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挖基坑 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条形基础 V=L*(ah+kh2)a=垫层宽+工作面*2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四菱台的基坑:上口长A、宽B下口长a、宽b深HV=[A*B+a*b+(A+a)*(B+b)]*H/6分段计算,在高差处分开,但公式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坑的底部没有重合,而上口重合了,你就算二个四棱台的体积再扣去重合部份的三棱台体积就是了。
复杂的你可以用CAD软件或图形算量软件去计算。
如广联达的或清华斯维尔的。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S上=140S下=60V=1/3*3*(140+60+√140*60)=291.65m2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基坑上底长14m,上底宽10m开挖深度3m,开挖坡率1: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底面面积×高÷3?台体:V=[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l为侧棱长,h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R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圆锥体:?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体积:πRR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S=a2长方形a和b-边长C=2(a+b)S=ab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S=ah/2=ab/2sinC=[s(s-a)(s-b)(s-c)]1/2=a2sinBsinC/(2sinA)四边形d,D -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S=πr2=πd2/4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S=πr2×(a/360)弓形l-弧长S=r2/2(πα/180-sinα)?b-弦长=r2arccos[(r-h)/r]-(r-h)(2rh-h2)1/2?h-矢高=παr2/360-b/2[r2-(b/2)2]1/2?r-半径=r(l-b)/2+bh/2?α-圆心角的度数≈2bh/3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r-内圆半径=π(D2-d2)/4?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d-短轴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基坑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S上=140 S下=60V=1/3*3*(140+60+√140*60)=291.65m2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a—边长C=4a S=a2 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三角形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6?1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S=dD/2?6?1sinα 平行四边形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S=ah=absinα 菱形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 =Dd/2=a2sinα 梯形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S=(a+b)h/2=mh 圆r-半径d-直径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r—扇形半径a—圆心角度数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l-弧长S=r2/2?6?1(πα/180-sinα)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h-矢高=παr2/360 - b/2?6?1[r2-(b/2)2]1/2r-半径=r(l-b)/2 + bh/2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R-外圆半径S=π(R2-r2)r-内圆半径=π(D2-d2)/4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椭圆D-长轴S=πDd/4d-短轴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基坑的体积公式

基坑的体积公式
基坑的体积公式是V=(a+2c+KH)*(b+2c+KH)H+1/3K^2H^3。
其中a是基础垫层宽度,b是基础垫层长度,c是工作面宽度,H是基坑深度,K 是放坡系数。
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
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
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
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基坑等级:
一级: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开挖深度大于10米,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二级:介于一级基坑、三级以外的基坑。
三级:开挖深度小于7米且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基坑。
挖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挖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挖基坑: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副标题回答:每一个根据不同的已知量,来决定具体使用哪个。
①不放坡时:V挖=L×(B+2C)×H②有放坡时:V挖=L×(B+2C+KH)×H挖地坑工程量根据图示尺寸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按土壤类别、挖土深度不同分别套用相应的定额。
①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V挖=(a+2c)×(b+2c)×H②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V挖=(a+2c)×(b+2c)×H+KH2×(a+2c)+KH2×(b+2c)+4×1/3K2H3=(a+2c+KH)×(b+2c+KH)×H+1/3K2H3扩展资料: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
基坑开挖工程量按基坑容积计算。
一般来说,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的基坑。
基坑分级:一级: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开挖深度大于10米,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二级:介于一级基坑、三级以外的基坑。
三级:开挖深度小于7米且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基坑。
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0.5~1.0 m后,方可开挖。
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
(2)施工机械行驶道路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石或砾石,箱(板)或梢排等。
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坑底必要时应铺设工具式路基(3)相邻基坑(槽)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应及时做好基础。
(4)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完桩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基坑开挖土方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基坑的体积计算和土方的计算。
(1)基坑体积计算公式基坑体积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基坑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
a.矩形基坑的体积计算公式V=A*H其中,V为基坑的体积,A为基坑底面积,H为基坑的深度。
b.圆形基坑的体积计算公式V=(π*r^2)*H其中,V为基坑的体积,r为基坑的半径,H为基坑的深度。
土方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土方的类型和土方的密度来进行计算,常见的计算公式如下:土方量=(A1+A2)*H*γ其中,土方量为开挖土方的量,A1为基坑的底面积,A2为基坑的上部横截面积,H为土方的高度,γ为土方的密度。
土方量=(A1-A2)*H*γ其中,土方量为填方土方的量,A1为基坑的底面积,A2为基坑的上部横截面积,H为土方的高度,γ为土方的密度。
2.基坑土方计算方法(1)平均高度法平均高度法是基于基坑的平均高度来计算土方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a.根据基坑的形状和尺寸,计算基坑的平均高度。
b.根据平均高度和基坑的底面积,计算基坑的体积。
c.根据土方的密度,计算土方的量。
(2)横断面积法横断面积法是基于基坑的横截面积来计算土方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a.根据基坑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基坑的横截面。
b.对基坑的每个横截面,测量土方的高度和土方的面积。
c.根据横截面的土方高度和土方面积,计算土方的量。
(3)交点高程法交点高程法是基于基坑的交点高程来计算土方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a.在基坑的四个交点处,测量交点的高程。
b.对每个交点,计算基坑的横截面积。
c.根据横截面的土方高度和土方面积,计算土方的量。
以上介绍了基坑土方计算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通过合理选择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基坑的土方量,为基础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基坑开挖计算公式

基坑开挖计算公式
1.基坑底面面积计算公式
基坑底面面积计算是指计算基坑底面的面积,以确定挖方的范围。
基坑底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
基坑底面面积=立方坡度法面积×壁脚面积改正系数
其中,立方坡度法面积是指基坑底面的实际面积,壁脚面积改正系数是考虑到实际施工中的壁脚形状对挖方面积的影响,通常取值为1.1-1.5
2.基坑边界计算公式
基坑边界计算是指计算基坑的边界线,以确定开挖深度和挖方范围。
基坑边界的计算公式为:
基坑边界=基坑底面边长×竖向开挖系数
其中,基坑底面边长为基坑底面的实际边长,竖向开挖系数是考虑到基坑侧壁坡度和土方开挖方式对基坑边界线的影响,通常取值为1.1-1.3
3.基坑平均深度计算公式
基坑平均深度计算是指计算基坑的平均深度,以确定土方开挖的量和支护的设计。
基坑平均深度的计算公式为:
基坑平均深度=(基坑最大深度+基坑最小深度)/2
4.土方量计算公式
土方量计算是指计算基坑开挖过程中挖方和填方的土方数量,以确定工程施工的土石方工程量。
土方量的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基坑底面面积×基坑平均深度-基坑底面硬质层面积×硬质层厚度)/排土率
其中,基坑底面硬质层面积是指基坑底部存在硬质层的区域面积,硬质层厚度是指硬质层的实际厚度,排土率是指挖方土石方的施工效率,通常取值为0.8-1.0。
以上是基坑开挖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应用。
在工程施工中,准确的计算和判断对于基坑开挖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基坑开挖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的工程条件和要求,并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计较公式之五兆芳芳创作挖基坑 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任务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条形根本 V=L*(ah+kh2)a=垫层宽+任务面*2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四菱台的基坑:上口长A、宽B下口长a、宽b深HV=[A*B+a*b+(A+a)*(B+b)]*H/6分段计较,在高差处分隔,但公式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坑的底部没有重合,而上口重合了,你就算二个四棱台的体积再扣去重合部分的三棱台体积就是了.庞杂的你可以用CAD软件或图形算量软件去计较.如广联达的或清华斯维尔的.基坑土方量计较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 上)+S下) S上=140 S下=60 V=1/3*3*(140+60+√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概略积;S2:下概略积;h:高. 几何体的概略积计较公式圆柱体: 概略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 概略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 -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 =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 =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 d-短轴平整场地: 修建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较法则(1)清单法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修建物首层面积计较. (2)定额法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修建物首层面积计较. 2、平整场地计较办法(1)清单法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法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修建面积(2)定额法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法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修建面积 3、注意事项(1)、有的地区定额法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较.计较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较,然后与底层修建面积归并计较;或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修建面积归并计较.这样的话计较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欠利益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较起来较麻烦,欠好计较.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欠好计较. (2)、清单情况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计较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较法则(1)、清单法则:挖根本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根本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较. (2)、定额法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较.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任务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归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较办法(1)、清单法则:①、计较挖土方底面积:办法一、利用底层的修建面积+外墙外皮到垫层外皮的面积.外墙外边线到垫层外边线的面积计较(按外墙外边线外放图形分块计较或按“外放图形的中心线×外放长度”计较.)办法二、分块计较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较修建面积). ②、计较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法则:①、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较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较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如下图 S下=底层的修建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含任务面、排水沟、放坡等).用同样的办法计较S中和S下 3、挖土方计较的难点⑴、计较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积时候需要计较“各自边线到外墙外边线图”部分的中心线,中心线计较起来比较麻烦(同平整场地). ⑵、中截面面积欠好计较. ⑶、重叠地方欠利益理(同平整场地). ⑷、如果出现某些边放坡系数不一致,难以处理. 4、大开挖与基槽开挖、基坑开挖的关系槽底宽度在3m以内且长度是宽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积在20m2以内者为地槽,其余为挖土方. 满堂根本垫层 1、满堂根本垫层工程量:如图所示,(1)、素土垫层的体积(2)、灰土垫层的体积(3)、砼垫层的体积(3)垫层模板 2、满堂根本垫层工程量计较办法⑴、素土垫层体积的计较:利用棱台的计较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 4×S中+ S下)计较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⑵、灰土垫层体积的计较:利用棱台的计较公式:灰土垫层体积= 1/6×H×(S上+ 4×S中+ S下)计较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⑶、素砼体积的计较:根本垫层与混凝土根本按混凝土的厚度划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内者执行垫层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执行根本子目.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⑷、垫层模板的计较:垫层模板=垫层的周长×垫层高度 2,修建工程量计较公式:计较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利用棱台体积公式计较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积. V=1/6×H×(S上+ 4×S中+ S下)计较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S下=底层的修建面积+外墙外皮到挖土底边线的面积(包含任务面、排水沟、放坡等). 用同样的办法计较S中和S下. 素土垫层体积的计较:利用棱台的计较公式:素土垫层体积=1/6×H×(S上+ 4×S中+ S下)计较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灰土垫层体积的计较:利用棱台的计较公式:灰土垫层体积= 1/6×H×(S上+ 4×S中+ S下)计较土方体积(其中,S上为上底面积,S中为中截面面积,S下为下底面面积). 素砼体积的计较:根本垫层与混凝土根本按混凝土的厚度划分,混凝土的厚度在12cm以内者执行垫层子目;厚度在12cm以外者执行根本子目.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垫层模板的计较:垫层模板=垫层的周长×垫层高度满堂根本梁的体积计较办法:满堂根本梁的体积=梁的净长×梁的净高素土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外墙素土中心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素土工程量=内墙素土净长线的长度×素土的截面积灰土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外墙灰土中心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灰土工程量=内墙灰土净长线的长度×灰土的截面积砼垫层工程量外墙条基砼垫层根本=外墙条形根本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砼垫层根本=内墙条形根本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条形根本工程量外墙条形根本的工程量=外墙条形根本中心线的长度×条形根本的截面积内墙条形根本的工程梁=内墙条形根本净长线的长度×条形根本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较①砖条形根本按内墙净长线计较地圈梁工程量外墙地圈梁的工程量=外墙地圈梁中心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内墙地圈梁的工程梁=内墙地圈梁净长线的长度×地圈梁的截面积根本墙工程量外墙根本墙的工程量=外墙根本墙中心线的长度×根本墙的截面积内墙根本墙的工程梁=内墙根本墙净长线的长度×根本墙的截面积基槽的土方体积基槽的土方体积=基槽的截面面积×基槽的净长度独立根本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独立根本垫层模板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独立根本体积独立根本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独立根本模板独立根本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承台根本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承台根本垫层模板垫层模板=垫层周长×垫层高度承台根本体积独立根本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承台根本模板独立根本模板=各层周长×各层模板高机关柱工程量计较①机关柱体积=机关柱体积+马牙差体积其中马牙槎体积=马牙槎与墙相交宽度*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机关柱高度②机关柱模板=机关柱模板+马牙差模板马牙槎模板面积=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机关柱高度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其中柱高: a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概略(或楼板上概略)至上一层楼板上概略之间的高度计较. b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概略(或楼板上概略)至柱帽下概略之间的高度计较. c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概略至柱顶高度计较. ②框架柱的模板=框架柱周长*框架柱支模高度梁侧装修=梁外露长度*装修长度梁的模板面积=(梁正面高之和+梁底)*梁的长度板的体积=板的面积×板的厚度板的模板=板的底模+板的周边模板板的底模=板的底面净面积板的周边模板=板的外露周边长度×板的厚度楼梯体积=踏步体积+梯板体积①踏步体积 = 三角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 梯板净宽 * 踏宽数. 其中:踏步个数 = 踏宽数+1;踏宽数 = 楼梯净长/踏步宽度(楼梯净长:等于踏步段水平投影净长,即扣减(墙)后的长度);踏步高度 = 楼梯高度/(踏步个数+1);梯板净宽 = 楼梯宽度扣减墙后的宽度. ②梯板体积=梯板净宽*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其中:楼梯斜长=K*楼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水平投影长度=楼梯净长;K=[SQRT(踏步宽度^2 + 踏步高度^2)]/踏步宽度)③休息平台体积:计较同板. 如果休息平台与墙相交,扣除与墙相交部分体积⑶楼梯栏板、栏杆①栏板按面积或体积计较栏板体积=栏板面积×栏板厚度计较栏板面积=栏板长度×栏板高度计较栏板长度是楼梯的实际长度,即斜长度楼梯正面装修=踏步正面面积+梯板正面积其中:踏步正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踏步个数;梯板正面积= 楼梯斜长*梯板厚度. 楼梯底面装修=楼梯底部面积楼梯模板=楼梯侧模+楼梯底模;计较同装修面积.。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1.基坑土方计算的基本原理:
2.基坑土方计算的公式
(1)基坑截面形状的计算公式:
基坑的截面形状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多种,常见的有梯形、矩形和圆形等。
以下是常见截面形状的计算公式:
-梯形截面的土方体积计算公式:
土方体积=(A1+A2)*L/2-B*H
其中,A1和A2分别为上底和下底的面积,L为基坑的长度,B为底边宽度的差值,H为高度。
-矩形截面的土方体积计算公式:
土方体积=A*L
其中,A为基坑的底面积,L为基坑的长度。
-圆形截面的土方体积计算公式:
土方体积=π*(R^2-r^2)*L
其中,R为外半径,r为内半径,L为基坑的长度。
(2)基坑土方计算的均匀补土和高度超盖的计算方法:
-均匀补土的计算方法:
如果需要在基坑中进行均匀补土,则补土的体积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
进行计算。
补土体积=(B+2Hn)*Ln*LM
其中,B为底边宽度的差值,Hn为补土的高度差,Ln为补土的长度,LM为补土的宽度。
-高度超盖的计算方法:
如果超出原有地面高度,则超盖的土方体积可以按照下面的公式进行
计算。
超盖土方体积=(B+H)*L
其中,B为底边宽度的差值,H为超盖的高度,L为基坑的长度。
以上公式适用于基本的基坑土方计算,但实际工程中可能还需要考虑
其他因素,例如倾斜墙的计算、特殊土质的处理等。
因此,在具体的基坑
土方计算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
修正。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1.截面法计算公式:
截面法根据基坑的不同截面形状,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
矩形基坑的土方量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底面积+顶面积)×坑深÷2
圆形基坑的土方量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底面积+顶面积)×坑深÷3
梯形基坑的土方量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底面积+顶面积)×坑深÷2
2.边坡法计算公式:
边坡法是基于坑壁的边坡形状来计算土方量的方法。
边坡法的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底面积+上半边坡面积+下半边坡面积)×坑深
其中,上半边坡面积和下半边坡面积可以根据基坑的边坡坡度和高度来计算。
3.三角形法计算公式:
三角形法是基于基坑的深度和宽度来计算土方量的方法。
三角形法的计算公式为:
土方量=基坑底面积×坑深×宽度÷2
其中,宽度是指基坑底面宽度。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
根据具体的基坑形状和尺寸,可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土方量。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
土质的不均匀性、岩石的存在以及对挖掘方式的适应性等因素。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挖基坑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条形基础V=L*(ah+kh2)a=垫层宽+工作面*2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四菱台的基坑:上口长A、宽B下口长a、宽b深HV=[A*B+a*b+(A+a)*(B+b)]*H/6分段计算,在高差处分开,但公式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坑的底部没有重合,而上口重合了,你就算二个四棱台的体积再扣去重合部份的三棱台体积就是了。
复杂的你可以用CAD软件或图形算量软件去计算。
如广联达的或清华斯维尔的。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S上=140 S下=60V=1/3*3*(140+60+√140*60)=291.65m2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r-半径=r(l-b)/2 + bh/2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r-内圆半径=π(D2-d2)/4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d-短轴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基坑计算公式范文

基坑计算公式范文基坑是指在建筑施工中需要开挖的部分,通常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如地下室、地下车库等。
计算基坑的大小和深度是施工前的重要任务,对于确保建筑物的稳定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基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1.计算基坑土方量基坑土方量是指开挖基坑时需要从地下挖掘出的土壤的体积。
计算基坑土方量的公式如下:土方量=(底面面积+上底面面积)×基坑深度/2其中,底面面积是基坑底部的面积,上底面面积是基坑顶部的面积,基坑深度是基坑的深度。
这个公式适用于形状为梯形或楔形的基坑。
2.计算基坑抗滑稳定性基坑的抗滑稳定性是指在开挖或施工过程中,基坑的土体能够抵抗滑动的能力。
可以通过计算基坑的抗滑稳定系数来评估基坑的稳定性,其计算公式如下:抗滑稳定系数=(土壤的抗剪强度×土壤的黏性抗剪强度)/(土壤的抗剪强度×水平应力+土壤的黏性抗剪强度×垂直应力)其中,土壤的抗剪强度是土壤的抗剪能力,土壤的黏性抗剪强度是土壤的黏性抗剪能力,水平应力是施加在土体水平方向上的力,垂直应力是施加在土体垂直方向上的力。
3.计算基坑的支护结构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支护措施来保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计算基坑的支护结构一般涉及地下连续墙、地下室桩基、土钉墙等。
计算支护结构所需的数量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土壤力学参数进行计算。
4.计算基坑的水流量在基坑的开挖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
计算基坑的水流量可以帮助确定排水设施的尺寸和数量。
计算基坑的水流量一般使用Darcy公式,公式如下:水流量=(渗透系数×斜坡高度×土层厚度×单位重力)/(扩散系数×重力加速度)其中,渗透系数是土壤渗透性的指标,斜坡高度是水流的压头,土层厚度是土壤的垂直距离,单位重力是土壤的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扩散系数是土壤的扩散性质的指标,重力加速度是地球引力的加速度。
以上是一些基坑计算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计算。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在计算基坑土方工程量时,常用的公式有三种:平均面积法、边坡切坡法和土方块法。
下面将对这三种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1.平均面积法:
平均面积法适用于基坑形状规则、尺寸相对均匀的情况。
公式如下:土方量=(上底+下底)/2×高×高均
其中,上底和下底分别为基坑上边和下边的长度,高为基坑的深度,高均为基坑的平均深度。
2.边坡切坡法:
边坡切坡法适用于基坑形状不规则、尺寸不均匀的情况。
公式如下:土方量=侧坡面积×高×侧坡系数
其中,侧坡面积为基坑侧边面的面积,高为基坑的深度,侧坡系数为侧坡的坡度。
3.土方块法:
土方块法适用于基坑形状复杂、尺寸不规则的情况。
土方量=Σ(P×H)
其中,Σ表示求和,P为分块面的周长,H为分块面的高度。
以上三个公式是计算基坑土方工程量的常见公式,根据基坑的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岩土类别、工期等因素对土方工程量的影响,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总结起来,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是根据基坑的形状和尺寸,采用平均面积法、边坡切坡法和土方块法等方法计算土方工程量的公式。
根据基坑的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得到准确的结果。
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开挖工程量计算公式没有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删除。
以下是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改写:基坑土方计算公式:计算挖基坑的土方量,需要用到以下公式:V=(a+2c+kh)*(b+2c+kh)*h+1/3k2h3.其中,a表示长底边,b表示短底边,c表示工作面,h表示挖土深度,k表示放坡系数。
如果是条形基础,则公式为V=L*(ah+kh2),其中,L为垫层宽+工作面*2.对于四菱台的基坑,公式为V=[A*B+a*b+(A+a)*(B+b)]*H/6,其中,A、B、a、b、H分别表示上口长、上口宽、下口长、下口宽和深度。
如果基坑有高差,需要分段计算,但公式是一样的。
如果两个坑的底部没有重合,而上口重合了,可以先算出两个四棱台的体积再扣去重合部分的三棱台体积。
对于复杂的基坑,可以使用CAD软件或图形算量软件进行计算。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计算基坑土方量的公式为V=1/3h(S上+√(S下*S上)+S下),其中,S上和S下分别表示上表面积和下表面积。
例如,如果S上为140,S下为60,则V=1/3*3*(140+60+√140*60)=291.65m2.基坑开挖土方量计算:如果基坑下底长为10m,下底宽为6m,上底长为14m,上底宽为10m,开挖深度为3m,开挖坡率为1:0.5,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体积=底面面积×XXX÷3;台体: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V=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l为侧棱长,h 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对于圆柱体,表面积为2πRr+2πRh,体积为πRRh。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挖基坑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条形基础V=L*(ah+kh2)a=垫层宽+工作面*2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四菱台的基坑:上口长A、宽B下口长a、宽b深HV=[A*B+a*b+(A+a)*(B+b)]*H/6分段计算,在高差处分开,但公式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坑的底部没有重合,而上口重合了,你就算二个四棱台的体积再扣去重合部份的三棱台体积就是了。
复杂的你可以用CAD软件或图形算量软件去计算。
如广联达的或清华斯维尔的。
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 S上=140 S 下=60 V=1/3*3*(140+60+√140*60)=291.65m2 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
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底面面积×高÷3 台体: V=[ S上+√(S上S 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几何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表面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体积: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ab 三角形 a,b,c -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 s=(a+b+c)/2 S=ah/2=ab/2•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 =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 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a+b)h/2=mh 圆 r-半径 d -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弓形 l-弧长 S=r2/2•(πα/180-sinα) 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 h-矢高=παr2/360 - b/2•[r2—(b/2)2]1/2 r-半径=r(l-b)/2 + bh/2 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 =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 D-外圆直径 d-内圆直径椭圆 D -长轴 S=πDd/4 d-短轴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

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小蚂蚁算量工厂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小蚂蚁算量工厂根据自己的经历,详细总结了土方工程、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其中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公式非常详细,还有平整场地计算规那么。
一、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拟柱体体积公式计算。
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挖基坑 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基坑土方量计算公式公式:V=1/3h(S上+√(S下*S上)+S下)S上=140 S下=60V=1/3*3*〔140+60+√140*60〕=291.65m2基坑下底长10m,下底宽6m 基坑上底长14m ,上底宽10m 开挖深度3m ,开挖坡率1:0.5 求基坑开挖土方量、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锥体: 底面面积×高÷3台体: V=[ S上+√(S上S下)+S下]h÷3球缺体积公式=πh2(3R-h)÷3球体积公式:V=4πR3/3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注:V:体积;S1:上外表积;S2:下外表积;h:高。
几何体的外表积计算公式圆柱体:外表积:2πRr+2πRh 体积:πRRh (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 为圆柱体高) 圆锥体:外表积:πRR+πR[(hh+RR)的平方根] 体积: πRRh/3 (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平面图形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正方形 a-边长 C=4a S=a2 长方形 a和b-边长 C=2(a+b) S =ab 三角形 a,b,c-三边长h-a边上的高s-周长的一半A,B,C-内角其中s=(a+b+c)/2 S=ah/2=ab/2osinC =[s(s-a)(s-b)(s-c)]1/2=a2sinBsinC/(2sinA) 四边形 d,D-对角线长α-对角线夹角 S=dD/2osinα平行四边形 a,b-边长h-a边的高α-两边夹角 S=ah=absinα菱形 a-边长α-夹角D-长对角线长d-短对角线长S=Dd/2=a2sinα梯形 a和b-上、下底长h-高m-中位线长 S =(a+b)h/2=mh 圆 r-半径 d-直径 C=πd=2πr S=πr2=πd2/4 扇形 r-扇形半径 a-圆心角度数 C=2r+2πr×(a/360) S=πr2×(a/360) 弓形 l-弧长 S=r2/2o(πα/180-sinα)b-弦长=r2arccos[(r-h)/r] - (r-h)(2rh-h2)1/2h-矢高=παr2/360 - b/2o[r2-(b/2)2]1/2r-半径=r(l-b)/2 + bh/2α-圆心角的度数≈2bh/3 圆环 R-外圆半径 S=π(R2-r2) r-内圆半径=π(D2-d2)/4D-外圆直径d-内圆直径椭圆 D-长轴 S=πDd/4d-短轴二、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1、平整场地计算规那么〔1〕清单规那么: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基坑:Q=1.366K(2H-S)S/lg(1+R/r0)
Q:基坑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取K=20m/d;
S:设计降水深度S=17.00m-4.5m=12.5m;
H:含水层高即静止水位至基岩面距离取H=30m;
20 =612.37m;
R:影响半径R=2S KH=2×12.5×30
r0:基坑等效半径矩形基坑r0=0.29(a+b);
a:基坑长度a=224m;
b:基坑宽度b=105.00m;
r0=0.29×(224+105)=95.41m;
Q=1.366×20×(2×30-12.5)×12.5/lg(1+612.37/95.41)=16221.25/0.87=18645.11m3/d;
2.单井出水量计算:q=120πr s l3K;
rs:过滤半径,本工程管径采用0.3m、rs=0.15;
l: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即R/100长度取整为6.0m;
q:120×3.14×0.15×6×330=1053.72m3/d;
3.降水井的数量n=1.1×Q/q
Q:基坑总涌水量;
q:单井出水量,由于水泵出水量高于管井理论出水量以现场理论出数量为准计算q=1053.72m3/d;
n=1.1×18645.11/1053.72=17.7
即n取20>17.7时满足降水井数量要求;
4.降水井的深度:
Hw=Hw1+Hw2+Hw3+Hw4+Hw5
其中:Hw1表示基坑深度取13m;
Hw2表示降水位距离基坑底的深度取1.0m;
Hw3表示降水期间地下水位变幅取2.5m;
Hw4表示滤管长度取6.0m;
Hw5表示沉砂管长度取2.5m;
Hw=25m;
降水深度验算:
由于降水井是漏斗式降落相邻降水井间距30m,挖孔桩深度为17m,基坑最大跨度224.0m 对基坑中心点验算;
据上算影响半径612.37m;
降水深度为-17---4.5m实降12.5m;
水位最高为X=15m;
Y=15×12.5/612.37=0.3m;
降水时降水井间最大水位17-0.3=16.7m;
要求降水深度≧16m,两井间基础护壁桩深度满足要求水位最高处离降水井112m;
Y=112*12.5/612.37=2.28;
降水时中心点水位最高处为17-2.28=14.72m;要求降水深度≧13m,中心点水位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