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认识实习报告记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工认识实习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水工认识实习报告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实习报告

实习项目:水工认识实习

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班级:水工1303班

姓名:王国烽

学号: 1310143 指导教师:李培

成绩评定:

二 0一五年五月

前言

水工认识实习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了解和认识水工、施工、水电站枢纽组成、各建筑物的功能及布置要求,是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增加感性认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学习阶段。通过实习明确今后的学习任务,同时增进对从事水电建设事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在谢俊青、李培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于二0一五年四月末参加并顺利完成了水工认识实习任务,初步形成了对水工建筑物的整体感性认识,现在此作出这四天的认识实习报告。

1.赤壁水电实习基地

1958年6月,长办主任林一山写信给周恩来总理,建议在湖北省蒲圻陆水兴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试验坝,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圈阅,国务院批复实施。

长江委陆水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赤壁市(原为蒲圻市)城区东端,下游距京广铁路蒲圻铁路桥2公里,距107国道蒲圻公路桥3公里。工程于1958

年10月23日正式开工。

该枢纽承担试验任务外,还有防洪、灌溉、发电、

城镇工业和生活供水、航运、养殖、水库旅游等综合水利任

务。枢纽控制流域面积3400平方公里,占倒流域面积的

86.1%;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27.1亿立方米。水库总库容

7.06亿立方米。电站设计装机总容量4×8800+2300=37500

千瓦。

枢纽工程等级为二等2级,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设

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可能是最大洪水保坝;对下游的

防洪保护标准为15年一遇洪水。水库正常蓄水位55.0米,设计洪水位56.5米,校核洪水位57.1米,保坝洪水位58.6米,防洪下限水位53.0米,防洪高水位56.0米,死水位45.0米。

工程于1958年开工,至1974年机组全部发电,全体施工、科研人员通过学中干、干中学,经过实践锻炼,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逐渐提高,成为了一支专业齐全、能打硬仗的施工队伍,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试验和施工任务。

陆水枢纽1967年7月下闸蓄水后,由长办试验施工总队负责后期的施工及管理,1967年12月。成立“长办陆水试验电站”。1986年,“长办陆水试验电站”改名为“长办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陆水水力发电厂”改名为“陆水试验电厂”。

测验、试验内容主要有:

进出库流量测验、水库存淤积观测、坝下冲刷观测、水文试验

大坝安全监测、大坝变形观测、水力学观测、大坝应力应变及温度观测

大坝渗流渗压观测、水情预报、防汛调度、防汛微波通信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土坝渗压遥测试验

混凝土坝扬压力遥测试验、主坝引张线观测试验

枢纽工程由主坝和15座副坝,南、北灌溉渠首,电站厂房,升船机、捕鱼设施等建筑物组成。

陆水主坝及厂房

主坝坝顶高程58.0米,最大坝高49米,坝顶长度234.3米,防浪墙高1.2米,主坝采用混凝土预制块安装。

溢流坝段考虑到节省工程,采用4个16米宽的宽缝重力坝组成,缝宽3米,坝上设5个9.4米宽的溢流孔,堰顶高程采用40.5米。堰上设置宽9.4米、高10.5米得弧形闸门,门顶有钢筋混凝土活动心墙。

采用底流式消能,坝下护坦宽61.7米,长88米,由两个不同高程的水平段和中间的一个斜坡段联结组成。护坦起点前的溢流坝址处设有差动式消力坎,护坦中部加设一排消力墩,末端设有尾坎,护坦两侧有导水墙。

厂房为坝后式,坝段为混凝土实体重力坝,装机4台,共3.52万千瓦。

一号副坝

1号副坝有1A、1B两个坝,都是均质土坝。其中1A右岸端设有北干渠渠首进水涵闸,共3孔,孔口尺寸为2.6m×2.6m,设计引用流量为40m3/s,设计灌溉面积为2.67万公顷。

二号副坝

2号副坝原为土坝,防洪加固时改建为砼泄洪闸。按1000年一遇设计,共3孔,每孔宽12m,底板高程46m。

四、五号副坝

4、5号副坝为浆砌石坝,都沿公路而建,坝顶面向下游倾斜2%~3%,目的在于排水。5号副坝中心偏后,其地质条件较4号副坝差,且水压力大,因此上游做成倾斜面,采用浆砌石护坡,下游护坡设置纵向和横向排水沟。

六号副坝

6号副坝有A、B两个坝,A为粘土窄心墙风化屑坝壳坝,B为粘土斜墙坝壳土石坝。坝顶长115米,最大坝高25.9米,坝顶高程一般为58.5米,坝顶采用浆砌块石作防浪墙,高程59.0米。

八号副坝

8号副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为1543m,最大坝高25.6米,上游护坡为1:3和1:3.5,下游护坡为1:2.75和1:3。坝顶高程59米,防浪墙顶高程60.2米,坝顶宽6米,为枢纽规模最大的副坝。

2.通城水电实习基地

通城县位于湖北省南陲,湘、鄂、赣三省交界处,陆水河发源地。与江西省修水,湖南省平江、岳阳、临湘及湖北省崇阳等5县(市)毗邻,总面积1146.7平方公里(折171.1 1万亩),其中耕地31.2万亩,山林l07.6万亩,水域8.7万亩,村落、道路21.3 1万亩,其它11.3万亩。1990年全县人口424659人,每平方公里372人,是咸宁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县。

通城县属幕阜花岗岩区。幕阜山脉从县南天岳关入境,分东西走向,在境内分成黄龙、药姑两大山系,构成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开敞的地理形势。高度由南向北递减,既有峻岭之险,又有沃野之秀。境内山峦重叠,丘阜蜿蜓,幽谷深遂,育成大小港溪135条,分别汇入隽水河、菖蒲港、铁柱港、沙堆河等4条水系而注入陆水。

通城属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光照适中,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时数1871.9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512.7毫米,是湖北省暴雨区之一。但由于季风气候和地理条件影响,使年内、年际降雨变化悬殊。年内降雨多集中在4月至7月,降雨量占年总量的59%。地域分布不均,东南部平均达1550毫米,且多暴雨,西北部年均1304.5毫米。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加上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通城水旱灾害频繁: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发生水灾7次,大旱灾5次,其中特大水灾发生在甲戌年(1934),特大旱灾发生在乙丑年(1925)。1949年至1988年的40年中,中旱平均2年一遇,、夏、秋大旱或夏、秋连旱平均4年一遇。日降水100毫米或3日降水量大于150毫米的洪涝灾害4年3遇。1954年6月1 6日降水量达261毫米。

通城大气降水较为丰富,年均径流深795毫米,径流量8.6亿立方米。境内山高水陡,溪流密布,水能理论蕴藏量5万千瓦,有开发价值的3.5万千瓦。

建国后,中共通城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发展水利、电力事业作为改变农村面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来抓。从整修旧的塘堰开始,到大力治水办电,直至工程的加固、配套,先后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至1956年)。整修旧有塘堰,恢复水毁工程,开展小型水利建设。

第二阶段(1957年至1966年),坚持蓄、引并举,大力兴建中小型蓄水工程,兴办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