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 第十五章 认知流派:理论应.ppt

合集下载

人格的认知理论课件

人格的认知理论课件

心理疏导
通过倾听、理解和支持,帮助来访者缓解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
职业指导与规划
01
02
03
职业测评
通过人格测试和评估,帮 助个人了解自己的职业倾 向和优势。
职业规划
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和 价值观,制定职业发展计 划,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职业辅导
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帮 助个人解决职业困惑和问 题,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理论框架的完整性
人格认知理论在某些方面仍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需要进一步研 究和探索。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
尽管人格认知理论取得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但仍存在局限性, 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和完善理论。
跨文化适用性
人格认知理论主要基于西方文化背景,其跨文化适用性有待进一步 探讨。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深化理论基础
人格的认知理论课件
目录
• 人格认知理论概述 • 认知人格理论的构成要素 • 认知人格理论的应用 • 人格认知理论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 认知人格理论的实际案例分析
01
人格认知理论概述
认知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
01
认知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特质 和行为是由个体内部认知过
程所驱动的。
02
它强调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 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之
促进个体发展
人格认知理论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 人,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成长。
提升人际关系
通过理解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个体可以更好地 与他人相处,提升人际关系的质量。
推动社会进步
人格认知理论可以为社会政策和组织管理提供指 导,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05
认知人格理论的实际案例 分析
成功人士的人格特质分析

人格的认知理论 PPT课件

人格的认知理论 PPT课件
例如一名被丈夫虐待的抑郁症妇女在开始接受认 知治疗前,她对自己的批评过度。她可能有诸如 此类的思维:“因为这些可怕的事都发生在我身 上,我一定是一文不值。”“我不是个好妈妈, 不是个好人。”“如果我是好人的话,那我就不 会遭受性虐待。”“就某方面来说,我大概是该 被我丈夫打的。”这些思维的核心信念是“我一 文不值”或“我不好”。
信念
从童年开始,人们已对自我、他人及世界形成了 一定的信念。这些信念中最中心的以及最根深蒂 固地被接受的称为核心信念,即使人们通常不能 清晰表达这些核心信念,但自己却认为这些信念 是绝对真实和正确的。
当这个核心信念占主导地位时,此人以这个信念 为主线解释问题,此时,这个人会倾向于选择关 注那些可以证实自己核心信念的信息,而忽视或 削弱相反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这是不正 确和功能障碍性的,他依然坚持他的信念。
消极看待世界是一种对消极体验比对积极或中性体验更为 关注、记忆更深的思维模式。例如,抑郁时,我们会读或 记住报纸上的灾难性报导,而不理会对好人好事的表扬。 另一类例子是,如果星期六该办十件事,但有两件没做到, 我们只关注那两件没办成的事。这种态度也是对世界消极 思维的表现。
对未来的消极思维
当我们抑郁时,未来是完全灰色的。这种认为未 来的事情会变得消极的预测或期望,称为无望感。 这类思维的例子包括:“我会搞糟的”“没有人 喜欢我”“我没法做得好”。那时,头脑中充满 对未来的消极态度,像这类的说法:“我永远无 法摆脱抑郁”“去试一试又有什么用,反正我永 远也弄不好的”。我们只会预期谈话将变得更糟、 新的人际关系无法继续、问题无法解决或摆脱不 掉抑郁。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无望感可能导致自 杀。
个人构念理论的基本假设:
人的活动都是受到他个人所用以预测事件的结 构所指引。凯利不认为过去的冲突与外在刺激 是塑造行为的基本因素,它们仅仅能帮助我们 发展个人建构与对未来之期望。

五认知流派.ppt

五认知流派.ppt
第五讲 人格的认知流派
问题: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参加同一个活动, 感受却与他人大不相同?为什么?
每个人加工信息的方式不一样,从而产生 不同的反应和经验
“我思故我在”
人格的认知流派强调个人的思想决定其情 绪和行为,以及人格
根据认知理论:我们通过改变对自己的看 法和对世界的看法以适应环境
范围推论: 每个构念只适用于有限范围 经验推论: 构念系统会随经验而有所变化
认知重建 调节推论: 构念系统的变化调整受构念渗透
度(容纳新概念新事物可能在彼此不相容的 亚层次构念 自我内部可以不一致,与角色或情境有关
共同性推论:建构经验的共同性可以导致 人们之间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 寻求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一. 凯利的个人建构论
George Kelly (1905-1967) 美国人 物理学和数学学位,心理学博士 研究和临床实践 兴趣广泛,做过多种短期工作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
“作为科学家的人” man-as-scientist
不断提出并检验自己对世界的假设 尽可能多地预测并控制生活中的事情 模板匹配 个人对现实的感知为其人格构念所决定
压抑者更好?
性别类型和性别差异
男女两性在行为上的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的 信息加工风格
研究 1. 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定型者(典型男性化/女性化特征)可能根
据性别来认知,评价和组织信息
性别定型者更可能根据性别对词语分类;对 与性别图式一致的形容词反应更快
2. 自我的认知表征 男女两性在记忆和回忆信息的一般能力上没
建构推论:个人通过解释生活中的重复经 验来预测事件的 个人构念系统

《认知流派》PPT课件

《认知流派》PPT课件
弗洛伊德提出的压抑的概念是一种无意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自我把那些难以接受的想法排除在意 识之外。
新的研究者构建了更为复杂的压抑模型。
h
9
今天的研究者这样描述压抑者:
他们对自己极度苦恼,非常不满意,并伴有压制 自己情绪的强烈倾向。一个典型的压抑者经常与 各种威胁性冲突和利害关系进行搏斗,但不知何 故,他总是能够设法不让这些压力引发自己的焦 虑。
h
14
2、自我的认知表征
男女两性在记忆和回忆信息的一般能力上没有什么差别。 然而,研究者发现,男女两性在回忆内容上是有差异的。 女性回忆起私人事件明显比男性多,无论是积极事件还是消极事件 都是如此。而男性在回忆类似美国历史这样非私人事件上做得更好。 简言之,女性能够更好的记住和朋友在一起的那些幸福时光以及自 己尴尬的时候,而男性则更能更好的机器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以及 从书本上读来的东西。
h
13
这四种类型的人们为甚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呢?
回答来源于性别图式理论。 那些具有很强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的人是性别定型了,也就是 说,这些人可能根据性别来认知、评价和组织信息。 性别定型的人更可能把某种型号的汽车看做是男性化的,他们也 可能去问一件玩具适不适合一个小女孩玩。这些人有一种稳定的 性别图式。 相反,典型的双性化的人和性别未分化的人则不会按照与性别有 关的线索进行信息加工。
h
15
研究者发现,男性和女性对记忆内容的组织方式存 在两点差异。 首先,在自身相关信息与情绪二者之间的联系程度 上,男女两性存在差异。 其次,在自身相关信息于对人际关系信息的记忆二 者之间的联系强度上,男女两者存在差异。
h
16
(1)情绪性记忆
女性比男性容易注意和加工与情绪有关的信息。 排除年龄因素,女性对情绪性记忆的回忆比男性更好。 当让被试回忆一些非情绪性记忆时,男女之间没有什 么差别。女性倾向于回忆更多的情绪性记忆,这更容 易解释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课件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课件

情感
认知 行为
.
艾里斯合理情绪理论
ABC理论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理论(rational-
emotion theropy,简称) RET的核心。 Ellis借助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的一
句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
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
.
换个角度看问题,从 不合理到合理
.
换个角度看问题-发现生活的精彩
.
太极图
.
太极八卦图
.
艾里斯A-B-C理论
ABC理论
A(activating event):唤起事件或情境 B(private belief):个人的信念(认知和评价) C(emotional consequence):情绪的后果
ABC的关系
1. A不是C的直接原因; 2. B不合理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 3. 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
▪ 1.压抑 ▪ 2.反向作用 ▪ 3.置换作用 ▪ 4.退行 ▪ 5.投射 ▪ 6.升华
.
.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史上的第二思潮
研究重点是易于观察的外显行为而非主观的 深层心理活动。
开创者:美国心理家华生(Watson)
.
华生(J.B.Watson,1878-1958,美国人)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第二节 行为学习的理论 第三节 认知理论 第四节 人本主义理论 第五节 心理生物学理论 第六节 其他有关理论
各有道理, 侧重点不同
.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 ( psychoanalysis ) 又 称 心 理 动力理论,弗洛伊德在19世纪 末创立。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
01
用于评估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点,包含多个临床量表和
效度量表。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02
测量16种基本人格特质,广泛应用于职业咨询、教育等领域。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03
测量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人格维度,适用于不同年龄
段人群。
投射测验法
01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健康人格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尊 重
培养孩子积极应对挫折的 能力
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 决策
注重孩子情感教育和人际 交往能力的培养
社会变革中如何适应和塑造良好心态
01
积极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
02 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03
寻求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缓解心理压力
04
治疗方法
03
综合治疗为主,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社会技能
训练等,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
边缘型人格障碍
主要特征
情绪不稳定,自我形象模糊,行为冲动,人 际关系不稳定。
诊断依据
长期存在上述表现,且不符合其他精神疾病的诊断 标准。
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重,心理治疗如辩证 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药物治疗主要 针对情绪不稳定和冲动行为。
心理类型 内倾型和外倾型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
人格结构
生活风格、追求优越感、自卑感
心理动力
社会兴趣
心理发展
童年经历对人格的影响
治疗理念
鼓励患者认识并改变自己的生活风格,培养社会兴趣,追求优越感。
卡特尔特质因素理论
人格特质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认知流派的人格理论
2 1.9 1.8
依赖形容词
独立形容词
依赖组 中间组 独立组
研究二
要求被试尽快按键回答20个问题 ➢ 屏幕呈现的词是否可以形容他们自己(10题) ➢ 屏幕呈现的词是否可以形容某个名人(10题)
事后要求被试自由回忆刚才呈现了哪些词
结果
3 2.5
2 1.5
1 0.5
0 描述自己
描述名人
2 人格评鉴
几个星期之后欺骗被试,让其以为参加了另 一项看上去毫不相干的研究。告诉被试将和 隔壁房间坐着的某个人见一次面,但首先他 们要了解有关这个人的信息,分成四种情况:
➢ 部分的信息是与重要且喜欢的人相像 ➢ 部分的信息是与重要但不喜欢的人相像 ➢ 部分的信息是与不熟悉且喜欢的人相像 ➢ 部分的信息是与不熟悉但不喜欢的人相像
凯利认为,个人建构是两极的
➢ “黑—白”, ➢ “善良的—丑恶的” ➢ “愉快的—悲伤的” ➢ “富有的—贫穷的”。
个人建构的个体差异
人们彼此使用的个人建构不同
A 友有好-不友好 有趣-无聊 外向-害羞
……
B 有教养-粗俗 敏感-不敏感 聪明-不聪明
……
人们彼此的个人建构的内容不同
A 乐于社交-沉默寡言
了解信息之后,要求对其印象好坏进行 评价
5 4 3 2 1 0
喜欢
重要的人 不熟悉的人
不喜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压抑的再认识
典型的压抑者经常与各种威胁性冲突和 利害关系进行搏斗,但他们总是能够设 法不让这些压力引发自己的焦虑。
研究者让被试尽量多的报告不愉快的情绪 事件,具体包括“自己”和“他人”两种 情况。结果发现:
乔治.凯利
1.1凯利(George A.Kelly, 1905—1967)

《心理学基础-人格》PPT课件_OK

《心理学基础-人格》PPT课件_OK
13
需要层次论
自我实现
尊重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14
动机与挫折
15
动机 motivation
• 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 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 三个功能:
– 激活 – 指向 – 维持和调整
16
动机的种类
• 按内容分:生理性的动机、心理性的动 • 按性质分:正确的动机、错误的动机 • 按作用分:主导动机、辅助动机 • 按维持时间分:短暂动机、长远动机 • 从引起原因分: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 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 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影响他整个 行为并使之与他人有所区别的心理特征的 总和。
4
人格的特征
• 独特性与共同性 • 社会性与生物性 • 稳定性与可塑性 • 整体性
5
人格的结构
• 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 念、世界观
气质 类型

高级 神经 活动
神经过程的特性
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
多血 活泼 质型

均衡 灵活
黏液 安静 质型

均衡
不灵 活
胆汁 质
兴奋 型

不均 衡
灵活
抑郁 抑制 质型

不均 不灵 衡活
行为特征
活泼易感好动,敏感而不持久,适应性 强,注意易转移,兴趣易变换,情绪体 验不深刻且外露
安静沉着,注意稳定,善于忍耐,情绪 反应慢且持久而不外露
8
情绪不稳 100
E 内向 0
抑郁质
56.7 43.3 50
胆汁质 56.7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人格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人格及其结 构、动力、发展与适应等方面。
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
人格结构与发展阶段
人格结构
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原始欲望的体现,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 超我是道德规范的象征。
发展阶段
情境测验
模拟特定情境,观察被试 者的反应和表现,以评估 其人格特质。
投射法测量潜意识动机
罗夏墨迹测验
通过向被试者呈现标准化的墨迹 图形,让其自由描述所看到的内 容,从而了解其潜意识中的动机、
情感和认知方式。
主题统觉测验
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模糊的场景 或人物描述,让其根据自己的理 解和想象进行故事编写,以揭示 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冲突和防御
费斯廷格提出,探讨个体 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以减 少失调。
信息加工理论
关注个体如何处理信息、 形成记忆和解决问题。
归因理论
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 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 释对人格的影响。
人本主义流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01
提出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五种基
本需求。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
和能力。
引导价值观念
教育引导个体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
培养良好习惯
促进心理健康
教育通过规范行为,培 养个体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习惯。
教育关注个体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
01
02
03
04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我、 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存在差异。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四)防御机制理论
(五)心理病理学理论
第22页/共95页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一)潜意识理论
5、生殖期(genital stage) 10岁~20岁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三)性心理发展理论 (四)防御机制理论 (五)心理病理学理论
此期躯体和性发育成熟,与家庭客体 产生心理社会性分离,建立家庭外的亲密 客体关系,个性已初步形成,认知功能继续 得以发展,这些心理功能与文化和社会价 值观进行同化和适应。
第11页/共95页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一)潜意识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三)性心理发展理论
3.超我(superego)
类似于良心与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 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是由社会规范、 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
(四)防御机制理论 (五)心理病理学理论
按照社会法律、规范、伦理、习俗,对 个人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 到社会要求的完善程度。
第23页/共95页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一、主要的理论内容
(一)潜意识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三)性心理发展理论 (四)防御机制理论 (五)心理病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时期的基本经历、 未解决的冲突和精神创伤,在成年期重 新活跃起来,对神经症、心身疾病甚至 精神病发生有重要致病作用。
人的心理疾病,大部分是6岁前自 我意识没得到健康发展留下的隐患。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三)性心理发展理论 (四)防御机制理论 (五)心理病理学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 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1.本我(id) 又称伊的、原我 2.自我(ego) 3.超我(supereg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的人格理论有以下两点要义:
一.人格决定于个人认知
凯利的人格理论则是特别强调个人的行为表现乃至 整个人格的形成,都是决定于他对周围环境(包括 任、事、物等)的认知和评价后所建立的观念。 无论事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人,他的行为都是决定 于他们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 思维的结果。而非决定于他的动机或需求
目标和价值 个体目标、价值和人生计划
能力和自我调 对变化和保持一个人的行为和人际状态的知觉能力,计
二.个人构念理论
凯利将个人在其生活中经由对环境中人、 事、物的认识、期望、评价、思维所形成 的观念称为个人构念(personal construct),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 个人构念自然叶因人而异,因此个人构念 就代表他的人格特征。
个人构念理论有几个重要概念和一个基本假 设及 11 个推论
1.个人构念理论的重要概念 每一个人都是科学家(Person as Scientist) 所有的人都有动机想去理解所有冲击我们的刺 激,如同科学家试图预测并控制事件的发生一 样。我们也想了解周围的世界,以便能够预测 并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 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 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 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 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 顺化和平衡。
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学习个体对
科学家也是人(Scientist as person) 同上理,科学家其实也和普通人一样。 人格理论没有绝对的对或错,每个学说 都有其弱点值得让人质疑。没有绝对的 真理,只有相对的事实。
建构的权宜选择 (Constructive
alternativism) 每个人所使用的个人构念 皆不同,且组织其建构的方式也不一样。建 构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一个建构就是一 种思想、一种观点、或是一种假设,人们用 它来解释个人的经验。一个建构就像一种微 型的科学理论,人们用这个理论来预测现实, 个人与外界的任何接触都在不断地创造和验 证个人构念。
2.个人构念理论的基本假设
人的活动都是受到他个人所用以预测事件的 结构所指引。凯利不认为过去的冲突与外在 刺激是塑造行为的基本因素。他认为我们与 过去经验间的关系,只限于这些经验能够帮 助我们发展个人建构与对未来之期望的时候。
3.个人构念理论的 11 个推论
建构推论(construction corollary):个人通 过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事件。 个别推论(individuality corollary):人们对 于事件之建构过程是有个别差异的。 组织推论(organization corollary):每个人 为了预测事件都会发展出一套特殊的、包含各种建 构之顺序关系的建构系统。 选择推论(choice corollary):个人基于所预 测之较大延伸可能性与本身系统之定义,在二分建 构中做选择. 二分推论(dichotomy corollary):个人之建构 系统是由有限的二分建构所组成。
乔治·凯利 【George Alexander Kelly 1905.04.28-1967.03.06】,美国心理学 家,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州珀思(Perth)附 近农村的宗教家庭,病逝于美国马萨诸塞 州瓦尔珊(Waltham)。
1、个人建构系统
人与人在面对事件是会有不同的反应,一方 面是由于我们所用的建构不同; 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组织建构的方式不同。
2、心理问题
凯利认为焦虑是大多数心理问 题的核心。 对于健康的人来说,新的建构 会不断地产生并取代那些旧的、 不完整的。
二、人格的认知因素
图示:指能帮助人们知觉、组织、获得和 利用信息的认知结构。
图式的重要作用, 1、帮助我们知觉到周围环境特征。 2、为我们提供一种组织、掌握信息的结构。
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 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米歇尔人格系统中的认知—情感单元
编码 预期和信念 情感
对有关自我、他人、事件和情境的信息进行编码,并把 编码进行分类(建构)。
对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将要发生什么进行预测,对某种 特定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进行预测,对某人的个人 效能进行预测。 感觉、情绪、情绪反应
第十五章 认知流派:理论、应用与 评价
一、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论 二、人格的认知因素 三、自我的认知表征 四、应用:认知心理治疗 五、评价:行为项目网技术 六、认知流派的贡献和批判
一、乔治·凯利的个人建构论
凯利把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 构称作个人建构。没有任何两个人会 有完全。
分裂推论(fragmentation corollary):个人可连续使 用各种不同的建构系统,而这些系统彼此之间并不兼容。 范围推论(range corollary):一个建构只适用于预测特 定范围内的事件。
经验推论(experience corollary):个人建构系统会随 着个人持续对于事件之重复性所做的解释而改变 调节推论(modulation corollary):个人建构系统之变 化,受限于该建构于适用范围内的可渗透性。 共同推论(commonality corollary):两个人对于经验的 建构相似程度,代表其心理历程与他人的心理历程相似。 社交推论(sociality corollary):生活于同一文化的人, 会以相似的方式建构经验。人们能够理解他人建构历程的 程度,决定了他在包含他人在内的社会历程中的角色扮演。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 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 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学习者调节自
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 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 适应环境。
平衡(equilibration)是指学习者个体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