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地理:黄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第一章:黄河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发源地、全长和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3. 培养学生对黄河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2. 黄河的发源地、全长和流域面积。

3. 黄河的主要支流和流域特点。

三、教学重点:1. 黄河的基本概况。

2. 黄河的发源地、全长和流域面积。

四、教学难点:1. 黄河流域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2. 讲授法:讲解黄河的发源地、全长和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黄河流域的特点。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

2. 讲解黄河的发源地、全长和流域面积。

3. 分析黄河的主要支流和流域特点。

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黄河流域示意图,并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

第二章:黄河的流域特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黄河流域的人文地理特点。

3. 培养学生对黄河流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点:地形、气候、水资源等。

2. 黄河流域的人文地理特点: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

三、教学重点:1. 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2. 黄河流域的人文地理特点。

四、教学难点:1.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

五、教学方法:1. 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2. 讲授法:讲解黄河流域的人文地理特点。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黄河流域的典型实例,如水资源利用、农业发展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2. 讲解黄河流域的人文地理特点。

3. 分析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

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调查当地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初中地理黄河课程设计

初中地理黄河课程设计

初中地理黄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主要支流等。

2. 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 帮助学生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人文历史特点。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分析黄河流域地理信息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等方法,对黄河流域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黄河这条母亲河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地理大事,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地理学科课程,以黄河为主题,结合地图、实地考察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黄河流域地理特点的认识。

学生特点:初中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讲授黄河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体、全面地了解黄河,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黄河基本概况: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主要支流、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

相关教材章节:《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节“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经省份”。

2. 黄河流域气候与地形:分析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相关教材章节:《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黄河流域的气候与地形”。

3. 黄河流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介绍黄河流域的自然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关教材章节:《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黄河流域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4. 黄河流域人文历史:讲述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相关教材章节:《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黄河流域的人文历史”。

5. 黄河治理与保护:探讨黄河治理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规划,强调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_黄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黄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黄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教学设计【导⼊新课】:放诗歌朗诵《黄河颂》和唐代著名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同时配上⾳乐和图⽚,使学⽣感受到黄河博⼤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的热爱。

<设计意图>:把学⽣带⼊到黄河的意境中,激起学习的欲望【学习新课】:⼀、知黄河(过渡)今天,让我们再次回到黄河母亲的怀抱,细细端详她的模样。

要求学⽣⾃主阅读“黄河⽔系图”,完成学案以下问题。

限时3分钟。

1.请同学们描画黄河⼲流的形状,说出黄河⼲流呈现什么形状。

2.在图中填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地。

3.结合p24“中国地形图”,说出黄河沿途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4.在图上填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主要⽀流。

3分钟后,学⽣代表上台填写黄河简图。

其他同学⼩组内同桌互查并快速记忆。

教师采⽤“⼩组竟答”⽅式检查学⽣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学、⼩组代表上台填图、同桌互查、快速记忆、⼩组竟答,多样的活动,提⾼了学⽣的绘图、填图能⼒、以及参与意识。

⼆、颂黄河1.(过渡)黄河母亲⽤她的⾎⾁哺育了⽆数中华⼉⼥,遥想当年,黄河母亲⽣下了我们所⽣所长的华北平原。

⼤家来看,为什么说黄河⽣下了,塑造了华北平原呢?(学⽣独⽴思考)2.(过渡):同学们再仔细观察“黄河⽔系图,黄河沿岸除了华北平原之外,还有哪些其他的平原呢?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虽然他们深居西北内陆,降⽔很少,⽓候⼲旱,但是却形成“沃野千⾥,物产丰美”的景象,被誉为“塞上江南”!为什么呢?(学⽣独⽴思考)3. 前⾯提到,黄河流经我国第⼀⼆三三⼤阶梯,由此同学们还想到黄河母亲的哪些贡献呢?教师再出⽰“黄河流域⽔系图”,让学⽣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电站,印证⾃⼰的结论。

最后课件展⽰有关黄河⽔电站建设的图⽚。

4.(过渡):正如《黄河颂》中所说,我们热爱黄河,因为您有母亲的温柔!我们歌颂黄河,因为您有是⽆尽的激流。

听,这是什么声⾳?——⽔流(瀑布)这就是世界上最⼤的黄⾊瀑布——壶⼝瀑布。

《黄河》八年级上册地理公开课教案

《黄河》八年级上册地理公开课教案

《黄河》八年级上册地理公开课教案教案概述:本节地理公开课的主题是《黄河》。

通过对黄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发展历程、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第二长河——黄河。

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和流经的省份;2.了解黄河的特点和发展历程;3.了解黄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黄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流域范围;2.黄河的发展历程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PPT、教材《地理》第一册、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黄河的视频或展示黄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对黄河的好奇心。

Step 2 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10分钟)通过PPT和地图展示,简单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和流经的省份。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大致位置和覆盖的区域。

Step 3 介绍黄河的特点(10分钟)通过PPT,介绍黄河的特点,例如: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有“中华母亲”之称;黄河水流量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灌溉河流,被称为“黄金水道”等。

Step 4 介绍黄河的发展历程(15分钟)通过PPT,将黄河的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介绍。

分别是黄河上游地区的黄土高原的阶段、黄河中游地区的丘陵地带的阶段、黄河下游地区的平原的阶段和黄河所流经的五个省份的区域的阶段。

Step 5 介绍黄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5分钟)通过PPT,介绍黄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例如,黄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世界著名的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都与黄河有着密切的联系,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地等。

Step 6 总结与展望(5分钟)通过简单的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Step 7 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或思考题,巩固学生对黄河的了解,并将作业布置在下一次课堂上检查。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黄河的讨论和思考,以及对练习题的回答,检查学生对黄河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初中地理河流认识黄河教案

初中地理河流认识黄河教案

初中地理河流认识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地理概况,包括源头、流经地区、注入的海洋等。

2. 掌握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自的特点。

3. 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并探讨其成因和治理措施。

4. 通过阅读地图和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黄河的地理概况,各河段的特点。

2.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黄河有哪些了解?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我国的母亲河?从而导入新课。

2. 新课探究(1) 黄河的概况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回答以下问题:1. 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分别在哪里?2. 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是什么?3. 黄河流经哪些省区?4. 黄河流经哪些主要地形区?5.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在哪里?(2) 黄河的水文特征提问:为什么黄河被称为中国的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水文特征。

(3)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1. 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分析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

2. 探讨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如人类活动、自然因素等。

3. 讨论治理措施,如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失、加强污染治理等。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黄河在我国地理、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绘制黄河流域地图,标注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分界点等。

2. 撰写一篇关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短文,分析问题成因和治理措施。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地图、讨论活动等,使学生了解了黄河的地理概况和生态环境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黄河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黄河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黄河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省份等基本概况。

(2)掌握黄河的主要支流、流域面积、全长等关键数据。

(3)了解黄河的流域特点,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合作能力。

(2)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省份等基本概况。

(2)黄河的主要支流、流域面积、全长等关键数据。

(3)黄河的流域特点,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

2. 教学难点:(1)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

(2)如何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视频、课件等。

2.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3. 学生准备:预习黄河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黄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省份等基本概况。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黄河的主要支流、流域面积、全长等关键数据。

(2)分析黄河的流域特点,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

4. 案例分析:(1)展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沙漠化的图片和视频。

(2)引导学生分析成因,讨论解决方法。

5. 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黄河流域环境问题的看法。

(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6.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黄河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关爱母亲河。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身边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现象,提出解决建议。

初中地理_黄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黄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放诗歌朗诵《黄河颂》和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同时配上音乐和图片,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黄河的意境中,激起学习的欲望【学习新课】:一、知黄河(过渡)今天,让我们再次回到黄河母亲的怀抱,细细端详她的模样。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黄河水系图”,完成学案以下问题。

限时3分钟。

1.请同学们描画黄河干流的形状,说出黄河干流呈现什么形状。

2.在图中填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地。

3.结合p24“中国地形图”,说出黄河沿途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4.在图上填出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主要支流。

3分钟后,学生代表上台填写黄河简图。

其他同学小组内同桌互查并快速记忆。

教师采用“小组竟答”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自学、小组代表上台填图、同桌互查、快速记忆、小组竟答,多样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绘图、填图能力、以及参与意识。

二、颂黄河1.(过渡)黄河母亲用她的血肉哺育了无数中华儿女,遥想当年,黄河母亲生下了我们所生所长的华北平原。

大家来看,为什么说黄河生下了,塑造了华北平原呢?(学生独立思考)2.(过渡):同学们再仔细观察“黄河水系图,黄河沿岸除了华北平原之外,还有哪些其他的平原呢?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虽然他们深居西北内陆,降水很少,气候干旱,但是却形成“沃野千里,物产丰美”的景象,被誉为“塞上江南”!为什么呢?(学生独立思考)3. 前面提到,黄河流经我国第一二三三大阶梯,由此同学们还想到黄河母亲的哪些贡献呢?教师再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自己的结论。

最后课件展示有关黄河水电站建设的图片。

4.(过渡):正如《黄河颂》中所说,我们热爱黄河,因为您有母亲的温柔!我们歌颂黄河,因为您有是无尽的激流。

听,这是什么声音?——水流(瀑布)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壶口瀑布。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全长,掌握黄河的主要支流和流域面积。

2. 使学生了解黄河的水文特征,如含沙量、汛期等,并理解其成因。

3. 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使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人类活动,如水利工程、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并分析其对黄河流域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全长。

2. 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3. 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黄河流域的人类活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黄河水文特征的成因。

2. 黄河流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地图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地图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全长。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黄河的水文特征、流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流域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黄河流域地图、相关案例材料和讨论题目。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准备相关参考书籍和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流域地图,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经省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和全长,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讲解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如含沙量、汛期等,引导学生理解黄河的特殊性。

4. 分析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让学生了解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 讲解黄河流域的人类活动,如水利工程、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等,并分析其对黄河流域环境的影响。

6.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黄河流域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绘制黄河流域地图,标注黄河的流经省份和主要支流。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地区及注入的海洋。

2. 掌握黄河的主要支流、流域面积、全长等基本概况。

3. 了解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

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地理位置及流经地区2. 黄河的发源地、全长、流域面积3. 黄河的主要支流4. 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5. 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地区、主要支流、流域面积、全长等基本概况。

2. 难点: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及环境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展示黄河的地理风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黄河流域地理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播放黄河风光短片,引导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及流经地区。

2. 讲解黄河的基本概况:介绍黄河的发源地、全长、流域面积、主要支流等。

3. 分析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讲解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特征。

4. 探讨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水土流失、污染等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黄河流域地理特征示意图。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黄河流域地理特征的认识。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黄河流域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3. 小组竞赛:设计有关黄河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黄河基本概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绘制黄河流域地理特征示意图的质量。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团队协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黄河流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有关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5篇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选择适合学生的材料,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黄河课前导入教案

初中地理黄河课前导入教案

初中地理黄河课前导入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地理概况、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处理。

2. 通过阅读分析黄河的流域图、中国地形图,进一步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技能。

3.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和讨论活动,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 黄河的地理概况2. 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3. 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课前导入: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播放中央电视台《黄河调水调沙特别报道》的声像资料。

2. 在大屏幕上展示资料中,白岩松说的话:“如果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河,母亲病了,我们要对她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黄河会治好了病,又美了容。

”3. 提问:为什么要对黄河进行治疗?期间又有哪些措施呢?二、新课探究(10分钟)1. 黄河的概况【情景创设】作为黄河的医生,想要了解黄河的“病况”和“病因”,首先要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

通过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学生回答并思考:(1) 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上、中、下游又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2) 黄河全长是多少?流经哪些省、自治区?(3) 黄河流域的地形区有哪些?2. 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情景创设】请学生阅读教材P35页,了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并思考以下问题:(1) 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对黄河有什么影响?(2) 黄河流域的地形特点是什么?对黄河的流程有什么影响?3. 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情景创设】请学生阅读教材P36页,了解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并思考以下问题:(1) 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特点是什么?对黄河有什么影响?(2) 黄河流域的工业发展对黄河有什么影响?4.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情景创设】请学生阅读教材P37页,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思考以下问题:(1) 黄河流域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对黄河有什么影响?(2) 如何解决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三、课堂小结(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点。

初中黄河教案

初中黄河教案

初中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主要特点,如泥沙含量、河床抬高、流域生态环境等。

3. 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识,了解黄河对我国农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4.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经省份2. 黄河的主要特点3.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4. 黄河文化5. 黄河对我国农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黄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黄河流域的具体实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黄河流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这条著名的河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经省份:介绍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概况。

3. 分析黄河的主要特点:讲解黄河的泥沙含量、河床抬高、流域生态环境等特征。

4. 探讨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具体实例分析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5. 介绍黄河文化:讲解黄河对我国农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组讨论黄河流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黄河,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活跃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交流、思考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黄河流域问题的思考。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初中地理河流黄河教案

初中地理河流黄河教案

初中地理河流黄河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特点等基本地理信息。

2. 通过探究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综合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特点。

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黄河流域地图、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流域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2. 学生分享对黄河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黄河流域探究》。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特点。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结果,进行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如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污染等,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黄河流域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决心。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黄河流域地图,标注出黄河流经的省份和主要地形区。

2. 撰写一篇关于黄河流域的短文,内容可以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后作业,使学生对黄河流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解答。

同时,要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以及流域内的地理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能通过地图找出黄河的流经路径及主要地形区。

4. 教育学生树立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黄河的基本概况。

2. 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流域内的地理特点。

三、教学难点1. 黄河流域的地形区分布。

2. 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黄河的地理图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地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黄河的流经路径及地形区分布。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共同探讨黄河流域的保护措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流域内的地理特点。

3. 地图分析:引导学生观察黄河流域地形图,找出黄河的流经路径及主要地形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黄河流域的保护措施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黄河基本概况的掌握程度,包括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

2. 评估学生对黄河主要支流、上中下游分界点的理解和记忆。

3. 考查学生通过地图分析黄河流经路径及地形区分布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黄河流域保护措施的创意和可行性。

5. 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中的态度和进步,以及对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意识的认识。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黄河流域地形图、黄河流经省区图等相关教学地图。

2. 搜集黄河相关视频资料,如黄河壶口瀑布、黄河三角洲等。

3. 准备黄河流域环境保护案例材料,用于小组讨论。

4.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黄河概况、黄河流域地形区分布等知识点。

5. 准备课后练习题,涵盖本节课主要内容。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第一章:黄河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全长、流域面积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源头、上中下游划分及主要特点。

3. 培养学生对黄河的初步认识,激发学生学习黄河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地理位置及流域面积2. 黄河的源头、上中下游划分3. 黄河的主要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河的基本情况、源头、上中下游划分及主要特点。

2. 教学难点:黄河源头的确定及上中下游划分的依据。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图片和地图,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黄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

2. 讲解黄河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全长、流域面积等。

3. 讲解黄河的源头、上中下游划分及主要特点。

4.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黄河的认识和感受。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黄河的源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源头的地理位置、特点及保护意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源头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黄河源头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黄河源头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黄河源头的保护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黄河源头的地理位置、特点及保护意义。

2. 教学难点:黄河源头保护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黄河源头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通过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源头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源头。

2. 讲解黄河源头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3. 讲解黄河源头的保护意义。

4.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黄河源头的认识和感受。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黄河的上中下游划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上中下游的划分依据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黄河上中下游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可编辑全文】

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初中地理黄河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前面教材的延续和深入。

它很好地体现了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密切的关系:河流的分布、发展受地形的制约,气候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等。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同时,她又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所以学习黄河的有关知识,了解黄河、认识黄河具有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⑴ 认识目标:黄河的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的省区及主要地形区;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等主要水利枢纽工程的名称和分布。

⑵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熟练查阅地图的能力,能把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重要支流、水利工程等落实在地图上。

②阅读黄河水系图和“地上河”示意图,分析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将多种地图和信息对照使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黄河水利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教学重、难点⑴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⑵难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

二、教学方法及手段1、教学方法:参与式开放型教学方法。

以学生参与为标志,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三、学法指导1、根据教学需要、阅读课文及相关材料,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

3、图文结合,培养记忆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师问:①我们喝的自来水取自于哪里?(生答:黄河)师问:你对黄河的了解又有哪些呢?(生答,教师作总结,导入新课)二、探究合作,获取新知一、壮美黄河(板书)1、远观黄河(课件辅助)学生阅读《黄河水系图》观察黄河干流的形状特征学生活动:① 在图中找出黄河的河源,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海洋。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
板书:一、我国第二长河
1、黄河概况
2、含沙量大的原因
(转承)我们应该怎样对黄河进行利用呢?下面学习治理和开发。
阅读48页第一自然段,找出在不同的河段进行什么措施治理黄河。重点记住治理黄河的关键和重点。
讲解: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而治理的重点就是搞好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这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读黄河水电站分布图,找出龙羊峡和三门峡,小浪底水电站,分析其位置。
【作业设计】
描画黄河水系图,标出需要掌握的地理事物。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
1、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
2、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
3、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
【教学重点】
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
【教学用具】
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来自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系图,组织学生活动
讲述: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呈一个巨大“几”子,蜿蜒于我国北方大地。
两个材料都说明了黄河的含沙量大。
通过阅读四个水文站的含沙量,知道泥沙主要来自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地上河主要出现在下游河道。
阅读三副景观图,知道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既有自然方面也有人为方面。
对比长江的措施,阅读课本,分析得出上中游开展水土保持,控制水土流失。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黄河上的水电站集中分布在一、二阶梯和二、三阶梯的交界处,这里落差到,水能资源丰富。
总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也是一条“害河”,它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水能。也带来了洪涝,凌汛和断流等灾害,我们要趋利避害,使它真正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分成3个小组,分别找出发源地和入海,主要支流和上中下游的划分,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各组派代表去黑板上指出。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地理概况、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处理。

2.通过阅读分析黄河的流域图、中国地形图,进一步掌握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技能。

3.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和讨论活动,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黄河的地理概况,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难点: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各河段的基本方案。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随机请一名同学朗诵李白的《将进酒》。

李白的名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黄河之水到底是不是天上来,奔流到海也不是不复回?要想知道黄河之水哪里来,又流到哪里去?接着展示几幅黄河的图片。

(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黄河的概况通过展示《黄河流域水系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请学生回答并思考:(1)黄河的干流形状?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2)上、中、下游又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3)中、下游分别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地形区?(4)黄河的长度?【师生共同总结】(1)黄河的干流形状呈“几”字型。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

(2)上、中游以河口为界;中、下游以桃花峪为界;主要支流有渭河、汾河。

(3)黄河中、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流经的地形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4)黄河的长度5464千米。

2.黄河面临的问题【问题】什么是凌汛?什么是地上河?【教师活动】展示凌汛照片,讲解产生凌汛的原因。

【学生活动】展示地上河形成动态图,提问学生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师生共同总结】(1)自然因素: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2)认为因素:过度开发、毁林毁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黄河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Yellow River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黄河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4.通过对黄河水害成因及治理黄河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5.通过对“黄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河”;二是千百年来,黄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

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中“区际公平”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之利”、“黄河之害”和“黄河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的思想,分析黄河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
应该指出的是,黄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

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

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黄河问题的认识。

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黄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
的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根治黄河”是在上一个标题的基础上,介绍黄河的治理。

从上图可以看出,黄河“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

重点和难点:
重点: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黄河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难点: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因;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凌汛的形成。

教法建议
本节的第一框题“中国第二长河”并没有太难的知识点,建议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即这部分知识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

关于黄河的“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头查找资料,然后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没有黄河,中国将会怎样?”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黄河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关于黄河的“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一起讨论治理的措施。

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认识到:治理黄河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黄河的开发利用要遵循
“区际公平”的原则。

关于最后一个框题,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介绍水利枢纽时,尤其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黄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黄河的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方案1
【教具】: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板书]一、黄河的基本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
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
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
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
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板书]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将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

[板书]1、水量不大
[提问]提起黄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黄河泥沙多)
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书]2、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

如果把这
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
3倍,可绕赤道27圈。

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

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板书]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黄河泛滥时人民逃难的录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痛苦的回忆"部分阅读材料(从公元前6xx 年到公元1938年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徙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

每次灾难都夺去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

1938年黄河改道,滚滚黄水汹涌南下,冲进淮河,淹没了豫东、皖北、苏北的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使得黄淮平原的千里沃野变成了一片凄惨、荒凉的黄泛区。

),加深对黄河之害的理解,培养学生治黄的责任感。

[板书]4、易泛滥
此文章共有2页第 1 2 页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