、学生人手一份的空白地形区图。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图片:(景观欣赏,配上音乐诗歌朗诵)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我爱你崎岖多姿,我爱你地大物博我爱你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我爱你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我爱你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我爱你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坡我爱你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我爱你高山之巅的青松品格我爱你大川的雄伟我爱你高原的磅礴我爱你平原的美丽我爱你丘陵的奇特我爱你祖国的山河同学们喜欢祖国秀美的山川吗?我国古今一些文人墨客更是把祖国的山山水水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
老师今天带了自己比较喜欢两首诗词,跟同学们一起分享,看看同学们能否找出他们的相同点?虞美人李煜(南北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些诗句的共同点都反映了什么样地理规律?(大河向东流。
)你还能说出哪些反映河流向东流的诗句或歌曲?(如“好汉歌”“三国演义主题曲”。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a34cc32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5.png)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上的地形种类及特点。
2. 掌握地形对气候、生态、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地球上的主要地形种类: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2. 各地形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3. 地形对气候、生态、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观看地形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地形。
2. 分组讨论各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3. 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生态、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章:平原教学目标:1. 了解平原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 掌握平原地区的主要农业活动。
教学内容:1. 平原地形的特点: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 平原地区的农业活动:种植业、畜牧业。
教学活动:1. 观察平原地形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平原的特点。
2. 探讨平原地区农业活动的适宜性。
3. 举例介绍平原地区的典型农业活动。
第三章:山地教学目标:1. 了解山地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 掌握山地地区的资源利用与保护。
教学内容:1. 山地地形的特点:地势陡峭、生物多样性丰富。
2. 山地地区的资源利用:矿产资源、水能资源。
3. 山地地区的生态保护:植被保护、水源保护。
教学活动:1. 观察山地地形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山地的特点。
2. 探讨山地地区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必要性。
3. 举例介绍山地地区的典型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措施。
第四章:高原教学目标:1. 了解高原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 掌握高原地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
教学内容:1. 高原地形的特点:地势较高、气候寒冷、植被稀少。
2. 高原地区的人口分布:人口稀疏、少数民族聚居。
3. 高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畜牧业、旅游业。
教学活动:1. 观察高原地形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高原的特点。
2. 探讨高原地区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3. 举例介绍高原地区的典型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章:丘陵教学目标:1. 了解丘陵地形的特点及分布。
2. 掌握丘陵地区的农业发展与土地利用。
教学内容:1. 丘陵地形的特点:地势起伏、土壤贫瘠、水源不足。
八年级地理上册2.1.2多种多样的地形
![八年级地理上册2.1.2多种多样的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f6542c1276a20029bc642d90.png)
2.1.2多种多样的地形一、课时:1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主要地形区的分分部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学会阅读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面剖面图等各种地形图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带领学生领略我国的大好河山,增加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主要地形区的分分部和特点。
2、难点:学会阅读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面剖面图等各种地形图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
五、教具: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中国地形分布图。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的家乡有哪些名山大川?主要地形区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2、五大地形定义(复习初一地理知识)(二)新课讲解:1、地形特点及影响:(1)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大;(2)地形类型多样优势: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3)山区面积大利弊: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不利于种植业发展;2、主要山脉:我国陆地最高点最低点:(1)最高点: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海拔8844.43米,为喜马拉雅山脉主峰,是世界第一高峰。
位于中国与尼泊尔的边界,南坡位于尼泊尔萨加玛塔专区,北坡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珠穆朗玛峰山体呈巨大的金字塔形状,山顶终年被冰雪覆盖,冰川广布。
(2)最低点:新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154.31米;3、主要地形区:请同学们找出中国具有几大高原?几大平原?几大盆地?几大丘陵?(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多雪山冰川,雪峰连绵;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沙漠广布;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峰林众多,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2)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准噶尔盆地,内部有戈壁沙漠;西部有山口,降水稍多;塔里木盆地,内部平坦,沙漠广布;四川盆地,紫色土。
2022年 教学教材《多种多样的地形》优秀教案
![2022年 教学教材《多种多样的地形》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8a2ec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7.png)
多种多样的地形概括1.在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
陆地上的5种根本地形类型,均有分布,这为工农业的开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工业生产的开展有了一定根底。
2.山区面积广阔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
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这是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
山区面积广阔,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开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开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上下起伏的总趋势。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第一阶梯上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两个地形区;第二阶梯上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六个地形区;第三阶梯上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个地形区。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清楚显。
即使在北方或南方地区内部,在自然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优越性①使我国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对河流的影响〕,不仅沟通了我国东西的水上交通,而且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经济文化交流。
〔地②河流落差较大,阶梯交界处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对河流的影响〕势呈三级阶梯〕③我国东部地势低平,使海洋湿润气流容易伸入内地,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对气候的影响〕特色地形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三角洲〕天府之国——四川盆地牧人天堂——内蒙古高原茶竹之乡——东南丘陵。
幼儿园多样的地形教案
![幼儿园多样的地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ae98b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d.png)
幼儿园多样的地形教案前言地形是指地面的形状和高低差异,是地球表面的重要属性之一。
地形教学是幼儿园自然科学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带孩子们接触并观察不同的地形,有力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了幼儿园的地理学常识、探索精神和生活技能。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多样的地形教案,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
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种类的地形。
2.掌握地形的特点。
3.培养探究精神。
4.增强幼儿科学素养。
教学材料1.图书《小鸟探险记》2.地形模型(可以自己手工制作)3.地形图、图片教学过程第一步:制作地形模型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不同的地形模型(如:高山、丘陵、平原、沙漠以及河流、湖泊等)。
采用手工和电脑制作都可以,只要让孩子们真切的感受不同地形的特点即可。
第二步:教材介绍老师可以通过读图书《小鸟探险记》让孩子们了解自然环境中的地形类型,从而让他们对自然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三步:地形观察让孩子们集中精力观察每种地形的特点,注意它们的起伏、坡度、宽度等。
家长可以陪孩子到户外散步,让孩子们在户外自己寻找、观察有趣的地形。
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问题式的问答(如下)剖析幼儿们的思维。
•这种地形有什么特点?•这种地形的高度怎么样?•这种地形可供什么用途?•孩子们在不同地形上的感觉有何异同?第四步:制作地形图让孩子们凭记忆,尝试制作地形图,从而加强记忆效果。
第五步:模板创作让孩子们自己设计自己的“地形卡片”,并在卡片上描绘他们所见的、感受到的不同地形,从中掌握地形的特点,加强记忆效果。
可以让孩子们自己绘制想要的地形。
教学评价通过以上的活动,幼儿们能够掌握不同地形的特点,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究地球的表面特征,增强幼儿的地理学常识、探索精神和生活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科学素养。
通过实际操作、模拟和创作等形式让幼儿们亲身参与,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
结尾地形教学具有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兴趣、提高思维等多种维度的作用。
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情境、和自身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设计不同的地形教案将会更好的语境化地带动孩子,发挥地形教育的真正价值。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f878073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c.png)
《多样的地形》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上的主要地形类型,包括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3.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上的主要地形类型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地形类型的识别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各种地形类型。
2. 利用地图和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类型的分布。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各种地形类型的认识和理解。
4.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形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2. 地形图片、视频资料。
3. 地图、模型等教具。
4. 实地考察地点的安排。
五、教学内容1. 地形类型的定义和分类。
2. 各种地形类型的特点及其分布情况。
3.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 实地考察,观察和分析地形特点。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卫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对地形学习的兴趣。
2. 讲解地形类型:教师简要介绍平原、山地、高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定义、特点和分布情况。
3. 案例分析:以我国地形为例,分析各种地形类型的具体案例,如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地形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城市发展、交通等。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地形学习的知识点,强调地形类型的识别和应用。
七、课堂练习a. 平原地形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b. 山地地形海拔较高,坡度陡峻。
c. 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地面坦荡。
d. 丘陵地形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
e. 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
八、课后作业1. 绘制地形类型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绘制我国地形类型分布图,标明各种地形类型的名称和分布区域。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等。
1-2多种多样的地形(第2课时)
![1-2多种多样的地形(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5606fc089eb172ded63b757.png)
(3)水杉:是我国的特产,落业乔木,高达35米,被誉为世界上的火化石植物,列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4)银杉:我国的特产,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都没有发现有活的银杉存在,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植物中的大熊猫之称。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揭示课题:我们已经知道我国五种地形俱全,其中山地面积最广,占全国的33%,所以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板书课题:第二课多山的国家
三、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查找山脉
1、出示课件:祖国山脉略图
引生思考:这么多山脉,怎么找呢?
教师强调要点:最好是按照山脉的延伸方向,把它们分分类,找起来就方便了。
(3)西北—东南向的山脉:祁连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
(5)找出一条弧行山脉:喜玛拉雅山脉
2、小组活动:
根据学生查找山脉的顺序,依次课件演示。
1讲述:这一座座雄姿勃勃的高山,像一条条巨龙,卧伏在祖国大地上。在众多的山脉中,你们知道哪一列最雄伟吗?
(要点:青藏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最雄伟的山脉。在这列山脉上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多座,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
⑵思考:在这列山脉上有世界最高的山峰,你知道是哪一座吗?它有多高?
⑶识图:在课本插图上找一找。
(要点:喜玛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耸立在我国与尼泊尔边境上,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⑷阅读课文,思考:在这么高的山峰上,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⑸播放录像:攀登珠峰
⑹过渡:我们已经知道我国山地多,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那么山地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呢?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地形教案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地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313e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0.png)
大班科学各种各样的地形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大班科学中的各种各样地形教案目标:1. 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形的特征和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地形的照片或模型。
2. 大班教室中的地形模型或沙盘。
3. 白板或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4. 学生用的绘画纸和彩色笔。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地形吗?地形有哪些种类?2. 展示不同地形的图片或实物,并让学生描述它们的特征。
探索(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形进行探索。
2. 每个小组在地形模型或沙盘上观察和探索所选择的地形。
3. 引导学生观察地形的高低、平坦与崎岖、水源等特征,并让他们尝试解释地形形成的原因。
讨论和总结(15分钟):1. 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所选择的地形,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解释。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地形的共同点和差异,并总结地形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拓展活动(15分钟):1. 让学生用绘画纸和彩色笔绘制自己理想中的地形,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2. 学生可以用绘画作品向全班展示并解释他们所绘制的地形特征和形成原因。
结束(5分钟):1.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学生在探索和讨论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对地形和环境保护产生关注,并提醒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探索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对不同地形特征的理解和形成原因的解释是否准确。
3. 评估学生通过绘画作品展示的创造力和对地形特征的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现实中的不同地形特征。
2. 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殊地形,拓宽他们的地理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让他们深入研究某个特定地形的形成原因,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上教版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
![上教版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c8970b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8.png)
上教版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种类及其特点。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种类。
地形对气候、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3 教学难点:地形种类的识别和特点的理解。
1.4 教学准备:地形图片、地形模型等教学道具。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地形的特点。
提问学生对地形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5.2 讲解:介绍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种类,如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等。
通过地形模型和图片,展示各种地形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1.5.3 互动:分组讨论地形对气候、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和影响。
1.5.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地形种类及其特点,强调地形对气候、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章:平原地形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平原地形的特点、分布和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重点:平原地形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平原地形在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3 教学难点:平原地形的形成原因和特点的理解。
2.4 教学准备:平原地形图片、地图等教学道具。
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通过展示平原地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平原地形的特点。
提问学生对平原地形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5.2 讲解:介绍平原地形的特点,如平坦、广阔、土壤肥沃等。
讲解平原地形的形成原因,如河流冲积、冰川作用等。
2.5.3 互动:分组讨论平原地形在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所在地区的平原地形特点和作用。
2.5.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平原地形的特点、形成原因和在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山地地形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山地地形的特点、分布和形成原因。
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1.2多种多样的地形(第一课时)
![1.2多种多样的地形(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8457231647d27284b7351e2.png)
课题 1.2多种多样的地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特点:高原、盆地、山脉、丘陵和平原五种地形全、山地多平原少、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2.学会看地形图,知道我国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并能在我国地形图上找到,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3.通过学生学习与了解我国的地形、地势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国土的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
教学难点过识图能力的培养,学会通过地图分析地形。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地形资料,了解各种地形的特点。
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课件(多种多样的地形)提问:我们经常说,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景色宜人。
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我们如诗如画的祖国风光,并请你留心你们都看到了哪几种的自然景观?小结: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我们称之为“地形”。
地形就是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我国的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可以说我国的地形是“多种多样”的。
板书课题:多种多样的地形二、问题引导,探究释疑(一)分析资料,了解五种地形全的特点1.出示中国地形图:(提示读图的方法)2.在地形图中标有不同的颜色,你能说出不同颜色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吗?学生欣赏图片,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看中国地形图,说一说看图的方法:看方向、读懂图例、再做分析看图回答问题:黄色代表高原;蓝色代表水,海洋;绿色代表平原;棕色的表示高地;小黑点表示沙漠;白色的表让学生对我国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激发爱国热情。
培养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3.你们有没有发现,标注中有数字出现呢?它又代表的是什么?投影打出:海拔是指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高度。
4.提问:你能利用图中的高度表说一说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吗?小结:图中棕色所表示的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黄色所表示的地区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绿色表示的地区海拔是0-500米。
上教版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
![上教版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a0c3278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c.png)
上教版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第一章:地形的基本概念1.1 地形的定义介绍地形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地形是地球表面各种地貌的总称。
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地形的种类,如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
1.2 地形的特点分析各种地形的特点,如平原地势平坦,山地地势高耸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识别不同地形的特点。
1.3 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地形对人类居住、农业、交通、建筑等方面的影响。
举例说明地形对城市规划、道路建设等的影响。
第二章:地形的形成与变化2.1 地形的形成原因介绍地形的形成原因,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地内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2.2 地形的演变过程讲解地形的演变过程,包括地壳运动、侵蚀、沉积等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和实例,了解地形的演变规律。
2.3 人类活动对地形的影响探讨人类活动对地形的改变,如填海、采矿、水利建设等。
分析人类活动对地形的影响程度和可持续性问题。
第三章:地形的测量与研究3.1 地形测量的方法介绍地形测量的基本方法,如水准测量、三角测量等。
让学生了解地形测量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3.2 地形图的绘制讲解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和方法,包括等高线、地形符号等的使用。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简单的地形图。
3.3 地形的研究与应用介绍地形研究在自然地理、城市规划、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分析地形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中国的地形特点4.1 中国的地形类型分析中国地形的种类,如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通过地图和实例,让学生了解中国各种地形分布的特点。
4.2 中国的地形分区讲解中国地形的分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形图,了解各分区地形的特点。
4.3 中国的地形对农业的影响探讨中国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如平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山地地区的农业发展等。
分析地形对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地形与人类生活的关系5.1 地形与居住环境介绍地形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如山地、平原等地区的居住条件。
多种多样的地形教案
![多种多样的地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35e87b58fafab069dc0245.png)
多种多样的地形教案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多种多样的地形孟州市华侨阳光学校米自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以及三级阶梯的分布。
2、,总结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能在地形图上准确找出主要高原、盆地、丘陵、山脉等主要地形区。
二、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阅读地形示意图的能力。
2.学会看地形图,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我国的主要地形,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知识,初步感知祖国的基本情况,激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1、中国的地形特点。
2、学会看我国地形图,并能初步掌握我国的主要地形和山脉。
【教学难点】:掌握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山脉。
【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学生人手一份的空白地形区图。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在音乐背景下,用多媒体演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黄土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祖国的风光。
教师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高山、美丽的平原、崎岖的丘陵,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
她又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祖国多种多样的地形。
●师生互动,活动探究(一)我国地势特征:1、教师:这是一幅祖国地形图2、引导学生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总结我国东西颜色的不同,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棕黄色:3000米以上黄色:1000~2000米绿色:0~500米)3、总结我国地势特点:呈三级阶梯分布。
4、出示地形剖面图,总结各个阶梯上主要地形。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第二阶梯(三个高原、三个盆地)第三阶梯(三大平原)出示地形图,根据学生查找的答案出示,订正结果,统计多少同学能查找正确。
5、让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三阶梯之间的界限,课件展示总结:一二(昆仑-祁连、横断山)二三(大兴安-太行山-巫山-雪峰山)6、视频总结。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案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acf66c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0.png)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表形态的分类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地形、地貌、地质等基本概念。
3. 培养学生对地表形态的观察、描述和分析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地表形态的分类: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2. 地形、地貌、地质的定义及关系。
3. 各种地表形态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4.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地表形态的分类、特点及分布规律。
2. 难点:地形、地貌、地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地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表形态。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地表形态的特点。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设置课外实践作业,提高学生对地表形态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形图,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形态的多样性。
2. 讲解概念:介绍地形、地貌、地质的定义,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分类讲解:分别讲解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4. 案例分析:以我国为例,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及变化趋势。
7. 总结发言: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8.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地表形态分类和特点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地表形态影响人类活动的理解。
3. 观察报告:评估学生课外观察地表形态的认真程度和对观察结果的分析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地表形态描述和分析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如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的使用是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表形态。
2. 学生参与: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需要采取更多激励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山川秀美多样的地形教案
![山川秀美多样的地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793167e518964bcf847cc0.png)
《山川秀美──多样的地形》教案一、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中国自然环境概况,即中国人民生活的环境。
本课侧重于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环境只是人们生活的舞台,如何体现人的存在,如何协调人地关系是本课的主旨。
同时,本课内容为第三课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
■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讨论分析不同地形区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2)通过读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进一步讨论这样的地势产生的影响。
(3)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进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不同地形特别是山区及学生所在地地形区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读剖面图的能力,分析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分为想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会(新旧结合掌握知识)→会学(读图分析掌握方法)→会用(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了解不同地形区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惯。
二、学法流程整体构架本课教学流程见下表三、学与教的过程(新课导入)【展示】介绍中国大好河山的图片(配歌曲)。
【提问】刚才大家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新课教学)【承转】中国的山水和土地养育着亿万中华儿女,也孕育出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今天,我们将在这优美的画面、动人的歌声中去了解祖国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使壮丽河山长在,灿烂文明永传。
【展示】《中国地形图》【提问】(1)请同学们回忆地形的种类,看图找一下中国有些什么地形?学生确定中国地形多样。
(2)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属于什么地形区?学生思考后回答。
【展示】本地交通、稻田、渔业图片【提问】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情况。
学生从生活习惯、农业生产、交通等方面讨论。
【展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东南丘陵等地的图片。
【提问】其它地形区的人民是否一样生活生产,为什么?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分析,农业生产的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地自然环境的制约。
上教版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
![上教版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6a0637d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b.png)
上教版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种类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种类。
2. 地形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地形种类的识别和特点的描述。
教学准备:1. 地球地形图。
2. 地形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地形种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种类,如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等,并讲解各种地形的特点。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如水源、交通、农业等。
第二章:平原地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原地形的特征及其分布。
2.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平原地形的特征。
2. 平原地形的分布和作用。
教学难点:1. 平原地形特征的描述。
教学准备:1. 平原地形图。
2. 地形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平原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平原地形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平原地形的特征,如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等,并讲解平原地形在地理分布上的作用。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平原地形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如农业、城市发展等。
第三章:山地地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地地形的特征及其分布。
2.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山地地形的特征。
2. 山地地形的分布和作用。
教学难点:1. 山地地形特征的描述。
教学准备:1. 山地地形图。
2. 地形模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山地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山地地形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山地地形的特征,如地势陡峭、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等,并讲解山地地形在地理分布上的作用。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山地地形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如水源、交通、农业等。
第四章:高原地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原地形的特征及其分布。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
![自然地理教案《多样的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a892343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d.png)
《多样的地形》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地形的概念,并认识到地形对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
1.2 教学重点:地形的基本概念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地形对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
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5 教学准备:PPT展示地形图片,相关案例资料。
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展示不同地形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地形?地形有哪些种类?1.6.2 新课导入:介绍地形的概念,解释地形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6.3 案例分析:分析地形对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山区、平原、沙漠等地形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和可能性。
1.6.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分享讨论成果。
1.6.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地形对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
1.7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地形对生活和环境产生影响的案例,下节课分享。
第二章:平原地形2.1 课程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平原地形的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重点:平原地形的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原地形的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4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平原地形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其特点和对生活的影响。
2.5 教学准备:PPT展示平原地形图片,相关案例资料。
2.6 教学过程:2.6.1 导入:展示平原地形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平原地形?它有什么特点?2.6.2 新课导入:介绍平原地形的定义和特点,解释其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6.3 案例分析:分析平原地形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农业、城市发展等方面。
2.6.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平原地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分享讨论成果。
2.6.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平原地形对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
2.7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平原地形对生活和环境产生影响的案例,下节课分享。
《2 多种多样的地形》教案
![《2 多种多样的地形》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99c0ea9e31433238689300.png)
《多种多样的地形》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中国地形图,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形成;2、通过观察中国地形图,学会看地图,提高读图识图的能力。
3、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教学难重点:通过观察中国地形图,学会看地图,提高读图识图的能力。
探究多样的地理环境给我国地区发展带来的影响。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看图回答问题:在地形图中标有不同的颜色,你能说出不同颜色分别代表的是什么吗?对,黄色代表高原;蓝色代表水,海洋;绿色代表平原;棕色的表示高地;小黑点表示沙漠;白色的表示寒冷的地方。
请你们把它归纳总结成顺口溜。
2、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的这些地形呢?对是图例和标注。
你们有没有发现过,标注中有数字出现呢?他又代表的是什么?什么是海拔?是指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高度。
3、你们有这么多的发现,那谁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观察中国地形图的呢?总结归纳读图的方法:首先,看方向和图例;其次,观察标注的不同颜色;最后,嘴后,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
4、我国的地形图中是五颜六色的,那我国都有哪些地形呢?我们的家乡属于这五种地形中的那一种?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5、观看我国地形图的图片,感受我国地形的多样,及不同的风貌。
6、学生汇报总结,不同地形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农业生产和交通等方面的影响。
7、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看一看你的家乡处在什么平原上?第二课时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有高耸入云的山脉,雄伟壮观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还有起伏的丘陵,五种地形齐全。
1、观察中国各种地形面积比例统计图,你发现我国地形有什么特点?针对图中所给数据,并得出我国地形山地多平原少的地形特点。
2、看中国地形图,上大致有三种颜色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每种颜色的海拔高度是多少?我国的地势特点是什么?3、根据我国的地形特点,讨论:我国的地势和多种多样的地形对我们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4、学生讨论,总结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种多样的地形教案
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单元第一课多种多样的地形
孟州市华侨阳光学校米自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剖面图归纳我国地势特点,以及三级阶梯的分布。
2、,总结评价我国地势特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能在地形图上准确找出主要高原、盆地、丘陵、山脉等主要地形区。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阅读地形示意图的能力。
2.学会看地形图,并能在地形图上找到我国的主要地形,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知识,初步感知祖国的基本情况,激发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中国的地形特点。
2、学会看我国地形图,并能初步掌握我国的主要地形和山脉。
【教学难点】:掌握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山脉。
【教学准备】:中国地形图、学生人手一份的空白地形区图。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在音乐背景下,用多媒体演示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黄土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祖国的风光。
教师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高山、美丽的平原、崎岖的丘陵,俯视祖国大地,她就像一只威武的雄鸡,傲然屹立的世界的东方。
她又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彩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祖国多种多样的地形。
●师生互动,活动探究
(一)我国地势特征:
1、教师:这是一幅祖国地形图
2、引导学生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总结我国东西颜色的不同,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棕黄色:3000米以上黄色:1000~2000米绿色:0~500米)
3、总结我国地势特点:呈三级阶梯分布。
4、出示地形剖面图,总结各个阶梯上主要地形。
第一阶梯(青藏高原)
第二阶梯(三个高原、三个盆地)
第三阶梯(三大平原)
出示地形图,根据学生查找的答案出示,订正结果,统计多少同学能查找正确。
5、让学生在地形图上找出三阶梯之间的界限,
课件展示总结:一二(昆仑-祁连、横断山)
二三(大兴安-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6、视频总结。
学生看视频时要注意一个问题: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是什么?
7、第一课时小结。
做练习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二)主要山脉:
1、课件展示我国主要山脉。
2、教师版图展示,边画山脉,边讲解,学生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3、课件总结山脉几个分组。
4、知识点的落实:学生记忆后,教师找学生到黑板上填出山脉,也可以教师随意指着山脉,让学生回答。
(三)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1、视频导入:学生看视频了解高原和盆地的概况。
2、教师版图展示:边画边讲解高原和盆地的基本概况,总结特征,学生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3、学生记忆。
4、知识点落实:学生记忆后,教师找学生到黑板上填出高原和盆地,也可以教师随意指着高原和盆地,让学生回答。
(四)三大平原:
1、视频导入:学生看视频了解三大平原的概况。
2、教师版图展示:边画边讲解三大平原的基本概况,总结特征,学生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3、学生记忆。
4、知识点落实:学生记忆后,教师找学生到黑板上填出平原,也可以教师随意指着平原,让学生回答。
●课堂小结、知识整理
1、今天你的收获是什么?
2、学生在已经准备好的空白地形区图上填出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盆地,学生相互点评有没有错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