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层析色谱实验操作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板理论
基于热力学的塔板理论
它是色谱学的基础理论,塔板理 论将色谱柱看作一个分馏塔,待分离 组分在分馏塔的塔板间移动,在每一 个塔板内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 之间形成平衡,随着流动相的流动, 组分分子不断从一个塔板移动到下一 个塔板,并不断形成新的平衡。一个 色谱柱的塔板数越多,则其分离效果 就越好。
基本操作程序
清洗 检查柱子
洗脱:根据TLC 情况配置洗脱液
装柱:干法, 湿法
收集:检测 方法选择
上样:干法, 湿法
使用常压或减压蒸馏, 冻干等方法除去溶剂
1、装柱
装柱前,柱子应干净、干燥 ,并垂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少量 洗脱剂注入柱内,取一小团玻璃毛 或脱脂棉用溶剂润湿后塞入管中, 用一长玻璃棒轻轻送到底部,适当 捣压赶出棉团中的气泡,但不能压 得太紧,以免阻碍溶剂畅流(如管 子带有筛板,则可省略该步操作) 。
2.如果还不行,就用高极性的溶剂冲下样品,收集,重新装柱。
上样
干法: 把待分离的样品用少量溶剂溶解后,
在加入少量硅胶(一般是样品的1~2倍量), 拌匀后再旋去溶剂。如此得到的粉末再小 心加到柱子的顶层。
干法上样较麻烦,但可以保证样品层很 平整。 而且适用于溶解性差的样品,
湿法
湿法上样就是用少量溶剂(最好就是展开剂, 如果展开剂的溶解度不好,则可以用一极性较大 的溶剂,但必须少量)将样品溶解后,再用胶头 滴管转移得到的溶液,沿着层析柱内壁均匀加入。
流动相体系的选择
首先从待分离物质的结构上判断
1. 极性基团较多的,如胺基、羧基,选择极性 较大的体系。一般为甲醇:氯仿体系,
2. 可形成氢键部位较多的,应选择极性较大的 流动相体系
3. 脂溶性集团较多的,一般乙酸乙酯:石油醚 体系就可以
流动相体系的选择
由TLC实验数据推断柱层析流动相配比:
碱性物质也可以使用硅胶分离,但需要用 三乙胺等碱性物质碱化吸附剂
如果选择氧化铝分离,需要使用氧化铝TLC 板点板,使用硅胶板不能准确选择流动相 体系
吸附剂的选择
吸附剂目数的选择 对于Rf值>0.4的杂质,可以选择目数100~200的
硅胶 对于Rf值在0.2~0.4的,一般用200~300目 对于Rf值在0.1~0.2的,用300~400目 对于Rf值<0.1的,需要更多的吸附剂用量、较小
流动相体系
正己烷和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二 硫化碳<甲苯<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 <丙酮<丙醇<乙醇<甲醇<水<吡啶<乙酸
极性小的用乙酸乙酯:石油醚系统(有时样品溶 解性差的可以加入二氯甲烷)
极性较大的用 甲醇:二氯甲烷系统 极性大的用 甲醇:水:正丁醇:醋酸系统
对洗脱液接收时,有色物质,按色带进行收集,但色带 之间两组分会有重叠。对无色物质的接收,一般采用分等份 连续收集,每份流出液的体积毫升数等于吸附剂的克数。若 洗脱剂的极性较强,或者各成分结构很相似时,每份收集量 就要少一些,具体数额的确定,要通过薄层色谱检测,视分 离情况而定。现在,多数用分步接收器自动控制接收。
流动相体系的选择
特殊样品:会造成拖尾,严重影响分离效果 碱性物质
洗脱剂中加千分之一的三乙胺,或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 一的氨水、三乙胺或者氨甲醇,碱化柱子。
酸性物质
洗脱剂中加千分之一的醋酸。
如果流动相中加入酸碱,再洗脱完毕时,有必要时应水 洗除去洗脱剂中的酸碱。
层析柱的选择
关于柱子的尺寸,应该是粗长 的最好 :横截面/高度比
塔板理论
理论塔板高度越低,在单位 长度色谱柱中就有越高的塔 板数,则分离效果就越好。
决定理论塔板高度的因素有: 固定相的材质、色谱柱的均 匀程度、流动相的理化性质 以及流动相的流速等。
速率理论----范式方程
➢ 1956 年荷兰学者 van Deemter 等在研究气液色谱时提出 ➢ 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 ➢ 应用了塔板理论板高 H 的概念 ➢ 充分考虑了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质过程 ➢ 从动力学角度较好地解释了影响柱效的因素
分步洗脱:这种方法按照递增洗脱能力顺序排列的几种洗脱液,进行逐级 洗脱。它主要对混合物组成简单、各组分性质差异较大或需快速分离时适用 。每次用一种洗脱液将其中一种组分快速洗脱下来。
梯度洗脱:当混合物中组分复杂且性质差异较小时,一般采用梯度洗脱。 它的洗脱能力是逐步连续增加的,梯度可以指浓度、极性、离子强度或pH值 等。最常用的是浓度梯度。
优点:简便
缺点:使用湿法则需要较多的溶剂,导致上 样层变厚,分离效果不好。
洗脱与检测
在洗脱过程中,柱内不断地发生解吸、吸附,再解吸、再吸附的过程。
当我们选定好洗脱液后,洗脱的方式可分为简单洗脱、分步洗脱和梯度洗脱 三种。
简单洗脱:柱子始终用同样的一种溶剂洗脱,直到层析分离过程结束为止 。如果被分离物质对固定相的亲合力差异不大,其区带的洗脱时间间隔(或 洗脱体积间隔)也不长,采用这种方法是适宜的。但选择的溶剂必须很合适 方能使各组分的分配系数较大。否则应采用下面的方法。
匀的点在板的下方,吹干溶剂,放入展缸展开。 显色或UV确定所要色带,将所需要的色带用小刀
刮下,硅胶用溶解性好的溶剂浸泡,过滤,浓缩, 即可得到产物。
优点:与TLC板情况比较吻合,操作简便,柱效 高,分离效果好。
柱层析色谱
基本原理
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就是利用待分离的各种物质在 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等亲和能力的不同 来进行分离的。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 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 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 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 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与适 当的柱后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分离与检测。
洗脱剂可根据分离物中各成分的极性、溶解度 和吸附剂的活性来选择。所用洗脱剂的浓度大小 和极性强弱的选择,需通过试验确定。
在实践中,选择洗脱剂的顺序是由极性小到极 性大(正向层析)。当把极性小的洗脱剂换成极性 大的时,宜先将极性大的和极性小的洗脱剂混合 使用,浓度则由低到高。总之,选用洗脱剂的原 则是能较完全地洗脱所要分离的成分,并力求用 量少、洗脱时间短。
的流动相体系、较长的时间
洗脱剂的选择
洗脱剂指的是溶解被吸附样品和平衡固定相的溶剂。洗脱 剂的选择基本按照“相似相溶”的原则, 即:即欲洗脱极性大的组分,选择极性大的洗脱剂(如水、乙 醇、氨等);极性小的组分宜选用极性小的洗脱剂(如石油 醚、乙醚等), 并应符合下列条件:①纯度较高;②稳定性好;③能较完全洗 脱所分离的成分;④黏度小;⑤易和所需要的成分分开。
传质阻抗项(C·u) 产生原因:组分在两相间分配,组分未及溶解就被带走或者 进入固定相的组分未及解吸,从而造成峰扩张。
速率理论
分类
柱层析方法分类: 吸附色谱柱:吸附剂,洗脱剂(流动相); 分配色谱柱(萃取原理):载体,固定相, 流动相; 离子交换树脂柱; 凝胶柱
吸附色谱柱较为常用,下面重点讨论
再 在 上 面 加 入 一 层 约 0.5cm 厚的洁净细砂,轻扣击柱管,使砂 面平整。
装柱
干法
直接往柱子里填入硅胶,然后再轻轻敲打柱子两侧, 至硅胶界面不再下降为止,然后再填入硅胶至合适高度, 最后再用气泵直接抽,这样就会使得柱子装的很结实。
接着是用洗脱剂“走柱子”,一般洗脱剂是采用TLC 分析得到的展开剂的比例再稀释一倍后的溶剂。通常上面 加压,下面再用油泵抽,这样可以加快速度。干法装柱较 方便,但最大的缺陷在于“走柱子”时,由于溶剂和硅胶 之间的吸附放热(可以用手摸柱子明显感觉到),容易产 生气泡,这一点在使用低沸点的淋洗剂时如乙醚,二氯甲 烷更为明显。
在选择一定的流动相的前提下,调整流动相组分或比例,使目标 物的Rf值为0.2~0.3,与邻近杂质的分离度最好在0.1以上(当然是 越大越好,Rf达到0.2~0.3就很容易分离了)
根据所选的吸附剂的目数
因为TLC是高效板,硅胶柱的分离效果较差,所以一般需要在 TLC流动相的基础上放大5~10倍,甚至更多才可以得到相似的分离 度
吸附剂
硅胶 中性、酸性,比较适合分离中性或酸性物质 粒度100~200目,200~300目,300~400目,更 高
氧化铝 酸性,适合分离酸性物质 中性,pH值7.5,适合分离碱性物质 碱性,pH值10,适合分离碱性物质
聚酰胺 硅藻土 活性炭
吸附剂的选择
中性、酸性物质优先试用硅胶分离,如果 效果不好可以使用氧化铝
湿法:
先把硅胶用适当的溶 剂拌匀后,再填入柱子中, 然后再加压用淋洗剂 “走柱 子”,本法最大的优点是一 般柱子装的比较结实,没有 气泡。
无论是干装法,还是湿装法,装好的色谱柱应是充填均匀,松 紧适宜一致,没有气泡和裂缝,否则会造成洗脱剂流动不规则而形成 “沟流”,引起色谱带变形,影响分离效果。
气泡的产生与排除
气泡产生原因 由于溶剂和吸附剂之间的吸附放热(可以用手摸柱子明显感觉到),容易产
生气泡,这一点在使用低沸点的淋洗剂时如乙醚,二氯甲烷更为明显。虽然 产生的气泡在加压的情况下不易察觉,但是,一旦撤去压力,如在上样、加 溶剂等操作的时候,气泡就会释放出来,严重时,整个柱子变花。另外,在 变换洗脱剂时,由于溶剂极性的改变页容易产生气泡;天气太热,溶剂挥发 也易产生气泡。 排除对策: 1.装柱之前应搅拌均匀,然后装柱; 2.装柱尽可能一次性的装完, 3.一定要用较多的溶剂“走柱子”,一定要到柱子的下端不再发烫,恢复到 室温后再撤去压力 4.过柱的时候,你是否干过柱,这也会产生气泡; 5.在装完柱后,最好在硅胶上方加一片圆形滤纸,加上后再加一块棉花,这 样加溶剂冲洗时,可以避免冲起硅胶,产生气泡; 如果气泡已经产生,可以: 1.加压驱赶气泡;
van Deemter方程的数学简化式为
H
A
B u
Cu
涡流扩散项:A (1) 产生原因
载气携样品进入色谱柱,遇到来自固定相颗粒的阻力 → 路 径不同→涡流扩散 (2) 影响因素:
固定相颗粒越小越均匀,填充越均匀,A 项越小
分子扩散项(纵向扩散项):B/u, B=2γDm 产生原因: 组分在色谱柱内被流动相推动向前、展开 → 浓度梯度 → 谱带展宽
洗脱完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各收集液进行鉴定,或紫外 光检测,以洗脱液体积对被洗脱物质浓度作图,可得到洗脱 曲线把含相同组分的收集液合并,除去溶剂,便得到各组分 的较纯样品。
制备板分离
原理同TLC
展
制备板:吸附剂GF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54
开 方
向
0.3~0.4mm
载样量<100mg 点样处
操作流程
将样品溶解,用0.5或0.9mm毛细管将样品均
根据待分离的样品的量进行选 择:装柱太短了可能分离效果不
好,太长了也会由于扩散或拖尾导 致分离效果不好,同时浪费时间, 不稳定的物质还可能会变质。
A
B
一般的策略
目标产物与杂质Rf值相差较大(>0.2)的样品 小目数吸附剂,较大极性,快速过柱
目标产物与杂质Rf值相差很小(0.1~0.2)难以分 离的样品 增加吸附剂的目数和用量,减小洗脱极性, 延长洗脱时间; 或者先进行粗分,除去容易出去的杂质,再 二次层析